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生活2022

主演:木村文乃,永山绚斗,砂田アトム,山崎纮菜,神野三铃,田口智朗,三户夏芽,福永朱梨,森崎温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韩国语言:日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1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2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3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4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5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6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13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14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15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16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17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18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19爱情生活2022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最后两集具先生的坦白局

坦白局1 ——不再怕被看到的伤口 (是脸上的,也是心里的)

具先生担心被美贞看到被划伤的脸,说是“画上去的”,抱怨“只要觉得顺心就会马上出事”,美贞教授了每天5分钟开心搜集心法,具先生说“试一试,每天一步一步艰难前行”,脱掉了外套。(脱掉的也是内心那层害怕被人看到的外套)

坦白局2——具先生自由的说出自己可能很傻很天真的想法

具先生说起来有一次下雪,自己想走到山浦

走多少公里,走到几点能到,看似无意义的话,其实都是内心盘算,他就这么絮絮叨叨讲出来的时候,美贞的脚步停了下来。她敏锐的感到了具先生的变化,因为她自己也经过同样的变化。(讲死青蛙的时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每一句话都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其实每一句话都在说着“那个时候我想你了”“我想着怎么去山浦看你”“我想了又想仔细盘算”。(姐妹们还觉得不过瘾吗?每一句都是废话,每一句都是情话。 其实姐姐那对每三天的鸡蛋三明治也是同样的道理。 )

美贞也再一次能够坦然的提起自己的旧事,但是在滑向一个人要对抗所有人的报复的心情时,具先生的电话,一句“好久不见,我是具氏”,让她瞬间云淡风轻。一点点的爱,可以扫清前任留下的所有的阴霾和创伤。

坦白局3——笃定的爱,你反正也很喜欢听我说话

具先生第一次跟美贞说起自己的职业,虽然我们很早就从剧情里知道了,但是如此说的自然而然不露痕迹,其实是具先生不再以此为耻,曾经不愿意在爱人面前提起的也可以说出来了。“你现在还会自说自话了”具先生现在是笃定美贞的爱,可以让他肆意讲话 ,正如当初美贞可以肆意和他发脾气。

有终于会恶作剧了的具先生,那个沉重的一言不发的具先生、那个苦大仇深的具先生、那个好像背负了全世界的具先生,原来也有幼稚可爱的一面。在爱人面前的幼稚,是放下一切重新做回最开心的自己,像孩子一样,想玩闹想笑。(美贞也是读了日记,发现童年的自己特别热情)

坦白局4——酒鬼具先生最后的坚壁

具先生的酗酒,真的是让弹幕姐妹们操心的不行,现实里这样的人不要沾的劝诫满屏都是。阻碍具先生变好的最大障碍就是酗酒。这从第一集喝到第16集的酒,苦闷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所谓的解放,最难的是找到那个问题。

清醒时,一早起来就充斥脑海里的那些,是我们憎恨不已的人、想干掉的人、想忘记的人、有遗憾的人(活人或者死人),喝醉是具先生与这些人和解或者忘却的方式,喝醉是具先生让内心平和下来的方式。

美贞也是,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会发现,啊,原来前面几集美贞气鼓鼓的刷牙,面无表情的梳洗时想的是这些啊,像不像那些年气得要命又拿对方没有办法的怂怂的自己。要用证明别人很差劲的方式,去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其实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们怨恨、我们咒骂、我们一遍又一遍想着别人是如何欺负自己的是如何贬低自己的, 其实都是在用这样的方式确认自己的存在)

对具先生来说,美贞是不需要去对抗的存在;对于美贞来说,具先生是不需要去证明什么的存在。

在所有被动的关系中,具先生是美贞鼓起勇气,自己去搭话的人。是第一次自己做出的选择。不以对方的价值,衡量自己对他的爱,平等的姿态支持他。不卑微也不骄傲。偶尔有的怨怼之心,也想用祝福替代;实在是太生气的时候,就骂骂前任,所以前任的作用就是成为撒气筒。

坦白局5——相信自己值得幸福

觉得自己很可爱是一种什么感觉?在同好会结束,和女职员回去的车上,女职员说记得美贞说过一句话:在下定决心解放之后,有了前所未有的感受,突然觉得自己很讨人喜爱,觉得自己很讨人喜爱是什么感觉呢? 是终于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终于相信了自己值得,值得被爱,也值得去爱。

具先生什么时候真的下定决心解放的呢?就是快至片尾的那次相见。又又又喝多了的具先生。。。。。。

因为心情好,也喝醉?这是什么逻辑?

