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丘2014

HD

主演:加濑亮,文素丽,徐永嬅,金义城,尹汝贞,奇周峯,郑恩彩,李珉宇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2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3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4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5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6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3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4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5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6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7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8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9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13年的我,住在同一区的民宿

“You look like an artist." 我的一个女同学,对我说过类似的话,她比我小个几岁,人生经历无需任何加工,直接落笔就是本顶不错的小说。

我在电影里注意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洪常秀惯常喜欢的叙事时间性,而是加濑亮所住的位于北村的民宿,和我大三那年一个人跑去韩国住的,是同一片地方,布局相似得我几乎要认为那是同一家。我当时内向得很,韩语更是一个都认不得。我记得当时冷得够呛,用英语比划着和店员小哥点了个披萨,坐在民宿天井里和室友打视频时才发现,那是个连片萨拉米都没有的全素披萨。

这两天刚结束和一个比我小十岁的日本男生的约会。以至于我看着一些电影的场景,熟悉得忍不住发笑。都是东亚人,多少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却用相当直白的英语沟通着。不知道是用非母语表达更容易,还是因为对语言掌控能力的不足,这个男生说的话常常好笑又伤人。“好き、本当に好き”变成英语是“Like”也可以是“Love”,但这是充分非必要,“Like”推不出“好き”,也就没什么暧昧缱绻的美好,一切清清楚楚,套用文素丽的台词“I need someone to date."我们第一次正经的约会,是在歌剧院附近的韩餐店,我们最默契时候,就是说“不约会了吧。”那一刻。

二十岁多美好,还没有正经恋爱,就算不敢轻易说爱,也不显得懦弱。哪怕花上一个小时和我聊考学的不顺都让人厌烦不起来。三十岁大概就是拥抱的时候很温暖,隔天一睁眼想得却是“一晚上没卸妆可别又长痘。”随手抓着头发赶着大早冲进地铁里,迷迷糊糊地也不记得昨晚接吻的温度。《引见》里买张票去柏林见女朋友的勇气,在现实里也许是为了法国前女友休学一年也要来巴黎的执着,也属于二十岁,属于二十岁的“愚勇”。三十岁可能是失业时来首尔看看你,时刻不忘日历上标记的归期,在现实里应该就是约会的时候不忘保留随时退场的余地,散了买卖还记得说一句“保持联系”?

要不是因为金敏喜,我大概率不会看洪常秀的电影,也不会知道越看越喜欢,连望着铁塔的时候都忍不住想起南山塔下首尔的夜景。《自由之丘》最后5分钟,男主角的亦真亦幻的梦境让我几乎要落泪,我还想着导演是不是转性了,下一秒就是文素丽问他要支烟,说着“啊,不得不回家”的场景。真好,一部6、70年代的美国小说就该结束在雨天灰暗湿冷清晨的汽车旅店停车场,一场用英文沟通的东亚电影,就结束在欢爱过后的上午,睡眼惺忪头发凌乱。

“私は あなたを 愛しています。” 哪有人这样用日语说我爱你,那么正式,如同一个笑话。

 2 ) FIFF26丨DAY1《自由之丘》:自述的不可靠,时间的模糊,语言的陌异

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自由之丘》,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的评价了!

果树

感觉像做了一个恬淡的甜梦。(每隔一段时间来一部洪尚秀,真的能让人更加热爱生活。)

麦麦

当信的顺序打散,时间线也变得错乱,观众看着看着会有点迷惑,这到底是是梦、还是酒醉后的臆想、又或者是真实发生的事。小品文一样的影片,这种时长就非常友好,看完的意犹未尽可以品很久。

George

还是很有意思的

Pincent

自述的不可靠,时间的模糊,语言的陌异。一场梦。

一桶猫

错乱的时间线 又是熟悉的推镜和梦境 就算讲着尴尬的英文也觉得很有趣

Joeyside

韩国人和日本人用英语进行着重复且冗余的对话,如果说醉酒后的胡聊是一种美学展现的话,那么尴尬与不适就是阻止我进入情境的最大绊阻。唯一的亮点是男人大喊的那几句bitch,配合着癫狂女人的叫喊,这种失态竟然有些可爱

子夜无人

真正的玩弄时间的高手

Run Erika Run

一部实验性质的电影,打乱的信件预示了影片叙事的非线性,人物在相似的空间中穿梭,使得时间客体被模糊,似真似梦,令人玩味。非母语对话,因为口语能力有限,人物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尬聊又做着成年人的事情,使人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在首尔街头。

约克纳帕塔法

我多希望遇到一个人对我说:“You make me dizzy”。

我略知她一二

没有哪个男人可以对文素丽下定分手的决心,即使是加濑亮。洪尚秀用一封简短的情书就写尽了东亚男人的可爱与丑陋,谁不愿意在自由之丘来一场迷醉的邂逅呢?

