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梦露

HD

主演:安娜·德·阿玛斯,艾德里安·布洛迪,鲍比·坎纳瓦尔,朱丽安妮·尼科尔森,泽维尔·塞缪尔,埃文·威廉斯,加瑞特·迪拉胡特,萨拉·帕克斯顿,斯科特·麦克纳里,托比·哈斯,瑞贝卡·薇索基,露西·德维托,凯瑟琳·丹特,斯宾塞·加雷特,丹·巴特勒,海雷·韦伯,埃登·里格尔,耐德·巴拉米,泰格·伦岩,卡斯珀·菲利普森,大卫·沃肖夫斯基,科琳·福伊,拉维尔·伊斯亚诺夫,克里斯·莱蒙,泰姆·温特斯,桑尼·瓦利森蒂,朱迪·凯恩,蒂姆伦森,萨尔·兰迪,莉莉·费舍尔,史蒂夫·班诺斯,罗伯·奈格尔,迈克尔·马西尼,Ethan C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金发梦露 剧照 NO.1金发梦露 剧照 NO.2金发梦露 剧照 NO.3金发梦露 剧照 NO.4金发梦露 剧照 NO.5金发梦露 剧照 NO.6金发梦露 剧照 NO.13金发梦露 剧照 NO.14金发梦露 剧照 NO.15金发梦露 剧照 NO.16金发梦露 剧照 NO.17金发梦露 剧照 NO.18金发梦露 剧照 NO.19金发梦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金发梦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金发梦露》改编自乔伊思·卡罗尔·奥特兹的畅销小说,大胆地再现了好莱坞最不朽的偶像之一玛丽莲·梦露的生活。从她作为诺玛·简的动荡童年,到她的明星地位和爱情纠葛,《金发梦露》模糊了事实和虚构的界限,探索了她的公众自我和私人自我之间日益扩大的割裂。该片由安德鲁·多米尼克担任编剧和导演,由安娜·德·阿玛斯领衔主演,其他演员阵容包括鲍比·坎纳瓦尔、艾德里安·布洛迪、朱丽安妮·尼科尔森、泽维尔·塞缪尔和埃文·威廉斯。与你的暖暖时光相棒第十九季诡眼龙兄鼠弟和歌子酒第2季谁的青春不迷茫切尔茜:白人特权观察鲍勃·威尔的漫长奇异之旅创业年代[DVD版]变节:潜罪犯(国语版)发展受阻第五季萨凡纳的晨曦奇境古墓迷途2小市民时间管理局第二季聂隐娘之绝命刺杀机械画皮泰山今年暑假玩失身铁拳男人赤胆屠龙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白秘书每天都想辞职朱莉娅晚上不约会漫游者亲爱的别担心回廊亭2022两个世界完美丈夫2014喜剧大过天亲戚满座御姐娇妻铁拳 第一季灯塔2016只是朋友为和平而来莎士比亚与哈撒韦:私人调查员第三季重启版同志亦凡人情感冲击线誓言第一季孤味(2020)虚拟实惊二麻租媳妇浩劫后

 长篇影评

 1 ) 【辟谣】玛丽莲梦露与肯尼迪兄弟的虚假绯闻

康纳德斯波托的权威传记,前两个月已在中国出版。下面我会提供梦露与肯尼迪兄弟的相关始末。请大家耐心看完就知道真相了!

都2022年了还有人相信玛丽莲梦露和肯尼迪兄弟绯闻的?康纳德·斯波托的权威传记《玛丽莲梦露:谎言与真相》前两个月已在中国出版,本以为是这些谣言销声匿迹之时,没想到营销号是越来越变本加厉了,为了流量什么耸人听闻的信息都能编得出来。到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最牛逼的谣言就是梦露给肯尼迪唱歌当晚和肯尼迪共同消失了十几个小时 🤣 好家伙,连达尔文·波特都不敢这么编,这个营销号倒还真敢说,直接凭空捏造历史了都。我在这里尽量给大家完整复盘一下梦露和肯尼迪的关系吧。 首先,梦露和约翰·肯尼迪只是一夜情,梦露从未有过当第一夫人的打算。约翰肯尼迪也不是她心中值得托付一生的人。这时梦露和她第二任丈夫迪马乔已经旧情复燃了,还和迪马乔定好了复婚日子,并让路易斯专门制作了一件礼裙。

1962年7月梦露与迪马乔已定好了复婚日子!迪马乔内心:营销号到处造谣有考虑过老子的感受吗?!

其次,梦露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顶多是朋友关系(梦露很喜欢和他讨论民权问题),他们从没发生一次婚外情,甚至见面次数和梦露与约翰肯尼迪见面的次数一样少的可怜。罗伯特·肯尼迪从未倾心于梦露,他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人,不会与除自己妻子外的任何女性发生性关系。而且梦露也跟朋友说过罗伯特肯尼迪的长相不是她的菜。

罗伯特和他妻子一直感情很好,肯尼迪你随便黑,但请不要连累他的弟弟。稍微了解罗伯特的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民权运动的坚定捍卫者,几乎是FBI眼中的“赤色分子”。

梦露寄情于肯尼迪兄弟的谣言以及梦露之死涉及肯尼迪家族的阴谋论是别有用心志在消费名人的人捏造的。 梦露跟肯尼迪兄弟毫无根据的阴谋论经过各种传记作家的润色和加工,有些甚至被搬上了电视。国外迄今为止最权威的梦露传记《玛丽莲梦露:谎言与真相》详细描述了梦露之死涉及肯尼迪兄弟的谣言是怎么形成和演变的。可惜这些谣言已经流传了半个世纪多,就算是假的如今也是真的了。更可恨的是一位名叫达尔文·波特的“传记作家”,不仅用极其恶心的手段消费了梦露之死,甚至把梦露做过的努力与奋斗全部归类于“黑帮捧红”,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多年来,外界一直流传着一些粗俗的、毫无事实依据的传言:在那个周未,她无意中服用了过量的巴比妥酸盐,经过抢救才捡回一条命;还说她结交了形形色色的黑社会犯罪分子,还跟这些人发生了肉体关系(其中包括约翰尼·罗塞利、巴格西·西格尔和山姆·詹卡纳)。演员亚历山大·达西认识玛丽莲(二人一同参演过影片 《愿嫁金龟婿》),又跟洛杉矶的黑帮头目罗塞利交往过密,他曾愤愤不平地否认过这些谣言:“玛丽莲跟这些人绝对没有发生过关系。实际上,玛丽莲跟黑帮毫无纠葛!她在塔霍湖的时候是跟乔在一起!”对罗寨利和辛纳屈都非常熟悉的贝特西·邓肯·黑姆斯也同意这种说法:“那个周末我就在塔霍湖,玛丽莲吃饭的时候我看到她了。加恩卡纳(黑帮分子)和他那一伙人不在那里,如果他们去了,我肯定会知道的。”另外达尔文·波特编造各种假料恶意消费名人在外网早就被群嘲了,他出版的《女神误落人间》、《彩虹尽头的玛丽莲:性爱、谎言、谋杀和大掩盖》不仅毫无根据,甚至连人物之间私密的对话都能光明正大、十分详细地写出来。这些烂书顶多当同名小说看寻个乐子,但各类有关梦露与肯尼迪兄弟的私情、逼宫杰奎琳的谣言就真的很恶心,让很多人误解她。

