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正片

主演:宋康昊 / 李秉宪 / 郑雨盛 / 严志媛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2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3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4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5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6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3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4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5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6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7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8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19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大家都在野蛮地活下去


  看豆瓣上很多人都提到音乐,的确这个电影的音乐给人的感觉非常强烈。

  我没有想到这个电影竟然长到三小时,所以至今只看了一半,晚上如果不早睡,早上起床时候那种撕裂般的惩罚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这个片子我没有看的时候最感兴趣的是各种性格的冲突,好的坏的丑的自然是种象征,问题看了二分之一,感觉丑的那个占的篇幅有些过大了,而且他何尝不坏呢,和坏的那个感觉不是很有区别。

  好的那个还是有些憨,我不喜欢看被别人这么耍,哪怕是一时疏忽。

  坏的无非就是杀人不眨眼,他给叛军——不知道哪个部分的军队喝酒问讯的一段让我想到了《月光宝盒》春十三娘遇到土匪一段,那个我本来以为是抄《边城浪子》马空群带沈三娘上强盗山的。

  到目前为止我承认这个是很有想法的电影,特别那个丑的上窜上跳的并不让电影沉闷。

  不过我还是没有看见人格魅力,没有看见第一集的那种拔刀相助(说起来他在井边喝水和土匪打交道,实在很象《第一滴血》里警长和特种兵的第一次遭遇),没有看见第二集里由于回忆涌来的忧伤。不过还是争取看完,因为实质上这个电影还没有展开。


  说起来这个情节我好像在一部美国西部片里看到过,好像还是韦恩演的,不过很有可能记错了。

  不过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就没有看见过韦恩在电影院里不戴帽子,说到这里,我想起伊丹的《蒲公英》里的那个卡车司机怪不得那么脸熟,原来就是像韦恩啊。


  昨天看了一小段竟然看见了个熟人,就是演丑家伙的弟弟,他在《伦敦上空的鹰》里扮演戴学卢配的德国佬,说实话其实这个电影可以看作鹰钩鼻子比赛。

  我说这个的主要目的是在如此凶狠的家伙面前,这个丑家伙还是那么野蛮有力,他的那种生命力的确有可爱的地方,譬如最后把那个肥佬放在铁轨上我都叹为观止,这个真叫一个干脆。

  昨天坏家伙表现出坏了,仗势欺人,在殴打俘虏同时放音乐(让我想到了那个典狱长面对安迪放莫扎特),但也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罢了,他没有那种邪恶的魅力,所以这个坏的人物刻画还是有些单薄。

  好先生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感觉,不过长得算是最帅的了,该叫俊。

  这个电影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闪光的片断,呵呵,6是一个好数字一幕有些好玩,但极其细腻,非常史诗话的感觉:我从来没有见过人命如此的被浪费。

  我开始喜欢那个丑家伙了,特别是他高叫李将军万岁的时候,上帝不会和白痴同在,但如果这个白痴有野蛮的体力就难讲了。

  最后三个人围成圆圈的那个场面的确非常扎眼,我的理解是否导演在这个时刻就想说明无论是好的,坏的,丑的,一回事。因为这个很容易令人想到圆桌武士,而圆桌武士的一个精神就是平等,而平等的一个意思就是无好无坏,就是都有自己的着眼点。

  无名氏的这个概念玩的也很有意思。

  这个片子如果一定要挑剔还是出在坏的这个人物太单薄了,因为这个片子虽然要害是那笔金币,但关键还是在这个荒乱的年代里有什么是可以维忌的呢?大家都在野蛮地活下去,就这点而言,就像丑家伙痛骂自己的牧师弟弟那样,所谓的善必须道歉。

  看完了,我回过去再看了一遍二镖客,感觉却是非常不错的,我个人同意三是巅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二,问题依旧出在那个坏的演员身上。

 2 ) 语录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吊的人,一种是切断吊索的人。

就算是那种下流的人也有守护天使。

既然为活命而工作,为何又为工作而卖命?

