浪漫的体质

16集全

主演:千禹熙,全余赟,韩智恩,安宰弘,孔明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9

 剧照

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2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3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4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5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6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3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4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5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6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7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8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9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不该记起。但又怕忘记

恩静终于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问,上一次哭泣是什么时候。 恩静想了想,记不起来。

他去世后的这两年的事,恩静好像都记不起来。

恩静开始描述两年前的事。

他在病房里。 太过痛苦。他的父母只来过一次。 而她从未离开。 她感激那段一直陪在他身边的时光。 从未掩饰的痛苦,也是他留给她的记忆。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意识。 而某天晚上,她伏在他的床边。 他唤醒了她。 连话都说不出来的人。她读懂了他的平和眼神。 恩静轻轻跳上病榻,依偎在他颈旁。 他在那一晚离开。

属于恩静的故事,一开始就已经是结束。

弟弟晓峰上班时,不放心爱人去世后却平静的姐姐,又折返回来。 在浴室中看到了割腕的恩静。 好友们以各种理由搬进恩静的家,小心翼翼的什么都不提。 只提供陪伴。

出院的恩静仍然平静。 日常与好友和弟弟在家中聊天,醉饮,餐食。 独处时,与他对话。

别人道他已离世。 她仍在每天与他对话。 聊他们共同的回忆。 因拍摄亲日派国民的纪录片而开始的相识。 因探访美食与寻找拍摄对象而开始的相知。 从床榻到病榻的依偎。 不知是否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次烟火。 如遇到,便燃烧。 只绚烂这一次。

恩静靠这烟火的余温在度日。

曾是纪录片导演的恩静,开始了新的工作。

不听话的女演员不愿素颜出现在镜头中,调皮的把摄像机对准了恩静。 恩静在剪辑镜头时,看到了日常与他对话的自己。

静止的时间与空间,开始流动。

生活的基调,仿佛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被决定。

恩静在十岁的某个白天。 一个吃到了棉花糖,玩到了旋转木马的午后。 因母亲不甚欢颜茫然注视远方的一幕。 没有记下欢乐,而将沉静写入生命。

并没有刻意记得的某件事,一直跟随恩静的人生。 执着不想放手的记忆,却终究要让他远去。

她不该记起。 但又怕忘记。

恩静的爱人在两年前离世。

沉静的恩静遇到爱人时,绽放了一生的绚烂。 爱人离开了。这世界再与她无关。 他走出了时间,她冻结了时间。

她从未与他告别。 又仿佛在进行一场漫长的告别。

这一次别离 要来到最后的时刻 请听我说

我留在世上的爱人 生命不止一次烟火 再遇点点星光,也许是另一个我 我期望他出现 照亮你,温暖你

而我,请让我在你心底沉寂 不要怕忘记 不必去记起

只需将这基调写入生命

曾有过的时间中 有人深爱着你

 2 ) 哭着打五星,这部新剧怎么还不爆!

对于如今的影视现状,我们总是心怀怨气。

被烂片、烂剧坑,给导演寄刀片。

剧情不合理,给编剧寄炸药包。

光线剪辑太差,就连灯光师、剪辑师也要一起背锅。

这些原本专注于幕后制作的工作人员,却越来越多地接受公众的议论。

想要拍好电影、电视剧,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

不了解人的编剧写出来的东西,怎么能拍成电视剧呢?

拍电视剧要的不是收视率,难道是(为了)要拍风景上传SNS吗?

这个话糙理不糙的金句,就出自于近期高口碑的这部网红新剧——

浪漫的体质

豆瓣8.6分,大部分观众都给出了四星以上的好评。

导演李炳宪,代表作《极限职业》、《二十》、《积极的体质》等。

其中电影《极限职业》打破了《鸣梁海战》创下的1357亿票房纪录,成为韩国影史最卖座的电影。

除了担当导演,李炳宪也是《浪漫的体质》的编剧。

早在8年前,作为编剧的他就参与了电影《阳光姐妹淘》,收割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不管是拍片还是写故事,李炳宪都有着独特的心得体会。

正当我们以为,《浪漫的体质》会像伪自传片《二十》一样,是一出苦逼女编剧职业奋斗史的时候。

电影《二十》

万万没有想到,故事的开头却十足让人目瞪口呆。

三个人生起伏堪比“抓马”(Drama)的女人,正糟糕地过着丧气满满的同居生活。

丧气一号,林真珠(千禹熙 饰)