令人心寒的是一位名叫罗伯特·斯雷泽尔的游客在梦露拍摄《飞瀑怒潮》的时候突然蹦出来死缠烂打地要合照,但家喻户晓却非常亲民的好莱坞巨星梦露十分慷慨地答应了。后来这个人编造了各种有关梦露身亡与肯尼迪兄弟的阴谋论,以自己的名字出版了《玛丽莲·梦露的一生及其离奇的死亡》一书,甚至在脱口秀节目里声称梦露和他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在书里造谣梦露当过脱衣舞娘、站街女,这些最终成就了他的名声让他赚到了巨额利益。还有一位跟梦露当过一段时间邻居的陌生女人,在和朋友认出她的明星身份后天天骚扰她,甚至在她死后谎称是她的室友,编造她和罗伯特肯尼迪的一系列谣言例如“梦露和罗伯特肯尼迪经常约会、去裸泳”,这些人跟梦露至多是萍水相逢,梦露的朋友还有与她共事过的人都表示不认识他们,但在梦露去世后他们也加入到了恶意消费梦露的人群之中。 至于梦露与肯尼迪兄弟的种种阴谋论,则是有人刻意为之。这场阴谋论的制造者成员包括: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警察杰克·克莱蒙斯、电影界保护美国理想联盟总主席莫里斯·里斯以及右翼作家沃尔特·温切尔。莫里斯·里斯对所谓的“共产主义入侵好莱坞”非常偏执,他密切关注着包括梦露在内的许多电影明星。这三名同谋在梦露死后几个月首次见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商量后,三人随后编造了一个虚构的阴谋论故事,讲述当时肯尼迪兄弟如何下令暗杀她,把梦露的死归咎于肯尼迪家族,以掩盖这一事件。

事实上梦露和肯尼迪一共只见过四次面。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梦露与肯尼迪唯一有可能发生关系的时间是1962年3月24日礼拜六的晚上,仅仅只是可能,因为当晚他俩睡在了著名歌手宾·克罗斯比家里。 梦露与肯尼迪的那些绯闻基本上都是假料,梦露是通过肯尼迪的妹妹帕特丽夏(帕特丽夏对好莱坞名人很感兴趣,很喜欢梦露,跟梦露成为了好友)在1961年一场宴会上才真正结识的肯尼迪夫妇。有些营销号说梦露与肯尼迪在50年代就相识了纯属胡扯。 1962年5月肯尼迪举办的那场大型盛会一是为了他的45岁生日,二是为了结清民主党1960年总统竞选留下的债务,但后者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梦露也是民主党人,她认为能在合众国总统面前出场是很光荣的事,也是为肯尼迪总统的募捐大会拉选票。 这次盛会几乎所有大牌明星都到场了,比如朱迪·嘉兰、亨利·方达、玛丽莲·梦露、埃拉夫人、玛丽亚·卡拉斯(刚从欧洲飞来,就为了能给总统献唱)、哈里·贝拉方特、迈克·尼克尔斯、吉米·杜朗顿、伊莱恩·梅、佩吉·李等等。营销号是从来都不会提及其他巨星的,只恶意剪辑梦露的那一小段以断章取义,把其他明星给肯尼迪唱歌祝寿的画面全部删掉,给路人造成一种只有梦露给肯尼迪献唱的感觉。

为肯尼迪总统献唱的巨星们
艾拉夫人
玛丽亚·卡拉斯
玛丽莲梦露

梦露是陪同她的前公公(阿瑟米勒的父亲)一起参加的。来花园之前,玛丽莲非要先在公寓里为老米勒唱一遍《生日快乐》,其实歌曲后面的灵感来自老米勒,她那天晚上的歌曲是经过老米勒的点拨才变得如此动听。

梦露唱完歌后由公公老米勒送回家

梦露和肯尼迪的合照只有1962年5月19日晚梦露参加肯尼迪举办的盛会时被媒体抓拍的一张,剩下网传的所有梦露与肯尼迪的合照不是p的就是后世为了博眼球找相似的人演的。

梦露与肯尼迪的合影只有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上这一张,且肯尼迪还没露正脸

梦露为演出排练的照片。原本梦露是打算穿这套朴素的衣服为总统唱歌的,后来听从公公老米勒的建议打算定制一套极为性感的连衣裙,这样才能艳压群芳。

有传闻称梦露在这场盛会送给了肯尼迪一块表达爱意的劳力士金表,但后来经过专家证实这块所谓的“金表”是1965年制造,这时候梦露与肯尼迪都已不在人世,这一看就知道是为了炒热度伪造的。

梦露送给肯尼迪的这块劳力士金表经证实是由 1965年伪造的。

http://rolexblog.blogspot.com/2008/07/history-of-rolex-president-part-9.html I have heard a rumor that the watch, based on its serial numbers had to have been made in 1965, two years after JFK died, but in my life experience, and it I am sad to say, I have heard more false rumors about Rolex than true. Unfortunately, many people make up and perpetuate untrue stories because it gives them a false sense of being in the know. Update: LarryK sent in an email that said "According to every verifiable Rolex serial number list, the "Monroe JFK Rolex" (with a serial number of 1296419), should be from the third quarter of 1965, 2 years after president Kennedy was assassinated. I do not believe that the watch that fetched all that money is authentic.” 根据它的序列号,这只手表必须是在 1965 年制造的,也就是肯尼迪去世两年后,但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我很遗憾地说,我听到了更多关于劳力士的虚假谣言比真的。不幸的是,许多人编造和延续不真实的故事,因为这给了他们一种知情的错误感觉。 更新:LarryK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根据每个可验证的劳力士序列号列表,‘梦露 JFK 劳力士’(序列号为 1296419)应该来自 1965 年第三季度,即肯尼迪总统遇刺两年后。我不相信能赚到这么多钱的手表是真的。” 梦露与肯尼迪的八卦不少来自于后世那些所谓的传记作者出版的书(这里点名诺曼·梅勒,这个美国无良传记作者为了赚钱连脸都不要了,后面有提到)。获奖传记作家唐纳德·斯波托(Donald Spoto)表示:“没有任何严肃的传记作家可以将梦露和肯尼迪认定为恋人的伴侣。” 梦露与肯尼迪兄弟的始末相关:

