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间谍

HD中字

主演:Serge Renko,卡特琳娜迪达斯卡鲁,谢丽埃勒·克莱尔,阿曼达·朗格勒,埃马努埃尔·萨兰热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三重间谍 剧照 NO.1三重间谍 剧照 NO.2三重间谍 剧照 NO.3三重间谍 剧照 NO.4三重间谍 剧照 NO.5三重间谍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三重间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以上世纪西班牙內战为背景的政治惊悚片,前沙皇将军菲欧多带着妻子移居巴黎后,过着神秘的生活,在公产主义者受到压制的法国,菲欧多却公开声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间谍,而且是个三重间谍,同时服务于俄国的白军和红军,甚至德国的纳粹军。  1936年的欧洲,正值西班牙内战时期。身为前任沙皇军队将军的费欧多携着他年轻的希腊妻子阿茜诺一同移居巴黎。法国人对战争漠不关心,只管取笑西班牙人。阿茜诺同情她的共产主义邻居,费欧多的态度却很暧昧,他频繁地外出,谁也不知道 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他还公开宣称自己是间谍。他究竟是为谁工作的?他是忠于沙皇的白军?红军间谍?纳粹分子?还是个三重间谍?茜宝平常的心执法霸王花别和陌生人跳舞豪勇七蛟龙续集布偶金银岛历险记儿子1991遗失的1/2明日传奇 第五季怒放老爸当家2015起尾注外部空间打黑风暴把爸爸借给你一百样东西微观历史秀救世主杰夫内战前我的好朋友黑漆漆狄仁杰之恢诡赤目特种部队:毁尸灭尽血尸夜乌龙院2022海盗:最后的皇家宝藏拿摩一等龟甲秘事之拨云见日女高怪谈4:声音天国大罪二十五,二十一实习医生格蕾第十一季时间守护者月光变奏曲铁血警雄喜马拉亚星听风者之歌时空来电

 长篇影评

 1 ) 间谍,在优雅中消失

Eric Rohmer的片子,没想到一上来就看了这部最新的。新浪潮中的电影作者至今仍活跃着,看这部《三重间谍》就跟几年前看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一般的静心与屏息。

巴黎,俄国白军的退役军官,他那美丽的希腊画家妻子,两个人的法语都有口音,但都让人心生缅怀,俄国式的深邃与沉静被演绎得极具宫廷遗韵。

一个基本是公开承认自己身份的间谍,立场却显得不再重要,只记得那些睿智的对话、回旋的思路。二战之前的纷乱局势中,再精英的头脑,显山露水,然后就是政治机器转动中的暗哑火星。

一杆干涩的画笔,一个下楼时摇曳的丝制裙摆,一场夫妻间的言语角力...流淌再流淌,优雅之泻,将间谍与他的妻子涤荡的再无痕迹。

 2 ) 间谍

对我来说,Rohmer的电影每一部都是一样的。每部都有一两个角色,而镜头都好像是架在这些角色的头上。好像上帝无辜地在看犯罪的人。Rohmer像上帝一样非常耐心的记录这些人在公开和私人情景下的所有表现,当然有他做的说的,还包括“想的“,很多对话听起来都像是角色的思考过程。可是,可是,问题就在于即使这样盯着看,你还是会对角色所做的这个或那个抉择感到无法理解。并不是这个抉择本身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只是在我看来这个抉择和之前我看到的听到的之间是断裂的。电影里的角色之前的思考和讨论好像都没有对这个抉择有任何帮助。他只是随便(随机)地做了一个决定。也可能观众(上帝)之前看到的听到的不过是障眼的手法,是"犯罪前的扭捏",尤其是思考。

 3 ) 想象的悲剧

剧透一下,我理解的故事线

男主在一个靠变卖资产接济白军老兵的协会里工作,他的落魄堂弟是个王子,他本身也是一个军事学校毕业的文职将军,说明他可能是个沙皇时代的贵族。

工作的性质他需要不断出差拉赞助。

在他被人目睹出差德国,和德国情报头头会面之后呢,他那些在苏联做红军将军的同学据新闻报道被斯大林kill了。

他本来是个有原则的间谍,出卖叛变的同学。

但是,他在苏联有个儿子,他可能因为落魄王子刺激而变得贪婪,他想回到苏联,为此呢,他策划了他老板的绑架案,毕竟斯大林想kill所有白军将军嘛。他本以为苏联大使馆会把他带到苏联,结果把他送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暗杀了。

结尾,为什么作为间谍,在他的生活场所里没有发现被贩卖的情报呢?因为他和办公楼房东合作,通过房东把情报递交给苏联大使馆。

就像结尾说,如果他考虑一些他可爱的妻子,就不会这么做了。

作为普通人,没有这么多烦恼。

我还蛮喜欢,一直在对话,让人演算故事的电影。

 4 ) 侯麦的历史虚无主义

新年来资料馆看的第一部片是一部侯麦拍的间谍片!

