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1994

正片

主演:菲利普·努瓦雷,马西莫·特洛伊西,玛丽亚·格拉齐亚·库奇诺塔,雷纳托·斯卡帕,琳达·莫雷蒂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 / 法国 / 比利时语言:意大利语 / 西班牙年份:199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邮差1994 剧照 NO.1邮差1994 剧照 NO.2邮差1994 剧照 NO.3邮差1994 剧照 NO.4邮差1994 剧照 NO.5邮差1994 剧照 NO.6邮差1994 剧照 NO.13邮差1994 剧照 NO.14邮差1994 剧照 NO.15邮差1994 剧照 NO.16邮差1994 剧照 NO.17邮差1994 剧照 NO.18邮差1994 剧照 NO.19邮差199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邮差199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马里奥(马西莫•特罗西 Massimo Troisi 饰)是一个渔民的儿子,他并不喜欢大海,却当上了邮递员,专门负责小岛上信件的发送。  小岛上住着智利诗人聂鲁达(菲利浦•诺瓦雷 Philippe Noiret 饰)和他的妻子。聂鲁达被流放至此地,他擅长写诗,才华横溢。马里奥每天都收发很多聂鲁达的信件。在频繁的接触中,马里奥越发崇拜这个诗人,他热衷于跟聂鲁达讨论诗,学习诗。当爱上岛上的美丽姑娘后,马里奥经常跟聂鲁达倾诉心事,并最终用诗打动了姑娘的芳心,二人结成伉俪。  直到聂鲁达离开小岛,马里奥仍然坚持着对诗的热爱。他继续写诗,正打算在工人集会上读诗,却遭致了意想不到的灾难。我的秘密饭店如是生活碟中谍4印度式离婚急诊室的故事 第六季青涩的你冷血追击第48号交接点耀眼的你多彩的晨光9号女神蜜恋失心第一季夺命游戏地产经纪人女巫也疯狂2困狱生死斗理想之路我曾来过勇敢白鲸卡塔克牵挂不忠者喷火龙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不负遇见十三省人鱼公主三千岁成语新故事机器侠末日使者惩戒圣诞变身我的男友是辅警亲爱的 第二季封神传奇2016我们这一天 第一季妻子小姐八九不离十太行山上(2015)奇招尽出Plage:有隐情的人齐聚的合租屋我是乡巴佬醒醒吧之大师无国界爱情乐曲

 长篇影评

 1 ) 如诗歌一般的邮差

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一定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这么说,不是因为它美妙秀丽的风景,也不是因为它独特悠久的历史,而是因为在这座岛上,曾经诞生过许多美妙的电影。比如意大利本土导演托纳托雷的“寻找三部曲”中就有两部的故事背景就放在西西里岛——《天堂电影院》以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比如法国殿堂级的导演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更别说在这片土地上大量取景的影史上牛逼哄哄的黑帮片《教父》了。当然,还有这一部《邮差》。