“后记 大骗局”这章详细地叙述了梦露跟肯尼迪兄弟的种种谣言以及梦露之死涉及肯尼迪兄弟的阴谋论是怎么形成的。有关梦露所谓的红色日记本、神秘录音带都是异想天开,梦露从未有过记日记的习惯,她的朋友建议她记日记还送了她两本日记本,直到她去世都是原封不动的,这在前面提及过;拿不出手的神秘录音带更是荒唐至极。

首次披露梦露与肯尼迪有关系的,是在肯尼迪被刺杀后的十年(1973年),美国传记作家诺曼·梅勒撰写了《玛丽莲》一书,成为第一个推测梦露与肯尼迪事件的人。 因此,梅勒于1974年与Slatzer合作撰写了“玛丽莲梦露的神秘之死”,进一步讨论了梦露与肯尼迪事件以及中央情报局可能的谋杀阴谋。然而,梅勒在接受迈克华莱士采访时承认,他做了0项研究,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说法。当被问及为什么写这本书时,梅勒回答说:“我非常需要钱。” 从一开始,这些说法的原始来源就值得怀疑,但我们必须审查实际证据。 1957年4月11日,在纽约市华尔道夫酒店举行的四月巴黎舞会上,玛丽莲和肯尼迪第一次被证实参加了一场活动。然而,无法确认他们是否真的见过面,因为他们从未在活动中一起出现在任何照片中。 他们第二次见面是在1962年3月24日礼拜六晚上,在著名歌手宾·克罗斯的棕榈泉家中。 第三次当然是1962年5月19日,当时玛丽莲在肯尼迪的生日晚会上为肯尼迪演唱了准备好的“生日快乐歌”。他们参加了活动,并与其他数十人举行了派对,那天晚上玛丽莲由她的前岳父伊莎多尔米勒护送回家,在那里她遇到了她的按摩师和朋友拉尔夫罗伯茨── 这使得婚外情几乎不可能在她和肯尼迪之间发生。 这是玛丽莲和肯尼迪唯一有记录的见面次数,考虑到他们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人物,我们能够轻松追踪他们的动向,有时甚至可以精确到秒。 梦露和肯尼迪唯一有可能睡在一起的时间是1962年3月24日礼拜六晚上。 虽然有很多谣言说玛丽莲偷偷溜进白宫或者她经常打电话给那里,但没有记录(来自玛丽莲的个人电话账单或白宫)。她曾经确实给白宫打过电话,司法部因为玛丽莲正在与FOX工作室谈判恢复她的工作。她打电话的日期恰逢她与FOX的会面。至于潜入白宫,特勤局特工拉里纽曼说:“我个人从未在白宫见过玛丽莲..……我从未听说她在那里。” 也有传言说,他们共同的朋友彼得·劳福德安排肯尼迪和梦露在1961年11月19日见面,但那天玛丽莲和摄影师道格拉斯·柯克兰一起检查了他们两天前拍摄的照片的样张。 玛丽莲也从未召开过新闻发布会来澄清谣言,这个谣言是斯拉策凭空捏造的。 如果梦露和肯尼迪之间没有婚外情,那么肯尼迪家族就没有“处置”她的目的。意识到如果传记作家和纪录片制片人可以在这样的小事上撒谎并完全掩盖某人的记忆,他们必须撒更严重的谎来自圆其说,这有点令人沮丧。这是我们都应该关注的阴谋。 我在下面再继续贴上基斯·巴德曼的梦露权威传记,请大家一定要把这一篇章耐心看完就知道前因后果了!

 2 ) 關於「blonde」:位於norma jeane 與 marilyn monroe 之外的第三個角色(翻譯版)

剛剛發表了的第一篇以為被吞了,所以我就重發了這一篇——

我找到了一篇關於《blonde》原著、頗為有用的文章,由Elaine Showalter 於 2020年4月12日發布。標題為 “Joyce Carol Oates’s “Blonde” Is the Definitive Study of American Celebrity” (「Joyce Carol Oates 的《金髮》是一部對美國明星文化的透徹研究」)。 此文章我覺得為觀影提供了很好的背景(context)。

原著不是夢露傳記,而是以「夢露」這一個角色(persona)為基礎,創造出的一部對社會、人類、性別進行反思的詩意探討。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翻譯英文長文⋯⋯因為自己本身對人文和語言的興趣,想翻譯文學很久了。在要保證切實翻譯的前提下,剛開始真的很難翻譯出一個流暢的聲音。很難!所以歡迎提議與交流。


導語——

在《金髮》裡,作者 Joyce Carol Oates 通過她游離在童話文學與哥特式小說之間的文筆,變戲法似地創造出了一個虛構的夢露。”

正文——

Joyce Carol Oates的《金髮》發表於2000年。這部作品從創作開始就有著野心勃勃的規模,因為它決定把夢露當作一個20世紀美國的象徵來寫。整本小說從一開始就令人無法喘息,它的前言從描述夢露離世的前一天開始,也就是1962年的8月3日。那天,一位年輕的少年在黃昏裡騎過了整個洛杉磯。他身上背負著一件特別的包裹,上面的收件人地址寫著:
「MM」住客,12305 第五海蓮納大道,布倫特伍德,加州,美國,「地球」。
「他就如同死亡,死命地像瘋了一樣地踩踏著他的單車踏板」——文裏寫著(“Death-in-a-hurry. Death furiously pedalling.”)。此句呼應了詩人艾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一首名為《因為我無法為死亡停下》(“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的詩詞。在此詩中,死亡是一位善良的信使,他不慌不忙地為一個焦躁不安的人停留,儘管那人已決定不再為了死亡而等待。隨著這段宛如夢境的段落,作者奧茨(Oates)把我們拉入了她書中的世界——一個充滿了鏡面、煙霧、與陰影的好萊塢世界;一個將女性的肉體當作商品的世界——她們作為商品,為了取悅男性以及各種利益而被交易著。而就在這個世界裡、在這野心勃勃的字裏行間,作者奧茨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一個關乎於命運的故事——一個關乎於好萊塢女明星命運的故事——奧茨詭弔地傳達了夢露的心聲,並向世界聲討著這位巨星應得的認可、同情、與尊重。
奧茨開始有這個寫作想法的契機是當她碰巧遇見了一張「在夢露是夢露之前的」 Norma Jeane Baker(夢露本名)的照片。照片裡的 Norma 十五歲,還全然沒有瑪麗蓮夢露的影子。照片裡的 Norma 剛剛贏得了一場1941年的加州選美比賽——她棕色的捲髮上嵌著一頂由假花製成的皇冠;脖子上掛著一條很女孩子氣的盒式吊墜。照片裡的她容光煥發。這張照片令奧茨印象深刻,她與照片裡 Norma 所散發出的純真氣息產生了強烈共鳴。奧茨在與她自己的傳記作者,Greg Johnson作訪談的時候說,「[當我看到那張照片的時候] 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動;這年輕、充滿著希望、微笑著的女孩是那麼的「美國」,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認識的女孩子們,她們當中有些也面臨著破碎的家庭。」奧茨在紐約州北部一個偏僻的地區長大,這些與她年少相識的女孩子們在之後都成為了奧茨撰寫的小說裡不同的角色。然而,這些角色往往都沒能實現她們的夢想;奧茨讓她們在她的虛構世界裡一次又一次地失敗。 在開始撰寫《blonde》之前,奧茨一開始構想的其實是一部中篇小說——她想講述一位普通的女高中生是如何異變成女明星的心歷路程,這其中包含了「女孩自己真實的名字被抹去」、「只能被迫使用電影公司給她安排的名字」、「然後隨之她的個人意識與身分認知被逐漸泯然抹去」等諸如此類的元素。 在此之外奧茨還想像著用「瑪麗蓮夢露」這幾個意義非凡的字作為小說的結尾。然而,當奧茨把夢露所有的電影看完之後,她對夢露的智慧、幽默感、以及其一直以來對於「想被認作為一個擁有真本事的演員」的那份執著都有了出乎意料的了解。此外,奧茨還發現了夢露的職業生涯與當時二十世紀中旬美國文化有著非常多的交集——這其中涵蓋了體育、宗教、犯罪、影視、與政治。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下,奧茨在此時此刻意識到她所發現的這些新素材,不論從其數量或從其種類來看,都是一篇中篇小說所無法承載的——這意味著她需要一個更大的平台以及一個更加宏偉的寫作形態來講述、並探索一個女人的一生,而「這個女人」已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受害者。
在2015年,奥茨对一位《時代》雜誌的記者Nikolas Charles 說,她屆時為這部作品進行了長達兩年有餘的研究與寫作。而隨著此作逐漸成型,奧茨開始「半嚴肅、半開玩笑地」覺得,夢露就如同屬於她自己的「《白鯨》」(Moby Dick,譯者注:《白鯨》(Moby Dick)是十九世紀著名小說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一部偉大文學作品。文中Moby Dick 象徵著龐大、神秘、且不可征服的力量。)—— 冥冥之中奧茨幾乎可以「感受到一篇擁有迭代含義與力量的史詩即將誕生,而這偉大的誕生將來自於一彎震攝人心的人物剪影」。

