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结局2017

HD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让-路易·特兰蒂尼昂,马修·卡索维茨,芳汀·阿杜安,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劳拉·薇琳顿,奥拉利亚·佩蒂特,托比·琼斯,希尔·佩尔,哈萨姆·甘西,娜比哈·阿卡瑞,卓德·盖思特利,菲利普·杜·詹纳兰德,多米尼克·贝纳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1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2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3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4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5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6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13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14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15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16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17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18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19快乐结局201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快乐结局201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洛朗(Laurent)家是一个富裕的上层中产阶级家庭。80多岁的老人乔治·洛朗(George Laurent)逐渐陷入老年痴呆。他和两个已婚的儿女托马斯(Thomas)和安妮(Anne)一起,正不自在地分享他在加莱(Calais)富丽堂皇的庄园。离异而冷漠的安妮,不得不承受因儿子皮埃尔(Pierre)的失职而导致的灾难性工作场所事故的影响。与此同时,托马斯的前妻因一场神秘的中毒而被紧急送进医院,导致他13岁的郁郁寡欢的女儿艾芙(Ève)与父亲和他的新婚妻子安娜伊思(Anais)生活在一起。毫无疑问,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随着洛朗家的命运与持续而不光彩的欲望交织在一起,一种特殊而又令人不安的联盟就会形成。但最终,有些更大的秘密即将揭晓……高校教师探险中国 第一季为家而战犯罪心理第九季午夜慢车姐弟的夏夜梧桐相思雨老摇滚格伦灭亡狼少女与黑王子条子家族的崩溃老师也疯狂2017你的男友是我的恶魔的诅咒樓上樓下鬼魂传奇盛唐妖异志兄弟1986道高一丈我老婆未满十八岁烽烟驴子潘趣妮基塔 第四季罗马 第一季讨厌礼拜一扭计祖宗陈梦吉上门女婿如果这些墙会歌唱以家人之名DVD版张震讲故事之洗脸女生的传说白石山下一家人铁甲衣2浴血奋战铁汉柔情L处决人:爱与复仇的48小时攻炮砖家实习医生风云 第四季他爱上我的理由母亲2019谁杀了莎拉?第三季杀掉那个爱尔兰人我的开挂人生李卫当官台版

 长篇影评

 1 ) 并不快乐的结局

安娜·洛朗,大女儿,还有她的儿子皮埃,他在工地工作,她希望儿子以后能继承她的公司,最近工地出现塌方问题,所有人都停工了,一名工人受伤不治身亡。

托马·洛朗,小儿子和他的再婚妻子阿娜伊丝,他在里尔一家医院任外科主管,前妻因严重的药物中毒进了医院,现在他们的女儿伊芙暂时和他一起住,疑似有婚外情对象克莱尔。

老洛朗将近85岁,他去年曾经想去苏黎世安乐死,现在他半夜开车出去,撞上一棵树,断了几根骨头,只能坐轮椅行动。

每个人看起来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们对现状不满,对家人冷漠,洛朗家族关系冷淡。

 2 ) 要不怎么说死比活可难多了呢

提起法国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他早期的《钢琴教师》以及在2012年获过无数大奖的《爱》《钢琴教师》时期的哈内克还是相当凛冽直接的,伊莎贝尔·于佩尔饰演的钢琴女老师看着沉默寡言,自残的时候可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到了《爱》这个时期,哈内克就变成了内敛的凶狠,先用幸福平淡的剧情麻痹你,再在结尾闷死老伴儿。闷死的这个行为,可能很多有类似经历的人都想过,只不过现实中少有人能那么做罢了。

《快乐结局》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又获得了金棕榈奖提名,很开心在今年的北影节片单中发现了它。先不说别的,光看片名你就会想了:哈内克啊,结局真能快乐吗?

