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沙发的人

HD

主演:刘霖,邱玲,袁忠远,董云飞,万文隽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2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3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4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5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6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3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4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5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6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7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8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9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那个自己

1 苟且和远方

电影开篇没多久,看到粟一树躺在沙发上被单词的模样,就知道这部电影不会太差,因为他已经塑造了一种真实,不仅仅是生活,更是活生生的、曾经的那个我。

-

北方、自由。这也是很久以前我曾经向往过很久的东西。不止一次在面对着白底黑字写满了题目的试卷、密密麻麻罗列着概念和公式的课本和教辅的时候,一次次拿起笔,写了一页又一页全是错误的答案,然后想,远方,想,自由。想这个暗无天日而毫无意义的世界,想我不能这么活着,想我的天空我的梦想我的才华,我怎么能够困在这样毫无意义又渺小至极的琐碎里。我的生活应该是有着阳光和沙发,有着书店和猫,有着咖啡和文字的,应该是那样温暖而美好的模样,可以在午后甜甜地睡去,也可以拖上一个行李箱,一往无前地说走就走。

可就像是电影里的舅公说的那样,这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不过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幼稚。

-

不久前,一家人在吃饭,一群人谈论起正在吃饭的表弟的学习,分分激励他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一个好的高中,表弟却说,“人生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能只知道学习。”所有人都笑了,包括我。和一桌子家长一起笑起来的时候,我知道,我不同了,我长大了。

我已经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诗和远方,真正的生活,不是想当然地抛弃眼下的苟且去追求远方,而是苟且着攒足了资本,才有资格去追求什么梦想。

-

很长一段时间,我自怨自艾过,后来也埋怨过身边的环境,埋怨过父母。甚至某一刻,突发奇想地认为,是这个家庭拖累了我,若是我生在一个家境优渥的世家,父母都有着不凡的才华和野心,我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得过且过的模样,我想,我这般毫无作为,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后果。于是有了母亲一直耿耿于怀的一次争吵,那一次,我毫无来由地否认了她整个人生,只因为她说了一句,“我们对你并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只希望你平平凡凡、健健康康地过一生,如果能够比我们过得更好一点,我们就更高兴了。”就是这一句话,像一条致命的导火索,点燃了我积累许久的怒气,那一刻,我想到的是:啊,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直碌碌无为的原因,正是父母的不求进取,产生了这个更加毫无作为的我。

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我备受这个念头的折磨,我不停地去想,如果我生在的不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如果我从小就被灌输着进取和向上的理念、周围充满了更高层次的优秀的人才,我会怎样优秀,我的人生会怎样大放光彩。

而事实上,那不过是一种借口。

-

小学的时候,我第一次骑自行车载人,在去城市广场的路上,路过一段因为修路而坑坑洼洼的柏油马路,没控制好车龙头,两个人双双倒地,朋友没事,我却摔得格外惨。

回家后和母亲讲这件事情,将所有过错都归结到了那条不平整的路上,母亲却说:“这只是客观因素,凡事都有主客观两方面,你有没有想过主观因素呢?”

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了很多年,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主观”和“客观”这两个词,当时母亲对这两个词的阐释让我糊涂了很多年。后来越是清楚了主客观的意思,却越是铭记母亲说的那句话。

——每一件事情都有主客观两方面。

的确如此。

纵然所有的一切都有根源,我的“庸碌”必然脱不开家庭的影响,但是,又何尝没有我自己的因素呢。换句话说,如果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就是这样惫懒的性格,就算有着一个牛逼哄哄的家庭,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吗?而就算是家庭不够显赫,难道就一定没有突破现状的可能了吗?答案都是否定的,而事实上,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世界上的例子都多得数不胜数。

我想自己真正的成长,应该就是开始在接受自己所有现状以及真正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未来的那一刻。

-

到了三本的大学后,我很长一段时间相当抑郁,我是那样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与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我强烈否定着所有,也否定着自己。

