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HD国语

主演:王心刚,张瑜,英若诚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知音 剧照 NO.1知音 剧照 NO.2知音 剧照 NO.3知音 剧照 NO.4知音 剧照 NO.5知音 剧照 NO.6知音 剧照 NO.13知音 剧照 NO.14知音 剧照 NO.15知音 剧照 NO.16知音 剧照 NO.17知音 剧照 NO.18知音 剧照 NO.19知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知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辛亥年间,日本逼袁世凯(英若诚 饰)签订卖国“二十一”条,袁世凯不顾国人反对,屈从签约。由此引发全国抗日风潮,袁派兵血腥镇压。云南起义将领蔡锷(王心刚 饰)目睹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进行讨袁起义。名妓小凤仙(张瑜 饰)倾心蔡锷威名,却始终走不进蔡锷内心。一曲“高山流水”琴曲,终吐自己凄惨身世和除贼心愿,彼此览对方为知音。起义前夕,小凤仙为掩护蔡锷不幸入狱。蔡锷在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窃国大盗袁世凯郁病而亡,随着讨袁护国战事结束,劳尽心力的蔡锷也客死异乡。正在抚琴的小凤仙望着突然崩断的琴弦,猛然意识到什么......斯特莱克探案集第三季航班666新俏郎君博弈神圣游戏第二季野山百里香3张26日的票不亲密朋友失控之枪林弹雨电影往事首都消失肥佬教授我们的承诺蝙蝠侠大战急冻人倚天屠龙记(苏有朋)坠落的审判嘻哈四重奏第四季挣扎螳螂2012密战无声汉刘邦邮差1997齿轮 第七季再见妈咪胭脂1980守夜人(英语版)婴儿热莫斯科行动冰冻之地72小时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新春特别篇火焰山信长的主厨2家族纽带亲爱的,我把我们缩小了曝·光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替身2020鬼铃绝命北极(原声版)

 长篇影评

 1 ) 家国

哎呀,太阳怎么是黑的?
国土沦丧,日月无光啊。
四万万同胞的热血会把太阳染红的。
谢谢女士,将来我只用热血作画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们也会为共和死,不死的,是共和。

这个电影还是蛮不错的,虽然现在总是在嘲讽好些东西,都是在解构,看这个电影还是有那个时代的神圣感的。

【三点认知】
1.蔡锷和小凤仙的爱情,真美,这种知音是雄浑的,建立在家国的命运之上的。
2.了解了当时的一些历史:
a.筹安会,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梁启超反对帝制,写了《已在所谓国体问题者》
c.护国战争,南方唐纪尧、蔡锷、李烈钧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出兵讨袁。
3.女子,也有许多英雄。小风仙、柳如是

 2 ) 从来侠女出风尘

最令我动容的是蔡锷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仿佛在追忆往事,这时画面依旧是在病房,而周围的音乐却是小凤仙唱的那首歌,然后下面的一幕就是小凤仙在船头唱着“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然后一叶小舟在山碧碧,水清清中消失
  在蔡锷听见那句“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是心中的震惊与动容,也是大概是这时候认为她并不是一个寻常的风尘女子,而是他蔡锷心中的侠女。也是在这句歌词中我在儿女情长中感受到了一份豪迈与气度,读到了“一蓑烟雨任平升”的气度。
  在小凤仙与蔡锷要离别时,蔡锷的依依不舍,尤记小凤仙说的那句,你是四万万中国人的,也是我小凤仙的。
离别时身旁的副官与蔡锷说,不知道凤仙姑娘现在怎么样了,蔡锷只是带上了墨镜看向了窗外。我不知在他的眼底是否会也泪水。
  蔡锷与小凤仙的感情娓娓道来,安安静静但却刻骨铭心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小凤仙并没有,也许小凤仙这样的女子有的是一份爱国情怀,一份胸襟与气度。也正是有了这些都东西,小凤仙才是一个侠妓,而非只是一个名妓
  自古佳人多颖悟
 从来侠女出风尘
                            (蔡松坡)