通常来讲,皮肤浅的人容易被晒伤。

如果杀了我,你就会穷一辈子。

你想就医的话,只能去当北方佬的战俘。

在我们生活的那个鬼地方,如果不想饿死,就只能当神父或者土匪。

“6,完美的数字。”
“3才是完美数字吧?”
“没错,但我的枪里还有6颗子弹。”

想开枪就开枪,何必那么多废话?

每支枪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

谁有比较多的酒灌醉士兵,把他们送到战场上去当炮灰,谁就是赢家。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的枪装满子弹,一种人只会挖坟。

 3 )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Il

我还是按着进度,一个星期一部地往下看电影,最近是连着三个星期的美刀三部曲,上星期终于到了最后一部的《黄金三镖客》,也是三部曲中在IMDB评分最高的一部,最长的一部,镖客最多的一部,场面最壮观的一部,也是融入得更多的一部。Clint Eastwood还是扮演着他的快枪手,依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不过这部片里好歹算是按上了一个名号,叫The Good。第二部中的神枪手成了The Bad,其实那长相真还挺像坏人的。新加了一个人物,The Ugly,其实也不算太丑,不过比起Clint Eastwood来还是有些差距。三位镖客依次入场,然后开始整场电影。

在影片的开始阶段,三位镖客其实没有太过明显的善恶之分。The Ugly也许杀人放火,作奸犯科,但影片中并没有这些情节的直接表述。The Bad也只不过是个替人消灾的杀手,只是有时候会有点心狠手辣。The Good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因为他和通缉令上的犯人们联手,赚取赏金。这是乱世中的三名镖客,就像The Ugly在教堂遇到他弟弟时说得那样,“在我们那个村子,只有两个职业能喂饱自己,一个是作牧师,一个就是作强盗。我只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艰难的方式。”正气凛然的弟弟慢慢低下他没有价值的高贵的头颅,却可能还沉浸在宗教之中,不懂得生活的疾苦。

The Ugly和The Good的关系令人兴奋,他们都是数一数二的大镖客,他们都是有机会置对方于死地,他们都曾用根上吊绳玩弄对方于鼓掌。他们其实却是一对欢喜冤家,他们在争斗过程中慢慢增加了友谊。虽然The Good早就已经看出了The Ugly的奸诈,但是他知道对方比自己活得更苦,是生活让他变成这样。在The Good的心中,一种怜惜之情油然而生,所以到最后,他还是和The Ugly言归于好。

影片的主题是到了影片中段开始得到升华的,The Ugly第一次有机会干掉The Good的时候,却被北军的大炮打破了自己的计划。然后,随着镖客们的身影进一步靠近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倒在地上的一具具尸体,随着战线撤离的无辜群众,还有不明不白的战争。The Good和The Ugly穿着南军的军服,架着马车去寻找宝藏,中途遇上了一群穿着灰色制服的军队,The Good和The Ugly不慌不忙,正和友军打招呼。对方却掸掉了自己身上的泥土,露出了深蓝色的军服。南军和北军的差别似乎就在这一层皮,拖下这层皮,谁都不是谁的对手,谁都和谁没有深仇大恨,却依然要战斗。

在北军的战俘营,时常可以听到合唱团的演出,还有音乐的伴奏。乐团成员都是南军的战俘,北军的看守舒适地坐在木椅上,享受着他的安宁,还不时地要求乐团,“More Feeling”。乐团成员无奈地想表达出更多得感情,却热泪盈眶。南北战争中有好的将领,真正想要生活的人,但他们却被执政者的指挥棒搅乱头脑。执政者坚定地告诉他们必须战斗,他们就只能这样了。

The Good、The Bad和The Ugly在影片的最后有一场决斗。三角战,三个人站成等要三角形,目的是拔枪杀死另外两个。这让我想起一道笔试题,有A,B,C三个枪手,A的命中率是 100%,B是50%,C是30%,开枪顺序是BCA,问B先朝谁开枪,或是朝天开枪,存活的几率比较大。The Ugly找到伤心山墓地的时候,像个孩子一般在坟墓间跑动,像女生一般有力地摆动着双手。The Ugly越跑越快,周围的背景开始模糊。The Ugly已经看到了拿到那笔钱以后的日子,享受世外桃源般的日子。For Much More Money。

