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德烈晚餐

HD中字

主演:华莱士·肖恩,安德烈·格雷戈里,让·莱瑙尔,Roy Butler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8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1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2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3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4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5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6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13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14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15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16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17与安德烈晚餐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与安德烈晚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整部影片讲的就是一个演员兼编剧跟一个导演在餐桌上讨论各种人生话题,有很强的思辨性。片中的两个男人,“我”和安德烈。一个是心比天高,另一个则安于现状。两人在一顿晚饭的时间里谈了各自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和迷惘。说起来,这两个人无限的平凡,不仅貌不惊人,甚至你回过身就会忘了...  1957年,年仅25岁的路易·马勒执导了《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而一举成名,影片蓄意的打破了传统法国电影的叙事习惯,偷师于好莱坞四五十年代的黑色电影的风格化叙事,奠定了个人风格的基础,甚至被誉为是新浪潮的先驱。而这部《与安德烈的晚餐》是导演移居美国后制作的影片,其以两个知识分子在一家餐馆的心灵交流为主线,但采取的是将剧情片与纪录片融合一起的叙事方式,而富有探索精神及实验色彩(后来徐静蕾的《梦想照亮现实》便是明显的借鉴于本片)。标准公司即将发行的版本不但重新修复了画面,还收录了全新录制的两位主角(即华莱士·肖恩与安德烈·格利高里)的访谈、BBC公司制作的相关电视节目“与路易的晚餐”等。双村守护者监狱13短柄斧2涉外大饭店铁证悬案第一季恋爱编织梦鳄鱼莱莱急先锋 独家纪录片荒村怪兽高校新人她的马拉松花木兰圆梦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二季隐情第二季永不失败的国家胜利之歌魔梦卷烟纸亲爱的自己欲焰狂流队列之末卡波涅痛哭一仆二主江疏影版钟馗伏魔:雪妖魔灵造雨人1997窒息家庭第一季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粤语版别叫我情圣子夜心跳宁为女人回魂2006广告狂人第三季迷离夜2李响进城少年巴比伦剧版我的僵尸女友

 长篇影评

 1 ) 关于安德烈的晚餐

因为有朋友推荐,而且片中两个作者/演员马上会到伦敦开个讲座,所以找来看。事先已有了看话唠片的准备,实际上要比预想的有趣。导演剪辑和角度看上去不动声色,其实现得出水平。
Wallace Shawn无论长相还是说话腔调都是非常有喜感,他有出演公主新娘一片,难怪那么眼熟。顺便推荐那个很cult的片子。
这是一个关于对话的电影,剧本是由这两个演员写的,对话也是他们所处的纽约知识分子圈会说的,我看的dvd没有字幕,全神贯注还是有点儿累。他们的对话有些很有意思,也有些人指出,只不过是浅显的哲学课,而有些则是比较dated。Andre那种对西方文明现代生活的迷茫,并不新鲜,而到深山老林里追求spritial那一套,现在看来更是嬉皮和new age。比如他提到的在苏格兰的那个社区Findhorn,Steve说在80年代很盛行,而且后来也发现那里传出的一些’魔力的奇迹‘并不属实。Andre是个很会说话讲故事的人,而且也非常有感染力,小王子的段子固然有趣味,而讲到现代城市生活的疾病,人们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确实可以让听众感触,我觉着这也是那么多美国有文化的名人加入一些精神宗教組织的原因吧。好在电影后半部Wallace加入了讨论,他平易近人的人文思想和Andre高大深远的精神论是很好的平衡。他觉得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早上起来看到前夜的冷咖啡还在桌上等他,晚上没有蟑螂掉进去死在里面。What more else do you want? Andre对他使用电热毯认为是把人类与现实隔绝,从而麻木。Wallace说可是纽约的冬天是很冷,我的公寓就是tmd冷,我必须要用电热毯啊!
导演并没有对这两个人的讨论做出一个孰高孰低的结论,只是给了观众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两人结束晚餐后,Wallace搭出租回家重新审视了在午夜的纽约街道,这个充满着生活回忆他居住的城市,在Eric Satie的Gymnopédie No. 1的旋律中,也许something’s changed.
这是点睛之笔,把刚才一大段亢长深奥的对话,轻巧地拉回现实生活。我甚至觉得这个片的意义并不在于那通篇对话,如同侯麦的绿光,在你经历了一个似乎沉闷的旅程,而无意间发现终点是如此的不经意的让人回味。这个手法也让我想起了很喜欢的卡佛的短篇‘the calm’,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理发店等候的时候听着别人说了一大通关于打猎的故事,然后当理发师在给他理发时,手指触在耳后,他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平静,无意间他的生活或是他对生活的想法有了些许改变。
所以对我来说这个电影的重点并不全在于如何有深度的(或是装逼)的对话,精彩之处是在于开头Wallace穿过还是乱糟糟的80年代纽约街道,布满涂鸦的地铁呼啸而过他的秃头,在高级饭店的self conscious,颤颤巍巍的老伺者,这些都是幽默的对荒诞的每日生活的脚注。当然还有这个美丽的结尾。
无论你认为是这部片是装逼还是催眠,很多之后的影视作品有对其隐射或恶搞的桥段,还是说明了影片的经典性。而90年代一批美国独立hipster话唠片我想也一定有受其影响。