  起初,我是不知道《邮差》也是发生在西西里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的,只是在看这部电影时,所产生的感觉,让我顿时便想起了《天堂电影院》,那些古朴的而又逼仄的建筑,那些碧蓝的海水,以及善良的但却“自给自足”的人们。更何况片中伟大诗人聂鲁达和《天堂》中的放映员艾费多是由一个演员所扮演的。这一切都是我将这两部电影联系起来的原因,后来查阅资料,发现两部电影都是在西西里这片土地上完成拍摄的,我的一些猜想和疑惑便迎刃而解了。
  而我就是如此的,像爱上《天堂电影院》一样,我爱上了这部《邮差》。来说说我是怎样的认识到这样的一部电影的吧?这么多年,看这么多的电影,那些浪漫情怀令我一直觉得,要是与自己的喜欢的人或者事物来次不平凡的遇见方式,定是件美妙的事。对于《邮差》,就是如此的。最初是我在看韩国电影《爱情小说》时,有一幕场景,剧中的三个男女主角一起相约在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电影的画面上是这样的,在一个房子里,一个痛苦的年轻人,搔头抓耳的对着我本以为是神父但其实是伟大诗人聂鲁达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恋爱好痛苦,但是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我想我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可能不是单纯的因为这句台词而已,因为在《爱情小说》中接下来的剧情中,三位男女主角又再一次各自的复述了这句台词。其实,在电影《邮差》中,年轻人马里奥找到聂鲁达述说自己心中对感情的迷惑,寻求帮助的场景,并没有像在《爱情小说》表现出来的那样强烈,她是那样的静逸,带着一丝躁动,就像西西里人们的生活,以及那一片碧蓝的海。
  “我恋爱了,我该怎么办?恋爱好痛苦,但是我想要继续痛苦下去。”马里奥在初识姑娘阿特丽契之后,对聂鲁达如是说。大致说来,初来的爱情,就是这样的感觉的吧。也许你不曾感觉到,不曾知道我的名字,但你的笑容,你的身影,已在我的心中翻江倒海了好像一整个世纪。马里奥是这样的一个年轻男子,生在长在这片美妙而逼仄的小岛上,祖祖辈辈都是靠捕鱼为生,生活的苦闷把这个年轻人的脸拉扯的有些僵硬。他笨拙却又有一些温柔,渔网在他的眼睛里是悲伤的,他时常透过屋子的窗户看海的远方,他对父亲说想去伦敦或者纽约,但终于是没有去的。他的这一颗年轻而痛苦的心灵,几乎在一瞬间便令我想起了高加林,那个作家路遥的笔下,小说《人生》中的躺在麦垛上想象山的那一边不一样生活的年轻人。但不同的是,高加林是一个有着强大精神世界的知识分子,而马里奥只是这个小岛上识得几个字而郁郁的年轻人。假若没有聂鲁达以及聂鲁达的那些美妙诗歌,马里奥也许最终会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悲伤的渔网下平凡的风景。
  聂鲁达是上个世纪秘鲁最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共产主义拥护者,在1948年,他被秘鲁官方通缉,辗转反侧流放到了西西里这片土地之上。某种程度上而言,聂鲁达就是马里奥的信仰。马里奥最初对他感到兴趣,是因为诗人身边总是伴随着一群姑娘,被许多的人爱戴着。他感到非常的不解,后来机缘巧合下,马里奥又成为了聂鲁达的“私人邮差“,他带着他的这些疑问,开始与诗人聂鲁达来往,他开始喜欢与聂鲁达讨论和请教诗歌,渐渐的两个人亦师亦友。马里奥一颗年轻的心,在与诗人与诗歌的接触下,渐渐的被影响着,那些情怀和暗喻在他的内心中慢慢的编织出了一个美妙的世界。而马里奥在爱上阿特丽契之后,通过向聂鲁达的讨教,最终也是靠诗歌虏获其芳心。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这其中浪漫的爱情,因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在这个电影中所占的比分非常有限。我喜欢的是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故事, 喜欢的是她带给我的感觉,哀伤而又温暖,就像诗歌一样。电影的大多数场景,大多数配乐,大多数对白,总是令人欢喜而又轻快的,但是我们不要忽视他们生活中的困苦和被剥削,不要忽视马里奥在电影最终的动乱中死去的事实,不要忽视诗人聂鲁达是被流放在离自己祖国遥远的另一边。电影虽然没有极力的刻画这些现象,每每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这些苦痛和黑暗是那个时代也是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里真实存在的。但电影就像和煦的风一样令人温暖,她给人以希望,虽然在最终时不忍心的破灭了,但她给人的温暖却是绵长而又真切的。