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曾经的不用功读书,却不止一次地羡慕那些在考完高考后大哭或者大笑的人。我羡慕的,是那种为了一件事情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精力,然后最终获得结果的那种解脱和释然的感觉。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试过,为了一件事情拼尽全力。

我很想试一试。

无关任何虚无缥缈的理由和未来,仅仅是好奇于那种全力以赴的感觉,仅仅是想要知道,如果真的拼尽全力,自己可以走得多远、爬的多高。

对于一个懒散惯了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注定充满了痛苦和折磨的开始。

而事实上,经过了开头的那些不适、经过了和早已被懒散里里外外浸泡得透彻的身体及心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带来的是一种无法代替的畅快淋漓。

那种几个小时几个小时集中注意力,那种时间不再是一不留神就整天整天毫无意义从指间流逝而是一秒钟一秒钟滴滴答答认认真真走过;那种一天过后腰酸背痛,却有着一整页密密麻麻笔记和努力的痕迹的体验:走出呆了一天的图书馆抬头看到夜晚的天幕夜晚的灯光的感觉,妙不可言。一眼看去,就像是所有的道路都成了铺垫,而一盏盏路边的灯光,都是星辰。

有一种充实的东西酝酿在胸腔里,你仿佛可以看见,自己面前的路,不再是漆黑一片,你不再是一个被这个世界抛弃的人;恰恰相反,好像哪里都是光,而你的未来,还很长很长,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2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前一天专业考试,最右边的一排坐了好几个上一届的重修生。考试刚开始,余光里同一排坐着的那个学长频频地看向我的方向,尤其是我一翻动试卷他就会立刻朝我的方向看过来。

我甚至不需要转头验证,就知道他在干什么。

因为曾经的我,也这样干过。

考试前,在安排出来的考场座位表中,拼命寻找和自己同一个考场的同班同学,开玩笑又带着恳求的语气拜托对方考试的时候照顾一下自己,给自己看一下。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对着一道道题目无从下手,一大堆公式不知道该用哪一个,一大堆数据算了又算却始终得不出一个能够稍微让自己信服一些的结果。在别人的都奋笔疾书的时候我却到处张望着,指望着那个同班同考场的同学,也盼望着自己能够被上天垂怜一不小心看到一个周围同学的答案;真正瞄到了哪个人的答案,和自己的校对后,又是百般纠结,不知道应该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对方,生怕抄到了一个比自己还差劲的,阴沟里翻船。

那种卑微、那种心虚、那种紧张、那种焦虑,仿佛还历历在目,我甚至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旁边坐着的,不是那个学长,而是两年前的自己。

一直没有等到我做选择题的学长拿出了手机,在桌子底下上网搜索。我看着他神经质地时不时抬头前后观察巡考老师,看着他每次收起手机的时候手都在紧张地无意识抖动。谁都知道作弊被抓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偷看或许还能够含糊其辞,若是用手机被抓,那就是铁板钉钉的处分了,但是他还是这么做了。

明明是和我无关的事情,却让我莫名觉得无比悲哀。

计算题做到一半,余光里有刺眼的东西闪亮,我侧过头去,就看到那个学长大腿间一片刺目的反光,他缩了缩手,反光消隐了大半,我恍然大悟:他在用手机的时候太过紧张,一不小心打开了手机的手电筒功能。

学长手动了动,手机被他的大腿遮住,我看着他腿间地面一片明亮的反光,有心想要提醒,他却根本没有心思和精力在意我的注视,慌慌张张地往后望了一眼,然后张开双腿遮挡,手机放在两腿之间,开始继续搜索,直到他将手机重新放回了兜里,都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手机的手电筒功能打开着。