“每当觉得过的还不错的时候,就赶紧灌醉自己。”

觉得自己一旦幸福,就又会马上失去,与其承受得到又失去的感觉,不如赶紧灌醉自己告诉自己你不幸福。害怕失去,所以不敢幸福。(这种感觉很像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命不好,一切都可以怨命,上班没赶上车是最近水逆、没准备却偏偏被叫去开会是水逆、预感到被骂就一定会被骂。)

不想往回走五步而淋成了落汤鸡,丧到家了的具先生,真的是又丧又好笑。最后“我好痛苦,我好累啊”,带着微笑的撒娇的语气说出来,大概即使是隔着屏幕的我们都觉得可爱了吧? 当我们学会自嘲,我们学会去调侃自己的悲惨处境,大概就是真正的解放。

啊,具先生第一次听别人称赞自己可爱,那一刻他大概也真的体会到自己值得被爱。

美贞让他以后都以这个微笑面对那些向他走来的人。

那一刻敞开心扉的具先生,回复了爱的能力的具先生,第一个想要回应的人是美贞。

因为美贞喜欢他大声叫廉美贞,他便大声的叫着廉美贞。

有了这一刻,还值得纠结到底是he 还是be吗?

这不就是最高级的“我爱你”嘛?

 2 ) 可是人生就是看不到结局呀

《我的解放日志》完结了,但是我心里依然挂念这部剧,因此来补一下长评。

1、何为“解放”?

解放,不是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也不是达到了什么样的终点。

在最后一集里,解放同好会的四人小组再次聚在一起,泰勋问室长是否获得了解放,室长说“有时候觉得已经解放了,有时好像又回到原点。”室长又反问泰勋,泰勋说好像并没有完全解放,只是好像找到了困扰自己的源头。这时美贞开口了,她说“可是,我认为,这就是解放的全部了。”

是的,直到最后一集,作为观众的我们都在期望他们能做出改变人生的决定,从泥潭中挣脱,完整和轻盈地以解放之姿宽慰无法获得解脱的我们。我们以为,分手,结婚,辞职,复仇,戒酒,远走高飞或是隐姓埋名是主角们获得解放的方式,但是编剧用最后两集给我们当头棒喝。人生并不是寻宝游戏,在找到一个秘诀获得一个契机后就可以奇迹通关,而是美贞所说地“一步一步地,像拖着牛在艰难行走”。

解放,并不是完成了什么,领悟了什么,而是艰难而勇敢地破除着麻木不仁的状态。就像在田野里除草。生命里的荒芜和麻烦总是一茬接着一茬持续不断地生长,你必须像一个勤劳而不知疲倦的农民,永不停止地和这些生命力过于顽强的野草搏斗。

很多人都很喜欢第一集美贞在地铁上的自白——

“我累了,我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出了问题,但我就是累了,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是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没有人喜欢我”。

而解放的意义正是,意识到“从哪里开始出现了问题”,并且用“一天五分钟的幸福“去抗衡活着就会一直存在的疲惫感。

在最后,美贞站在光里笑了,她说”我可能是疯了,我竟然觉得我很可爱”。这是她获得,或者更确切地说“她在解放着”的最好明证。她在偌大的世界上感知到了自己存在的温度,在日复一日的庸常里感知到了人际关系,劳动带来意义感。她知道“有事情正在发生着”,如被爱着,被需要着,以及勇敢地战斗着。

很多人看这部剧其实是想寻求一种解决方法,想知道这些和我们有着相同感受主角们,他们能否替我们找到“解放之道”。其实这只是一部电视剧,编剧大可大笔一挥让具先生斗败黑老大金盆洗手,美贞大杀渣男小三走上事业巅峰,琦贞甩掉优柔寡断男独美,二哥买车买房实现小康……是会很爽,很直接,但是我们关上电视还是要面对自己一地鸡毛开不了金手指的人生。编剧选择诚实地告诉我们,解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就像搞“独立运动”,当你屠杀恶龙后还有成为恶龙的风险,当你凝视深渊你会发现深渊也凝视着你。当每一次我们如释重负地告别一些东西时:不喜欢的专业,令人烦心的人际关系,无意义感的工作,甚至非常不顺的一年后,在短暂的激越和如释重负后,又会走进新的庸常和无序。

我想唯一的解放,就是成为三兄妹一样不磨灭本能的人。用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去抵抗生死疲劳与世事无常。

2、何为“推仰”(崇拜)?