为编剧梦努力了很多年,却也依旧无业。

有一个交往了7年的男朋友,看似稳定,却每日都在争吵中度过。

他们的每一天,都在纠缠中维持着。

说了一千遍分手,就会有一千次为了分手而醉酒、争吵,再和好。

林真珠实在忍不下去了,咬咬牙和男朋友说了最后一次分手,“干脆利落的”。

可就连这令人厌恶的最后一次,却也依然让她流了无数不知所以的泪水。

在分手成功之后,林真珠的事业突然有了起色。

通过了知名大作家的面试,进入了工作室里开始编剧工作。

看起来是花路一般的未来,实际上每天却在即将死掉的土路上摇摇晃晃。

除此之外,还要无条件接受作家的调侃、辱骂、指示,不得反抗。

就连这份做牛做马的工作,还因为出言不慎,被大作家解雇了。

太惨了,这猪狗不如的生活。

丧气二号,黄韩珠(韩智恩 饰)

在三位抓马女士中,韩珠称得上是最漂亮、最温柔的一个。

风靡大学校园、学习成绩优异的韩珠,曾经也是无数人追捧的女神,排队送情书的追求者络绎不绝。

面对追求者的围追堵截,韩珠从未开口拒绝过,但她也从来没有真正意义地接受过他们的追求。

接受男人的告白后立即拒绝的高超技术,堪比温柔制服强悍的武当派太极拳。

女神,终究只能供人仰望。

偏偏是五毒不侵的韩珠,却被一个天天登门追求的社会小伙子迷住了。

他不是大学里的学生,却每天都会想办法跟着韩珠进校园。

按点准时地,出现在韩珠学习的图书馆里。

他一次又一次地问韩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不像你这样的男人。”

“搞笑的男人。”

下一次又下一次的出现中,这个男人带着搞笑剧团的门票,让韩珠来看他的演出。

意外在场外看到因为不够搞笑,而被剧团前辈教训的这个男人,韩珠第一次有了奇怪的感觉。

或许是出于好奇,在散场之后,韩珠和他一起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说起进入剧团的契机,男人堂堂正正地说,自己是因为韩珠才想成为搞笑艺人的。

“进入我心扉的女人说喜欢搞笑的,所以我想逗笑那个女人之后死去。”

多么打动人心的一句情话,也同样打动了韩珠。

从那天开始,他们交往了,在未婚的情况下,生下了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后,离婚了。

离婚的那天,这个男人竟也和当时求爱那般,堂堂正正地为自己辩解,

“因为不幸福,所以要离婚。”

至于韩珠的幸福,早就跟他没什么干系了。

更讽刺的是,在离婚之后,他却因为出演搞笑节目受欢迎,进军广告界,成为了艺人。

而曾经为了韩珠进入高校剧团的故事,也成为了他在综艺节目上的谈资。

独身陷入育儿地狱,为了孩子和生存焦头烂额的韩珠,彻底崩溃了。

实在太太惨了,这孤独还要撑下去的生活。

丧气三号,李恩静(全汝彬 饰)

和另外两位不同,从小到大以来,恩静就是聪明伶俐的明白人。

为了追求梦想,她成功进入了纪录片制作组工作。

但她万万没想到,承载了梦想的这个地方,却因为等级和性骚扰而显得无比肮脏。

年纪最小的她,被科长尽情使唤,酒桌上必须一口干,不喝酒就得当司机,还是会被骚扰的那种。

恩静愤怒了,一踩油门,把科长的车撞了,从制作组 辞职不干了。

想要实现梦想,还是得靠自己。

拿着微薄的启动资金,她租了一处特别破旧的房子作为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第一部纪录片创作。

初生牛犊不怕虎,她的第一部片子,主题就是最难取材、也最敏感的“亲日派”相关。

在经历了无数次被泼水、被拒绝的采访经历后,不抱希望的一次采访中,她认识了这个命中注定的男人。

和其他的亲日派后代不同,这个男人欣然接受了她的采访,

甚至还主动提出,要当这部纪录片的投资人。

在恩静看来,他不是脑子被门挤了,就是钱太多花不完。

但不管怎样,多了一个一起分担重任的人,总是再好不过的了。

接下来的取材,尽管依然不断被泼水、辱骂,甚至惨遭黑社会追杀……

所幸的是,有了他的帮助,纪录片也顺利完成、上映了。

这部用了一亿韩元制作的纪录片,获得了大成功,超过300万的观众进场观看,李恩静也凭此收益成为了亿万富翁。

*韩国电影市场通常以观影人次为标准

成为了有钱人的恩静,和曾经陪伴自己的男人迅速地热恋了。

原本以为故事会和所有童话一样幸福地发展下去时,狗血突然到场。

那个温柔的男人,得了绝症,离开了这个世界。

即便到了生命的尽头,恩静依然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她的爱情,但失去的终究会失去。

痛哭、假笑、幻听,甚至自杀,李恩静不断用报复自己的方式,试图挽回一去不复返的爱情。

拥有了万贯家财又能怎样呢,她依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全世界。

这三个女人,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为了恩静的健康,为了韩珠的育儿,为了真珠的梦想,三个丧气满满的女人在恩静弟弟的撮合下,住到了一起。

