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印刷体

HD

主演:Bogdan Zamfir,Şerban Lazarovici,伊万娜·雅各布,谢尔班·帕夫卢,亚历山德鲁·波托切安,Valcu Silvian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语言:罗马尼亚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写的印刷体 剧照 NO.1大写的印刷体 剧照 NO.2大写的印刷体 剧照 NO.3大写的印刷体 剧照 NO.4大写的印刷体 剧照 NO.5大写的印刷体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大写的印刷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81到1985年间,时逢独裁者尼古拉.希奥塞古统治时期,当时罗马尼亚为史达林体制最严重的国家,少年穆古・卡林内斯库夜半奔走街头,以白色粉笔涂鸦书写抗争讯息,受到祕密警察逮捕、审问,最终离奇死亡收场。  延续《追拿吉普赛》自多元历史文本取材的手法,导演哈都・裘德进一步将贾尼娜・卡布纳流的剧作改编成一齣破格的“文献剧”电影。他以搭景剧场中的人物独白,仪式性再现国家档案的官腔,以及国家机器的思想控制与去人性的样态;仪式之外,更穿插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轻娱乐、新闻影像及政治宣传片,让观众在少年的事件内外往返,时而在场、时而抽离,体验时代同存歌舞昇平与高压窒迫的平行时空荒谬感,认知独裁政府淡化事件关注度的媒体操作手段。怪医唐慎微绿卡真实的谎言神探加吉特国语御前法医大仵作2火云邪神之修罗面具天籁梦想血战午城留夏神迹2022闹鬼的约柜她唇之下红线医生同族禁运品三伏天2016豆蔻年华2013奇食记 第二季芭芭拉的咖啡摩登黄飞鸿红色警戒2020恋爱相对论2009迷妹罗曼史市场法则美国派3:美国婚礼割喉九人组无处安身非常出击超级战舰(粤语版)撞邪31号谁的青春不叛逆窄路微塵摩登家庭第十季新鲜天剑绝刀之独孤九剑利用

 长篇影评

 1 ) 金熊奖导演一次令人疑惑的影像实验

首先要祝贺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他在刚结束不久的柏林电影节上凭着一部大尺度之作《倒霉性爱,发狂黄片》拿下本届的金熊奖,成为名符其实的柏林嫡系成员。尽管并没有这种说法,但是裘德深受柏林青睐是不争的事实,从2009年他的处女作《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开始,先后有六部作品入围过柏林各个单元,其中更入围过两次主竞赛,2015年《喝彩!》拿下最佳导演银熊奖,然后就到今年这部金熊之作。近年来,裘德保持着相当旺盛的创作力,去年他有两部同时入围柏林“论坛”单元,没想到时隔一年,又有新片出手并轻松拿下大奖,实在令人赞不绝口。

其实,我对这位罗马尼亚导演的认识来自两年前的《野名留史又如何》,他在作品中运用各种影像素材和实验手段,在不同类型的风格里自如地穿梭表达,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却又给沉重的大屠杀主题增添喜出望外的新意,这是他的作品我最欣赏之处。而去年这部《大写印刷体》同样是一次影像实验,不过这回的冲击力显然不及气势如虹的史诗作品《野名留史又如何》。影片根据罗马尼亚80年代一桩反动标语案件改编成舞台剧进行排演,在演绎的场景间隙里穿插着不少当年罗马尼亚的电视节目以及政府宣传片,展现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社会幸福面貌。

▲具有间离效果的剧场表演

用舞台剧这种虚构形式演绎历史真实案件的手法跟《野名留史又如何》最后高潮一幕在广场上重演屠杀犹太人的段落十分相似,然而,这回裘德却没能将过去(历史)与当下(现实)连结起来(也许是缺少现场观众的观看反应?)。其实,当年这桩反动标语案牵涉的人物和细节都是真实无误的,舞台上的演员也表演得很传神。导演利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传达出那个年代里秘密警察对人民的残酷监视对待,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的禁锢。而肇事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情,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也遭到专制统治的侵蚀,这些都让我历历在目。

费解的是,导演在剧场表演的间隙里毫无预警地插入80年代的电视节目(联欢会、老歌MV)和政府宣传片(交通违章者采访、齐奥塞斯库接见授勋官员的典礼、阅兵仪式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纪录素材与案件内容没有任何联系,如果说只是为塑造和渲染时代氛围,这些频繁切换的画面只显得太过零碎而不断分散观众对案件的关注度。

