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般的爱恋

第21集完结

主演:张政,梁晶晶,邬依依,黄一山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剧照

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1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2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3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4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5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6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13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14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15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16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17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18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19钻石般的爱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钻石般的爱恋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施城商业首脑、青年总裁张政本是富甲一方的富家子弟,因为喜欢音乐,早年自己以歌手身份出道,受到了家族的反对,接管了家族生意,但是为了给有才华有梦想的人搭建平台,他创立了艺人经纪公司,只是自己的生意越大,就越受到竞争对手的敌对,与他在商业上不相伯仲的李振丰,与张政展开了明争暗斗的商业战争。偶然间,张政遇见了一个让他眼前一亮的女孩严小贝,而且严小贝就在张政名下的一家公司上班。随着一系列的相遇,二人从陌生到相识、相爱,只是商业上腹背受敌的张政,连这段纯粹的感情也无法顺利进行阿兰布里斯塔耳光响亮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2017发展受阻第四季换季期环球竞速第一季唐璜2022重案师姐HIT侠盗兄弟鼓舞激情沙丘之子波巴·费特之书第一季卡桑德拉大桥我存在的时间生死狙击 第三季逃亡列车1985杀戮元凶:狙击手奇异天使第二季赌命威龙丽人保镖之IT狂人一千灵异夜之鬼拳师夜夜春宵阿若瓦比女校我的队长金大出第40号城市惊天动地8.0吸血鬼生活第四季不死三振台北物语笑吧,东海别认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心如纸割新笑林小子之我最棒最深的呼吸女人不是月亮猎魔人 第二季活死人归来3人妖打排球2爷爷的暑假魔梦蛇发女妖魔法保姆 (国语版)大凉山传奇护士当家第二季共和国荣誉的士判官国语走向新生活

 长篇影评

 1 ) 我还爱你,只是不再喜欢你了

好的爱情电影,通常后劲都很强。会让你在看完以后久久无法走出电影营造的气氛和情绪。

显然这一部《花束般的恋爱》就是其中之一。

你会像是谈了一场电影里的恋爱,以后许多日子里的某一天,当你差一点点还是没能赶上末班的地铁,当你走在深夜无人的空旷街头,24小时便利店暖黄色的灯光照亮清冷的马路,偶尔有车子从头顶的高架桥上呼啸驶过,你听着耳机里的情歌,或许会想起曾经有人在类似的时刻陪你走在类似的马路上过,说一些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们两个人才感兴趣的话题。而后来,那个人和那些日子终于从你的生命里逐渐消失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事呢?你居然有点回忆不起来了。

上一次有爱情电影,会让我有如此沉浸于其中的模糊错觉的,还是《爱乐之城》。

小绢和小麦许多年后在咖啡厅的再会分别时,背对背朝对方挥了挥手致意的潇洒镜头,也让我想到了《爱乐之城》最后一幕,Seb和Mia在酒吧里告别时的对视。

幽暗的灯火里,两人遥远地相视一笑,多少前尘往事,随那一笑都释怀了,尽管眼中还有泪光。那回眸的一眼里是他们曾经幻想要共同拥有的一生,随着最后的音符敲落而终归寂静,从此永不再见。

我看完电影在想,为什么这两部电影都容易让人中毒至深,无法走出呢?

想了想,可能是主角们的结局都是“好聚好散”吧。

《花束般的恋爱》的爱情故事像一束鲜花的花期,绽放得热烈,枯萎得悄无声息。

《爱乐之城》里,爱情则像四季的变幻,热烈的夏日后总会遇到荒芜的凛冬。

没有第三者插足,没有戏剧性的展开,比起那些轰轰烈烈、出生入死却不得不得分手的伟大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样平淡的终曲更让人觉得意难平。

观众们很难接受,两个人内心明明依旧相爱,却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可现实往往不就是如此吗?那些绚烂的爱意,总在渐渐被平淡的日子给磨平,因为一些无聊的琐事和理由吵架,因为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抛弃幼稚的理想,因为共同爱好和共同话题不能支撑生活的全部,因为爱,就像夏夜的烟火,在璀璨燃烧的片刻过后,只会剩下一地无聊的碎屑。这就是我们芸芸众生大多数时候的平凡样子,所以才会更有共鸣。

而另一个原因,是电影对爱情细节的塑造,真实得让人很难不有共情感。

有人说,中国和日本影视的区别,就是国内总爱讲两个闪闪发光的人牛逼轰轰的爱情故事,而日本爱情片则是两个普通甚至有点奇怪的人,在彼此眼中变得闪闪发光的故事。前者总是拍得浮夸而不接地气,男的是霸道总裁,女的是偶像明星,住的是精致得一尘不染一看就不像有人住过的精装奢华样板房,约会场所是高大上可以俯瞰全市夜景的天台酒吧,让人毫无代入感。而后者则就像会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场景,每天从斑马线经过的人潮里的两个凡人,甜得恰到好处,让人看完特别有想谈一场恋爱的冲动。

一起在随处可见的西式快餐店里聊喜欢的音乐和书,一起看展,去海边,同居,一起泡澡,她穿他的衣服当睡衣,他帮她细心地吹头发,一起追动画和漫画,打游戏,一起看烟花,收养捡到的流浪猫给它取名字,说如果时间能维持在某个美好的瞬间永远不变就好了。这所有的一切,每个爱过的人都能在其中某个碎片里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影子,怎么能不被打动呢?