推仰我吧,光是爱情还不够。我的心从来没被人填满过,所以你来推仰我吧,到我的心被填满就结束。

当美贞对具氏说出这段话,不仅是观众,连具氏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所谓“推仰”的意义。后来当具氏问美贞“推仰应该怎么做”,美贞说“应援,相信你什么都能做到,一切都能成功,这样去为一个人应援”。在美贞的解放日记里她更具体地解释道,“我决定在你最低估的时候也不以你为耻”。

现代亲密关系的本质是平等,是付出与收益的基本平衡,是个体原子化的情感交换。这当然没有问题,甚至是许多人不断争取才最终得来的。但是编剧想说是,这看似进步而正确的情感模式,依然存在困境。正如美贞所说,曾经在亲密关系里她会因为对方的事业而虚荣,在对方事业蒸蒸日上时又患得患失,担心自己不能匹配;当对方一落千丈后,似乎只有无限度地帮助、安慰才能弥补不自觉鄙夷对方带来地愧疚感。这种等价交换的感情,永远都在衡量己方与对方付出的平衡,总是在“不满足”和“愧疚感”之间反复摇摆。这就是现代爱情的困境,爱情被具象化为物质价值或情绪价值,成为可称量的砝码,人们迷失于精确的计算,辗转于微妙的平衡保持,然后发现自己既无法从获得中,也无法从付出中感受到爱意。付出和索取都成了机械的动作,如同超市柜台的收营员。

所以美贞需要返回一种前现代,甚至是宗教性的情感模式——“推仰”。以神爱世人的眼光去注视对方,不计算,不怨怼,不报复,不骄矜,不嫉妒,只是背着他向上走,推着他向上走,领着他向上走。

整部剧看下来,其实会发现“推仰”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美贞,但是内心被最终填满的也是美贞。尽管一开始美贞提议让具氏推仰她,但她很快就发现填满自己内心的方法是去推仰具氏。通过在心中创造一块“圣域”,美贞让自己内心的一部分神化,从而获得了解放的力量。编剧似乎隔空回答了那些对于“圣母”的谩骂,他坦诚地创造了一个圣母式角色,铿锵有力地告诉斤斤计较的现代爱情的信徒,一个有知的圣母,主动选择在另一个人身上成为圣母的人,是无比强大的。而她所获得的,并不比那个被推仰的人少。

而具氏其实是一个被动的角色。这个人物的弧光其实在于“复活”。正如圣母玛丽亚和耶稣的关系,具氏在刚刚出场的时候,是一个“死人”——没有求生欲望径直走向死亡的人。他的解放不是重获光明,走上正途,而是重拾对生的渴望,和直面苦难后仍然愿意受苦的勇气。

小黄看到第三集给我抱怨“这怎么是一部霸总剧”,老陈也批评我又在迷恋“批皮霸总”。所以我很认真地思考了“具氏是不是霸总”这个问题。尽管具氏具备“霸总”:多金,忧郁,人前霸气,人后脆弱,只爱女主等诸多特点,但我仍认为具氏不是“霸总”。因为霸总的光环建立在“光彩和弱点”的对比上,而具氏这个角色从内到外其实都是破败的。哪怕在他穿着名牌大衣开劳斯莱斯的时候,他依然是一条丧家之犬。他的困扰不来自复杂的家族算计,高岭之花的孤独或者原生家庭的冷漠,而是来自“活着”本身。

和其他角色不一样,具氏一开始根本不寻求解放。他认识到活着受苦是无解的莫比乌斯环。所以他说“在我觉得活得还不错时候就会发生不幸。所以我减少了幸福的面积来避免更大的不幸”。打起精神和重燃期待都可能碰壁,因此他干脆选择将自己沉浸在不幸福中,至少这是一种平稳的状态。正如顾城诗中所写:“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

