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第5集完结

主演:郑在石,梁音,巫刚,高志强,刘赫男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9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出路 剧照 NO.1出路 剧照 NO.2出路 剧照 NO.3出路 剧照 NO.4出路 剧照 NO.5出路 剧照 NO.6出路 剧照 NO.13出路 剧照 NO.14出路 剧照 NO.15出路 剧照 NO.16出路 剧照 NO.17出路 剧照 NO.18出路 剧照 NO.19出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点映观后

如今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焦虑,但马百娟们显然连观看这部电影的机会都没有。观影的应该都是徐佳们,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努力打拼着。而袁晗寒们,她们的焦虑,或许跟中国的教育有关:郑琼导演说她觉得我们目前的教育都是在往成功学上走,基本不关注人生的意义。这样看来,袁晗寒们的焦虑真的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从影片中也能看出她似乎家境优渥,导演讲起拍摄缘由才知道,原来人家姓赵的。所以说袁晗寒这条路不是谁都能走的,这种焦虑也不是谁都配得上的,末尾马百娟的父亲对着拍摄人员说再拿两万块钱来,不给就不让拍了,现在才知道你们是私人的,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共产党呢!魔幻。电影中两个魔幻镜头都来自马百娟这条线,还能说什么呢?

但总的来看,他们都比之前过得更好了,马百娟全家从山沟里搬到了城镇里,徐佳大学毕业进去了公司,袁晗寒开了家公司。但他们的焦虑仍然没有解决,生活还要继续。

"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但生命的状态是有的"。影片里最扎心的就是马百娟那条线了,袁晗寒也承担了全部笑点,而徐佳呢,大家都是从那里过来的,看电影时无非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开着上帝视角审视着。对"阶级局限性"这个从初中历史课本就开始有的词如今深刻地理解到了。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吗

 2 ) 后浪,你可知路在何方?

前阵子,《后浪》很火。

这部片,看后对后浪有感而发。

导演郑琼说,从2008年动念准备、2009年开始拍摄、到2015年底完成后期、到2018年6月上映,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因为是独立制作,前期拍摄经费全部用的是她的个人积蓄,过程非常波折。

整部片子,基本是哭着拍完的。片子记录了6年里(2009-2015年),三个不同阶层的孩子逐渐长大成人的过程。

片中的三个小孩,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经济背景。每个人都要去找自己的出路。

一、2009年,三个不同的孩子

马百娟,12岁,山沟沟里的小姑娘(甘肃会宁)

马百娟是个山沟里的小姑娘,她的小学全称叫“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子镇野鹊沟小学”。

她的小学,全校一共只有2个老师、5个学生。马百娟是里面最大的孩子,已经12岁了,才上二

他们家一直住着窑洞,全家的开销一年(2008年)不超过50元。

每天早上起来,就用水壶倒一碗水,然后把馍馍(一种当地的饼)在水里一泡,就这样吃了。

放学回家,马百娟要从井里打水、喂猪、做饭、干很多农活,还要收糜谷。路途中他们要下一个非常大的陡坡然后再爬上公路。

全家吃的也很简单,就是顿白面鱼鱼(类似疙瘩汤但是没有菜)配着一小碟咸菜。

农村的孩子,都有一个憧憬——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方式

校外,就是光秃秃的那片山。马百娟和同学的绘画课就是在山头上进行的。她把大山画在纸上,里面有她对世界的憧憬,也有对北京的向往。

马百娟很爱学习,也很喜欢上学。她每天都要大声朗读课文。

她朗读的声音很像一种独特的歌声。

她有很多憧憬,也很想去尝试。她一直说自己上完小学后,要上初中。

在山头上,她带着浓重的口音读着自己写的作文:“我以后要去北京上大学,上了大学后要去打工挣钱。我要一个月挣1000块钱。因为我家面不够吃,我还要盖房子、挖水井、因为我们没水吃…”


徐佳,19岁,城镇小青年、高考复读生(湖北咸宁)

徐佳属于农民工的一代,爸爸觉得他们没有文化,在城里打工受了很多屈辱。就算爬在地上也要让孩子上学。

在经历了两次高考后,徐佳的成绩依然是497分,又一次的失败,让徐佳觉得老天爷是不是在耍他。

他甚至有过想要轻生的念头。

但是这一次,徐佳又一次选择了回家复读,他要上更好的大学。

8月25日回到咸宁,27日就开始了他的第三个高三学习生涯。

徐佳说,复读本身让人觉得有羞耻感、有压力、有恐惧。而自己有段时间,整个人都会冒汗、手发抖,完全做不了题。

徐佳的母亲在一家纺机厂做工,她觉得儿子以后找工作,外面都要有文凭、会做事的。而且城里的孩子有选择,但自己没有选择。反正徐佳已经这样了,也不差那一年了,就再赌一年。