首先要提醒大家,不要相信豆瓣条目关于这部影片的剧情简介,简单粗暴且文不对题。不过影片的主角们确实是来自法国的一个中产大家庭。

于阿姨饰演的女主角是位女强人,从父亲手中接过家族产业后一直兢兢业业,成熟冷酷,做事从不拖泥带水。

《爱》中饰演闷死老伴儿的爷爷在这部影片中依然饰演爷爷,他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多年前为了照顾瘫痪的妻子将家族产业交给了大女儿(上图的女士),年近90并开始健忘,而且还总想自杀。

马修·卡索维茨饰演女主角的弟弟、老爷子的儿子,是个温文尔雅的外科医生。因为前妻服药自杀后女儿没人照顾,他不得不将女儿接来和自己、现任妻子同住。马修·卡索维茨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他还是《天使爱美丽》的导演哦~

医生和前妻生的女儿聪明漂亮,但性格孤僻又冷漠,多半是因为父母早年离婚、妈妈又服药自杀的缘故。

这个大家庭生活很富足,大house里有管家还有厨师,但每个人都是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怎么讲,就是欧洲中产家庭常见的状态吧,对外能够展现出足够的礼节和良好的社交能力,但在家里就死气沉沉的,再漂亮的家和再多的仆人也无法掩盖家庭内部的不幸与矛盾。

导演在影片中穿插了很多手机拍摄的镜头,像是在幕后监视的观察者。这是后期哈内克导演的特点之一:与他的角色保持距离。确实,不管是《白丝带》还是《爱》,哈内克的电影越拍越内敛。乍看上去讲得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可细一琢磨,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

女主角看上去是最辛苦的,她奔波于家庭和公司之间,不仅要解决公司的各种糟心事儿、保证公司正常运转,还要应付自己不成熟的儿子和整天想自杀的老爸。可当她面对儿子不懂事儿的行为且劝说无效时,她竟一下子掰断了儿子的小手指。

小女孩儿被爸爸接到新家后一直很乖巧,直到她也效仿妈妈服药自杀。被抢救回来以后她爸爸问她为何这么做,小姑娘平淡地语气让人难以置信:“我只是不想去收容所,我觉得你并不爱我,不爱妈妈,不爱你现在的妻子,你不爱任何人。”

影片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是被导演放大加工过的,但也确实提炼自生活。人们大多都活在自己设计好的皮囊下面,皮囊之下早都千疮百孔了,却还能衣着光鲜地面对外人。这也并不只是欧洲中产阶级的特征,而是现代文明进程下的普遍现象:冷漠与虚伪。

欧洲电影人最喜欢聊的问题之一就是冰冷发达城市中的人际关系。

除了这部《快乐结局》,2017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自由广场》(The Square)也在揭露所谓“上层”阶级的荒诞生活,但我觉得不如《快乐结局》直截了当,哈内克的表达显然更高级些。比如老爷子和小女孩儿谈心那场戏,没有繁琐的对话,台词非常精炼,三言两语就让观众发现这个家族那股“自我毁灭”的劲儿是祖传的。

也正是这场戏再一次端正了老爷子一家之主的地位,这个家只有他还残存着一点“人性”,只有他是清醒的。虽然看上去他衰老无力还坐着轮椅。

很显然,哈内克的“快乐结局”不会是快乐的,也不会是光鲜亮丽的。但如果这里的幸福不同于常规意义的“幸福”?快乐不是得到或者拥有,而是放弃或者死去呢?结尾的点睛之笔就是海水即将埋没老爷子和他的轮椅时,女主角和弟弟边喊着“爸爸”边冲向海边去救他。本来酝酿好的悲伤一下子泄了气,我甚至还笑出了声。

惨不惨吧你就说,我自己的命我不要了还不行,还得硬活。要不怎么说死比活可难多了呢。

如果你对人生迷茫了,你能通过这部电影找到活着的希望。如果你正奋斗在人生前线,你也能靠着这部电影审视自己。就是这么神奇,信不信由你。

祝大家观影愉快。

哦对了,《自由广场》北影节也有场次,但票可能早被抢光了吧...

咕噜电影公众号 真的很好看

 3 ) 《快乐结局》的完美结局!