所以当美贞第一次对他说“要我给你找事情做吗?那你来推仰我吧”,他的回复是“你觉得我是想要做事情的样子吗?”。如果说美贞是主动寻求解放的人,那具氏一开始则是回避解放的。他来到乡下并不是休憩,而是想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默默地消亡。他的苦难密度太高,还掺杂着罪恶,他已经放弃了去解决问题,而是任由那些痛苦如房间里堆叠的酒瓶包围他,直到最后蚕食他。

美贞是闯进具氏生活里,把他拖出来的人。剧里两次具象化这种意象,一次是暴雨夜里,雷劈断了高压线,美贞冲出去把具氏推进房间;一次是在野地里,美贞咆哮着赶走了包围具氏的野狗。被劈断的高压线是具氏自毁的倾向,呲牙咧嘴的野狗是具氏虎视眈眈的过去,美贞像一个女战士一样义无反顾地冲出去,接住了他被砍下的头颅。

而是美贞这种纯然自然的莽莽生机,未被都市驯化的求生野性重新激起了具氏向苦难开战的勇气。最明显的是具氏回到首尔后,他的痛苦是具体的,我们会明显得看到他的挣扎狰狞的面孔。而一开始他酗酒也好,避世也好,都是无比平静的。这是因为在遇见美贞前,他已经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人生的无常苦痛,坦然赴死;而如今他渴求解放,他释放着求生的信号。所以他会给美贞打电话,求她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会在自己挣脱不了现实的泥沼时,转向她。

我喜欢这个角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喜欢看人性犄角旮旯里最幽微反复的情感,本能与经验的博弈,渴求与意志的挣扎,以及脆弱和糟烂最终的袒露,这也是编剧借贤雅之口讲出的“和生活不一样的事情”。

而在16集中具氏给美贞讲述他酗酒原因的片段时,我更看到了这个角色的真实性,在感慨编剧的精确敏锐时,我也再次确认了这不是一个“霸总角色”。

具氏说,他每天清醒的时候,就会看到过去遇到的人,一个一个朝他走来。于是他不断在脑海里咒骂这些人。为了获得平静,让这些人消失,他只能把自己喝醉。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一个朋友。有一次我们一行人去参加一个比赛,输掉比赛后大家都在宾馆的房间里喝酒聊天。后来很晚了,酒也喝了很多,大家聊着聊着天就在地板上,躺椅上,床上和衣柜里相继睡去。只剩下我们两个人还清醒。在黑暗里我看到他在无声的流泪,于是我问他,“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悲伤”。他笑了,说“人生就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我也不理解为什么你们总能那么快乐。”沉默了很久后,当我快要睡着地时候,他讲起他高中时代的故事,讲到作为一个竞赛生在实验室孤独度过的三年,讲到唯一一个与自己作伴的朋友,讲到这个朋友在大学毕业时,从教学楼顶楼一跃而下。讲到大四那年,穿着正装参加最好朋友的葬礼……

那时候我才大一,我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必然性的信心,相信困难可以被解决,苦难可以被克服,人可以拾起自己向前走。所以我决心要劝勉他,要帮助他,甚至幻想拯救他。在后来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努力倾听着,以我自己最大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回应着。然后终于明白了,有一些人的情绪黑洞,是无法被填补,被拯救甚至被共情的,于是我只是恳求他活着,再努力撑一下,等到一个奇迹降临的转机。

所以我知道像这样的人,即使他们有再多的魅力,其实也是一条随时会冲向悬崖自寻死路的丧家犬,而非自怜自艾的霸道总裁。

而在这部剧里,美贞并不劝勉,指导和说教,她是只是共情着,然后倾吐自己一样的感受,既不假装幸福,也不假装不幸,我才终于明白了我这个朋友最后得已幸存的原因。他应该也是找到那个愿意推仰自己的人,于是愿意痛苦但是拖着自己的痛苦,在解放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吧。

想到我朋友的故事,我便理解了这个结局。它其实压根不是一个结局,它是说,这就是人生,没有结局,但是那些你们关心的人,具氏、美贞、琦贞、昌熙还有泰勋一家人朝着解放的方向,在行进了。