能上大学,在他们村子里很少很少。徐佳说:“像我们这样的小地方,村里要是能出一个大学生,是很了不起的事。”

徐佳的压力很大,他很在意考试结果。但是,他还是会调整心态安慰自己。他的父亲去世了,但他心里一直在想,也父亲的坟头前发过誓:“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把录取通知书拿给爸爸看。”然后找一份好工作,给妈妈一个好的生活。

但命运还算是善待徐佳的,他最终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还算是不错的学校。

对于小地方的孩子,高考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体现公平竞争的方式。

徐佳说,他现在考上大学,妈妈心里真的很高兴,每天也在尽最后一点力,帮自己完成学业。


袁晗寒,17岁,美院附中辍学生(北京)

袁晗寒是一个17岁就退学的美院附中的北京女孩。

和前两个孩子不同的是,她的父母是北京人。从小就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初中、高中在美院附中。与他们属于完全不同的世界和空间。

袁晗寒抱怨自己的老师,说她总是以跟自己较劲为乐趣。还模仿老师的口气:“袁晗寒,你告诉我,你今天留级了,你有几个16岁?告诉我,说!你有几个16岁?”

有一天她接到妈妈电话:“袁晗寒,咱们卷铺盖回家吧。”她很诧异,特别不愿意回去。因为自己新买的小被褥睡的不到两天就要放弃了。但是妈妈已经办好了休学。

她退学后最大的问题,是怎样去处理大把无聊的时间。

袁晗寒的家住在一个胡同的大四合院里,她觉得自己在家呆的很烦,每天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每天在家幻想,自己要做各种东西,然后就开始看书,不然就是看电影。每天,她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看电影。

身在福中的袁晗寒也很恐慌。但她恐慌的并不是没事干,而是担心自己会不会一直这样没事干。她认为如果这个状态只是一两个月或者半年还好,但如果这个状态持续几年,足以把自己逼疯了。

她说,自己的妈妈说总想开一家咖啡馆。她觉得有戏,价格也能承受。但后来咖啡馆没有开。

她还想做一些装置、想排话剧。后来开了一个酒吧,甚至还去过性用品商店卖东西。

袁晗寒说:自己没有想过以后的生活要做在哪一个阶层的人,不会饿死就行了,而没有人会被饿死。她认为,如果一个人不想被饿死,就不会死的。如果真的想死,即使再富有,最终还是会被饿死。


二、三年后(2012年),三个孩子的变化

马百娟:

当导演再次见到马百娟的时候,她家里已经从窑洞里搬了出来,住进了有玻璃窗的砖房。但是,马百娟已经准备退学了,准备和她的表哥结婚。那时候她15岁。

马百娟的父亲说:国家给了低保,他自己省吃俭用,把钱存下来,再加上让孩子打工填补,自己就买了个新地方。新家生活条件好多了,起码烧水不愁,自己种的加上别人送的,现在也能吃饱。不像在老家,老家真是把自己苦怕了,自己一点也不想念那个地方。

马百娟退学,连正式手续都没有办。表哥去学校找老师咨询,她就在大门外等着。

办公室里,表哥跟老师交流马的学习情况。表哥觉得她脑筋反应太慢了,但老师一直说马百娟作业都能写的聊,学习还是有动力的。只是不念书连个招呼都没有打,如果可以,还是希望她能继续念书。能不能考上大学不说,但起码小学初中要念完。

在马百娟表哥今年21岁,16岁就出去打工了。现在一家宁夏的陶瓷厂干活。他父母年纪很大,整个家基本就靠他一人。

他搬到宁夏的前一年,得了牛皮癣,一直没有钱治疗。在他打工的厂子里,工人最高的工资是3000元,但有的也很低,那样的话就养不了家。不发工资或者拖欠工资的事也很常见。

马百娟搬到宁夏后,想去酒店打工,做服务员,但是年龄不够,也没有工作经验。人事经理问她年龄这么小,为什么不上学了?她只腼腆一笑,没有说话。

她还想再争取些机会,哪怕在酒店帮忙扫地,但大堂经理告诉她:“一个是你年龄不够,再一个现在都是铺地毯,都没有地可以扫;就算在前台,也需要会操作电脑。”