一个破碎的法国上层家庭,一个想自杀的成功老企业家和一个自杀未遂的小孩,一个有婚外恋的已婚男人,一个家庭主妇,一个溺爱儿子的单亲母亲快要迎来自己下一段婚姻,一个被母爱限制了自由儿子和一群生活在他们的“理想国”中的仆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那些藏在手机里和电脑里的不为人知的秘密,电影直接用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代替了摄影机的叙事,渐渐地推进故事的发展。法国文艺电影明星大团圆,全是跟哈内克合作多年的人马特兰蒂老头子,于阿姨,艾米丽男神卡索维茨等上演了一出文艺范儿的家庭闹剧。电影还借老头子的故事延续了哈内克之前的获奖作品《爱》,深情的特兰蒂老头坐在轮椅上渐渐地沉入大海作为《快乐结局》的结局。电影从讲述家庭关系和人物感情的细腻程度上让我想起杨德昌的《一一》,而哈老一贯的实验性手法在本片中依然用得恰到好处,老当益壮的哈老用好的故事,好的电影语言让我们这个时代依然有好的电影存在,只叹息这几年的威尼斯和戛纳电影节都走向了好莱坞化,《寄生虫》和《小丑》这些电影放在哈老头的电影面前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4 ) 爱,比死更冷!长女慌着二婚,儿子忙着出轨,父亲急着自杀

那个冷酷的男人迈克尔·哈内克又在冰冷的现实里撒了一地的雪。

爱是奢望的,死是渴望的。

亦或,通过死我们才能感受到闪烁即灭的爱。

在彻骨寒冷的《爱》过后,

哈内克奉上了《快乐结局》(Happy End)。


熟悉哈内克的影迷一定不会被他的片名的所蒙骗,正话反说,是他的小心思。

松懈你的防备,出其不意得至你于死地。

《快乐结局》就是这样干的。

在上一部《爱》中,片尾有令人心碎窒息的6分钟长镜头。

没有丝毫的调度,镜头平静悲伤。

老人给病重的妻子讲述了过往的美好,然后用尽全力、争分夺秒的用枕头闷死了她。


他希望减少她的痛苦,多一分,多一秒,他也不忍心。

由此,死亡与爱意搭上了关系,爱得越深沉,捂得越用力。

极致的爱,超越了一切。

这一次,哈内克似乎心软了。

在《快乐结局》的片尾,小女孩推着老人去到海边,两人早已在心灵上达成默契。

“推我去海边吧”,

“嗯,你可以放手了”。


小女孩没有迟疑,她预料到了这个结局,放手后退,注视老人被海水淹没,她拿出了手机,记录下了老人最开心的片刻。

死亡解放了老人,消灭了他的肉体,释放了他的灵魂;

高涨的海水,冰冷了躯体,却温暖了内心。

死亡唤醒了亲情,小女孩录下的视频是老人的墓志铭,也是亲人超越伦理的关怀;


急迫赶来的家人,丢盔卸甲,慌张中露出了封藏已久的真心。

《快乐结局》集合了哈内克几乎所有经典主题和视觉手法:
 
稳定的长镜头下是中产阶级的冷漠和伪善、压抑和负罪感,

人与人之间脆弱痛苦的关系,

家庭的土崩瓦解,趋于崩溃,

社会的疏离,无处不在的暴力,以及进一步的虚无,人性的荒野。


在《快乐结局》里,生命不是爱情和亲情的器皿,而是囚牢。

影片一开始就要杀人于无形。

这次哈内克用了颇为新颖的社交媒体作为窥探社会的放大镜。

开片的几个场景发生在社交工具Snapchat的直播取景器里,影片的海报上也出现了录制的取景框,哈内克希望用“镜中镜”提升隔阂和距离感。

缺少沟通的家庭,女儿和母亲的亲情断裂;


