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果冻海

HD中字

主演:莎拉·阿德勒,Nikol Leidman,Gera Sandler,Noa Raban,Ma. Nenita Flores Dela Torre,扎哈丽拉·哈里法伊,Tsipor Aizen,Bruria Albeck,伊兰尼特·本雅克夫,Binos,阿西·达扬,Miri Fabian,乌瑞·加夫利尔,希拉·格芬,Shosha Goren,扎西·格拉德,Johnathan Gurfinkel,Dror Keren,埃特加·凯雷特,佐贺·史塔斯,Liron Vaisman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1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2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3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4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5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6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13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14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15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16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17蓝色果冻海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蓝色果冻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巴特雅(莎拉·埃德勒 Sarah Adler 饰)是一名婚礼喜宴服务员,然而她的生活却非常孤单乏味,父母不常联系,男友也离他而去。一天,巴特雅在海边碰见一个满脸雀斑的小女孩,只穿这一条小泳裤,套着一只游泳圈。巴特雅以为她迷路了,将她带到警察局,小女孩却一句话也不说。巴特雅只好把这个神秘的小女孩带回家里照顾,渐渐地,她和不说话的小女孩似乎建立起了某种信任和依靠,巴特雅便把她带到自己工作的婚宴餐厅,然而小女孩却神秘消失了。巴特雅再次回归孤单。在一次赴约中,巴特雅竟然看见小女孩从不愿摘下的泳圈滚过马路,她上前追赶,却被车撞倒……  本片荣获2007年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以及国际影评人周最佳编剧。菜鸟烘焙大赛第七季黑羊1996恐怖旅馆鬼打墙地下室惊魂1080P捍战幕后枭雄第三季市子富江碧血长天埃及王子女人之路红字1995克洛伊鬼吹灯之精绝古城(2016)病毒禁区温蒂妮不良行为第一季柳树街鬼屋老师来了!冰雪风暴阴阳错1983欲女1999蜜之味国家命运幸福家庭浩哥爱情故事2022财富理论复仇慈母心萨拉甜品店谜探休格小鼓大戏初恋日记2017无间道2东北往事之痞子训练营德累斯顿大轰炸(下)逆战狂风啊暴雨啊欢乐颂第五季怪物先生战争未了宇宙姐妹花乘坐彗星007之八爪女英语惊天告密黑金高墙第二季百万英镑

 长篇影评

 1 ) 人间水母记

  ■片名:《水母》

  ■导演:艾加·克莱特、莎拉·简芬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片名是一个象征,人生像个海洋。每个人都好比一只水母,需要水才能生存,他们保护着自己时,却在不经意中伤害了身边人。

这部以色列片获得去年戛纳电影节金摄像机奖,即颁发给最佳处女作导演的一个奖项。有趣的是艾加·克莱特跟莎拉·简芬是一对夫妻导演,身为作家的艾加· 克莱特负责编剧,妻子的存在使得片子带有细腻的女性情感气息。《水母》的成本很低,片长也才八十分钟不到,看起来是出自家庭小作坊。

从去年到现在,影片流传有两个不知所云的译名,分别是《蛇发女妖》和《蓝色果冻海》。前者的来历是将原名直译,理解为古希腊神话中的戈耳工蛇发女妖美杜莎。可惜始作俑者望文生义,忘了medusa一词同样有水母之意,看过影片的观众显然能理解水母与主题的紧密结合。后者是台湾译名,鉴于对岸一向喜欢在译名上动歪主意吸引看客,这里就略过不说。

日本也有以水母为题的两部电影,《光明的未来》里的红色水母和《自虐的诗》里的蓝色水母。它们利用这种美丽生物的两面性,表现主人公看似弱小却伤害过别人,这跟《水母》的内容不谋而合。水母有着近乎透明的身体,95%以上都是水分,离开有水的环境不久便会死掉。看起来水母是柔弱无力的动物,不过它同样具有不小的攻击性,它的触手有毒,会蜇伤甚至杀死敌人。片中新婚的夫妻有句台词,丈夫为了说明看海没什么乐趣,说“沙滩上到处是狗屎和水母”,这里的水母是指被冲刷上岸死掉的水母尸体。这片海滩位于地中海沿岸的特拉维夫,女主角巴特雅也很熟悉,她在这里保存着一份说不上来的孩时记忆,初尝难懂且有些苦涩。

《水母》用了常见的多线叙事交错,影片有着三个女性人物的主要故事线。男友离去、工作不顺的巴特雅住在一间漏水的破屋,有天她遇见了一个奇怪的小孩。新婚夫妻本打算飞去加勒比海度蜜月,结果新娘意外摔伤了腿,只能打着石膏在酒店休息。来以色列打工的菲佣说着重口音英文,她不会希伯来语,每天都牵挂着家中的孩子。他们会在某个时刻相遇但互不相识,比如巴特雅在婚礼上端盘子当招待,在街头撞上了工作中的菲佣。《水母》通过他们带出了一些支线人物,不按常理拍照的女孩、酒店里充满风韵的作家、漠视情感的不同人物,与水母有关的抽象主题慢慢成形,原来他们中的多数人在软弱的同时又伤害了别人。巴特雅的父亲母亲如此,请菲佣照顾母亲的儿女如此,满腹怨言的妻子亦是如此。为事业为恋人为自己,他们总是能够找到更好的理由来搪塞,却不去反省本身会造成什么影响。

