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

HD

主演:叶德娴,刘德华,秦海璐,秦沛,黄秋生,王馥荔,朱慧敏,江美仪,罗兰,谭炳文,梁天,宫雪花,徐克,洪金宝,于冬,宁浩,杜汶泽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粤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桃姐 剧照 NO.1桃姐 剧照 NO.2桃姐 剧照 NO.3桃姐 剧照 NO.4桃姐 剧照 NO.5桃姐 剧照 NO.6桃姐 剧照 NO.13桃姐 剧照 NO.14桃姐 剧照 NO.15桃姐 剧照 NO.16桃姐 剧照 NO.17桃姐 剧照 NO.18桃姐 剧照 NO.19桃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桃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桃姐(叶德娴 饰)是侍候了李家数十年的老佣人,把第二代的少爷罗杰(刘德华 饰)抚养成人。罗杰从事电影制片人,五十多岁了仍然独身,而桃姐也继续照顾罗杰,成为习惯……一日,桃姐如常到街市买菜,回寓所煲汤、做好满桌的饭菜,在等待从内地出差回家的罗杰,桃姐看着窗外的街景打发时间 ,不知不觉间却竟昏迷在地上……桃姐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在医院,桃姐是中风了!一边手臂不能活动自如,必须利用物理治疗尽量恢复活动能力。  罗杰在百忙工作中为桃姐找合适老人院,期间巧遇昔日电影拍摄认识的草蜢哥(黄秋生 饰),桃姐出院来到老人院,环境陌生,院友怪异,桃姐强装镇定。罗杰工余常到老人院探桃姐,主仆闲话家常一如母子,仍保持互相揶揄调侃习惯,桃姐嘴硬心甜,院友羡慕。  罗杰特意带桃姐参加电影首映礼,桃姐首次刻意打扮准备,取收藏已久的名贵衣服出发赴会;首映礼上桃姐大开眼界,更终有机会见到电影明星,桃姐感叹自己有生之年已然无憾……时效警察归来还没爱够最好的我们2016看不见的城市第二季绝代双骄(2020)富贵逼人 富貴逼人青春节拍1985香港版与你徒然林海雪原寻找灵魂伴侣:逃离双生火焰宇宙油炸绿番茄墨家机关术开错鬼门关紧急救命BJ单身日记2:理性边缘需要浪漫2012狩猎天堂解密高手第一季我们家蜜坛子毁灭巫师暗夜旅程瓜德利尔舞洪水2018黄庙村·地宫美人假脸超大号美人鬼语者第四季武林女大学生初来乍到 第二季活死人黎明1978今天是个好日子生化追击遗失的小美好之永恒报仇魔力女战士2005丹斯OCTO ~感情搜查官 心野朱梨~太行山上热血街区极恶王希望之丘外传

 长篇影评

 1 ) 深度在表面

许鞍华的电影里总有做菜的镜头。《女人四十》萧芳芳街市买来鲶鱼扔在砧板上一切三,头尾炖汤中断红烧,像每一位持家的主妇一样精打细算;《天水围的日与夜》邻居梁老太十块钱青菜炒肉,先放肉后放菜,顺序一丝不苟,中午没吃完的留到晚上吃;《桃姐》里ROGER心脏搭桥三餐有忌,桃姐嘴上责怪第二天依旧开火,葱姜爆香,加水倒油,撒上香料,煮他中意食的牛舌,宠溺依旧。——就是这样,饮食男女,人间烟火。

《桃姐》之前,我最钟爱的一部电影是《女人四十》,初中开始每年重温至少两遍。现在最中意的是《桃姐》,四十岁的人生我尚且无福消受,而我的身边,有一位桃姐。

寒假里和奶奶去我幼时的保姆家看她,两个老太太反复的感慨“快哎,一眨眼,蜜蜜这么高了。”我沉默的听她们对谈子女和工资话题,暗里窥视,尴尬的有些插不进话,保姆姓琴,北京人,在我家干了五年,那时候我就叫她琴奶奶了。她和桃姐一样的干净清爽,记忆中的雨后天气,倘若地上有积水,她总不肯让我湿了鞋子,像拎一篮菜一样抓起四五岁的我,做我的人肉摆渡机。悬空的感觉像飞一样,犹在目底。