 3 ) 短评

事实上,蔡锷逃走并不归功与小凤仙。但尽管这样,我还是相信他们是有感情的,不然,小凤仙不会一直留着一张“年轻将军的照片”,也不会收起艳帜,以避他人与蔡锷“同靴兄弟”之嫌。小凤仙晚景凄惨,同其美貌繁华的少年相对比,让人更觉无常。

 4 ) 人中吕布蔡将军、侠女佳人筱凤仙的传奇爱恋

儒将蔡锷将军
蔡将军与筱凤仙
蔡锷将军旧居(昆明)

第一次看电影《知音》是在一九八一年的春天,当时正在读高一。那个时候看一场电影既是一件奢华,也是一件隐秘的事,毕竟高考为重,学习以外的事是不能正大光明地做的,何况自己成绩还十分的不理想。但因为爱电影,所以还是想方设法地看了。当时只被王心刚的一身戒装所吸引,只为蔡将军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气势而羡慕,只为松坡先生年纪轻轻却仙逝日本而伤心。对于小凤仙,对于男女知音,对于蔡将军的历史地位以及两人为共和、为民国、为四万万同胞,摒弃私利、舍生忘死、相互倾诉、惺惺相惜的情感也知之甚少,并没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幅蔡锷将军旧居(昆明金马碧鸡坊)照片,心里十分沉痛。蔡锷将军旧居已被掩埋在金马碧鸡坊庞大的商业王国里,拍摄者说,他用高德地图找到旧居附近后,导航显示到了但就是找不到旧居,周边也没有标示牌,问附近行人和商家也没有人能知道旧居到底在哪里?最终还是靠拍摄者“行万里路”的精神,终于找到了旧居并拍摄了这张照片。蔡锷将军旧居亦叫得意居,亦是云南赛俩目集团的办公场所。想当年,蔡锷将军担任云南军都督(云南最高军政长官)时,革新政治,拥护共和,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将一个边陲地区发展成为民国时期的一个富庶之地,令其老师梁启超亦刮目相看。为此,蔡将军还主动降薪,从每月600大洋,降至120大洋,再至60大洋。这在民国所有官员中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这样一个爱民亦被民爱的共和英雄在昆明却没有一间让人瞻仰的旧居,实在令人废解。

这张心酸的照片,让我再一次观看了电影《知音》和一些有关蔡将军和小凤仙的文字资料,使我对影片和片中人物及其传奇的爱情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王心刚主演的蔡将军,可谓神形兼备,既表现了将军文武双全、琴剑皆通的儒将风采,又刻画了将军救国救民、忧心如焚的护国英雄的内心。蔡将军,生于湖南邵阳,学于长沙时务学堂,师从谭嗣同、梁启超,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蒋百里、张孝准同为士官学校“三杰”。成事于云南昆明。1911年10月30日,领导了云南“重九起义”,在全国率先支持辛亥起义和民国政府,任云南军都督。1913年10月30日,袁世凯为拉拢利用蔡将军,将其调至北京,让唐继尧继任云南军都督。蔡将军与小凤仙就是在这段时间于北京相识、相知、相爱、相别、相思,成就了一段以身相许、以死相报的千古奇缘。

袁世凯及其儿子袁克定在袁世凯做了民国大总统后便做起了恢复帝制、重新登基的皇帝梦。为了皇梦,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卖国求荣的二十一条,令蔡锷、小凤仙等国人反对和不耻。袁为了钳制蔡锷返回云南,软硬兼施,用尽各种手段,包括把小凤仙介绍给蔡锷作为眼线。电影一开头,让两人在北京一个茶坊、一曲高山流水的琴曲中相见,随后,袁克定作媒介绍两人相识。蔡将军将计就计,携小风仙频频出入酒场、舞场、戏场、赌场等等,才子佳人,风花雪月,营选出玩物丧志、身陷温柔乡而不拔的假象。蔡母对此怨恨不已,痛恨家门不幸,出此逆子,从而大闹八大胡同,小闹袁府,并以此为由愤而离京,回归湖南。因与小凤仙交往日深,蔡将军得知小凤仙,人虽在风尘之中,心却在风尘之外,她深明大义,嫉恶如仇,视蔡将军为当代英雄,远在当代枭雄袁世凯之上,全身心支持蔡将军护国反袁的主张,也希望蔡将军为其报杀父之仇。就在蔡将军迎娶小凤仙的前夜,小凤仙穿着蔡将军的军服回蔡府,骗走了江统领手下监视蔡将军的北洋军,蔡将军因此逃离京城,由天津至日本,至香港、越南,再由滇越铁路回到云南,担任了云南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1915年12月25日,打响了反袁护国的第一枪。袁世凯于1916年3月不得不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一命呜呼,死于尿毒症。1916年11月8日,蔡锷将军因喉癌逝世于日本福冈,享年34岁,真乃天妒英才。随后,蔡将军遗骨运回祖国,中华民国为其举行了首个国葬,其坟墓修建在长沙岳麓山上。