 2 ) 《与安德烈的晚餐》个人浅谈——从对白的主体先在性说起

总之先写点感想和大纲,有空补完

一部如假包换的话痨篇。

不出意外,我总是对这种类型的片子毫无抵抗力;无论镜头再简单再单调、环境再沉闷、人物再单面,也总能找到一个点沉溺其中,毫不厌倦。究其原因,可能是对我而言,语言的谈话的多义性。

对白的初阶用法,无非是介绍环境、交代情节、烘托人物形象、或者干脆无意义的闲谈以确保真实性。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语言作为言说的产物,其原初性的主题必然是存在着地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具有人性的主体。

对应到这部影片中,前半段的对白塑造的是两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生活各有难处有各有追求又各有幸福。二后半段,则是更加隐含的主体——我愿称之为社会化历史化的主体借由二人的躯壳,依托言语,进行着思辨和交锋。如果进一步深入,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找到各种似曾相识的切片感: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科学与宗教、理性与感性、唯名论与唯识论等等贯穿西方地中海文明历史与未来的矛盾。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二人无疑是披着现代性和前现代性的皮,进行着后现代思潮的建构和反思(虽然是无意识的维度上)。

=————————=

(此处先占位,等待详细论述)

=————————=

作为一部实验性浓厚的电影,个人高度评价其对于对白语言的探索和运用,也高度欣赏其对于八十年代社会思潮的侧面表现,已入选个人影史排行榜。

 3 ) 关于电影和书的启发

其实读书比看电影更能练习思维。电影是有人演出来情节,说出来对白,讲出来演出来前因后果,让你被动的去接受一个或多个故事,毫不费力,可以一边吃吃喝喝一边躺着或坐着舒舒服服的看完;而读书就是主动的去看,把一段话看到脑子里去,来分析思考它是什么意思,以及它与前文有没有什么联系。
而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感觉想读了一本小薄书一样,而且是速读……虽然确实有很多处我完全没明白他们到底在聊什么,有些时候我都不知道我的灵魂飘去哪里了,就生生的看着字幕变化着,内容却没留下。但是有一些话真的引起了我的感触,像是这个人真的了解我一样说出了我的心声。有时候,不管是读书还是观影,它们的乐趣都在于,你会在不经意之间,听到或看到一种思绪,一种念头,一种观念,与你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相同;或者你正在生活中为其所困的东西,为其烦恼的事务,被书中人或电影人的言行突然点破了,意识到,原来应该是这样。
电影应该是始于读物,而读物与我之观念,真的是时代变化中最伟大,最善解人意,最温柔,最真诚的产物了。你记录下来的文字,或者出于对生活的感触,或者出于对现实的幻想;一经传播出去,读到它的人中,只要有人觉得产生共鸣,哪怕只有一个,写作人和阅读人的思绪就好像马上能穿过各种油性无形的阻隔,连在一起。就像是当Taki喝下口嚼酒看到洞壁的彗星进而看到的Mitsuha的回忆一样;就像是Potter拿到了Severus的眼泪放到冥想盆(我更喜欢叫它储思皿,忘了哪个版本的翻译了)中看到他的记忆一样。世界那么大,我们这么渺小,人类在长长的时间的大河里只存在了那么短的时间,你知道世界某处有着这么一个人,用他的文字唤醒了你思维中与他的相似的地方,穿越了很远的距离,连在了一起。作为一个渺小的人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温柔的过程,会让我可以暂时脱离现实生活中不可逃避扑面而来让人喘不过气的“生活感”,让我被一种令人高兴的,而且像是相见恨晚的“认同感”包围起来,在其中欢愉的扑腾一小会,再回来面对真正的生活,这时也去会带着那种心里藏着高兴事儿的憋不出的傻笑,这样就应该生活的不像之前那么累了吧。