Last edited on September 20th.

待續。


原文作者:Elaine Showalter

譯者:我 instagram @bbfungi

轉載需聲明。

Douglas Kirkland, “Marilyn Monroe, Cover”, 1962

 3 ) 即使抛开原型人物,这部电影探讨空间依然过窄

现实世界中,人们为什么爱玛丽莲梦露,因为人们爱她既有少妇的成熟,也兼有少女的羞涩。

什么样的文学形象最让人难以忘怀,也是兼美且短寿短的红颜。比如《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兼有钗黛之美,但一开场便仙逝。

《金发梦露》并不是原型人物玛丽莲梦露的传记,是小说《blonde》的改编。

欢迎读过小说的朋友探讨,是否电影和原著对女主的人设一致。

我并没有带着看玛丽莲梦露的传记电影的期望来看《金发梦露》,然而观影过程中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一个心智永远不到12岁的女性,除了身型展现出性感和女性美,神情如此空洞,在性情上毫无感染力,如何吸引众多狂热粉丝,如何能成为大众流行idol?

被自己爱过的人玩生父捉弄游戏操控了那么久,竟然也没发现个中蹊跷。如此智力水平如何阅读纽约剧作圈那些抖机智的文学作品呢。

我不太接受矮化女主情智,因为自身特质突出而被重重消费的悲剧。

即使是丛林,小白兔也会动脑筋和捕猎者们周旋。

华丽好莱坞内里只是肮脏丛林,这个题材过于狭隘和一元了,希望行活还不错的导演们真的可以提高一下自己的思想内涵。

 4 ) 虚妄的故事和分裂的性别意识

由网飞出品、布拉德·皮特主导的B计划公司制片、007女郎安娜·德·阿玛斯主演的梦露传记片《金发梦露》,是2022年最受瞩目的电影之一,即便它在威尼斯电影节的首映口碑不佳。

然而亲眼见证后,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确卑劣:它以改编自虚构文本为挡箭牌,看似是对好莱坞男权系统的批判,实则是对梦露明星形象的一次空洞消费。

八卦小报的猎奇趣味

《金发梦露》并非改编自梦露真实生平。它取材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撰写的小说《金发女郎》。这给了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不少“创作自由”,而他将影片引向了八卦小报的猎奇方向。

欧茨的小说是一次借助梦露形象对美国上世纪中期历史的全景透视。但多米尼克志不在此,他在改编时忽略了原著的历史文化语境,转而强调出书中那些与史实不符的耸动桥段:福斯公司总裁扎努克对梦露并未发生的性侵;梦露在生涯初期与两位星二代小卓别林和小罗宾逊并未发生的三人行关系;历史上从未记载的梦露堕胎经历;仅仅在小报和阴谋论文章中流传的梦露-肯尼迪情史,和美国政府对梦露的迫害传说。

在片中,梦露被呈现为任人宰割的洋娃娃,在一个个灾难情境之间无力游走。她遭到雇主性剥削,却没有勇气去求救控诉;她被历任丈夫虐待利用,却依然娇嗔地称他们为“爹地”;阅读甚广的她会表达对角色的理解,但当对面的男人表现出不屑时,她便无助地收声;甚至当她反悔堕胎决定时,都无法被人当回事:主刀医生自行其是地执行手术,镜头中的梦露,只会像鱼肉一样躺在冰冷的砧板(病床)上,泪流成河。

但现实中的梦露并非如此。真实的她是个斗士和策略家,精心掌控着自己的公众形象,步步为营地借性魅力登上事业巅峰。当她的收入与声名严重不匹配时,她敢于跟制片厂抗衡,成立个人制片公司,为自己争取更高薪酬和更大的主导权。最重要的是,在博弈中,她最终赢得了决定其银幕形象的权利——她可以出演自己感兴趣的较为复杂的正剧角色,而不是日复一日扮演男性观众的欲望对象。所有这些都与《金发梦露》的叙述相反。

与此同时,那些所谓对梦露进行剥削的权势男性,其真实形象也不像电影所表现的那样扁平。梦露的第二任丈夫乔·迪马乔虽然粗暴,却也有其温柔善意的一面,因此梦露才决定与其复婚,而在《金发梦露》中,迪马乔只是头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野兽。

至于为梦露掌镜的导演们,更绝非影片所描绘的单维男性剥削者。《金发梦露》把《七年之痒》经典桥段表现为好莱坞对梦露肉体的消费,却无视这部喜剧对男性欲望的调侃——本片导演比利·怀德一直在那个年代的语境中尝试挑战性别刻板印象。至于被《金发梦露》批判的另一名作《绅士爱美人》,同样也是导演霍克斯对性别秩序的尖刻反思。梦露演唱的名曲《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仅凭歌词就呈现出女性对爱情与婚姻之不可靠的自知,和在与男性的博弈中获取利益、掌握命运的权利意识。但在《金发梦露》中,梦露却只会担心:“唱这首歌的真是个坏女孩啊!当与我素未谋面的父亲看到这段时,会怎么想我?”