还有那间小小的温馨的屋子,书架上塞满喜欢的书,杂乱却有温度的二人世界,他们彼此感兴趣的话题,押井守、宝石之国、黄金神威、今村夏子、Switch游戏……十足的亲切真实,小绢说《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是一个光是爬山就会让人觉得快乐的游戏”,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会心一笑,因为曾几何时,我好像也对谁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只是如果要我说,这部电影还有什么不足的话,大概是小麦变成社畜后的人设差异,转变得太过突兀,所以我才会扣上一颗星。为了推进分手的剧情,制造两人之间那道被现实生活和责任感压迫冰裂而来的隔阂,使两人渐行渐远,电影的手法有些过于刻意了。

我是不太相信,一个会拍花许多时间去拍一部天然气储气罐电影的人,会对另一半说出,她向往的工作只是在闹着玩,这样伤人的话。

毕竟他们两人曾经如此心意相通,默契得像是世界上的另一个彼此。

然后,本来因为工作累得连性生活精力都没有的小麦,在分手之后,又拥有了三个月的从前美好时光,这时候他的工作压力去哪了,我也是有点看不懂。

尽管我很明白那种心情,并觉得这段分手后依旧同居的时光升华了他们的爱情故事,他们越是显得洒脱从容,越让人觉得怅然。

至于他们为什么无法在一起,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像小麦说的那样,牵着小孩去迪士尼乐园,彼此拥有一生,其实我也没有答案,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在看电影时,我经常会想起太宰治《人间失格》里的那篇《蟋蟀》,大概是某种日本对于爱情观的缩影——当一个人不再只为你而闪闪发光,变得平庸,不再特别的时候,那不再具有独一无二色彩的爱也就没有意义了。

《蟋蟀》的故事里,讲到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穷困潦倒的画家,她自愿照顾他,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能理解和欣赏他的才华与灵魂的美好,并为他们这般贫穷的生活感到幸福,然后有一天,那个画家忽然出名了,他变得像个世俗里的普通名人一样,有许多追捧他的人,他们也搬了家过上了更好的生活,门庭若市,不再为生活而犯愁,那个女人却因此而感到落寞悲伤,因为他已经不再只属于她了。

你突然变得伟大了,从淀桥的公寓迁升到三鹰町的家之后,我就不再有快乐的事。再也没有我可以大展身手的空间。你突然变得善于辞令,虽然对我是照顾有加,但我却总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只被饲养的猫,一直深感困扰。我没有想到你会在这世上成名,一直以为你会是个到死都还很贫穷,只会随意作画,受尽世人嘲笑,却平静地不向任何人低头、偶尔啜饮着酒、不沾世俗、就此度过一生的人。我是一个笨蛋吗?但是,世上应该会有这样的美人吧!我到现在一直都这么相信着。
因为没有人看得见那人额头上的月桂树冠,所以他一定会受尽委屈,而且也没人肯嫁给他、照顾他,因此我愿走向他,一生随侍在他身旁,我觉得你就是那个天使,除了我,没有人能了解你。唉,你觉得这想法怎样?但没想到你竟然一夕成名,叫我该怎么说呢?我好生苦恼。
……
那天晚上我很早就休息。关上电灯,一个人平躺睡觉,在我的背后,有只蟋蟀在拼命地叫着。它在走廊下叫着,但刚好位于我背部正下方,感觉好像在我的脊椎里窸窸窣窣地叫着。我愿把这个小小的、幽幽的声音存放在我脊椎里,一生都不会忘记地继续活下去。我想,在这世界里,你应该没错,错的反倒是我。可是我到底是哪里、怎样不对呢?我真的不知道。

当然,小麦没有成为高高在上的成功人士,他只是从一个会思考“为什么布会赢石头”的想法怪奇的人,变成了一个忙碌的普通人,可是一样的,他曾经在小绢眼中闪烁的那种光,灵魂碰撞似的独一无二的光芒,已经从他身上褪去了。

也许比起从一开始就平庸无聊,曾经有趣过更让人难以接受吧。

当他说着以后结婚生子的人生大计时,她是不是会在一瞬间里觉得,以前爱过的那个男生去哪了呢?这些话就算不是他,换成别人来讲好像也都一个样。所以我想,这也许这就是他们分手的理由吧,我也不确定,因为爱本来就是非常私人,从没有标准答案的一件事。

爱很伟大,但爱不是万能的。许多时候,你清楚自己还爱一个人,但也明白和他在一起的生活不会是自己喜欢的,这时候,只凭爱意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任由矛盾和痛苦更加肆虐。

如果是你,会作何选择呢?

 2 ) 背靠背的爱情

我是女生,我没有遇到过一个像麦一样的人。

所以,当电影结束,前后左右都传来妹子抽泣的声音的时候,我只有种说不出的难受的感觉。就像理智上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分手,但是情感上却无法接受。因为没有遇到过那个人,所以对于遇到了却最终选择分手的他们,有种非常可惜,并且无可奈何的惆怅感。

也许,我不懂爱情吧。

--------------------------------------------------------------------------------------------------------------------

这次碎碎念比较少,直接正文吧。不是冲着演员去看的,也不觉得这2个人有cp感,所以可能我的感受里没有任何演员光环。关于本片中大量引用的固定名词和次文化象征,不是技术分析流,请看别的大神的总结贴。

第一次见面是因为错过终电,到这里还非常少女漫画。然而绢手上提着2大提的草纸。好吧。包括这个细节,不像那种自带光环的恋爱电影,这部作品里无处不充斥着现实的吐槽。股沟街景被拍到的兴奋,一去不复返的同样的跑鞋,常去的面包店的关门,3天啪啪啪了无数次到3个月没有X生活,对于面试官/客户的吐槽,等等等等。有时候觉得很滑稽,有时候又觉得很唏嘘。

两个人意外发现了与对方异常的意气投合,拥有同样奇怪的想法,喜欢同样的作家,看同样的漫画,同时错过了一个搞笑艺人的单独live. 感觉世界上不会存在第2个这么和自己接近的人了,两个人的眼睛里都闪闪发亮。

于是在那个他们一直去的快餐店,对着一个芭菲拿出手机拍照。从手机摄像头一直到现实,焦点切换,两个世界变成了一个。他们在一起了。

哪怕不明说,都和对方想着一样的事情。那种默契从相遇到分手,一直到最后片头两个人分手以后,都一直存在着。只是中间却隔了很远很远的距离。麦和绢同居了。他们天天在一起,一起看漫画,一起从车站回家,一起养了一只小猫,生活平淡却很温馨。