3、关于这部剧本身

这部剧不同于《请回答1988》或者《机智的医生生活》,不是一部“尽力还原生活后写出童话”的剧,而是"展示生活的残酷性后提出问题"的剧。它所描述的也是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并不完全喜欢家人,不相信幸福的确定性,不计较收益地推仰,没有结局的人生……所以我能理解它可能不会是大家都喜欢和欣赏的剧,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确实深深着迷于它诗性的结构,塑造的人物关系,以及试图去探讨的话题。是我目前为止的“人生韩剧”。我相信我会在未来的无数时刻回顾它,并从中获得新的感受,写出新的文字。

于我,它更像是一个容器,里面散落着一些被封存的箴言。我会忍不住把自己感受装进去,并时不时捞起一句瓶底的诗句。

 3 ) 浅谈“解放”中的存在主义

我时常能在韩剧中看到编剧对现实世界中普通人生存及命运的关怀和对现代性的反思,这是目前大多数国产剧中稀缺甚至匮乏的。

这部剧目前来看聚焦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现代人的精神危机,碌碌无为的奔走而产生的精神空虚和生命虚无感。公交和地铁填满的通勤之路,“今天会有好事发生”的路边灯牌,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和信念支撑,支撑起往来首尔和山浦的女主行尸走肉般的惨淡生活,实质上她一直处于一种自我“欺诈”甚至自我麻痹的状态,沉默寡言、反应迟钝、沦为观察者。

所以女主美贞才会讲出“我的内心从未被填满过”,“光是爱情还不够,我要你崇拜我”这样的台词。不仅如此,美贞还在公司跟两位社恐同仁一起创办“解放同好会”,试图寻求内心解放。如何解放呢?美贞没有直接回答同事的疑问,反而投掷了一个坚定而充满笑意的眼神,看向远方。

这就有点接近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存在即虚无”,“他人即地狱”,于是主体自我意识觉醒的女主走上“自我救赎”之路——“解放”,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萨特认为,当他人意识与自我意识产生冲突时,他人通过注视来使我成为他的对象,反之我也如此回应,使他成为我注视对象而恢复自我的主体性地位。女主的思考和行为逻辑,正是试图为了填充自己的内心,使生命抽离于虚无,把男主作为一种为她而存在的客体,让男主崇拜她,这也是她对自己存在的自由选择。

这也应证了萨特的观点,我们最根本的自由和可能性都在行动中得以实现,我们永远有改变现状的潜能,不必服从于命运的安排,只需要坚定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承受选择的代价。

因此第四集的结尾,大雨中美贞把淋雨的男主推进了出租屋,积极的消极主义者美贞勇敢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改变!这是本剧的转折点,真的好期待后续的剧情!(希望后期剧本持续高能啊!)

 4 ) 恰恰是空,才需要共鸣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道命题作文《我的操蛋生活》。

我们的电视剧编剧,立马打开《编剧作文范本》开始模仿写作,出轨、婆媳、学区房,中年中产三件套,怎么狗血怎么改。

而隔壁的编剧已经写出如夏日闷热天气一般让人无法透气的忙累而又空虚的生活流了,它节奏那么慢,情节那么空,台词那么少,共鸣却那么重。

光看最让社畜共鸣的通勤戏份。

讲真,剧中三姐弟的通勤虽远但车厢还是比较空的,比起我们那些住在嘉定或者燕郊的社畜们,幸福指数已经高出许多。

但我们对通勤的刻画永远停留在一个“挤”上,排队、踩脚、门夹包,有剧情需要再加上一点性骚扰。

除此之外呢?对于“空”的描写全然不见。

通勤路上是一个社畜最放空的时候。他们挤在无法动弹的车厢里,玩着最无趣的消消乐,看着最没营养的电视剧,刷着全是代购的朋友圈。

他们眼神空洞,面无表情,像个脑子被吃掉的僵尸。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真的没有内心活动吗?