如果我们拿《金发梦露》与上述两部经典电影的意识形态相对比,或许能得出好莱坞在不知不觉间倒退了七十多年的结论。更可悲的是,这结论其实并不离谱。

好莱坞式弗洛伊德陈词滥调

《金发梦露》一面强调着梦露被物化和性化的面向,一面将梦露的“真我”臆测为一个抗拒性爱、对自身的性感魅力充满厌恶的保守女人。似乎对一些男性创作者来说,正视女性的欲望永远是件难事。

影片中另一个令人齿冷的细节是,梦露怀上的胎儿对她控诉:“你还会像上次一样杀死我吗?”且不论堕胎一事在梦露生平中根本莫须有,在罗伊诉韦德案被推翻的2022年,对生育自主权被剥夺的女性观众发出如此疑问,这对于一部自诩为具有女性意识的电影来说,简直匪夷所思。

更有甚者,全片的核心,也就是梦露终生都不幸福的原因,导演给出的最终解答是,因为她从未见过她的生父,这个回答解释了一切:自我认同的缺失,对年长男人的迷恋,贯穿一生的不安全感……这是好莱坞式弗洛伊德陈词滥调的重现,也是平庸男性创作者对失控女人的想象力边界。

《金发梦露》的分裂也正在于此:它表面上批判由男权秩序把控的影视业权力格局及娱乐生态,实际上却把梦露这样的复杂女性牢牢安置在男人们为她们预定好的位置上,她们的人格被简化,她们的反叛意识被矮化,她们作为欲望主体的身份被宣判无效。

巧合的是,一直被视为谦恭绅士、平权代表,甚至近期在出席活动时穿了裙子的布拉德·皮特,被前妻朱莉指控家暴。此事在六年前就曾被曝光,在两人的子女抚养权之争升级后,事情细节也终于公之于世。有趣的是,皮特今年的制片作品片单,除了《金发梦露》外,还有两部女性主题电影《她说》和《女人们的谈话》。

皮特近些年营造的女性友好人设,还能否长久维系尚未可知。但起码《金发梦露》的故事让我们看清一点:不是所有控诉性别剥削的电影,都能真正摆脱男权思维的影响,而要客观评价一部作品,不能只看主创说了什么,还要看他们在做什么。韦恩斯坦的倒台远非电影世界走向平等的终点。

2022/10/26/《南方人物周刊》

 5 ) Blonde 被凝视的梦露的一生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Camelia山茶花(hicamelia)

摇晃着酒杯,赤裸着身体,在屋子内游荡、转圈、呢喃,最后倒在卧室……

这个有着完美容貌的金发尤物,在 36 岁这年,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这是今年 Netflix 出品的电影《Blonde 金发梦露》的最后一幕。看完后一声叹息,一直在回味梦露每一个银幕上的经典形象,也在思考: 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评价两极分化得这么严重?

是的,《金发梦露》是近年来少有的争议性很大、制作上佳的电影,喜欢的人夸它方方面面都水准在线,讨厌的人批判它男性凝视过重、把梦露的「虚构小说」当成「正史」来拍。

无论评价几何,《金发梦露》于很多影迷而言都是一部今年不可忽视的影片。

男性凝视造就的性感尤物

玛丽莲·梦露小时候在孤儿院长大,在不同寄养家庭中流连,从小缺爱。成年之后,凭借着年轻貌美和勇气,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继而一步步成为 20 世纪 50-60 年代美国最著名的电影女星之一。

1999 年,在她去世 37 年之后,美国电影学会把她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六名。这个本名为「诺玛简」的女星,通过一个又一个天真甜美的角色,把雪肤红唇的金发美人成功推上流行舞台,成为绵延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经典。

可以说,时至今日,聊起金发美人,梦露依然会是第一个浮现在人们脑海里的女演员。

梦露本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有过三段婚姻,却都不欢而散;一直想成为一个母亲,却一次次被迫堕胎、意外流产……

和第三任老公 Arthur Miller

作为一个美貌女明星,感情经历相当丰富,外界传闻她跟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有不为人知的私交等等,但这些神秘传闻都随着她的离去成为了不解之谜。

电影《金发梦露》就是围绕着这些传奇而带着斑驳玫瑰色的经历,用大胆的手法、如梦似幻的镜头完整呈现了梦露的一生。

在将近三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丝毫没有疲惫,仿佛坠入上世纪的时空,跟着电影角色走了一段长长的路。

看完之后,也理解了为什么影片的评价如此两极,带着「为梦露正名」的心理观看影片的粉丝,无法理解影片无处不在的男性凝视镜头;但放下所有包袱去观看的人们,则会收获超乎想象的体验,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以出神入化的视听语言,带观众做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电影梦。

《金发梦露》改编自乔伊思·卡罗尔·奥特兹的畅销小说,本身定位就是虚构传记片。

影片初初在威尼斯电影节亮相时,就引发了不少争议,有评论员认为电影处理人物过于扁平,把梦露符号化。

另一边,外媒 IGN 则给影片打出了 9 分的高分,推荐理由是「本片是一部关于玛丽莲梦露的梦幻般的虚构传记片,且模糊了事实和虚构的界限,《金发梦露》以安娜·德·阿玛斯惊艳的表演为特色,其极具张力的表演与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同样大胆的制作方法相匹配,将梦露标志性的镜头呈现给广大观众」。

不可否认,《金发梦露》中最瞩目的确实是如同「天眼监视」般的男性凝视。反复被掀起的裙子、不断被脱下的内衣、起伏不断的身体曲线、娇嗔吐出软糯台词的红唇……几乎每一颗对准梦露的镜头,都是一次暧昧不明的挑逗。还有影片好莱坞制片人、导演们的权力霸凌,记者们不怀好意的发问,都把梦露变成了一个服从于男凝的受害者。

但话又说回来,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就是「男性霸权」的天下,如果不是这种男性凝视,也许根本就不会出现「玛丽莲·梦露」这个女明星,梦露本身就是男性凝视下诞生的产物,正是飘逸的裙摆、柔软的金发、艳丽的红唇这些符号把梦露捧上了舞台中央,脱离于男凝的话,这一切以及梦露都不会存在。

《金发梦露》用男性凝视的手法拍摄梦露,恰恰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导演用男凝镜头讽刺男凝、讽刺巨大的摄影机剥削机制,无论是戏外对准梦露身体的镜头、还是戏内看向梦露的有色眼镜,都是用男凝的方式实现对男性霸权的挖苦、质疑和反抗。同时也让我们开始思考梦露成名历程与男性凝视的关系,聚焦于梦露身上的镜头、视线,把她推上舞台同时,也把她推向了深渊。