可是在这么一个小家里面,他们明明那么近,却渐行渐远。

大三的时候绢去找工作,后来考了会计,毕业半年后做了公司行政。麦还是画着插画,想以自己的爱好谋生。毕业以后,麦发现靠画插画无法谋生,正式就职,去了个物流公司。而不久之后绢选择辞职,去活动公司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个人因为现实的打击放弃了梦想,一个人在现实中发现还是要追逐梦想。

他们两个人如此相似,却始终看着不同的方向。感觉就像两个人手拉着手背靠着背,虽然舍不得,但是如果都往前一步,再一步,那只能放开对方的手了。

两个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沟通变得像鱼骨卡在喉咙一样难受。他们开始很难共情。同样一件事情,想的也开始不一样。因为工作的爽约,都成为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的原因。对于结婚,对于面包店的关门,对于前辈的去世。一个人在房间里工作,另一个人在客厅里打游戏。他们没有对话。

所以两个人决定要分手。和片头分手之后他们异口同声时一样互相切换的叙述模式,很讽刺的画面。

绢说要分手,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又何尝不明白呢。这不是已经她想要的爱情了。但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所以我非常能体会麦的感受,提议结婚。我认为爱情都会变淡,如果遇到了这样一个人,就算没有当初的感觉,也应该留在身边。因为再也不会有第二个这样的人了。也因为放弃实在是太难了。

最后,当他们看见一对怯生的大学生坐在那个他们一直坐的位置,小心又惊喜的交谈,仿佛过去他们他的样子。两个人都泣不成声。看到一个油管考察大师说,这里两个人哭的理由不一样。麦哭的是曾经自己放弃的梦想,绢哭的是自己想要却没有了的梦想。两个人拥抱。但还是分手了。

之后的叙述也依旧很琐碎也很现实。分手后因为找房子的原因依旧一起生活了3个月。分手后也会一起看电视,等等。看起来反而比他们没分手的时候交流变多了。然而,他们并没有复合。

回到现实的时间线,分手之后的偶然再次相遇。回家之后想着对方的事情,同样的思考模式。他们果然还是那个思维最最相似的陌生人。就像生活在一个平行世界。都说恋人互补的比较好,但是互补的恋人肯定有多方不一样,刚认识的时候不会有这种找到知音时眼睛闪闪发亮的感觉。

麦之前问绢照片上花的名字,绢说如果告诉了一个男生一种花的名字,那他们分开之后,男生只要看到这种花就会想起这个女生。所以她没有说。后来查了一下,那个花的日语名称叫做‘勿忘’。

绢说开始就是结束的开始,一段感情的开始就意味着结束。那时候感觉就立了个flag. 但是现在想想,可能这就是他们背靠背爱情的开始。

本片有一个贯穿全片的道具,耳机。一对年轻男女一起听一副耳机的左耳和右耳,这么老套又甜蜜的爱情画面,在他们两人眼里就变成了一种亵渎。耳机分开听的话就不是同一首歌了。片头他们这么说着。但是他们刚相遇的时候,也曾经做了同样的事情。也许从那时候起,他们就听到了不同的世界吧。

一副耳机,可以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却也同时可以分隔出两个世界。

可就算是这样,如果是我,也舍不得放手吧。

--------------------------------------------------------------------------------------------------------------------

2021/3/5追记

麦和绢第一次相遇的晚上去的卡拉OK唱的那首歌叫做「クロノスタシス」。时钟的针看起来像停下来一样的现象。唱这首歌的蘑菇团,2015年活动开始,2019年活动休止,和麦绢的时间线完美重合。神一般的选曲。

很喜欢油管官方MV下面的一个评论。

麦和绢的时间虽然在分手的那一刻画上了句号,却也半永久地停在了google街景上。这也是一种クロノスタシス吧。

 3 ) 花束般的恋爱中坂元裕二强推的今村夏子《野餐》:

 4 ) 预知花期短暂,相信生活普通

漫长的一生中,我们都在等待一场心动的际遇。少年时的白球鞋,触摸世界的小爱好,越是难以分享的东西,第一次从另一个人嘴里说出,倘若还是位异性的话,爱情发生的概率会提升到99%。

越是文青的感情就越是致命,因为它接受不了现实茶米油盐酱醋茶里的一丝杂质。年少时被精神糖果包裹的恋爱,往往“开始,是结束的开始。”恋爱的人总是喜欢将迷恋的东西夹在书桌里,再分享他们的爱情,因为,他们只能享受这份悲伤。恋爱总是伴随着离别,恋爱就像派对,总有一天会结束。

不愧是日剧顶尖编剧坂元,即使是最简单的讲述文青恋爱开始到死亡的叙事,但细节和双线旁白,帧帧、句句入骨,刺痛在琐碎日子里挣扎获取、张望的自己。

开始的悸动是学生精神世界尝到的甜果,但走出象牙塔,走进成人世界的深水区,物质世界会击退精神世界,看过的小说、喜欢的音乐歌舞、最爱的那家店,都被蹂躏进一个叫“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的成人体系中,金钱和权力代替心灵的感受,这一点,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也更先会进行身份的转变。

当白球鞋变成了皮鞋高跟鞋、当羊角大衣变成了得体的西装、当追的小说和游戏休止到某一期、当最爱的那家面包店会有关门的一天、当自己不能任性要学会思考明天的食物与天气,恭喜,你正在进行角色身份转换了,电影中的点滴细节暗示着时光的流失,没有什么是可以永垂不朽的。

苏打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让我看到了一位可爱而又真挚演戏的男孩&男人。其实,生活一直如此,生活是辛苦的,生活意味者责任,能接受身份转变,接受责任的男人,不能说是个百分百好男人的话,一定得称得上不算差了。相反,女性的思维转变往往要慢很多,公主梦和美好精神的满足,现实生活中往往需要强大的物质依托,可大部分生来就是普通人,家庭条件一般的人,早晚有一天要接触泡沫的破碎,再百分百契合的恋人,也抵不过现实生存里的琐碎与重复无聊。“感觉,已经不重要了。“”已经习惯了,他令人讨厌的东西,已习惯了这种讨厌的情绪。”