然后是被遗弃,下药,慢慢死去的仓鼠。


看似游离于主线故事之外的几个简短场景锋利无比的扣题,埋下了叙事的象征性隐喻。

第二组场景依然以隐喻的方式,用现实中的一场工地滑坡事故拉开了故事鸿沟,预示着角色内心和角色之间,从个体到家庭集体土崩瓦解的开始。


处理工地事故的是公司的女老板,家中的长女安妮。


她在公司和家里都稳如基石,从家人到生意伙伴都受到控制。

可这个精明的女人却有一个懦弱无理的儿子。

在她二婚的仪式上,儿子大闹现场,带来一群黑人移民讽刺现场的众多上流人物。


这个母亲,女强人露出最为凶横的一面,折断了儿子的手指,打断了他的胡闹,转身安抚现场的宾客。

这场闹剧,被13岁的小女孩伊芙看在眼里,她的母亲“自杀”(很可能被她下药毒杀、结合一开始给仓鼠下药)后,10年未见面的父亲托马斯接她来到了这个表面和平的家庭中。

托马斯有了年轻的妻子,刚出生的孩子,可他却正在出轨大提琴师,肉麻露骨的聊天记录透露着他压抑之下的癖好。


聊天记录被伊芙无疑间看到。她问父亲,

“你爱现在的妻子吗”/

托马斯用谎言掩饰慌张。


“你从前也爱我的母亲,可你现在有了新欢”。

面对父亲的欺骗,伊芙吞下了母亲的抗抑郁药物自杀。


父亲说不会离开她,

伊芙凶狠的回敬,

爸爸,行了,不要演戏了。我知道你谁都不爱。你不爱妈妈,你不爱阿娜伊斯(妻子),或者那个克莱尔(情人),你只爱你自己。

当然,这都没什么,我只是不想流落到收养所去,请你记住。

伊芙看透了成年人的虚伪,她选择同流合污,以便保护自己。

这个家,从一开始就是病态的。

家中的长者乔治在第一天和伊芙吃饭时就说,

“欢迎来到这个糟糕的大家庭。”


乔治下肢不便,备受老年痴呆困扰,妻子离世,他撞车自杀,可惜只换得全身多处骨折,永久性的留在了轮椅上,残喘度日。

他希望死,渴求死。

他祈求他的理发师给他弄来自杀的工具,答应给他花不完的钱财回报。

“我的医生儿子原本可以轻松处理这件事情,可懦弱的他不愿意。苏黎世那边也拒绝了我,他们说我看上去很健康。”

理发师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最后,他发现了内心强大的伊芙,两人一拍即合。


伊芙自杀未遂后,乔治问她自杀的原因,伊芙支支吾吾。

“难道你觉得我傻到听不懂你的话吗”?

然后他给伊芙讲述了一个恐怖的故事,他亲手捂死了自己病重的妻子(互文哈内克影片《爱》的片尾,乔治的扮演者正好也是《爱》的男主角)。

伊芙听懂了暗语,她讲述了一个她在夏利营中用母亲的药给同学下毒的过往。

于是,最后的一幕发生了。

在一地鸡毛的婚礼仪式上,

乔治要下女孩把他推到海边,他任凭海水淹没躯体,他欣慰的找到了帮手。


面对死亡,伊芙拿起了手机,准备记录下这一神圣的一刻。

远处是匆忙跑来救援的托马斯和安妮......

在100分钟的冰天雪地后,这片刻的温情在死亡的伴奏下,终于跃然于荧幕上,可哈内克没有给出煽情和宣泄的时间,立刻掐断了柔情,让银幕重回黑暗,落幕而止。

《快乐结局》的节奏整体缓慢,但在哈内克偶尔凌冽的剪辑下又显得凶猛。

上一秒是大段的露骨聊天,欲火焚身的谎言不堪入目。

下一秒瞬间跳切到了阴冷的地下车库,乔治缓慢的踱步向汽车,准备施行他笨拙的自杀计划。

《快乐结局》的叙事主线不算突出,依然是抖落在各处的小段叙事,以拼凑的方式勾勒出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看完全片,你绝对会清楚了解整个剧情的起承转落。