在消消乐又被关卡卡住的时候,在电视剧剧情加载不出来的时候,在朋友圈刷无可刷的时候,那时候,他们无光的眼神背后会想些什么呢。

很多时候,能引起共鸣的是“空”而非“挤”啊。

一部好的电视剧可以用精准的语言说出我们在通勤时候的潜意识,而且说得那么文艺,那么浪漫,让人唏嘘,自省,泪目。

 5 ) 像一个不正常的人去生活

难以入眠在看《我的解放日志》,非常寂寞的夜晚。我常常在想,一个人的脸上为什么可以流露出那样落寞的神情。明明是面无表情,但寂寞得无可复加。 想爬起来写一万字的内心独白。到这个时候总觉得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可以如此强烈的感受。为什么被那么强烈的寂寞袭中。我好久不用孤独来形容我了,是寂寞。人类世俗的,非无用的一种。

不知道为什么走到这个地步,不能说任何的话了。话到嘴边,又变成了沉默。没有地方表达,无人想要倾述,更不想像个酒鬼一样胡言乱语。不知道为什么又陷入这样的情绪状态。

剧中,细腻的情感剖露,兜兜转转相爱的人,一见便倾心的朋友,性格很相投的爱人,以及那么多不同的悲伤和寂寞。

我走到了二十五岁以后的人生,才处处感受到不再是青年的而是成人的寂寞。非常奇怪的感受,想要一个人,又想要两个人,想要独自生活到老,又期待爱人的存在。期待自己翻过山丘,期待自己走出一切囹圄。不必考虑一个人的种种缺陷,而看到一个人与之相爱的迫切性。我嘲笑着我们这个年纪尴尬到还在选一个“非他不可”的人是异想天开,可是,我又何尝不是在心里固执地这样在坚持着呢。

每天都在跟孩子们说“不要让讲真话的人伤心”,可是我早已经变成了说假话的人。一个谎言接着一个谎言,一个沉默接着一个沉默。

我们什么都不做,受困于这个时代的一切世俗。渴望纯真炽烈的爱情,害怕负担又期待彼此羁绊的爱情,人真的那么模棱两可犹豫不决。做大人的每天都让感觉到窒息和痛苦,要忍痛成为成熟的人,又在心里那么渴望自然坦荡的人。

我穿着吊带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或者就不穿内衣,感受胸部下垂的力量,我好像在这个时刻更加明确的感知到:“啊,原来地球的引力是这样的。”可是我从来不会这样穿出门,会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就像是一种天然的羞耻感,时刻都在刺激着我。阴暗的地方做着自由的事情,明亮的地方,又像是另一个人。这种羞耻感,时刻焦灼着我。到底是时代的原因,还是我自己造了监狱。

因为永远抛不开一切,而变得有了就这样活下去的想法吧。就这样,活到最后吧。

我真的完全完全不想要得到任何人的喜欢,觉得那个是负担,是累赘,是不得不表演的疲惫。要对对方的喜欢表示感谢,要有所回应,都会觉得疲倦至极。我想到自己,觉得真的很可悲。为什么活到了这样自私的时刻了,得到的爱和喜欢,竟然会有这样的感受。

以前那么渴望得到喜欢的人,到了这个时候,所有让我紧绷需要维系的感情,都会让我想要走很远,我渐渐除了工作上的责任感,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都被我扔掉了。

主任在群里通知了开会时间,明明已经看到了,我也没有回复。到时间了,我看了一眼手表,又转头继续做些无关紧要的事。假装不存在的会议,真的就这样过去了。换做以前,我应该会非常忐忑不安,但现在我可以只是看表的三秒犹豫了一下,后来就全然忘记了。

中午遇到主任在食堂吃饭,面对面,随便找了个理由解释了一番,主任也只是笑着说下次要来参加。我笑着点头,但心里想着的是:下次我也不会参加吧。

今天上午我可以看到组长找我要作业的时候,那个嫌恶的表情,在全部学生的面前,我看到了。后来想想,怕是我也是一样的脸色。

同事告诉我,圆滑一点,不要都摆在脸上。我想我这辈子都做不到吧,所以我可能这辈子都在教书了,无心任何升迁之路,甚至可能职称评述都会受到影响,毕竟我看不上的人,以后都是我的顶头领导。没有什么嫉妒,觉得无聊至极,那样的人生,我真的无所谓。

我就想这样。像是不正常的人在生活。我不想要永远积极地让人看到,我也会有没有野心的时候,对一切都感觉到无聊的时候,以及我的所有动力都在流逝的时候,我都想要原原本本地展现。其实,十年前我就这样想着了,说出来以后,得到了好多人的攻击和厌弃,觉得我是全世界最没有良心的人,可是,十年后,我还是这样想着的。