最后一段用再现的手法处理分手,第一次在饭店的见面,感受第一次精神契合的画面重现,“我们结婚吧!”笑着笑着泪流满面的彼此,比起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寂寞才更让人难受,已经知道故事的结局,那就索性拥抱,感谢陪伴,下一站,祝好。(哭死额节奏)

千回百转的节奏,哀而不伤的叙事,是编剧、导演和演员为文青恋爱做的一个日系思考性注脚。

从象牙塔到社会、从恋爱到结婚,你做好准备接受精神世界的衰弱,物质的野蛮了吗?你是否能降低对契合的期待,接受对彼此生存的理解?如果有,那就可以进入婚姻的围墙;如果没有,那就索性结束,或许你还会固执地追寻心灵的唯一契合,或许你会找到,又或许你会干脆找个没有过契合的人共度余生,不贪恋、不幻想。

在成人世界,若想让一个男人幸福,请多了解他一些。若想让一个女人幸福,请尽可能的爱她。悸动的感受只是瞬间,唯有责任和自我追寻才能长久,愿矫情如狗的文青的们,多向内探求,做个世俗老练接地气的高阶文“老”~

 5 )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

他和我一样喜欢穿匡威的开口笑。

他的耳机也总是打结。

他和我一样喜欢收藏电影票根,夹在书里当书签。

我们喜欢的作家也一样,他家的书柜简直是我的翻版。

一起去看木乃伊展览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的穿了牛仔外套加连帽卫衣,连帆布包都一样,鞋子还一样都是那双开口笑。

回家后我不想任何人打扰这个氛围,躺在床上想着要是有一首适合现在听的歌就好了,关于我们俩的歌。

我帮她吹头发

她对我说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我们一聊天就停不下来,穿上外套准备要离开餐厅的时候提到感兴趣的话题又脱下外套坐下继续聊天。

我问她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她笑的很甜说非常愿意。

她告诉我她不喜欢男朋友穿白色牛仔裤,所以以后我不会穿。

趁着等红灯的时候我第一次牵了她的手,第一次亲了她。

我奇怪怎么红灯这么久,她才告诉我这是行人自助红绿灯。

我们找了一家离车站步行30分钟的出租房开始同居生活,每天下班都会一起走回家,那30分钟是超级美好的时光。

他的工作很忙,不能陪我一起去看舞台剧,买了switch也没有时间一起玩,我们喜欢的作者出了新书,但是他已经没兴趣了。渐渐的他陪我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想和她结婚所以我要努力工作,漫画一直在更新但是我没有时间看,出了新的书我也读不进去,我们约好要一起去看舞台剧,但是因为工作我不得不毁约。她放弃了现在稳定的工作找了一个像是“过家家”一样的工作,在我看来她一点都不成熟,还和学生时代一样......

后来我们分手了

分手那天他说我们结婚吧,过大多数夫妻一样的幸福生活。但是我不想,我们已经回不到那段美好的过去了。

最后我们都觉得已经足够了,这段回忆已经足够了。

没有什么比这段如花般的恋爱更美好的了。

我们把这段恋爱的回忆装束起来,让它如花束一般随它散去芬芳或是逐渐干涸,但是它盛开时的美好永远不会忘记。

💐太喜欢这部电影了剪了一个视频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新人up٩(˃̶͈̀௰˂̶͈́)و 谢谢大家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哔哩哔哩】

【电影|爱情】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_哔哩哔哩_bilibili

———————————————————

今天去电影院二刷,这一次看哭了:-(

 6 ) 坂元恋爱指南:如何和100%合拍的人说再见

《花束般的恋爱》让我大哭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台风暴雨的午夜看完合上电脑,第二次是吃早餐时刷到七年前《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短评,第三次是这篇影评写到最后的时候。 豆瓣友邻@锦 在影评中说:这几年大荧幕上展现的爱情故事,要么是混沌时的冲动,要么是成功后的犒赏,我们不知道如何讲述爱情在动荡破碎的人生阶段中生长。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所描述的,似乎就是那个被忽视的「动荡破碎的人生阶段」。

一、豆瓣友邻的爱情纪录片

《花束》在国内有很多别称,比如《豆瓣er定制电影》、《友邻恋爱纪录片》、《文青恋爱模板之坂元为什么偷看我谈恋爱》...

这种龟毛的基调似乎在开头第一幕的时候就奠定下来了:两个人在餐厅吃饭,同时对隔壁情侣使用一副耳机吐槽——因为左声道和右声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如果各听一边,听到的不是同一首歌。而音乐家费尽心思制作出一首歌,被如此对待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

想起今年上影节的时候,豆瓣一个影迷群里聊到屏摄。有人说「如果时间不是特别长的话也可以」。马上招来了排山倒海的反对声「屏摄绝对零容忍,还几秒」,有人吐槽说「我这是在影迷群么?该不是什么小区业主群吧」。

对于一些人来说,世界就像一个喧嚣繁杂的小区。人们坐在一起叽叽喳喳交头接耳,标榜「狂热的电影爱好者」,说到喜欢的电影却是《肖申克的救赎》。你躲在角落里一声不吭,想着为什么押井守就在眼前,他们讨论的还是真人版《魔女急宅便》这样无聊的东西。

无聊,好无聊,这个世界简直无聊透顶了。

你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想比划的手放了下去,闪烁的眼睛暗淡了下去。算了,懒得去解释,解释「有趣」可真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趣」的事情啊。于是你圈了块地,躲在里面自娱自乐。直到 —

「刚才那是押井守吧!」

绢转身奔向麦,眼睛放光笑靥如花地说出这句话。

像是两个小怪物,在茫茫人海中识别出了同类的气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触角,又用一句暗号对上了电波。眼波流转、刹那触动,两个人的脑海里都同时炸开了一朵烟火——这是一种「是你啊」的惺惺相惜,是一种「被懂得」的巨大慰藉,是发出「微小共鸣」的爱情瞬间。