我在看到他的裤兜没有透光后,下意识地松了口气。

做完计算题,回到前面做选择题。

我故意把一个个字母都画得极大,果不其然瞥到余光里,我写一题,那个学长也跟着写一题。

等到我把选择判断做完,老师也晃悠开了,那个学长再次拿起了手机。我注意到他的手电筒已经关了。

——如果你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一定会知道那一刻自己有多难受。

从小到大,我在老师口中听到过最赞同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人会喜欢考砸”,这个世界上只有想要更好的人,不会有期盼着更差的人。对于成绩、对于学习也是一样。哪怕是再不爱读书的人,哪怕是再麻木的差生,也不会愿意看到自己做不出的题目、自己低分的试卷。

那一刻知道自己不足、知道自己不够好的自己,是难受的,是沮丧的,没有一个人会例外。——我看到的,是那个学长忙着偷看答案、忙着注意老师、忙着作弊,但是我毫不怀疑,整场考试中,一定有某一个时刻,这个学长像曾经在考场上这样做过的我一样,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极度失落击中,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人,你觉得,全世界都在看不起你,包括你自己。

——这样的时刻一定一定不只一个,一开始,你会奋起,会有那么一段时间的坚定决心想要改过自新,但是这只是三分钟的热度,很快,你就会重新被压垮,因为中途冒出来的你,对大堆大堆的知识,根本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是男主和表哥(?)在饭桌上的争执,从学习扯到所谓的才华最后以舅公拿着刊登着男主小说的杂志出现而完美落幕——事实上,就像现实,就像是男主一开始对邻居家小朋友说自己在看书时,小朋友反问的那一句“你也会看书吗”和小朋友对此的解释:“我妈妈说,如果我不看书就会变成你这样,上不了大学”一样,戳心窝子的话永远在不经意间从天而降,而往往这个时刻,没有什么舅公、没有什么超人来拯救你于水火之中,只有你自己,站在原地,承受着整场暴击,而你无力反驳。因为你就是那个loser。

在我看来,电影做的最用心的地方就在这几个小小的细节上,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曾经有过无数个这样的瞬间,但是这样的瞬间在你尚且“沉睡”之时,哪怕将你的一张脸戳得稀巴烂也无济于事。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沉睡的人。

一个没有打算改变自己的人,就算不断受到周围的刺激,就算羞耻,他也只会生气地咬咬牙,然后继续堕落。

知耻而后勇?不存在的。

3 人生是自己的人生

电影开头,男主的母亲一个劲地逼他去复读,男主的舅公劝男主的母亲别再浪费时间,趁早放弃这个毫无指望的想法。

——后来我每一次和母亲说起曾经高中时期的颓废和惫懒,每一次,我都会说她那时候管我、逼我是在浪费时间,如果那时候她没有逼得那么紧,我可以有更多的自由,不仅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走得更远一些,而且可能我会更早明白一些事情,说不定所有的结局都会不一样。而每一次,母亲的答案也都是一样:没办法,这就是为人父母,我也知道逼你没有用,除了让我们两个人都更加不开心以外,不会有任何实际的效果,但是我做不到不管你,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那样逼你、管你,哪怕不仅没有用还会使事情朝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

电影中的男主妈妈,最终选择放弃了管束男主,任他自生自灭。

现实中的我,最终脱离了父母和家乡,到了一所三本的高校里念书。

我们都是这样,曾经以为,那个小小的屋子,是世界上最痛苦、最坚固的牢笼,我们都曾经幻想着离开,幻想着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展拳脚。

可是就像电影中舅公问男主的,真正的自由究竟是什么呢?