她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谈天骂人渣,一起努力把这糟糕的生活过下去。

要说她们的人生仅是抓马般的失意,也不尽然。

在被大作家解雇之后,拥有写作实习的林真珠并未就此被埋没。

参加大赛的作品被知名新人导演孙范秀(安在洪 饰)发掘,正式地成为了电视剧中,能够署得上名的“编剧作家”。

虽然和孙范秀产生了不可描述的某种联系,虽然合作的副导演竟然又遇到了前男友。

但至少,生活也在渐渐地变好了。

韩珠的儿子仁国也在一天天地长大,会和妈妈斗嘴,也渐渐地在学会体谅妈妈的辛苦。

虽然工作还是在不断地刁难她,虽然偶尔还是会想起那个渣男。

但新的感情也在渐渐发芽,未婚妈妈也正在变得更加坚强。

恩静也变得越来越健康,虽然幻听的毛病还是会犯,但或许这也是她坚持生活的唯一依靠了。

和以往大多数以时间叙事为主的韩剧不同,李炳宪采用了线性叙事的方式,分离却又汇合了这三个女人的抓马人生。

在这些依次递进的故事,看似狗血又浮夸,实际上,却又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琐碎鸡毛。

人生,不都是拼尽全力地追逐,却又一次次血肉模糊地跌倒吗?

命运即便把你碾碎成渣,它也期盼着看你重新成长、重新反抗的那一天到来。

正如剧中那一包又一包会长肉的拉面,却往往是能够疗慰丧气、点燃希望的一点点小确幸。

生活总有那么多的悲剧和不公,但一顿好吃的饭,一个温柔的拥抱,一段意外的爱情。

但也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小确幸,或许就能支撑着我们,走过那片悲剧笼罩的灰暗了。

三十岁也好,五十岁也罢。

所以啊,人生,还是要充满元气地丧下去!

*本文作者:呆头鹅

 3 ) “反套路”神剧!浪漫的体质no!明明是疯子的体质!

在2020年的尾巴,我看完了2019年年度最佳的韩剧。在饱受摧残、不按套路出牌的2020年,看完这部同样不按套路出牌、始终坚持对生活挥舞小拳拳的韩剧,实在给人无限安慰呢~果断加入了我的人生电视剧豆列之中!

同样是讲爱情、友情,同样是三个女人的故事,这部剧自然让我想到了我的另一部人生电视剧:2017年的《今生是第一次》。但是相对于《今生》丧丧的感觉,这部剧的感觉明显更积极、更无厘头、更像疯子一点。

如果说《今生》所描绘的对生活的态度,是一只被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挫折“抚摸”时,温顺低头的绵羊,那么这部剧简直就是会反咬过去的土狗,还是奶凶奶凶的那种。先不管对手和自己体格的差异,无条件先咬了再说,那股子不按套路出牌的韧劲和疯劲啊,我可真是爱死了🤣🤣🤣

故事中的角色性格也是格外的鲜明,正如剧中导演自己所说,这是一部“靠角色吸引观众的剧”。一开始我也这么以为,但是16集看下来,每个人物的故事线都十分分明,剧情的叙述也根本就没有弱化故事线的意思,反而因为前期讲人物性格刻画得非常到位,使得故事线的展开更有说服力,观众看起来也更有代入感。这让我不免想,导演最初说的“靠角色”,是不是为了提高观众最后的惊喜程度而故意先降低观众的心理预期呢?

一惯性、所谓的完成度.....当目标定得小一点的时候,最后是不是会有意外收获呢?比如既丰富了人物角色,又完善了故事情节……

在这部剧中我最喜欢的,是弥漫在整部剧各个角落的“反套路”。它总在最意想不到的情节中出现,一次次打破你的预期。这种“反套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建立在一个无比接近现实、能够最大限度引发观众共鸣的场景中,用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结局实现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实现的(或者说“不敢”)的反转。这种反转所达到的效果是,让观众爆笑的同时,内心感到释放。释放的是什么?正是观众在类似情景中感受到的压力、不满、愤怒等等负面情绪。那些基于我们是“正常人”而没有像疯子一样爆发的情绪从没有在我们身体里消失,所以当这部剧里的剧情演出了我们内心深处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的时候,就实现了“替代”,满足了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想成为“疯子”的需求。

比如最经典的,导演面对郑编剧唠叨时反应。常规的套路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听着并表现出一副“受教了”的表情。然而剧情却是:

真是光看截图都觉得酸爽!试问有哪个正常人在职场敢对自己的上司或者同事说出这样的话???除非你疯了或者真的不想干了。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得不到满足的,但是在这部剧中得到了满足,你说观众,爱,还是不爱?