▲具有间离效果的剧场表演

裘德在此没能建立起两种素材间的准确联系。观众自然会在观影过程中不禁产生疑惑:为什么不直接用纪录片形式还原当年的案件呢?导演是在质疑影像的真实性吗?从这一点出发,似乎能找到一些指向不明的答案。电视上播放的影像在真实性上存疑,而充斥着虚假表演的剧场却演绎着真实事件;事实的真与假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媒体/影像里呈现出耐人寻味的效果。导演似乎想借助这种形式实验来唤起观众对历史档案与影像真实性的思考。不过相比起这种意图,当年案件的冲击力显然更为强烈,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也更开阔。裘德这次的影像实验显然没能达到《野名留史又如何》般震撼人心的程度,颇为可惜。

 2 ) 穆古尔

运动使我放松,保持肌肉张力,也有助于戒掉安定药物。 “推动缓和政策、多民族合作政策、和平与独立政策 取得胜利” 我们自古以来的愿望,在此刻抵达永恒,这是祖国的圆梦时刻。历经了千难万苦,千秋万代。 发现它的人将它命名为“思想者”,与罗丹的著名雕塑作品同名。 爱是争取来的,但她连试都不试,我们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 这是对未来的承诺,也是对当下的保证。 人们要议论,你又拦不住。 那又怎样?大家经常胡说八道啊! 游乐园,它们娱乐我们,我们没有爱惜它们。 “在葬礼上,我亲耳听到人们说……,看看落得什么下场。但没有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穆古尔是英雄。” 那不是监视,那只是获取信息。 “我发誓……,防范法律明文规定的罪行。” 科利内斯库回答道:“朋友的背叛才是最可怕的,我明白了任何人都不可信,身边都是懦夫,你根本无能为力。”

 短评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如果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做诗朗诵,就是正能量,如果涂鸦在拆了一半的废墟上,就是反动标语~

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3.5 Forum 装置感极强的戏剧场景(面无表情读秘密警察讯问记录和还原窃听到的对话场景),与穿插其间的文献影像相映成趣。一个齐奥塞斯库反对者的死亡纪事。密布监控压抑与背叛的生活,与今天的我们又何其相似。

12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Kafkaesque forensics

15分钟前
  • Olafisaac
  • 推荐

舞台 僵硬 一开始有趣 逐渐审美疲劳 不如光剪一个纪录片我也会看得津津有味 但是最末一场鼠辈最后的晚餐 突显光芒(大概只怪时代出生 看什么都心有戚戚 只想打破一个个愚蠢保守的逻辑闭环 消灭政治话术

18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2021年3月,获得金球奖最佳导演而备受国内瞩目的赵婷因其在2013年接受美媒采访时说的一句“那里遍地谎言”而遭国内网民疯狂攻击。甚至还没到电影里这个喜欢听自由欧洲的学生那般“激进”,甚至不需要秘密警察的监视,先天的敏感神经驱使人民主动进行比官方更严苛的审查,并娴熟的使用舆论暴力和权威封杀解决本来仅是观点之争的风波。年轻人愤青几句罢了,你们在害怕什么。比起政治的迫害,亲友的背叛更让人心寒,比起bigbrother在看着你,everybody在看着你更是赛博朋克味儿的绝望

20分钟前
  • FWSWU-LLDAF
  • 推荐

装置舞台和历史胶片组成的电影实验,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见证齐奥塞斯库时代的告密和迫害,就像一场草木皆兵的噩梦。大写在墙上的印刷体标语,隐藏着苏东剧变的时代预言。不是我说,导演的拍摄手法越发匠气了,观感还不如上一部...

2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戏剧感与喜剧感包裹的民族历史。德国人要么热烈地跟唱每一首出现的歌,要么沉默地睡得很香。这段历史于我来说陌生遥远,但是谢幕前最后一个标语,不懂语言也能理解,“真正的民主”。与我们无关,与我们息息相关。

23分钟前
  • 泥泥
  • 还行

非常好看。为了一个高中生动用了成百上千人,花了几十年时间,真的是相当荒唐。拉杜·裘德拍纪录片的办法真的太多了,如果说《火车的出口》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沉重的效果,《大写印刷体》就是用最花哨的方式达到体现最深刻的含义:舞台分区把几个空间和势力有效组合,角色扮演让死去的档案活了过来;剪切成为导演体现态度的关键,对于政治宣传立马切掉毫不留情,对受害者给足所有时间令人感受。中间穿插各种各样的历史镜头看似毫无章法,实则侧面完整展现了齐奥塞斯库时间的政治社会环境,而且极大增加了趣味性。结尾非常悲伤。

2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用虚假的形式演绎真实的内容+用真实的形式演绎虚假的内容

28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6900. #70th Berlinale#论坛入围,罗马尼亚点映场+导演-制片人等映后。7分,不算最好的拉杜·裘德,不过倒是他最近创作中对既得影像思考和研究的成果。1981年北方小城Botoșani一起“反动标语”案,由国家电视台在1981-82及1985年播出节目的档案影像,和根据此案改编的“Docu-theatre”的“re-enactment”构成,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舞台纪录片-archived footage纪录片。不过电视影像资料只是用于气氛创造,用了很多齐奥塞斯库的段落,跟案件无关,其实算是滥用了。对案件的搬演方面,因为有“纪录舞台剧”的底子,还是相当不错,很注重间离效果(还有一处暴露剧场机制),对小地方秘密警察的工作方式有着不错的展示。