他们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句话的力量会如此之大,它将凝聚成一个由两人构建起来的、足以抵御外界一切恶意、困苦和无聊的小世界。

两只怪物手舞足蹈、跌跌撞撞地回了家。当绢站在书架前,眼睛亮晶晶地说「这简直就是我家书架的翻版」时,我想起了豆瓣去年那则被转发很多的广播:

结婚之前,我们把两人三地书搬到了一起,书架上出现了许多一模一样的书。 从今以后,再也分不清彼此了。
(附图是许多相同的书)

想起豆瓣有个功能:点进一个陌生人的主页,可以看到交叉的书影音记录。读一样的书,看相似的电影,似乎成了豆瓣用户的关注/择友/恋爱标准。

所以这条带有强烈豆瓣式浪漫色彩的广播《一模一样的书架》,也受到了无数人的喜欢,被官方编进了豆瓣2020年度社区故事。上面说:

结婚之前,他们把各自的藏书搬到一起。书架上那些一模一样的书,似乎印证了彼此精神世界的契合。在她的笔下,两株精神藤蔓相互依偎缠绕,正在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不拘泥于琐事,不依附于世俗」,是他们共同的信条。
豆瓣社区故事

二、遇见百分百女孩,爱是「一瞬の夢」

穗村弘的诗、押井守的电影、蘑菇帝国的歌、今村夏子新出的书、新宿重新上映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绢和麦的爱情是构建在这些文学作品上的。

麦在接绢下班的间隙,靠在一个柱子上认真读书。远景里笑着跑向麦的绢,让我想起《最完美的离婚》里结夏写给光生的信--

我在过人行道的时候,看到你站在约好的地方,一副很冷的样子,把手插在口袋里。我一想到这个人正在等我呢,不知为何就觉得很开心,就想一直远远看着你,因为你的身影可比电影好看多了。

和剧里一样,都是21岁开始的一个故事;说的第一句话是「咦,你也喜欢西泽保彦吗」;见的第一次面,是在小西天的是枝裕和见面会;下班的时候手牵着手,捧着牛奶冰沙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冬天的时候窝在被子里追toda的《大恋爱》,不时在黑夜发出甜腻的傻笑。

我记得某个夏天的周五夜晚,在家里一起看行定勋的《剧场》—— 我们因何相爱,又因何受到伤害?又吉直树的编剧总是带着极丧的黑暗基调,又在缝隙里燃起一星半点的希望。

影片玩了一个叙事性诡计--前一个小时一直是男主视角,他自命不凡、敏感、神经质,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后面部分是整部电影的高潮 -- 骤然切换成全知视角,将理想与戏剧的想象融合在了一部大型剧场里面,观众也从中得知了女主的心声和独白。

《剧场》

又吉直树应该很想念前女友吧。

他曾经在谈话节目里提到过交往时间最长的女孩,是22岁的时候在一座神社前偶然遇到的陌生人。在一棵大树前,两个人发现了谁都不会注意的掉落的青涩果实,这让又吉产生「她应该能理解我」的感觉。

今泉力哉在《爱情是什么》里面诠释,爱是「一瞬の夢」。拥有了一瞬,就是 soulmate 的精准时刻。

如果说,掉落的果子是又吉直树的「一瞬」,押井守是麦和绢的「一瞬」,那西泽保彦和是枝裕和就是我的「一瞬」。

只是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想到,《剧场》无疾而终的走向似乎也在冥冥之中预示了我们的结局。

最近在整理写过的文章,在一个叫「未完成」的文档里,看到了以前写的信。

......
这封信写于2020年9月26日,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这个日期里发生了什么。我们逛完熙熙攘攘的淮海路,然后在陕西南路坐上了两趟相反的地铁。我回到家,包里还有半个云腿月饼,衣服上残留着部队火锅的油渍,垃圾桶里是凝成一团团的纸巾。这漫长的一天,总算过去了。
是我今天格外敏感吗?.....(略)
早上起床的时候,你看到我坐在床边哭。其实是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情,我起床找拖鞋的时候,看到你的一只蓝色拖鞋,和我的一只粉色拖鞋摆在一起。其实昨天晚上我就看到了,你好像穿了错位的拖鞋去洗手间。如果是我平时这么做,你一定会对这种粗心大意的日常无奈摇头,但是昨天晚上你自己却做了这样的事,但谁都没有在意。那时我想到,如果从今天起你不会再来我家,这双蓝色的拖鞋就会规规矩矩被挂在鞋架上,它们应该永远不会被穿错位了。还有你家棕色的绵绵鞋、粉色的毛毛鞋,它们是不是会被永远收在鞋架最下面,积灰、变脏,然后有一天搬家的时候被扔掉?
这封信最后会送出去吗?我不知道

信就在这里戛然而止。

三、未完成的爱情,破碎的人生阶段

那封信的标题叫「恋爱变成了生活,生活变成了喜悦」。它也出自坂元的日剧《最完美的离婚》,分手后光生给结夏写的信:

和你结婚后,我懂得了很多事。洗手台上并排着的牙刷,被窝中碰到的脚,不知何时消失掉的冰箱中的布丁,先下楼梯,和在你的后面上楼梯……恋爱总有一天会变成生活,生活会变成喜悦。

文章所在的文档名叫「未完成」,放置的都是写了一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写完的文章。想起心理学上有个「未完成情结」,指既往情境中那些创伤或艰难情境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在当事人心里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记。于是我顺手去查了这个词在日语里的意思:

  • 説明①:未完成,まだ完成していないこと。还没有完成的事情
  • 説明②:未熟だ,物事や人格が熟達していないこと。不成熟,人格还没有成熟的阶段

未完成,不成熟,不成熟,未完成。在这六个字里来回切换,逐渐分不清了谁是因谁是果。

我羡慕现在还在看这些的你。
-- 那你也看不就好了?休息一下不就好了?
我已经读不进去了。靠爱好活下去,这种事情,只会让人觉得你在小看人生。
-- 我们明明因为互相喜欢才在一起,为什么现在张口闭口就是钱?
因为我想一辈子都和你在一起。

男孩要长大,要迫不及待地证明自己,要野心勃勃地计划着和心爱的女孩度过一生。这个宏伟的蓝图里有过去,有未来,但是没有现在。他奋不顾身地向前奔跑,女孩也在渐行渐远地离去了。

发生了什么?是谁的错?为什么变成了这样?