而在这个充满了男凝的社会,梦露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正如当下短视频平台流行的擦边球视频,每个为了流量热度在镜头前被迫扭动身体、说一些言不由衷话语的女性,都是男凝以及摄影机剥削机制的受害者。

华丽视听带来的梦幻泡影

虽然《金发梦露》的观点视角存在争议,但它的视听语言却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在豆瓣上,《金发梦露》的原声专辑获得了 8.5 分,在其电影页面,大部分评论都肯定了影片的制作水准。

这部影片的摄影、剪辑,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场梦露在影院内观看自己影片的戏,从大银幕上正在表演的角色拉出来,视点落回到影院里作为观众的梦露本人身上,周围全黑,只有中间梦露身上发着光,这个镜头,很好地将人物与其角色做了呼应勾连。

影片中为数不多几场梦露作为拥有自主意识的主体存在的戏,是亲情戏码。走进精神疗养院,寻找亲生母亲,此时,梦露不再是梦露,而是家里的诺玛简,客观视角变成了主观视角,她的目光在看到母亲那一刻定住。

有人说,影片只有「梦露的一生」,没有「诺玛简的人生」,我是不同意的,寥寥几场亲情戏,以及贯穿始终的「恋父戏码」,都印证了诺玛简寻找亲情的缺爱人生,只不过,她始终无法得到想要的亲情与和睦家庭,只能把真正的诺玛简封印在童年那场大火之中。

《金发梦露》用大量黑白画面去还原那个年代的影像,又用彩色画面去描写主角的生活以及心境变化,黑白和彩色交互出现,营造出虚实结合、真真假假的梦境体验。

还要夸一夸的是《金发梦露》里面的演员表演和服饰妆造。

梦露由 Ana de Armas 出演,我们早就在《银翼杀手 2049》以及《007:无暇赴死》等电影中见识过安娜的美貌和演技,这一次在《金发梦露》里,安娜更是贡献了几近完美的表演。

相似度极高的精致发型妆容,让安娜得以毫无负担地演绎出梦露的纯真性感。《七年之痒》的经典名场面,捂住翻飞的白裙那一幕,堪称百分百还原。还有《绅士爱美人》中唱着「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穿着芭比粉礼服的安娜,就连笑容的弧度,都似乎是从梦露脸上复制黏贴过来的。

影片中梦露的每一套服饰都写着上个世纪的复古质感,黑色合身针织衫、贴身礼服裙、印花连衣裙等等,这些打扮即使放到现在也并不过时,彰显出电影的高级审美,想要尝试复古装扮,可以去影片中找找灵感。

一部故事、摄影、剪辑、配乐、美术、妆造、表演等各方面都在线的电影,仅仅是因为「男性凝视」就收获了大量恶评,大概是因为电影里的观点以及人物不符合当下的女性主义风潮。导演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塑造被伤害的梦露,而有些观众渴望看到一个反抗男权制度的独立女性梦露,却忘记了,在上个世纪,出身不好的梦露有着太多身不由己,她妥协、成名之后才能得到小部分从男权那里借渡过来的话语权,而这一丁点话语权并不足以支撑她「百毒不侵」。

需要审视的是,现在的女性主义之下有部分舆论走向极端,不允许影视作品里以及现实生活中出现「失败女性」,却忽略了女性通往独立、通往成功路上会遇到的磨难、坎坷以及失败,追求独立、追求成功当然很好,但失败了也无可厚非。

人生不是只有「成功」一个必选项,失败以及接受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普通女性」「失败女性」也值得被写进故事里。「梦露们」的苦难与失败,也值得被重视、被记录。

 6 ) 空洞的幻梦与男凝下的裸露

这几年好莱坞的不少传记片呈现出一种怪异的趋势,那些鼎鼎大名光鲜亮丽的大人物,仿佛必须有极为阴暗的一面,他们要不是酗酒嗑药(《曼克》,《波西米亚狂想曲》,《火箭人》,《猫王》),要不就是精神出了问题(《斯宾塞》,《卡彭》和本片《金发梦露》),伤痛的刻画似乎成为了编剧导演们用以标榜自己新意的手段,将那些人们熟知的形象解构,填充入个人化的理解,呈现出来的效果有好有坏,但看得多了,未免也感到疲惫。

《金发梦露》并不直接基于梦露本人的故事,而是改编自小说,虽说从梦露的形象到接踵而至婚姻都能与玛丽莲梦露的人生结点一一吻合,但终究改编良多,也瞎编少许,一代性感的符号全然没有往昔魅力,我们只看到一个怀着对父亲幻梦的小女孩,一次次踏入男性的世界中,被凝视,被侵犯,被流产...

这可能是别人,但这确乎不应是梦露。

导演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乐此不疲地将“梦露”卷入一个又一个男性的漩涡的拍摄,本身便是对梦露这个形象的又一次伤害与摧残,拍摄这部影片的行为,与影片中的肯尼迪等男性的加害没有什么两样,去世的梦露无法反抗,只能选择吞下这部电影所带来的舆论苦果。

借着《金发梦露》,吐槽一口《猫王》 几个月前看《猫王》时便有颇多想吐槽的了,虽然很多人说饰演《猫王》的演员十分帅气,但一来他的长相与猫王相差甚远,二来他演出的猫王油腻非凡,同样是抖腿,猫王或许是跟着节奏摇摆,电影里的他则像是发癫一般,实在是无法喜欢上这种改编。

《金发梦露》大概同样如此,看完电影,实在无法想象玛丽莲梦露的影片为何会拍成这般模样,曾经家喻户晓的封面性感女郎,成了黑白世界中饱受欺凌的弱势小姑娘,反差确实有些大,即便不看剧情光论形象,安娜的角色也过于瘦弱,相较玛丽莲梦露的丰腴体态仍有不小的距离。

当然,我在此并不是在指责安娜的表演,安娜在本片还是奉献出了足够令人信服的演出,多次哭泣与强颜欢笑的神情着实不错。

只可惜影片本身的剧情未能让我们真正接近这样一个曾经的“金发美人”,如我开头所言,近些年的传记片往往以挖掘明星背后的苦难为乐,于是看罢电影,我们记忆起来的并不是这个明星在舞台上的游刃有余的演绎,更多是她在台下嗑药酗酒精神恍惚的呕吐与昏厥。

导演显然喜欢去借着这个“梦露”展现他的野心,但这真的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传记片吗?

