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人

HD中字

主演:朱迪·福斯特,泰伦斯·霍华德,尼基·凯特,纳威恩·安德利维斯,玛丽·斯汀伯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勇敢的人 剧照 NO.1勇敢的人 剧照 NO.2勇敢的人 剧照 NO.3勇敢的人 剧照 NO.4勇敢的人 剧照 NO.5勇敢的人 剧照 NO.6勇敢的人 剧照 NO.13勇敢的人 剧照 NO.14勇敢的人 剧照 NO.15勇敢的人 剧照 NO.16勇敢的人 剧照 NO.17勇敢的人 剧照 NO.18勇敢的人 剧照 NO.19勇敢的人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这个世界需要“以暴制暴”

昨天在朋友家里看的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只是结局让我觉得有点意外。
但是我喜欢这个结局,用朋友的话说就是;以暴制暴。
在法律很无力的情况下,我们无助,失望,然后疯狂。前几天一位朋友的小孩差点丢失,后来问及如果小孩真的丢了,她会怎样?她说她要毁灭这个世界,与那些拐卖儿童的家伙同归于尽。同理,在当事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痛苦之后,我真的同情并理解艾莉卡,也希望她的行为能逃过法律制裁,就如《死亡笔记本》里的月,如果他不是那么大的野心,他也会让善良的世人崇拜的。

喜欢莫瑟警官,一个正直,负责并经验丰富的警官;一个心里有爱的男人,呵,我想他在最后的决定至少有一半是出自于私心吧,虽然案子经不起推敲,但是管那么多干嘛呢,虽然所谓的法律被践踏了,正义却在!爱也在!不就很好了么?
在现实社会里我们总被法律束缚,正义得不到伸张,至少在电影里,我们可以过瘾。当然我的想法在某些人看来肯定很幼稚,无知,没想到以暴制暴后的深刻后果,是的,我承认,但是我说了,这是电影,我们的正义感需要释放,我们的情感需要有一个出口。

当然,正如剧中艾莉卡接听电话时,有个听众说的:要用以暴制暴来解决问题,这正是说明这个社会出了大问题。我当然更希望我们有更好的治安环境,更完善的法律系统,更快的破案方法,更善良正直的人们,更鸟语花香幸福美满的世界,但是,至少在目前来讲,这真的有些遥远.....

或者真如Judie Foste在剧中所说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陌生人.艾莉卡在自己的正常生活被颠覆之后,另一个从未发觉的自己从内心升起,与原来的自己完全陌生,这才是她的苦恼吧,她无法正常生活,睡觉,同时她害怕另一个冷酷的自己,在这场灾难中她丧失的不仅是男友,更是自己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和平静的心态,甚至她往后的人生也在那一晚中尽毁!~ 这样的灾难带给人的伤痛有多深?这个社会光鲜外表下有多少这样的惨剧? 为什么人们变得冷漠不相信别人? 这些,都是通过艾莉卡的遭遇让我思索的,虽然很沉重.

很佩服Judie Foste的演技,那蓝色的眼睛里表达出来的每种情绪都很到位,再配上坚毅的嘴唇,高挺的鼻子,那张脸真是个性极了,越老越有魅力!~

片中有一首歌不错,GG了一下,那首歌的名字是《Answer》,演唱者:sarah mclachlan 出自专辑<Afterglow>

 2 ) 要把自己变得如同陌生人一般的坚强,因为这是无可奈何而又必须的。

有多少人需要正义,有多少正义能够称之为真正的正义。

当突如其来的灾祸降临到身上的时候,有多少人还能够处事不惊地说,没关系,我可以等待,等待一个公正的审判,或是一个应有的结果。

如果你不曾在毫无预知的情况下,失去了宝贵的东西,你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恐惧,和后悔。

因为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感到无比痛苦和悔恨的事情,让我夜夜哭泣,感动那么强烈的无助和害怕的事情。这件事,或许会就此改变我的人生。而我,却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该如何解决,甚至连那个“施暴者”都找不到。