马百娟带着遗憾辗转在街头小巷,那个背影看着很失落。

回去后,她坐在田间,她走在空地。看着有点迷茫。

村里,马百娟和邻居街坊几个和她同龄的年轻妈妈聊着天,看着她们比谁的孕肚更大。

再后来,导演再想拍的时候,马的父亲已经不同意继续拍她了。如果不拿出2万元的费用,就不让再拍。

15年剪片的时候,马百娟已经不再接导演电话了。


徐佳:

2012年,邻近毕业,徐佳求职四处碰壁。但最终,他还是成功和一家江苏的电力公司签了合同。

徐佳说:“一直以来,我都很清楚的是,我的家庭状况不允许我在学业上继续深造,我必须尽快找到工作,维持自己的生计。但现实是残酷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在网上海投的简历,很少能有接到面试通知的。”

这和他理想中的差别很大。

虽然签约了新的公司,徐佳还是心理不踏实,有点忐忑,很落空的感觉。有种把自己卖出去的感觉,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前途是否光明。

徐佳说: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很多东西都是不公平的。但我现在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但是,我会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

几年后,徐佳结婚了。他从大学开始谈的恋爱,到现在也觉得应该要给对方一个归宿。

徐佳说:“通常说成家立业,先成家,再去谈事业。家里这个环境,尽量早一点成家,让妈妈也少一点辛苦少一点分担。

对妈妈来说,儿子结婚了,对她来说是个很重要的事。结婚后,她就不用再那么操心了。现在就由我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袁晗寒:

袁晗寒最后还是去了德国,养了一只兔子陪伴自己,并准备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

她觉得自己情绪不稳定,过去上学一会儿非常失落,一会儿又特别高兴。

在德国的时候,她丢过一次钱包。但钱包里没有钱,只有卡和学生证。卡要是挂失,她连房租都交不了。

袁晗寒说,自己有时候受不了呆在画室,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舒服,非常不舒服,会胃疼。

她看上去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每天就是和远在北京的母亲聊生活、聊日常;或者找朋友玩。朋友开玩笑,说她是个“失足少女”。

袁晗寒假期回国也会到国内(上海)来实习,觉得找点事情也比傻玩要好一些。但是,她觉得最好的状态是能满世界瞎转悠,一会到这里一会到那里,不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最好。因为她不想呆在德国,德国对她来说太“无聊”。

当朋友问她以后什么打算时,她说:“其实我对未来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打算,就是看看。先看看别人都是怎么玩的,然后再看看这个环境缺少什么…

再后来,她自己开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


三、后记

导演郑琼说:

对于马百娟,他爸爸觉得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书少念一点,够用就行了。只要生了娃,也拖累大,反正大了以后要靠老公。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给她灌输那些读书没用,女娃要生孩子靠老公的思想,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好像这就是他们的一个出路;

对于徐佳,她对徐佳的生活环境批判比较多一点。觉得他们现在才二十多岁,可能要等到三十多岁的时候,才可能把很多在这个社会里、在这个教育当中,植下去的一坨一坨的屎都要挖出来,然后你才能变成一个真的人。

对于袁晗寒,她不像徐佳那样,在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她一直在对付“无聊”这个敌人。

所以,这个片子,她没有一点赞美,但也没有任何愤怒。

整部片,我是带着孩子一起看的。虽然我敢肯定片子里的大部分内容他都看不明白。但我依旧这样做了。

看完后,我问孩子,你觉得马百娟有出路吗?他摇摇脑袋。我不确定他是否真的懂为什么和他年龄相差10岁的女孩会辍学。他也问过我为什么这个女孩不想办法继续上学。我没有回答。

但我也有问他,你觉得这三个孩子哪个最有出路?他说最后一个。

整部片我没有办法过度解读。因为片源问题,只有马百娟那集我找到了中文字幕,所以后面的没有放太多动图。

我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能说什么。因为它记录的实在太现实了。

我在片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看到了曾经的小伙伴,还看到了一群曾和我一样迷茫过奋斗过的年轻人,我甚至,还看到了一丝丝父亲的影子。

同为后浪,出路却很不一样。

最后,我想借助导演的话:

“在中国,不同人群彼此之间是不了解的,也没有交流和交集。但是,当你了解了另外一群人的生活背景,他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你就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出路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心灵的;出路不只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出路不只是社会的,更是自我的。”