为了呼应主题,《水母》让巴特雅在人生萎靡的状态下找回了一段记忆,使得故事多了分奇异色彩。影片加入一个突然出现、莫名地消失的大眼睛小孩,肚子上套着个小救生圈,不说话但会尖叫——一个拒绝成长的角色。她引导巴特雅找到了童年的旧相片,上面有个卖冰激凌的老头。《水母》很隐晦地道出了巴特雅无所依靠的由来,离异后,父母不怎么关心巴特雅的成长和生活。超8毫米拍摄的影像画质充满怀旧感,事实上并不温馨。那一天,老头在相机前出现,镜头以主观视角出现,始终保持孩子双眼的水平线高度。水中的巴特雅隐约听见了父母在沙滩上吵翻,镜头被压得很低,紧贴水面,能见得着红白相间的救生圈。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水母》关注的问题,他们将对方当作透明物一样的存在,漠视情感付出,“水母的蜇伤效应”由此体现。巴特雅躺在病床上,父母的到访显得那么虚伪。问题不在于儿女需要父母罩着一辈子,反过来在菲佣一段,儿女又遗忘了母亲,让他们孤独终老。看完女儿演出的老太太为修复关系作出努力,不料口头疏忽带来了另外的结果。至于那对夫妻,电影院的例子更好地解释了人与人相处的微妙和脆弱,挑剔这个、嫌弃那个,结果连电影都没看成。

巴特雅在水底下遇见自己的化身让电影有了圆满结局,小女孩吐出的气泡像一群小水母,努力往上游。电影里的人物不约而同地找到了自己,如果你能,请给身边人多些理解和关怀。【北青报】

 2 ) 五分钟拉片日记

拉了这部电影的前五分钟,写了五十三页的拉片作业~不过大部分截图截图~全是水分。虽然没有专业设备,自己手工作坊拉一拉还是挺有乐趣~

然后我发现这样的多线叙事果然是讨巧又好看~

就说说这谋杀了我五六个小时的前五分钟。

影片开始,服务生小女孩和他的男朋友出现在蓝色背景上,湛蓝湛蓝的背景呀~看上去一点也不真实,就像在梦里一样。男人的手中抱着一个放在瓶中的船……这是第一件出现的把三个主人公联系在一起的线索~~~船~~~
这片头出现之前的一分半钟一直是这一对情侣在蓝色背景下关于分别的情绪积累,两个人都面无表情看上去平静。直到那样梦幻的蓝色背景突然启动,原来是一辆货车,男人头也不回的上车走掉。
这个主角小女孩那最后的一句别走凝固在空气里,蓝色背景被灰色调取代,小景深的画面,女孩失望的表情,有些悲伤,更多是荒谬~~~

然后音乐响起,片头。01:35

接着女孩走进一扇门,走进厨房,在逼仄忙碌的空间里,移动的镜头有时候加上变换角度的摇拍,她一直不停碰到不同的人,却始终没有一个注意到她,她也从来没有抬起头。冷色调的画面和让人窒息的孤独气氛。

然后,又走出一扇门,女孩把镜头带入一场舞会,上一个场景中几乎没有一句对白,但单纯的画面仿佛就是人物介绍,一目了然,如果说这一扇门的推开是对另一个世界的进入,那最开始的一扇门就是带入女孩自己的世界~

嗯……继续,女孩手里拿着托盘,一个胖女人过来拿食物,这个女人,很胖,打扮的很花哨,很,滑稽~又是滑稽~她这么囧的造型一出现,就让人意识到~呀~有事要发生了。

果然~这个囧女人带着镜头从这个第一女主的身上来到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三分之一——新婚夫妇。
这里这里,从片头就开始的音乐并没有消失,而是由女服务生的心灵音乐变成了舞会音乐~从头开始。
再说这胖女人啊~她把大家带到舞池的中间,一对新婚夫妇。这个胖女人,她就是个好串场~~~然后,新娘新郎甜蜜地转几个圈,男的被带走。有人给新娘送了一个绿气球。

为什么是绿气球呢?因为又有事要发生了……嗯……

接着跟拍这个新娘,她拿着绿气球来到一个老女人身边,这时候,镜头左边出现了一个穿墨绿色衣服的亚洲女人。接着镜头摇,摇到亚洲女人和老女人的近景画面,老女人拿着绿气球。想一想这色彩~到这里电影的最后一个三分之一也出来了。

接着,电影中的第……二次(第一次是女孩出厨房)镜头剪接出来了,两个相视而笑的女人身上闪光灯闪过,紧接拿相机的女摄影师~同时,同时音乐改变~~~

咳咳咳~从片头字幕就开始的音乐就像一段开场白,它能表现女服务生的寂寞,能表现新婚夫妇的浪漫,也能在亚洲女人身上一带而过,在主要人物全部出场的下一秒马上切换,随着闪光灯的扇动一点也不突兀~~~

中间省略几十秒……

然后是新娘被困在了厕所,又见蓝色,蓝色的封闭空间,一直用俯拍。新娘喊老公的名字,画面切到她老公喝醉的脸,新娘喊外面有没有人,画面切到一群在舞池里乱七八糟的人……这样的蒙太奇运用,又是荒诞~~~而且,随着新娘的最后一声喊,画面切到亚洲女人,摇到她的近景,她捂住耳朵,绿色气球顶在天花板上(气球不就是她……)显然她不是因为听到新娘的喊声才捂耳朵,但这样的剪接,还是两个字,滑稽~荒诞的不真实里透出的生活小悲伤……

