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教育

HD中字

主演:盖尔·加西亚·贝纳尔,费雷·马丁内兹,丹尼尔·希梅内斯·卡乔,路易斯·奥马,弗朗西斯科·梅斯特,弗郎西斯科·博伊拉,胡安·费尔南德斯,纳乔·佩雷斯,哈维尔·卡马拉,阿尔维托·费雷罗,佩特拉·马丁内斯,Roberto Hoyas,阿古斯丁·阿莫多瓦,佩德罗·阿莫多瓦,波尔·莫南,萨拉·蒙铁儿,蕾欧诺·瓦特林,何塞·马利亚·亚兹皮克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不良教育 剧照 NO.1不良教育 剧照 NO.2不良教育 剧照 NO.3不良教育 剧照 NO.4不良教育 剧照 NO.5不良教育 剧照 NO.6不良教育 剧照 NO.13不良教育 剧照 NO.14不良教育 剧照 NO.15不良教育 剧照 NO.16不良教育 剧照 NO.17不良教育 剧照 NO.18不良教育 剧照 NO.19不良教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不良教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恩里克(费雷•马丁内兹 饰)和伊格莱西奥(弗朗西斯科•拜奥拉 饰)是教会学校的同学,更是一对同性恋人。学校的莫雷神父以留下恩里克为诱饵占有了伊格莱西奥,但最终恩里克还是离开了教会学校。这对同性恋人也就劳燕分飞。  成年后的恩里克已是一名大有前途的导演。一天,伊格莱西奥带着剧本找到了恩里克,希望自己能出演男主角。剧本描写的就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加上想象的成年经历,恩里克对剧本十分感兴趣,但却不同意由伊格莱西奥出演。  当恩里克来到伊格莱西奥的家乡时,秘密一幕幕揭开……MealKid奇幻潮国语超市特工 第三季人间魔人生七年5共谋者最后的希望特殊身份(粤语版)GO!大暴走暮色之战:异能部队人生大事(TC版)艾米加油DVD版向阳之处必有声红发1925日沐星辰横财就手(2002)毒怨魅影陌上人如玉情之火焰国语红色恋曲1933猴拳寇四梦想森林神兽男友驯服记异世浮生马略卡档案第二季监狱风云第四季那时的我们穿越时间线 第一季三枪拍案惊奇走进你的时间青春1000日微微一笑很倾城核战总司令(原声版)冰肤传说留痕 第二季三傻大闹托莱坞垂直极限英语闭上眼睛洛迪

 长篇影评

 1 ) 全都是背叛

一个原本让人同情的可怜虫,却让人愤恨;一个本应令人尊敬的神父,却让人鄙夷;一个童年的“恋人”,却变得如此陌生;一个长相清纯的男孩,对待自己的哥哥却那么狠毒。

全都是背叛!

 2 ) 母亲,孩子,变性人,和子宫

毫无疑问,阿莫多瓦是尊重和爱女性的。虽然他本人是个同性恋,但正因如此他对女性的爱排出了性的意味,是另一种由衷的,赞叹的,对母性的歌颂。《回归》和《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的女性,他们坚韧,温暖,笃实,包容,像地母该亚一般不可摧毁。女人在他的电影里,永远都是母亲。
阿莫多瓦也是尊重和怜悯男人的。他自己就是个男人,对于男人在爱情里的挣扎和脆弱了如指掌。男人在他描写的爱情里,都像追逐达芙妮的阿波罗,带着少年人的一往无前,却又绝望自卑。这是张爱玲说的低到尘埃里的态度。他们实现爱情的方式没有一个正常的,从《捆着我,绑着我》里的绳子和门锁,到《对她说》里的没有回应的絮絮叨叨,包括这部片子里的,通过出卖肉体和变性,都是如此。男人在他的片子里,都是少年和孩童。
而在男人和女人之间挣扎的变性人,阿莫多瓦的态度非常复杂。是一种怜悯,嫌恶,和绝望的混合体。《不良教育》和《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都出现了变性人,他们都像小丑一样可悲和可笑。你可能无法评价他们什么,但你肯定不喜欢遇见他们。同性恋大都经历过对自己性别定位的瓶颈期,阿莫多瓦想必也不例外。这种态度是瓶颈期几乎必然的后遗症。
片子一开头,Enrique在读一则新闻,其实这则新闻也是片子情节的缩影,一个冻死的摩托车手在两个警察的护送下继续开了几十公里。死去的Ignacio,也在神父和弟弟的护送下,在四年后继续闯进了Enrique的生活。Juan假扮Ignacio来找Enrique,但他的态度礼貌而冷淡,之后也说他不想再见他,因为他已经大变样了。由此想想变化更大的Ignacio本尊,就算侥幸活下来,找到Enrique,怎么可能被接受?他的悲剧是铁定了的。原因也无它——变性人,这就是阿莫多瓦上帝那里的原罪。
至于另外一则新闻,被鳄鱼咬死的女人,是Enrique自己的化身。这是一个不动声色的男人。从小时候起,他就告诉情人,他不信上帝,他是个享乐主义者。其实他一早就怀疑Juan有问题,但是他不说破,带着孩童式的好奇等待答案,享受被怀疑和情欲的鳄鱼撕咬的感觉,试探着自己和对方分别还能走多远。游泳池旁边那个复杂暧昧的眼神出神入化,性感无比。这个男人,他是一个真正的孩童,没有畏惧,对人对己都能很残忍。同样的还有Juan和神父,他们都是符合以上标准的孩童。只有Ignacio,一开始作为孩童的典型(叫他唱童声已经是非常明显的ID了),当他开始不做一个孩童,贡献出自己的性器保护Enrique时,他的悲剧就已经开始了。在阿莫多瓦那里,孩子提供悲剧和伤害,而殉道和保护永远是由母亲来做的,一个孩子和男人,怎么成为成人和圣母?他负担不了,所以后半生被压垮了。他成了一个介于这几者之间混乱的怪胎:一方面他是个男人,一方面他又是个女人,一方面他向个真的孩子一样伤害着弟弟和母亲(Juan照顾他的生活,替他的恶事擦屁股,从这个角度说,他在Juan面前的角色反而是儿子),一方面又像个真正坚韧负责的成人一样,坚持着写作,戒毒和对Enrique的爱情,期待能尽可能负担少地进入对方的生活。最后他当然就是死了。
片子里不多的女性,一个是Ignacio和Juan的母亲。像阿莫多瓦的所有母亲一样,她坚韧,平和,没有怨言地承担了这一切。还有一个是Juan以后的妻子monica,在Juan最痛苦难堪的时候,她提供了象征方舟和子宫的汽车,救走了他。而最后的结尾也是标准的阿莫多瓦态度:沉默不语的世界。它不动如山,像母亲一样平静地包容着所有冷漠,背叛,谋杀和遗忘,酝酿着下一次,另一种欲的胎动。世界对阿莫多瓦,就是一个昏暗的子宫。而芸芸众生,就是其中跌跌撞撞的孩子。