导演:郑琼

 3 ) 我们都是井底之蛙,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中国当代青少年有着怎样的未来?为了探索这个问题,导演用六年时间跟踪拍摄三个人的青少年生活。这三个主人公正是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出生的人的生存状态。

一.六年的生活轨迹

马百娟在贫困地区上学,梦想能去北京读大学,后辍学,因为没有基本能力找不到工作,在16岁时嫁人。

徐佳多次复读后考上大学,找工作屡屡碰壁后供职于一家公司,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

袁晗寒辍学后出国读艺术学校,假期去上海实习,后在北京注册自己的公司。

二.个体反映的社会现象

读书时的马百娟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还有一点走出去的梦想。经历了辍学找不到工作的她,梦想破灭了,最终她的命运和当地的那些女人一样,早早结婚,被束缚在了她长久生活的贫苦的土地上。

徐佳把考大学作为唯一出路,经历了多次高考才考上大学,是因为他不够努力吗?或许还因为和他人教育资源的差距。普通学校毕业,没有社会背景的支持,难以找到想要的工作。他认识到世界的不公平是无法改变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尽力去改变一点点现状,最后得到的或许只是稳定不变的工作与平凡的家庭生活,这正是大部分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袁晗寒在辍学后可以选择考心仪的学校出国念书,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必要一条路走到底,容错率更高。这大概是世人对金钱执着的原因吧,金钱所可以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更是一种最大限度的自由,一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底气。

三.社会原因

按照社会的规则,有些人一出生就生在了别人到不了的终点。袁晗寒的生活是马百娟和徐佳想都不敢想的。马百娟和徐佳的生活,是一条路走到底的生活,而袁晗寒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因为她有选择的权利。

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使得教育资源必然不平等,加之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导致教育有时候可能是巩固阶层最好的手段。努力人人都可以有,可好的教育资源却是少数群体才能享有的,而往往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可能带给你努力的意识,精神的富养往往需要物质的支撑。

四.一些想法

这部片子记录的仅仅是六年时光,他们三人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谁的人生更值得过,我们找不到答案。况且生活总是冷暖自知的,别人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可能有着我们熬不起的苦。

如愿去读大学的马百娟就一定比现在生活得更好吗?与他人经济条件的差距可能会使她陷入自卑,因为看到外面的世界以后,想要的更多了,想要却得不到是痛苦的。呆在井底不知道世界有多大的青蛙不一定不幸福,而知道、看到过外面世界却依旧深陷井底的青蛙可能才是最痛苦迷茫的,因为从井里出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能看到的世界都是有限的,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是活在井里的井底之蛙,只是有些井口大,有些井口小,有些人知道世界比自己从井口所看到的世界要大得多,有些人不知道罢了。

个体的出生、生长环境、经历等等都完全不一样,世界观、价值观等都不一样,盲目去追求别人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都有自己的路。

 4 ) 其实并没有

这学期有门课一开始,老师让我们读一本书叫《异类》,探讨关于个人成功的可能。书中有许多案例,大多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来讲述一个群体成功的可能。然后也经历了一些事情,有的有关微博热搜,有的有关个人发展,越来越发现,许多问题的讨论是存在社会结构带来的困境的。《出路》我没有看过第二遍,但是我想再回头看一看,可能会有一些新的看法,也只能是看法,因为我也没找到出路。

一周之前,我在修改暑假的调研报告,敲了一行字:此行也让我消解了此前对农村教育中重男轻女的问题的误解。其实并没有。一年以前,我从高三23班离开,走进大学。我以为之后一切都很容易,钱是天上掉的,衣服是树上长的。其实并没有。我以为如果能活的像画家女孩一样,我就不会迷茫不会消沉,世界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地方,我可以如我所愿地四海为家,生活里只有数不清的浪漫和幻想。其实并没有。就像那篇叫我的家乡真好的课文。窗外没有宽阔的操场,也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

想当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贴标签也一样。我的世界里总是太多“我以为”和“竟然这样”,总是看到了一点现象就急于去定义本质,总是不经大脑地把亲眼所见的个例推而广之视为真实。其实并没有。

这部片子肯定不能和我的父亲看,我可以想象到他会在我表示惊奇和困惑的时候发出不屑的笑,对我说:“你以为呢?”