这部片讲了一对来自俄国和希腊的夫妇在20世纪30年代的巴黎的经历:Fiodor是个流亡的白军将领,在一个白军老兵协会工作;他的妻子Arsinoé来自希腊,她平时不问政治,沉浸于自己的绘画爱好中。两人外表平静地生活在巴黎,与楼里的一对法共邻居夫妇也结下了友谊。Fiodor不满足于自己的边缘地位,不断游走在白军、苏共、纳粹、法国政府等势力之间,成了身份难辨的多重间谍,他的行为渐渐引起了妻子的怀疑和不满。最终他在一次清除上级的行动中败露……全片没有刺激或悬疑,到最后也没有真的给出一个彻底的清晰的“大结局”,有的只是间谍男主的一些小谎言小野心和画家妻子的小敏感小脆弱,所有这些最后也都不出意外地被大历史残忍地裹挟碾碎……

侯麦固然是在讲个体的故事、讲男人的野心和女人的无助(Fiodor在乡间别墅的玻璃罩阳台上给妻子讲起自己如何在各方势力之间靠交换情报来影响历史进程那段,从台词到拍摄都很精彩——男人边讲边来回走动,停在镜框左侧或右侧,直到最后讲到自己的行动有重要影响力时,他站到了屏幕中间;而整个过程中,妻子始终坐在远处的椅子上,一言不发地听着,和观众一样将信将疑……),他在片中也的确展现了自己的审美取向(当时的法国左翼知识界喜欢立体主义、毕加索,而白军出身的男主则对这些东西不理解也不想理解,他们的法共邻居问起康定斯基、马列维奇时,他嘲讽地指出:这些人已经不在俄国了,斯大林也不喜欢他们……),然而这部片的抱负显然不止这些,回顾反思大写历史的抱负贯穿全片。最直接的明证就是片中间歇插入的历史档案影像。影片以1936年人民阵线胜选的档案影像开头,一下就把时代大背景抛给了观众。36年大罢工、西班牙内战、37年世博会上德国、苏联和西班牙的展馆(德国展馆前是充满“雅利安性”的人体雕塑,而西班牙展馆里则是《格尔尼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法国被占领……每一段档案影像都在配合片中人物的故事进展的同时,给观众一个更完整的上帝视角,感受到历史车轮在那几年里的加速运转。抛开接下来要说的立场问题,这部片子还是值得推荐给对30年代法国左翼史有了解有兴趣的观众的!

侯麦在他的最后两部电影《英国贵妇与法国公爵》和这部《三重间谍》中,一改以往只谈恋爱不谈政治历史的做法,直接地、全方位地、不隐藏自己观点地讲起了这些宏大议题,而且他选择的时段都是最复杂、最动荡、也最富有争议的历史时期。在《英国贵妇与法国公爵》中,侯麦把支持改革的奥尔良公爵塑造为一个有情有义忍辱负重但仍被历史裹挟而身不由己的好贵族,他对保守贵族并无好感,而对革命者的鄙夷态度更是不加掩饰。总体上,侯麦似乎在展现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核心人物是如何无奈地败在历史洪流面前。而在这部《三重间谍》中,主角Fiodor并没有奥尔良公爵那么显赫的地位,他的流亡白军将领的身份让他其实处在历史的边缘——他的祖国已经是共产党的了,而在他流亡的法国也已经是左翼执政,纳粹对俄国显然也只有利益之交而并无任何亲近……他在自己的三重间谍身份之中先是如鱼得水,随后也逐渐迷失,最后走向彻底失败。在这位三重间谍眼中,没有什么力量是正义或邪恶的,他有个人喜好,但少有价值判断。Fiodor厌恶纳粹,骨子里是因为他看不起德国人;他作为前白军将领宁可为斯大林服务,因为他还想效忠自己的国家。Fiodor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似乎是一个边缘人版的奥尔良公爵:试图在水火不容的各方势力明枪暗箭你争我抢之中以一己之力斡旋运筹,影响时局,为国效力,最终失败且搭进了自己乃至身边人的性命。侯麦似乎在透过这样的叙事,侯麦似乎在展现一种建立在相对主义上的虚无史观,而这种无所谓正义或邪恶、历史剧变只会碾死个体因而无所谓进步与倒退的虚无主义的底色无疑仍是保守主义的。