在这种时候,去看这样一部电影,我不知道是否正确。女主角艾瑞卡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复仇者,一步一步地走到最后。而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复仇者,她所做的事,在我看来是必须要做的。她无法变得更坚强,因而只好使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陌生人,好让自己寻找到一个出口。看似一个强硬的女人背后,所承受的是多么强大的痛苦。没有谁是真正勇敢的,这只是和软弱相对的一种必然结果。

艾瑞卡最终能够找到那些谋害她和她的未婚夫的歹徒,最终能够亲手将他们送进地狱,这是何其的幸运。不管她的做法是对是错,至少她能够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而电影终究只是电影,在现实中,有许多的无奈,许多的无能为力,许多的痛苦也找不到出口。

或许,她在最后亲手枪决掉那个歹徒之后,也并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呢?

许多人会批判这样一部电影,认为世界上并不需要这样一个所谓的救世主,清道夫。然而我理解她,她并不是要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她只是必须这样做,必须为自己心里的洞找一个出口。

命运总有许多的不公平。我想起了这两天很轰动的歹徒袭警事件,已造成6人死亡。难道那些人就该死吗,难道他们的生命就该如此被他人终结吗。他们在早晨,也或许是从家中高高兴兴地出门,吃了妻子为他们准备好的早餐,和自己可爱的孩子道别,而就在几小时后,却死于这样一场残酷的意外。

而歹徒抓到了,他将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这样的人,死一次怎么够,枪决一次怎么够。或者说,即使被处死了又能如何,能够挽回那些逝去的生命吗。

而现实中还有多少事件,可能到最后都无法抓获到那些施暴者,可能所有的痛苦只能由受害者独自承受。出口在哪里?已经造成的伤害要如何去补救?

所有的一切,都让人后悔。艾瑞卡在枪决完那些歹徒之后,领着她的狗走在回家的路上,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出事的那一晚,只是身边的爱人再也不会回来。她的独白:我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个陌生,我再也不是原来的我。

而我呢,我也不能够再是原来的我,我并不那么坚强,我也需要有一个出口。我无能为力,以泪洗面。如果可以回到那个下午,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如果没有走那一条路,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如果,如果……许许多多的如果,串联起来,这是多么的可怕,所有现在想来不该发生的,却都的的确确真实发生了。

然而没有如果,并且永远不会有如果。只能变得更加坚强,即使这很艰难,但是只能如此,只能如此。

那个施暴者,他根本不知道他那么一瞬间的行为,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而我真心祈求那不会是持续一生的影响,我希望那只是暂时的,暂时的。如果他知道,他会感到害怕吗,他会睡不着觉吗。他会遭受到惩罚吗。

你会感到恐惧吗,当在夜里醒来,发现自己听不见。所有美妙的声响都不再属于你,耳朵里只剩下尖锐的鸣叫,头疼欲裂。你会想,这或许会持续一生,这或许会让你从此之后变成一个残疾的人。你会感到恐惧吗。那种切肤之痛,那种深深的孤独,你会感到恐惧吗。

我还不够智慧,请求上帝赐予我智慧。我知这一切苦难,必有因才有果。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

在宽阔处发声,

在热闹街头喊叫,

在城门口,在城中发出言语,

说:“你们愚昧人喜爱愚昧,

亵慢人喜欢亵慢,

愚顽人恨恶知识,要到几时呢?

你们当因我的责备回转,

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

将我的话指示你们。

我呼唤,你们不肯听从;

我伸手,无人理会。

反轻弃我一切的劝戒,

不肯受我的责备。

你们遭灾难,我必发笑;

惊恐临到你们,我必嗤笑。

惊恐临到你们,好像狂风,

灾难来到,如同暴风,

急难痛苦临到你们身上。

那时,你们必呼求我,我却不答应,

恳切地寻找我,却寻不见。

因为你们恨恶知识,

不喜爱敬畏耶和华,

不听我的劝戒,

藐视我一切的责备,

所以必吃自结的果子,

充满自设的计谋。

愚昧人背道,必杀己身;