“反套路”的还有剧中传递出的“差不多得了”的思想,也和主流“追求完美”的思想不太一样。

剧中,面对第一次当导演对剧本格外上心的新人导演,老编剧说了这样一句话:

在剧末,编剧在给导演看编剧前不惜扯上村上春树,也只为了向导演传达“差不多得了”的思想:

“差不多得了”思想,就像是我们小时候,拿了97分的试卷回家,妈妈说:“怎么不考100分啊?”我们会说:“只差3分而已,97分也是优秀啊,差不多得了。”

小时候很自然的“不求上进”的思想,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回事慢慢就演变成了“什么都要做最好,否则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被抛弃”的“完美主义”思想了。不能否认,追求完美总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可是“差不多得了”难道就不好吗?小时候妈妈会说:“这孩子就是对自己要求不高,不上进”,可是经历了社会的毒打,不得不承认,那种“凡事但求完美”的性格有时候反倒会给自己添堵,倒是“差不多得了”的想法能够让自己一次次在失败中原谅自己,获得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所以,“差不多得了”,真的是一种不求上进、悲观避世的思想吗?我想并不是。“差不多得了”是在全力以赴的基础上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是要求自己在做事的时候“尽最大的努力”而不是“追求完美”。如果一开始就知道不存在完美的东西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会打击到自己了。这是一种充满禅意的做事态度,承认了自己的局限又给予了未来无限的可能。我想这也正是这部剧中所有人成长的原因:因为不是完美的,所以不害怕错误,不害怕失败,所以一切都是成长和被治愈的过程。

此外,整部剧弥漫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以及主角之间各种走出了社交礼仪的吐槽和互怼也是我非常喜欢和向往的部分。有点类似吐槽大会的说话方式真的特别带劲,两个人对话就是互相抛梗接梗的过程,比谁更会挖苦人,比谁更能强心脏承受一切,真是太有笑点了。讲到底,这难道不是现代人自嘲的生活方式吗?与其悲观地看待生活,接受别人客套、虚伪的安慰,不如干脆用自嘲的方式一笑了之,“让悲伤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也算是对“丧”文化的一种反击吧。毕竟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偶尔放松一下,自嘲一下,打破常规一下,像疯子一样疯狂一下,好像也未尝不可,好像反倒会更幸福呢hhhhh

以上~

 4 ) 孙锡久啊!你这个魔性迷人的男人啊!!!!

👇

solo体质| 你可真是个peach男啊!

《melo体质》真是今年的惊喜。对我而言是真香。

韩剧真的厉害了,怎么会这么厉害,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人,而且是男性!所以究竟是怎么把女生的内心和情感描写的如此贴切。每一集,笑点,泪点,梗,都很密集很自然,又反套路。

除了剧情好看,在各方面设置都很可爱。广告植入ppl一点也不令人讨厌,因为是jtbc剧,还cue了《耀眼》的大海报,也cue了村上春树(是吧,村上的自律惊人,原来是大家都有的共感啊啊啊),还放了《超级乐队》金志范唱的那首歌。简直是神剧了。以及,太喜欢孙锡久了。咋演啥像啥。在《最完美的离婚》里就很惊艳了,虽然角色是一个花花公子,婚内出轨的无责任感男,但完全让人讨厌不起来啊。 啊。这里,我又被圈粉了。这个表情和金佑星那个挤眼列为今年最好看的面部表达top3。

看上这件桃子🍑衣服啦。peach!!!!

这么脱线,好笑,装作暴躁(偶尔),义气,善良的男人,当今社会要往哪里找哦!!!

《最完美的离婚》我马上要去再看一遍!!!!

 5 ) 韩剧版《恋人絮语》

30岁是一个负荷超载的词汇,尤其是对于女人。

30岁以前,青春动人、娇俏可爱,犯了错误也可以用“不够成熟”来搪塞过去。30岁以后呢,你爸你妈、护肤品BA都会告诉你:你的胶原蛋白正在流失、你的皱纹正在生根发芽、你的子宫正在丧失功能!要是你30岁且单身,喔,你过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将归零,耳边响起时钟的判词:tick tock, tick tock。

如果你也和老友记里的Rachel一样,感慨30岁大限已至,预想中的白马王子、郊区洋房、两个孩子一条狗都没有出现,不要慌,我推荐你去看一看这部韩剧《浪漫的体质》,一部讲述三位30岁未婚女生日常生活的轻喜剧。 小品剧,全靠台词堆砌,但实在好看。有多好看呢,我和白白一起看,绝不快进,看完一集,相视一笑点头鼓掌。导演艺高人胆大,找了一位演技派男主角,绝不靠脸,《请回答1988》里的正峰欧巴,然而看到激动时刻,白白对着屏幕大喊——这个男人,啊,我要!