最后呀~这新娘没办法,就自己往出爬呗~~~于是,就有了婚礼上的这一幕,婚纱摊在地上,新娘只穿着睡裙,被困在厕所里哀嚎……
还是那两个字哈哈~~~

这五分钟的最后,又是那扇门,镜头从全景推推推推成女服务生的特写。她,还是被排除在外……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开场。一场舞会,自然流畅地带出三个主要人物,并且性格鲜明,到处都是小情趣,到处都是小无奈,到处都是小悲伤。
其实在开头就能遇见每条线索的结局。
女服务生从始至终被忽略,她的世界就在没有人理会她的后厨,她一直站在那扇门外,望也望不到中间的舞台。
亚洲女人,其实就像那只绿色的气球,即使充满氢气能够往上飞也只能停留在屋顶,冲不破束缚。她在喧闹的舞会捂住自己的耳朵却不能离开,因为线始终我在她的雇主手上。
可怜的新娘,她在自己的新婚舞会上被从舞台的中心逼到了狭窄的厕所,华丽的婚纱和高跟鞋都是假的,她坐在地板上音乐盖过她的声音没有人要听她说话。

她们都在这个舞会上被排斥失语……就像,她们的生活一样。


强烈建议看看这部电影啊,三条线不时地自然交错,即使不看,找找这五分钟来看看也不错~~~这五分钟俨然一部短片啊~~~什么时候***能拍出来~~~该多么牛叉~~~~


 3 ) 你看不见的我,是蓝色的

       蓝色,是最包容的颜色,优雅、理性,同时它也代表着忧郁;大海,是广阔无边的,自由的、强大的,同时也是让人对它既恐惧又渴望,既茫然又充满着追寻。那么蓝色加海就等于这部影评,同时也是对这部影片最好的注解。
    影片中讲了三个故事,三个故事自由流畅的穿插其中,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巴特雅、新婚夫妇、菲佣乔伊,都跟海有着密切的关系。影片以巴特雅与她在海边偶遇的小女孩为主线,与另两个故事相互交叉,同时又辐射出其他的人物,比如小女孩、两个为父母找菲佣的家庭、女摄影师、神秘的黑衣女人,他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在广阔的大海(现实世界)面前何其渺小,每个都是一艘“小的不能不能驾驶的小船,风吹不动,没也有帆,尽管身处水城,它的嘴唇却是干枯的,只能通过睁大的眼镜呼吸”,借由新娘之手,写出了片中每个人最贴切的状态。
    这该归类于一部超现实文艺片,片子借了很多象征的手法,深刻描绘了子女与父母之间无法跨越的代沟和隔膜,导致关系疏离;夫妻之间因为没有敞开心扉,缺乏理解和沟通,因为爱,产生的猜忌,导致感情淡漠。其实,里面的每个人都有爱,缺乏安全感,都在渴望爱和渴望被爱,但是在传达给对方的时候,往往出现了错误,影片的另一个名字是《水母》,就像导演说的:水母很脆弱,没有骨头或外壳可以保护自己,但同时也具有攻击性,她们在水里漂来漂去,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方向,就像片子里的这些人,小人物,有点儿懦弱,但不经意间又伤害到了别人。”面对前方,我们迷茫着,又不断在找寻着正确的方向,我们彼此给与爱,却又不得不彼此刺痛着对方,像刺猬一样,我们想抱着对方彼此温暖,却最后弄的彼此鲜血淋漓。还好,影片的结尾,我们的主角找到了方向,找到了自己,拾起自己,希望还不晚。
    影片以巴特雅的自我追寻和救赎从头至尾穿插其中。影片一开始巴特雅和男朋友分手,背景是货车的海报,蓝色的大海一样的背景,对于巴特雅来说,此时的大海象征着爱,车一开走,立刻灰突突的一片,代表着现实世界,趁着巴特雅那声小声的“别走”,显得那么渺小、无力和可怜。可见男朋友是她现实生活中唯一的大海,唯一的爱,此外,她的生活完全是简陋的、破旧的、无味的、没有方向的,从后面的故事发展可以看出。
    她以凌乱的头发、记错扣子的衣服、随意别上的胸牌以及近乎精神恍惚的状态,穿梭在婚宴上。而后,另一个故事的两个主角出场,新婚舞会上,两个人明显不搭调的舞步,并且新娘显然跳的正酣,新浪却被人拉走,新娘有些失落,一个小孩子送来了一个绿色的气球,新娘把它给了别人,同时第三个故事的主角出现,菲佣乔伊。
    巴特雅隔着门的玻璃望着婚宴热闹喜悦的人群,与她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舞会的音乐狂热侧耳,乔伊无法忍耐的捂住了耳朵,与新娘孤独无助的困在卫生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娘的求助,在嗨翻的音乐和人们面前,根本无法被注意。新娘只得自己翻门而出,摔断了腿。
    这一段落说明了夫妻两个人的关系现状,从两个人在舞会开始的表情来看,彼此非常满足,可见是相爱的。但是跳舞的时候,面对新娘的舞步,新郎却有些不知所措,新郎被拉走,新娘显得落寞,两个人完全是不够默契和协调的,这预示着后面两个人出现的状况。而新娘一个人被困在卫生间,卫生间的墙面是蓝色的,蓝色的海一般,也就是现实,让她忧郁、茫然、没有方向,她大声求救,丈夫却在舞会上跳的正开心,这暗喻着新娘的内心中,后来对新郎的怀疑和在两人感情的无助,内心的挣扎、求助和呼喊,新郎却听不到,造成两人的隔膜。
    新娘腿摔断,在医院打石膏的场景,白色的墙壁,空间狭窄,简单的一张床,显得单调乏味,预示着两个人在新婚蜜月之初,其实已经开始了单调乏味的生活,但是医生的“为什么要去加勒比海,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够了”,此时,两个人的手是握在一起的。
    巴特雅的房子,墙壁已经剥落,天花板不停的漏水,简陋、破旧,但是房东依旧要涨房租,并且对天花板漏水这件事极其敷衍,巴特雅表现出了无可奈何的样子,在现实面前她是有些懦弱的。受到妈妈举办筹款晚会的邀请函,她把自己门上的名字涂掉了一半,可以知道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就那么回事儿。
     她坐在海边,一个戴着游泳圈,只穿着泳裤,不说话的小女孩向她跑来,这个孩子开始跟着她。其中两个人一起望着海的短暂画面,表现出两人同样的茫然、没有方向、又带着不明所以的追寻和渴望。巴特雅去父亲家拿小时候的衣服,父亲甚至不知道她的工作,也从未向未婚妻谈起,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苍白而贫乏。所以,可见她与父亲的关系也——不怎么样。但是她跟这个小女孩的关系却很奇妙,在警察局她莫名其妙说出她的年龄,出租车里,司机说她们两个很像。这一切正说明这个小女孩其实就是巴特雅小时候。她不说话,只穿着游泳裤,不准摘下她的游泳圈,喝天花板漏下来的水,行为古怪,突然的出现,又突然的失踪。巴特雅在后来的车祸后,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个场景,在沙滩上,父母在吵架,让她一个人戴着游泳圈去海里游泳,答应她冰激凌小贩一会儿还会回来,最后父母却吵架离去,主观镜头里,她一个人戴着游泳圈在海里几乎窒息,艰难的游着。这对巴特雅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独自一人离父母遥远的海里,她吃力的游泳,父母只顾吵架,游泳圈是她唯一的安全感,冰激凌则是每个小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幸福的象征,整本相册里只有一张冰激凌小贩的照片,而巴特雅却始终没有得到,从而让她耿耿于怀。