我想,现代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陷入那种,就是好累,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没意义的情况,所有的鸡汤和正能量在这一刻全都见了鬼,所有的目标和追求都化成了一句fxxk it。也许真的每个人都会,就连微博上那些以贩卖“正能量”的乱七八糟自媒体也会,只是他们可不会自毁卖点把这种感觉显露出来,而我就会经常说说,好累啊烦死了什么都不想干…… 云云普通人如我,拼命的谋生,活着这一辈子,还是为了自己而活吧,为了自己的快乐,悲伤,疲惫,满足,以及其他种种,难受了就休息吧,讨厌了就不做了,有些时候你太累了,就抛开什么“自律就是自由”吧。自由,就只是自由,为了自己吧。这段酸鸡汤,就是我与这部电影产生的“连接”。








以上。

 4 ) 路易·马勒,这个难以归类的人道主义者

▲ 路易·马勒 ©️ Gaumont

“法国的电影的特点就是没特点。”特吕弗曾如此说到,此话同样可以用在路易·马勒的作品上。当然,对于他的评价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难以归类的人道主义者”。当众多的艺术家们拼命想创造某种特殊风格以便被识别和铭记的时候,这位法国导演却并千方百计地想避免被安上某种标签。

从25岁时拍摄首部长片《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开始,马勒在他不算太长的一生中总共拍摄了28部长片,6部短片,加上少数专为电视台制作的影片总共拍了10部纪录片,这在著名导演中并不常见。而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影涵盖的社会议题则更为丰富。其中既有对欲望和伦理的讨论,如《烈火情人》、《情人们》,也有对历史及命运的反思,如《再见,孩子们》,《拉孔布·吕西安》等等。即便是类似的体裁或题材,他的创作手法也充满了多样性的特点,类型片,文艺片或者商业片这类说法在马勒的电影中完全是不适用的。我们本期放映的《与安德烈晚餐》便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这是一部舞台剧一般的电影,除了开头和结束全片仅由两名演员的对话组成,可以说将电影的形式推到了极致。为了不让观众意识到摄像机的存在,本片中没有任何推轨镜头,二人的对话完全由马勒设计的12个固定机位完成。然而这部电影场景单一的电影却并不显得呆板。除了精彩的对白,马勒通过上菜,环境音以及演员们超过平常的语速丰富了影片的运动感。

由于《与安德烈晚餐》本身由大量对话构成,影片的文本及剧中人物的观点也成为了不少影评人关注的重点。然而,了解马勒的观众应该知道,他作品中难得可以归类的一个特点便是呈现各样的观点,而非给出批判,他所展现的是这个世界及人性的丰富及多样,而非给出某种明确的态度。

▲ 《烈火情人》电影截帧 ©️ Universal Pictures

▲ 《印度魅影》海报 ©️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套用一句马勒的原话:“我总觉得,一旦你试图去说明或证明,你一定会简化作品的艺术性。”这句话也同样代表了VCD娘的立场。下文仅摘抄了部分马勒关于艺术的言论,他人的评价以及《与安德烈晚餐》的一小段台词,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位多变作者的创作中看到更为丰富的世界:

“我爱的电影是不合符逻辑,也不合乎理性的。它使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深受刺激。他是一面哈哈镜,观众从哪里可以看到自己。”

“我总觉得,一旦你试图去说明或证明,你一定会简化作品的艺术性。”

“创作剧本的时候,编故事其实并不难。故事剧情这时会发生什么,接着会发生什么,有可能导向什么样的结果。最重要的不过是让创作的文本尽可能地真实而已。”

“我发现(电影中的)可预见性逐渐成为(拍摄)法则,但是我却恰恰相反,我喜欢打破观众观影时的连续性。”

“电影人从不是为了后人而拍片。我们创作所使用的纤维素和化学染料并不会恒久留存而是渐渐褪色,直至两百年后荡然无存化作尘埃。”

“活得越久,越是发现灵感不可信,真情诚可贵。”

——路易·马勒

“我看到了你的名字,我知道你参与了,导演了这部电影,但是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观众