请放心,这并不是那类“我30岁、一无所长、天降两个绝世帅哥拼命抢着要爱我”的狗血爱情片。电视剧开头,就是主角们吃着零食,吐槽电视里的纯爱剧情。身为编剧兼导演的李炳宪显然饱读诗书,看过很多韩剧,各种经典桥段信手拈来调侃一番,唔,韩剧解构主义。这个剧颇有点日剧气息,每个人都是嘴炮,有说不完的话,朋友聚在一起是吐槽大会,连谈恋爱也是一男一女在唇枪舌战中擦枪走火,动了真心。

一切故事始于心碎。第一集,三个女主角各怀伤悲。真珠,大学男友,分分合合七年,最终因为男生的出轨而彻底分手,咬牙买下名牌包,决心严肃认真地追求编剧事业。寒珠,曾经的校花,大学被男人苦追,意外怀孕生了小孩,男人此时却说要追求自由撒手离去,只好从头开始工作养活自己和小孩。恩静,自己导演的纪录片意外获得市场好评,赚到了钱,然而深爱的男友癌症离世,过分悲痛走不出来。 都很惨,出轨、意外怀孕、癌症,韩剧狗血要素一个不少。但也就到此为止。之后的15集,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就是三个女人、一个gay、一个小孩住在一起,认真工作、谈谈恋爱、聊聊天、吃吃夜宵,不要太爽。

爱情在这个剧里,不是连贯的事件,而是对象,被观察、被拆解、被体验。女主角是电视剧编剧,男主角是电视剧导演,其他主角都是影视行业从业者。他们一边写恋爱剧本,一边谈恋爱,在现实和虚幻中穿梭,探寻爱情的种种形态。 明明相爱却不戳破的工作伙伴、有过很多快乐的回忆但还是分手了的初恋对象、想要分手又不够果决的懦弱男孩、怀抱死去恋人的回忆无法向前的职业女性、甚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办公室三角恋谈。有恋爱中最好的时刻:心动、暧昧、宠爱、默契、依赖;也不回避那些残酷的部分:懦弱、疲倦、背叛、决绝、怨恨。 《恋人絮语》拍成电视剧,我想,也不过如此。

第七集很好玩。女主角林编剧写不出告白的戏,和男主角孙导演讨论,两个人假戏真做约会了一天。 林编剧罗列了几种韩剧套路表白,都不满意。 纯情派。两人在餐厅里,男生害羞转过头,对着墙壁表白:从一见面就喜欢你了。 土豪派。在奢侈品店,男生给女生买手表。女生问: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男生轻巧地说:今天是要送礼的日子,因为是我向你告白的日子。 耍帅派。男生抖着腿,吃着冰棍,甩给女生一根冰棍。女生问:干嘛?男生说:不觉得很酷吗?女:像个傻子。男:那个傻子爱着你。

此时,孙导演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起告白的方式,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的那份心意,很好地把那份心意表达出来会更重要。如果连观众都能把自己带入到那个情感的话,“我喜欢你”这一句就够了吧。

林编剧列举的表白路数,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事件感太强,为了告白而告白,格式化的浪漫,跟在宿舍楼下点蜡烛表白、求婚搞marry me气球差不多。二十出头的小女孩,或许会倾心于这种戏剧性的告白,但像林编剧这样的轻熟女性,却难以被轻易打动,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孙导演说形式不重要,情绪到了、最平淡的话也可以表达最深的情。嘴上是这么说的,他自己却亲身示范了什么叫做四两拨千斤、润物细无声的满分表白。太浪漫了,抄下来供大家品鉴。

周末,女主角打电话约他出来吃冷面。在面馆,男主角说:

今天真是听到了好多我喜欢的声音。 用懒觉填满缺乏睡眠的周六早晨。转动洗衣机。再次回到床上,在床上滚了好久,看一会儿书。阳光透过云彩照在我的脸上,心情很好。这时候,洗衣机响起,是舒伯特的鳟鱼——我很喜欢这个声音。明明应该晒衣服了。但晒了阳光的被单软绵绵、很蓬松,舒服的不想起来。快递来了——我很喜欢这个声音。网上订购的衣服时隔好久才到,穿的很贴身,心情变得更好了,我决定晒衣服。快要晒完衣服的时候,咕噜噜(肚子叫)——我喜欢听这个声音。啊,要吃点什么,自己做好麻烦,但又不想订餐,正要吃拉面的时候,接到了编剧的电话——这个声音,我真的,真的很喜欢。

深情地讲完这一段,还酷酷地问编剧:不过,非得要告白吗。

30岁谈的恋爱,和二十出头会有什么差别呢。如果这些年没有白活,人生、事业上都有一些长进,我猜测,大概会更清楚明白爱情的有限(聪明的早恋宝贝可能17岁就领悟了)。 恋爱无法提供柴米油盐、无法解决工作的挫折、更无法纾解人生种种无常。至多是提供一些甜份,获得一些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生活无止尽的困境和难题。就像男主角说的,对你的这份喜欢,让原本开心的一天,变得更幸福了。 也听好多朋友讲,现在再谈恋爱,肯定不可能有当年那种为你开天辟地、为爱奔走天涯的劲头了。不过,这真的是坏事吗?剧里的三位女主角,都经历过一些心碎,也犯过一些错误。或许无法那样莽撞冲动地去爱,但还是可以振作起来,再爱上别人,也会爱得更好。