PS1:Fele Martinez真是帅的不行。挺拔又性感,穿什么都好看。其实他牙齿略有一点不整齐,但就这样他还是很迷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符合我的一切审美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片子里有段情节暗示Enrique和那个叫Martin的光头微胖监制有一腿,我都快吐出来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如果Fele本人真的是个gay,我会多么伤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PS2:相反让Gael Garcia Bernal演一个小受,太让人掀桌了!你见过这么壮的小受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但是他演女人那段真是妩媚得不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都嫉妒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3 ) 非毁灭性不良教育或没有一个好同志

这个故事有四个主角,四个男人,一个同志导演,一个恋童神父,一个异性癖,一个MB。他们都是同性恋。
故事甚至可以这样解读:
第一段:同志导演在才思枯竭的时候,初恋男友找到他,带来一个剧本《旅途》,是描写他们当年在教会学校时的生活及长大后的模拟――初缠恋后,却被恋童神父棒打鸳鸯。神父利用了初恋男友想留下同志导演的心理,占有了初恋男友。男人可能就是把性当成工具的动物,不管是泄欲的工具还是交换的工具。但恋童神父还是欺骗了初恋男友,同志导演最终被迫离开了教会学校。剧本中,他们长大后的故事是虚拟的,却是初恋男友的一厢情愿――在异装癖的酒吧中邂逅,天雷勾动地火;敲诈神父•••
同志导演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但他不同意初恋男友来出演主角。在泳池边,同志导演用眼神强奸着初恋男友,可对方却情愿保持着最后的矜持。同志导演一直心存怀疑,初恋男友固守最后底线。两人都用身体引诱着对方,却没有一个人主动出击。

第二段:同志导演终于来到初恋男友的家乡,原来初恋男友早就魂归西天。拿着剧本来的,是初恋男友的弟弟。同志导演知道了初恋男友身前曾经有过一个剧本,确实就是《旅途》。回家之后,他和男友弟弟碰面了。他同意他出演,他和他在床上疯狂试镜。电影如期的拍下去,结尾是以初恋男友的死为升华。最后一个镜头杀青之后,男友弟弟在片场放声的哭出来,这个时候,恋童神父出现了。

第三段:恋童神父早已成为了出版商人。几年前,他被初恋男友敲诈,工具就是那本《旅途》。那时候的初恋男友,已经变成了一个异性癖,顶着一对漂亮的乳房,天天在筹钱变成更美的女人。吸毒和贪婪使她变得如鬼一般的可怕。神父与异性癖在交易的同时,他看重了异性癖那青春逼人的弟弟。他们暗渡陈仓了。神父用金钱满足着弟弟的物质欲望,他们疯狂的用肉体和金钱做着结合。弟弟最终觉得,哥哥的存在是对他及家人的折磨,他和神父合谋鸩杀了哥哥。《旅途》成了弟弟的作品,弟弟成了可以去演戏的初恋男友。弟弟和神父成了陌路。
    原来,弟弟是个MB。

最后:同志导演继续着自己的人生,恋童神父重复了异性癖的人生——敲诈MB,最后却被MB用卡车撞死;那个MB达到目的了――他成了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对了,同志导演叫恩里克,初恋男友&异性癖叫伊格莱西奥,恋童神父&出版商人兼杀人犯叫莫罗神父,那个伪装者弑兄犯最后手刃亲夫的MB在片子开始的时候叫安吉拉,冒充的是伊格莱西奥,其实是他的弟弟胡安。

我尽量不带感情色彩的来叙述这个故事,我尽量不让你们认为这里面存在着谁是谁非。他只是四个同志的成长和人生。在这个故事中,没有一个好同志。
恩里克不是;相对局外人的他,却因为好奇,放纵着胡安的欺骗,又不停的利用着自己的权利占有着胡安。
莫罗神父不是;他强上了伊格莱西奥,他买春了胡安,他协同胡安杀了他哥,他敲诈了胡安。
伊格莱西奥不是;他敲诈,他吸毒,他甚至放弃了男人的身份。
胡安不是;他用自己的身体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却只是不良教育,每个人对其他人的教育都是不良的,但绝非毁灭性。四个人在失去的时候,都有得到。四个人在犯下所谓的罪行的时候,都已经用自己去救赎。
人生是平衡的。他们都有过快乐。恩里克和伊格莱西奥初恋的快乐,莫罗占有伊格莱西奥的快乐,恩里克征服胡安的快乐,胡安得到礼品的快乐,伊格莱西奥写完剧本的快乐,莫罗和胡安在一起的快乐,胡安成功的快乐•••