《与安德烈晚餐》对白节选

沃利

“如果你追根究底你探寻它的本质,我认为它整个意义就在于:

让你和工作坊里的人从某些特别的时刻,抽除了每一丝目的性,这样一来,你们就都能体验纯粹的存在。

也就是说,你们尝试去探索这样一种处境,活在某些无为的,脱离目的性的时刻。

而我认为自己只是单纯的排斥这种观点。我就是不能认同有哪些时刻你什么都不用做。

我觉得,行动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就应该有所为。

我觉得目的性存在于我们根深蒂固的人类基本构造中,说我们应该抛开它生活就像在说 ,一棵树要抛去根茎枝蔓一样。

可是,如果没有了树枝或根,它就不是树了,它只能是根木头。”

安德烈

“沃利,很可能总是跃跃欲试,要做什么的同时我们的内在已经完全死亡了。

你做的所有的一切是因为你真的感到一种迫切的冲动呢,还是仅仅机械地去做?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

因为我确实认为,如果你只是机械地活着,那你必须得改变你的生活了。”

*本文关于《与安德烈晚餐》的拍摄信息来自于刘捷论文《类型中的作者——路易·马勒》

 5 ) 《与安德烈晚餐》:谁在听我们谈话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73.html

一个是失意的戏剧演员,一个是失踪多年重新出现的戏剧导演,当他们再次见面,晚上七点开始的晚餐似乎和他们的身份有关,从而具备了某些疑问:为什么安德烈失踪之后会重新出现?他在这几年做了什么?当肖恩接受邀约,如何化解多年不见的那种紧张感?他们会相谈甚欢还是不欢而散?当这些疑问变成了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对话,变成了再无情节的叙述,戏剧性其实已经慢慢取消了。而路易·马勒用影像的方式展现一次谈话式的晚餐,在自我叙述、观点交锋中似乎在提出另一个卡佛式的问题:当我们谈论生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不是纪录片,是剧情片,人物逐渐登场,环境渐次展现,场景逐一展开,但是在几乎纯粹的谈论中,或者情节,或者冲突,都变成了次要,安德烈对面是肖恩,肖恩的对面是安德烈,一部电影是他们的舞台,而身为戏剧中人,他们似乎在解构戏剧本身。当所有一切的元素都在慢慢消失,两个人的谈话几乎成为了戏剧本身,那么,在这场戏中,谁是他们的观众?或者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问法:电影是不是必须为观众留下位置?

一开始电影为观众留着的位置是明显的,纽约的街道上慢慢走过来一个人,中年的肖恩已经秃顶,在一个垃圾桶为前景的镜头里,似乎隐含了肖恩并不如意的生活状态,而他的独白证实这一境遇:“剧作家的生活很艰辛,他没人们想象的那么好。”10岁的时候生活在上流社会,而36岁的他却要为生活奔波,肖恩曾经是个编剧,但是写出来的剧本没人来演,后来自己成了演员,依然没有什么观众,甚至自己的女友黛比,为了生活一天要做3次服务生。所以对于肖恩来说,每天的生活就是如何赚钱,如何维持生计,在他的世界里,戏剧无疑变成了谋生的手段,远离了曾经把戏剧看成是精神生活的状态。

这是戏剧的一种堕落?肖恩的独白揭示了自己的状态,而这是戏剧遭遇的第一种境遇。而这场被邀约的晚餐是把戏剧带向了另一种境遇,肖恩把这次晚餐说成是“古怪的事”,因为安德烈失踪多年,曾经他是一个戏剧导演,第一部戏推上舞台的时候把观众震惊了,但是后来却离开了舞台,据说去远方旅游,有一种传说是安德烈在西藏和树交流。对于他来说,安德烈的生活是神秘的,所以肖恩赴约其实想要解答自己内心的疑惑,更在于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另一个戏剧人的生活。当他来到饭店,安德烈还没有出现,而且空余的座位也没有,于是肖恩在一旁等待——这似乎也是一种暗示,就像他的戏剧生活,没有观众,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座位。而当安德烈出现,友好地打了招呼,在稍许的等待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作为,于是,像两个登上舞台的演员,开始上演和自己有关的戏剧。