小时候看电视剧里讲“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觉得很悲伤,如果注定要失去,那干脆一开始就不要拥有好啦。现在年纪大一点,变贪心、变狡猾了。的确,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无论是健康还是爱情,都不是理所当然、一劳永逸,因为知道会凋谢、会流逝,更要付出努力、好好珍惜。

最后一集,女主角靠在男主角肩头,说着略带神经质的情话:散步的时候讲一些无聊的笑话真好啊。我讨厌火热,想要以这样不温不火的温度,一直陪伴在你身边。

 6 ) 到了三十岁都会变好的

《浪漫的体质》,我看的很慢,前前后后差不多用了两个月,可以说是我心目中今年的TOP1。它不是当下吃香的那种快节奏爽剧,反而适合冬天窝在沙发里,捧一杯热饮慢慢看。导演兼编剧的李秉宪真的太会了,前一秒还在苦涩沉默,下一秒无厘头又一本正经的转折就让我笑到打鸣。没有用刻意的冲突去推动剧情,每段感情都真挚,每个人物都迷人,琐碎平凡中又交织着深刻,真诚的大笑又真诚的落泪,生活本该就是这样的意境啊。

剧中的金句台词更是直戳人心:

关于爱情——“因为旧爱的记忆失去冷静并不是丢脸的事,而是熬过痛苦时光值得骄傲的你,应得的权利。”;

关于分手——“分手的理由,当然不可能是一个,毕竟相爱的原因也不只一个嘛。”;

关于善良—— “这世上本来就是善良的人需要更费力些去生活,虽然那感觉非常吃亏,但不能把世界交给坏人啊,基于这点,我们是在守护地球。”;

关于社会——“社会生活不要这么毫不做作,那只会变成不做作的冤大头”

......

细细品味这部剧的每一句台词,就像认认真真的体会了每一个生活瞬间。

虽然偏冷门,但豆瓣评分高达9.2,这部剧似乎是讲爱情,其实讲的是成长,导演从始至终就提了一个问题:到了三十岁,真的一切都会好起来吗?我想看完以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剧情主要围绕三个30岁的女性展开,讲述了各自在爱情、事业、生活中的危机:

怀揣着编剧梦的无名作家林真珠,恋爱7年遭男友劈腿而分手,得到梦想的工作以为幸运却步入另一种被压榨的生活;

曾经的校花黄韩珠被渣男泡走,生下孩子后被甩直接变成单亲妈妈,由此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步入三十岁;

在开除性骚扰自己的领导之后,李恩静爱情事业双丰收,以为就此美满,男友却因病去世导致她崩溃自杀;

在各自生活都一团糟的背景下,三个女生一个男生开始了互相救(tu)赎(cao)的同居生活...

“你的幸福为什么问我呢?”

渣男(忘记名字了,渣男不配拥有姓名!)就连离婚的理由都说的如此冠冕堂皇,想要追求幸福而离婚,韩珠问:你想追求幸福,那我的幸福呢?渣男一脸疑惑:你的幸福为什么要问我呢?多少人被这句话会心一击,乍一听是渣男的推卸之词,但又实在让人难以回答。

社会对于女人的定位很单薄,似乎三十岁就该结婚生子,说这才是幸福的样子,过了三十岁就是嫁不出去的老女人。不奇怪吗?女人的幸福感为什么只能存在婚姻中?为什么只能从男人身上获得?为什么男人就可以三十而立,女人三十就要结婚?

李诞在奇葩说中说,一个社会,非要让人结婚才是病。谢耳朵在Leonard和Penny的婚礼上说,“人类终其一生必须找另一个人作为伴侣的行为我始终无法理解,但我祝你们从彼此身上获得的乐趣,跟我从自己身上获得的一样多。” 婚姻应该是可选择的,而不是在某一时间必须要达成的成就,幸福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从别人的人生历程中复制而来的,更重要的是,就像最后韩珠领悟的那样:“我不想从男人身上寻找我的幸福。” 三十岁,要成为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的人。

“我都替你扛着”

真珠和孙范秀导演的感情线是我本剧最喜欢的一条感情线,不同于偶像剧的俊男美女。

成年人的感情,没有一眼万年——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真珠不小心被绊倒,正要伸手去抓孙范秀的衣服时,我们的男主一个急身闪躲,真珠准确无误地摔了个狗吃屎;

也没有虐恋情深,两人对待前任的态度都很明朗——“虽然爱变了,但事实不会变,这特别痛。因为遇见爱的人,是非比寻常的机会。错失机会会怎样?当然会痛了。”, “当时的我们,已经在当时的时间里,竭尽了全力,过去的时间,就放手吧,自然而然的。”;

更没有恋爱的黏腻感——“你喜欢真珠吗?嗯,总让人笑,总把人变得善良起来。”,

有的是细水流长——“今天真是听到了好多我喜欢的声音”;

有的是对彼此的尊重和欣赏——“跟我一起做下那个作品如何?”;

有的是羞于说出口的告白——“当事人内心充满热情就可以了,用词有那么重要吗?”