阿默多瓦又冷静的讲了这样一个男人的故事。
我这样纠缠着是不良教育而非毁灭性教育是因为这部片子的译名。在碟市上一般能看到两个版本,一为《不良教育》,一为《毁灭性教育》。从字面和电影情节来看,“不良”更能对应原文的“Bad”。“毁灭性”可能是译者在看完电影之后的感受使然。
说阿默多瓦冷静的原因是,在这样一个是用占有、谎言和谋杀串起来的故事中,阿默多瓦的叙事一直是客观的。在电影中,他没有英雄化某个人或妖魔化某个人。正如前面我所描述的那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的、美好的东西,也有恶的、肮脏的东西。这部电影里面,有的就是活生生、赤裸裸的男人。

恩里克推上门,将自己同胡安隔开的时候,幕落下了。我们都是观众,看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不在我们身边,却是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4 ) 我想我成功了”——有关西班牙同志电影《不良教育 La mala educación》

从没有一部同志影片让我在看完之后如此久久思索,不忍关掉视频,而是重新看过,领略影片一段段细节之美,构思的精巧,蒙太奇衔接的似乱而不乱。其实,在一开始看片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它应该是一部多优秀的影片,直到我在云里雾里看完,对照着别人的评论思索后才决定将其重新回味。第二遍,应不是第一遍的匆忙和追求情节的完整展现;第二遍,应是对Enrique,Ignacio,Juan和神父四人各自命运的思考,对剧本里Zahana和现实中Ignacio的比较,以及很多很多想说却总是不知从何说起的美感,也许这个结局并不是我想要的,但那又有什么呢?生命本无常,何况总还有纯净的爱情在那里,无论辩解什么都无法掩饰那块最美的伤口。

我想我需要把剧情理清,这样有助于我更好的阐释自己对电影的理解。

教会学校:围绕已有同性情愫产生的Enrique,Ignacio和同性恋兼恋童癖神父的故事展开。神父非常欣赏Ignacio的如夜莺般可以直通天籁的歌声,在欣赏的同时,对Ignacio也抱有同性间的好感。Enrique,Ignacio是教会学校的学生,因互相恋慕而产生感情,但这种甜蜜朦胧的恋情并未持续多久,一天夜里,神父发现他的两个学生Enrique,Ignacio都不在各自的床上,并在厕所的同一间内蜷缩在一起,神父不打算对Ignacio作任何惩戒,而且答应Ignacio只要肯为他做任何事就可以同样宽恕Enrique。然而卑鄙的神父却以Enrique为诱饵私自占有了Ignacio,并且没有宽恕Enrique,而将其赶出了教会学校。恋人劳燕分飞,这也是Enrique,Ignacio分离的开始,从此两人开始了各自的生活,直到一次命运的相交才展开多年来的秘密。

电影工作室:Enrique在教会学校之后便成为了一位独立制作的导演,事业有成。有一天,他和助手Martin在工作室里讨论电影素材的时候,一个自称是Ignacio的年轻人找上门来,Martin原以为是普通的经纪人或是媒体来邀约或采访,欲将其打发走。而年轻人称他已经看到了坐在里屋的Enrique并坚持要见他。当Enrique站起身见到Ignacio时,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16年过去了,竟然还能遇见Ignacio。但眼前的Ignacio已经不是原来教会学校纯洁的Ignacio了,他须发浓密,侃侃而谈,并且已经改名Angel。他将自己的作品《旅行者》交给导演Enrique,并希望以自己演员的身份出演剧本中的男主角——Zahana。Zahana的原型就是Ignacio本人,在教会学校的那一段是按照实际发生过的事实叙写,而之后的生活则是作者自己构想的。但实际上在这以前,Ignacio就已死去,并留下他的遗作。Enrique去过他的家里调查过,确认Ignacio的确已死。然而眼前的这个改名的Ignacio又是谁呢?Enrique并没有马上揭穿。

剧本《旅行者》:剧本中的Zahara在教会学校由于受到了神父的侵犯,使他不再相信上帝,失去了爱情和信仰的Zahara很快堕落,他在夜店勾引男人骗取财物,吸毒,异装癖,生活堕落梦想自己变为女人。在一次表演后他勾引了Enrique,由于很多年未见,他并不知道躺在床上跟他做爱的就是自己多年前的恋人,也直到他翻开Enrique的皮包看到了身份证之后才知道那是自己曾经的真爱。他早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与酒精中不醒人事的Enrique发生了关系。原本Zahara一直都干这种勾当,把男人骗到手之后趁其昏睡中偷完钱溜之大吉,但Zahara这次不但没有偷钱,甚至还因Enrique身上钱不多而多给了他钱,他写了一封信给Enrique,讲述自己的身份并在信上留下吻,静静的放在Enrique枕边。

Zahara之前被神父侵犯过,为了钱他找到神父,向他勒索钱。如果神父不给他这笔钱,他就会写文章到出版社弄臭他的名声。神父当然不想自己身败名列,他和同伙图谋将Zahara杀害。然而这仅仅是作者构想出来的剧情,实际生活中的Zahara又是怎么死的呢?