无数的问题在两人心里发酵。但没有人有错。只是在那个动荡起伏的人生阶段里,爱情变成了一只迷茫的野兽。我们只是太年轻,还没有学会和这样复杂的状态共处。

分手后,在剪刀石头布决定猫咪的抚养权时,麦出布赢得了游戏的胜利。绢问「你为什么会出布」,麦蹦蹦跳跳地说「因为我长大了」。

爱情是「一瞬の夢」。学生人向社会人这个过渡阶段,是很多破碎和心痛的开端,似乎也是上天给所有男孩女孩的一份成人礼。梦醒了,我长大了。

能明白《小妇人》里为什么jo趴在妹妹膝盖上说「I can't believe childhood is over」;也能明白《老友记》里Monica说「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 」。

也是在今年渐渐懂得,爱情既不是混沌时的冲动,也不是成功后的犒赏,它只是人生阶段的问题。不用再去纠结过去和对错,很多事情没有结局,就已经是我们当时力所能及最好的结局。

四、我们与一些人吃住,与另一些人醉酒做梦

看完电影第二天早上去吃早餐。清晨的肯德基冷气开得很足,我点了一个蛋烧帕尼尼、一杯热豆浆。左前方一个女生把手压在臀部下面,两条腿一前一后晃着,带着些百无聊赖;外卖员一手拿手机一手拎着袋子,带着一身湿漉漉的雨气在大门里穿梭。

看到首页在转《卡拉马佐夫兄弟》七年前的一条书评:

你现在的女朋友可以像我当年那样和你聊这些书与音乐么? 还是说这一切其实并不重要?

那条广播下面无数人「借他人短评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有个男生,我可以和他一边喝酒一边聊到凌晨3点半,聊音乐聊哲学,我听他讲克里希那穆提,看Queen几十年前的现场,能走在午夜的街上随便接下他抛出的昆汀的梗。但有些人就只能做朋友,你可以很喜欢很喜欢他但爱好不代表爱人。那时候他嘴唇亮亮的眼睛带着光,我好喜欢他。但我知道,我们都知道,我们不合适。那种怦然心动是雪中送炭,而那些不管是克氏陀氏什么氏,永远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这让我想起最开头那个2020豆瓣社区故事,上面说「两株精神藤蔓相互依偎缠绕,正在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条广播下却有人说,「曾经想要的是和一棵小树根缠绕、枝交汇、叶成片、一起快速成长,兴奋的伸向天空、探向丛林;现在想要的是一棵大树,已有的阴凉和宁静,滋养我也能够平静下来」。

想想还是不要跟soulmate谈恋爱比较好,有些星星不适合抓在手里,就该让他挂在天上。我们总是会与一些人虚度光阴,与一些人吃住,与另一些人醉酒做梦。

五、结束的恋爱是必然,不结束是偶然

绢在海边说:「我没打算将这段恋爱,变成仅此一晚的派对。虽然爱情的存活率很小,但我的爱情会活下来

麦倚着栏杆说:「和你相遇两年,全是开心的事。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

想起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里写说:

“我爱你”是一种宣言。从个体而言,是要将生命中的一段偶然(与他或她相遇)变成必然,变成命运。所以,每一句“我爱你”,其实是在说“我会永远爱你”。实际上,爱的宣言意味着,从此在偶然的相遇出发,去追求和抵达永恒,把瞬间变作永恒。

这本书一度是我的恋爱观圣经,但一向不太同意上面这段。我更倾向于说,不存在真正持续不断、连绵起伏的爱,只存在一瞬间、一瞬间的爱。爱情是一个个「发生了积极共鸣的微小瞬间」。也就是说,「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是一个瞬间的感觉;当你说我会永远爱你的时候,也是一个瞬间的感觉。」

于是一开始,我们共同积攒起的一个个瞬间让爱情产生了宗教般的虔诚,我们相信自己的爱情是独一无二、至死不渝的。但这都是「一瞬」的想法,唯一不会变化的就是「变化」这件事情本身。我们满怀希望,然后一次次失望,又一遍遍被生活的巨大惯性推着走,最后就这样渐行渐远。

房子外面有个栏杆,往外一点是一条河流,男主叫麦 — 这个相似的设定让人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夜以继日》,导演滨口龙介也非常擅长捕捉女性在爱情里无法被定义的那种状态。电影最后一幕是朝子和麦搬到了新家,麦对着出轨回来的朝子说,“我再也不会相信你了。”两个人靠在栏杆上,空洞地望着前面的河流,中间是消除不掉的隔阂。

河水那么脏,却那么美丽;我还是爱你,但我一生都不会再喜欢上你了。

这部电影可以和《花束》形成一个对照:上面《花束》色调柔软轻快,代表恋人刚在一起时的温暖梦幻;下面《夜以》的氛围阴郁鬼魅,代表两个人产生隔阂后选择继续在一起的妥协和让步。

似乎是在说,如果绢和麦结婚,「花束般的恋爱」也会变成「夜以继日」的龃龉和芥蒂。

恋爱般的花束
夜以继日

《花束》里分手的时候,麦提出了结婚。

结婚后一起过日子吧。
这世上结婚的夫妻,都会慢慢忘记恋爱的感觉。不是也有结婚之后,继续这样过日子的人吗?
不可能一直像以前一样喜欢啊,如果要追求这种事就无法幸福了。
现在成为一家人的话,生个孩子,孩子管我叫爸爸,管你叫妈妈。
三个人或者四个人手牵着手,一起去多摩川边散步吧,
推着婴儿车一起去逛高岛屋吧,买一辆车,去野营,去迪士尼乐园,花时间,一起过完这辈子。
我们变成这样的关系吧,结婚吧,一起变幸福吧。

绢当然知道,这是那个喧嚣繁杂的“小区”生活范本:恋爱谈不下去了,就结婚吧;婚姻维持不下去了,生个孩子吧;孩子也不行的话,那就凑合着过吧。反正爱情会变成亲情,不都这样么?