后来她不干了,独居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单室间,那房子的结构像一列火车,厨房餐厅卧室阳台一通到底,我偶尔去探她,神气地在厨房窗子边露个脸大喊声:“琴奶奶”,她就满面堆笑地从那头的卧室沙发上站起来为我开门去,给我端橙汁,白色的瓷盘里堆着她为我用手帕缝的沙包玩具,上面有娟秀的小花,里面装的是米。

和桃姐一样,她也没有丈夫子女,我哪里管的上她平时怎样生活这种问题,长大后的世界不断闯入种种新鲜玩意,与她接触也愈发少了。她在我心中始终是和她的姓氏一样美丽、灵巧且神秘的,这次见到琴奶奶,我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是——她居然变得那样矮,腿几乎与身子要等长了。

她和我奶奶的谈话一旦陷入空白,就如跳针唱片一样回到那句最先的感叹“时间过得多快啊,现在蜜蜜也成大姑娘了。”我几乎不忍卒闻,凄惶而不安,好像我的成长是一种噬啮性的掠夺,抢走了原本生命留给她们的时间。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他们饭后散步走在街上,ROGER不知不觉走的比桃姐快,桃姐说:“你行先啦。”ROGER回头,停顿了一下说:“唔紧要,等你一起。”生活里我同爷爷奶奶一道出游的时候,也会走着走着他们就落后了,然后我也停下回头,对他们微笑,直到他们看到我,我无法对这种傻乎乎的行为做出注解,或许是处于芳龄中的人,对正在衰老中的身体的一种愧疚,因为你,就是那个岁月神偷。

讲回那次拜访,临走的时候琴奶奶要给我红包,我不肯要,她硬塞给我,说,“不要忘记我就行了。”

同样是琐碎而寻常的故事,相对目光聚焦于一个家庭的《女人四十》,描画一众街坊的《天水围》,桃姐的老人院环境则注定了她置身于“故事发生地”。不肯听女儿劝坚信儿子会回来接她的金婆婆是一个故事;总在大厅沉默坐着的几朝元老是一个故事;年三十看电视里的烟花绽放,桃姐问蔡姑娘“你屋企人呢?”,蔡姑娘倚在沙发上的一段沉默是一个故事;总向人借钱搵小姐,晚年生活看似丰富多彩却对自己家事只字未提的坚叔是一个故事。老人院的陈设简陋的像一叠破抹布,带着残年的凋敝和呆滞,然而它的每一个褶皱里都蕴藏着让人难以直面的故事,或许你早已做好准备面对死亡,那如同枯叶一般日复一日地活着呢?总之,人要老很久才死。

说来惭愧,这是我第一次在戏院看许鞍华的电影,透视长镜头的忠实记录,经过大银幕的放大,寻常的生活点滴便陡然有了些陌生感,故事便不仅是故事,而像是一种生存,一种敏感的凝视,饱和度极佳。正如本片的英文标题,“A SIMPLE LIFE”,电影没有丝毫赘余,ROGER一家人对于桃姐的态度没有分歧,ROGER和女看护没有发生二逼的一见钟情,孑然一身的桃姐没有什么贵重物品,仅有的是一种简单的情谊,简单到——把梁家视为自己的全部。对于十三岁起到梁家当佣人的桃姐来说,时代耽误了她,甚至可能糟蹋了她,但也许唯有这种阴差阳错,才导致了极致的忠诚和美的流露,才能如电影宣传语所言,“末日之前温暖你”。

“深度就在表面。”卡尔维诺初见加州红杉时说出了这段感慨,加州红杉这种树木因无需扎根太深,而棵棵高耸入云,如沉默的巨人,我的电影观感亦是如此。如果说电影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你整理回忆,许鞍华与叶德娴联袂展现的女性情怀,让电影多了些春风化雨的意思,像日料中“渍物”的字面含义,这种回忆不是一记猛锤撬开记忆的盒子,而是一种柔软的沁润,一种逐渐复苏的感动,温暖的另一种形式。感谢桃姐,让我想起我的桃姐,当然,我不会忘记她的。