堕落在夜店里勾引男人的异装癖——Zahara,这是他自己对自己的描写,他失去了信仰和爱情。神情多了世故和倨傲,却依然真实。

Ignacio之死:不错,Ignacio正像自己描写的一样,他堕落在法律边缘,为了钱不择手段。当然他假想的与Enrique的爱情火焰只是他的一厢情愿,直到他的一通电话为止,所有都发生了改变。这一通电话,是Ignacio打给早已改行从事图书出版业的神父,他要挟神父如果不想让他的家人和上级知道曾与自己私通,就要给他钱。而那时的Ignacio已经变性,硕大的乳房让他看起来的确很性感,他吸毒成瘾,为了毒品他不惜请来来勒索对象——神父。神父来到了他的房间,看到了他的弟弟Juan,并疯狂的爱上了他的弟弟。他甘愿给Ignacio钱,因为这样他就有理由去他家里和Juan幽会。Juan家境不好,经常缺钱,神父给了Juan很多钱,给他买礼物,得到了Juan的身体。Juan也希望改变自己贫穷的处境,甘愿和神父发生关系。有一天,Ignacio家里打来电话,说奶奶的养老抚恤金被Ignacio偷走,Juan此时对哥哥憎恶到了极点,加上吸毒,变性已让他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神父主谋,Juan参与杀害Ignacio的计划便产生了。那时Ignacio已经开始戒毒,并承诺再吸最后一次就彻底放弃毒品,走上正轨。然而弟弟和神父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任何负罪感,他们买了大剂量的海洛因,这些量的海洛因足以让Ignacio在服后不久就与世长辞。Ignacio在黎明到来前的黑暗,被神父和弟弟杀害,而他手上,还有未完成的小说《旅行者》和临终前用打字机打出的一句话——“亲爱的Enrique,我想我成功了”......


以疾驰的速度:Ignacio死于神父和弟弟手中,他甚至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死,死在谁手里。就在他以为快要开始正常生活的时候,被扼杀在希望的摇篮里。他从没有卑贱的活着,他的腐化堕落的生活,来自神父对他的性侵犯,来自信用的失真,棒打鸳鸯的残酷。这是他改变不了的。他或许只有改变自己,你可以说他意志力薄弱,甘心堕落,但失去了信仰意味着价值观的改变,没有神圣的上帝可以信仰,上帝的使者——神父已经让他看到了污浊不堪的心灵,他为什么要去追逐外表圣洁内心肮脏的信仰呢?固然那是对上帝的信仰,但那是有悖内心的。他选择的生活,是对内心的服从,至少他不虚伪。

在影片的开头,Enrique曾读到一则新闻:摩托车主在死后飞驰了200公里,两个警察为他护航! 看似与影片无关,实则想必是导演的暗喻。Ignacio是否也像摩托车主一样,他的真情,冲开一切阻拦地飞驰,也借着Enrique的《旅行者》里虚拟的观众和现实世界里的观众的护航,到达Enrique的心中呢?

Enrique从一开始就知道了Ignacio之死,然而对假Ignacio却不予揭露。因为“只是想看你能走多远。” 。Angel就是Ignacio的弟弟Juan,Enrique并不想用他,因为他接受不了这个和Ignacio形象不符的人饰演自己的初恋情人,也不知道这么多年下来Ignacio究竟改变了多少,尽管他的确是一个好演员。然而Enrique最终还是起用了演员Angel扮演Ignacio,他知道眼前的这个演员欺骗了他,也许他是一个聪明的导演,他知道该怎样最合理的利用资源,既然有人找上门来提供剧本并愿意饰演角色,又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谎言又能代表什么呢?他一定想过这个问题:与其揭穿谎言,聪明的选择应该让他继续演下去,现实中的作假能走多远?事情的真相又在哪里?

当年的神父告诉了他一切,虚幻与现实发生碰撞,虽然Ignacio最后不免一死,但Enrique编写剧本的时候是知道他已死去之事实的,所以才会改得那样“悲情黑暗”,事实上Enrique没有想到Ignacio的死与神父,与弟弟有关,这是他不会预想到的。当他了解事情真相时,他与Angel的关系,便俨然成了导演与演员的僵硬的合约关系。站在门口的Angel,便是杀害初恋情人的凶手,那时的Enrique没有过多的表情,只是冷淡的让他归还钥匙,拿回自己的行李,帮他叫出租车好让其赶快离开。是的,从一开始就知道Ignacio之死的他,等着好戏开演,虚拟的戏结束之后,真相揭开,真实的戏也即将结束。然而此刻,面对Angel的狡辩,相信Enrique内心极度的痛苦,他一定想亲手杀了他。一个杀人凶手毫无负罪感的站在自己面前,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痛苦吗?不必再说什么了。

“亲爱的Enrique,我想我成功了”:Ignacio死了,他生前留下的遗言让人回味无穷。他究竟成功了什么?是自己将要戒除毒瘾,回归正道;是以为自己终于做到了自己,不愧对自己;还是自始至终坚持了自己的真爱,无悔而终呢?或许已经不重要,然而导演想留下的丝丝悬念,发人深省的字迹,的确为影片增添了很多神秘的美学色彩。不能否认的是,导演将Enrique读到这段话的情景加以限制,他不想让杀人元凶看到自己的表情,事实上也没有给观众看完Enrique的表情,然而在他的心海中将会激起多大的风浪,只能由观众自己去想象。无疑,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影片结构:影片采用倒叙手法,先有Enrique在工作室会见假Ignacio,通过导演改剧本将剧本中的情节一一展现,相继穿插Enrique和Ignacio在教会学校的点点滴滴,在真实的生活和虚拟的剧本情节中轮流转换,虽让人倍感眩晕,却极富层次感,观众需自动理清人物,时间,地点的关系才能较好的把握剧情,理解剧情。艺术都是虚构美好的,现实往往更加残酷,也更功利,看完之后,不知在思想深处留下什么印记,然而总还有那么点隐痛,再哪儿不时触动你的内心。