  聂鲁达在电影结尾时的四分之一处,在马里奥与阿特丽契的婚礼上,宣布自己已经被赦免,已经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这对于马里奥来说,无疑代表着某种精神向往的崩塌。他丢失了自己那份”私人邮差“的工作,渐渐又回到了生活与理想的困顿与斗争之中,他无比的怀念与聂鲁达神交的日子,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做诗人的潜质。他在报纸上看到诗人采访,却并没有看到诗人念及西西里除美妙的风景以及淳朴的人们以外的什么,比如他的名字。他等待诗人的来信,就好像在等待着他信仰的回归。他想起曾经诗人要他介绍西西里岛上美妙的事物,他拿着那个收录机,走在西西里的各个地方,寻找美妙的声音。再困难而混沌的生活里,也总是有着我们喜爱的美丽。马里奥收录的声音是这样的。
  “第一,海水流淌声,轻轻的;第二,海浪声,大声的;第三,掠过悬崖的风声;第四,滑过灌木丛的风声;第五,爸爸忧愁的渔网声;第六,教堂的钟声;第七,岛上布满星星的天空,我从未感受到天空如此的美;第八,我儿子的心跳声。
 看着马里奥伙同邮局的老板四处收录这些他们早已习惯的声音时,我的眼眶莫名其妙就湿润了, 我始终觉得,美好的事物,哪怕再微小,再显而易见,总是值得去收藏和记录的。我始终觉得马里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寻找到了自己的心灵,从而坚定的想要做点什么,并且他做到了。在工人的集会上,他被邀请上台宣读自己的诗作。但在拥挤的人群中,他还没来的及上到台前,就遭遇了政府的打压,就那样轻飘飘的逝去了。白色的诗作稿纸在黑压压的人群中飘零,虽然没来得及朗诵,我却认为马里奥是无怨无悔的,因为他已经来到了他曾在窗台前凝视的远方。聂鲁达在四年后,回到西西里,听到阿特丽契说起马里奥的这些事情,平静的就如同轻轻流淌的海水声,我相信他的内心早已翻腾的犹如海浪。

  最后感谢这部电影的这几个演员吧,首选感谢聂鲁达的扮演者,他就如同他在《天堂电影院》中的艾费多一样,温暖有爱;感谢马里奥的扮演者,他在电影拍完后的第12个小时里突发心脏病去世,感谢他带给我们如此美妙的绝唱;感谢阿特丽契的扮演者,她的心灵就如同她的面容和身体一样纯真而又美丽。

 2 ) 爱情和诗人

    美丽的姑娘从眼前掠过,邮差仓促地念出那句憋了很久的暗喻。我笑出了声,心底却又为这个业余诗人紧张不已,担心这句诗可能的滑稽效果,担心这份情可能的坎坷历程。后来在海边,经典的海风醉人,浪花明媚,女主角的眼神和嘴角可以让人沉迷的如此彻底,于是我相信,陷入这样美妙的爱恋中,任谁都会成为诗人的。再后来,质朴的邮差拿着智利来信,自嘲地说“我又不是诗人”的时候,精致的嘴里唇间嗔道“谁说你不是诗人?”,我又突然莫名其妙地被感动。当时情绪黯然的邮差可能没来得及回味,而作为毫无关系的观众甲,我心里却是暖流袭人。后来仔细回味着,想,也许哪一个浪漫怀春的姑娘都有一个御用诗人吧。
    或许,只有某一个特别的诗人,写下的某一种特别的诗意,才能描绘某一种特别的美丽。
    爱情,表面看来在电影里戏份倒不多,但有关诗和诗人的,怎么离得开爱情呢。
    无论如何,能用诗去描述爱情的画面,能在诗里相信爱情的情节,令我无比陶醉。

 3 ) 邮差札记

知道凯文科斯特纳的《邮差》,不知道意大利也拍过《邮差》;看过意大利的《邮差》,才知道它就是淘碟时时常从我手边流过的《事先张扬求爱事件》;通过《邮差》,知道了智利诗人聂鲁达,才想起艾青那首著名的《在智利的海岬上》正是献给他的。一连串惊奇的收获,衬托出我的无知,而无知使得收获那么的不期而至,令人欣喜。

    《邮差》好美,美得纯粹而健康。寻觅想象出段被历史遗忘的小故事,勾勒几个简单的场景,睿智简洁的对话,再配上清美的音乐,意大利人(不过此片导演似乎来自英国?)总能这样信手拈来,展示出人性晶莹美好的一面。“你的笑容就像蝴蝶舞动双翼”,是比喻让邮差赢得了贝阿特丽采的芳心;“父亲忧愁的渔网和那教堂里哀伤的圣母……”,是比喻让邮差描绘出自己心爱的小岛。如果问聂鲁达究竟教会了邮差什么,那便是比喻,用比喻表达内心的感动,抒唱自然的华彩。是比喻让邮差的心灵变得丰富,发觉世界是如此的美妙……

    福克纳说班吉闻到了阳光耀眼的冷的气味,巴尔扎克说伏盖太太的人品足以说明公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示她的人品,阿城说威尼斯两岸华丽的楼房像表情过多的女人。不用说诗歌,单是文学大师们这些行文间随意的比喻都让我拍案叫绝,愉悦不已。

