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拜访

HD中字

主演:妮可·基德曼,丹尼尔·克雷格,杰瑞米·诺森,杰克逊·邦德,杰弗里·怀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致命拜访 剧照 NO.1致命拜访 剧照 NO.2致命拜访 剧照 NO.3致命拜访 剧照 NO.4致命拜访 剧照 NO.5致命拜访 剧照 NO.6致命拜访 剧照 NO.13致命拜访 剧照 NO.14致命拜访 剧照 NO.15致命拜访 剧照 NO.16致命拜访 剧照 NO.17致命拜访 剧照 NO.18致命拜访 剧照 NO.19致命拜访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致命拜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艘太空船在华盛顿附近的小镇坠毁,人们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人变得冷漠而陌生。精神科医生卡罗尔(妮可•基德曼 饰)和助手本(丹尼尔•奎格 饰)几经周折,发现这种变化是因为感染了外星病毒。灾难不可控制的蔓延,感染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占领城市,设置隔离区,想把人类变成没有情感的怪物,卡罗尔带着儿子奥利弗开始逃亡,她惊奇地发现奥利弗正是拯救人类的希望。相声有江湖超级天兵之机车班长亲爱的造人啦QQ女人心门口的野蛮人吸血鬼学院第一季感知战栗特工金田一少年事件簿3死因惊险之旅(原声版)大力神(普通话版)汗皂交香第二十二条军规馬路英雄Ⅱ非法賽車即刻杀机黑马地下铁道再见,小马鬼作秀 第三季玩尽杀绝1998卧底柳书生的婚礼第十三位使徒你是不是我的爱人新冷血十三鹰沉默2020美丽美利坚千万别睡着犴达罕千万别基动一个人的皮影戏时光之轮 第二季原始生活 第五季警中英雄树下惊魂巨蟒2021美国版笑林小子2:新乌龙院朋友之间2015反恐特警组第五季

 长篇影评

 1 ) 我和全世界

“如梦如幻月 若聚若离花”,先看的《胭脂扣》,想想国荣哥哥和梅姐姐如今都已不在人世。更是对着这句台词伤感了好几分钟。觉得不好,一个大男人不该如此多愁善感。决定换部看看,换换心情。
《致命拜访》,下了好些天的片子了,看简介:外星病毒入侵、拯救人类,很高的主题,很符合一个大男人的观片口味,还有好多明星,特别是大美女Nicole Kidman(其实是看片的最主要原因……)。影片开始:一架航天飞机坠毁,碎片到处都是女医生的前夫前往现场,毫无疑问被感染。病毒感染的症状很奇怪:没有电影中常见的变异、血淋淋的死亡等。看起来感染者和从前没什么两样,只是没有了……感情,每个人都变得不可思议的冷静、理性。病毒悄悄开始蔓延,被感染者也开始清理未被感染者,给他们注射。人类分成了两种:我们常见的的人:动物性与社会性复合的正常人、完全没有动物性、没有个性、没有感情的完全理性人。女医生一路寻找儿子,努力逃出被感染区。情节很简单、场面也没不火爆、结尾有点草率。但给出的命题却很有意思:究竟什么才是“人”的真正定义?人的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个人和集体、我和全世界哪个更重要??
“人在特定状况下 ,都能犯罪使坏,假如这个世界改变了,危机不会再衍生新危机、报纸不报导腥膻色的新闻,那么世上的人类就不再是人类了。”如片中所呈现的被感染的人都没有感情、只有完全的理性,每个都一样想、一样做,对于异类:要么同化,要么“全部杀死,如果需要的话”。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这无疑很可怕,所以每个都想逃脱被感染的命运,女医生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要救出儿子,逃出被感染的命运。可是片中又展现了被病毒感染的世界:“我们可以让全人类和平共处,没有战争、没有贫穷 、没有谋杀、没有强暴,一个没有苦难的世界。我们的世界不会互相伤害剥削,因为我们的世界不分你我。”核危机瞬间消失、印巴和解、小布什与萨达姆握手言欢,每个贫穷、疾病的人都得到帮助。这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吗??如果完全消灭个性、所有的事都以集体的利益出发,个人的利益可以完全忽略甚至消灭,这还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吗??个体与集体-这真的是个两难的问题吗??
  完全集体主义社会总是能产生最高的效率,也是最容易产生独裁的社会。当一个社会完全抹杀了个体的存在,人民还会觉得幸福吗?肯定不会。想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为了某个集体(常常以“祖国”、“人民”的名义)而牺牲个人是一种英雄的行为。仔细想想吧:从你的牺牲中得到好处的是……?再放大了说:我和世界对于我来说哪个更重要?如果要我牺牲自我来拯救世界,整个世界—对于已经牺牲的我来说,还有意义吗?乱七八糟想了好多,自已也已经糊涂了。正在写不下去想结束时,突然又想起了《胭脂扣》,对以如花和十二少来说,他们两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2 ) 从科幻角度探讨一下