愚顽人安逸,必害己命。

惟有听从我的,必安然居住,

得享安静,不怕灾祸。”」

 

以前我不明白,现在我明白缺少的正是那敬畏心,人类的渺小和软弱,无论到何时都不会改变。上帝造人,也试炼人,而又有多少人经受得起试炼。

蒙蔽了双眼的人,如同瞎了;蒙蔽了双耳的人,如同聋了。因而丧失了智慧,成为一个愚昧,愚顽之人,只能终日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

电影不是我的出口,我在这里找不到出口。但我了解她的恐惧,了解她急需找一个出口的心情。我看着她痛苦地哭泣,我也揪心得眉头紧锁。我想如果不是自身遭遇到这件事,我不会能够体会。以前我竟然多次想到了死,这种愚昧简直无可饶恕。好好活着吧,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因它们不知哪一天就会失去了。


2008/07/03

 3 ) 《勇敢的人》: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


    07年的好莱坞可谓一片阴霾。当然不是说洛杉矶天气不好,或者市场惨淡,而是黑色风格的电影在这一年集体登上前台。查了查IMDB的分级资料:《老无所依》,限制级;《血色黑金》,限制级;《迈克尔•克莱顿》,限制级;《理发师陶德》,限制级;个个都阴沉着脸齐刷刷站成一排,宛如《黑客帝国》里的史密斯方阵。
暴力、凶杀、犯罪、复仇,本届奥斯卡“黑”得让人有点吃不消,但其实此类电影恰是美国电影的强项,我们熟识的诸多好莱坞新老高手,也都练的这个套路:希区柯克、弗朗西斯•科波拉、马丁•斯科西斯、科恩兄弟、索德伯格、昆汀•塔伦蒂诺、大卫•芬奇,等等。然而,除去电影制作者的口味问题,我更愿意相信,作为一门生意的电影,如果有人肯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人肯看。确实有许多观众对这些作品迷恋不已,包括笔者在内。而除了上述获奖的,07年还有几部类似作品值得关注,比如柯南伯格的《东方的承诺》,凌厉的镜头中有一种黑暗的奢华。不过如果你受不了其中不加掩饰的血腥,就不如去看看颇有文艺片气质的《勇敢的人》。
《勇敢的人》,又译作《勇敢复仇人》、《复仇者》、《纽约那条黑街》等等。看这些译名就能猜出30%剧情:电台女DJ艾瑞卡•班恩与男友夜间散步,却在公园里被歹徒袭击,男友被打死,她自己也被重伤。艾瑞卡从此对生活充满恐惧,她买了把枪自卫,并击毙了一些坏人,渐渐扮演起惩治犯罪的“义务警察”。但是杀人毕竟是违法的,警官莫瑟开始注意她,两个人之间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
剧情其实无甚新意,类似的义务警察故事,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经典如《出租车司机》、《无人生还》,普及如《超人》、《蝙蝠侠》、《死亡笔记》、《非法制裁》,等等。这个题材很容易做成孤胆英雄独闯虎穴的动作片,主人公有着类似布鲁斯•威利斯的表情和肌肉,踏着雄壮煽情的配乐,等等。但是《勇敢的人》绝非如此,故事开始于女DJ略带沙哑的嗓音中,诗一般的语言,通过电波飘散在纽约的空中,描述着在这个城市中生活的细微感受。之后的恋情细节,松弛而浪漫,如此情调,让人恍惚间觉得在看一部文艺气息浓郁的爱情片。