    可是同一天,我也在眉头紧锁地读着罗伯格里耶的《嫉妒》,读得咬牙切齿心中暗骂:“这是什么呀?这也叫小说?!”年前看格非的《小说叙事研究》,将其新小说分析得精彩纷呈,便有了阅读的冲动。待到真正拿起,才知晓为何格里耶会自嘲“文学界都知道我的名字,但却都不读我写的书了”。在我实在忍受不了他耐心计算香蕉林的数目和对蜈蚣喋喋不休的描述后,美美地进入了梦乡。一觉起来,竟奇迹般地将《嫉妒》翻完了,颇有成就感。回头想想,这部令人头疼的小说着实值得咀嚼,而它的干涩不忍卒读正来自于其憨实烦琐没有丝毫比喻的描述性语言。当然,这是格里耶刻意为之的小说策略,旨在挫败任何诗情画意的引入,同时断绝叙事性的吸引力。

    让我感到惊异的是,格里耶在一段时间内无比憎恶和反对一切美丽的比喻。“一旦接受了这种以人易物的原则,我会进一步说到风景的悲戚,岩石的冷漠以及煤桶的愚昧无知。这些新的直喻并不能对我所观察的物件补充什么有分量的知识,物的世界倒会彻底被我的感情所浸透,以至它从此便可以容纳任何一种感情和任何一种特性。而我也会忘记,事实上感到悲哀或孤独的是我自己,而且只不过是我自己;我反而会把这些悲情性的因素看作物质世界的深刻的现实,看作惟一值得我注意的现实。”(《自然,人道主义,悲剧》)显然,格里耶要放逐比喻,是因为在他看来,世界已把人类放逐,卢卡奇所宣称的“伟大的叙事时代”早已过去,物化的世界里任何人格化的比喻都丧失了意义……

    对于这样惊世骇俗的观念,学界自然莫衷一是。我无意也无力去评判它,只是在一日之内既欣赏了比喻的美妙又看到了对比喻无情的批判,大大的有趣。而从福柯到德里达再到格里耶,看法国人肆无忌惮地挑战权威,总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从大脑爽到脚趾。

    一连串惊奇的收获,衬托出我的无知,而无知使得收获那么的不期而至。这大概就是读书与看碟的乐趣吧……

http://spaces.msn.com/members/cub18/

 4 ) 片尾诗

And it was at that age…Poetry arrived
in search of me.I don't know,I don't know where
it came from,from winter or a river,
I don't know how or when,
no,they were not voices,they were not
words,nor silence,
but from a street I was summoned,
from the branches of night,
abruptly from the others,
among violent fires
or returning along,
there I was without a face
and it touched me.

——Pablo Neruda

 5 ) 《邮差》--朴实,是一张忧郁的渔网

就是那一年 我不知道它从何而来 来自冬季?来自河流?何时何地?不是声音 不是语言 更非来自我所走过的街道 来自漫漫长夜 来自一名信使的启迪 在烈火中 或归途上 尽管他没有面容 但触动了我
    