我又想到自己也曾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精英情节和中产阶级的视角,模仿着营销号的口吻去嘲讽一切,嘲笑那些早早结婚的农村女孩,嘲笑那些为就业奔波的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嘲笑着那些找不到出路的人是因为自己实在不够努力,没有机会运气不好,那也是他们的错。我以为生活就应该是从一睁眼起就有了安排,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会经历所有的事情,但都没有困难。我的出路是一开始就被决定的,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

其实并没有。

我想起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坐在后排,给我爸念着一片言辞刻薄的营销号文,批评着把钱看得太重的家庭,穷怕了的家庭,会有怎么样的悲剧。我爸说:

“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不明白。”

我也想起了一些故事。想到奶奶曾经说自己没办法再回到农村生活,因为习惯了城市多年。我也想起我高中的同桌对我说,她这次回家,看见初中时候的好朋友已经挺着大肚子很久了。她说:“你能想象吗?”这么久过去,我几乎遗忘了这个事实,直到今天才想起。很多事情忘了不代表不存在,构建了想象的环境不代表就应该理所当然的冷漠。

这电影和人生七年其实有一点类似,那就是给一个机会去看看更多的不同的生活,去理解社会的生态。那个世界之大,大到看不清全貌。

(短评140这个设定真头疼

 5 ) 真实得可怕的纪录片:三个孩子,三种阶层,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清华大学的刘瑜教授做过一场关于教育的演讲,她说:

·我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恶性竞争,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现状,即“军备竞赛”模式,这种恶性竞争是对女性的伤害,对家庭关系的伤害,对教育公平的伤害。

说实话,我刚听到这一番言论的时候,还倍感赞同。因为我只想孩子好好地长大,做他喜欢的事,无关金钱,只要他觉得日子有趣就好。

但我今天看了一部郑琼导演的纪录片——《出路》,看完后心里和吃了翔一样地堵着难受。再反观一下刘瑜教授说的那番话,只想说一句:果真是何不食肉糜之人。

刘瑜教授的老公是著名的哲学家周濂,她自己是清华大学副教授,作为周濂和刘瑜两人的孩子,再普通又能普通到哪去?他们孩子的起点就是无数人向往的终点。

《出路》跟踪拍摄了三位不同社会阶层的主人公,历时六年追随拍摄。整个片子没有配乐、旁白、滤镜,只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真实地诉说着几个主人公的故事。

第一个出现在镜头里的是甘肃农村的一个12岁女孩——马百娟,她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总是像唱歌一样地朗读课文。

她每天穿着同一件衣服,每天要帮家里喂猪、做饭、干农活。

她的学校只有两位老师,5个学生,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

她坐在山坡上读着自己写的作文,说自己要去北京上大学,每个月要赚1000块钱,要给家里买面。

她的课堂上读着课文:过去,我们的校舍昏暗狭小,现在,我们的学校明亮宽敞;过去,我们的操场坑坑洼洼都是黄土,现在,我们有了足球场……随后镜头一转,教室外面青山环绕,操场上黄土依旧。

我每次看到镜头里那个小小的身影背着书包走在空旷无人的山路上,并且眼角总是含着笑意的模样,就忍不住鼻子酸。

对于马百娟的拍摄停留在了她16岁的时候,她的父亲说,你们给我2万块钱,就继续给你们拍,不然不许拍了。

那会马百娟已经辍学回家,外出打工也因为年龄太小无人招收,所以她爸爸把她嫁给了表哥。

爸爸说,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靠女婿过着,就是这么个出路。

纪录片里关于马百娟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她靠墙站着,和村子里其他几个十几岁的孕妇闲聊天。那一眼,仿佛就看到了她以后漫长的一生,和那个村子里其他妇女一模一样的一生。她再也不会去北京,也不会知道在北京上班不止1000块钱一个月。

镜头里第二个出现的是一名来自湖北农村的复读生,19岁的徐佳。这是徐佳复读的第三年,每天早起晚归,像无数高三学生那样。

徐佳的父亲因为车祸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因为他发过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给父亲看,所以即使他心理压力巨大,也选择再一次复读,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

他每天坐在座位上埋头苦读,桌子上的书摞得高高的,只能看到一个个头顶。这个场景太熟悉了,当年我们的教室也是这样,一眼望过去全是书。

经过第二次复读,徐佳终于考上了一个二本学校。可是在临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毫无经验和人脉的徐佳屡屡碰壁。

导演郑琼说,有一条拍到徐佳穿着花了300块钱买来的西装准备去面试,站在公交站前的他眼里满是焦灼和迷茫,郑琼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因为她仿佛看到了很多年的自己。很多人说,徐佳是大多数人的影子,出生在普通家庭,只能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即使有重重压力和困难,但也会自己调整心态,因为那是唯一的一条捷径。