巨大的纽约,冷漠的警局,让这个刚刚经历灾祸的女人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感到无比疏离。手提拍摄的主观镜头,表现艾瑞卡伤愈后第一次走上街头,些微的声响,甚至熟悉的走廊,都让她如惊弓之鸟。出于保护自己的冲动,她去买了把私枪,一个彻底丧失了安全感的女人,只能依赖冰冷的凶器来抵御更加刺骨的内心的寒冷。女主角是朱迪•福斯特,自从《沉默的羔羊》之后,她似乎成了这种心灵承受巨大压力的小女子的不二人选。瘦削的轮廓,绿色的眼睛,和紧闭的嘴唇,努力抵御着发自内心的战栗。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艾瑞卡知道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曾经熟识的街道变的陌生,恐惧侵蚀全身,而战胜这种恐惧的办法,却是在黑暗的街头射杀罪犯。如果说第一次杀人,出于自卫的她惶恐而紧张;可第二次杀人,就冷静了很多;接着第三次,竟然从中获得了快意;第四次、第五次,这个瘦弱的女子已然食髓知味,如同杀手般熟练而冷血。这就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故事没有打算塑造动作英雄,而是挖掘人物的内心,循序渐进的性格变化,描述了一个女人如何一点点地走向善恶模糊的边界。
而追逐着她亦正亦邪的背影的,就是警官莫瑟这个角色,他代表了合法的正义(或者说被秩序授权的暴力),构成了艾丽卡行动的另一重压力。莫瑟由特伦斯•霍华德扮演,是一个颇具实力的三线演员,尽管多年来一直当配角。作为制度的代言人,他一直试图抓住这个“义务警察”,虽然他从内心深处感谢她。于是本片另一层精彩的戏剧冲突,就发生在他和她的进退周旋与试探揣度之间,尤其是最后两人并肩喝着咖啡的那场戏,看着镜中的彼此,分明知道,对方是敌手,也是战友。
一边看一边猜结尾,看到当中,觉得艾瑞卡最后要么自杀,要么与坏蛋同归于尽,但是结局却出人意料。“你要杀人,要用合法的枪”,他站在了她的一边。但是在这一刻,警官莫瑟不再代表法律和制度,他代表的是观众的需求,或许可以说代表了今日美国社会中人们对于自身安全与法律保护的怀疑,甚至奚落。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一个瞬间,都会愤怒到想去行凶。譬如少年被街头流氓骚扰,譬如妻子被醉酒丈夫殴打,譬如被骗被害被冤枉被欺侮被穿小鞋,譬如路见不平总想拔点什么……年轻的时候我就无数次想象身上有把刀,最好是枪,或者干脆怀有绝世武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你看,温良瘦弱如我,也向往着以暴制暴的血性和过瘾。问题是,我和多数人一样,总是告诫自己隐忍,要遵守秩序。
毕竟,法律、道德、理性,才是社会得以和谐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而个人的那些委屈、不平、无助、愤怒、仇恨,只能自己想办法化解咯。比如就可以化解于电影为我们提供的意淫之中:在法律和正义无暇顾及甚至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期待着勇敢的人站出来惩奸除恶。
可是,如果勇敢的初衷是因为没有安全,谁会愿意做勇敢的人呢?