哈内克精致的剧情结构为故事留下了解读的空白,观众可自行脑补出残缺的部分。

分散结构和隐藏剧情是哈内克惯用的手法,他希望调动观众的主动性,考验观者的惰性。

《快乐结局》里有一段非常明显的藏叙事手法运用。


轮椅上的乔治孤独的在大街上游逛,镜头平稳的横移,不紧不慢。

镜头中,乔治处于中心焦点,路上纷纷流过。

突然,乔治停了下来,在和一群黑人成年人沟通什么。


观众只能听见街上嘈杂的背景声,无法听到对话,只能看见人物动作和表情。

一位白人加入了对话,黑人慌张的离开。

在与乔治对话后,白人也懊恼的离开,留下了令人心疼的乔治。

观众虽然无法知道乔治到底在说什么,但随着接下来几个事件,

要理发师帮忙自杀,和伊芙关于他杀的对话,结合前面他驾车撞树,你立刻明白,他在大街上是寻求他人帮助,

杀了他!

在哈内克的镜头下,死亡才是“快乐的结局”。

《快乐结局》不光涉及了家庭,人情冷暖,还触及了欧洲难民问题和社会层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等主题。

哈内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以为这是个废镜头,其实分秒之间都在透露着潜藏的意义,且和上下结构之间紧密呼应。

所以,哈内克的片子一定要对照着看,

叙事单元排列的顺序,两幕之间的互文对照,都有着导演的企图。

令人映像深刻的两组镜头都与长女安妮有关。

一面是安妮安抚自己的儿子失败,儿子痛斥希望看到真实的她;

另一面是安妮递给下人女儿一盒巧克力,让她在疼痛的时候吃一颗。

一面是安妮带着儿子,在律师的帮助下准备用3.5万欧元买断工地受伤家属;

另一面是她喜笑颜开的在律师的帮助下签字,成为了公司的第一把手。

上层和底层人之间的关系和差距在这两组镜头下得到了由点及面的呈现。

镜头里看似没有说明什么,但其实什么也都说清楚了。

想要从里面看到多少,全凭观众自己去领会。

《快乐结局》算不上哈内克非常出彩的作品,但依然深刻,而且片尾难得的温情要让我们能够在观影之后,不至于失魂落魄。

 5 ) 关灯拆电影 《爱》的导演这次用直播软件拍电影,还进了戛纳主竞赛

十年前“网瘾”还是种病

要送到戒瘾中心进行封闭式治疗

十年后没人再提这一茬了

因为自从智能手机普及,人人都成了网瘾患者

上至80岁,下至8个月

所有人的手机里都装满了各路直播、短视频APP

离了视频媒体的一天似乎空虚到无处消磨时间

于是我们都成了媒体手里的提线木偶

戛纳电影节的常客迈克尔·哈内克

(代表作《爱》、《钢琴教师》等)

他这一次瞄准了这一现象

用手机后置镜头代替摄影机

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冷静、克制地向观众展示了一出

欧洲中产们“精致的丑陋生活”


亲情的疏离

影片伊始于一组直播画面:

一个女人正在完成睡前的准备工作;一只小仓鼠吃过拌有抑郁药物的粮食后在笼中暴毙身亡;女人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录制者开始思考是否需要拨打急救电话……