    小女孩喝天花板漏下来的水,因为自来水没有水,水是渴望,从应该得到的途径却没有得到,由于渴望,她只能喝天花板漏下来的水。后面的故事中,巴特雅也学着小女孩的样子喝天花板的水。巴特雅的妈妈从电话中说“我无法和你姥姥交流,但我和她不一样。”她的妈妈和姥姥之间也有着严重的代沟和隔膜,而巴特雅的妈妈恰恰同样不知道如何和女儿建立关系,表面的关心却依然隐藏不住她对女儿的淡漠,巴特雅车祸后躺在床上,昏迷中向母亲伸出双手,母亲却拿着自己的钱包走了。
    而全片色调最温暖,巴特雅最漂亮的一个画面,就是巴特雅站在街边等着妈妈来接她,白色的鞋子和连衣裙,捧着黄色的一束花,画着精致的妆容,俨然一个小女孩,她期待着母亲,期待着被爱,而等待的结果却是一场车祸。
    母女或母子的淡漠表现的最明显的是在菲佣乔伊的故事里。乔伊来到两个家庭,第一个家庭,母亲孤独的死在自己的房子里之后,子女却因为请菲佣的事吵起来。而母亲临死里,正在看着电视,电视里正是巴特雅母亲的筹款广告:在这个富足的年代,有的人却一无所有,母亲愿把整个世界献给孩子,有些母亲却无能为力,孩子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家,一张床,一顿早餐、午餐、晚餐,因为每个人都应当拥有一个家。”
     这恰恰在说乔伊,在这个富足的年代,她一无所有,而她却想把全世界都给自己的孩子。也同时在讽刺这个家庭,这对子女的母亲把全世界都给了他们,却得不到他们的回报。
    乔伊两次给孩子打电话,背景都是巴特雅妈妈的那张海报,暗示着她想把全世界都给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家,但是在现实的大海里,她却无可奈何,她出现的画面里,经常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这是忧郁的象征,在她第三次给自己的孩子打电话的时候,终于不再有那张海报的背景,她也不再穿着蓝色的衣服,而是喜悦的红色的衣服,她要买回一艘帆船模型带回家给孩子。
   她的第二个雇主看似脾气暴躁古怪的老太太,她与女儿的关系却很糟糕。乔伊发现了老太太女儿的演出,她表面上批评女儿穿着暴露,实际上还是去看了演出,面对看不懂的话剧,她几乎睡着,但是她在望见女儿的时候,却欣喜而甜蜜,两人之间的相视而笑,是她们之间最好的心灵相通,而最后,女儿来看她,在即将冰释前嫌的时候,两个人还是不欢而散,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显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解决掉的。而在乔伊走之前,她把乔伊喜欢的帆船买了送她,这说明了她的心地善良和体贴。看似坚强的老太太,与乔伊的相拥而泣,也正显示出了她对于现实的无助和脆弱。
   大海是这部影片重要象征,蓝色是主要的色调,而帆船则是重要的情感道具,三段故事里的三个主人公都跟帆船有着紧密的关系。巴特雅,在小女孩失踪,去警察局报案,警察拿出了一大叠失踪者的寻人启事,把一张叠成了一艘小船。每个走失者都渴望在现实的大海里能有一艘船,载着自己,找到自己的家人,回到自己的家。帆船便是回家的工具,是渴望家的符号。
     而在新婚夫妻的妻子面前,帆船便是通向新郎心里的工具,是在两个人感情的海里自由航行的工具。她在海报上将帆船画在了瓶子里,也正如她的内心,她写的那段话恰恰是所有人的写照,她困在自己造的玻璃瓶子里,丝毫感觉不到丈夫的爱,也无法驶进丈夫的内心,感觉不到他的在乎和爱。而他的丈夫也感到不知所措和气恼,他为了妻子想换房子,跟前台据理力争;爬到八楼给妻子拿果汁,毫不犹豫吃掉妻子递来的坏掉的苹果。而妻子却因为他在电梯里偶然结识的女人,而充满了猜忌。不是没有爱,而是双方表达爱的方式出现了偏差,造成了隔膜。最后通过神秘黑衣女人的死去,两个人才最终把双手再次握到了一起,丈夫抽着烟,抽烟是无聊苦闷的象征,丈夫无法明白妻子内心的感受,感到迷茫和彷徨。
    神秘黑衣女人是在现实里迷失窒息的牺牲者,住在海景房里,却从来不看海,怕亮光,正说明了她对现实的逃避和懦弱,最终选择了彻底的逃避,自杀。
    最后,乔伊高兴的抱着帆船,坐在回家的车里。而巴特雅还在继续着自我救赎之路,片中的一个场景是,巴特雅从医院跑出来,外面正下着雨,她站在她母亲的海报下面淋雨,象征着她母亲的广告词,她内心深处渴望有一个家,渴望有人爱,而回到自己的家里,却已经被天花板漏下的水淹了,她无法再在这个已经彻底冰冷腐朽的地方了,便跑去了摄影师朋友家,去感受被关爱的感觉。
    她与摄影师朋友坐在沙滩上看海(这次不再是她一个人),分吃一个面包圈,充分享受着友谊的快乐。突然那个失踪的小女孩再次出现了,她跟着她跑向了海里,这次她不再像小时候光着身子毫无保护,甚至不再需要游泳圈的保护,她在海里看到小女孩对她微笑,她终于释怀(因为小女孩的离去正是她对她发了火)最后她被朋友救上了岸。
    而后,巴特雅醒过来,笑了。结尾,她终于看到了卖冰激凌的小贩,果然像朋友说的,卖冰激凌的小贩无处不在,像爱一样,像幸福一样,只要努力发现和找寻,一定无处不在。
    女摄影师,是这部电影里面对现实唯一敢于反抗的人,真正坚强的人,她的爱是完整的,是健全的,她不缺乏安全感,甚至可以保护他人,比如巴特雅。她对解雇她的人还击,也是对现实还击,她善于发现有缺陷的东西,人们真正的面目,但是显然,她对父亲给自己拍的录像一点儿也没有兴趣,巴特雅却看的入迷,因为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父母对自己的爱。
    影片中对几个女性都有眼睛的特写,巴特眼的眼睛,新婚妻子的眼睛,小女孩的眼睛,乔伊的眼睛,神秘女人的眼睛。这对应着第二个故事中,妻子写下的那句话:“尽管身处水域,它的嘴唇却是干枯的,只能通过睁大的双眼呼吸。”这都表明了她们在现实生活里的无助、忧郁和窒息。
    神秘出现又神秘失踪的小女孩以及天花板的漏水,都充满了荒诞的超现实色彩。
    无论从剧情、节奏、暗喻的运用还是摄影的角度,这都是一部相当棒的文艺片,充满了人文关怀,对现代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反映。
    蓝色果冻海,一点儿都不蓝,不清澈,不清新,不清晰,也不像果冻那么可爱和诱人,而是充满了艰涩、悲伤和难过。我们是一个个小小的水母,在大海里没有目的的飘荡。
    你看不见的我,是蓝色的,而你却不知道。
    