安德烈侃侃而谈,他几乎就是这场谈话的主角,从和波兰导演葛罗托斯基一起排练一个40人参与的森林即兴演出,说到大家讨论“集体迷失”,从狂野迷乱的舞蹈,到“人体万花筒”的演出,从森林里的仪式谈到万事万物相通的感觉,从《小王子》的故事谈到超现实主义的杂志,从日本僧人谈到口技表演艺术家,从一次“活埋”的体验到母亲逝世时的感受……安德烈几乎没有中断,他顺着自己的思路讲述着,在此期间,肖恩一直在认真地听,或者点头,或者微笑,或者拿起酒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把安德烈的叙述看成是一种口述的戏剧,那么肖恩则是观众。

叙述者在电影中,观众也在电影中,这里就会有一个问题:观众在电影中,是不是真的是观众?而其实,肖恩更像是倾听者,他和安德烈组成了一种关系,而这个关系组成了一种整体,它依旧在戏剧里面,而真正的观众应该在戏剧之外、电影之外的,从这个意义上将,路易·马勒似乎并没有为观众空出其应有的位置。而随着安德烈叙述的深入,肖恩也参与进来,他说到了自己又一次演出时穿上了猫的道具,说到了集体活动中存在的敌意,说到了生活本身成了比戏剧更具有戏剧元素的存在,说到了生活的习惯性,说到了纽约冬天的电热毯,说到了自己总是宽容别人,说到了“昨晚的咖啡只要没有蟑螂还可以继续喝”的生活,也说到了科技发达之后人们还是会相信“幸运签”,如此等等。但是一个明显的变化时,起初是安德烈在叙述,当肖恩加入进来之后,两个人的观点开始交锋,于是,观众在电影中似乎也缺席了。

但是路易·马勒却没有真正取消观众,当肖恩在叙述的时候,镜头对准肖恩,而远景则是墙上的那面镜子,在镜子里,安德烈正在听他讲话,一个是在镜子外的肖恩,在说着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一个是在镜子里的安德烈,在听着肖恩的叙述,镜子外和镜子里,在路易·马勒的镜头里形成了一种非常奇妙的对应关系,仿佛他们就处在一种空间里,而安德烈就是在肖恩讲话是成为双重的听众:现实中肖恩对面的听众;路易·马勒镜头里的听众。除此之外,当两个人谈话的时候,马勒的镜头里是后面的柜台,以及在柜台前的侍者。两个人谈话,两个人也在用餐,所以饭店的场景里提供了潜在的听众,他们有时会走过来端上他们点的菜,有时会收走他们的盘子,而最后当安德烈和肖恩抬起头的时候,发现饭店里的客人都已经离开了,只剩他们两个人的饭店更提供了被他人听见的最大可能性。

路易·马勒似乎就是在表达这样一个观点:无论他们的谈话多么自我,多么漫长,多么跳跃,但总会有听众存在,安德烈和肖恩是彼此的听众,饭店的侍者是潜在的听众,而当听众存在,路易·马勒的电影里也必定会有观众存在。但实际上,路易·马勒一直在强化观众的内在化,也就是说,这些观众都是电影的一部分,无论是镜子里的倾听者,还是身边的侍者,无没有脱离电影场景,而路易·马勒设置的这些内在化的观众,只有一个目的:为整场谈话服务。

安德烈和肖恩同样是戏剧人,他们面对的是戏剧的不同境遇,所有的经历,所有的感想,其实都只有一个主题:戏剧到底如何生存,而这个戏剧本体论的问题关涉的是更深刻的主题:人该如何生存。安德烈说到的波兰森林里的即兴创作,“人体万花筒”般的表演,“活埋”的体验,以及日本僧人、口技表演艺术家、印度造旗人,以及苏格兰芬德霍恩村民和动植物说话,苏格兰数学家洛克打破习惯的做法,等等,似乎都在阐述他的一个观点:现代社会已经束缚了人类的灵性,人活得像一部机器,所以必须用其他的方式寻找自我,“在森林里和40个人在一起是很有趣的”,是一种走向自然的回归;“蜂巢就是8点钟的时候一百个陌生人走进同一个房间”,是一种敞开自我言说的权力;“活埋的体检就像必须独自完成死亡”,是一种去除了预知地接近生命状态……安德烈在体验特殊的戏剧,“戏剧只有一个观众,那就是我自己。”而从这个自我天性出发,他认为生活就不应该被我们所认为的“习惯”所左右,而是用某种圣礼将它释放出来。