 5 ) 死后的飞驰

——兼论《不良教育》在假与美之间的选择

一、Enrique的残酷

Enrique :“《拜访》不能轻松结尾。”
Juan “为什么不能?”
Enrique :“Zahana不能只是走出校园。他对教堂是种威胁,而我们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
Juan “但这结尾太沉重了。”
Enrique :“对你,一个演员来说,这更有趣。”

这段话道破了《不良教育》的天机,Juan是一个演员,而Enrique是一个导演。Juan不论在戏里戏外都只是在扮演Ignacio,而Enrique促使这种扮演成功。

Juan “为什么让我演?”
Enrique :“只是想看你能走多远。”
Juan “我还可以走得更远。”
Enrique :“我知道。”

Enrique的意思是,没错,你是个好演员,但是我们该告别了,因为电影结束了。

就像Juan声辩的,既然Enrique一早就知道他并不是Ignacio,那就谈不上是欺骗。Enrique让Juan出演电影,是出于其作为一个优秀导演的敏锐嗅觉和旺盛好奇心;而他把Juan留在自己身边,与其假戏真做,也只是出于同样的理由——一个艺术家的戏剧人格作祟。既然这个年轻貌美的男子想要扮演自己深埋心中的初恋情人,何不把这场戏演下去呢?

我相信每一个观众都能够理解这种心态,虽然现实生活中不是百分之一百的人会持有它,但是当我们在看一部电影时,不可能没有谁不是抱着这种“看好戏”的心态。我们不可能期待一部作品没有故事,曲折的(或者如Enrique所说,有趣的),如果我们是神经正常的观众的话。

从古希腊开始,故事就只有两种,悲剧和喜剧。其实喜剧只是对悲剧的另类阐释。因此一切值得讲的故事都是带有悲剧段落的,只不过心地善良的讲述者会安排一个圆满的解决,而其他讲述者则不这样做。

所以Enrique从Juan带着Ignacio之名和小说出现,慢慢深入这个谜团重重的故事开始,就知道自己将要触摸到悲剧。他不是没有恐惧,他看小说时的神态举止告诉我们他的内心感受,但每个观众都知道,他肯定会读下去,因为他说过:“我好奇心很强”。也因为电影才刚刚开始而已。

Enrique的残酷,是艺术家式的残酷,是他对自己的残酷。他对Ignacio不负有任何责任,即使在他死后也没有作出任何对不起他的事情。在现实中他完美无缺,坚守着一份纯洁无瑕的爱情。但他毕竟导演了一部无法替代事实本身的电影,并对假的Ignacio动情。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艺术家常常很不幸?答案很简单,因为艺术家永远都在追逐不幸,如果他们嗅到哪里有苦难和悲剧的气息,他们就会把自己抛到哪里。

“我也像是那个女人,拥抱吞噬自己的鳄鱼。”

这是Enrique对自己的写照,也是对所有艺术从事者的写照。义无反顾,被残酷的缪斯女神反噬。


二、Juan的残酷

Juan是最出色的那种演员,他分不清戏剧与人生的差别在哪里。所以连谋杀了自己的哥哥,他为此的辩解也非常轻描淡写。

与Ignacio的歌声和爱情相比,Juan的美基本停留在肉体层面,但这似乎比前者更直接、更具诱惑力,尤其对于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男同志)而言。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他的这种美如一朵盛放的玫瑰,散发诱人香气;直到神父出现娓娓道出真相,剧情急转直下,发现原来这是一朵危险的罂粟。

对于美丽的东西,人可以做到拒绝,但通常不忍心伤害,因此也很容易原谅。只要看过Juan所言的Zahana,那个用线条姣好的唇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的男子,就很难真的恨他,或者想要制裁他。Enrique正是如此,所以他只是赶走他,而他混杂着各种悲伤的眼睛里藏着一抹眷恋。

也许任何一个有道德感的人都会对Juan在Enrique获晓真相后的反应感到有些惊讶,因为他的第一反应并非担心其报警或揭发自己,而只是想要追回对方的感情。他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虽然Juan以肉体的名义展现美,虽然他背负着假与恶的污名,但他诚然是美的。这是我的理解,也是我的艺术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只是心地善良的人的美好愿望,当真和善与美背离,美还是美。她决不会低下她高贵的头颅,而只是轻蔑地飘过。

所以Juan的残酷就是艺术本身的残酷。他带来故事——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也带来美——一种你根本无法留住的沉醉。它不仅吞噬你,也吞噬你所珍视的东西,而你无法反抗;但它并不负有任何过错,当它离开的时候,它拍拍衣服,就不会留下一丝痕迹。


三、Ignacio的残酷

我无意灵肉二分,但Ignacio在影片中确实是作为爱与美之精神象征的形象出现。首先,对于那个青涩少年而言,他的美完全由他的歌声展现。神父对他的侵犯没有一个镜头表现,而只是看见了少年的挣扎和流血——这是凛然不可侵犯的精神性象征。然后,当Ignacio之死的秘密慢慢揭开,成年后的他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那是一具另人惊诧的,丑陋、造作、不协调的肉体,与Juan年轻美好的身躯形成截然对比。甚至他的个性变得也令人生厌:吸毒、敲诈、偷窃,身负各种丑行。