PS:叶德娴对人物的拿捏,眼神的琢磨,或牵挂、或欣慰、或娇嗔、或惊恐,所诠释的缓慢的衰老,简直真实细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样一朵奇葩御姐女DIVA真伤不起。许鞍华为什么要启用秦海璐和王馥荔呢?总觉得香港有更好的人选,如果王馥荔换成鲍起静,秦海璐换成《朱丽叶与梁山伯》时代的吴君如,啊,屌爆了。几个可以安插的笑话如“那个名模跟了郭富城”有点小CHEAP。卡卡头好大。

 2 ) 感人至深“主仆情”

当朝夕相处的主与仆产生了如亲人般的信任和依赖,他们就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正 是 因 为“少爷”懂得报恩,才让“桃姐”这个风烛残年无依无靠的老人,享受到了如亲生儿子般的照顾和孝顺。 桃姐(叶德娴饰)是侍候了李家数十年的老佣人,把第二代的少爷罗杰(刘德华饰)抚养成人。罗杰从事电影制片人工作,五十多岁了仍然独身,而桃姐也继续照顾罗杰,成为 习惯.... 日,桃姐中风了,必须利用物理治疗尽量恢院来到老人院,环境陌生,院 复活动能力。罗杰在百忙之友怪异。罗杰工作之余常到中为桃姐找合适的老人院,期老人院探望桃姐,主仆闲话家间巧遇昔日电影拍摄中认识常,一如母子.....

 3 ) 我看了《桃姐》——谢谢你,华仔

看了桃姐。我想说:华仔能拍这样的片子,是会有福报的。至少我的眼泪里,除了感动,还有触动。看着电影就想起我妈住院那半个月,我常去医院可中间还贪玩去逛街。请妈妈到饭店吃了几次饭,可亲手做饭给她送过去就一次。那次她好开心,因为鸡蛋皮包饺子是个技术活,我做得挺好。想着想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桃姐最大的心愿,可能也是我妈最大的心愿。我明明想知道,可不敢问她。这两年,我比以前做更多的事、也学着少说了不少话。可仍不算成熟。我庆幸自己的改变,但着急自己改得太慢。看完电影我庆幸自己还有梦想,但痛恨这梦想里少有父母的空间。爸妈,现在我把你们郑重地列入我的未来,我会坚强。心里有好多感触,眼里还有泪水。我不知道现在的状态,打这些字要如何遵循逻辑。我也不清楚华仔能否看到。但没关系,懂的人自然会懂。我把这点东西发到华吧,是想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跟华仔说声:谢谢。《桃姐》这部片,我买碟收藏。如果发行DVD的话,它将是我永远保存的第一张。 桃姐里的演员,都兢兢业业在电影里生活了一回。刘德华影帝,叶德娴影后,在我看来实至名归。还有,华仔说最佳剪接也该给《桃姐》,我没意见。这戏一点多余的煽情都没有,一点夸张的表演都不见,整部戏温馨又忧伤。难得一见的文艺片。也不是只有刘、叶两位厉害,熟悉港片的话,隔一段就有惊喜。