#FIFF26#第1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自由之丘 关于电影的时间顺序。

洪尚秀编剧、导演,加濑亮(最喜欢的日本男演员)主演,下载的是高清BD版本,所以认真的看了。片头片尾还是熟悉的手写演职员介绍和配乐,男女絮絮叨叨的故事,标志性的推拉镜头。
       这部电影时间不长,导演可能用几天就拍完了。然后剪辑成14个片段,随机打乱。Mori说到没有必要按固定的时间生活。作者试图按顺序还原这个故事。
  
==========================================================================
     
       从加濑亮傍晚出门抽烟去咖啡店算作第一个片段,到到最后一个镜头一共有14个。

10. 第一次去喜欢的人家,家里没人。在门上贴条。让权看到贴条后去找他。
1. 傍晚第一次去咖啡馆,遇见咖啡女。可以免费续杯。
11-12-4. 穿着条纹T,遇见旅店男。没有在旅店吃早饭,出门吃完饭。路上遇到寄宿女。再去权家还
              是没人。晚上去咖啡馆遇到咖啡女渣男友,不欢而散。
3-5. 穿了灰色T。发现狗,咖啡女领狗感谢Mori。和外国男吃饭,喝多。第二天早上和旅店老太
               谈话。
6-2-14-8.穿了深绿T。再去权家还是没人,不想再去。做奇怪梦。晚上遇到咖啡女,和她一起吃饭,
               咖啡女喝多,回到Mori住所。第二天早上咖啡女走后Mori继续睡,晚上和旅店男吃饭,回
               旅店发现咖啡女的信,和咖啡女第一次睡。

7. 旅店女孩被骂。
9. 白色T 白天睡过,吃西瓜和旅店老太谈话。
13. 想去咖啡女家表明态度。第二次睡。
       这三个片段是独立的,没有和以上内容有很强的时间关联。
       
       权女疗养回来后,收到信就去到咖啡店开始看,信是一周前的,看完当即决定带着行李去旅店找Mori。第二天和Mori一起走了。
       作者认为掉落的信的内容是关于Mori和旅店女孩的,女孩被骂的时候Mori表达了同情,和旅店男吃饭时也说对韩国女人的印象是又高又壮,从女孩被她爸接走的情节看,Mori和她认识。
       关于Mori的what a strenge dream,作者认为没有明确所指的内容,奇怪的梦表达Mori当时的迷惘状态。

-----------------------------------------------------------------------------------------------------------------------------------
       Mori是礼貌、真诚的人,他帮咖啡女找狗,旅店男赞他good job。和旅店男吃饭,表达如果有能力真的想帮助他,和旅店老太也有气氛友好的谈话。最后他的真诚也打动了喜欢的人,和他一起走。
      影片中有一段独立的片段,刚起来的Mori吃着西瓜和老板娘的对话,老板娘问感觉什么是幸福?Mori就边吃西瓜边说观察植物是幸福。
       我喜欢观察花朵,还有树木。我能观察他们很久很久。大概盯着看5分钟左右,会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像和花朵在一起,会忘掉其他的一切——忘记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忘了这个世界,忘了时间的流逝等。不过在某一瞬间会觉得很安心,真的会相信在生活里可以无所畏惧。这并不是观念上的理解,而是一种真切的感受。当以后每每记起这种感觉,它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勇气。

 4 ) 尚秀的尴尬美学

梦境、推镜与自动书写:洪尚秀尴尬美学的一种理论读解

引言:

德国的超现实主义运动始于艺术家马克思·恩斯特,他在于巴黎超现实主义者密切接触后,发展出一种绘画技巧,将现实主义作品与各种各样梦境彼此冲突的结合在一起。比方说,有一幅插图,前景处走着一个年轻女人,肩膀上停着一只巨大的鸽子。背景似乎是空旷的博物馆房间,但房子里还有一个植物园,远远地有三个男人站在塔上。画面充满了视觉寓意,但确切的意思很难说清楚。通过这样的拼贴,恩斯特希望实现当年布列东和菲利普·苏波在文学领域里主张的“自动书写”,让事物自发且出乎意料地相遇。

洪尚秀电影特质与主题可以归结为:日常琐碎时间与虚假、梦境、反复交织的共时时间感(《时间之丘》、《这是对那时错》);推镜为标志的对某种日常生活的事件化强调;从剧本的文学白描移转为碎片化拼贴电影摄影式自动书写。

很多人将洪尚秀与法国新浪潮五虎将之一的侯麦作对比,把二人都归为某种文人小品。但二人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对于洪尚秀,他的电影的指导思想是布列东的超现实主义目标的电影化表达:叙事混乱带来的感知错乱。从早期的文艺青年性压抑下的尴尬表达,到近期作品一贯的日常时间混乱的呈现,洪桑秀从性压抑转导为对时间意识的呈现。值得思考。。。。

 5 ) 《自由之丘》:人生呀!爱情呀!哪有喝酒调情有趣。

题外话:

任何一段爱情,过分执着都是悲剧的开始。

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会逐渐变成奢侈品。

年轻的时候,动了感情,顶多就是流流眼泪。

上了年纪之后,再动感情,可能半条命就没有了。

自由之丘

人生的大智慧往往是一些很简单的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是甜。”

阿森一定知道这个道理,否则怎么会不远万里去找权。

在洪尚秀过往的电影中,多数男主人公都不那么长大光明。

当然,这样的设定符合人性的特点,但也很容易让角色脸谱化。

在《自由之丘》中,洪尚秀收起了自己对男性的讽刺,给影片中的角色和剧情赋予了更多生活气息。

什么叫生活气息?

这大概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对我而言,“生活气息”是在某个阶段呈现出来的人的精神状态和想象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时候想象着富足,体验着孤单;两个人的时候,期待着甜蜜,经受着琐碎。

这其实也是电影中阿森的状态。

导演洪尚秀并没有沿着完整的时间线来讲故事,所以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凌乱而混沌的。

没有固定的时间,甚至连白昼和黑夜的界限都不那么明显。

不过,影片中有两个元素让人回味无穷:

一只叫“梦想”的狗。

一本叫“时间”的书。

“自由之丘”是一家咖啡馆,老板娘叫善英,“梦想”是她的狗。

善英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份温暖的爱情,却找到了一个人渣男友。

《时间》是阿森随身携带的书,“时间”对阿森来说非常重要。不管是两年前的错过还是两年后的寻找,“时间”都是阿森绕不开的咒语。

《自由之丘》不是一部有趣的电影,但它的乏味和诗意一样明显。

乏味:剧情简单,角色行为单调,对话幼稚,英语蹩脚。

诗意:错乱的时间恰好可以凸显人性的荒诞以及爱情的悲剧性。

洪尚秀的电影其实是值得解读和思考的,从他的电影中可以看见我们最不愿意承认,却又时刻期待着发生的事情。

有男友的善英对阿森表白,并多次发生亲密关系。

来寻找前女友的阿森一边表达着对前女友的思念和爱,一边享受着和善英发生关系。

放在现实生活中,这叫不道德。

但这的确是大多数人的状态——身体和灵魂的分裂。

《自由之丘》中的人都居住在封闭的房间中,连整个生活圈子都是封闭而单调的。

狭窄苍白的社交让人们忘记了如何拒绝和寻找。

时间的流动和个人的固定状态形成巨大的反差,人和人的感情始终处于疏离之中,最后连自己到底爱什么样的人都搞不清楚了。

亦或许感情本身就是晦暗而复杂的,爱和性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

我们在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下,因为自己很清楚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但生活从来都不会按照我们的念头来进行。

所以,我们的生活要么是电影,要么是梦境。

既然生活这么复杂,不如和洪尚秀电影中的角色一样,喝喝酒,调调情,养一只叫梦想的狗,读一本叫时间的书。

 6 ) 一陌:时间的出口在哪里?