曾经为年少的Ignacio神魂颠倒的神父很快因Juan重坠爱河,而Ignacio发现他们的奸情时完全无动于衷置若罔闻。Ignacio在想什么?他糟践自己的身体,也糟践自己的灵魂。当神父因想着谋杀他的事失神时,他竟以为对方在看他的义乳,那种得意的表情如一把尖刀刮在观者心上,如此荒诞,而又如此可悲。Ignacio在死前说着他打定主意去戒毒,这深深加重了两个凶手的罪行。但是仔细想想,这句话是真诚的吗?即便是,他拿到钱后就会洗心革面,就可以摆脱堕落的生活吗?我想答案大概是否定的。

Juan在一开始把剧本给Enrique的时候曾说:前半部分借用了Enrique和Ignacio小时候的事情,而长大的部分是虚构的。关于前半部分影片并没有给我们更多真实性上的具体讯息,但这后半部分,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和现实的一层关系:理想与幻灭的尖锐对比。美丽的虚幻的Zahana和作为原形的现实的狼狈的Ignacio,以及与作为扮演者的为物质出卖肉体、甚至可以教唆谋杀自己亲哥哥的Juan,如果说前者是天使,那后者无论从哪一个都可以算是魔鬼。

另一个被尖锐地对照呈现的东西是爱情,神父的爱情。在Enrique所设计的电影的最后一幕里,神父直视着Zahana的眼睛说:“我曾爱过Ignacio”。但在现实中,神父却很快移情别恋。他爱Juan几近疯狂,以至于让他身上露出每个男人只有在真正坠入爱河时才会暴露出来的幼稚和天真。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他说:“每个故事都好像在诉说我们”。何其好笑,又何其讽刺。无论如何,他的爱是真诚的,就像Enrique幻想中对Ignacio那样真诚。

Ignacio死了。影片很早就暗示随即明确交待了这一事实,但直到最后才揭开死亡的真正原因。这不是悬疑片,导演如此安排显然另有企图。事实上,当Ignacio敲下最后几个字:“Enrique,我想我成功了”,然后倒在打字机上,那个瞬间的镜头确实带给了我某种伤害性的冲击。我想起Enrique离开学院时Ignacio给他的眼神,少年天籁般的歌声仿佛又在空中回荡。在最后一刻,他还爱着Enrique,他仿佛仍是那个受着侮辱与伤害的纯真少年。

虽然Enrique和Juan共同创造了受欢迎的电影,可以说是艺术的缔造者,但如果没有Ignacio,就不会有艺术,即使他并没有写下剧本的原稿。

在故事的一开始,Enrique念了一则报告:摩托车主在死后飞驰了200公里。这是给全片的暗喻。我相信,如果没有Ignacio最后敲的那几个字,Juan也许未必会被他和Enrique的故事打动,未必会想要去扮演Zahana和Ignacio本人。Ignacio就是那个摩托车主,或者更确切,是Ignacio对Enrique的感情,此志不渝的纯真爱恋,在死亡以后仍然飞驰在Enrique和Juan的心中。它还飞驰在影片中虚幻的观众,以及现实中我们真正的观众心中。

Ignacio的残酷,就是美的残酷。她无声无息,在丑陋平淡的现实生活中褪去伪装的表皮,刹那升腾飞出,给你致命的欢悦,和致命的痛苦。


我个人认为,《不良教育》无非在说一件事:艺术都是假的,掺杂着人的幻想与一厢情愿;但好的艺术同时也是真的,当美蜕皮而出,就无所谓这皮是真实还是虚构,因为这美只能是真的。你会承认这一点。当你走进电影院,你只是想要放松和娱乐;但是当你走出时,你发现你的灵魂又多了一道伤口。没有什么比能够伤害你的东西更真实了,不是吗?

 6 ) 阿尔莫多瓦的欲望法则

 
   《不良教育》是阿尔莫多瓦少数的讲述男性的电影,确切地说是讲述四个男同性恋的故事,据他本人说是根据他童年真实经历改编的带有自传色彩的电影。故事在现实、回忆、剧本、电影中来回穿插,来回衔接,直到最后才在观众面前铺陈清晰。

    故事从恩里克的电影工作室开始。恩里克正处在创作的干涸期,16年未见面的初恋伊格纳西奥送来了根据他们童年真实经历改写的剧本《拜访》,长大部分则是虚构。在恩里克阅读剧本的时候,剧情被回忆拉回16年前,恩里克和伊格纳西奥是教会学校的同学,因为在电影院的一次亲近,彼此产生了莫名的好感,一次深夜在厕所的交谈,被一直觊觎伊格纳西奥的马诺罗神父发现,他以开除恩里克为要挟,在神器室夺走了伊格纳西奥的童贞,可无耻的马诺罗神父后来依然开除了恩里克。伊格纳西奥从此失去了信仰。开始走上了毁灭的道路。

    在与伊格纳西奥接触的过程中,恩里克感觉到对方并不像印象中的那个伊格纳西奥,于是根据遗落的打火机一路顺藤摸瓜找到了伊格纳西奥的家,真相惊人:原来真正的伊格纳西奥早在三年前就去世了,而现在冒充的这个则是他的弟弟胡安。但是恩里克隐瞒了自己对胡安真实身份的了解,同意启用胡安饰演《拜访》中的伊格纳西奥一角,他们以试镜的名义在长达几个月的过程中发生同性性关系。电影顺利地完成,在最后一个镜头结束后,胡安再也抑制不住失声抽泣。摄影棚的灯光一盏盏熄灭,人们一个一个离开,似乎也预示着,戏里戏外都在扮演伊格纳西奥的胡安这出长戏的收场。