就像这部剧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爱情适合我的体质》,三十岁,向往爱情却不再把爱情当成生活的主旋律,是爱情适合我,而非我适合爱情

接下来我要重点说说我最喜欢的孙范秀导演(敲黑板!),真珠会喜欢他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我看完第一集的时候觉得孙范秀长的也不帅,嘴巴还刻薄,一点都不绅士,反正怎么看怎么讨厌。

后面看到孙范秀决定放弃跟名编剧的合作,名编剧马上端出前辈的架势说要给他点“忠告”时,他捂着耳朵“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就觉得他有点意思,又到后来看到他拿起吉他弹唱前女友写的歌,又体会到了他的温柔,再到后来,他和真珠一起工作时,以导演的身份帮助真珠让我看到了他的才华,以男朋友的身份对真珠说“我都替你扛着”,又是男友力MAX,还有他教导后辈——真珠的前男友的那番话又让我觉得他善良,三观超正...总之孙范秀这个角色我可以夸上一万遍!

“现在才三十岁,就不要感性的回首过去了,怪麻烦的,我要等到四十岁再回首"

剧里说,三十是个奇怪的年龄。拿年轻当借口,迎来只会是大人该受的指责,若因为把自己当大人而说大话的话,反而会成为被嘲弄的对象。

人生的各种问题当然不仅仅是在30岁的时候才出现,但到了30岁我们似乎渐渐能够接受有些问题就是永远都无解。

比如真珠妹妹问什么时候才可以有钱呢?真珠回答:“钱是一直没有的。”

比如,年纪越大,机会反而越少,社会就是如此。但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了老了还没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比如,不再去计较得失,成功和失败都是别人给予的标签而已,开始的意义在于完成,过程中的一切都是一种获得。

到了三十岁,一切都会变好吗?导演在剧中给出了他的答案——浪漫的体质。什么是浪漫的体质?是在疲惫的夜晚一碗泡面就感觉幸福的知足;是在被爱情伤害后,依然勇敢去爱的真挚;是对和朋友们一起贫嘴的平凡时光的珍惜;是对残酷职场妥协之外依然努力的热爱;是在失望丧气之后重新出发的勇气...

三十岁的女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大抵就如他们这般吧。褪去了稚气,却又不完全成熟,骨子里始终留有一丝“浪漫”,这种“浪漫”让他们在细碎生活的摧残下,不会麻木到失去痛感,在各种挫折磨练中,不会粗糙到失去柔软,在磕磕绊绊的人生中,或许拥有这样“浪漫”的体质,尽情聊天,尽情开吃,尽情去爱,才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吧

小打小闹,随便聊聊

 短评

只要稳住,我今年最佳韩剧是这个,想不到快速地背离了安畔锡......

6分钟前
  • 康堤
  • 力荐

无论你的眼中看见什么,我都为你的眼眸干杯。

10分钟前
  • 无脸男
  • 力荐

超級好看!好看到讓最近好看的劇都黯然失色了!看過的人這麼少,實在可惜!於是我又提前來打分了。一開始也因為偶像劇般的海報和劇名差點錯過了!如果海報小清新些,劇名改成:到了三十歲,就會好起來(女主寫的劇本),應該會有更多人感興趣吧!整部劇的氛圍輕鬆詼諧卻又莫名動人,金句頻出,讓我想起當年看『請回答1988』時的感覺,剛好我們的正峰也是男主之一,演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新銳導演,與話癆編劇女主超有化學反應!三個三十歲閨蜜的同居生活逗趣十足,但骨子裡其實很喪,各自都有難以解決的人生困境,但我喜歡她們即便硬著頭皮往前走,還是能在不安的生活中找到能安定此刻的小確幸!一個多小時看下來,總有意猶未盡、彷彿被擁抱過的感覺啊!

13分钟前
  • 愛永
  • 力荐

我got到了正峰欧巴的帅点。

17分钟前
  • 喵小喵
  • 力荐

夏季档里的一股清流(也是夏季最佳) 丧中带喜 第一集就泪点满满 一个被丈夫抛弃独自育儿崩溃但坚强的妈妈 一个爱人去世要寻死的女人 一个分手后迷恋包包的女编剧 爱情终究是脆弱的 三个遭遇情伤的女人 所遭遇的苦 在第一集结尾的一碗简单的泡面里消释 ps “我喜欢谈情说爱的电视剧 因为现实不会发生 你的幸福为什么要问我”这种台词 真的好有感觉 喜欢这种温馨又不失现实的剧 看不够啊 求导演再来个第二季