后来徐佳成功签约了一家电力公司,毕业三年后,也和大学女友结婚成家。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慢慢前进,如果这部纪录片能拍到他老,应该是这样的一生:

婚后有了孩子,面对房子和孩子的双重压力,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他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因为他知道,读书才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机会,他就是我们这一代不得不参与教育内卷的父母。等到孩子成家之后,忙碌了一生的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但也许还得帮忙带孙子,但是看着可爱的小孩子,他会想:这样的一生也挺好的。

镜头里第三个出现的是一个17岁的北京女孩袁晗寒,那一年她妈妈说:袁晗寒你感觉给我滚回家,我给你办了休学手续。因为她说:我们老师真的很烦。

相比于马百娟和徐佳来说,她就是出生在罗马的那个人。

她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上北京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可是生活太无聊了,所以她辍学了。

辍学后,不知道该干嘛的她开了一家咖啡馆,但很快就关门。

后来她又去德国留学,因为她妈妈说她有艺术天分,她也如愿考上了那所艺术学院。

在德国呆了几年后,她又回国了,因为她说:德国已经发展完了,没什么意思,挺无聊的。

因为不想生活太无聊,也不想在北京呆着,她去到了上海的一家美术馆工作。

再后来,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可是她依旧觉得生活很无聊,她每天的意义就是,对付无聊,想找有意思的事做。

她说:

·我没有想过以后的生活,只要不会饿死就行了,而没有人会被饿死。

·我也不能选择我的家庭,我不能站在天上 看,觉得哪个好就选哪个。

·自由就是做想做的事,然后承担代价,如果代价能处理好,傻帽一下又怎样。

袁晗寒的话说出来就是一个妥妥的“何不食肉糜”。

她也许想不到在大山深处有一个女孩,每天早上只能吃开水泡馍,然后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也想不到在湖北一个小县城,有一个想靠着高考改变命运的男孩,经常压力大得手发抖,失眠。

袁晗寒有无数的试错成本,她这件事失败了,还可以从另一件事从头开始。可是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并没有是错成本。

有一个网友是这样评论的这部纪录片的:

马百娟基本上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被迫选择;徐佳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所以他必须全力以赴;袁晗寒的选择太多,导致她不知该如何选择。

看完这个纪录片再想想刘瑜教授的话,多么可笑。

她的孩子衣食无忧、前途无量,她却告诉别人“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人”、“不要焦虑,不要内卷”。这些话对于无数家庭来说,就好像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站在所谓的制高点,打着关心的旗号在告诉你:你所在的阶层挺好的,就这样吧,不用奋斗了。

《出路》的真实之处就在于,出身决定了大多数人的命运:三个孩子,三种阶层,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虽然纪录片真实得残酷,但我始终不愿意以一种悲悯的角度去看待马百娟和徐佳,也许在马百娟的心里,这样的人生已然知足。

同情不是一个好词,尊重才是。

也许20年后,马百娟的孩子成了徐佳,徐佳的孩子成了袁晗寒,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么努力工作的动力。

有一位网友说,中国是一个为下一代而活的民族,这也是我们的民族能延续5000年不绝的原因。

也许是这样吧,世界本就不是公平的,我们要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且想办法去改变。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6 ) 敢问路在何方?

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穆旦

人活着,到底图个啥?

处在不同境遇的人,一定有着不同的答案。

昨天看了纪录片《出路》。

三个人,三个地方,三种人生模式。

生活在一个世界,却又好像完全不在一个世界。

一 马百娟,甘肃会宁人,简直人间极苦

山沟里的娃娃,家里穷,啥活都要干,早饭吃点开水泡馍馍,午饭是面疙瘩就咸菜,尽管挺爱学习,但智力发育迟缓,十几岁了算数还要掰手指头,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16岁近亲结婚嫁给表哥,紧接着便是怀孕,不知道下一代人会怎么样。

二 徐佳,湖北咸宁人,社会中的大多数

小镇出身,十分努力地学习,复读两年后进入大学,之后便是找工作、结婚……,像极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

三 袁晗寒,北京人,卵巢彩票获得者

辍学于全北京最好的美院附中,然后是画画、开咖啡馆、留学、注册艺术品投资公司,时常觉得生活无聊,想要找点什么事做做。

每个人都在找出路,每个人也都有着不同的出路。看完之后,实在让人唏嘘:

1.人真是在精卵结合那一刻就开始不平等了,且这种不平等不可能完全消除。

如果说经济条件还能外部调节,那个人的先天禀赋,比如智商,外貌,身体素质,这些又该如何调节呢?即使后天开发,很大部分在出生前也已经决定了。

有些人出生在罗马,有些人天生是骡马,简直无解。

不过承认并不代表认可,总该有所反思才好。社会公平永远值得追寻。保护弱者和少数,也是因为谁都可能成为弱者和少数。

2.人是被环境塑造、驯化的动物,人的观念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

没有一个人的眼光是纯洁而无偏见的,人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受特定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剪辑过的世界。个人的行为也都是基于彼时彼刻其对现实世界的想象。

就好像马百娟的父亲觉得,“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多少念一点书,个人能用就对了”;徐佳的妈妈则认为,文凭高一点,肯定强一点,支持儿子再复读一年;而袁晗寒的母亲却主动让袁晗寒退学,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都是同样的人,但就像“仓鼠厕鼠论”所说的,厕上的老鼠东躲西藏,仓里的老鼠膘肥体壮,“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

可见,环境挺重要,有时换个环境也挺重要。毕竟,在一个固有的环境或单一的文化体系里,人们很难突破原有观念的桎梏。但如果制造点文化碰撞,或有外部的旁观者进行思想灌输,结果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3.勤奋是个好品质,但有时候真不是勤奋的事儿。

马百娟的父亲十分辛苦,自称是“苦怕了也饿怕了”,看着他苍老的模样,我一度以为他是马百娟的爷爷。但是,在那个山窝里,就是挣不到啥钱。甚至于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哥哥,得了牛皮癣都没钱治。

罗翔老师说:“其实我不是宿命论,宿命论会导致懒惰。同时我个人其实也不太相信天道酬勤,它会导致人走向骄傲或者虚无。当你成功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你努力拼搏来的,你配拥有这一切,所以你就瞧不起那些失败的人。但当你努力了拼搏了,最后依然失败,还是一无所成,你会陷入一种极大的抱怨,会认为天道不公。”

“我认为人生95%的事情可能是你自己决定不了的,但是我们依然要用5%的努力去撬动这95%你无法决定的事情,凡事尽力而为。”

我相信罗翔老师的话,尽管我不知道这个比例是否准确。

而影片也展现了这一点,尽管阶层落差依然存在,马百娟一家还是省吃俭用搬出了大山,徐佳经过复读,也考上了满意的大学。

希望他们都能走得更远一些。

落后的地方不值得留恋。

4.出身很大程度上确实决定出路

相比穷困的出身,富裕的一大好处是,容错空间大,试错成本低,选择权比较多。

袁晗寒能够尝试很多事情,画画、开店、留学、办公司……,徐佳大学毕业,立刻就要去挣钱养家,后来他还结了婚,总感觉像牛套上了轭;马百娟小学没上完就嫁给了表哥,她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北京上大学了。

有句诗叫,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亡国的君臣,未必就比缔造盛世的君臣差到哪儿去。但亡国君臣的悲剧在于,他们的政策选择面过窄,缺乏辗转腾挪的空间,一旦有纰漏,很少有余地去纠正。而盛世的皇帝,家底丰厚,经得起折腾,有机会从错误中成长。

两者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外部环境越差,对该环境中个体操作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但现实却是,穷人为了应对穷困的生活,往往会形成相应的认知状态,这种“具有合理性”的状态,会让穷人锁死在现有的生态位上。

不过命这玩意,你要不认,还能折腾折腾,你要是认了,可能也就真那样了。

生活的惯性,极其强大。

5.无论境况好坏,人都是各自有各自的悲欢。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所有的人都是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欢欣。马百娟可以笑的很灿烂,袁晗寒也会感觉很无聊……,不过情感或许类似,我们为之动情的内容,却可能大不相同。

我们就好像“一个个兀自漂泊的孤岛”,安静地凝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由于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永远不可能全部看见,甚至根本不能看见,于是,我们也就失去了理解彼此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这部影片,马百娟、徐佳、袁晗寒,也可能就像三根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集。

最后,用袁枚的一首小诗结尾: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总之,愿他们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短评

改变阶层是很容易的,向下掉的空间还很大。

4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推荐

感觉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人的共通性吧。其实影片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什么阶层固化,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路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9分钟前
  • 楢山
  • 力荐

千千万万的马百娟们啊

10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2014年,马百娟16岁嫁给了表哥。2015年袁晗寒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公司。2015年,徐佳仍在当初签的电力公司工作。——2018.6.30大象点映于贵阳。

11分钟前
  • 熊熊大水
  • 推荐

出生已经决定了80%的社会,靠自己改变阶层越来越不可能!