 4 ) 再拾人间情

经历了《天水围的夜与雾》的崩坏,《得闲炒饭》的虚浮,《桃姐》成了许鞍华急需的一颗定神丹。很巧合,《桃姐》剧本和故事原型也是出自他人之手,片中的Roger本名李恩霖(Roger Lee),他是电影制片人,掌管财务,接过很多大片(像《赤壁》等等),跟许鞍华也算旧识。许鞍华自己这边,她至今未婚,一心工作,没能有更多时间去陪伴母亲(许鞍华的自传经历改编成了《客途秋恨》)。岁月无情,当彼此年龄渐趋老迈,她为桃姐的故事所感动,那是必然的。很多观众会感动,那也是因为他们无形中对位借入,在Roger和桃姐的关系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情感缺憾。 事实上,在今天的香港,以桃姐为代表的传统女仆早已丧失了存在基础。现在一提仆人佣人,绝大多数会反应到数目众多的菲佣,再不然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又或者有导演早已尝试改编社会新闻,消费菲佣题材。因此,桃姐的特别就在于她的身份,只侍一主,从一而终。几十年如一日,一直陪在主人家身边,看着少爷Roger都变老了。桃姐也拥有常人可以想象的美德,像尽职尽责,烧得一手好菜,此外也安守本分,不会问主人索取什么。 在不同人眼里,维系《桃姐》人物关系的主仆情也会变得不同。有人觉得进入养老院后,经过探望相处,桃姐和Roger慢慢变得母子。也有人说,当他们以大帅哥和大美女相称,算是抛下了身份差别,有点忘年交的意思。还有人说,无论怎么个转移转换,《桃姐》的核心价值仍是主仆关系。也只有定义在主仆情的基础上,《桃姐》的人物关系才有存在的可能,及至养老院的情节,Roger用行动做出改变。桃姐之所以为桃姐,那是养老院里被人取笑名字,再有Roger的干儿子救场,为她肯定正名。显然,人不应有贵贱高低之别,人与人的感情更不应受影响。如果是Roger妈妈收藏了他成长过程的信物,那是有心难得,但也不至于太过特别。但是,一旦由一个女仆来完成这样的事情,并且他们还有点相依为命的意思,这就是不同寻常了。同样的,主人和仆人没有契约,更没有养老协议,这个时候,Roger主动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些都是《桃姐》的特殊所在。再则,关注老人题材也延续了许鞍华的创作思路,老人院里的众人相,认命的认命,被弃的被弃,多少会让人想起《天水围的日与夜》里的阿婆。 某种意义上,桃姐和《夺命金》里的三脚豹是出自同一个传统道德体系。他们秉承着过去的价值观,信奉传统的忠义之道(正如杜琪峰和许鞍华被视为当代香港电影最后的良心)。桃姐生病后,她依然会明白,自己不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但即便如此,她还是觉得,对Roger似乎没有尽完照顾的义务,不忘叮呤嘱咐。反观Roger,他本觉得跟桃姐生活习以为常,不存在什么对错亏欠,到了失去桃姐,他方才明白,自己需要弥补很多东西,尤其是情感上的慰藉。或许,人与人的关系本就错综复杂的,更何况一旦离开对方,桃姐和Roger本就是孤身一人。他们的情感是以长年累月的时间来计算,是以一顿又一顿的家常饭菜为叠加,不需要什么舍命相救或者排忧解难。 只是到了最后,Roger方才意识到,他最欠缺的是时间(尤其是桃姐临终离别之际)。桃姐见证了他生命中大段大段的时光,然而,他只能在工作间隙,抽出几天来陪伴于她。这份情感的起因是身份的不对等,最后也是以不对等作结。Roger努力去做的,就是消除不对等,令自己无憾。《桃姐》带给观众的,也是善待身边人,尤其是老人。时光无多,不要留有遗憾。【北京青年报】

 5 ) 威尼斯专访许鞍华:固守香港不是为了对抗内地------转载

http://ent.163.com/11/0907/07/7DB5QHB600034N10.html

香港还保有个人风格和人文关怀的几个知名导演里,许鞍华跟国际电影节的关系并不密切,但1995年的《女人四十》贡献了一个柏林电影节影后,同样的荣耀很有可能在今年的威尼斯重现。

入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桃姐》昨天上映,它细碎、舒缓地铺陈出一个老人与死亡为伴的最后时光、一段介乎与母子和主仆的暖暖情谊,掌声和眼泪是观众对这次心灵洗涤的回报,叶德娴的表演也值得任何溢美之词。许鞍华接受网易娱乐专访,谈到对“桃姐”们的怀念、对老去的乐观。《桃姐》和她一年前那部饱受赞誉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有一脉相承的本土诚意,作为当年香港新浪潮仅余不多的人物,也是留守香港创作的少数派,她却不敢为此骄傲:“我拍香港题材不是对抗性的,一个是故事我想拍,另外我也熟悉,觉得比较有把握”,“我很喜欢拍戏,并不是因为这是个使命或者什么特别的作用。我只是幸运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已。”

真人真事改编 《桃姐》向一代佣人致敬

网易娱乐:《桃姐》是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你什么时候知道了这个故事?