    马诺罗神父从片场的黑暗中走出,向恩里克揭露了伊格纳西奥的死亡之谜:三年之前,得知马诺罗神父已经离开教会学校,结婚生子,并在一家出版社工作,伊格纳西奥寄去了记录童年灰暗历史的那部小说《拜访》,以此敲诈马诺罗神父。马诺罗神父登门拜访,见到的是一个与童年截然相反,彻底颠覆的伊格纳西奥的形象,他已经成功做了变性手术,吸毒、诈骗、敲诈,似乎所有丑恶肮脏都可以与他联系在一起。而正是马诺罗神父的这次拜访让胡安进入了这个故事,他深深地迷恋上了年轻俊美的胡安,一见钟情,不断地给伊格纳西奥送钱以便接近胡安。在马诺罗神父的物质诱惑下,胡安出卖了自己的肉体,并且唆使马诺罗用高纯度的海洛因毒死了他仇恨的哥哥,伊格纳西奥。
——————————————————————————————————————————————————————————————
 
   伊格纳西奥早已不是当年马诺罗神父痴恋的纯真少年,神父的毁灭性教育让他提前结束纯真年代,由此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成为了一个从里到外都让人厌恶的变性人。而他唯一不变的是多年以来对恩里克的依恋。他生命的最后一幕,是吸食完高纯度的海洛因,在打字机上写下最后一句话“亲爱的恩里克,我想我是成功了”,然后脑袋重重地磕在打字机上,这便是伊格纳西奥的一生。一个因为不幸童年而过早枯萎凋谢的生命,两个巨大的反差,讽刺的是在他决心改过的时候却被曾经爱过他的两个人(弟弟和神父)合谋害死,命运没有给予他最后的机会。而片中其他几个人命运则都围绕着伊格纳西奥串联交织起来。

    从胡安和成年伊格纳西奥的比较上来看,胡安更有伊格纳西奥童年影子,所以马诺罗神父对伊格纳西奥的爱恋自然地延续到了成年的胡安身上,就像我们在恩里克看着剧本回忆童年之后,也同样没有人对胡安所扮演的伊格纳西奥的真实性提出过怀疑,并认为胡安的形象所带来的感觉是合乎伊格纳西奥童年轨迹的,即便是在通过恩里克对伊格纳西奥家的拜访得知真正的伊格纳西奥早已经死去后,淳朴的母亲哀伤地说:“别怪我的胡安,其实他是一个好孩子。”仍然让我们原谅了胡安的冒名顶替,因为童年的伊格纳西奥,是美好的。在大学里学习表演的胡安无疑是最出色的演员,戏里戏外都出色地扮演着伊格纳西奥,他甚至分不清戏剧与人生的界限。他是一个弱势地位的强者,表面上马诺罗是神父用金钱占有他的肉体,实际上胡安利用马诺罗的欲望操纵他杀人;表面上伊格纳西奥欺压剥削胡安,到最后却是胡安借他人之手设计杀死了自己的哥哥;表面上恩里克明知胡安是假冒的,还占有他的肉体,实则胡安顺水推舟地利用了恩里克为自己成名铺平道路。最后,在电影拍摄结束之时,胡安泣不成声久久不能平复,或许是在戏里他终于体会到了伊格纳西奥这一生悲惨的命运。在那一刻他也走出了戏剧的角色。

    恩里克从来就没有信仰,童年的他在词典上翻到了一个词语,“享乐主义者”,他以此来形容自己。藉由一个导演的敏锐观察力,他感觉到了胡安与童年伊格纳西奥的差别,但是在得知胡安假冒的真相之后,他仍然以“我想看看你能够走多远,而我能够承受多少”来进一步挖掘,但又借口试镜,不可自拔地陷入对胡安疯狂的肉欲。恩里克就像是自己在报纸上所读到的故事中那个冲入池塘拥抱鳄鱼自杀的女人,他对戏剧艺术满怀激情,痴迷于挑战自我极限,打着艺术的旗帜冲向不幸。

    马诺罗神父象征着社会意义上的强权,而非宗教意义上的救赎,这也是阿尔莫多瓦对于宗教力量的不信任和讽刺。马诺罗神父毁灭了伊格纳西奥两次,第一次夺去他的童贞毁灭了他的童年,第二次用高纯度海洛因毁灭了他的生命。他同样利用教会学校的权利开除了恩里克,利用金钱占有了胡安,最后又在恩里克面前揭露了自己和胡安杀害伊格纳西奥的阴谋。但片中马诺罗神父也非完全没有人性化的一面,他对童年的伊格纳西奥无法抑制的痴迷,对胡安情不自禁的疯狂,在杀人后和胡安短暂分别时的失魂落魄,却也是让人怜悯。我也从来都没想到同性恋者会如此执着纯真,历经岁月却一尘不染。可以说,马诺罗神父的种种罪行皆由此而生,阿尔莫多瓦依然遵循着他一贯的欲望法则,而非世俗的道德法则。

    影片结尾用字幕交代了三个男人的结局:胡安在《拜访》上映后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马诺罗开始勒索胡安,一天晚上被车撞死,开车的正是胡安;恩里克仍然满怀激情地继续他的电影事业。

——————————————————————————————————————————————————————————————

   阿尔莫多瓦成长在佛朗哥时代独裁统治下阴森压抑的氛围中,又经历了佛朗哥去世后民主政治下西班牙文化艺术的大爆发。作为多民族国家以及不发达地区进入西欧跳板的西班牙对于各种文化强大的包容力也明显地反映在阿尔莫多瓦身上,经受多元文化冲击的阿尔莫多瓦也有其独特的思维见解。在阿尔莫多瓦的电影中,他所做的通常只是带领我们来到一片开阔地,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重新观察欲望,自然并且坦荡。剔除伦理道德,阿尔莫多瓦只是为我们呈现出现实,帮助我们尝试正视那些从欲望中涌出的黑暗,做出自己的判断,并用温柔的目光包容世事的残酷。