 5 ) 间谍的爱情

        男主角是被苏俄红色政权流放的“前白俄政府将军”,女主角是一个半职业画家,希腊人。
        和所有夫妻一样,男人和女人过着看似平静的生活,只是和清闲的画家相比,男人的工作看似比较忙些罢了(表面身份:服务于一个为前白俄军人提供福利保障的机构)
        但女人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伴侣在从事着某种危险的行当,却又不敢直说(或许,“神秘”也是男性的某种魅力标签)。只是暗暗的寻求真相,直到有一天,男人觉得再也瞒不下去了,自己说出了真相。
        值得玩味的是,男人说出真相的过程,一种无法找人诉说的秘密,终于一吐为快后的不可抑制的快感大爆发。他终于可以告诉自己心爱的人,自己担负着如此多的秘密!(追求刺激本就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如此重大的责任!(男人都有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可笑自负)。自己是多么伟大!(只是“伟大”两字没出口而已)
         自此,他们更相爱了。
        男人甚至愿意为了女人看病(当然,也为回去见见自己久未谋面的儿子)计划重回对他来说,危险重重的祖国。
        但是悲剧却突然发生了! 男人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危险事业”而神秘失踪(估计是丢了性命),女人稀里糊涂的成了“间谍的帮凶”,悲惨的死在了牢狱里。
        所谓“爱情”,本就应该如此。当一个女人真正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她就决定将自己毕生的命运和对方牢牢的绑定在一起(反之亦然),愿天下“有情人”,俱能珍爱“枕边人”。
  


  



    
  

 6 ) 巴黎1936~1937,侯麦的间谍故事

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2004年拍摄了他的倒数第二部作品《三重间谍》(Triple Agent,又译“花都无间”),是继他2001年描写法国大革命的《贵妇与公爵》(L’Anglaise et le duc)之后的第二部政治题材电影,也是他唯一的间谍片作品。侯麦自70年代的两部剧情长片《O侯爵夫人》(Die Marquise von O.,1976)、《帕西法尔》(Perceval le Gallois,1978)之后,直到21世纪才重回古装片/时代剧领域。侯麦以当代情感题材的“六个道德故事”、“喜剧与格言”、“人间四季”三大系列赢得国际声誉和影坛地位,却在晚年拍摄了对他而言相当少见的间谍片。从电影作者论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在侯麦的创作中就显得尤为有趣;而仔细梳理了影片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和侯麦的表述之后,这部影片又涉及到俄国内战、西班牙内战以及二战前夕的欧洲等诸多问题,同时,又因侯麦“艺术电影”和“作者电影”式的表达显得十分与众不同。