许鞍华:这是监制李恩霖的故事,就是Roger-他是我《女人四十》的监制。他跟我说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写成了一段一段的笔记,他说想找我拍,我说这个很好改,就开始拍了。

网易娱乐:在描述桃姐的那个佣人群体时,除了Roger的故事,你还有没有找过类似身份的人参考?

许鞍华:我小时候家里也有这些梳辫子、穿着白衣服黑裤子的佣人,我们同学家都有。她在我家做了十五年到二十年,带大了我弟弟到我大学了才走的,所以我很知道这种关系。因为我妈妈不喜欢她,她就走了。可是每年过年她都会买很贵的礼物来送礼,她特别疼我弟弟,是她把他带大的,所以会送他一些很贵的钢笔。她走了十年以后就变得很有钱,就退休了;后来我爸爸死了,我们家反而没有他们家有钱,她还是像一个佣人那样常回来陪我妈妈去拜佛、去环游世界,可是最近她情况又不好了,进了老人院。这个电影也是对她们那一代女佣人的一种怀念吧。

网易娱乐:老人院里那些老人拌嘴、吃饭的场面其实挺好笑的,但看得人很心酸。你会考虑或计量到情节的煽情程度吗?

许鞍华:你看到那些很老的人会感到很难受?(对)我倒没那种感觉,因为我自己也很老了。你看现在的成年人,都是差不多的精神面貌。可是我觉得他们的脸有好多故事,每张脸都很不一样。这个很好。我没有刻意表现他们的快乐和不快乐,观众自己去感受会更好。

网易娱乐:在老人院实拍的素材有预设好的主题吗,还是随机拍摄的?

许鞍华:有些片段余力为(注:《桃姐》摄影指导)拍了我都不知道,剪接的时候才放进去的。像她刚进老人院,有几个人坐在桌边-她们都不是专业演员,真的是住在老人院的-看着叶德娴进来,他们还不走开。那是余力为抓拍的,他们的感觉特别好:有个新人进来,他们不知道是真是假,不知道我们在拍戏。

网易娱乐:你怎么看待安老的问题?

许鞍华:香港最近这几年太多老人了,老人院的设备可能还是一样,但工作人员跟老人的关系好多了,家人把老人送到老人院也不会内疚,比较正常。这种安排解决了担心和顾虑,家人和老人的关系也会好一点,他们的生活也会好一点,应该是这样的。现在的老人寿命很长,家里照顾不了是应该送到老人院的。

艺术片之惑:香港“新浪潮”只剩我不值得骄傲

网易娱乐:徐克、洪金宝和刘德华联手唱双簧骗老板加电影成本的桥段,其实也是你们的经验吗?

许鞍华:我觉得他们骗老板那个有点像笑话,不是一个命题,只是显得他们生活很轻松,搞笑。不是说所有香港导演都会串起来骗老板。那不是一个代表性的东西,我像是开个行内的玩笑。

网易娱乐:怎么找到刘伟强那些香港电影人来客串。

许鞍华:他们第一个是帮忙,也想拍一些有意思的本土电影,就赌博了一下。

网易娱乐:于冬说他准备投资的时候没给你设上限,比起以前拍电影会不会更自由?

许鞍华:是的!因为这个投资比较大,我们拍得从容很多,可以做得比较细。

网易娱乐:但都是本土题材,为什么《天水围》没考虑过找内地的投资呢?

许鞍华:第一个是因为题材很本土,没有想到内地会有人想看,没想到后来连影碟都很流行,觉得很好看。第二个故事(《天水围的夜与雾》)我觉得是不能在内地发行的,因为它暴力,又暴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后来也没有成功,所以就没找内地的人合拍。

网易娱乐:其实《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在内地口碑很不错,那时候越来越多香港导演都走进内地了,你后来却缩了回去?

许鞍华:还是题材的问题。你拍天水围不能在内地拍吧。我拍香港题材不是对抗性的,一个是故事我想拍,另外我也熟悉,觉得比较有把握,我不是说我就不拍内地题材。如果我能拍,我都拍。

网易娱乐:过去的香港新浪潮导演,像你这样还在用一样的思维、方法和动机来拍戏的很少了,诱惑和障碍那么多,你为什么要坚持?