 短评

“罪恶和欺骗从未如此华丽”,非线性嵌套,自传的自传——阿莫用十年时间亲身书写了这个故事,同时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加接近自我的男性内心世界。在成功的下一秒钟死去,在死后的九十公里飞驰。R级戛纳开幕影片

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很忧伤,很忧伤,里面童声唱moon river的时候,所有的罪恶,都被彻底原谅

10分钟前
  • Miss Lo
  • 力荐

我惊讶这个阿尔莫多瓦。据说他本人即是同性恋者,还据说这部电影有他的自传色彩。我不禁地想问:难道不会绝望?拍出这样的令人绝望的电影的人,他自己,是怎么承受这样的绝望的?

1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被冻僵死后仍飞驰两百公里的摩托车手、拥抱鳄鱼并被吞噬的女人、以及一个纯粹的演员。

14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所有权力倾轧换取的性体验都将是宿命的梦魇。身体是灵魂的圣器,玷污的他者是可见的撒旦。还有几天就是林奕含离世一周年,看这部“房思琪男孩的绝恋舞台”,超级想她。

15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谋杀完哥哥,做好不在场证明,胡安和神父走出电影院,神父说:“好像所有电影都在说我们俩。”电影院的墙上贴着三张海报,分别是《衣冠禽兽》、《双重赔偿》和《悲哀的桃乐丝》,它们无一不是纠缠在原配与第三者之间的故事。

20分钟前
  • 骤雨至
  • 推荐

阿莫多瓦的半自传作品。1.阿莫多瓦永远能将奇情异事与诚挚情感交相融合。在拿手的倒叙回溯叙事之外,本片还将部分片断打乱了时序,并与多层嵌套的复合文本一道让观者体会到恍悟的快感。同时,剧本、扮演、信件与回忆的缠绵,模糊了虚实的边界。2.电影之于阿莫多瓦,正是取代了神父的尘世信仰,一如随处可见的电影海报、影院中的自慰,以及看完黑色电影的自白:“感觉所有的电影都在说我们”。3.色彩运用:既有炽烈的红,又有幽冷的蓝(少时夜半二人与神父的厕所场景),而艳丽的片头则是标配。4.头像与人模的陈列室,呼应了戏里戏外的多重表演,亦令我忆及[吾栖之肤]。5.即将射门时与守门员的一见钟情;泳池二人戏性张力十足。6.剪报收集奇异死法作素材:冻死仍继续飞驰的摩托车手;拥抱住饥饿鳄鱼的女人。(8.5/10)

2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每看一部阿莫的电影,总得重复一句,太会讲故事了。

23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黑色电影,再度出现电影的自反(通过屏幕宽高比变化):编剧/导演。罗生门?没有拍出来的杀人藏尸发展到了下一部《回归》,而下药的情节与《高跟鞋》如出一辙。阿尔莫多瓦的角色都可以不动声色地杀人。自传?1977年,以及最后那张字幕板。

2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3.5,歌真好听,球场那幕估计会导致我以后看比赛,球员射门把球踢飞是因为对门将的爱。。。。

32分钟前
  • 朱朱朱朱
  • 还行

“罪恶和欺骗从未如此华丽” 阿莫多瓦的戏中戏设置果然牛的很,那段“Moon river”的音乐真是醉人的美啊~

3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阿莫多瓦用重重迷宫般的情节将人一步步带入人性的黑地。无可挽回不可怕,可怕的是无人忏悔。在一片窒息的黑暗中我不停的回想那个唱歌有如天籁、会静静流泪的男孩,悲哀突然以一种尖锐的形态直戳心脏——那一刻的Moonriver就像满地溅碎的月光。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Almodóvar的戏中戏设置其实有趣又牛逼,不错的剧本,故事也说得挺精彩,视觉华丽,色彩丰富构图精巧。但不行,基片我是真看恶心了,所以还是不行。

41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还行

92m40s的三张海报揭示一切:比利·怀尔德《双重赔偿》——各怀鬼胎的谎言与背叛;让·雷诺阿《衣冠禽兽》——人心叵测的邪念与兽性;马塞尔·卡尔内《红杏出墙》——欲壑难填的病态与疯狂。孽力回馈,入木三分。(西班牙人名是真难记啊……每次都得倒带反复确认否则根本无法对应人物关系)

44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力荐

这电影看的我满头雾水~

48分钟前
  • 李卡
  • 还行

如果说之前看过的所有的阿莫多瓦的片子让我喜欢他讲故事的才能的话,这部[不良教育]简直可以让我爱上他了。千万别告诉我这是阿莫多瓦的自传性作品!他凭什么拥有这么动人的过去!!!

53分钟前
  • 樹一
  • 力荐

那小孩唱 moon river 也太灵了 ggb 我爱你!!!

57分钟前
  • 安东尼
  • 还行

情中情 计中计 戏中戏

58分钟前
  • jetty
  • 推荐

音乐不错,摄影不错,戏中戏也不错,只是不太喜欢这个故事

59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觉得快活不下去的时候就找部Almodovar的电影看看。在他镜头里,无论是昏迷的植物人,被强行换皮加变性的直男,乱伦产物的女人,还有这部里背负罪业的男同性恋,都以一种无比饱满的生命热情活到了最后。这部片子的精致的剧本结构正是我一直以来想写东西想呈现的最终效果。

1小时前
  • Pearciac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