显然它们来自于同一个录制者,画面配文直接传达了TA对于母亲的情感,简而言之两个字:厌恶。

厌恶的程度到了她不惜拿宠物做实验,最终给母亲下药成了植物人。

天使脸庞的女孩,内心却住着魔鬼。

而哈内克却说她的冷漠并非空穴来风。他进一步带我们窥视了这个家庭的内部情形。

女孩被送往父亲家,从父女二人疏远的站位立刻就能得出他们已经许久未见的结论,家里养的狗都不认得女孩。

而在进一步的相处中,女孩又发现了父亲的种种劣迹。

诸如刚和第二任妻子有喜得一子,就在网上与情人劲爆聊天;不顾女儿,兀自接情人的电话;家庭聚会上居然还把情人请到家中表演,装模作样地好似两人初次相识。

镜头切换间,一张“虚伪”的标签贴上了这个中产家庭。


爱还是利益

持续深挖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

著名影星伊莎贝尔·于贝尔饰演小女孩的姑姑,也是这个中产家庭家族企业的继承人。她身上肩负着振兴家业的使命,无奈的是事业日益滑坡,还遇到了工地事故这样的重创。

而她唯一的继承人——她的儿子,却无法担负起支持家族的重任。

深夜里她来到儿子的住所,先是公事公办地教训起他如何没能料理好公务,之后才化身一个母亲企图给儿子一个温暖的怀抱。

儿子是抵触的,他带着愤怒地乞求于贝尔不要再装了

无奈之下于贝尔只得继续独挑大梁,找了个银行家男友以解决公司的贷款困难。

终于当贷款批下,于贝尔松了一口气。她走出办公室时主动握住了男友的手,一个微小的动作似乎是出于感激。

很难说这段姻缘究竟是爱情优先还是利益驱使,哈内克把答案交给观众自行抉择。


种族与阶级

近来难民问题一直在欧洲得到热议,年近耄耋的哈内克依然不忘赶个时髦。

这个问题层出的中产家庭先后三次与黑人发生关系,三次分别传递了不同的等级信号。

第一次,家里的爷爷一心求死,出门找到一群黑人小伙帮忙,脱下手表想作为交换条件。正当小伙迷茫之时一个白人老头前来干涉,似乎把这一幕想象成了打劫。

第二次,家中的狗咬伤了佣人的女儿,母亲爱女心切责怪了主人几句,父亲却是忧虑的眼神生怕影响差事生计。

第三次,于贝尔的儿子带着一伙黑人前来大闹老妈的订婚宴。在这个坐满了高加索人的漂亮餐厅中,角落里的黑好似一颗老鼠屎般搅乱了宾客们进餐的兴致。

在欧洲这片依旧袭乘着以白皮肤为傲的土地上,黑人或者说难民们的生活状态是艰苦的,他们委屈迁就,也常常被恶意揣测

而那些自称自由、平等、民主的白色家伙们只得装作兼容并包地接纳第三世界的“难兄难弟”。

“假装”是这个家庭的核心词汇,也是整个欧洲中产阶级的集体面貌。

勉强维持离散的亲情,因为心中只有自我;

为了资本牺牲情感,把爱和金钱的界限扭曲得模糊;

自诩上帝的选民,踩着高跷和其他“劣等民族”一比高低…

正应了那句嘴上不承认,身体却很诚实。当今的欧洲中产阶级正在一步步走向人格分裂,伪装久了甚至连自己都信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爷爷人到晚年,本该是颐享天年的时候,四处寻找自杀的机会。开车自杀不成,找理发师帮忙不成,找黑人小伙不成,最终找上了自己的孙女……

他正是经历了一双儿女正在经历的种种资产阶级窘境,感到疲惫和不堪,不再愿意继续伪装


留白式镜头语言

想要深刻领略《快乐结局》并不容易,它过于细碎的线索埋设在一段段看似没有联系的画面当中,像解一个谜题似地等着观众去挖掘。

譬如父亲的出轨对象在片中并没有具体交代,而是通过家庭聚会上的一组正反打来表现二人热烈的凝视。

女儿谋害母亲的事实也没有给出明确的交代,只是女孩在ICU外接受问话时提到了“抑郁”、“药物”等字眼。

它是那么隐晦,以至于首次接触这部影片的观众往往有类似于拼拼图的感受,从一段段叙事中寻找其中的关联性,这也是哈内克一贯的影像风格。

它分解式的叙事方法又恰巧应了如今媒体快餐时代,人们阅读短视频的习惯,总是难以安静地沉浸地进入一个故事。

影片里里外外,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中产的深度揶揄。

当你还在手指上划刷动着别人的悲喜,哈内克已经把你的生活拍成了电影。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快乐结局》的秘密

 6 ) 冷漠的人类,无爱的家庭:《快乐结局》

看过迈克尔·哈内克(以下简称“哈内克”)的电影作品的影迷都知道,他的影片充满了对人类冷酷的直视或透视,甚至逼视。印象中,哈内克是一位从未拍过喜剧的导演,在他的影片中自然也就很难看到幽默感。

在哈内克的最新作品《快乐结局》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他一点点的幽默感,而且他还玩起了新媒体——但柔和新潮之下,他的镜头仍然对准冷漠的人类。