 4 ) 没有主题也很好。

  这些片子我看得有味道,虽然导演得有点拙,但这样感觉很自然,我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电影不一定要有主题的,就象平常聊天说说心里话一样,我挺乐意。
  说说吧,把心底里的话都说出来,不要拦着。朋友说:在思想上疏离于整治你的这个话语系统。不按照他们所要求的思考路径去思考。不要在写东西之前,内心里就有一个想要围绕的主题,要觉得“这世界有高高在上的规则,也有自由奔放的灵魂”。这种感觉真好。

 5 ) 蓝色果冻海:关于感知和影子所填补的空白

按照惯例,提起这部电影,首先不得不提一下影片的另外一个名字《蛇发女妖》,很多看完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一个恐怖片的名字和电影本身的内容完全不相干。至于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无从考证。不过相信,这样一部情感细腻的电影,不至于取一个哗众的名字用以取巧。《蓝色果冻海》,我觉得更能代表这部电影的含义。 影片的开头很有蛊惑性的展示出一片蓝色:色泽纯净、优雅、充满幻想,像一片海洋,或者明净的天空。然后镜头慢慢的后退、后退、再后退,这下可以完整的看到这片蓝色的全貌了:搬家车上的蓝色车厢。破破旧旧,就这样从美好到低俗的转变,仿佛暗示着全剧的基调:优雅与不羁相结合的冷幽默。 搬家车缓缓开走,带走了一个女人巴特雅生活的一部分:爱情。男人离别的时候说,不说点什么吗?女人的表情,有着一种无所谓和对生活的茫然:没什么。车走远了。女人喊了一句:别走。可是没人听得到了。两个人的离别,有时候仅仅是挽留来的迟了一点而已。 巴特雅的生活继续,一个普普通通的餐厅侍应生的生活,仿佛没有什么转变,也不存在转机,直到有一天在海边遇到一个围着游泳圈满脸雀斑的迷路了的小女孩,女孩站在巴特雅的面前带着洞穿未来的微笑,巴特雅把女孩带入了警察局,警察局值班员脸上的神色充满了看透世俗的疲倦:周末,警察局无法收容,只好拜托巴特雅暂时收留女孩。等到警察局上班的时候再带女孩来寻找他的父母。 巴特雅的童年缺了一块,在记忆里也无法搜寻到合适的可以解释童年美好生活的证据。小女孩的到来仿佛弥补了这样一个缺失,生活一团糟糕的巴特雅开始照顾起女孩的生活,帮女孩找一些合适的衣服,于是,她开始联系不经常联系的父母,询问自己童年时的衣服是否还在。循着这条线,故事渐渐有了一个脉络:巴特雅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父亲的出轨而离异,巴特雅是一个缺乏家庭幸福的女孩,目前,专注于慈善事业,父亲向宠爱一个孩子一样的宠爱自己年轻的小妻子。这两种爱都非常怪异的远离了亲情,没有辐射到巴特雅的身上。父母对待巴特雅的态度像是一个关系稍好的朋友,或者一个普通的亲戚:可以推迟约定,可以长久不联系。 巴特雅带着小女孩去找自己的父亲拿自己小时候的旧衣服。小女孩在一堆杂物里找出一个相册,一页一页的翻着,然后指着一张照片对着巴特雅默默的笑:照片上是一个卖冰激凌的老头,老头的背后是沙滩和海,以及嘈杂的人群。巴特雅对这样的指示茫然无知,找好衣服,带着女孩迅速的离开。 故事的交集从一场婚礼开始,而命运的转轮在此之前就已经拉开序幕:婚礼是在巴特雅所在的餐厅举行,新娘在结婚当天摔断了腿,因为换衣间的门坏了,婚礼已经开始,而她找不到人来解救自己,只好翻门。巴特雅带着小女孩来上班,迟到了,巴特雅像个邋遢的家庭妇女一样,摸了摸头发就端起盘子送餐,中途盘子被碰掉,从地上收拾起水果,拨拉两下就端了出去,一出厨房的门,盘子上的点心就被一个胖乎乎的女人很享受的拿起一块,随意的情景,仿佛都在勾勒出一种生活态度:不耐烦的,随便的,无所谓的,没有生气的,没有幻想,缺乏活力的。一片被冻住了的海洋。。。巴特雅安顿好小女孩在餐厅的一角安静的坐好,便开始忙工作。专门被请来拍摄婚宴的纳欧米,总是再拍一些与婚宴无关的事物,她拍下了一张小女孩的照片,然而却因此被餐厅的经理开除。巴特雅回头找不到小女孩,失魂落魄,无法安心工作,也被餐厅经理开除。 巴特雅到警察局报案,警察局的值班员对于巴特雅的紧张、焦急、不安都已司空见惯。他说,你知道失踪小女孩的名字?住在哪里?巴特雅手足无措。警察局值班员拿出厚厚一叠蒙了灰的失踪儿童的资料。告诉她:这些都是两年前的报案。 仿佛毫无希望了。 然而巴特雅对于从来没有与自己说过一句话的小女孩有一种莫名的执着。她去寻找拍下了小女孩照片的纳欧米。并在纳欧米狭小、拥挤的小摄影棚里找到了纳欧米童年的一段录像,一段关于沙滩的录像:纳欧米的童年是幸福的,父母宠爱,总会满足自己的需要,直到父母意外去世。