 4 ) 以仪式化的决斗消解暴力:《黄金三镖客》

1、 片头

1962年“007系列”首作《诺博士》问世,除了宣告电影史上寿命最长的电影系列诞生以外,它还带来了电影片头的“革命”——这个片头也在整个“007系列”中延续下来。

1964年,赛尔乔·莱昂内在《荒野大镖客》中已经使用了动画片头,配上莫里康内打造的“口哨声”,让人耳目一新。

到了“镖客三部曲”的最终章《黄金三镖客》,动画片头仍然延续了前两部的风格,但从长度到花样,都全面升级了,成为了电影史上经典的片头之一。

这个在当年非常炫酷的片头,是“意大利西部片”或“通心粉西部片”最具仪式感的开场,也预示着《黄金三镖客》是“意大利西部片”的集大成之作。

2、 人物出场

《黄金三镖客》的片名直译其实叫“好、坏、丑”,是指影片中的三大主角:好人布兰迪(金毛仔)、坏人桑坦萨(天使眼)、小丑图科。

在影片中,三大主角的出场顺序却是倒过来的,先是小丑搞笑登场,接着是坏人残暴登场,最后才是好人幽默、耍酷地闪亮登场。

影片虽然将三大主角定义为“好、坏、丑”,但所谓好人,只是有底线的聪明狡猾的赏金猎人,坏人虽然残忍,却非常讲信用,小丑确实是丑角,但他出身于一个“不当教士就只能当匪徒”的荒蛮之地——他其实是一个可怜人,也有些可爱之处。

三个人物的出场,除了表明这是一部非传统的西部片——善与恶、正与邪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是模糊的,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人物“隆重”出场的仪式感。

在我看来,《黄金三镖客》是一部以暴力为载体的谐剧,但赛尔乔·莱昂内如此“正式地”让人物登场,带给了影片剧场般的庄重感。

在庄与谐之间,是赛尔乔·莱昂内对剧场、对仪式的迷恋。

3、 南北战争

《黄金三镖客》的故事背景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个故事背景是可能让影片的叙事变得“宏大”的,但赛尔乔·莱昂内却无意于此——实际上,南北战争在莱昂内的仪式化叙事中主要是服务于剧情需要的。

南北战争在影片中至少扮演了四次推动叙事进展的重要“角色”。

第一次,也是战争的作为故事背景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

在旅馆房间内,图科逼布兰迪把绳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图科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报仇泄愤。

布兰迪的生命危在旦夕,能够拯救他的只有一场意外。

意外适时出现了,一颗战争的炮弹打到了旅馆房间内,旅馆塌了,布兰迪却因此逃过一劫。

第二次,布兰迪在沙漠中被图科折磨,将脱水而亡。

这个时候,载着南军士兵卡森的马车“路过”了,而布兰迪又“意外”地成了卡森身上的“宝藏”的秘密的唯一知悉者。

为此,他不能死,图科必须救活他。

第三次,在北军的战俘营中,好、坏、丑因为“宝藏”而走到了一起。

第四次,在南军、北军的一场“虚无”的争夺战中,布兰迪和图科联手炸毁了木桥,从而打通了通向墓地的道路。

也是在这场惨烈无比的战役中,布兰迪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地死去。”

他道出了战争的虚无。

战争是暴力的终极方式,那么,暴力也是虚无的。

这场伟大的战争,在赛尔乔·莱昂内眼中,不过是一场虚无的游戏,一如他的电影。

南北战争在影片中的每一次出现,都是关键时刻,它是莱昂内的“暴力仪式”的最佳衬托。

4、 莫里康内的音乐

没有莱昂内,“意大利西部片”将无法成立,同样,没有莫里康内,“意大利西部片”也难以确立。

莱昂内和莫里康内是小学同学(好像还同桌过),这两位有着相似背景的“好哥俩”一起创造了“意大利西部片”。

莫里康内在给“镖客三部曲”配乐的时候,特意避开了传统西部片的配乐方式——以交响乐为主,他以粗砺、潇洒的小号主题和空寂、辽远、漫不经心的口哨独奏让观众耳目一新,赋予了“意大利西部片”标志性的特色。