许鞍华:我也不觉得剩下我和另外一两个新浪潮导演会特别自豪。很多人不想拍了,就没有必要坚持。我很想拍戏就继续拍,就这样而已。我很喜欢拍戏,并不是因为这是个使命或者什么特别的作用。我只是幸运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已。

网易娱乐:你怎么看过去的同路人现在在为了进入市场改变和妥协?

许鞍华:拍适应市场的戏我觉得不一定是妥协。能拍自己喜欢又有市场的戏是最好,但并不是常常都能做到的。我想大家都在想办法适应这个时代和生存,除非打劫,做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笑)。我不觉得每个人做一件事都要说自己是对的,其他人拍的电影都不对,尤其拍电影并不是那么严肃的问题,不是生命、财产、法律,只是个行业,你拍什么电影都是可以的。大家都有自由,你自己拍艺术片就说拍商业片的不好,商业片的又批评艺术片,但我觉得都是唇齿相依的,因为商业片的工作人员很多是艺术片培养出来的,可是他们要吃饭,就每天要去拍商业片,回来还可以把他们学到的技术丰富艺术片。我觉得越多人拍不同的电影越好。

 6 ) 在来得及的时候,做来得及的事

我天生对叶德娴有亲切感。小时候看李连杰主演的《新少林五组》,叶德娴饰演一位号称“千手观音朱小倩”的婆婆。她在关键时刻挡下敌人无数毒镖,却因武功不及当年,未能接住飞向她心脏的那支。我对她佯装没事,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倒下的一幕,记忆非常深刻。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生离死别所带来的痛楚。

直到前两天看了《桃姐》,我才发现,对叶德娴有亲切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她饰演的桃姐非常像我奶奶,甚至连眼角的纹路也像。最像的是手。桃姐顽固地推开夫人递钱的手,跟我不愿收压岁钱时,奶奶非把红包塞我口袋里的手,简直一模一样。我时常纳闷,一个低矮的老太太,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力气。

电影里有很多,让多事之人看到影射社会的东西。比如刘德华饰演的制片人,在合拍片的过程中,如何与徐克、洪金宝导演合伙“欺骗”内地投资方;比如桃姐所在的养老院逢中秋节,电视制作单位在关掉摄像机后,从每位老人手里收走充当过无数次道具的月饼……虽然这些东西都可以引申,但我依然不愿为此说一句话。在许鞍华的电影中,这些繁杂只需记录,无需探讨。

许鞍华的电影,最不该用电影的标准来衡量。相比导演,她更像一个记录者,展现给你的是一段真实、平淡、波澜不惊又意境深远的人生。许鞍华是一位时间老者,带领你,看着她想让你看的人走向前方;又引导你,让你的视线转移到别的人身上去。这是《桃姐》这部电影最感人的地方——你在看你自己,在看你身边的人。你不需要在电影结束后,跟傻逼宁财神一样几欲鼓掌,因为这是人生啊,你身在其中的人生啊。

我看过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知道看她的电影,应该做怎样的心理准备。但片头音乐一起,我还是认输了,稀里哗啦地认输了。看《桃姐》时所留下的眼泪,不仅是因为感动,更多是因为一种无法抚慰,也无法消散的心酸和痛楚。痛到你甚至祈求自己忽略它,就像看到一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时,因不忍心而别过脸一样。但有些可怕的想象,你越不愿意想,它就越是汹涌澎湃。

我最怕的是展开有关衰老的联想,因为这是一种犹有竟时的联想,会令人生不如死的痛楚,赤裸裸地站在想象的尽头等着你。我至今还记得,那年妈妈生病,因为大学没什么私人空间,我只能躲在厕所里哭的情形。那时候,只要不去厕所哭,我就在宿舍泡泡面,因为吃泡面可以很大声,哭的声音就被掩盖了。好在后来妈妈平安无事。但我就是在那时知道,自己是无法应对这种事的。