蔡锷将军,天生英才,十二岁中秀才,随后就读长沙时务学堂,留学日本,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袁世凯非常欣赏其才华,认为他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之上。如果他不心系民国,拥护共和,不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而拥袁称帝,其个人前途将如日中天。小凤仙如果按袁家计谋行事,将蔡将军一言一行密告于袁,使袁无法脱离虎口。袁世凯称帝之日,恐怕也少不了小凤仙一个妃嫔之位。但小凤仙亦愿意用自己的热血唤醒民众,愿意挑破指血将年青画家所画的黑太阳染红,使日月无光的世界变成重见天日的世界。两人的目标和理想虽有大有小,但是却是一致的,就如同一间大厦中的房梁和砖块一样。正是这共同的信念才能使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毫不犹豫地舍生忘死、共赴国难,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因此,民主共和就是他们传奇爱情的基础。蔡将军逃出之后,小凤仙不幸入狱,直至袁世凯死后才释放出狱。后来,小凤仙嫁与一位长相很似蔡将军的东北军唐姓军官,军官抗日殉国后,小凤仙又嫁给一位工人,直至1954年患痴呆症离世。小凤仙短暂的一生,如同她的爱情一样具有传奇色彩,正如蔡将军为她听写的对联一样:“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如果仅仅把小凤仙看作是一个京城名妓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这段千古奇缘的。

蔡锷将军千古!

蔡将军与小凤仙的千古恋情千古!

 5 )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知音》讲述的是民国初年时代背景下,护国儒将蔡锷与风尘女子小凤仙的爱情传奇,一款让人深羡不已的英雄美人“知遇”模式。

    虽然已过二十余年,但此情节至今难忘:袁世凯驾崩,小凤仙出牢,被蔡锷母亲接往老家;小凤仙船头抚琴,弦断,知将军不治,哀声念知音。

    山青青
    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
    如泣如诉如悲啼
    叹的是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一声声
    如颂如歌如赞礼
    赞的是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小凤仙唱到此处,该是何等气越豪迈,也因此获得生死相托的知音。这种意境,竟比岳飞的“《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高阔大气。

    一位江湖中的风尘女子,因为知音,所以痴情,因为痴情,所以侠义。

    王心刚以49岁扮演34岁的蔡松坡,形神具备,风流倜傥,侠骨柔肠,深入人心。

    《知音》讲述的正是“人生难得一知己”,而事实却又是“千古知音最难觅”

    这段后人演绎的传奇与真实的小凤仙到底有多大关系?

    《民初史略》记载:小凤仙,浙江钱塘人,“流寓袁哑,堕入妓籍,隶属陕西巷云和班,相貌乏过中姿,性惦龃是孤傲,所过人一筹的本领则粗通翰墨,喜缀歌词,又生成一双慧眼,能辨别狎客才华”。民国四年(1915年),小凤仙结识蔡锷,时年17岁。同年11月,袁世凯称帝前夕助蔡锷逃出北京。都中人士赞称她为侠妓。

    蔡锷的出逃有很多版本,但都或多或少地与小凤仙有关系,也说明小凤仙确实对蔡将军起到了一定的“掩护”作用。

    看过小凤仙的照片,非倾国倾城,却少有风尘味,还可以说是端庄、严肃。

    蔡将军曾赠小凤仙两联:

    不信美人终薄命;由来侠女出风尘。

    其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

    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特地请大名士易宗夔代撰了一副挽联送去致祭: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可见,二人确实有情。然而,历史的真实到底是什么样?我还想问:二人真是知音吗?