——很多时候,那不过是一种对无力改变的现实和那个一无是处的自己的逃避。

让我最猝不及防的,是离开家后,浓烈到无法遏制的想家。没有想象中的解脱,没有想象中的畅快,恰恰相反,只有完全未知的恐惧和迷茫。

——我终于到了无边无际的海洋,却忘了在出发前先想一想自己会不会游泳。

我像一个溺水的人一般,曾经的什么牢笼不知何时成了生活中的救命稻草。我抓住每一个机会想尽办法回家,每一天给父母打好几个电话,一听到听筒里传出来母亲的声音,就会泣不成声。

我终于明白,自己从前所有的任性,所有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一直以来,不过是一个建立在岛屿上的乌托邦,而那座坚实的岛屿地基,就是我的家,我的父母。是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一直以来任性妄为的底气。而离开了这些的我,什么都不是。

——也直到真正失去了这些曾经浑然不知的依仗,我才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明白了一件其实自己一直都知道的事情:这个人生,是我自己的。

-

有人说,考研和高考相比,最大的难点在于高考是一条直通通的道路,你没有选择,而周围的一切都在逼着你往同一个方向走,你要做的,只是听从这些周围的声音,顺着他们的指引往前走,就够了;但是考研并不是,考研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选项,一个你随时可以反悔的选项,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往前走,该往哪里走,一切都只能够由你自己决定,而稍一个不慎,或许你踏入的,就是万丈深渊,这,才是考研最可怕的地方。

高中和大学最大的区别,也正是如此。

我第一次发现,其实所谓的辽阔并不是一件好事,恰恰相反,那是一种折磨,因为你的面前时时刻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项,却没有任何的提示;你不知道哪一个方向上有着地雷,哪一个方向上有着甜美的果实,你不知道哪一条路可以一往无前而哪一条路会让你伤痕累累,最可怕的是,这是你自己的人生,而你,只有这一次机会。

从小到大,无数次听过这样的话:读书是为你自己读的、这是你自己的人生。

——《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风靡一时:听过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所有的道理我们都懂,所有的理论早已不止一次地在耳边千锤百炼,但是,往往我们却要等到四处撞得头破血流后,回过头来,才会愿意承认,是的,曾经那个自己不屑一顾的道理,就是这个世界最真实、最精炼的准则。

直到真正离开了家,离开了那所避风港,我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我第一次,如此切实地体会到,这个人生,是我自己的,而我漫漫人生路上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选择,其实都是一个岔口,我每一个刹那的抉择,都是一个连成最终那条线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点;是它们,一个个累积或说累乘,构成了我如今的一切,构成了如今这个存在着的我。所有其他,都不过是自我逃避的借口。

 2 ) 小成本电影的魅力

小成本电影的魅力。

我之所以会用1小时17分钟去看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它得奖或出类拔萃,而是因为我尊敬的老师是这部电影的制作者。所以我这篇短影评也许会有偏颇,望其他看官切勿较真。

这几年来有一个趋势,就是小成本电影越来越收到瞩目。《Lady Bird不得鸟小姐》《Boyhood少年时代》《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三块广告牌》《Manchester By The Sea 曼切斯特的海边》等等。这几部电影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提名和若干奖项。理论上来说这几片其实并不讨巧,制作方并没有按照奥斯卡的评委的口味去创作的。1.它们没有太多政治正确的因素。(《为奴十二载》、《至暗时刻 》,《华盛顿邮报》)2.它们不塑造英雄式的人物。(《逃离德黑兰》《模仿游戏》、《血战钢锯岭》,《万物理论》)3.不讨论刺激的伦理问题。(《水形物语》、《月光男孩》《她》)

所以小成本电影的魅力在于人物的刻画和贴近生活的真实。(基于第二个因素我需要申明王家卫导演的作品不在我讨论范畴之内。)这几部奥斯卡提名级别的小成本电影,把每一个平庸平凡的屌丝男、屌丝女、屌丝妈、屌丝警察、屌丝父亲内心最深处的焦躁表现了出来,并且诱导荧幕前的观众发出内心最迫切的无声呐喊。好了,这是作品的目的。《睡沙发的人》这点没有问题,也把男主角的青春期困惑表达了出来。完成了这点,这个片子只能说勉强及格。60分