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圣·奥古斯丁

前天晚上,王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一场精彩的沙龙。讲了她对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一些感悟。大家都很有触动,收获了很多。

沙龙上,当讨论男人在恋爱和结婚后,前后对待心爱人的巨大反差时,王老师讲到一个例子。分享了她的校长是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这样的变化的。校长说,大意是拿帮对方捶背按摩来讲,结婚前,他已经把一辈子要为你捶背的功课都做完了。所以现在(结婚后),他变的没有再像之前那样贴心服务了。

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视角变化,一下子让你释然,变得不再埋怨了。

我记得台湾101人力资源公司的总经理杨基宽分享过一篇文章,谈到职场“黑色隧道”。

所谓黑色隧道指的是,你在职场上所有会让你感觉不舒服的现象。由于你不可能在一天之内经验完毕所有这些职场现象,它们是陆续出现在你的职涯中来折磨你,因此我把它称做“黑色隧道”,因为裡面潮湿阴暗让人很不舒服。这个隧道的长度大概有十年之长,它的计算方式是从踏入完全陌生的职场的第一天起,我们大概要花十年的时间才可几乎经历过这些职场百态,十年后这些职场现象祇不过是不断再重复而已。

同一件事情,一旦你承认有黑色隧道,态度就豁然开朗,因为你很清楚这是成长的唯一路径,假设你没有这样的态度,你就立刻启用离职的权利了。一个上班族一辈子如果只做自己习惯胜任的事情,不去改写自己的地平线,一辈子同样一件事情做35年,结果可能是很悲催的。

在我们进入职场的前十年主要任务是去创造下半辈子永不为职场困扰的实力与成熟度。所以35岁以前是卖方的认命阶段,凡事得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事情,让自己在36岁时能成为买方阶段,买方才有格挑公司,挑老板,挑主管,挑薪水,挑窗户有多大。这个十年就是让自己从价值低的矿石萃炼成一克拉钻石的黑色隧道。

一旦那些从历练的角度看事情而从黑色隧道顺利走出来的人,最后他会找到自己的真正价值,他会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那个人: 不要试著寻找成功,试著寻找自己的意义。

这个“黑色隧道”有一个奇特的观看时间的角度。

我们说要活在当下,可是什么是活在当下?随便百度一下,都会有类似的句子:“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人这一生中是否有一个节点,过了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

时间对于我们,就像西西弗斯推着石头周而复始的上山,无穷无尽,无法摆脱,这就是命运,佛教的轮回。

人生原本喜少而忧多,人挣扎在命运的桎梏中无法脱身。西西弗斯就是在讲述命运的无常与掌握命运这只手的力量,人面对它是渺小的,无力的,我们穷尽一生,偶尔有满足的欢愉。

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总是一再被拖延,比如自己的健康,比如陪伴家人孩子;另一方面,遇到新机会,新挑战,又往往被很多无形的“自我预言”所预判。这些预言的形成或来自己于家人亲朋的善意忠告,或来自于古人云。

哪些重要的事情,哪些宝贵的成长机会。那些被提前的和被拖延的。

我们这一代,其实都是默认了“预设方案”的人。

——我们都还没有见过海,就知道该在海滩上用手指写下姓名圈个爱心;还没有见过山,就知道要在登顶时高高跳起抓拍矫健身影;还没有尝试初恋,就知道它必定夭折只留下日记里语焉不详的怀念;还没有坚持初心,就知道现实嶙峋得一塌糊涂理想主义者必定粉身碎骨。

我们都太迷信别人的经验,靠阅读和辗转听说,透支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新鲜感,以后哪怕去了海边登上高山吻了初恋拥抱了理想,也只是一场按图索骥。你拿着旅游攻略摸索到了那条小巷子,点点头说和别人的描述差异不大,然后比起V字合影留念,好了到过了,接下来就该返回故地继续寻常人生。