        一、故事和历史:侯麦叙事法
        《三重间谍》故事主部涉及的历史时期是1936年5月到1937年9月,尾声部分则一直延伸到1943年。希腊籍女画家阿尔西诺伊和丈夫白俄军官费奥多•沃洛宁旅居巴黎,阿尔西诺伊不问政治,只关心她的绘画,沃洛宁为流亡法国的白俄军事联盟(White Russian Military Union)工作。因为患有肺结核需要疗养,阿尔西诺伊与丈夫搬到巴黎市郊。她从女友那里听说声称去布鲁塞尔出差的丈夫实际上去了柏林,并发现丈夫似乎在从事秘密的间谍工作。在她的追问下,丈夫沃洛宁道出了实情,他为白俄军事联盟筹款的工作需要与纳粹做生意,同时也要与苏联周旋。阿尔西诺伊的健康持续恶化,沃洛宁考虑回苏联担任军事学校的校长职务。在1937年9月的一次行动中,他的“过失”导致白俄军事联盟主席杜布林斯基被绑架,于是当夜沃洛宁失踪。此后,阿尔西诺伊因替丈夫做伪证而被法国警方逮捕,作为绑架案从犯被监禁,1940年死于狱中,沃洛宁则据称被苏联内卫军(NKVD)杀害于西班牙。
        影片取材于1937 年俄罗斯全军事联盟(ROVS)主席叶甫根尼•米勒(Evgenii Miller)将军 绑架案(注1)。而苏联安插在ROVS中的间谍尼古拉•斯科布林(Nikolai Skoblin)和妻子吉普赛歌唱家普乐维茨卡娅(Nadezhda Plevitskaya)则是本片中沃洛宁和阿尔西诺伊的原型。斯科布林在大清洗中,通过与纳粹情报官海德里希的帝国保安总局制造罪证,使得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元帅等大批红军将领被斯大林以莫须有的叛国罪处决。影片详细地描绘了这一复杂的、多方势力角逐的历史时期。以7处新闻简报标定时代背景,1936年5月,人民阵线(The Popular Front)赢得法国大选,6月内阁辞职,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勃鲁姆总理发表著名的“争取和平”的讲话,1937年6月巴黎世界博览会等等。侯麦以他著名的文学性对话细致地叙述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气氛。
        在本片中,担任视点人物的是希腊裔画家阿尔西诺伊,这是侯麦自70年代以来常用的女性叙事人,同时也是侯麦一贯采用的有限视点的叙事方式。侯麦早年系统研究过希区柯克,自“六个道德故事”系列影片以来就一直在叙事上采用有限视点和意外结局的方式,在《三重间谍》中,运用了希区柯克常用的“麦格芬” 技巧:本片的所有叙述都建立在日常生活式的对话之上,绝大部分场景在室内展开,而对事件的真相,比如沃洛宁的身份,以及沃洛宁究竟是有意出卖了杜布林斯基将军还是如他所说是一个行动中的“偶然失误”,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而在最后的尾声部分则揭示,真正的间谍是白俄军事联盟办公室的房东西蒙诺夫,他在办公室里安装了大量窃听器,并把情报送给苏联。于是在正片部分的叙述内,沃洛宁以及“三重间谍”是自片名而始的一个“麦格芬”。
但沃洛宁又并非是完全“清白”的,根据他自己的叙述,他身为白俄流亡军官,同时与纳粹和苏联都保持联系。这个人物带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纠缠:白俄军官其间夹缠着一战和俄国内战的复杂历史 ,其次,他自称是一个“大俄罗斯主义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俄罗斯”,甚至可以接受苏联方面开出的条件;同时他又与当时的纳粹政府(如片中提到的纳粹情报长官海德里希)保持一定的联系。同时片中的新闻纪录片现实,1937年西班牙内战已爆发一年,同时世界大战在即之时,当年的世博会上德国、苏联、西班牙等国仍然在巴黎开设展馆:在新闻简报中,埃菲尔铁塔下飘扬着纳粹的旗帜,德国展馆里陈列着先进机械,而旁边的苏联展馆里则陈列着列宁塑像,西班牙展馆里则是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对西班牙内战的态度是片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沃洛宁虽然声称自己“劝阻”了一度想支持弗朗哥的白俄军事联盟,但他的态度却是暧昧不清的。于是沃洛宁身处的复杂关系可以被视作当时法国政府态度的一个隐喻。
而影片的视点人物希腊女画家阿尔西诺伊则声称自己“不问政治,只关心艺术”,她醉心于自己的绘画。她与丈夫住在巴黎的公寓里,邻居是一对共产党教师夫妇,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甚至收藏了一幅毕加索的铜版画。在1937年4月搬家之前,两家人经常交流。他们经常阅读人民阵线的机关报《人道报》(L’Humanité),他们谈论艺术,当然他们也谈论政治,由西班牙内战引发的欧洲的紧张局势,大战一触即发,“对德国和苏联而言,西班牙不是战场,而是检验对手实力的场所”,“对西班牙的干涉是虚构的”,“斯大林只想把别人推进战争”。沃洛宁因为关心妻子的身体(可能同时还思念在苏联的儿子),想接受苏联的邀请回国担任军事学院院长,“因为苏联已经没有合适的军官了”,阿尔西诺伊并未表示反对,却把这视作丈夫对她的爱。对阿尔西诺伊而言,她的生活逐渐被政治侵入,她因关心丈夫而试图去关系政治,逐渐被他拉到同一边,并在事发后帮他圆谎,而最后因此法国警方逮捕入狱并死在狱中。与其说这是一个男权式的表述“女人承担历史罪责”或者“她死于她的愚蠢”,不如说这是一个情节剧式的表述,尽管本片着力以反情节剧的方式表现一个情节剧式的故事。
回到对侯麦的作品序列的分析上来,本片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极其关注社会政治,这在侯麦的23部剧情长片中是极为罕见的(另一个例子是涉及法国大革命的《贵妇与公爵》,方式类同)。侯麦的影片大多刻意回避社会政治事件甚至时代背景,以日常生活化的叙事和文学性的对白来表现“人类捉摸不定的情感”,或被誉为电影界的巴尔扎克(并以“人间喜剧”作为侯麦电影的总题,其四季系列也因此被译作“人间四季”),或被誉为电影界的简•奥斯丁,在这部电影中,侯麦式的电影方式一以贯之,在剧作层面上也是如此——丝毫没有间谍片的惊险刺激或者身份焦灼,甚至在尾声部分“揭秘”之时连恍然大悟之感都没有(只有“哦,这样”的感觉……),全片均在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的感情问题——十二年的无子婚姻,经常出差的丈夫,身体孱弱的艺术家妻子——上纠缠反复,“喋喋不休、纠缠不清”。一方面因为侯麦始终保持编导合一的作者电影方式,一生的主题可以反复书写并充分贯彻;另一方面则是侯麦的影片均为(极)低成本独立制片,侯麦本人自长片处女作《狮子星座》(1959)年票房失败之后,一直选择走“小众路线”,自称“有三万观众就心满意足”,除去《慕德家的一夜》之外均未获得任何票房成功。这部《三重间谍》也是如此,观众睡着者不少,影评人除了“侯麦式的电影”、“精巧细致”和“冗长乏味”之外也并无更多的讨论,甚至没有对侯麦一反常态地(接连)选择政治题材表现出兴趣。若说侯麦在80高龄还要追求自我突破,恐怕并不是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论断。