在录像里,巴特雅看到了那个卖冰激凌的老人,在同样的沙滩上,命运很怪异的展示了两种人生:幸福的而后缺失的,缺失的并且一直被遗忘的。巴特雅看着录像。大眼睛里仿佛有所获知,然而却依然无法寻找。 第二天巴特雅再等待和母亲的约会的时候,看到小女孩的泳圈在马路上滚,仿佛一只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的巴特雅毫不犹豫的跟了上去,剧烈的碰撞,画面停止,发生了车祸:巴特雅被车撞倒。 在医院的床上,巴特雅仿佛做了很绵长的梦:在那一片碧蓝的海水里,童年的巴特雅,穿着小泳衣,围着游泳圈,脸上长着雀斑,海蓝色的眼睛,在海水里看在岸上争吵的父母,母亲歇斯底里的问,你是不是喜欢上了那个18岁的贱货。父母的背后是卖冰激凌的老人,以及其他幸福的欢乐的人群,虽然无法获知着幸福的人群里是否有纳欧米一家,然而,巴特雅仿佛找到了生活剧变的开始,更仿佛找到了丢失的小女孩:那只是自己的童年来寻找成年的自己。 影片从始至终仿佛讲的不是故事,而像一个万花筒,展现出四个、八个、甚至更多的面,慢慢的旋转,让观众自己去寻找能出现多少种交叉的情景。 影片的每一个角色的出演,仿佛都担任了重要的任务:成年人的困惑,成长中的困惑,为人母亲的困惑,步入婚姻殿堂的困惑。每一种困惑都想说明理由的合理性。却又用别的面去证明它所带来的后果的悲剧性。 摔断腿的新娘,因为断腿而被迫取消加勒比海的度假,只能住进拉特维夫的小旅馆每天看海。生性多疑的新娘对丈夫存在强烈的占有欲,然而却因为无法掌控而充满苦恼,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就在白纸上写下自己寂寞的思想。楼上的豪华房间里是一个假说自己是诗人的女人,被婚姻生活窒息的新郎时常在楼梯口经常听女诗人谈论梦想以及自己的婚姻,在一次参观了假说自己是诗人的女人的房间后,毫无顾忌的感叹:要是自己的妻子住在这里一定不会再抱怨。“诗人”毫不犹豫的提出换房。新娘获知后无比开心,换房的第二天,他们去看望“女诗人”,然而看到的却是死亡,女诗人在那张床上自杀了,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优雅的诗句。新郎拿起纸忧伤而崇拜的念:新娘的眼泪不可抑制的落了下来,这是她再熟悉不过的诗句,因为本身就是她写的,遗落在房间的柜子里。而这却成全了那个死去的女人“诗人”的美名。她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优雅舒适的大房子,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而她遗落的诗句,也成全了别人的美名。在自己丈夫的心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故事。有时候我们遗弃的是别人苦苦追寻的,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想要追寻的却是别人从不放在心上的。生命仿佛一场错觉。我们生命的空白总是由别人的影子来填满。未来如此无法感知,而生命却依然要悲伤前行。 在整个的电影中出现了一只玩具帆船,是一个菲律宾佣人想要卖给自己儿子的礼物,那个传说中的玩具的获赠者仿佛一个梦想,或者一个空气,从来没有在画面里出现过,然而,却仿佛一个新生活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母亲在一个法国老妇人那里做佣人,开始的时候受到雇主的刁难,仿佛异常难过,然而最终她通过自己撮合老妇人认知,认可自己的女儿是舞蹈演员的行为得到了老妇人的宠爱:偷偷替菲佣买下了那个她隔着商店玻璃看过无数次的玩具帆船。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看下来,并不轻松,充满了无心的插曲,充满了旁观者,充满了感知和空白。我们无法得到的太多,我们想要的太多,然而我们了解到太少,可以感知的太少。只能从他人的身上去寻找自己缺失掉的影子。 故事讲述的都是一些尚有能力去感知别人的人,而那些缺乏感知能力的人渐渐的都像一个个蒙了灰的生活的布景,成为了承托别人的道具。无法感受到他人情感的人生是缺失的。 最后,用《我的野蛮女友》里的一句台词来结束:既然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学习,那么就应该继续好好的活着。 既然我们都需要填补人生的空白,那么就更应该好好的去感知他人。