你其实从来都只是身临其境,没有试过从安全区越境。

但另一面,不断被提前人生步骤的我们,又特别擅长往后推延。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爱设想“以后有了钱”的场景。高蹈一点的,说要捐款做慈善,清新一点的,说要环游世界,家国情怀的说要扶助西部贫困县,精英主义的要送孩子出国接受最好教育。对他们而言,人生是分成两截的——前半段为生计打拼为爱马仕毛毯卖命每天坐地铁去陆家嘴上班,后半段爱咋咋地高兴了也能顺手支持一把高喊口号的年轻人,至于具体要多少钱才能切换人生主旋律,他们不确定——“反正是很多很多,多到能够提供安全感,能够任性地支配人生”。

可是,既然对人生不是别无他想,为什么不能以20岁为起点,非要以40岁、50岁甚至80岁为端点才开始践行自我呢?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相信这是真理,就像相信四十岁前拿健康换财富,四十岁后用财富换健康是成功的铁律。但,看多了四十岁后积重难返的身体状况,我就开始困惑——四十岁怎么就能成为一个转折点,硬生生把人生拗到新的方向呢?就像一个成天大嚼汉堡拿可乐当水喝的人,怎么能突然习惯吃素一样,一个从来都在为更高的经济效益奋斗的人,怎么就能突然拥有社会责任感呢?要是前半生都在不择手段地原始积累,要怎么在四十岁时捡回初心重新划定道德底线呢?

再则,非要拥有足够财富,再来谈奉献谈梦想谈实现自我价值的话,这个“足够”是要多够呢?要知道,安全感这玩意,比爱情还不可捉摸,高更流落荒岛双眼失明都觉得自己坐拥一切美妙,金正恩身为八零后权势排行榜第一名仍然在忧虑朝鲜人民所剩不多的好奇基因。就算这个“足够”可以有确切衡量的指标,发财的也就那么几个人,那剩下的,全都任由灵魂逐渐干涸寸草不生吗?

人这一生中是否有一个节点,过了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每一段岁月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不应该被辜负。而我能想到的人这一生能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把全部人生的希望都孤注一掷到未来的某个节点上,而忽略了生活本身应有的乐趣。

哪怕你以后真正实现了那个执念中的目标,才会发现它远远没你想的那么美好。

年轻的时候和哥们在操场上打篮球喝可乐的快乐,是以后高尔夫会球所品里红酒替代不了的。尤其男生,千万不要总想着等将来老子有钱了如何如何,且不说你以后很可能不会太有钱,而且相信我,就是有钱了也真的不能怎么样。生命就在每天的生活里,一切执念都是虚妄,和身边的人愉快相处,认真安排好每一天的活动,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心境,就是生活的意义本身。

路内的小说《追随她的旅程》中,有一段话,也是关于时间:“那时候我觉得,《西游记》讲的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而不是路程。……它用路途来迷惑读者,事实上它在谈论的是时间。神是不会仅仅用路途来考验一个人的……你感到痛苦,感到在漫长的旅程中要和那么多无聊的妖怪打架,那是因为神在很远的地方。一直到旅程的最终,他们还是在打来打去,这种痛苦和漫长丝毫没有因为终点的接近而减轻,那是因为,神并不承诺他何时出现。即使你能计算出自己与神之间的距离,你仍然无法计算那个到达的时间,也许你和神只有毫厘之距,但这毫厘之间却要花掉一生的时间。”

你一望即知某个人会如何行事,仍然避免不了要和他交接,明知道某件事会怎样结局,仍然避免不了将整个过程一一经历,即便其间充满各种意外,甚或惊喜,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是,从A点走到B点,需要使用的时间,一点都不能减少。属于我们的时间,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我们需要用各种东西来充填时间,劳役、游戏、爱情,无休无止,周而复始,宛如西西弗斯滚石上山。地铁或者公交令人痛苦和厌烦之处就在这里,它把这个过程提纯了,而且毫无掩饰,它的目的是如此赤裸裸:让时间过去,让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所感受到的最大的痛苦,就来自这种赤裸的、干燥的、火星表面一样静止的时间。

直到有一天,你突然领悟到。这世界一直都有一个“最适宜你的位置”在等着你。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适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一个位置对于他是否最适宜,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感到快乐。

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则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

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不少人奋力争夺名利场上的位置,甚至压根儿没想到世界上其实有一个仅仅属于他的位置,而那个位置始终空着。