    不是凯文科斯特纳的[邮差],也不是杰克尼克尔森的[邮差只敲两次门],是意大利的[邮差],一个渔夫儿子和大诗人聂鲁达的友谊故事。
    如果不是[邮差]被取名为[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如果不是看到这是一部意大利电影,我也许就跟其擦肩而过了。爱情+意大利,马上让我想起西西里三部曲,想起[美丽人生]。于是,我很费解,吃着三流黑椒牛柳意粉的意大利人能拍出一流电影,而能做出一流的八大菜系的中国人只能拍出三流的电影。
    那么,爱情+中国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好比你在馆子里问服务员什么是“关公战秦琼”,然后她告诉你是番茄炒蛋。
    我想说明的是,[邮差]被取名[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是很特色的中国牛逼。譬如,[丰乳肥臀]实际上是部现实批判主义小说;譬如,“朱茵疯狂走光豪乳激突”实际上除了肩膀,连根腋毛都看不到。
    似乎扯远了。
    [邮差],故事来自一个真实的历史题材。伟大的南美诗人聂鲁达因为政治避难,流亡到意大利的萨利纳岛上。他因此认识了一个专门给他送信的邮差,一个当地渔夫的儿子马里奥。马里奥很仰慕大诗人聂鲁达,借助每次送信的机会跟这位大师学着舞文弄墨。后来,马里奥深深爱上了小酒馆老板的侄女,全岛最美丽的姑娘。他用聂鲁达的诗给姑娘写去情书,终于得到了姑娘的爱。不久,大诗人返回了祖国智利,而马里奥一如既往的支持着诗人。在一次工人集会中,马里奥欣然要朗诵献给聂鲁达的诗作时,遭遇军警镇压,不幸遇难。
    意大利有法拉利、林宝坚尼、乔治阿玛尼、范思哲,但这个国家的电影却喜欢玩单车+暗恋+土得掉榨。地中海太深,深得足以淹没整个珠穆朗玛峰,深邃,所以忧郁。
    从[天堂电影院]到[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到[美丽人生],再到[邮差],男人们无不猫三狗四、歪瓜裂枣,我甚至怀疑,全意大利的帅男是不是都去踢球了,再不济的也当了妈抖(model),只有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狗剩才会去拍电影。
    但是,地中海够美了,白房子,青石路,小渔船,落满鸽子和轻尘的小广场,还有小镇上似乎永远也落不下的夕阳。谁还在意一个送信为生计的邮差是否长着阿诺的胸脯肉和布莱德皮特的脸蛋。
    土得掉榨的乡下青年马里奥,骑着单车往返于诗人寓所和小镇间,对他而言,却是从现实奔向梦想最近的路了。他是如此崇拜诗人聂鲁达以至于聂鲁达称呼情人的方式,随性念出的一段小诗,竟让小青年激动得发抖。以至于这个原本粗鄙的乡下小伙无比百转回肠的对诗人说,我仿佛在文字的颠沛中眩晕了。
    这一刻,他回不去了,一代诗人的思想光辉把这个年轻人灼伤得面目全非,他注定生于农夫,死于诗歌。
    当一个单纯的人沉迷于某种信仰或追求的时候,他投入的热情和表现出的执着往往是纯粹而以至于偏执。于是,马里奥成为小岛上唯一的知识分子,也如愿的得到了眼波流转,热情如火的美人。但是,诗人聂鲁达却要走了。在诗人一脸沧桑和眷恋的描述着乡愁的时候,小青年的只能强颜欢笑的掩饰着眼里的哀伤,象一张忧郁的渔网。
    诗人临走前,答应马里奥会给他写信,朴实的乡下汉子很开心。不幸的是,他眼里这份伟大的友谊,在大诗人眼里也许不过是一张船票那样平凡。至死,马里奥也没收到一封来自大诗人亲笔的来信。伟大的诗人,一生中或许无数次食言,他哪里知道,有那么一次,已让异国他乡的小青年满腹忧伤。
    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古龙说,孤独和寂寞,本就适于思想。忧伤的马里奥,失却了诗人的友谊,失却了诗人的思想光辉,他忧郁得比地中海还地中海,他寂寞得象那辆无信可送的单车。
    马里奥决定把故乡的八种声音记录下来,寄给大诗人,以兑现自己的承诺。故乡的云,故乡的海,故乡的风,故乡的繁星,故乡的钟声。真实的声音记录了小岛青年和诗人聂鲁达的平凡而伟大的友谊,马里奥在这一刻超越了诗人,他才是一切浪漫主义的私生子。至死,他始终相信大诗人会记得自己的,他说,希望诗人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时光荏苒,多年以后聂鲁达重归地中海,回到当年那个安静的小岛。此时此景依旧,故人早已不在。耳边回响着马里奥记录往昔岁月的声音,漫步在熟悉的海滩上,老人潸然泪落。
    意大利电影的配乐,始终象乡间小路般欢快,但不经意间,便带着莫名哀伤击穿你的横丫肠!
    用很文艺腔的调子来结尾,往事不如烟,青烟不寂寞。

 6 ) FIFF1丨DAY2《邮差》但愿悲伤的人能把太阳画进白天

第1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邮差》,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邮递员快乐崇拜的诗意评价了!