在《黄金三镖客》中,莫里康内的配乐风格与前两部并没有明显区别,但随着影片越来越丰满,莫里康内的配乐也更为圆熟,比如图科在墓地狂奔的那段MV,在别的影片中可能是BUG,但在莫里康内手中,他却用欢快、激昂的音乐化解了单调的高速摄影的枯燥,给观众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享受。

5、 剧场时间

《荒野大镖客》只有99分钟,《黄金双镖客》132分钟,而《黄金三镖客》的完整版长达3个小时,是1960年代美国“史诗片”的长度了。

《黄金三镖客》之后,莱昂内拍摄了另一个经典系列“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1968)、《革命往事》(1971)、《美国往事》(1984)。这个系列中,最短的是《革命往事》,157分钟,而《美国往事》的导演加长版长达四个多小时(251分钟)。

一般来说,戏剧演出的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

莱昂内在拥有掌控权的时候,他的影片的长度大体上是和一场戏剧演出的时间相吻合的。

也许,莱昂内制作如此仪式化的影片,恰恰表明他希望观众在观看他的影片的时候,能够获得在剧场观看戏剧的仪式感——在电影普及之后,戏剧带来的仪式感更为突显了。

6、 决斗的仪式

墓地决斗一场戏已经成为影史经典,其特写镜头和剪辑技巧的运用,无须我赘言。

这场戏中的事件发生的实际时间应该是一瞬间,但莱昂纳却通过递进式的剪辑,将时间不断拉长,在制造紧张感的同时,也成就了这场决斗的“仪式感”。

这一场戏,也是整部影片作为一场狂欢仪式的高潮。

庞大的墓地让整场决斗仿佛是在古罗马斗兽场中举行,而好、坏、丑之间也仿佛完成了一场古罗马式的决斗。

古罗马式的角斗是血腥、残忍的,而墓地决斗在“庄重的仪式”之后,却干脆利落地收场了——暴力已经在仪式中消解。

7、 环形三部曲

在完成对伤兵的“临终关怀”之后,好人布兰迪拿到了《荒野大镖客》和《黄昏双镖客》中的标志性披风。

从这个细节看,《黄金三镖客》应该是《荒野大镖客》和《黄昏双镖客》的“前传”。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荒野大镖客》是“为了一点钱”,《黄昏双镖客》是“为了更多的钱”,而《黄金三镖客》明显是“为了最多的钱”,钱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镖客也从一个到两个到三个,《黄金三镖客》又成了“最终章”。

实际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三部影片中所扮演的“镖客”,个性、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观众完全可以认为这三个角色并非同一个人。

也就是说,“镖客三部曲”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绎的是三个“镖客”的故事。

我们也可以将披风这个细节理解为莱昂纳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他的“小伎俩”让“镖客三部曲”成为了一个“环形三部曲”,“最终章”是“最初章”的开篇,而“最初章”又引致“最终章”。

8、 以仪式化的决斗消解暴力

赛尔乔·莱昂内导演的所有电影都充满了暴力。

每次观看他的作品,我都获得巨大的快感,这份快感来自影片中的暴力,却又消解了我内心的暴力。

赛尔乔·莱昂内电影中的暴力不同于《不可撤销》、《感官王国》等影片中赤裸裸的暴力,也不同于哈内克等导演作品中的冷暴力。

他的暴力是仪式化的,而仪式化的结果就是消解了暴力。

莱昂内之后,在电影中将暴力仪式化地呈现的,香港有吴宇森,美国有昆汀·塔伦蒂诺。

看了他们的电影,我想说——

在电影中,我们有那么多那么美的暴力,在现实中,我们其实不需要暴力了。

 5 ) 我们为什么喜欢西部片?