一旦你发现了这个最适宜你的位置。你突然就不再焦躁了。时间的出口或许在这一刻打开了。

如韩松落所写的:“我目标明确,观点鲜明,甚至写作和读书,在那时,也不过是我用来与时间对抗的东西,非如此不可,要尽可能快地,在一段时间里,制造出两种人生,在一个世界里,生成另一个世界。而现在,我已与时间和解,或者说,我有了其它的方法与时间共处,标志之一,是我看电影的速度和数量都在下降,不再为一部还没看到的电影朝思暮想,我知道来日方长,我迟早有一天会看到它,它在我和神的毫厘之距里,提供的帮助极为有限。 ”

我们都得只身上路,将这毫厘之距慢慢经过,不那么紧张——也不那么重视。时间之炉旁边的感受相对论,得靠我们设法管理,我们最终都得成为一个悟解之道中的爱因斯坦。

今天下午看了《自由之丘 자유의 언덕 (2014)》。在洪常秀作品中,时间是他一贯的母题。现代的时间观在他的电影里像一把剪刀,将故事裁切成不同的结构,有时平行,有时颠倒,有时嵌套。每次不同的时间分割方式成为观众对洪常秀电影的一种好奇与期待。到了新作《自由之丘》,时间点看似已经被任意摆列。洪常秀毫不避讳他对时间的兴趣——主人公Mori始终拿着的一本小书,那本书的名字直接就是叫《时间》。

传统的时间观认为,时间是由“过去”流向“现在”,由“现在”流向“未来”。这种时间观显示,“现在”是时间的核心,“过去”是已经逝去的“现在”,“未来”是尚未来到的“现在”。这种时间观需要我们必须用力把握“现在”。Mori用最简单的英语解释说:“我们的大脑建构了一个时间连续体的思维框架,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然后,他又说“但是,我们不必按照这个固有模式来生活。”

这种“不必按照这个固有模式来生活”的观念,来自从康德到海德格尔以来的现代时间观。时间不再仅依赖于外在经验,更存在于内在感知。到了海德格尔那里,死亡的不可避免迫使我们对时间进行新的思考。“未来”变成不可期待,走向“未来”即走向时间的终点;“现在”成为一种虚构,转瞬即逝;而“过去”是不断被唤起的回忆。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不断走向“未来”时,也不断走向了“过去”。时间是一个全然可能性的王国。对于洪常秀的电影而言,他也因对这种“时间观”的不断玩味而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叙事自由。

特别推荐一本《生命的清单》的小书。书中充满了想象力,让您脑洞大开:

在来世,你会重新经历一遍你身前的生活。不过这次,所有的事件要重新调整:过去生活中相同的经历和感受都会被放到一起。

你会花两个月时间开着车子在你的房前出来进去,会花七个月的时间享受“性”福。你会沉沉睡上三十七年,双目紧闭。你会用七个月的时间坐在马桶上胡乱地翻看杂志。

你会一次经历完所有的痛苦,那是整整二十七个小时的艰难时光。骨折、撞车、皮肤割裂,婴儿降生。可一旦你能熬过去,其余的重生就不会再受这种苦痛的煎熬。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余下的生活都是甜甜美美。你要花六天时间修剪指甲。十五个月的时间寻找丢失的物品。十八个月的时间用来排队。两年的时间用来打发无聊:望着汽车的玻璃窗外,坐在机场的接机厅里,或是网上在线等候。一年时间用于阅读。你的眼睛酸痛,皮肤瘙痒,终于接下来轮到该你去洗澡,一个持续两百天的马拉松长澡。两个星期时间,用于想象自己死后的生活会是如何。一分钟时间,意识自己的身体状况在下降。七十七个小时,用来迷惑不解。一个钟头时间,用来感觉自己忘掉了某人的名字。三周时间,用于认识到自己错了。两天时间用来撒谎。六个星期时间,用来等候红色交通信号灯。七个钟头时间,用来呕吐。十五分钟时间,用来感受单纯的快乐。三个月时间用来洗衣服。十五个小时用来签名。两天时间用于系鞋带。六十七天时间用来感受心碎的滋味。五个星期时间开车迷路。三天时间用来计算该给酒店多少小费。五十一天时间决定穿什么衣服。九天时间来假装你也明白别人在谈论什么。两个星期时间在用手点钞票。十八天时间在电冰箱里面找东西。三十四天用来企盼。六个星期时间在看商业广告。四周时间坐在那里考虑是不是有更该做的事情。三年时间在吞咽食物。五天时间在捣弄衣服的纽扣和拉链。四分钟时间在考虑,如果现在经历的事件可以重新调整一下次序,生活将会是如何。