果树:

太美好的一部电影。开篇音乐一响起就已入戏,这段旋律每次出现,我便爱这部电影多一分。世外天堂般的小岛,单纯善良的人,简单又动人的友情,由诗打开的新世界,由诗人所改变的人生轨迹……通篇透着干净的电影,干净得仿佛能看见创作者热爱这个世界的初心。

墨夜轩:

虽然是文学人物传记电影,但是一点都不闷,很美好的友情和爱情,表演都很优秀,配乐十分的突出。 一个本该碌碌无为的小邮差,受伟大的诗人的影响改变他的人生轨迹,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薛Tony:

用生命去追寻开始对于诗歌的理解的诗人,电影营造的氛围很浪漫,但触动不大,可能需要过一段时间回顾。

Candice:

友情胜于爱情,诗歌大过人生。被启迪的渔夫,不再出海随波逐流,一生乘着诗歌的小船在文字里晃荡。

飞扬独霸:

配乐完美,全片也有极具诗意,拥有意大利电影的独特魅力,男主表演满分,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更是让人敬佩。但是本片视听老套,剧情编排刻意,结尾强行煽情,政宣意识浓厚,让我觉得遗憾。

橘的大橘:

但愿悲伤的人能把太阳画进白天,也总会有人走过海边。

我们敏熙:

聂鲁达症候群。与其说是聂鲁达给男主角个人带来的点醒,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启蒙”,一次文化开化,生命流淌成诗,最好的诗除了无法解释,或许也无法用言语文字写出。

法罗岛岛主:

知音之情,巍如高山,知音之感,柔似流水,钟子期死,伯牙亦绝弦。世人只赞伯牙情深义重,无人知晓子期思念深深。诗歌之力,穿透山河,于人如此,于国也如此。

我略知她一二:

从我的窗户中我已经看见在遥远的山顶上落日的祭典,我们甚至失去了黄昏的颜色。当蓝色的夜坠落在世界时,没人看见我们手牵着手。——聂鲁达

大大大大大白猫:

最近看的第二部有聂鲁达出现的电影了,但是电影所展现的并不是聂鲁达本身,而是诗歌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演员的表演是动人的,但是诗歌-诗意对一个人的影响有这么深切吗?我持怀疑态度。邮差有着一部意大利电影应有的优点,也有着一部意大利电影固有的局限,总体还是显得有些太保守了。

Pincent:

“他说我的微笑,像蝴蝶展翅掠过我的脸庞”,然后主旋律就出来了,配乐太美了,一度看到想流泪,路易斯·巴卡洛夫在这部的作曲完全不输莫里康内。不知以后还会不会被这类浪漫所感动,且这类电影都是传统的视听,而波涛汹涌(就是你想的那种意思)、纷纷情欲、海滨小镇、愁绪、音乐、诗意、暖阳等杂糅在一起就有种很强的独属于意大利电影的魅力。某些情况下,政治是文学的对立面,当权者总是希望民众是保持愚昧的,文化开化的过程也是思考和怀疑的过程。结尾和现实男主的情况一联系,还是无比伤感啊。

#FIFF1#DAY2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短评

爱情→缪斯→诗歌→死亡。用真诚的情怀和诗意的暗喻重新解构生活。聂鲁达相关。又名: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你曾问我岛上最美的是什么,我为你录下海浪、风、父亲忧愁的渔网、教堂忧伤的钟声、星空和新生命的心跳。当你听到这些,会想起我。”

4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有个很特别的译名: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人生在世,唯有爱情与诗歌不可辜负。小岛邮差马里奥与大诗人聂鲁达相遇相知,逐渐领略到了诗歌妙处,并触发了天性中的诗性,最终收获爱情与信仰。诗圣聂鲁达因政治原因流亡意大利确有其事。由于以诗人为主角,所以全片的人、事、物无不与诗有关,甚至连思想境界也是诗意的。马里奥的诗性是与生俱来的,聂鲁达作为精神导师更像是一个挖掘者。诗歌不属于写它们的人,而属于需要它们的人。

5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在《天堂电影院》送胶片给托托的老头在半片中变成接受别人录音带礼物的诗人,奇妙的身份转换。另外片中的邮差扮演者拍摄完毕后随即去世,也许连正片都没看上,可惜。