    蔡将军是不是始终就有利用小凤仙为预谋已久的出逃“找掩护,遮耳目”的动机呢?

    小凤仙年仅17岁深明大义地协助蔡将军出逃,是否也真正到达了知音的思想境界呢?

    不论是对于小凤仙还是对于相信爱情的人,这种设想都过于残忍了。

    有人提到,1951年初,远嫁东北,年过五十,人老珠黄,生活拮据的“侠妓”小凤仙求见梅兰芳,当她讲到蔡将军到云南后就再没有给她来过信,以及在讨袁护国战争中喉疾加剧,去日本就医逝世时,声音哽咽,泣不成声。

    从女人的角度,我相信这是真的。

    知音难觅,因为知音是要经得起端详的。

 6 ) 荧幕上的中国近代史-1-《知音》(蔡锷与小凤仙)-观后感

2022年6月25日第一次组织中国近代史系列电影沙龙,从荧幕上学习和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史,选择的第一部电影是《知音》。

一、故事背景

《知音》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历史传奇故事片,由华而实编剧,谢铁骊、陈怀皑、巴鸿执导,王心刚、张瑜、英若诚主演。影片描写了民国初年,护国儒将蔡锷在风尘女子小凤仙的掩护下,冲破袁世凯的监控,回滇兴师讨袁的故事 。电影于1981年10月10日在中国上映。‍

二、主要演员

作为80年代初期拍摄的电影,关于主要演员王心刚和张瑜,80、90后及之后的年轻人是相对陌生人的,而对于六七十年代的前辈,相对就是熟悉一点的。八九十年代的电影、电视还不是很发达,能看到的电影不多,一部电影能反复看也是一种乐趣(还因为娱乐活动也不多)。所以,对于主要的一些演员,那个时候的人是熟悉的。

三、题材-开放的信号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行业逐步进入商业时代。但是回顾中国的电影史,不能单纯以商业电影和剧情电影来看待,其中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这部影片拍摄于1981年,正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不久的日子,我们朝着西方和开发转换的日子。北京电影制片厂创办于1949年,算是和国家比较紧密的吧。可以猜测当时的电影拍摄成本较高,拍摄不易,我们不禁思索为什么选择了蔡锷与小凤仙这样一个看似爱情的“知音”题材。我们可以说是它是一部红色电影,但是红色题材不少,为什么选择这样比较特别的题材,我们大概猜测和以下可能有关:

A.服饰

开放意味着服装也会向西方一样靠近,虽然我们现代的服装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但是电影中的装扮、服饰对于当时的人还是冲击很大的,也许意味着我们原来还可以这样打扮。

B.生活

剧中展示的生活也不同,虽然没有现在的美食丰富,但是关于吃喝,我们似乎不应该那么抵抗。

C.舞蹈

很多舞蹈作为西方代表的文化产品,不像现在一样广场舞盛行、舞厅也多不胜数,对于交谊舞的开放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

D.歌曲

我们最早的歌曲都是以红歌为主,慢慢过渡到轻松欢愉的歌曲,最后才是港台等歌曲。

以及片尾曲“知音”(李谷一)

电视剧以1915-1916年的故事为背景,实则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模式,这不是一种思想解放的前兆么。

四、台词

回望80年代的电影,就台词方面和现在都很不一样,每个人说话都有每个人的特色,其中蕴含着有趣的韵味。比如蔡母在接到袁世凯的钱时候说的:“袁家的钱迟早会用到袁家的头上”,暗示着反对袁世凯是迟早的事情。

以及“四万五同胞的热血会把太阳染红的”。

五、剧情故事性

但从电影的故事来看是相对简单的,以蔡锷的委曲求全,沉迷温柔乡麻痹袁世凯为主线,讲述蔡锷与小凤仙的知音之路。没有侦探的计谋、华丽的武打、没有震撼的枪战、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和现在的计谋、武打、枪战、爱情电影比,确实略显故障。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关注其中的社会变化、台词文化,还是很有意思。