Google了一下本片的背景,改编于著名科幻小说《躯体掠夺者的入侵》。《躯》这部小说应该比较有名,曾经不止一次的被拍成电影,不过限于本人涉猎有限,对于这部小说的了解也仅限于从The Invasion中体会出来的。
其实把科幻片拍成电影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场景过于宏大,例如星战的外星场景(如果把星战也算成科幻片的话);其二是太多的怪异形象对化妆特技的要求;还有就是如何深入浅出的表达所涉及的深奥的科学理论。
当然,既然本片定位为恐怖片,对他的科幻背景进行深究也有些过于挑剔的嫌疑。但是限于他的剧本出自于畅销的科幻小说,让人禁不住稍微推敲一下他的硬科幻背景。
未知世界总是最吸引人的,好奇心本身就是人类存在的原因之一。于是乎我们尚未认识的世界是很好的题材。而和未知相伴的,也总是若隐若现的危险和恐惧。本片的题材恰恰集合了这些的全部。
首先是地外生命,这是已经被争论了很久的话题。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进一步更被关注的是是否存在智慧生命,以及他们对地球人类的关系。
其次是病毒。虽然人类的医学如此发达,但是我们对于病毒的了解确实如此有限。以至于对于最简单的感冒,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一部分人感染之后依靠概率找到免疫疫苗,接种其他人。我们药店里琳琅满目的感冒特效药所有的功效只是缓解感冒的症状和提高免疫力,正所谓绝对的治标不治本。感冒之所以在目前没有很高的死亡率在与病毒本身的怜悯,而不是人类医学的强大(西班牙流感是个特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世界大战》以及《异种》等科幻电影里感冒病毒屡屡成为挽救人类的希望,起码是心存感激。
再次是寄生和精神控制。汉语里面对一个人最差劲的评价可能就是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而西方电影里比吸血鬼还差劲的形象可能就是僵尸。失去自我被时时刻刻控制的滋味一定很糟糕。
最后还有睡眠和梦。亚里士多德原本以为人用心脏思考,大脑不过是让血液冷却的空调机室外机组。很快我们知道人依靠大脑思维,但是对于睡眠,我们的了解确和几百年前没有什么实质区别。而在这之后的是人们对于睡梦中失去理性限制潜意识的深深恐惧。
从选材来说,尽管牵强,但是一部恐怖片却也几乎把科幻电影常见的元素都涉及了,不得不称赞一下。不过关于具体的科幻逻辑,个人认为却经不起考究。
首先是科幻电影的通病,那就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糊弄外行的观众。其实美工道具都是普通人,而科幻作家也不屑于仔细的描述每个外来物种的样子。所以我们看到的所谓外来生物形象大多是人类世界的夸张。要显示他的高智慧,就是个光光的大脑袋(ET,火星人);要显示他凶恶,就是爬行类的鳞片加上昆虫的刺(MIB,异型);要显示他恶心,就是霉菌孢子黄绿色外加结缔组织渗出液或者淋巴液一样的透明粘稠液体。。。。。。本片也不例外,虽然告诉观众是一种病毒(还说了单细胞的病毒,汗),却在航天飞机外壳上结出肉眼可见五颜六色的晶体状组织。我们常见的单细胞组成的肉眼可见的物种大概就是太岁一样的蘑菇了吧。不过蘑菇是真菌,而这个靠病毒形成的如此规模的晶体,的确数量级骇人。而且病毒构成的晶体有如此硬度(扎破尼克前夫的手指),更是厉害。从科学角度来讲,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硅基生命?