15分钟前
  • Emma
  • 还行

浪费了一个好题材系列,拍的很业余,随便拎一个湖南卫视《变形计》的导演可能都比这个拍得好。不过还是拍出了一些时代的困惑,电影里的三个阶层都充满了无力感,每个人的表情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苦难。

16分钟前
  • 金敏丧
  • 还行

看得途中想起《人生七年》,一样是记录不同阶层的生活轨迹,《出路》却是更多了些挣扎的血肉。家境贫困的男性尚有家人支持,复读三年考大学;生活在大山里的女孩却只有七年的青春就要被嫁为人妇;家境优越备受宠爱的北京女孩,看似最为幸运,却也面临着人生的迷茫和价值的缺失,同样要面临出路的选择。

20分钟前
  • 蓝渐层猫咪
  • 力荐

国内这种数年跟拍某个人或某一群体类似题材的纪录片还是屈指可数的,加上个人有所共鸣绝对是上乘佳作!此片展映后目前也还出于点映阶段,所以很庆幸能得到资源并观看。纪录片内容条目有不多说,主要看其内核。本人目前其实也还在寻找自己的“出路”。片子跨越6年跟拍了中国当下社会上中下阶层三个主人公的成长,正如导演郑琼所说这基本就是一本相册。就我来说跟片中徐佳年龄相仿、情况相似,我也曾复读上大学、做过电销。而人生也是随时在寻找出路。

24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力荐

我觉得每个人的出路都不一样,马白娟的出路是结婚生子有口饭吃,徐佳的出路是有个好工作结婚提高家人的生活质量,袁晗寒的出路是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28分钟前
  • 白勺啊白勺的
  • 推荐

阶层会提供相应的试错机会,且上层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兜底的线在,但茫然是共通的,可能徐佳会多一分焦虑,马百娟再多一分无力。全片最难忘的就是马花了3块2买了新作业本后雀跃的神情,这是人类最宝贵的瞬间,但那眼里的光能持续多久又很大程度是由出身决定,这同时也是最难过的事情。

30分钟前
  • tapa nama
  • 还行

高考不是万灵丹,大学不是万灵丹,考研、工作、换一个城市定居…都没有用的。还是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32分钟前
  • Lelia🌈
  • 力荐

甘肃会宁的那个简直就是我童年一个同学的翻版

33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放在当前的历史环境 名字叫出身 也许更好

37分钟前
  • 头号精神病
  • 还行

平静的绝望,阶级趋于固化,打破阶级有多难,不知道,先从打破自我开始吧。

41分钟前
  • i Film
  • 推荐

由于资金的局限整体略潦草,但人物选取很典型。除了马百娟面对阶级壁垒的无力,更真切体会到的是徐佳和袁晗涵面对遥远未来的迷茫与空虚。转眼间三年之后又是三年,那种走一步是一步,完全看不到未来却不愿去想的感觉自己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在银幕上以客观视角看到这份真实的空虚还是觉得太可怕了。

46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家庭背景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和一生,现实就是这么绝望。

4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书评本来不是吵架的地方,但是我觉得OMG42网友的发言实在太有意思,给大家解读下:“要不是有高考你们这些贱民连希望都没有,难道还不满意,不赶紧给赵老爷扣头谢恩?”

53分钟前
  • 那慕尔
  • 推荐

三星半,2009年低画质、低像素部分素材加分,有些纪录片的触动点在于,会让你觉得人人都是上帝眼中庸庸碌碌毫无出路的糊口动物,当西北的小学少女辍学无所事事地漫步郊野,当武汉懵懂青年大学生穿上不合身的西装去求职,当衣食无忧的北京少女无论身在国内国外都觉得空洞无聊,这种动物感会更强烈,所谓出路就是觅食,无他,吃不饱痛苦,吃太饱空虚;三组人,阶级差距,教育差距,财富差距,可选择的生活不一样,但面对生活的空虚可能都是一样……

5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三个人,三种生活轨迹,发展脉络交叉展现的人物状态,发人深省。

1小时前
  • Mung
  • 推荐

果然富家女眼界还是宽一点的

1小时前
  • Way-Kwok Chu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