 6 ) 庸庸碌碌得不可一世

《蓝色果冻海》。
这名字真好。
可惜是冬天看的,如果是夏天应该会更好,因为清爽,凉快。
蓝色,果冻,海,这些事物都是那么舒服,让人会觉得美好。

男友离开了,他问,你没什么想要跟我说的了吗?比如,别走?
女孩儿不吭气。
男友搬家的车开走了。
她说,别走。

浑浑噩噩地过着依旧疲倦的日子,直到巴雅特(她的名字我忘记了,姑且这样叫吧)在海边遇到了没穿衣服只套了个小小救生圈的小女孩儿。女孩儿那么小,样子讨人喜欢,我对这个小女孩儿喜爱得不得了,她浅浅的棕色小卷发,红蓝的小救生圈,一切都可爱到不行。小女孩儿乐呵呵跟着,这个女孩儿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甜甜得咯咯地笑,唯一一次发出声音,是当巴雅特试图为她穿上一件衣服的时候,她惊恐地大喊起来,就像《铁皮鼓》里面,小奥斯卡在医院里嘶叫起来,所有的瓶瓶罐罐都闻声落地,碎裂一片,这声音听得真让人揪心。

你女儿的眼睛跟你的很像。警察冒出这样一句话。
而她也在被问到小女孩儿年级的时候脱口而出,五岁。
这一切后来我才理解,小女孩儿就是她,她就是小女孩儿。小女孩儿在海边迷失了方向,或者不是迷失,她只是讨厌爸爸妈妈无休止的争吵和欺骗。她逃走了。她套着小小的救生圈,永久地,在海上,迷失自己。直到被长大的自己重新发现。可悲哀的是长大后的自己还是在重复地不快乐,过着水母一样的人生。

另一条情节线,老妈妈朝自己舞台上扮演僵尸的女儿笑了的时候,她慈祥的样子以及女儿回报她的一笑让我眼泪流下来。后来女儿说,真高兴你能来。老太太乐得那么高兴,憨憨地说,“我很喜欢这部演出,这个导演真有才华。”我为她的谎言而伤感和感动。
“我呢?”
“你是我女儿,我不能客观评价。”
“你喜欢我的演出?”
“嗯。你有一半时间都躺在地上装死。”