3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no use working with cowards,吃人时代普通人的循规蹈矩造就了鼠辈之恶,舞台剧效果不错,浮夸风的宣传在今天看来处处都是笑点,断手还要继续工作的画面实在太可怕了

35分钟前
  • Pagliaccio
  • 推荐

咒语般的电影。集体记忆的毒素挂满糖浆,嵌入个人档案,站在舞台中央,用大声疾呼的口号抗辩,终被血红的印章钉入死牢。

3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一种更加彻底的去演绎化和去加工化,反而是一种同样更加彻底的媒介自噬化。历史中的影像和照片所反映的信息是否实在,若不是,那么这一切的背后又躲藏着何种真相,同理,我们今天的回想又真的是准确而恰当的吗,可能同样也是为了让观者接受某一特定的观点和看法。关于记忆遗弃与拾捡的悖论,拉杜·裘德处在一个创作生涯空前的怀疑和探索相交织的节点,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引发出对电影乃至所有媒介属性虚伪与无为的思考,进而实现真正的档案意识独立和观众理性解放,成为能够站立在权利机器统治对立面的客体,让我们拭目以待。

4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剧场里分切的大转盘布景即是游乐场里的旋转木马,已经停止了转动,只能看到静止的独立扇面,在扇面与扇面之间嵌入档案影像填充缝隙,以此成为四维场景。

44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8.7 舞台上演员的僵硬表演是编排好的,电视机里一片祥和,歌舞升平的真实影像也是假的,可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却产生了“真实”的情感:畏惧着旧时代的政治恐怖,又为完全的变革感到庆幸;而最终这种感觉又被另一层“纪录下来”的“自述”给完全摧毁。罗马尼亚真的改变了么?一切都在重新上演,舞台剧能不断重复,历史也是。在这场荒诞又绝望的谋杀纪实背后,拉杜裘德所想表达的远不止旧时代的罪恶。

46分钟前
  • KID Y
  • 力荐

B+/ 相比《野名》的另一种与好莱坞式批判拉开距离的方式。并非所谓的“个体”发起一种天然又必然的反抗,而是权力的话语本身就给出了“个体”的模型,并召唤、培育着强有力且与之接合的“个体”(各种历史影像实在是刷新了我对很多“新”东西的“旧”印象)。因而档案与舞台成为最佳的展布场所。一方面能够揭开社会运转中无数游动的中介——这些中介同样是“死”与“生”交缠的点——从而瓦解单一的权力想象;另一方面,在走马灯一般的舞台切换中,在缝隙中,联结出结尾那超出扇面/镜头/档案记录者的空间——这是昭示无权者的权力创造因而也难逃被追踪被消抹的空间。当然,既然引用了《声名狼藉者的生活》,恐怕仍然缺失了一个出示姿态的时刻——但更有可能的是,拉杜裘德并不相信这个时刻能在电影中被实现。

4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是在舞台剧中插播propaganda footage和电视新闻还是在纪录片里插播现代戏剧我已经分不清楚。素材的使用异常自如,洛兹尼察是用历史影像写电影,DAU是用电影再造历史,而裘德在其中找到了有趣的中位值。

50分钟前
  • 吃查3000
  • 推荐

Humburg 2020 好看!舞台剧+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为了再现40多年前齐奥赛斯库时期的图景引用了’securitate’的档案,再现一场悲剧。既是一个个体故事的引申,也用此讽喻极权政治的滥用。拉杜裘德对舞台剧的运用更偏重“离间”效果,这也与他对历史的整体态度有关。实际上他在避免提及过往的伤痛,而更希望通过创造一种亦真亦幻的超现实风格来反思历史,而非绝对评判。齐奥赛斯库的乌托邦亦是媚俗的极权想象,这一点裘德把握得很精准。

51分钟前
  • FeiY
  • 力荐

诵读的共振。

53分钟前
  • NanSLi
  • 推荐

算观看之前没有足够多的准备,导演依然成功地让我大吃一惊,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加入如此多的真实的纪录片段下,非但无半点的突兀——无论这些片段是彩色、黑白抑或是无声的,还成功地产生了对于影片叙事的整体而言的连贯性与对与以年份为划分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互文性。我从未想过有如此充分饱满的拍摄内容和原始记录材料相互支撑的呈现,更没想到呈现的结果能够如此贴近文本的同时又跟Documentray/Essay Film拉开了非常远的距离。它们都归功于导演精准且有的放矢的组织编排。

54分钟前
  • inotherwords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