想起了剧中贞美所说的:“我只想知道一件事:“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1991年前我不在这个世界上,50年以后大概也不会在,但我却感觉这段 时间的前后好像都会有我的存在,仿佛我永远都会在,我被这种感觉困扰着,我的心,从不曾,安定下来。不管是在被窝里、人群中,我都一样惴惴不安。总是纳闷着,为什么没办法像别人一样开怀大笑?为什么我总是感觉到悲伤?为什么总是心跳不已?为什么一切都这么无趣?我觉得人都像傀儡,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是一直在演戏的傀儡,也许从某种角度来看,那些过得健康又开心的人,说不定只是选择不去纠结这些疑问?再用'人生就是这样'的谎言妥协。我决不妥协,我不要死后再去天堂,我要活着见到天堂。”

不需要安慰的,我觉得自己更像正常人,比起那些连悲伤都不会有的人。

这些想法,二十几岁的想法,想要明明白白地记录下来。我可能过了三十岁,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已经麻木下去的时候,这些悲伤可能就都消失了吧。总之,谢谢这个夜晚,我如此坦然地面对了自己,另一面。复杂的我之中,最可爱又最可怜的一面。

 6 ) 一个彩蛋

第12集里背景有一个屏风,如图:

屏风上的汉字是什么内容呢?乍看的时候以为是唐诗,定格细看,又查了查,发现既是唐诗,又不是唐诗。严格来说,是唐诗集句。从右往左,除了第二首被挡住了,其他几首每句之原作者如下(加*号表示有一字与原作不同):

(右一)

高树鸟已息(崔涂)

小园花乱飞(李商隐)

日兼春有暮(杜甫)

谁与我同归(姚合)

(右二)

看不清

(右三)

高斋晴景美(张九龄*)

清气满园林(储光羲*)

倚杖寒山暮(李颀)

关门落照深(王维)

(左三)

天晴远峰出(李白*)

夜久数星流(郑谷)

多少残生事(杜甫)

能无愧海鸥(刘长卿)

(左二)

地幽忘盥栉(杜甫)

目极喜亭台(高适)

信美谐心赏(刘孝孙)

谁忧客鬓催(杜甫)

(左一)

对酒惜余景(戴叔伦)

高楼烟雾开(杜甫*)

晴花临户落(未知出处)

娇燕入帘回(杜甫)

这些诗句的原作者,涵盖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杜甫更是反复出现,光芒实在太盛。看来他在朝鲜半岛也是巨星。

这个屏风出现在剧中一个祭祀亡者的仪式中。这几首凑起来的诗里,几乎都在表现一种“暮景”,这些暮景所兴起的“象”,却不是哀伤的,不是终结的,而是一种持续变淡的美感。比如鸟虽息止,而小园花飞,比如落照深深而倚杖,比如极目赏心而忘老。不是哀伤,而是珍惜,是持续观察、欣赏这种日暮。这种感觉放在这个祭祀仪式当中,倒真是贴切,很有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感。

 短评

因为金智媛看的,但不得不说评分略离谱。就是平凡打工人的爱情生活而已,丧的无比刻意矫情,并且讲故事的方式处处透露出文青的自怜自艾和矫揉造作,力争把每一句情绪描写旁白叙述都写成互联网金句,人物关系(特别男女主)真的有点莫名其妙。除了跨城上班的设定,剧中人有认真面对过自己所处的困境吗?一切问题的答案就是爱情呗?不过就是大龄青春期逆反。难道是“解放”这个词戳到有些人的high点了吗,潜意识自动加上了政治意味所以给了滤镜?跟政治真没半毛钱关系,也并不觉得剧集水准比国内同类型题材高贵到哪里去。讲真爱很美味或者我在他乡挺好的比这剧诚实接地气多了。(看过260+韩剧有N多韩国演员墙头,但不因此给韩剧加什么滤镜)

5分钟前
  • RobinLovegood
  • 还行

孙锡久能不能去演一次情色片?嗯?切拜?