二、法国人和流亡者,艺术家和知识分子
影片的两个主角阿尔西诺伊和沃洛宁,分别是希腊人和俄国人,他们的法语带有轻微的口音,偶尔有些词想不起来,但总的来说是相当流利。他们的生活与邻居无异,属于“小资产阶级”(Petite Bourgeoisie)。他们在巴黎过着舒适的生活,聊天、吃饭、舞会、购物,跟法国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这是侯麦在影片中经常描绘的巴黎/巴黎人主题的延续和变奏,体现着巴黎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舞台的包容性。
影片中,阿尔西诺伊说自己“看不懂毕加索”,就她自己的近似于早期高更的绘画风格而言,还是稍稍有些保守,而这在三十年代的法国已经过时了,法国共产党邻居们说“法国人不喜欢风俗画”,他们喜欢的和谈论的则是毕加索、康定斯基等等先锋派艺术家的作品。沃洛宁则说“俄国人不喜欢深刻的艺术”、“立体派,我不明白也不想明白”,“康定斯基他们已经离开俄国了”,这段涉及政治的对话火药味十足,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礼貌的交谈。侯麦在自己的影片中引用过马蒂斯、蒙德里安的画作,对人物服装颇为形式主义的讲究也反映出他的趣味,可见在本片中,沃洛宁和阿尔西诺伊的趣味是被视作传统的或者过时的,但是其中并不带有价值评判,至多是与邻居或者侯麦的趣味不同(但邻居仍然非常喜爱阿尔西诺伊的画作,侯麦也不吝给予其特写镜头——他片中并不常用的一种镜头方式),这也是巴黎作为国际文化都市包容性的体现。在这一层意义上,巴黎当然可以作为一个“间谍故事”的舞台。这应当就是沃洛宁的身份和关系所指涉的具体内容。不仅仅是影射法国政府在1936-1937年的政策选择,同时也是巴黎作为空间在人物上的体现。
另一方面,法国共产党的邻居和西班牙内战又带出苏联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而回到侯麦对人物的改写(注2) ,特别是对阿尔西诺伊“艺术家”身份的强化,和对故事逻辑的重构,又在侯麦自己的艺术趣味之外,带出了某些症候。侯麦也借影片中法国共产党夫妇和阿尔西诺伊女友之口谈到“巴黎的很多现代艺术家都是俄国人,甚至参加过俄国革命”,“苏联人容忍不了先锋艺术,比如斯大林就是如此”,而毕加索又因其左派身份成了例外 (注3),这是侯麦处理意识形态冲突的一种修辞,苏联已经被放置在与左翼知识分子不同的位置上。关于苏联政府在彼时的所作所为,沃洛宁还暗示斯大林的大清洗可能与纳粹提供的“情报”有关(甚至直接提到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处决一事)。同时沃洛宁也谈到“共产主义是乌托邦”,“布尔什维克们已经从议程中取消了世界革命”,却又声称自己认同的是“俄罗斯祖国”,“我是俄国人,首先要为祖国效力”,这是他为自己接触和亲近“斯大林苏联”的辩护,但同时,这既是某种试图超越/回避意识形态分歧的表述,也是对苏联此后“大国沙文主义”的暗示。邻居共产党夫妇也谈到法国共产党既反对人民阵线政府的“和平主义”,同时也反对托洛茨基主义,而这一分歧又反映在西班牙内战问题上,法国共产党与苏联对西班牙内战的政策十分不满——侯麦仅仅以阿尔西诺伊去拜访邻居时瞥见的一次争论一笔带过,对此并未过多涉及。而参照肯•洛奇的《以祖国之名》(Land and Freedom,1996)和奥威尔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其实在西班牙内战之时,左派内部的纷争其实也是颇为剧烈的。
于是有趣之处就在于,侯麦似乎理所当然地站在了一个六十年代欧洲新左派的位置上,纳粹和斯大林苏联已然都是可打的死老虎。侯麦用细致的文学性对白将片中每个人物的立场剖析清楚,以此带出他对当时国际政治的观点。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内容是通过一个“不懂也不问政治”的希腊女画家的有限视点和“支离破碎”的聊天展示出来的,主要的消息来源是其丈夫,白俄流亡军官沃洛宁,邻居法国共产党夫妇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因为他们出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谈论艺术),侯麦为何要选择两个“外国人/流亡者”的叙述角度呢?
有趣的是,同是俄国流亡者的纳博科夫曾以同一事件创作了短篇小说《助理监制》 ,纳博科夫在小说中描写的是“我”和朋友一起观看一部名为《斯拉夫娃》的二流间谍片的体验,《斯拉夫娃》正是普乐维茨卡娅的传记片。纳博科夫在小说中嘲笑了好莱坞庸俗的间谍片手法,却对白俄流亡者寄予了同情。如果说纳博科夫以此自况,那么侯麦的态度就值得玩味了。英国影评家塔马拉•特雷兹在分析了沃洛宁这一充满神秘和不确定的人物之后称:“费奥多(沃洛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侯麦的某种自画像。关于侯麦最著名的一个神话就是连他母亲(一说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是一名导演——侯麦让她相信,他只是一名教师,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资产阶级职业。” 或许其中有某种侯麦的人生经验,但在影片之中,作为导演的侯麦的位置,无疑是穿插其间的新闻简报和最后的旁白。
于是问题还是要归结到作为舞台的巴黎之上。本片主部中,巴黎仅仅出现了几处街景,与此形成对照的尾声部分中,“交代后事”的导演旁白忽然出现,二战爆发,法国人的撤退,纳粹占领巴黎,从凯旋门下经过,围观的巴黎市民默默地眼含热泪。影片结束在1944年,此时二战尚未结束,巴黎仍处在纳粹占领之下。于此,侯麦的位置清晰地显露了出来。在这个故事中,法国政府和法国人是缺位的,在法流亡者成了故事的主角。巴黎的舞台上,上演的是俄国男人的忠诚与背叛,希腊女人的爱情悲剧,法国人是邻居,是看客。法国的历史伤痛在这里被揭开了一个口子。
于是便可以理解侯麦为何选择了间谍片这一叙事题材,有趣的是他并没有去触碰贝当政府或者“法奸”的题材,也并没有直接介入冲突激化的二战,而是在战前的微妙时刻,选择了一个在巴黎的“外国人”的故事。但这又不是一个“与我无关”或者“个人是历史的人质”式的表达,而恰恰是一个“日常生活被政治入侵”和“人生无法避免的悲剧”的讲述。侯麦选择的位置和讲述方式,大约是讲述故事的年代使然。