关键在如何表现青春期的情绪和蜕变,演员和编剧需要怎么做才能完美的呈现这种内敛的情绪。电影艺术和小说最最忌讳的就是角色直接硬塞给你中心思想。如果这很难理解,我举个例子。这里点名批评某部以飙车为题材的第七部电影。光头男主角反复重复了一句话: "你是我的家人。(来表达这些飙车兄弟间的友情,同时也炒作一把那位逝去的演员)。” 我个老天爷,这种直接和观众做露骨直白的概念传输等同于编剧的在告诉观众:我真没艺术天赋,你们将就着看吧。简而言之,就是并没有“诱导”观众做出内心迫切的呼喊(即是共鸣)。我们回头看看《睡沙发的人》是怎么做的。1. intertextuality 中文叫互文性 。书本和哲学贯穿了整部电影。 屌丝男主每一次的蜕变都是通过阅读新的文本获得新的灵感,在朋友的对话中抛出一句哲学名言来传达自己的心灵困窘和找寻解脱的方式。这种表达形式不装逼也不突兀。因为青春期的人做的最自然的事情就是把刚学的东西用上装逼。 2. 和家人的摩擦。观众不难看出舅公在故事里是一个伯乐的角色。看似木那的舅公,每一次都把屌丝男主的文章进行仔细的学究式的修改。男主从一开始的别扭到后来主动“投稿”给舅公。男主的青春期成长与转变也从这里得以体现。3.加一些小细节,如男主不开锁了。青春期要自由便离家出走了。懂得表达真实的情感了(教导小朋友写真实的作文)。这些都是一些编剧刻意安排的桥段来表达青春期的蜕变。所以我再加20分,目前80分。

我总评85分,最后的5分是老梗的笑点不突兀,叙事节奏不拖拉(至少我没有快进),玛丽莲梦露(舅公的报复)画龙点睛。剩下的15分扣在,某些群主演员说实话有些出戏。剧情有点老套,看到一半基本上能猜到未来会怎么发展。四舍五入 90分!(开心)

 3 ) 只会沉浸在幻想中,而不行动的人

影片名字叫《睡沙发的人》,一开始,我还以为睡沙发的是舅公。看到舅公搬进粟一柯的房间,而粟一柯只能睡沙发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主角终究是主角,接下来主角的改变,才是重头戏。

影片拍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不单单是靠几个静止在家具、电线杆的空镜,最重要的,是“细节”。

导演是深刻知道细节塑造故事和人物的重要性的,从影片里男主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时强调“细节”,也能一窥导演对这一写作理论的理解。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由生活细节造就出来的冷幽默。

比如,粟一柯把花瓶摔了,反手就抽出一个酱油瓶,倒掉酱油,刷掉标签,新花瓶get。

小学生找他指导作文,他说没空,小学生拿出十块钱,粟一柯甚至还问他有没有别的作业要写……

笑料都是生活小事,不是捧腹大笑的辣油火锅,但是令人莞尔一笑的清汤小粥,却别有一番风味。

看完片子,很想重拾丢下很久的书,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下去,不愁生计,不忧未来,只想单纯享受文学的乐趣。虽然很难。

以前自己也是可以一天读完一本书的文青,那时候全身心投入在文学世界里,即使兜里没几块钱,但是因为尚在象牙塔里,不知生活艰辛,所以心无旁鹭。

后来要自己去讨生活,左右彷徨,如履薄冰,高企的房价让人看不到希望,为了一个未来“安稳的生活”,每做一步选择都在考虑性价比、回报率,至于书,是再也静不下心来读了。

看见粟一柯,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甚是感慨。

但是粟一柯是幸运而勇敢的,他还有时间,还有梦想去追求,而我,早已在琐碎生活中丢掉了初心。

谢谢这部电影,让我回忆起曾经的自己。原来我一直过的不快乐,是因为把自己的心弄丢了,逼迫自己变成一个为“生存”而奔波的工具。而工具,又怎么会快乐呢?