女性的视角,男性的残害 导演将《金发梦露》这部电影,拍成了一部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的艰难求生史。 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梦露最标志的镜头,那被地铁风吹荡起来的裙摆开始,男性的目光似乎就未曾离开梦露的身躯。

他们充满艳羡地,张开血盆大口,仿佛要吞噬这个伶仃的女孩。

影片中梦露的几位爱人或老公,则分篇章一般将梦露拉入越发难以逃脱的深渊。

梦露与小查理卓别林和小爱德华罗宾逊的三人爱情可能算是最纯粹的一段了,有着肉体与情感的交合,却没有过度的庄重与世俗的约束,然而孩子的到来让两位年轻男性感到了困惑与沮丧,他们半强迫地给梦露堕了胎,也开启了梦露之后的悲剧命运。

梦露与棒球明星迪马乔的婚姻,同样未能持续很久,梦露出演电影,靠着自己的演技与性感谋生,但在过于大男子主义的迪马乔看来,妻子的举动是一种对男权的亵渎与挑战,他过于强大的控制欲望无法忍受妻子在外面“卖弄风骚”,于是梦露再次离开了自己的爱人。

在梦露开始同下一任老公,身为作家的亚瑟米勒恋情时,她已经伤痕累累,亚瑟并没有控制的欲望,但确实也更少顾及梦露的情感,梦露脆弱而敏感的精神也愈加恶化,婴儿的流产加剧了梦露的精神恶疾,梦露再一次离开了所爱之人。

至于最后,就是大名鼎鼎,脑洞大开的美乐宗了,影片以极小的篇幅去展现美乐宗的形象,却用其至高无上的权利同征服欲,让梦露完全沦为一个可以随意丢弃的玩物。

至此,电影用四轮男性的迫害完成了这场女性对男凝与男性压迫的“控诉”,然而这般用力过度的演绎几乎会让每个喜欢梦露的观众感到心碎,看着影片中的金发女郎被无数次地打击,凌辱,甚至毫不收敛地袒露,我怀疑导演是否已经陷入了某种虐待性的狂热之中,他通过对梦露这一形象的不断摧残来展现自己反对男性压迫的立场,但这般乐此不疲的玷污,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对梦露形象的再一次凌虐?

不是“梦露”的金发女郎 影片洋洋洒洒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长里,梦露这个本该让人目不转睛的美人形象,却未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睛,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宣告了《金发梦露》的失败,如上一节所讲,电影为梦露原初的故事赋予了太多“别样”的内容与情绪,观众们无法享受梦露的美丽与魅力,而只能随着她的视角踏入一层又一层的炼狱之中,跟随镜头以婴儿的视角探头出去,注视着梦露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噩梦连连...

固然这部影片似乎囊括了梦露的几段婚姻,也展现出梦露几部最著名的影片幕后(甚至还有比利怀德),但这部影片仍旧难以让我信服这个女孩名叫梦露,她似乎缺乏着我们印象中梦露的一切闪光,却蕴含着导演强加的一切黑暗与空洞。

就像我无法相信那个油头满面抖腿如筛子的人是猫王一般,我也无法相信这个虽然一头金发,但被人推搡来去,哭泣连连,满嘴daddy的女孩会是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性感偶像玛丽莲梦露。

她对着一任又一任老公呼喊着爸爸的称呼,略有变态,却也展现她希望有一个人能代替父亲去爱着自己,然而她的每一任爱人,都无法真正成为她的父亲,正如没有人能真正演绎出玛丽莲梦露的性感一样。

或许把这个电影的故事放在另一个虚构女孩的身上,会更好一点。

 短评

因为在绝好的影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额外扣一星。威尼斯后期重磅的片子,明星争议营销风大得很,看完只觉得:太超过了。完全超过了。我并不是因为大家所说的男凝问题反对它,创作者不能拍男凝主题和创作者不该拍坏人犯罪的观点一样,属于带三观看艺术作品了。这个片子的问题在于,作为一个传记,没有挖掘主角可爱风情的来由,没有关注光鲜外表下的独白,只有像罗列生平一样桩桩件件的龃龉而已。她作为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在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角度和领域,都没有一丁点的主见。有的只是童年创伤、daddy issue、歇斯底里的恋爱脑和没有任何底线的无处不在的镜头。大近景拉到梦露无甚表情的脸上,属于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就这样扁平一览无余。不值得,威尼斯不值得。

7分钟前
  • 许多熊
  • 很差

抛弃传统传记片四平八稳的拍法,试图呈现Norma Jeane如何扮演、成为“玛丽莲·梦露”的精神过程,不断变化的画幅和色彩、意识流一般地镜头打造了一出视听盛宴,让人们得以体会她对父亲执着般的依赖和对爱的渴望,并游刃有余地使她在“凝视”与“被凝视”中自在转换——她似乎永远都是那个长不大的小女孩诺玛·简,但又是那个被追捧、被消费、被符号化的时代巨星玛丽莲·梦露。打乱时间线索的剪辑手法,更放大了她的荒凉处境与悲剧意味,好莱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浮华与颓靡尽收眼底,男权对于女性的玩弄与操控亦无处遁形。Ana撑起了这个角色,从诺玛的纯真、梦露身上的巨星风范到跌入低谷后的落魄都恰到好处,让观影过程更加梦幻和残忍。最后的对镜微笑,是她最后的宣告:我是Norma Jeane,不是Marilyn Monroe

11分钟前
  • 胖胖Panda
  • 推荐

我只能说这不是梦露的传记电影,这是小说想象。主要还是满足了大部分人们想在镜头下看到的那个他们性幻想中的梦露吧。其实挺讨厌的,怎么能把梦露的所有成就降低成男凝社会下的悲剧性产物呢?或许电影是有意想要批评好莱坞对女性的剥削吧,可是整体看下来,却像是无形中刻板化了梦露金发蠢女人的悲剧形象。

16分钟前
  • 专杀欧美小学鸡
  • 还行

梦露是性化的 甚至是主动性化的 但她不是傻子 是不是什么事儿都只能通过童年创伤来解释了?即便是个普通人 也不会处处选择都来自童年创伤的闪现 何况是个必须拥有超强精神力量的超级大明星 她被这个系统剥削 然后反过来利用这个系统 更深地陷入这个系统 但她不是傻子 不是整天战战兢兢脑袋空白的玩具。与其说是梦露 不如说是为了表达导演“好莱坞控诉”的虚构人物

21分钟前
  • 海带岛
  • 还行

三星單純給高製片質量和完成度以及給到的豐富的好萊塢人類學經驗,看到了瑪麗蓮夢露作為一個男性凝視和美式好萊塢大他者的慾望是如何被生產,然後又如何給Norma Jeane的同一主體性生產造成無法縫合的創傷的。不瞭解夢露的故事,所以無法評價敘事和劇本,無法瞭解虛構和寫實有多少。一個很典型的精神分析案例被這樣擺在熒幕前還是有它能抓住人的點的。片子不如改名叫,好萊塢故事之兩個夢露和父親的形象。好萊塢也是沒太多素材了就拍自己歷史了。以及演員演得真的很可以,respect

25分钟前
  • Voll-Los
  • 还行

花了三次才看完这部近三个小时的《金发梦露》,畅销书作家演绎的好莱坞女星故事,可观众会当作真实传记去看,太可悲了,它“又一次杀死了梦露!”女演员年纪过大又不够美艳,不写演员在电影和社会中的成绩,夸张的婚姻、恋情描写,让人认为梦露的一生着实太可悲与太丑恶了!这样的片子不值得观看。