三、侯麦的历史言说
侯麦虽名列新浪潮导演之列,但无论形式和风格,都与其他几人(戈达尔、特吕弗、夏布洛尔、里维特)不同,侯麦不厌其烦地在电影中大谈情感、道德和哲学,甚至在风云激荡的1968年,侯麦拍摄的影片仍是不温不火的《慕德家的一夜》,他担任《电影手册》主编时因被批评“不够激进”被迫辞职,总之侯麦是典型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自己的古典趣味、个人修养和宗教背景都影响到他的电影创作。我认为侯麦有某种犬儒主义倾向,追求自我电影世界的完善,同时,侯麦的一个明确的诉求是追求电影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他的影片通常避免时代或者政治发生联系正是因为这一点。
在小说《伊丽莎白的小屋》的附录里,侯麦谈到自己是在“战火纷飞的巴黎”写作,这本写于1944年的小说同样无关战争和时代,侯麦说:“我给自己过了一个问题:‘可能书写当下的事件吗?’我的结论是:‘不,我们不能,需要距离。’”阿尔西诺伊也说:“我不喜欢户外作画,我喜欢拿回家画。” 若说侯麦的三大系列都是一种“去政治化”的表述,那么他晚年的两部作品《贵妇与公爵》和《三重间谍》却显得格外政治化,片中人物谈论政治的方式恰如其他作品中人物谈论哲学或者谈论感情,那么这是侯麦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表达的距离么?更有趣的一点是,《三重间谍》片名用的是英文Triple Agent,这在侯麦的电影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例,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显然不是为了国际(尤其是美国)发行的考量,那么是对好莱坞间谍片的戏仿,还是如前文所述,法国人/法国文化已经缺席到连片名也变成了英文了呢?
诚然,这部电影具有明确的六十年代特性,侯麦在影片中对政治力量的划分,基本处于六十年代(左派)知识分子的共识,侯麦虽然保守,但只是比戈达尔或者手册青年们保守,他仍占据着经历过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的立场。同时,这部影片仍然延续着侯麦的一贯表达方式,除了将间谍故事转换为自己钟爱的“道德主题”的探讨(阿尔西诺伊认为丈夫对她不够坦诚,以及沃洛宁的表达是否诚实,身份是否“正义”,阿尔西诺伊因为爱沃洛宁而作的伪证是否正当等等),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是本片全部建立在并不确定的语言逻辑之上,除开尾声段落的“历史叙述”,包括尾声段落的“揭示真相”在内,全部是在人物的对话之中推进叙事。影片中被审判的是“不明真相”的阿尔西诺伊,甚至没有给出一个想象性的解决或者光明的结尾,如果侯麦在等待叙事的距离,那么21世纪的后冷战现实对他而言已经具备了这种距离:
侯麦在这部影片中,试图重建多元的和包容的国际化的巴黎,这可以看做是对法国在后冷战和全球化之中位置的一种思考,同时,缺席的法国人和作为主角的流亡者,又是对法国的移民问题的一种反映,也是后冷战以来法国文学写作的一个面向:重新定位法国文化的主体性。影片中回望1936-1937年的巴黎,是反思二战前夕法国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反思法国文化内在问题的一个切入点。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侯麦在日常生活政治化的年代只拍与政治无关的爱情喜剧(想想那时的风行政治电影吧),却在历史扁平化和日常生活去政治化的年代拍摄政治题材电影,这种反其道而行,刻意营造距离感的诉求,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品格,同时,也是在“历史缺失”的今天重述历史,打开“褶子”或者再度历史化的知识分子式的严肃思考。侯麦是一位隐士,同时也是一位智者。