人生就在一道一道程序里走过这一生,一次次地降低标准,不断妥协,一直让步,用一个黑洞堵住另外一个黑洞,直到自己也迷失在无边无尽的黑夜里。

这里我看到影评,很多人和麦一样不太理解(画外音: 为什么有人可以拒绝苏打的求婚)。

但其实坂元早就借小田切让之口解释了原因:

两个人的寂寞更让人难受。

绢是会一直一直把《宝石之国》追下去的女孩,是宁愿分开也不要一次次降低标准的女孩,是对爱情保留了最初的天真和坚持的女孩。所以面对麦诚挚恳切的求婚,即使哭着也会拒绝。

成长就是一个意识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事情。麦长大了,一点点去学习和接受外面世界的规则,学会了在石头剪刀布中出「布」;绢接受成长,但宁愿输掉这场游戏,也要坚持自己最开始的原则。

这不是任何一方的错,人生中存在太多力所不能及的无常。结束的恋爱是必然,不结束是偶然。

想起之前《夜以继日》的导演见面会,有观众提问:

之前看过您的《夜以继日》,想知道为什么您总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为脆弱无常的、不确定的,但在今天很多爱情片或者其他片里,人和人之间都很甜蜜,会一起做一些铭记一生的事情。 但您的电影中都是脆弱无常的关系,我想问一下为什么?

滨口龙介回答:

您看的确实没错,我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子的,所以会直接反映在我的片子里。我并不是想要吓唬大家,但是大家真的确信人和人之间有一种很确定的关系吗?这其实是我想要问大家的问题。

六、你将如何想起我,带着笑或沉默?

“他太普通了,普通到叫人发笑。”很多年后,世之介大学时期的女友谢野祥子回忆起来,带着微笑、无限幸福地搜索枯肠,只找到这样一番形容。

时隔六年两人再次相遇,电梯一前一后,彼时身边已经挽着新的恋人。

麦头发梳得很整齐,看起来已经变成了一个立派的大人。他一边吃着拉面一边喝啤酒

今天,碰巧遇到了前女友 / 蘑菇帝国停止活动 / 《潇洒的夜晚电波》完结 / 今村夏子荣获芥川奖 / 对这些事她是怎么想的呢

绢坐坐在家里吹头发,外面下着雨。像是一开始那个夜晚,雨丝也被昏黄的灯光切成了一段一段。

今天,偶然碰到了前男友 / 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 / 他帮我吹了头发 / 那天也在下雨 / 烤饭团很好吃 / 公寓附近面包店的那对夫妇现在怎么样了呢 / 还能买厕纸吗

旁白在说最后一句台词时,绢的脸上泛起了淡淡的微笑。啊,多年后想起这段恋情一定会微笑吧!(村花可以去拍一部《追忆嫣然》了)。

《追忆潸然》

那一刻突然想到了很久以前看到过的一个影评:恋爱的纪念物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珍贵礼物,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你现在的女朋友可以像我当年那样和你聊这些书于音乐么? 还是说这一切其实并不重要?

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爱情的最终指向从来不是婚姻。也许有一天我们终将不会再谈风华和雪月,但那些读过的书本,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它们早已融入了我的血与肉,塑造了我的现在,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看到最后的时候大哭不已。这是一种这是对「一瞬の夢」的短暂留恋,对理想爱情的消逝无以复加的悲伤。也许多年后在人群中相遇,背对背挥手是我们对过去最轻盈的告别。

结语

故事会翻篇,生活会继续。

绢喜欢的恋爱博主说「开始是结束的开始,相遇总是伴随着离别」。但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麦在google街景上看到了他们热恋期的样子 -- 麦手里拎着面包袋子,绢捧着花,两个人吃着炒面面包、手牵着手漫步在河川边,走向那个一起生活的小窝里。

热恋期的现实里
分手后的google街景

绢手上捧着的那束花,永远定格在了这张照片里,也点到了《花束般的恋爱》这个影片名。坂元仿佛是想通过这个告诉我们,即使爱情的花束会凋零,但它还是用力地、无比绚烂地绽放过。

所以在这篇影评的最后,我想用《爱你就像爱生命》里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

别怕美好的一切消失,咱们先来让它存在。


后记:第一次正儿八经写影评。要讲自己的故事很简单,要去复述文本也不难,但当把读过的书、读过的电影、爱过的人融进这个文本里去,就变得异常艰涩。

文中提到的《夜以继日》、《爱情是什么》,还有一部《你的鸟儿会唱歌》,是摄影师滨田英明的 2018 年邦画top3。

对于我来说,2019年看过最好的爱情片是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2020是行定勋的《剧场》,2021(可能)是坂元《花束般的恋爱》。而《最完美的离婚》又是我最爱日剧top3,巴迪欧《爱的多重奏》是我见过对爱情最好的诠释,豆瓣是我最喜欢待的小角落。

这篇影评里,我像是拿到了很多食材,却挠着头苦恼着怎么把它们炖在一起,又不至于让菜变得太腻味。就如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说,「像一个细心的厨师,他留意不让语言变稠,变粘。」

还好用了三天的时间断断续续写完了。

坂元、苏打、村花(以及生日会花絮里的奥山由之),都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人,感谢他们带来了这部作品。也感谢阅读到最后。在台风过去的上海夜晚,祝大家都勇敢有所爱。