宽檐帽,披斗蓬,别朝阳,迎黄昏。赛尔乔-莱昂内用凌厉的“镖客三部曲”见证了那段无法无天的蛮荒时代。肆意劫掠的土匪,一击致命的牛仔,奔腾在大漠中的骑手,在烈日与孤星下殊死搏斗。有人评价说,西部片的浪漫主义是大漠最纯粹而动人的情怀。为什么,西部世界这样的令人难以忘怀?

(一)纯粹

“By 1899, the age of outlaw and gunslingers was at an end.”

在美国联邦政府尚未能对西部的广袤国土进行有效地管辖时,西进的移民、黄金的狂喜给予亡命徒广阔的生存空间。作恶之人由于秩序的缺失和惩戒的无能而胆大妄为,牛仔(或者赏金猎人)用马靴与左轮将迟到的正义狠狠地按在空缺的坐席。没有讯问,没有审判,罪与罚仅仅只有悬赏海报的一墙之隔。没有抗议,没有诉讼,人与人被简单地划分为“吊着的人”与“打断索命绳的人”。因为牛仔这样的守护神存在,奸恶之徒不再可以大笑着逃离最终的善恶制裁。

遥远的西部世界,回到了霍布斯笔下人人自危的“自然状态”。快意恩仇的侠客行让人最本真的善恶观与武力征伐的快感得到最恣意的释放,牛仔揍扁了恶徒,夺回了宝藏,拯救了百姓。眼前的现代文明,人人却不得不面临无往不在的枷锁,巨大力量俯视之下的称臣,半泽直树的“加倍奉还”成为了含泪而歌的反抗。难怪少年时代的我们在CS对战中会因为击败悍匪而血脉偾张。更难怪,大漠中“唯天知地知”的拔枪决斗这样地精彩夺目。

(二)大漠

黄沙漫漫,大漠是“自然状态”最典型的例子。大漠意味着千山万水一般的阻隔,没有眷顾的运气,大漠是无法逾越的天堑;大漠意味着生死的二元,狂风、干旱、酷暑、虚无的天际线让英雄也走上末路;大漠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没有什么能够逃过风沙的侵蚀和掩埋,却又能在无尽的黑夜中绘出星河的浩荡。

东坡曾愀然而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西部的英雄悍匪来来往往或为复仇,或为仗义,都难逃生死豪情。然而人类的悲欢与人类本身在西部世界面前又何如呢?无论是天堑两隔,还是逝者如斯,冷酷的西部让死亡与人相距从未有如此之近——于是生命的短暂与个体的渺小成为了“西部片”最重要的主题。西部世界给予人类新的边疆与期许,西部孕育着生命,但却又用冷酷的死亡否定着生命。

西部的无情让观众愀然,明知“西部快枪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难逃或是老去,抑或是倒在某位凶徒枪下的结局;但却又掩耳盗铃地相信“一步杀十人”的英姿必然常驻。正是人类的希望与自然的冷酷相碰撞,“物与我皆无尽也”的齐物之辨让“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哀叹得以永恒。

(三)孤烟

西部只有大漠吗?并非如此,群峰、茂林、深谷矗立在西部的狂野角落。但大漠与这些自然风貌一道丈量了相隔的距离。是故乡与他乡的距离,是当下与未来的距离,是人与人的距离。西部的江湖不缺人,更从不缺孤独。孤独是淘金的老人收获满满却无人倾诉,孤独是亚瑟-摩根用救赎洗净罪恶却难逃一死,孤独是牛仔不得不杀死惺惺相惜的悍匪。西部快枪手驱虎吞狼,孤单地在两大家族的刀尖上舞蹈;退役的上校为亲人复仇,却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丑恶之人为兄弟落草为寇,却难逃兄弟横眉冷对。

如同宿命一般地,西部世界的人们心理是不相通的;然而百年后,现代人的心理却与先辈们相通。咫尺之遥的小隔间,“蚁族”们不敢推心置腹;同床共枕的卧榻上,或有异梦春光乍泄。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And no one dare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为什么不相通呢?