安德烈的种种经历是奇特的,它更接近于某种超脱,甚至有些极端,一起都在远离纽约的现实,都在远离成规的生活,他说到有个百万富翁哈利菲尔德,每天吃鸡肉,天天都活得很开心,结果导致身体缺乏营养活活饿死!所以,在这样一种被习惯绑架的生活里,每个人都失去了自我,在集体迷失中成为一部机器,他们行尸走肉,最终的生活、戏剧都变成了表演,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纽约就是我们自己建造的集中营,自己居住的监狱,现实中的角色都是虚构错位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迷失的疯子。

而肖恩的观点似乎并不偏激,经历也没有什么奇特,在他看来,生活就是习惯,就是秩序,就像自己从来不想打破僵局,即使在某次演戏中那件猫的道具穿起来发不出一点声音,而别人还在嘲笑他,对于此种敌意,他一方面说自己穿着戏服根本听不到,另外一方面则解释为:“敌意只是以往某些体验中惨留下来的东西。”所以他宽容别人的讥讽,甚至认为这是自己成为一个好人的前提。尽管生活有些窘迫,但是肖恩并不认为会像安德烈那样选择“逃走吧”,而是尽自己的努力去谋生,而且在他看来,每天的生活都在变化,也都充满了乐趣,妻子、孩子、报纸、电热毯,甚至幸运签,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这才是真实的,“行动才是我们的天性。”

一个是在远山近水中发现精神自我,安德烈建造了一个灵魂舞台,就像森林里40个人在一起的即兴创作,大家围坐在一起,没有剧本,没有指令,没有主题,完全靠自己心里产生的冲动行事。一个则是相信活在当下才能知足常乐,肖恩就是在每天的奔波中演出人生的戏剧,即使困顿,即使迷失,也是生活的本真状态,而这正是戏剧需要的东西。当两个人各自阐述,各自倾听,似乎在不贬低只讨论的氛围里,的确会忘记了别人的存在,所以这是一个自足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甚至晚餐也变成了背景,所以最后在侍者的提示下,他们才发现早已经没有了其他顾客。

自足的场景,自足的谈话,真的不需要观众?那么,电影之外的观众也可有可无?路易·马勒似乎是按照这种逻辑来拍摄电影,但是当两个人侃侃而谈,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间几乎就是物理时间的呈现,当餐厅里没有了其他客人,电影之外也可能没有了电影观众——虽然两个人的谈话涉及到人生、科技、城市,涉及到战争、集权、人性、死亡,涉及到自我、异化、灵魂,涉及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希特勒,在戏剧、哲学、宗教的世界里高谈阔论在、纵横捭阖,但实际上在几乎机械式的镜头语言里,路易·马勒去除了几乎一切的电影元素——除了最先开始的街头场景,除了在谈话中现实和镜子的互文,两个人的谈话,不如变成一出广播剧?甚至在没有形象的讨论中,安德烈讲述的森林奇遇、活埋故事、日本和印度的经历,更可以激发听众的想象力。难道路易·马勒如此先锋和实验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展示肖恩和安德烈的具体形象?一个是秃发了的36岁男人,一个是清瘦地像是在世外生存的神奇之人,在对应他们各自的经历和观点之外,似乎也再无其他意义。

所以,路易·马勒安排了这一场对话,设计了这一场景,仅仅是制造一个自足的空间,不需要冲突,没有情节,当然更不需要观众,而当一切都在这样的非电影叙事中展开的时候,其实只有一个叙述者,一个听众,他就是路易·马勒自己,就像安德烈说到的波兰森林里排演的一出戏剧,题目就叫“oneself”:“你就是你自己的角色,没有提供藏身的人,你在替自己发问……”