最后,用舅公的话来结束本文吧,谨以此文,记录我开始找回自己的第一天。愿你我,都不再是“只会沉浸在幻想中,而不行动的人。”

 4 ) 周末了,看部温情电影吧(这部电影里还暗藏最值得读的经典名著书单)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是《睡沙发的人》,可以说是一部没什么名气的小众电影。

这部电影没有流量明星、没有鲜肉网红,没有大的制作投入,甚至连导演也名不见经传。但就是几个普普通通的演员,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又诙谐有趣、朴实无华又发人深思的小故事。同时,这部电影里还暗藏最值得读的经典名著书单哦。

《睡沙发的人》

不学无术的高考落榜生粟一柯,与母亲一起生活,他有着他这个年纪的青年人共有的缺点,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叛逆任性,高考失利后既不想复读,也找不到事做,是一个典型的学渣少年。

一出场,就因为帮哥们儿撬锁被妈妈从公安局领了回来。

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粟一柯的舅公,因为性格古怪固执,与邻居相处不好,儿子又在国外,只能搬到粟一柯的家里由粟一柯的妈妈暂时照顾。舅公生活规律,每天锻炼、读书、看报,规律地像一只瑞士钟表,是标准的老年学霸。

随着相处的深入,这一老一小之间,逐渐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粟一柯的妈妈对叛逆的粟一柯束手无策,只好求助舅公,请他点拨一下粟一柯。

但舅公非旦不帮忙,还把粟一柯妈妈教育了一顿,又把粟一柯也指责了一顿。说粟一柯妈妈管得太多,从未问过粟一柯的想法。而粟一柯呢,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总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舅公指出的,不正是当下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吗?

但是接下来,舅公却用他潜移默化的方法影响了粟一柯。

他用自己的方法,逐渐把粟一柯引领到阅读的世界中去。

一次,粟一柯看到舅公在写东西,就问舅公,“你是要发表吗?”

舅公说不是,他又问,“那你写给谁看啊?”

舅公回答,“表达需要”。

这之后,粟一柯也逐渐尝试写作和表达,而舅公则默契地为他修改文稿。

就这样,少年学渣和老年学霸通过书籍逐渐建立起了心灵的连接。

在这个过程中,粟一柯在舅公那里读了非常多经典之作,从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到《契诃夫小说选》,到《月亮和六便士》,这些书指引着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电影中有很多温情的时刻:

故事的最后,舅公选择独自去养老院生活,趁粟一柯去高考报名,不告而别,却把自己满满一箱珍藏的旧书留给了粟一柯,看到这里简直忍不住泪目。

电影中也有很多幽默有趣的片段:

邻居的小男孩又忘记带钥匙,来找“开锁高手”粟一柯帮忙开门,“从良”的粟一柯拒绝帮他开门,却不得不请他进屋辅导起他的作文。

没想到,他“自吹自擂”的作文却使小男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于是小男孩再次找粟一柯辅导作文,粟一柯拒绝,于是小男孩以金钱相诱。

没想到,粟一柯的辅导竟然出了名,最后甚至来了一群小朋友,每个都举着钞票来拜师......

电影中也有“马冬梅”式的搞笑情节。

更有青年人对人生的终极一问。

用简单、朴实、诙谐又不乏温情的方式,讲出一个平凡普通又引人回味的故事。

这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好的电影。

真诚地,推荐给你。❤

【最后,梳理一下电影中的书单】

白痴【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岳麟

死屋手记【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娄自良

三四郎【日】夏目漱石、章蓓蕾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冯亦代、傅惟慈、陆谷孙

月亮与六便士【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徐淳刚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许渊冲

罗亭(外研社双语读库)【俄】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陈博

荆棘鸟【澳大利亚】考琳·麦卡洛、曾胡

日瓦戈医生【苏】帕斯捷尔纳克、力冈、冀刚

 5 ) 善待身边文学爱好者

一份唤醒混沌的精彩书单:

《棋王》—《象棋的故事》—《契诃夫小说选》—《包法利夫人》—《白痴》—《罪与罚》—《涅朵奇卡》……

看似所有人都推动过男主“一棵树”(粟一柯)找回核心力量:

1.小区孩子们。反推力有二。一是上门请求开锁的小男孩,他妈妈口头的反面典型,瞬间让他愤怒,幽默而机智的教小孩写作文之际,干脆把自己杰克苏一把:帅,小区小孩子都崇拜他。但是小男孩说:我并不崇拜你。一句天真的话,更似一针微量清醒剂。另一是上门做客,将要去英国留学的表哥。二十岁不到的少年的话,很尖锐。“一棵树”冲口而出:我也写点东西。舅公锐利地把这句出口的话铭刻下来:说了又不敢承认。说了,自己承认了,才是自我的推动力。

那些上门要求辅导作文的小孩子,手里举着的一张张十块钱,是一棵树的第一桶金。

辅导他人,恰可以推动一棵树做一个出色的老师,观念出色的老师,他教他们拥有自己的看法,独立思想恰从这里真正明晰起步。

2。妈妈。(1)强势与苦心。家务不做却抱着电视不放,参与家务抱着书本,前后两种状态,真是天壤之别。分水岭是在妈妈一次购物?晚归,使一棵树不得不动手做泡面给自己和舅公吃。一棵树捧着书本陪妈妈晒衣物,后来一棵树买了蓝色的围巾给妈妈。做家务,是成人之道啊。(2)善良温和的待人接物,是无形渗透给儿子的家教。妹妹对舅舅的评价跟一棵树妈妈一对比,差别很大,妈妈对舅舅的包容和责无旁贷的心态,某种程度上是给儿子的福报。一棵树能得到如此高冷而正义十足的舅公的言传身教的点拨,是他痛苦落榜的迷茫中的光亮。他从表面的礼貌,逐渐发展到发自内心接纳、尊重、信服、喜欢、感激舅公,除了经典文学的力量,也是家庭教育打开的通道存在的必然。当然,青春期加上出路迷茫,大人小孩都有彷徨感,好在把舅公请回家住的时候,这通道就开点上了灯,通上了光。

3。舅公和他的生活方式。(1)无功利的世界和明确的自我存在。舅公为了表达需要而写随笔,对于看不惯的事情(高空抛物、楼道侵占),直接干预和表态,这本来就不是芸芸大众的做法。(2)需要你帮我读书。跟小孩需要他指导作文是相似的。一定不要做付出状,而是适当索取,让孩子被需要,让孩子做事,做事才有意义感和成就感。(3)阶梯式书单和一次次批改。(4)如果不想读就放弃,这也是文科好,尖锐的对话不过是直面真实的方式,追问到代为投稿。(5)提醒报名,这时候就是代为家长了,填补了母亲本身的弱点。要做的事情,一定不能着急。等对方有心时,那就临门要踢上一脚的。这就是家长存在的必要:决断力。

4。自己。面对真实需求。而那些骄傲、要面子、颓丧,不一定是永远的状态,剥开蒙尘,它们可能是唤醒前的“蹊跷”和“混沌”,是成长的必经。

 6 ) 我就是粟一柯,但是是高考前的

我本是遇到舅公后的“粟一柯”,到如今不知为何成为了高考失利的粟一柯。希望我能像粟一柯那样幸运!这种小众的电影真的是细节把握真的太好了,成本虽低但是能把现在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表现的淋漓尽致将年轻人的浮躁、不羁、放纵、懒惰、虚荣展现的太过真实。看完这部电影真的能让我自己深刻的去思考一下如今我到底在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短评

#影展第三天#看到了这部#睡沙发的人#青春活力还有点小诙谐。主线清晰明了,人物温暖可爱。我觉得给四颗星是可以的,不必以苛刻的主观意识来评价这部电影。对于提问,导演龙飞与编剧黄佳老师回复的很认真,可以感受到导演编剧对人物的用心。开心!💗表白编剧黄佳老师,知性,漂亮,有素养