影片开始的两段“直播”,看似无聊,却又让人莞尔。莞尔之后,我们也会发现,冷漠新人类——13岁的小女孩伊芙,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而她的视角,也将成为这个无爱家庭的重要见证。

《快乐结局》是一部典型的群戏作品,一个资产阶级大家庭构成了“冷漠的人类”的群像:

退居二线的老爷子一心只想求死,在要求安乐死被拒之后,他整了一出又一出的闹剧。

老爷子的女儿经营着家族的建筑公司,是一个“女强人”,但她却培养了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儿子。

在一次工程事故之后,她的儿子自知接班无望,便自我沉沦,更在家族事务中各种捣乱。

老爷子的儿子是知名医院的外科主管,离异并与前妻育有一女。

他的再婚妻子美丽温顺,刚生下儿子不久,而他却又跟一个提琴演奏家偷情。

他的前妻因大量服用抗抑郁药而昏迷住院,他只能把13岁的女儿伊芙接回大家庭。

伊芙人小鬼大,她偷看父亲的电脑并掌握了他偷情的事实,她也因此患上了被遗弃妄想症,最后甚至服药自杀,幸而被及时救回。

……

影片人物众多,多线交错叙事,留白也比较多,观众一不留心,就会错过一些细节,从而影响对影片的整体理解。

哈内克采取了一种碎片化的叙事策略,但每一个碎片,都能够在前后文中找到对应的模块。用心去看,观众其实不难将事件、人物拼贴起来,最后拼出这个家庭的家族树。

所有的碎片都能够拼起来,但拼成完整的图景后,我们却发现,人心都麻木了,正如13岁的小女孩对自己的父亲说,我看出来了,你谁都不爱。

外科医生心中无爱。

他的妻子有家无爱。

女企业家心中无爱。

她的儿子心中缺爱又无爱,内心敏感的小女孩也如此。

眼见老伴失智卧床的最后三年,老爷子一心只想在死亡中找到“自我”,爱在老伴去世的时候已经被带走。

《快乐结局》中的老爷子也是哈内克的前作《爱》(2012)的男主角。

在《爱》中,他不堪忍受妻子毫无尊严的活着,闷死了她。

在和孙女的谈话中,老爷子提起了这段“往事”——实际上,《快乐结局》中的老爷子和《爱》中的男主角(他在闷死自己的妻子后,选择了自杀)并非同一个人,导演只是以此使之与《爱》建立的某种延续的关系。此外,于佩尔在《爱》中是那对老夫妇唯一的女儿,而在《快乐结局》中,她的“父亲”仍是这个老头。

与《爱》的沉重和绝望不同,《快乐结局》中的老爷子对死亡的“追求”带有某种戏谑的味道——这是否意味着哈内克对“安乐死”的态度变得更为洒脱了?而有尊严地死去也许是冷漠的人类最恰当的自决。

看了布努埃尔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我曾一度相信,资产阶级确实是有这种神奇的“魅力”的。但看了《快乐结局》,换了一个视角,我猛然发现,资产阶级从来就没有什么审慎的魅力,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片冰川,在气候变化中不断崩塌。

" ���O

 短评

……

5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推荐

挺喜欢的一部,只是今天看到的最难得的一幕并不在这其中——倘若你也亲眼见到陀螺在保安和记者的闪光灯面前吃桃。(不要再私信照片了!!!)

6分钟前
  • 米粒爱肥内裤
  • 推荐

与时俱进的迈克尔·哈内克,依旧是一部水准之作,都玩上直播了。

1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非常不像是哈内克会犯错误,游离视点,松散叙事,或许有些佳句,但总体更像是一个贪心新人导演,有呈现大家族野心但最后一切却浮于表面,可能是哈内克最弱作品之一。

12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法国快手,整个影片尴尬的像一个哈内克狂热粉丝拍出来的致敬之作,而非哈内克本人的作品

1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對女孩而言,拍下一支祖父自殺未遂的錄像,是否是足以保護自己不被家人扔進孤兒院的籌碼?對家人而言,這個眼睜睜看著祖父自殺的孫輩,是否比軟弱長子更符合家族默契的冷血性情?這樁看似大逆不道的不孝事,竟因而比長女的新婚更證其血親、更穩固了家族成員的齊聚。這真是惡質卻棒呆了的Happy End……