 6 ) 第一次有强烈欲望发表在豆瓣的影评

叨叨逼了两个小时!!无数次的暂停,话唠式的哲学性比起侯麦来说,更能拉进和我的距离! 想好好写的这篇影评,发现无从下嘴,一下子明白了导演的功力! 我有当一个现实小人物的吃喝拉撒睡的烦恼,也有攀登珠穆朗玛的觉醒!不会过度让自己处于不舒服,但是也喜欢让自己刻意感受到寒冷,觉醒深刻的自我意识,而不被机器的得冰冷所覆盖!第一次去看病医生说过一句,人的一生就在于不断的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我想这句话与安德烈的思想是重合的!我扮演过的众多角色,别人扮演的众多角色,无非是别人!!跟血缘,亲疏断开了某种连接,我愿意与一个没有任何亲密关系的人探讨深刻的话题,不是因为孤独,而是因为我想看见我自己,我也愿意通过我,让别人看见他自己。刻板的生活和习惯确实让我觉得可能自己不是个人了!但是也不想掰扯自己用左手来完成生活,也许尝试是新鲜的,但是那不能成为我的另外一个习惯,不成为习惯才是我努力想要作为的事情。我深深的“不作为”感,是通过任何的慰籍都得不到自我的原谅!看再多的书,再多的电影,再多的感悟,都达不到的,这是我需要去攀登珠穆朗玛的原因,也是我停留在原地的原因!矛盾似乎是人的底色,安德烈用语言将我带入了一种不信任感中,这种不信任是对太多被灌以不好标题的行为和思维,我永远不能超越现在看到未来,所以我有时会两边倒,会迟疑,会带有无限偏见的看待事物!哪怕是我要完全唯心想法的时候我也是带着唯物主义的基础去看的物质和自我! 思考的多了之后,才发现感受是最难的,不知是思考排斥了感受,还是感受被思考吓得躲了起来!现在的我就在思考,深刻努力的思考,所以我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绪~这种感受的缺失带给我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麻木体验!而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去除这种麻木!

 短评

森林无意识群体舞蹈与《小王子》驯服主题与纳粹之关联;跟日本和尚一同在沙漠里吃沙直到在探讨计划生育的教堂里看到紫色巨大神秘生物;从不幻想做梦的数学家遇见了潘神后找儿童文学作家用海岩筑造UFO教堂停机坪;所有城市居民都同时是狱卒与囚犯建造出一个自己想逃出的巨大牢房;寻找真理的话在隔壁雪茄店与在喜马拉雅山顶并无实质区别;恐惧沉默与静止是怕暴露本体虚无人间失格;外遇是为不安中寻找稳定立足点,长久情感关系才是驶向未知海域,夫妻亲子称谓只是前人虚构出的幻想海图……美妙诗意的俩佬晚饭相谈,Wallace Shawn 和 Andre Gregory 真戏精瑰宝

10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I think that kind of comfort just separates you from reality in a very direct way.哲学家追求完整,普通人追求舒适。路易马勒追求极致。爱死电影的文学气质。

14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wife? 安德烈最后那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 刚说完 钢琴声响起 思绪飘散~

19分钟前
  • ⸜( ˙-˙ )⸝
  • 力荐

距离印象最深尬聊的电影就是濑户内海,不过毛头小子的尬聊终归是流于青春迷茫的絮絮叨叨。昨天看了十几分钟许知远和李诞边吃边说互相嫌弃的尬聊,那真的是尴尬。又想到圆桌派几个老友觥筹交错借酒抒情的尬聊,终于多了几分陈酿。以上的尬聊相比于本片则都成了小儿科,想着有一日也能如此,足矣足矣~

2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安德烈的观点很变态:都市是我们自己建造的集中营,我们都是机器人。现实中的角色都是虚构错位的。这个人是个疯子 或者我们是疯子。最后奏起的萨蒂的裸男舞曲太妙太妙了!!!

25分钟前
  • 小豆子
  • 推荐

世界各处的糟心新闻和外面的寒风阴雨终究同我无关,在开着暖气的房间的躺椅上,我舒适地看完了这片——每到周末无所事事时就想着得看部片子,因为我脑袋空空,不做些什么令我焦虑——真精彩,我打开豆瓣写上短评标记,履行一个文艺青年电影爱好者的角色设定。【觉得自己很像华莱士,也许很多人也一样

29分钟前
  • Ziggy
  • 推荐

画面上是两个老男人喋喋不休,但观众却可以看到荒山、丛林、坟墓、僧侣,看到假象之下的荒谬、幻想之后的庸常。所谓剥除陈词滥调的“里世界”.....影片拍摄看似不动声色,却四两拨千斤,微妙动人至极

30分钟前
  • 一叶
  • 力荐

坦白说,这顿影史上最著名的晚餐确实有点挑战我的耐心了。所谓晚餐,其实是两个人的一场高端的、思辨的对话,安德烈是这场对话的主宰。与其他单一场景电影不同,该片几乎没有情节或者戏剧冲突,纯粹就是一场东拉西扯的对话。这是一部实验性作品,也许很少人会认真看完,但其已经且必定对后世影响深远。