在看《桃姐》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想起我的奶奶。一忆起她,我的脑袋里就会出现一个黄色的小蝎子香包。那是她在某个端午节给我缝的,蝎子腿是铁丝做的,一道一道绕上黄色的毛线。我也不知道奶奶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奶奶不识字,没接受过教育,在我爸妈结婚后,给尽了媳妇脸色。尽管如此,她在我眼中依旧是个非常可爱的人。她用过期的年历纸和胶带,给炉子上的水壶壶嘴做了一顶小帽子,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为了防止灰落进去。她还用红色的年货包装纸,剪成大大的牡丹花,贴在墙壁上。她似乎没什么痛苦,就跟桃姐一样。你永远也无法从她们的表情中读出,她们的身体正在遭受着衰老的折磨。即使她偶尔说起那些慢性病中,让人难过的症状,就像她说昨天的电视节目不好看一样依稀平常。

她能记得所有我们记不住的事,就像桃姐仅从声音就能分辨刘德华的小学同学。

电影中途,我想离场,担心影片结尾处会崩溃,但又怕被友人嫌弃矫情,于是作罢。我说过,对于这种事,直到现在我也不知如何应对。看到桃姐快乐,我眼眶泛红,看到她痛苦,我眼眶也泛红,甚至看到她坐在养老院门口,面无表情地望着什么,我的眼泪都能瞬间滑到脖颈处。有的时候,我真的希望,在该来的时候,我能像刘德华一样,以一个男人的姿态接受着一切。

单身了一辈子的桃姐,看到小年轻们拍摄婚纱照的时候,她是在想象自己穿上嫁衣时的样子,还是她的小少爷赢取新娘的时刻呢,她怎么想我都难过;桃姐再次打开装着自己家当的箱子,和刘德华一起分享回忆。看到她没有花掉,而是收藏起来的第一份工钱,我很难过,看到她保存的,直到现在还很香的力士香皂,我也很难过;桃姐为了参加刘德华电影的首映礼,要变成“大帅哥”旁边的“大美女”。她拧开快用到底的口红,抹在嘴上。那很可能是她用了一辈子的口红。如果再买一只的话,怕是用不完了吧——她有没有这么想过。有我也难过,没有我也难过;已经不能走路的桃姐,被保险绳束在轮椅上,刘德华推着她跑得气喘吁吁,她一直晃,说好热,想吃凉粉。

……

真他妈的难过啊。

桃姐离开后,葬礼简单,唯一留出的情节是养老院的秦沛来献花。好像如此简单,是不打扰桃姐安眠的最佳方式。要感谢许鞍华,没有煽情戏码,却情至深处。

要庆幸我的家人都还健在。

好想抱抱我的妈妈和奶奶,就现在。

原谅我在这部电影面前,没有能力提笔成文。仅以这些片段,望你感同身受,在来得及的时候做来得及的事。

 短评

都说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最是无奈。其实何止英雄与美人,所有人的晚景都是一样的凄凉,只不过鳏寡孤独者凄凉尤甚;人生最苦老病死,而生是老病死的因,所以不生是对的。

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桃姐》竞争奥斯卡最佳外语失利,可惜,片子代表了华语电影缺失的人情味,朴素的电影观;导演严守情绪的边界,点到即止,大量留白给观众慢慢体察,镜头保持了纪录片式的细腻平实,真切小笑料冲淡了影片的伤感。叶德娴的精细表演唯有同龄萧芳芳可比。许鞍华像一个得道高人感情内敛到平和冲淡。五星。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许鞍华延续了姨妈和天水围叙事节奏感缺失的通病,对老无所依的入微关注却让人动容(可能过于真实,时时让我有出戏的恍惚)。叶德娴对老仆的刻画传神到无可匹敌,相比之下刘德华的角色就更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与叶德娴平稳的分庭抗礼,用徐徐小火炖出相濡以沫的温情,这个金马影帝绝对实至名归。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很多镜头都催泪,不过比起《天水围的日与夜》是要差一点,或许是《天水围》先入为主,再看同类题材和内容新奇劲过去了。

1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人生短,行路难,日向晚,声声慢。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桃姐》的英文片名叫《A Simple Life》,仿佛回首来路,都不过人间一场,平淡是福。上天保佑让别人吃饱了饭的人民。