如果真的有什么地方让我感受到蓝色果冻海这个名字的话,那就是巴雅特家漏水漏到整个房间浸了厚厚的水。那时候,月光打在地板的水面上,深蓝夜色的光泽,柔软地浮动,碎碎的月色随着每一次的浮动被撕得更碎,漂浮的水面亮晶晶的像果冻,又放佛是一片海。真美。这也许就是果冻海。当然这只是我的胡乱联想,事实上,它的另两个名字是,蛇发女妖,水母。

从这里开始雨水把影片的几个主要人物联系在了一起。
小男孩儿以为新婚丈夫是乞讨者,在妈妈的鼓励下跑过去给他东西。老太太和菲佣挽着手走在大雨里,两个人笑得那么幸福,像是一对母女,老太太蹦蹦跳跳的样子就像又一次年轻起来了。这真让人感动。而巴雅特,面对可以游泳的房间,只是安静地关上门,走出房间,这时候下起雨来,她站在一个地方仰起头,上面就是妈妈的大海报。妈妈作出爱心公益的招牌动作,那颗用手比划的爱心就在她的头顶上,可其实却唯独没有关爱到她身上。
我能睡沙发吗?
这儿没沙发。
然后她趴到床上就睡。
她让人一次次想要怜惜。

可是这些幸福以后便是不快乐。
老太太的话气走了女儿。菲佣没有买到给儿子的大船。
她在哭,转过身,老太太看到她,突然就抱住她,两个人的悲伤转变为一份双重的情感。老太太给了她母爱,她把自己对儿子的母爱给了孤独的老太太,变成老太太渴望已久的女儿的爱。
事实上,老太太给她买了那只大船。而女儿也并不是真的要走。

“水母就在船下方”

水母,像许许多多的庸庸碌碌,虽没有作为,却一直在抗争,就像诗人的话,她们被水包围着,可仍然口渴,我突然想到幸福,其实我被幸福包围着,仍然觉得不那么幸福,还在希冀着更多的幸福。她要用她眼睛中的开口才能喝水,从不能闭上眼,没人会注意到水母的死去,因为她不会粉身碎骨于岩石之上,她仍然保持高高在上,保持着不可一世的姿态。水母才是导演的意图吧,每个人都像是水母。至于蛇发女妖,我猜也许是水母很蛇发的样子呢?

 短评

意义不明

5分钟前
  • 呼唤毅力
  • 较差

好久都没看过一部如此感动的电影

7分钟前
  • Haitooong
  • 力荐

字幕坑爹了。。

9分钟前
  • 悯笈
  • 推荐

天空那么辽阔,只有我的头顶在下雨。也许这就是孤独。

12分钟前
  • 名残り
  • 推荐

《蓝色果冻海》,★★★★★。几波人交织着的生活片段循序渐进着,直到分别遇上人生中某个重要时刻,获得内心的喜悦与安心。发现一个规律,与海有关的电影不会烂俗:《少年派》、《碧海蓝天》、《露西亚的情人》、《拥抱大海》、《弓》、《海洋》、《海洋天堂》(不算)以及看了无数遍的《甜言蜜语》。

14分钟前
  • 卢比
  • 力荐

迷茫在大海的尽头……总有期盼。

19分钟前
  • 大红色
  • 推荐

沉闷了点,不过还算不错

21分钟前
  • 操蛋的教父
  • 推荐

the movie i wanna make

25分钟前
  • Rej
  • 力荐

一片蓝灰色,画面太美了。

26分钟前
  • 大乃乃富江同学
  • 推荐

好片一部!三段故事的串联!

31分钟前
  • rico
  • 力荐

看似简单 几个人 几个故事 相互穿插 水母 沉默!

33分钟前
  • sunway
  • 推荐

片头曲是玫瑰人生.这部片子好奇怪.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看的我特别摸不着头绪..

38分钟前
  • Riva
  • 较差

剧本确实棒,

41分钟前
  • wnw
  • 力荐

一只水母,在无边无际的海中跳舞。被水包围,依旧口渴,是鱼群无法理解的孤独。

42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非常晦涩的片子 OST不错

45分钟前
  • 固力果guriko
  • 推荐

好喜欢的基调~蓝蓝的心情~~

48分钟前
  • luluya
  • 推荐

就连以色列人感觉过的都比我们强,投胎真是技术活

51分钟前
  • 王神爱
  • 还行

奇怪。

54分钟前
  • 女魔头
  • 还行

服务生、摄影师、菲佣、作家、新婚夫妇、泳圈小孩、冰淇淋老人,几个毫无关联没有交集的人串联起一组散文诗。我们每个人都不只是陌生人的过客,我们每个人都以某种不可预见的方式参与着别人的生活,并塑造着他人的生活轨迹,每一次无所谓的擦肩都是各自人生失序的转折点。(片头曲和片尾曲真好听,片名翻译不太认可,字幕组也没有翻译好的,直接啃的生肉,这种片子是情绪类电影,没有可供解读的空间,思维比较发散,重在感受,剧情向的受众很难消化)

58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21-3-2008 6:00pm grand cinema

59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