其次是黑人医生反复向我们展示的病毒吞噬细胞动画。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来源于巨噬细胞吞食其它细胞。但是问题是人家是体积最大的血细胞,而片子里面说的是一种病毒。如果真是病毒感染的话,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一个细胞,接着有个非常小非常小(医院的设备绝对无法看到)的东西贴在上面,然后过一会细胞破碎了。。。不过如果拍成这样,视觉冲击是绝对不如那个亮亮的水母一样的白细胞吃小细胞大的,从这考虑倒也情有可原。
再次是哲学角度(佩服一下自己)。原来老是不明白世界上会有庸俗唯物主义这种东西(相信意识不过是人脑分泌的一种物质,所以不存在绝对的意识,只有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看了这部电影才相信。睡眠产生快速眼动是被证实的,那么通过病毒,在睡眠的时候分泌出结成固体的汗液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首先排汗的控制应基于脊髓神经反射,所以我们很难通过意识增加或者减少排汗,当然你可以通过心理调节让自己觉得有变化或者因为紧张手心出汗,但这更多是大脑变化引起激素释放进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应激行为。后来电影里的确提到了灰质白纸的问题(感染过脑炎的人获得免疫),但是大脑和脊髓是不一样的,严格的说大脑才会睡眠,大脑睡眠和排汗没有关系。除非这个病毒如此厉害,能彻底改变人体基本功能。
第四是动机。对于病毒是否属于生命还存在争议。一方面病毒具有生命体的最基本特征(可悲的是这些特征看起来更像哲学定义而不是生物学概念),他通过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自己。另一方面,病毒从分子学角度来讲只是高分子有机物按照规则的组合,是一种逆向进化,甚至可以被结晶出来。回到病毒本身,他们的存在有何意义的问题不应从人类的视角考虑,能够利用资源生存繁殖并且新陈代谢(如果病毒的也算)就是合理的。于是感冒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由于进化的关系。感冒病毒对人体损害较小,活着的宿主有利于他们的扩大繁殖;埃博拉病毒在几天内杀死宿主,有杀鸡取卵的风格但是短期繁殖迅速。不过对于片中的病毒,从进化论角度来说有些难以解释。单不说能不能通过基因改变控制性格这个问题(心理学尚无定论),病毒为什么要麻烦的改变人的性格?对于病毒来说能够有效地感染新的宿主,大量传播自己的遗传信息已经足够。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个被感染的副作用,就像感冒了流鼻涕一样。那么这样的病毒很显然不会拥有如此高的智能性。病毒会主动的传播自己(通过空气,血液,体液,皮肤接触等等),但是如果病毒智能到能利用人的大脑思考并且抽象思维,那他就会完善与之相对应的伪装。不过感谢老天这样的病毒还没有被发现存在的证据。
最后分析一下病毒本身,通过孢子抵抗片中所说700度高温时有可能的,即使在地球环境。但是作为单分子简单聚合体(排除病毒通过组织形成宏观意义的防护膜,就像航天飞机的耐热层),抵抗航天飞机坠落产生的高温,碳基生命应该很难。如果是传说中的硅基生命,那么如此简单的感染人体也不大现实。所以究竟是什么很难说,应该只能归结于外星世界是无法用人类现有知识解释的。
写了好多,眼睛都花了。最后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3 ) 尴尬的境地