6分钟前
  • 谢六水
  • 推荐

新一代都市小品剧,将镜头聚焦真正青春的青春片。影片将书中文字的意象化变为影像展现出来,穿插在真实生活之中让影片增色不少。在当下青春片遍地开花下,这部电影让人眼前一亮。

8分钟前
  • 圈圈全
  • 推荐

还是比较喜欢这样轻松的电影。还是认为有更多普通的方法去表现人物吊儿郎当,而不是用会开锁这种比较特殊的技能。而且如果一个人物的技能并不能帮助叙事的话我觉得没必要加入。 3.5

9分钟前
  • 张小晗
  • 推荐

还不错,值得一看。不过有一大bug,武汉的高考后,即便是十月份,十一月份,也很热,不应该穿长袖。

11分钟前
  • 申由己
  • 推荐

哈哈,有点意思。舅公利用文学的力量启迪了粟一柯。粟一柯这娃属于孺子可教的。曾经对文学无知的他毁了经典名著的绝版,舅公临行前也毁了他的梦露。

14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挺可爱的,剧本不乏闪光点,执行挺差,包括对演员的调教,都不太到位。

1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日式却又本土!清流!好看!二十岁的男孩懂得文学的意义;六十岁的老人却深知文学有意义但无力量。

20分钟前
  • 乔小囧
  • 推荐

有一股“新概念作文”的小清新气。难得是调子好,不苦,不煽情,编导演看起来都蛮放松的。不该只有六分。鼓励

25分钟前
  • 比多
  • 推荐

有好的地方,也有特别短板的地方。很多粗糙和生硬的地方,倒也只适合First。整体还是剧本有小心思,执行差不少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虽然这是部好电影,但还是想说,从俄罗斯文学和伤痕文学为原点,是不可能成为现代有生存力的作家啊!毕竟,房价在那里摆着!

31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在国内没看到过这种题材的电影

33分钟前
  • Lcy
  • 推荐

又有多少人在二十岁的时候真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呢?

35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导演能力朴实无华,虽然仍属于学生阶段(甚至90年代电视电影),但剧作上各种幽默巧思,人物性格塑造扎实,有“细节”有生活。隔代人的“代沟”通过文学化解,长辈为年轻人指明道路。只看好编剧的能力。

3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2017first,在西寧看過的很喜歡的一部作品,喜歡裡面逗趣的小設計,人物也寫得好,尤其舅公和一棵樹。小學生寫作文那段真是捧腹。導演映後因為放映出現問題鞠躬道歉,誠意十足。推薦!

41分钟前
  • 想想想躺着
  • 推荐

高考落榜男孩心事,有节奏上的缺陷毛病。如果能更彻底地聚焦在两代人的沟通联动上,可以做得更好。在今年成风的颓丧主题下,我选择相信它的青春与善意。毕竟,读书阅读是不会骗人的。

4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没想到这么喜欢这部小品

48分钟前
  • Colman
  • 力荐

一部对自己、对观众都挺实诚的家庭轻喜剧。虽然格局小、审美电视电影感,但整体气息顺畅可爱、市场化。如果正常上映(而非网播)的话,可以达到不少票房吧。

52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这小男孩莫不是张一山和黄轩的私生子?

53分钟前
  • ChrisKirk
  • 较差

國產低成本影片的驚喜之作,細節上花了心思,劇本有幽默感,在同一空間敘述整個故事,其實還蠻見功底的。

57分钟前
  • 庸人不自扰
  • 推荐

SIFF2017-12 看完的感觉还是挺惊喜的 首先它并不没有这些年小成本电影胡乱堆砌情怀的坏毛病 它也堆砌了些东西 但是 是有趣的 然后没有常见的乡土气 又确实是接地气的 再者里面还有很多轻松有趣的东西 所以看完真的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1小时前
  • dohert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