(四)悲欢

诚然,无论赋予再多的情感,时间的磨洗总能让人类留下的色彩流逝,西部世界终究还是西部世界。人类的悲欢与西部世界,无法相通,更没有意义。

但是,正是因为人类的赋予,“本没有意义”的西部被添附上生命的内涵。

西部用其风光,充盈着人的向往,西部以残酷,点燃着人的希望,西部以其悲欢,连接着人的梦想。西部快枪手与上校的别离让残阳凄美如画,午后的烈日因为牛仔的决斗而炙热如火,荒漠中失散亲人的团聚让苦涩的土地上萌发出幸福。人类的悲欢或许与西部世界并不相通,但是浓烈的情感通过镜头的语言跨越百年的时空,与当代的诸君神交。或许哀伤,或许喜悦,悲欢交织。在这片土地上,记录着太多人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或悲或喜,承载着一代代人奋斗的血汗。

纵千百年,惟余莽莽,悲欢常在。

【电影BGM】The Ecstasy of Gold(黄金的狂喜)by Ennio Morricone,来自 黄金三镖客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6 ) 麦克雷,一个游戏角色的寻根之旅

最近很忙,是人开始变得懒惰的一个托词。看电影的人不一定爱玩游戏,爱玩游戏的肯定爱看电影,当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上映时,更多吸引人的是埋藏在其中的200多个游戏彩蛋,是游戏发烧友的天堂。而本片也让我看到一个游戏对它致敬。

《黄金三镖客》其实是导演赛尔乔·莱昂内镖客三部曲的终结篇。当一部影片开始能称之为经典时,那就是有人开始模仿影片里的经典桥段或人物了。我觉得本片称为经典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

“拍摄剪辑手法的集大成”:现代人回过头来看这部60年前的电影,反倒觉得这部老片子显得有些非典型。没有特技加成,影片更加返璞归真。说实话我对一部1966年的影片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期待。然而开头的彩色动画,色彩对比强列的字幕却是让我一惊,这样的手法多见于动画电影或者漫画改编的电影开头,套用在一部西部片身上,至少在那个年代是开创先河的。开头至正片开始的交接处,我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彩蛋:动画绿色背景里出现一匹奔跑的马,时间持续了好久,其实这是在向1877年爱德华·幕布里奇用连续拍摄法拍出的一组马奔跑的图,著名的《奔马》——电影的起源致敬。可见大师都是对电影怀着一颗崇敬之心的。

影片开始就是广袤的荒漠,三个牛仔静默无声,相互对视靠近。镜头拉的很近,基本都是脸部特写,这个距离让人不舒服,产生压抑感。此处没有台词,只有背景音,渲染浓重的紧张气氛,大战前的前兆。大量的近景特写是本片的特色之一,导演意在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特写突出人物性格。从开头至10:37秒完全没有一句台词,一度以为这是一部彩色默片。这种只用音乐,肢体语言和表情的拍摄手法充满仪式感,有点舞台剧的感觉(这里我也是拾人牙慧了)。“the ugly”“the bad”“the good”三个出场人物出现时边上都是有字幕打出来的,这在电影史上也是非常经典的,早期电影没有台词,当人物形象和情节不够丰富时,导演需要在后期剪辑加上字幕,用以说明人物身份,丰富人物形象;小时候看邵氏电影的武侠片里经常见到。而在这部有声电影里,其实我们已经对人物有了解了(导演开头用了大笔墨来描绘这三个人形象) ,为什么还要用加字幕的方式来表明他们的身份呢?这种着重强调的方式恰恰表达了仪式感。可以说在这一部粗矿气息的西部片里注入了丝丝文艺气息。