首发于公众号:Hayami

👾 微博:@早见Hayami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Podcast:余生皆假期

🌏 个人网站://hayami-blog.typlog.io/

✍🏻 Telegram ://t.me/hayami_kiraa

 短评

文艺青年能想到的最浪漫的爱情,在初识的雨夜奔跑,文艺爱好百分百合拍,告白后在红灯前拥吻,在出租房连续做爱一周,在有大阳台的房子同居,在新年参拜捡到一只猫,然后因为长时间的消耗和平分手,在旧地缅怀过去,还会在下雨时候想起你,像极了渴望爱又不相信爱的人们的幻想。

8分钟前
  • TOKO
  • 推荐

又名:和百分之百合拍的人说再见。

10分钟前
  • 库索
  • 力荐

这部电影将成为我最喜欢的爱情片,他拍出了我想要的,也拍出了我失去的,还拍出了我恐惧的,更拍出了我坚持的。

12分钟前
  • 日出Sunrise
  • 力荐

所以说上班这件事基本可以杀死全世界99%的故事

15分钟前
  • 拽拽歪歪&YY
  • 推荐

如果追的漫画没有完结该多好 如果喜欢的乐队没有解散该多好 如果那家常去的面包店没有关门该多好 我想我们的恋爱是不是就可以再久一点 拥有赏味期限的爱情令人伤心失落 为什么布能赢过石头 为什么现实能赢过所有喜欢和心动

17分钟前
  • ☂fish
  • 力荐

我们都快忘记的事,Google街景还记得。

18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你的男朋友,本来读诗集,现在翻成功学;本来玩塞尔达,现在玩消消乐;本来豆瓣骨灰级别用户,现在永久退出豆瓣,加入 996 大军并且被成功洗脑 996 赛高;而你还在读诗歌还在玩塞尔达还在刷豆瓣 —— 所以怎么可能不分手呢?穷是原罪,多少烦心事不都是生活所迫。最喜欢的一处是村花看到苏打在工作于是调低游戏音量,苏打想让她尽兴地玩、叫她调大音量,自己戴上了耳机,最后村花直接关了游戏。明明都是想照顾对方的感受,但最后两个人都不快乐。最好的爱情或许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全力满足自己的快乐,而对方恰好出现在每一条让自己快乐的路径里。要的就是那个“恰好”,不做任何刻意的努力。PS1. 苏打村花真好嗑 PS2. 片尾我都认真看完了,因为漫画真的很有爱 PS3. 即使最后要分手,谁不想拥有爱情里最美好的部分呢。

22分钟前
  • ○Ⅴ○
  • 力荐

文艺青年社会化全过程

27分钟前
  • 松崎海
  • 力荐

“进入社会就像进浴缸泡澡。”于是真的有人在浴缸中死去。

30分钟前
  • 4__real
  • 推荐

@新宿toho 2021年的冬天我在电影院爆哭。京王线恋爱物语,剧本无限贴近真实,每一个即将踏入或踏入社会没两年的大学生都会感同身受。男女主相遇的明大前就在我家右拐十分钟,熟悉的高井户高架桥。热衷过小众文化的年轻人们最后都会变成对肖申克的救赎高谈阔论的社会人们。。

33分钟前
  • SaoirSe
  • 力荐

看完以后全场人在鼓掌,真的好好看。开始意味着结束,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依旧是 没有关系。

36分钟前
  • DAWN
  • 力荐

爱情就像耳机听歌一样,不要一左一右拿来分享,这样两个人听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曲调。在爱里,应该双方分别戴好自己的耳机,只要知道此刻眼前的这个人和我在听着同一首歌,类似于这样的陪伴就够了。不要求什么,只学会接受,把每一项馈赠当作生命中的惊喜来接受,并且有能力给对方同样的馈赠和同样的惊喜,不抱任何奢望,不做丝毫强迫。总之就是“自由”而已。

41分钟前
  • 帷野久
  • 推荐

太痛苦了吧,我在切鸡胗,锅里还在炒生菜,听他们最后聊分手那段,苏打说要不就结婚吧!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我想坂元你太残酷了。爱最后肯定是消亡的,所以更多人在消亡前结婚了,以为那还是爱,其实那变成了恩爱。我觉得这部片子不是讨论爱,是在讨论我到底想过怎么样的人生。

42分钟前
  • 秦夕然
  • 力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可能并不是“越合拍的人越没法在一起”这种日剧截图道理。而是靠消费主义(即使是披着文艺外皮的小确幸文化)也并非对抗资本主义对爱情异化的良药。“要用你的生活来定义浪漫,不要用浪漫来填充它”,不要将任何一种刻意姿态或者内容消费倾向当作浪漫的表现,不要将合拍挂钩到一起听个小众乐队,一起看个杨德昌电影,一起读个小众作家,甚至一起穿匡威开口笑,这多可笑,这不是一种成熟的浪漫观,这恰恰是一种幼稚的,刻奇的,自恋的表现。不要把生活和责任放在浪漫的对立面,保卫周遭,保卫和正视现实生活也是一种浪漫的表现。

47分钟前
  • SJL豆瓣酱
  • 推荐

这种合拍其实还挺肤浅的,人们可能总是高估了共同爱好的重要性。

52分钟前
  • scenel
  • 推荐

始于同好共鸣的文青恋爱死于柴米油盐。(坂元裕二好懂

54分钟前
  • Manatsu
  • 推荐

书影音没法支撑恋爱,建议豆瓣把该片挂在开屏。

58分钟前
  • #鼓鼓#
  • 推荐

靠消费主义维系的恋爱是抵抗不了资本主义秩序的。

60分钟前
  • 雪山夜叉
  • 力荐

原本也就觉得还可以,但结尾那一挥手,真是哭死了。作弊一样的桥段,太好哭了。坂元裕二这个家伙,实在是太会写这种戳人的点了。梦想与现实,恋爱与结婚,这对男女大概就是一体两面吧,从相同的点出发,却终将面临选择,走向岔口,开始各自的人生。此外,文艺青年大多孤独,想找个有共同话语的人很难,由之,才会更懂前半段这对男女发现彼此之后的激动。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爱具体的人 不要爱抽象的人 要爱生活 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1小时前
  • 09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