看Preview的时候本来以为是部寻常的恐怖片,但因为是Nicole Kidman与Daniel Craig这样的演员阵容,又恰逢好莱坞夏秋交替青黄不接之时,于是欣然前往。看过感觉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有惊喜,也有很大的失望。

惊喜之处是没想到这片子竟然走的反乌托邦路子,否则早就毫不犹豫的看了。Nicole饰演一位心理医生Carol,通过药物治疗帮病人解脱苦痛、抑郁等情绪。离婚的丈夫Tucker是个政客,在秘密视察爆炸的卫星碎片过程中不小心被外太空的病毒孢子所感染,成为了异类。说是异类,思维功能与正常的人并无显著区别,不同的是,被病毒感染之后,人就失去了情感的震荡,只剩下理性思维:爱、冲动、恐惧、欣喜这样的感情被彻底剥离,人类分化成两个阵营——理性人与感性人,双方陷入战争。

作为心理医生的Carol在世界陷入战争之前曾经与男朋友Ben (Daniel Craig)的朋友就人性产生过辩论,Carol曾经骄傲的认为,人类是可“进化”的,人类可以通过药物,通过心理治疗等方式来控制感情,抑制原始冲动,从而实现一个完全理性的和谐社会。但在这个和谐的“完美新世界”到来的时候Carol自己却退缩了,她不能放弃母子亲情,不愿选择被这个不带个人情感的“完美世界”同化。在这种挣扎中,究竟什么是“人”的真正定义,永久的和平与战乱纷扰的世界你会选择哪个,永恒的“完美”是否就是真实的完美,人的理性与感性两方与基本人性的关系…… 这样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作为大部分反乌托邦作品的核心,通过心理医生Carol的个人心理历程被展现出来,应该说,本是非常精彩的一笔。与电影的原型,1956年的电影《人体异形》(The Invasion of Body Snatchers)相比,《致命拜访》采用了原来的反乌托邦哲学理念,但抛弃了冷战与苏联入侵的背景,转而用现代心理医生的自我否定,辅以母子亲情作为Carol心理转变的强有力支撑,本是一个可具有高度说服力的精彩故事,可惜,电影编剧与导演在情节安排与细节处理上均出现重大失误,致使电影处在了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界,进退两难。

首先,电影的定位是恐怖片,但导演Oliver Hirschbiegel的风格路数显然与好莱坞恐怖片的套路不能一致。从恐怖片的角度来看,人物心理刻画过多,视觉效果的震感力与情节转变的节奏感都不够强劲;而在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过程中,也没有采取日韩恐怖片缓慢心理刻画与恐怖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完全是剧情片的叙事手法,这导致了影片定位的错乱。

其次,抛开电影的定位不谈,故事的叙事重点主要放在了外星病毒入侵前后两种世界转变的过程中,花了不少时间来刻画世界动乱的细节,可相对的在心理医生Carol的内心挣扎表现上却严重的笔墨不足。这样安排的原因我想大概是想走好莱坞的大场面套路,不过导演似乎忘记了一点,好莱坞的大场面电影一般都要与个人英雄主义的激烈动作场面相结合才能吸引票房,这部片子的第一主角是心理医生Carol,扮演者Nicole Kidman尽管展示了不错的演技,但并没有太多动作场景。抛弃挖深主题的心理刻画细节转而追求宏大视觉场景,对于这部电影来说,绝对是舍本逐末。

综合来说,《致命入侵》一片选择了Indie film的主题,却没在主题上深挖;定位在恐怖片,却没按恐怖片牌理出牌,并没多少视觉恐怖的元素;采取了好莱坞的投资与制作手法,却没有足够激烈的大场面来吸引票房。最后的结果是影片刚好卡在了中间,思想内涵挖得不够深,恐怖效果做得不够悚,场面特技拍得不够“炫”,哪一边都不上不下,没能完成任务。