六、关于放走蔡母的思考

电影过程中不禁疑惑,蔡锷先是用计送走了母亲,其次才是自己逃脱。袁世凯在这个方面犯了一个错误。那么关于部门的管理、人质的扣押,应该如何操作,有没有犯兵家的大忌。如果部下管的太阳,容易离心,如果太松,可能出现蔡锷这种情况。

七、感想

以前看电影总喜欢刺激、精彩,现在看电影更加喜欢平和,可以认真感受和思索。不断有新电影刷新票房纪录,但是也可以回头看看过去的电影,这也许是一种“历史纪念”。

 短评

歌美人靓

9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老片子,看了有必要补习一下当时的相关历史知识。片子当时的摄影水平不错,知音情感戏分总觉得不足,倒是配乐为此渲染了境界。古琴啊古琴,令人醉。呃,小凤仙给我感觉有时很美,有时又很一般,纠结。感觉王心刚也适合演周总

14分钟前
  • 许多多
  • 还行

童年,郑州,影院?

15分钟前
  • 鸟甲
  • 还行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载知音最难觅

16分钟前
  • fiorile鱼
  • 推荐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18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从历史传奇的儒帅侠女角度,本片完成度颇高,王心刚张瑜的颜值气质演技外加李谷一的同名金曲,都是一时之选。可从历史传奇的智斗悬念角度,小凤仙这条核心线索其实并没交代清楚:她自己事先是否被袁克定明确指派暗中监视蔡锷,还是纯被利用毫不知情?此事如不能明晰,观众对于俩人很多后续互动的情绪细腻变化都处在模糊混沌无法融入的尬尴之中,比如俩人“肝胆相照铭心刻骨”剧情高潮时刻,那到底意味着小凤仙终于毅然决然叛变袁营,还是蔡锷直到此刻方知她根本不是卧底?这显然就不如:蔡母以门风家规大闹宫堂的脱困巧思,以及一面听戏蒋干盗书一面蔡府被抄搜出文包的古今互文——也对应了江朝宗说蔡锷是“头上长着反骨,肚里揣着三国”。……三星半

20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谢铁骊掌舵,陈怀皑辅佐。二人深谙中国古典文化,无论是意境营造还是细节塑造,都显现出细腻、幽远的民国意境。“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借风云人物的感情线重塑历史变幻,这种对电影与历史的双重探索值得肯定。王心刚演艺生涯后期的代表作,为戎马一生的将军增添了几分文气,想不出同时期谁比他更合适。

2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这样含蓄的爱情故事,比现在那种自由奔放的好多了

28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力荐

因为古琴而看,结果热泪盈眶了。知音之恋,最是刻骨铭心。

31分钟前
  • 无尽夏
  • 力荐

高山会流水、古琴会知音,弦断人未老

34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张瑜的小凤仙比杨颖的靠谱多了,王心刚、英若诚演得也颇有民国范。在81拍一个民国年代的爱情故事,在当年来说,应该算是突破,但人物还是有点脸谱化,叙事也比较老套,今天看来显得过时了。

37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九万里南天鹏翼,君正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40分钟前
  • 林三郎
  • 推荐

這才是中國的電影。

42分钟前
  • 长期潜伏中
  • 力荐

2.5 个人觉得中国电影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依然被囚禁于戏曲的牢笼中,大概是第五代出来后才渐渐摆脱出来

47分钟前
  • LOOK
  • 较差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50分钟前
  • 香水瓶
  • 推荐

误打误撞,竟是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

53分钟前
  • 茉琉
  • 推荐

小凤仙自蔡锷将军去世后,先嫁给东北军的一位师长,从北京移居沈阳。师长死了,她改嫁给一位姓陈的厨师,住家于沈阳市一座平房里。邻居叫她“陈娘”。解放军占领沈阳。这年小凤仙已48岁。先是进一家被服厂做工,以后给人当保姆。文革时她年过70,丈夫已死,孤苦伶仃。1976年,76岁之龄病故。

55分钟前
  • 大米饭
  • 还行

小时候不懂政治,所以看来没意思

59分钟前
  • 笨锅
  • 推荐

“将军拔剑南天起,我做长风绕战旗”——怎奈七尺之躯,已许国,难再许卿!

60分钟前
  • 随风的方向
  • 力荐

英雄情怀,儿女情长

1小时前
  • 满川风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