17分钟前
  • 蔚七于
  • 力荐

溫馨小品,哀而不傷。繼續保持許鞍華一貫輕描淡寫卻笑中有淚的風格,這次把對生命的思索提升到更重要地位,衆明星加盟洗盡鉛華做回自己,水準有保證,值得一看。

18分钟前
  • Philia
  • 力荐

对于老龄化问题很犀利,那些母亲节陪父母进电影院的孩子们难免如坐针毡,没多少温情,只有内心的刀绞。片子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只是这一次许鞍华的情感更加普世,不再止局限于香港本土,对内地观众更有亲切感,更何况还有亲切的华子和干妈。也许这也是许导和老母的未来吧,也是你我或者他的。★★★★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许鞍华真是记录常人琐事的一等一高手,再平淡无奇的人物,再波澜微细的小情节都能被挖掘出无限的视觉细节与情感留白。几次配乐点都抓得精到,瞬间激发情感震荡。简单生活的影像,过滤出不简单的人格,不简单的电影。4.5星。

2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生有时,死有时。好片有时,庸片有时,烂片有时。具体于许鞍华,真没必要对这部电影抱有太高期待,可能这样反而还好。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人老了后好可怕啊!!!!!我不要中风,不要大小便失禁,不要满脸老人斑,不要生活不能自理,不要住老人院啊!!!

28分钟前
  • 伊豆
  • 还行

国语版,腥,粤语版,嗲

30分钟前
  • 妖灵妖
  • 推荐

静水深流,与海相若。在刘镇伟、马楚成、陈嘉上等急功近利赛着拍烂片时,许鞍华还能奉上如此诚意佳作更显弥足珍贵,还不算香港影人之幸吗。不是不妥协,只是择善固执。叶德娴浑身都是戏,状态与「女人四十」里的萧芳芳极像。

34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典型许鞍华电影,全片来来去去脱不了《天水围》两部的市井生活调调。和囧瑟夫相对应,叶德娴所饰桃姐,作为少爷家佣人的角色代入,整体如影换型、入木三分,因此本片斩获金马男女双佳,也是毫无问题。可惜是许那刻意缓慢、粉饰紧贴的毛病,自岁月神偷起,到现在还没治愈(纠:神偷不是许的 记错导演了

35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五年之内,应该不会有比「桃姐」更好的华语电影了吧?难忘桃姐的眼神,顺服又硬挣。顺服是对命运,不挑剔,不抱怨,逆来顺受,硬挣是在痛苦窘迫中,保持那份清白尊严。

40分钟前
  • 柏邦妮
  • 力荐

妈呀这我外婆,这实实在在的我外婆

43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故事其实挺简单…但来的真切平实…没有刻意夸张的镜头…没有臃肿的包装…那种胜似亲情的感情淡淡的却又让人回味…

44分钟前
  • 皮皮敦敦
  • 力荐

叶德娴演的真好,表情动作都融入角色当中,包括她时刻恪守仆人身份,与主人之间的距离感。那种鳏寡孤独的落寞想必融入了许鞍华自己的颇多生活体会,也更能打动人。有人看到生死,有人看到温情,有人看到孤独及老无所依,一种生活化的体验,五味杂陈。罗杰和同学吃完卤味给桃姐打电话一幕最击中我。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很温情的电影,香港选送的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现场的一个韩国老爷爷对制片方代表说,希望所有美国家庭都可以看这部电影,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亚洲人的亲情~

53分钟前
  • Dude
  • 推荐

今天在伦敦电影节看了这部电影(全场几乎满座),有笑声也有感动温馨一幕。绝对是本年度华语电影的最佳之一。

54分钟前
  • MR.K.S
  • 力荐

《桃姐》好的地方在于,感人而不煽情,电影将更多镜头留给了温暖亲情的生活细节,桃姐的个性刻画很丰满,有现实感,让我想起……电影对待死别没有去刻意强调,结局没有一个预想中的情感爆发点,这让电影显得很有个性不流俗,甚至有些不够商业的感觉,很平静的一种态度。导演许鞍华对整个故事控制的很好

55分钟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