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在这场男神纷纷到农村比拼土味的演技比拼中我单方面宣布李民基胜/我的出走日记和我们的蓝调观后感

12分钟前
  • Shiuly
  • 力荐

我就等着女主和在家帮忙务农的健壮沉默男之间爆发出噼里啪啦的火花那一刻

16分钟前
  • 吐花症
  • 力荐

开篇尚可,属于我们的时代:跨城上班,职场社恐,大龄未婚,渴望爱情,却难将就,信用贷款,分期消费,城乡结合部青年无聊又惨淡的人生。ps:孙锡久第一集只一句台词(“多谢款待”😑)以及预计会与金智媛发展一段治愈爱情。

19分钟前
  • 靳以斯
  • 推荐

我累了,我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出了问题,但我就是累了,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是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没有人喜欢我

21分钟前
  • lazyman
  • 力荐

像拍文艺片一样拍电视剧😌孙锡久一句话不说,穿着老头背心,眯着细长的眼睛站在那里,我就沉沦了。破碎的alpha male,像一匹下雨天淋湿的老虎。—— 居然还播了一段涅槃的come as you are,导演怕不是个headbanger,我要给导演打五星!

22分钟前
  • BKET
  • 推荐

我的灵魂瞒着我出演了这部戏

26分钟前
  • 一零同学
  • 力荐

女主设定太真实,内向不会社交,别人聊天插不进话,尝试新事物总是失败,那时候会自我感到丢脸但事实是无人在意的透明人,还有艰难通勤的生活,朴惠英专注普通人的功力真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和特别,很能让人带入。

28分钟前
  • 脏脏鹅
  • 力荐

很喜欢的韩剧类型之一剧的本身就像极了生活再怎么惨淡的人生或许到了后来都会被不经意日常的微小改变所治愈它的基调是这样的好后续的情节开展应该也会一如既往的好

29分钟前
  • 怀嗔
  • 力荐

为什么明明孙锡久台词都没几句还是那么性感啊!真要命

32分钟前
  • 曹屎蛋
  • 力荐

她们有的自卑、贫穷、敏感我都有,但她们有的缘分、同类、爱情我没有。

34分钟前
  • 彤酱彤彤酱
  • 力荐

哇,金智媛!很喜欢她塑造的爱拉,恩梧,还有这部剧也是我的大叔的编剧,期待!

39分钟前
  • 加应子
  • 推荐

韩剧拍普通人已经这么厉害了啊。非常细腻,非常戳心。既捕捉了那些具体而微的让人共情的困境(社恐、被渣、恨嫁、因自卑而抬不起头),也闪烁着乐观的慰藉人心的温柔光芒(“谢谢你略胜我一筹。”)。剧中多出现镜像、喃喃自语的旁白,以及影影绰绰的影像,或是致敬王家卫,能将自我封闭拍得致郁而又诗意。它以乡下人的视角,铺开了都市人在生活洪流下落寞、疏离的境况。这是一曲献给普通人的失败者之歌,清淡,温厚,哀而不伤。

43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唉,我觉得三兄妹最大的困境不是家住的远,是穷啊!家住在郊外,才有户外纳凉,吃西瓜+烤肉,邻里关系近。多好。如果没有金钱困境,不用跑首尔打工,或者打工是为了不务农的话,自己不缺钱,FIRE生活小组梦想的生活啊。ps, 和隔壁撞了题材类型,我个人更喜欢看这部。

47分钟前
  • Justina
  • 力荐

土得离谱李民基,没有魅力金智媛。我看电视剧是为了逃避生活的,你把我的生活掏出来看,我从哪里获得轻松

48分钟前
  • 楚格的白衬衫
  • 还行

看进去的人看到的是治愈,没看进去的人在抱怨着丧

49分钟前
  • 就是说啊
  • 力荐

先看了隔壁我们的蓝调,再看的这部。说实话开局三分钟就笃定是我喜欢的剧了,怎么说呢,我能在三兄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对我来说,挺真实。当然,最大的惊喜还是孙锡久啊,第一集台词不超过五句吧,就随便干干农活独自坐在家门口,还能散发出强大的性张力和魅力,绝了………

51分钟前
  • 力荐

这种会让我在深夜emo的丧丧的调调就很对胃口,金智媛演文静到没有存在感的女生莫名贴合,期待她和孙锡久这条线

52分钟前
  • 阿五
  • 推荐

为什么老感觉孙锡久这部剧里没穿衣服。。

56分钟前
  • 十一啊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