交叉剪辑是本片的另一大特点,当“the ugly”带着三个小兄弟去找“the good”复仇时:屋外踏步前进的军队,悄悄上楼的牛仔,屋里擦抢的“the good”,其实这三件事情同时发生的,影片通过三个场景的转换来推进情节。又如本片的高潮,结尾部分的三人对决,镜头在三个人的脸上不断切换,然后切换速度越来越快,凸显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一触即发,压迫感逼近。这种单独而纯粹的表现手法现在的片子已经很少见到了。由繁化简,现在看到这种纯粹的东西反而让人欣喜。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荒漠上,南北战争人民水深火热,有不少描写因为战争而受伤的士兵,还有城镇被大炮轰击的镜头,我们的三个主角也多次与军队发生互动,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一笔巨款。故事脉络并不复杂,也没有太大的新意(至少现代人来看),可是我们发现但凡经典的影片大都会将人物至于一个大时代背景下,通过大时代的烘托和考验,人物的形象就会变得多层次,有立体感。“the bad”在破败营地找人打探消息时,给失败的南军军人喝的酒也没有要回来,而是送给军人了;在残疾军人提供情报后,也没有一脚踢开。似乎这个坏人也不是坏到骨子里的坏,只是为了自身利益做一些恶事,做的苟且营生为了在世上生存。而“the good”也不是那么好,为了金钱和“the ugly”搭伙,骗取赏金,同时杀掉了许多其他赏金人,为了利益还把“the ugly”给放逐了。同样“the ugly”也做了不少恶事,但在面对自己哥哥和听到父母都已去世时的悲痛所表现出来的柔情,让人开始觉得他也不是那么“ugly”了。可以看出在战争时期,所有人都是夹缝中求生存。我们能看见“the bad”对受伤军人的怜悯眼神,也能看见“the ugly”对身上怀有财富的死亡军人的贪婪。这和之前导演给他们贴的标签并不完全契合,这就是外界给予主角的“社会面具”,他们在这社会里扮演这样的角色,但在面具背后主角的真实状态又是另一幅样子。当人物的标签变得模糊时,这种矛盾感就会给人以思考了。当大背景的矛盾冲突出现,人物的个人抉择也就更容易凝炼出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我想这也是第三部比前两部个出彩的原因。

“非典型英雄的塑造”:影片的大部分时间,我并不认为“the good”是英雄,他和其他两个主角一样,是战争幕布下的“丧家之犬”,只不过他长得比较帅气,形象比较好,他的所作所为并不牛仔,也不侠义,有的只是相互利用和牟取私利。直到最后的高潮:三个人站在用石头围砌的圆圈里,相互对峙,相互观察。有人把这一场景比作是在古罗马竞技场里,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很多书籍里也多次引用这个寓意。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圈并非单纯的表象含义。

三人对决

镜头慢慢往后移动,变成远景,圈外层层的墓碑包裹着圆圈直到地平线尽头,对中央地带形成一种无形的威压。类似的镜头我在《三毛从军记》中有看见过,在片尾三毛站在墓地的中央,远处是无尽整齐的墓碑,也是包裹着三毛的状态。《三》要表现的是战争的残酷,人物在战争里的渺小与无奈,而本片是一种讽刺。墓地本就是神圣的地方,庄严肃穆悲壮,而三个主人公却要这里进行比枪对决,这不是很滑稽吗?这种场景的不协感带来视觉的冲突,矛盾感十足。“the ugly”说过一句经典的话“ 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的死去 ”,他认为战争是无意的,那他们为了20万金币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就是有意义的?圈外是因为无意义的事而死去的士兵坟墓,圈内是三个人即将为无意义的事而死去镖客。这个一道圈将他们与周边隔绝开来,看似不同,实则是无意义的大圈包裹着无意义的小圈。这样的讽刺内涵才更深刻。一阵枪响,“the bad”翻身倒地,滚进圈外的坟墓里,他也进了那个无意义的外圈。至此,圈内圈外才彻底隔绝开来。剥离了无意义的外圈,才是有意义的本质内核。随后情景是两个人按以往的约定分赃,然后“the good”逼迫“the ugly”上吊,重塑被审判的场景。在“the ugly”快被吊死时,枪响了。“the good”遵守了诺言,“the ugly”得到了救赎,这一刻“the good”是英雄。他没有落井下石,遵守诺言,坚持做人底线,他还干掉了名义上的坏人。似乎他是正义的化身,也符合做英雄的资格,只不过他这个英雄不那么典型,而且有很多污点。