——————————————————
注1:叶甫根尼•米勒将军在一战中升为中将,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米勒反对“俄罗斯军队民主化”,并在十月革命后在俄罗斯北部阿尔汉格尔斯克组织白军的抵抗活动,在一战结束、协约国撤兵之后于1920年流亡法国,组织俄罗斯全军事联盟(Russian All-Military Union,ROVS)继续抵抗布尔什维克。1937年9月22日被绑架,1938年3月11日死于莫斯科。

注2:片头字幕称:“本片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建立在一个真实的未曾解决的神秘事件之上。人名、人物和动机,还有一些曲折的情节,都是我们自己虚构的。
 
注3:毕加索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53年为悼念斯大林逝世还专门为《法兰西文学报》创作斯大林肖像。
 
注4:The Assistant Producer,初刊于1943年《大西洋月刊》,后收入短篇小说集《Nabokov's Dozen: A Collection of Thirteen Stories》(1958)。是纳博科夫赴美以后放弃母语,改以英语写作的转型阶段代表作之一。
 
注5:Triple Agent: Portrait of the Unknowable Other, Reflection of the Unknowable Self. Tamara Tracz , http://archive.sensesofcinema.com/contents/05/34/triple_agent.html

 短评

风格比早期更加成熟,色彩更加浓重

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4.0。1. 侯麦被低估的一部作品,遗憾当年柏林电影节没有拿奖。2.以为是复合类型片,其实还是侯麦特色,以反叙事来叙述二战前的风云际会,从频繁对谈之中来勾勒各方势力,从女性的悲剧命运中来反思历史的责任担当,从热衷于巴黎街景拍摄到巴黎被悬空,反思法国在世界的地位。3.埃里克向来因为影片能带来票房收入而自豪,但这或许是他第一次亏钱,同时也导致他人亏钱。这是个巨大的打击。他告诉我,他害怕会落到戈达尔那样的境地。(《侯麦传》)4.女主美炸。

6分钟前
  • 假迷影真胖叔
  • 推荐

以上世纪西班牙內战为背景的政治惊悚片,前沙皇将军菲欧多带着妻子移居巴黎后,过着神秘的生活,在公产主义者受到压制的法国,菲欧多却公开声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间谍,而且是个三重间谍,同时服务于俄国的白军和红军,甚至德国的纳粹军。

9分钟前
  • 傲慢与偏见
  • 推荐

侯老麦最闷的电影吧,看的睡意连连。连拍一部间谍片也能拍的这么叨逼叨的,老侯我真是服死你了。

12分钟前
  • lixunhuan
  • 还行

后期的侯麦有些想要改变,主要的题材上的更加政治化,其实抛开这些背景还是一部典型的侯麦作品,于是我还是更喜欢过去那些单纯得只谈情感和道德的他。

17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3.5.重在“回味”。

20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这个世界上第一部我试图看了4次才看完的片子,呃,亏得我那么热爱侯麦还……

23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谁说这是老不死候麦的垂死挣扎,如果你对艺术史与欧洲30年代的政治格局有所了解的话,肯定能自乐其中。