20分钟前
  • 焚紙樓
  • 较差

维奥尔琴(意大利语:viola da gamba;英语:viol),又译“古大提琴”和“古提琴”,属于弓弦乐器,声音柔和并稍带簧片的音色。整个维奥尔琴族,即使最小的一种,也像大提琴一样,是夹在两膝间竖着演奏的。

25分钟前
  • 小A
  • 还行

孩子被狼狗咬伤,喂他甜食就能止哭;老人被轮椅困住,沉进大海方可自由。巧克力当然无法止痛,死亡也并非解脱。家庭被冷漠感染,一点风寒即入膏肓;国家被难民渗透,一丝震动就能塌方。感冒自然不会致死,杀妻亦无法求将。女孩举着摄像头直播快乐结局,看客躲在屏幕后吃着人血馒头,像仓鼠毒毙进寒凉。

2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大师级的难民题材处理方式。

3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哈内克这是要退休的节奏吗拍了这么一部个人电影回顾展式的家庭剧……大概除了手机直播全是自己用过的梗,还玩「爱」续集这种梗……心疼特兰蒂尼昂三秒钟。

38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哈内克脑残粉表示哈内克的片子怎么看怎么舒服。

39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3.5;不仅承接了《爱》的剧情,主旨上也延续冰冷寒意,冷静的长镜头和中远景中的冲突/交流,都以冷酷的旁观角度剥离着这个内忧外患家庭的中产外饰,毫无暖意,毫无希望,因此表象最残忍的老人和女孩反而是最清醒的;巧妙植入难民题材和工伤纠纷,映射阶级差异,新媒体的介入,都是与时俱进之处。

4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冷漠、暴力、家庭、难民,哈内克之前的电影都讲过这些了啊,而且讲的更好。至于网络世界的炫耀式人性堕落奇观,我向老爷子推荐一个伟大的APP——快手。

45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爱,是老人用枕头捂死了陪伴一生的妻子,happyending,是小姑娘帮助老人把轮椅推入大海。爱的冰冷,死亡的温度,解脱与救赎,宅邸、家族、企业、虚假的亲密与隔绝的内心。

46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表面波澜不惊,内里暗潮汹涌。虚伪与假面式的中产人生。哈内克正常发挥,可惜触动不大。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除了什么什么乐园,也要警惕一切叫快乐什么什么的文艺作品【喂】比如《快乐到死》,再比如这个……你以为咬人都是恶犬?你以为行凶的都是猛禽?你以为受伤的都是小可爱?只有一颗风驰电掣的小行星才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来啊,相撞吧!每次看哈内克都像服毒一样,唉,缓缓。于阿姨生日快乐啊。

51分钟前
  • 某四
  • 推荐

重看一遍真的觉得叙事太高明,虽然在哈内克的电影里这部故事不算最好,中产一家的破事么其实也能想得到这堆人都被逼出了啥毛病,可是实在是太佩服小女孩这个视角了。几个看似莫名其妙的直播画面就把故事和人物性格引出来了,现在还是觉得不可思议的厉害,四两拨千斤啊。哈内克宇宙吓死我了,哈哈

5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老头玩嗨了。暗黑萝莉是我的菜

55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iPhone拍摄还挺与时俱进的。不算最好的哈内克,但依然够吊打全世界大多数导演了。因为洞察,所以冰冷,哈内克对西方中产家庭的失望比海还深。最后一个画面又把人拉回了“爱”,可惜丽娃奶奶已经永远不在...

5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前面最开始手机屏幕的颜色和英文字幕对撞有点影响观感,导致一开场甚至有人吵了起来。除此以外一切都很好。有些看腻了的“热门话题”刻意空白,是无声胜有声。所有人物里我最爱的是老头和小女孩,一个给同学下药把父亲的感情看得明白、一个参悟生死,最后两人海边的戏看得我湿了眼眶--很棒的表达。

60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