19分钟前
  • 时青
  • 力荐

看了1/3先来打五星,真好看,是没有焦虑的,不贴标签的,对复杂情感有深刻共情后还保有的轻盈快乐。

23分钟前
  • Cokka
  • 力荐

每天都在想怎么躲避流弹的某国编剧永远写不出来的,天天挣扎在饿不死的温饱线上怎么可能有心思琢磨这等巧思呢。因为剧中剧的结构,在避免打破第四堵墙的情况下拥有了解构维度。到结尾也没泄气,全剧就是一直那么轻巧又生动的姿态。羡慕啊。//闪耀的新星。相比东亚类似作品,在女性主义主题上的探索要激进和成熟许多。一般图像化媒介如果去呈现内部是很难的(像国产剧那种直接os出来的二愣子都不及格),所以往往会借助外部事件层层推进,靠代入感来补完内心戏。而这部剧直接在内部和外部之间反复正反打,乍一看碎片化有点严重,实际上是年轻人很熟悉和易上手的表达方式,所以显得非常年轻和新鲜。几年不看韩剧,真是不敢小瞧它了啊。

24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力荐

这种非常乐观的悲观主义情绪,让我看第一集就哭到不行。人生的走向不是得到,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失去,失去时间,失去青春,失去记忆,失去好的坏的,失去喜欢的和厌恶的,失去眼前的和未来的。可忙碌也让我们逐渐成为健忘的动物和易于满足的动物,一碗拉面就淡忘一整天的狼狈,一次遇见就驱散了长久的孤独。这样的人生,潦草,慌乱,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然而再来一次也不一定会更好了,还是想踏踏实实把这样的日子过下去。

26分钟前
  • 嘉凉
  • 力荐

这么一流且有思想的编剧导演咋就在国界问题上这么狭隘啊,这显然不是调侃而是把中国放在对立面了吧。不理解,不理解大韩民族的脑回路啊,扣你一星,哼!

31分钟前
  • 一名大宝贝
  • 推荐

怎么会有这种又神经病又感人的韩剧哦

33分钟前
  • 久丸野
  • 力荐

第二集安在洪捂耳朵那里我要笑死

35分钟前
  • Ariel
  • 力荐

本季最佳。20、30代很容易产生共鸣。不过本剧男演员除了安在洪真的长太像了。

38分钟前
  • 糖包
  • 推荐

这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神剧,剧中的“神仙们”总是不动声色地在你不经意时击中你,无预兆且不刻意,有时甚至是让你猝不及防到崩塌的烈度,所以会不舍得错过每一分钟来获取重建的能量(以让你笑或让你哭的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太明确的剧情走向,但就是有吸引力让你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起搜寻体验未知人生中的种种可能……

40分钟前
  • 阿尔汉不拉弓
  • 力荐

本来应该拍100集的剧16集结束总归是有点草率的!

44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melo体质让我产生“如果我还能做编剧,就想写出这样的作品”的想法。

46分钟前
  • 当场发呆
  • 力荐

李炳宪可太会写身边故事了。三大名场景:1)“我作为前辈给你一个忠告”,导演男主捂住耳朵“不听不听我不听忠告。”2)助理女主阻止编剧出去躺在地上说“您真要走就踩着我走”,编剧真的从她身上踩过去了。3)校花女主被一男狂热追求,次年结婚生子后这个很不足的男人却堂堂正正提出离婚。女主:“那么我的幸福呢?”男的一脸疑惑:“你的幸福为什么要问我呢?”哈,真是我梦想中的几场戏。

48分钟前
  • 走走与树
  • 力荐

三十岁,我们所日渐熟悉的生活正是这样:大部分时间里是丧气和倒霉,偶尔被一点点小幸运点燃,可燃尽之后又是漫长的平淡期。可那一点点小小的诙谐、默契、有趣,就足够支撑那些说不出道不明的灰暗时刻了。

50分钟前
  • Donuts🕳️
  • 力荐

有、、get到李炳宪导演的厉害之处了:总能在细枝末节的琐碎生活中找到交织着平凡、丧气但是意味深长的桥段,用一个又一个的让主角“帅不过三秒”的反转来衔接,最后熬成十全大补鸡汤奉献给观众。以及,李炳宪真的是韩国最会写爱情戏台词的编剧兼导演了吧。(片头还请了《极限职业》二人组来客串哈哈哈哈哈)

52分钟前
  • 沈持盈
  • 力荐

李炳宪导演终于实践了在我心中埋藏多年的一个猜想:原来只要你有源源不断地输出有趣台词、有趣段子的能力,纯靠段子和人物来吸引人看下去的剧是可行的!甚至还能成为喜欢的人非常喜欢的剧!当然前提是在此之前你得有部全国票房第一的电影,让你可以不屌收视率……

56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如果我能写电视剧,就希望能写出这样的剧来

57分钟前
  • 不是Darli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