在来世的这个部分,你想象着一种与你的生前的尘世生活类似的状况。这种想法让你感觉无比的幸福: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在那里,所有生活事件都被拆分成更容易忍受的小块儿。在那里,每个单独的情景都不是在没完没了地持续;在那里,人们可以不停地从一个事件跳到另一个事件,就像孩子们在灼热的沙土上跳房子,尽情地享受在格子间跳来跳去的愉悦。

微信公众号:onemoresay

 短评

影迷分两种,不看洪尚秀的,和看洪尚秀的。我愿意和后一种喝点儿小酒。

4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又一部洪尚秀的作品,还是不咸不淡的感觉,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感觉。作为一部爱情片,该片似乎是把那些咋呼的瞎扯的爱情片用开水过滤了一遍,油啊腻啊都被过滤得差不多了。

8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洪尚秀的电影都很舒服,把把妹,喝喝酒,抽抽烟,扯扯淡。这部片特别短,而且有一种“收到一封很厚的日记体信不小心顺序打乱了看”的新奇感受,男女主角分别是日本人、韩国人,他们讲英语,然后突然出现一个美国人的角色,讲一口流利的韩语,这种感觉真是太难形容了,大概就是“迷失首尔”吧

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加濑亮挺纯的,感觉跟洪的格调不太搭。导演是希望他浑一点的,这些戏还是为一个懦弱、摇摆、好面子的男人编排的,可性格使然,他就是浑不起来。

14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还行

你来到我的城市,走过我来时的路,想象着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

1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他遇到的狗叫“梦”;他在读的书叫“时间”;找到想找的人,才能抵达他的“自由之丘”。絮絮叨叨各种写实的生活,导演倒错叙事的方式很合我胃口~!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洪常秀编剧是不是太摩羯座?为了女神,全世界都可以理直气壮的成为备胎,追到女神,又纯情的像“爱在”系列里的作家伊桑·霍克。对于洪导演的片子,喝喝小酒聊聊男女之事,偶尔成功约个炮爬起来也不带什么牵绊,这次就算用书信打乱了时间的顺序,但变焦镜头一推上去,还是那么原汁原味。★★★★

2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遗落在楼梯的那一页是加濑亮和郑恩彩的故事么?

26分钟前
  • DannyOne
  • 推荐

他们有了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叫梦,一个叫时间。

27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我们的大脑构建了一个时间连续体的思维框架,但你没必要按照那种固有的模式来生活”

2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当一条单身狗,也挺好的。

3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你穿山渡海来看我,我穿街过巷在看信。时间错落无序,情感若即若离。洪氏小品:妙,不可言!

3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深夜无人的时候左边搂着一个右边惦记一个嗞喽一口酒啪啦两口菜噗噗两口烟扪心自问不亏心吗

3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较差

日本男人在首尔旅社>>>法国女人在海边小镇

3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You don’t love me, you just want to practice English with me

40分钟前
  • Dear deer
  • 还行

洪尚秀新浪潮看得还不够吧,抓紧再复习几遍侯麦,顺便把Garrel的新片补一下,说不定电影的精气神能再足一点。

44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一年一到两部的清新小品,快赶上伍迪大爷了;洪尚秀气定神闲,什么喝酒泡妞太重复什么推拉生猛太粗暴,任由君说;在拿捏男女关系和结构定位上,越来越有侯麦感觉,他根本无意解释,让本就无因无果的生活面目压缩成纸片,随手抽一张就是日子,这就是自由。

4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终于有一部电影能够表现外国语交流的尴尬,而且尴尬得太过自然,语言本身大概就是如此。好久没看过那么短的长片了,加濑亮英文口语真不错,可以进看过的日本男演员前三了

47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两部洪尚秀看下来,依然说不清自己喜欢还是讨厌。他用的是我最反感的方式,固定机位长镜,简单粗暴的推拉,除去景别变化几乎成了舞台剧,可内容又那么可爱。烦人,敢不敢更像电影一点啊?!!

50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还行

一页风流。

53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