10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意大利式的幽默与哀愁,即使是在暴乱的结尾也缀合着舒缓的音乐。这是一部能用"纯洁"形容的作品,即使嫌恶诗歌的自己也会在此寻找到情感的美妙,领略镜头的精致,是继《黄金三镖客》之后最让我喜欢的意大利电影。唯一的遗憾是,这位面容英俊而口音淳朴的男主角在拍摄结束的第十二小时因心脏病逝世。

15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大师不经意间进入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展示出一点点温柔,却改变了其命运的方向。整个氛围和感觉让人不知该哀伤还是欣喜,到底什么算是诗怎样又算作诗人呢?“诗歌不属于写它们的人,而属于需要它们的人”。

16分钟前
  • xīn
  • 力荐

诗歌不属于写作的人,应该给那些最需要的人。

2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感谢诗人与诗,赠与生命这些色彩与纯净。

23分钟前
  • shu
  • 力荐

故事其实挺克制的,但看得我泪奔了。不要随便教别人认识美,因为那个人可能真的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美。

27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即使它讲的是海,这首诗是献给你的。你若没进入我的生命,我也永远不会写这首诗”

32分钟前
  • andhkwtllwx
  • 推荐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看电影总是会哭了,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事儿~

35分钟前
  • L***
  • 力荐

我不仅为聂鲁达的情诗折服,也为他和马里奥的友情感动。他们在离别时刻的拥抱,令我落泪。那是彼此共度的时间,那些时间令残酷也变得柔和。

37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如果没有聂鲁达的闯入,马里奥也许永远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暗喻”,什么是“诗意”,也许一辈子不会写出一行诗句。但这并不代表诗歌没有意义,诗人写出来的固然是诗,但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和美好的地方,它们才是诗歌真正源自的地方,这些何尝不是优美动人的诗?诗歌不属于写它们的人,而属于需要它们的人。

41分钟前
  • tangerine
  • 推荐

4.5星。到底什么是暗喻 诗人说是用一件事来类比另一件事 比如天空在流泪 那是下雨 笑像蝴蝶一样绽放 那是迷恋 我和你如同干瘪的海绵吸收海量的水分 那是师徒 我和你犹如星星一样互相照耀 那是爱情 身心像海浪一样起伏无常 那是人生 把所有情感像渔网一样撒向大海 那是诗 没有诗 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 有了诗 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 这一句不是暗喻 PS:我踏马也搞不懂什么是暗喻,可能每一句都不是,管他呢。

46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美的大门通向死亡,可是谁能说傻乐着过一生更好……

47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推荐

爱情、共产主义和身份,都用诗歌做了很好的联结,诗是最有力有效的语言,既能在影像中加具各种力量与情感,又能做衔接一切区别的桥梁,这个故事无论怎么拍都成立,在于它透露出了诗歌以及供人去感受的本质。

48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聂鲁达的脑残粉。为了抄好他的诗,嫌自己字太丑,去练字,再去找各种版本的翻译,有些不通的地方发邮件问了很多译者,他们总告诉我「聂鲁达曾说,诗的被过度阐释总是通向乏味」,在片子里听到这句就像他亲口告诉了我一遍,我只在夜晚读,读得到星辰的时候,也嗅得到大海。

50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推荐

去年南美洲讲学时参观过诗人聂鲁达的两个故居,印象深刻;今年讲课查资料又发现本片是IMDB网上80年代以来北美电影市场上最卖钱的非英语电影TOP100中的头10名,因此找出来重温一遍。 确实经典!

5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她的笑容像蝴蝶飞,她的乳房像两团燃烧的火——偷诗、求爱、得逞。

55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用你给我的暗喻实践一生

59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力荐

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慢慢觉得自己年轻时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都没有深刻理解,或者说觉得现在可以深刻理解一些东西了。其实十几年前这部电影公映的时候我就去看过,还记得那张海报很吸引人,另外印象深刻的是男主角的脸型,他呆憨的笑容,悬崖边上的海,以及女主角的胸。那时对聂鲁达的诗一无所知,也分不出剧中对白哪些是意大利文,哪些是西班牙文。最要命的是我记忆里一直认为这个故事是个浪漫喜剧,直到今晚重新看一遍,才发现我的选择性记忆,让我生生忘掉了电影的最后三分之一

1小时前
  • dotan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