26分钟前
  • Bigmob
  • 推荐

全程觊觎女主女配们的服饰和室内陈设

29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50女演员很可爱,美术很精致,但这样一个题材确实不是侯麦所能驾驭的,典型的侯麦式絮叨夹杂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原本应该极具戏剧性的故事被表现的不知所云。刻意沉静的情调,似乎与这个大背景的故事格格不入。最后的结尾非常残酷,几行字幕就交代了主人公的生死遭遇,让人不寒而栗。女演员非常出色

31分钟前
  • 飞刀员外
  • 较差

和上部同属政治电影,但虽然更类型化(悬疑片,有意识的去模仿希区柯克),观赏度上却并未多高,比上部英国贵妇摆定姿态与方向的激烈情绪输出少了太多感染力。开始侯麦曾想过采取同样的嵌入做法,只不过对象是记录胶片,过于琐碎的素材和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令他止步,因此转而采取简单的植入方式,但这样无疑没有任何创见,只是普通电影的历史背景渲染方式,即便在有着侯麦自满的场景和道具设置情况下。缺失悬疑感是最大的问题,间谍片核心被忽视,侯麦只是在这个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增添了人物交流上的可说和不可说,模糊了真相,最终造就了乏味平凡的整体观感。可抛开类型要求,对话真的具有闪光点吗,在依旧侯麦的对白中,是难以寻觅到政治紧张气氛和本该具有的人物属性,或许,侯麦的政治电影真的只有在直白输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功。

36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还行

最喜欢的的导演,极有风格的叙事方式,同时也是对类型片另类的表达。完全的作家式创作,对白流畅自然,又不动声色地推进,实在太精妙。还有候麦对女人的眼光绝太合我意了。

37分钟前
  • Y
  • 力荐

埃里克·侯麦的倒数第二部作品,提名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样一部有关间谍的政治惊悚片在候麦的处理下却显得波澜不惊,片中依然是大量的对话,配上一些新闻片反映历史背景,而对于真正的间谍活动却基本没进行描写。不过这些对话我居然大部分都能听进去。另外女主角虽然40多岁,倒也挺性感的。

38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隐秘”在侯麦的电影里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本上都是推动电影发展的核心情节。这部间谍电影也一样,直到最后才完全揭晓。在充满怀疑的间谍眼里,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是间谍,包括他同床共枕的妻子。所以打听消息的人都“被批上了间谍的外衣”,这种怀疑强迫与男女关系中的对出轨的怀疑强迫又何尝

41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一部远被低估的佳作。尤其在刚读完奥威尔《致敬加泰罗尼亚》之后,再看此片,觉得侯麦谈起政治绝对不输于谈情感谈人性。「三重间谍」意指三方主要势力的对峙——共产国际(苏俄),纳粹,(被流放的)白俄军事联盟;三者关系错综复杂,互为敌人当又互相利用,折射出西班牙内战在二战期间的复杂政治生态。所有惊心动魄的事件都隐匿在日常叙述背后,但不无神秘暧昧的大量留白所闪现的机锋,却依然是侯麦式的审美趣味/选择(尤其是谈论画作的段落);而「巴黎」只出现在作为媒介传声的报纸和电视上,却缺席于人们的生活,真是一个可供深度解读的角度啊。侯麦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希区柯克、弗里茨·朗甚至纳博科夫的作品中汲取元素,这是一部还原他文学记忆的影片。

4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间谍的生活,基本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中度过的,无论朋友、同事,甚至是妻子。

5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侯麦八十岁拍的,看上去是最不像他的,为什么在这个年纪拍这个题材,这一个年代,想起读他的小说《伊丽莎白的小屋》时附录的访谈,记者问他为何在1944年巴黎子弹呼啸的年代,他却写了一本关于在阳光下散步,游泳的书,他说问过自己,可能书写当下的事件吗,结论是不能。有些事是,年老之时,终再重逢。

54分钟前
  • 时以星
  • 还行

如同帕索里尼的「性即政治」,侯麦的爱情关系最终还是与政治产生了勾连,谎言、当众宣称都似乎是某种「爱情胜利者」的宣言,当然最后还是要承担无论是关系还是生命的代价,相较之其他更加会利用镜头含蓄说故事的导演,纪录片插播还是太直白了。

55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1. 侯麦真闷骚啊,里面女人的服装美的那么低调、优雅、回味无穷的那种经典美。2. 仔细看看男人啊,室内装饰啊,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2. 剧情其实比较复杂,我智商低,看这种片子,需要多看几次,里面的小细节前后呼应的,看一次,总会损失一些线索。

5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不到十個演員以閒適的語速說著永遠講不完的台詞,而配樂又是那樣少,少得幾乎只有黑白片段才有,予人觀賞舞台劇之感……全文:http://hou26.org/zeta/golden2004.htm#ta

57分钟前
  • 侯二六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