33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这样的剧本似乎不是写而根本就是聊出来的。从奇幻故事到联系生活最后推向哲理高度。一气呵成。像极了之前修的一门课。晚上六点到九点四十五。教授进来胡乱点个名就开始幽暗的灯光下各种玄聊。现在想来那是至今最有启发的一节课。每次下课都似乎能写个剧本。

37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

从头到尾的会话电影,却没一秒觉得闷,镜子弥补了安德烈多数时候侧对镜头的不足

38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厉害,像是看完一本书的感觉。仅有的二人谈话虽单调却深厚。

39分钟前
  • 僵尸不美
  • 力荐

1. 今天川普总统的大形势下,这种电影会被无情的嘲笑。可这就是知识精英们的日常啊,这种思考、讨论、分享并没有妨碍到谁啊?这些对生活、社会的思考可以说是这些知识分子的日常思维训练吧。2. 以前这种方式拍电影的有很多,伯格曼就是杰出代表,现在就只剩伍迪艾伦、林克莱特了。3. 不重复自己。

40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6/10。安德烈相信思想高于物质,肖恩则代表实用主义,分享着跑去波兰森林与巫师共舞、日本和尚一根指头支撑身体倒立的奇妙见闻,再到戏剧观念、人生哲理的争辩;发挥演员个性和控制语速、细心调度的反应镜头、减少侍者其它顾客掉入场面的取景,这些手法使观众脑内参与到俩主角谈话内容所形成的画面感。

41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路易·马勒最具实验精神的影片之一,一场2小时的2人话唠戏。一个脚踏实地信奉科学活在当下知足常乐,一个追寻远方寄情山水愤世嫉俗钟情超验。谈话内容以戏剧、当代人的异化与物化及精神家园的丧失为核心发散。不拘泥于正反打,机位变换、节奏把控、镜像借用与后景服务员让影片于沉闷中超拔出来。(8.5/10)

4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伍迪艾伦如果哪天修炼进入了新境界应该就是这样:话痨却不无聊,台词的轻微私密性会让人有很强的参与感甚至是介入谈话的欲望。Abed你就是Andre化身,拜完这片让我再拜你一下。

4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看完我就把电热毯热了,然后感冒了又买了一床

49分钟前
  • Crush
  • 力荐

用对话的影像来代替文字,但是书需要慢慢读,电影却必须用思维的速度跟上说话的速度,话语的力量被削弱了,那些奇妙的经历最终也还是只能通过想象去触及。而奇妙的是,当最后两个人的观点产生冲突时,才呈现了完整人格,这意味每个人的人格都不完整所以选择无论怎样的生活都是一种自由。

52分钟前
  • 云童
  • 推荐

正如前不久我要“破解虚像”;正如一些人就算有机会停下来,ta们也不敢;发呆与无所事事也是一种能力;感到虚无,也说明敢于思考,敢于真正花时间精力面对孤独、死亡、以及肮脏不堪的自我;但行动上不虚无也是一种珍贵能力——给自己找目标和乐子;无论在恍惚,还是在孜孜不倦忙忙碌碌——请相信,实际上没有一秒是“白白”度过的,而且,就算“白白”又怎样?大约几十年后,你有比几十亿年还大的几十亿年飘荡在宇宙中;双方的理论不是非黑即白,我根据现阶段的状态都有赞同和反对的部分,比如我赞美科学,因为科学可以自我推翻,科学让我尽力把握基本常识去认识世界的某些本质。我也赞美无目的地去感受、体验,这是真正不被任何——如虚荣或惯性的观念/所谓的责任/社会身份牵着鼻子走的时候,深刻看看自我德行和德性。忘我是奢侈的,不应对此害怕。

53分钟前
  • 👹綠大壯🪩
  • 推荐

路易·马勒对各类电影风格的尝试真的有点定向越野似的, 但每个新的体裁都做得这么体面,我也不抱怨什么了。这部存在主义危机对话片,有理论性也不乏诙谐,至少英语片里我是还没看过更流畅的。

57分钟前
  • Curt Duncan
  • 推荐

有些point还挺引人思考的,spiritual那些倒不太感冒。镜子用得挺有意思。他俩都吃的好少。。andre gregory是harvard的,活人被埋那段居然说是在richard avedon的乡间房子。avedon在非洲曾被人偷掉一只鞋,还曾随身携带防身喷雾结果不小心在20世纪fox的董事会上引爆了,这两件事都成了大吉岭的素材。

58分钟前
  • 苗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