 4 )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

过去很少看nicole kidman的片子,以前看过cold maintine,但是印象不是很好。noix貌似是很喜欢她的。不过看了这部电影之后,nicole在里面出色的表现与对角色的诠释让我在喜欢这部片子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喜欢上了nicole。 首先说,这部片子名义上是恐怖片,但我却觉得更像是一部政治片。mtime上这部片子评分很低,很多人都评价说这部片子既无意义又令人看不懂,虽然有两个大牌却拍的很不如人意。我想为这部影片申诉一下,看不懂可能是因为这部片子的政治隐喻,但是只要是对美国非常著名的女性思想家ayn rand的作品或思想有过接触,就应该非常容易就能明白这部片子的意思。偏激点说,这是一部讽喻社会主义思想并为“真正的”资本主义作维护的影片,就像ayn rand一直坚持的政治主张。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她的小说《一个人》。这部小说构想了一个集体主义发展到极致的社会,不保留地说,这个社会和我们从小在历史书或政治书里面所描述的大同主义社会或是共产主义社会极其相似,只不过可能集体地过分了一些。当集体主义发展到完全忽略个人特性的时候,集体主义便会变成一种暴力,而一个集体一旦成为一种以集体思想为准绳的组织,个人需求必然会被忽略甚或是被打压,就像这部影片里所形容的被感染以后的美国社会。我在看这部影片时一直觉得那群被外星病毒所感染的人就像是一群极端的社会主义恐怖分子,采用一切暴力手段使周围的人都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分子,而“注射”这种传染方式感觉更像是一种政治洗脑,所以被感染以后成为组织的一分子的人会对被注射的经历毫无印象,就像政治上被洗脑的人完全不会觉得自己曾经被侵犯过一样。而对于电影所设定的感染之后睡一觉就会成为组织的一员的方式,更像是对人本身对“希望一觉醒来世界都会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的思想的隐喻。 另外在影片中被感染后的ben劝说carol成为组织的一员时,他的用词“我们”更是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ayn rand的思想在这部影片里的表达。《一个人》里面ayn rand曾费了很大的笔墨揭示了她所假设的那个集体主义社会的大众思想构成。在这个集体主义社会里,不存在“你”,“我”,“他”这样的字眼,所有的你都是“你们”,我是“我们”,他是“他们”,可以发现,影片里的组织的确是一个这样忽视个体的集体主义为宗旨的组织,人与人之间没有区别,个人没有任何情绪,因为情绪的变化对于集体来说,是过于个人化的表达。而女主角三番五次被劝说时对方所提到的那个“没有丑恶,没有暴力,尽是美好”的社会目标,更像是一种政治思想激进的理想主义者理想中的社会。是否当社会思想被集体主义所控制垄断时,那些丑恶,暴力的东西就真的都会消失?人们就真的能够幸福?按我的思想观念,缺乏个性化的千篇一律的社会是毫无幸福可言的。 ayn rand的selfishness's virtue一书中曾表述过她对集体主义的观点,她认为一旦集体主义以集体的利益为先而忽略甚或是牺牲个人利益,道德便不再维护集体主义,因为“集体的利益”是没有任何权力侵犯“个人的利益”的。而一旦集体主义在维护自身而采取了暴力的手段之后,集体利益这种噱头就更加站不住脚了。影片中正常社会所代表的显然是美国最为流行的主流社会意识个人主义的阵营,而被外星病毒所感染人群则更像是一群坚持集体主义的激进分子。所以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在美国票房惨淡可能也是因为触怒了美国另一部分坚持集体主义的政治人群吧。   影片的片尾carol所回想的那段话貌似是这部影片的批判性的对影片主旨的揭露,但我却觉得这是导演为了让大部分不明白我在上所说的集体主义思想的观众勉强了解影片意义的一小部分而牵强附会的东西,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这是我对影片最不满的地方。感觉这部影片还有一个不如人意的地方就是nicole所饰演的心理医生太神了,无论枪法还是飞车技术都是这么得出神入化...   以上只是我结合对ayn rand的个人主义的理解而对影片的一些见解,由于我既没有看过《资本论》,也对社会主义没有什么很深刻的理解,所以言语之间必然会对之类的政治观点有所侵犯,这不是我的本意。 昨天买了ayn rand的长篇小说《源泉》,今天又看到这部貌似渗透了她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影片,心里着实下了要继续好好研究ayn rand的决心。不论这部影片的名声如何差,我还是很喜欢它的,即使是把它当作对ayn rand的研究资料,我想我也有必要把这部影片的dvd版纳入我的个人收藏。

 5 ) 刚刚看完回来

还不错,先看了rush hour3,由于是排行榜第一的片子又是大哥主演,接着就看了这部,翻译的片名还真有意思,要是直译的话就是入侵吧。nicole在里面的演技真的不错。特别是装的好像已经成为和其他人一样的同类的时候的眼神表情甚至语气。甚至看人跳楼都能保持镇定,同时也在幻想如果自己是她的话不一定会蒙混的过去。我想支持她的精神力量主要是来自他的儿子oliver。插一句那个演她儿子的不光演技很不错还长得很可爱,长大一定是个帅哥。眼睛超大。这部片子还有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男主角007 Daniel Craig真是个亦正亦邪都演的很好。要我是nicole我也下不了手。虽然最后nicole还是开枪了但毕竟保命了。(难道是想着将来人类有救的时候好给他留条后路。。呵呵)这部电影最恶心就是从嘴里喷出的不明液体。。。。真恶心。有的咖啡色,有的浅绿色。。。
最后有一点有点不真实,就是被放了火的车子还能开那么久。(唉,这种主题的片子就不计较这么多了。)还有,要我是那帮追上顶楼的“人”,我就仗着人多扑向直升飞机,说到底,这种病毒还是不厉害,比丧尸们有脑子。万一将来有法子治呢,还是保命的好。。。要说一句,结局来的太快,草草就收尾了,像赶着收工一样。不过这种片子和2004年那部由Julianne Moore演的The Forgotten相似,也是外星人,也是为了个儿子,也是匆匆就收尾了。不过像外星人入侵或拿人类做实验这种主题本身就没有什么结果。如果不结束的话就像Resident Evil一样要出续集了。那就没完没了和外星人搏斗了。
再插一句,看完片子回来的路上,我和朋友打趣说如果也碰到这种境况,会躲在那里。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便利店。有吃的有喝的起码不会饿死,再想办法嘛。28 Days Later里面也有教嘛。对吧。