早期的英雄电影就是各种英雄主义,坏人出现,英雄出现打跑坏人,拯救大家。时间久了,大家就开始厌烦,因为这样的人我们生活中并不存在,虽然我们心向往之。当人物脱离了原型,脱离了实际,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电影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一定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于个人英雄更是如此。所以后来的英雄电影开始加入感情线,英雄开始有情感困扰了。再后来英雄变得有恶习或者性格缺陷,甚至生活窘迫,日常大坏人的英雄行为变成了偶尔为之,英雄变得大众化,他们只在关键时刻是英雄,平时他们都是普通人,需要面对不同生活烦恼,呈现普通人才有的懦弱。这样的形象更贴近生活,也让我们更加易于接受。“the good”就算那么一个。

影片结束后,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所以当我回过头去看那段精彩的对决场景时,我赫然发现“the good”的装扮竟然和麦克雷一样,长着黄金络腮胡子,嘴里斜叼着雪茄,带着牛仔帽,披着羊毛斗蓬,右手按在腰间的左轮枪套上,连神情也类似,我真怕他开枪的那一刻大喊“午时已到”,这一刻他才是我心目中牛仔的形象。这也是我认为暴雪的《守望先锋》里的麦克雷形象是在致敬《黄金三镖客》的原因。

 短评

Clint Eastwood做了一辈子的帅哥

6分钟前
  • 疾走
  • 推荐

电影院看了加长版,我都没有形容词了,真是坐在那儿激动的坐不住,看完了死活不想走,回来的路上还是回不过神。简直就好看的可以让别的导演都去自杀。。。我要是个导演我对我的人生都没有指望了,完全没法超越这了

10分钟前
  • XU
  • 力荐

那个受伤的南方士兵本来还有气,结果吸了东木大爷两口烟立马死翘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吸烟有害健康.

12分钟前
  • 凯尔希
  • 力荐

Tuco很出彩

17分钟前
  • boks
  • 力荐

怎么看都觉得good和ugly有基情~

18分钟前
  • 羊茂出在杨身上
  • 推荐

最棒的西部片。最后贝克汉姆赢了。

19分钟前
  • 鲍小斯
  • 力荐

配乐太给力了!

20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像是在看贝克汉姆、刘德华和徐锦江一起演戏……OST真棒!!!!

2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如果更纯粹的拍一部娱乐片而不是刻意、做作的在时代政治背景上大作文章寻求象征性的深度意义的话,会简练刺激很多。有些情节太浮皮潦草,一个靠卖枪过活的老头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劫了?前戏太多太长到令人厌烦以致严重破坏了悬念的构成。L确实离约翰福特意义上的类型片大师有一定距离,影评人没有看走眼

25分钟前
  • LOOK
  • 还行

几欲睡找 3个小时 我现在好想打人

27分钟前
  • ❤sissy❤
  • 还行

看完脑子里都是自己像ugly扑金币那样扑倒在帅成仙儿的东木大爷脚下 爷眯着眼睛叼着雪茄给我啪一枪 我捂住心口:啊!您tm这些身儿好看的衣服都哪儿买的给个链接吧!

31分钟前
  • t0psh1t
  • 推荐

我看的是英文配音加长版。。于是乎故事就不很紧凑了555

3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the bad 也太象刘德华了。。。><

39分钟前
  • Zephyrance
  • 推荐

年轻时候的伊斯特伍德长得太像裘德洛了!

40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42分钟前
  • jumbu
  • 力荐

现在看起来,总觉得这片子,有点,基。伊斯特伍德年轻的时候的确帅,不过更喜欢那个丑,希望他俩幸福。

46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哎,瞧瞧人家故事写的,现在这种经典的传奇式电影快绝迹了

47分钟前
  • Orchid
  • 力荐

The good loves the ugly. laf

51分钟前
  • 柳具足
  • 力荐

太喜欢他了,音乐自是NB的不用说~这个老头子年轻的时候这么帅啊~~

5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三小时剧情不拖沓,畅快淋漓。人物个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绝对是西部片中最好的作品。融入南北战争的元素使电影的立意得以提升,思考深度增加,又不失当地充斥着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

5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