2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较差

真的是让人生气的一部片子,气的点还不能用“差”字概括,而是在这么多绚丽手段的包装里,撒了那么多梦露精神世界的(可口的)糖霜,却给不出哪怕一小段真正的、耐人寻味的关系,仿佛人物从头到尾都生活在走马灯包围的真空世界里;以如此想要真实还原的口吻讲述的事情,最后却变得如此肖似八卦小报甚或漫画。可怜的演员们几乎被剥夺得干干净净,虽然所有人那么努力,但除了一具会流泪或(完全相反地)会打骂的皮囊,几乎什么都没剩下。

2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还行

被男性凝视和摄影机消费的性感尤物空洞形象刻画得蛮好的,女主表演很出色。不过又归结为一个用一生弥补童年的故事有点没劲。

31分钟前
  • 莫萘
  • 还行

导演是亚当重锤吧,梦露在他眼里只是块等着挨操的肉,连人都不算。这片子根本配不上传记剧情这四个字。你要说拍的是韩国那个张紫妍,我给满分。女主光演性感和脆弱了,可拉倒吧。这片子演的全是梦露被各种男人性侵,堕胎,找爹,不停精神崩溃,最后顶不住挂了,什么东西,三级片吗,以艺术之名,行苟且之事呗。翻了翻梦露的纪录片、各种演出,传记,梦露读过的那些哲学,左翼的书,梦露是个有思想的人,现实也不全是对她的侵害,现实对一个人的伤害是缓慢的,长期的。梦露是有智慧的,有思想的,有抗争的,是有坚强的,这片子别说还原了,就连模仿都不像。推荐一本我正在看的书《玛丽莲梦露 谎言与真相》,600多页,通过梦露的一生,一窥美国社会方方面面,非常精彩。

32分钟前
  • 悬铃木STRESS
  • 很差

年代十佳候选。注定是2020s最叛逆的电影。多米尼克走的太远、太极致了,这是绝无仅有的、险中求生的拍法。运用恐怖片语法实现了对传记片的强拆与摧毁,多米尼克成功的用视听流构筑出一个噬人的梦魇和一个虚构的精神画像,梦露近乎受虐狂般带着自毁倾向在不断地受难中成为了瘫痪的,丧失行动力的牺牲品。长久以来她一直被错误的“观看”,观众自然也成为了共谋者,导演恰是用男性的目光、他们的视像、甚至是那些多变的视点镜头来进行反讽、反诉,从而真正达到反写的效果,开场序曲部分的镜头组也早已说明了导演意图,暴露在聚光灯与照相机闪光灯之下的梦露必将被缓慢杀死。这当然是批判性的、高度反思的创作。影片越往后越意识流了(精神世界的崩塌),梦幻-影像的累积也终于结出了果实。可以为Ana此次的元表演送上影后了!@Venezia79

36分钟前
  • 红酒与谋杀
  • 力荐

导演的视听还是厉害的,但有点过于沉迷于此了。你只能看到显摆技巧,却感受不到情感。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一个生前就被符号化的时代巨星,死后还要遭世人乐此不疲地消费鞭尸,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将一部充斥着谣言的虚构小说改编包装成精致的电影也依旧是对逝者的诋毁污蔑,这不是传记,而是脱胎于花边轶闻的桃色同人,用凭空杜撰影射其私生活的方式歪曲事实完全有违道德底线,这不是玛丽莲·梦露,而是某个冒名顶姓闯荡好莱坞的美艳娼妓,大量露骨的性爱场景,名曰以男凝批判男凝,实则赤裸裸二次剥削。不断变换的画幅和色彩、打乱时间线的剪辑、意识流般的梦幻镜头,摈弃了四平八稳的传统类型片拍法,试图以花哨的技巧抬高格调,撕下华丽矫饰,呈现的却是无比空洞枯槁的内容,就连事先鼓吹的超大尺度也是纯粹博取关注的噱头。安娜演得声嘶力竭,观众看得精疲力尽,或许扮相确有几分贴近,但不是随便涂片红唇,点颗黑痣,染一头金色波浪卷发就能cos梦露了。

45分钟前
  • 忏鸟
  • 较差

花里胡哨 把痛苦当噱头很没意思 白瞎了用ghosteen当配乐

46分钟前
  • Tristan124
  • 较差

这个被恋父情结困扰的梦露的一生有太多不负责任的虚构了。如果是要以物化梦露的方式拍当年梦露被物化的故事,至少应该做到考据和尊重史实,而不是把无中生有的脏水再泼一次,在创作上这叫奸尸,因为导演知道不管怎么拍当事人都无法回应。现在想想关锦鹏没用流言来定义死于流言的阮玲玉,是何等的人性化!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另一种历史剥削片,主要还是太板正,包括内容和结构,虽说是改编但毕竟挂着梦露的名字又不敢太出格,仅靠些许奇情艳事填满三幕,大体还是照搬维基,再加点道听途说的虚构和想象。实际上把昆汀两部片《无耻混蛋》和《好莱坞往事》看上几遍大概就能知道拍这类片是怎么一回事了,把Daddy画像当成“玫瑰花蕾”来拍,单凭这个可成不了多米尼克口中的旷世名作。

55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那些认为这部电影只是在歧视女性(剥削梦露)的人很可能是真正的女性歧视者

56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79威尼斯#一部将女性沦为男性玩物的悲歌,美轮美奂的浮华场景把剧本的苍白空洞和女主的矫揉造作衬托的无比明显,大尺度的镜头恐会招致肯尼迪家族的投诉,口碑两极,差评多过好评

1小时前
  • 耐观影-Xavier
  • 还行

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至死都在填补童年创伤。大早上起来看了一部三个小时的porn实在是生理不适….MD网飞塞了多少钱给威尼斯主委会啊

1小时前
  • 伊利不是牛奶啦
  • 很差

这部电影把我看到精神创伤。这个女人太可怜了,依旧是如此男凝如此物化的镜头在展现她,一场场没必要的赤裸场面,一遍遍重复被掀起的裙子。然后你告诉我,她人生最大的痛苦都来源于父亲和未出生的孩子。玛丽莲梦露是被制造出的,而诺玛简依旧是个模糊的影子,她到底是谁呢?Stop objectifying her!

1小时前
  • DeadVolcano
  • 很差

又是一部“优质”的电影,美术,剪辑,摄影,主题和演员无不是“在线”的,可惜电影不是做加法得出的结果,也和可复制的审美指标背道而驰。情绪的来源是如此单一又不假思索,以至于安娜的表演像是应答某个抽象主题的一系列即兴,断续的剪辑则像从言之无物中逃避的解救。Laura Palmer的受难让观众跌入了一个从未如此的宇宙,而Norma Jeane的受难只是让我们收获了一支…制作精良的MV。

1小时前
  • 白斬糖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