 6 ) 单向路上的救世主

我知道 你们都感染了外空病毒
它们混入你们DNA 进而毁掉了你们全部大脑白质。
在半夜里 汗液会变成橡胶质的生命体包裹身体;
在白天里 张嘴便可向人喷射粘液使人入睡。

睡眠过后 没有了思维 极乐世界便融不进异类。
败了亲情 我不再是你爸爸;
败了爱情 六十载烟消云散;
败了友情 昨天誓言是个屁。

终于借助了意外来临的外空病毒 人民自己构造了真正的和谐
没有汗液 没有奋力的一击 就连孩子们也不再争夺糖果;
没有怀疑 服从一切不合理 自愿走上街头接受流感疫苗;
没有抗议 成就了原始等级 大家都进入统治被统治的单向路。

可当小男孩大喊WAKE UP, MOM!时
我们突然意识到,除了脑炎后遗症的人
能够坚持到最后的 总是母亲。
黑皮肤的科学家看到了一切,
面对记者的问答,他选择并不多说。

当一切都无可救药地变坏
全部希望总是压在社会上最孱弱的肩上。
伴随无私牺牲,故事向后延续。
即使并没有人去寄托。
没有了上帝,消失了耶稣。
最孱弱的才是救世主。
而目睹了一切的人,不会再微笑。

 短评

主妇版生化危机。

8分钟前
  • Muse
  • 还行

德特里克堡和病毒都出现了,现在看是真讽刺。

9分钟前
  • 午夜不睡觉
  • 还行

不错

10分钟前
  • e.r.a.
  • 推荐

2008.5.17 本该是很好的科幻娱乐片,结果被糟蹋了。其中提到被感染后世界和平,最后治愈后又开始打仗。虽然是对人类战争天性的讽刺,但却有点非此即彼的意思。事情哪会这么简单啊!是不是改编自《傀儡主人》?

15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较差

导演不想拍喜闻乐见又没有能力驾驭政治题材的结果就是,不知所云

17分钟前
  • 隗知
  • 较差

干净的僵尸片,凑合看

2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6.3分

23分钟前
  • 我不会死的
  • 较差

到底怎么才能免疫啊!

28分钟前
  • D.A.S.
  • 还行

不是特别好 情节一般 而且没有好的配乐 不建议看

30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较差

关于高耀洁

34分钟前
  • 徐徐
  • 力荐

妈妈真不容易

37分钟前
  • DK
  • 推荐

这样的外星人侵略方式倒是挺有新意,就是咱能不能讲点卫生别到处乱吐口水?妮可演这个类型的角色太多了点,没什么突破。

39分钟前
  • Sophieven
  • 还行

看着还行

41分钟前
  • 沙漠的胖子
  • 推荐

司空见惯的剧情下总还藏了吊诡,尼采的激情被去势,人类和平只能以非人为代价,但主角为了亲情可以杀人,驱走病毒后,北美的天堂生活再次遮盖了伊拉克的自杀炸弹。

45分钟前
  • novich
  • 还行

如果不是有政治隐喻 这部电影真的很不知所谓

46分钟前
  • 苏觋觋
  • 还行

除了恶心还剩恶心!

51分钟前
  • ★冰凌宫★
  • 还行

如果报纸上的新闻不再是战争,那么人类就不再是人类了。

56分钟前
  • 蛮爷
  • 推荐

我想变成那样

1小时前
  • 张天师
  • 推荐

没我想象的那么差啊

1小时前
  • 掉线
  • 还行

这部电影的唯一意义就是再次nk的美丽

1小时前
  • 本来老六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