 4 ) 从《勇敢复仇人》说到美国漫画——漫谈超级英雄及其修炼指南

    像我们80年代出生的一代,小时候是很少有美国漫画中超级英雄的概念的,因为占据电视屏幕的是奥特曼,七龙珠和北斗神拳。如果说有什么英雄猛汉值得我们崇拜而去模仿的,大概就是这些日漫中的夸张人物了。当然,并不是没有美国文化可以被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接触到,比如忍者神龟,变形金刚还有恐龙战队(严格说起来这还是老美剽窃小日本的产物,只不过俺们看的都是美版引进的),只不过无论从流行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容易模仿的程度——你带个面具摆个pose就可以学奥特曼和超级赛亚人,你倒是学忍者神龟跳大楼看看,更不要说还要模仿擎天柱那笨重的身躯变个卡车,把女生都吓跑了——美国的英雄们注定只能淹没在晚六点以后享受的众多动漫大餐之中,永远也排不上孩子们心中真正的英雄榜。嘿,你们有谁记得以前还播过一套蜘蛛侠的动画片呢,很少有人有印象吧!

    在俺的记忆里,美国漫画文化的全面侵袭潮应该始于一部名为《超人新冒险》的美剧的引进,当然从现在观众饱尝银幕视觉炸弹轰炸后的眼光看来,除了主演迪恩肯算是个美式儒雅型帅哥以外,这剧实在很小儿科,但在当时创造的收视奇迹可不容小看,那场景虽然比不上改革开放初期播《加里森敢死队》时的万人空巷,但是有不少地方电视台专门为它打广告的“壮举”,加上至今互联网上仍有众多粉丝的津津乐道,此剧的地位之高也就可见一斑了。时隔不久,96版超人的动画片也译制播出了,这回可把小朋友们震撼着了。动画片的大场面,自然远非资金受限的电视剧可比,但见超人飞天入地,举手投足间撞翻大楼,托起飞机,在导弹爆炸中悠然生还,以及与其他超能英雄毁天灭地的大战,不仅小朋友们看的目不转睛,就连成人也会陶醉其中,不禁幻想自己也有那么一身蓝制服红斗篷,飞到大都会上空受MM的注目礼和飞吻。

    一个有趣的巧合是,超人算是美国本土的漫画英雄元老之一,30年代就在美国广播剧中大展身手,带动了数之不尽的超级英雄的诞生。而美国漫画在中国的兴起,也是靠着这个氪星来的外星帅哥开启局面,才有后面百花齐放百家争票房的壮观场面。话说电视剧和动画片的大受欢迎之后,国内的片商自然不是傻子,见到太平洋彼岸还有这样一片广大的金矿未曾开掘,不禁纷纷打起这些超级英雄的主意,于是我们的大银幕上才有了众星云集的《蝙蝠侠4》,有了情侣恋爱时的最佳选片《蜘蛛侠》,有了影院大赚爆米花钱的《神奇四侠》,《变形金刚》在中国创造的票房,更令斯皮尔伯格也楞了一愣。就连李安这个向来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老头,也乐呵呵的跑去好莱坞鼓捣出一个喜欢砸坦克扔汽车的绿色大怪物,虽然这次中西合璧不是商业上成功的范例,却无疑是使美国漫画文化深入国人内心的一次有力推进。

    虽然也不乏夸张火爆的打斗,但是日本漫画更多的是满足了少男少女追求唯美外形和浪漫超脱的经历的心理享受,而美国的超级英雄们,则实实在在的让人体验了雄性激素和肾上腺素过量分泌后的淋漓快感。毫不拖泥带水的情节,邪不胜正的简单故事,拥有各种过人能力的角色大对决,这些基本但有效元素组成的故事既可以作为小男生YY的素材来源,也适合茶余饭后的阖家观赏。

    当一种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有了单纯的欣赏以外的想法了,国外有流行超级英雄的化妆派对,穿着套在头上的内裤就能约到一个猫女或是神奇女侠共舞,多少能缓解一下老外们对超级英雄的无限向往之情。但是俺们国人的文化传统注定了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那么每一个做着超级英雄梦的boys,是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呢?哈哈,重点来了。老祖宗教导我们要“师夷技长以制夷”,美国漫画既然走进了国人视线,光像老外那么穿两套道具服模仿一番,我们自然是不会稀罕的。真能如同超级英雄一般,凌驾于道德与法律之上,穿梭于城市之中,打击罪恶,弘扬正义,在脱下伪装面具之后看着报纸上“神秘侠客再次出击大破犯罪团伙”的报道,这才是我们心中所期望的刺激生活。

    当然了,乍看起来,我们这些普通人要成为超级英雄,可能性不会高于老虎改吃草。超人那家伙是个外星人,有着无人能及的基因,暂且算他作弊。要受到闪电侠那样足够威力又不致命的雷击,概率也远远低于乐透彩头奖,同理可得绿巨人的辐射大餐。你既不能学彼得帕克见着蜘蛛就凑上手臂让它咬一口,也不能学某律师看见化学药剂就往里面躺一躺,成为刀锋战士更是没有希望,因为他出生以前老妈就被吸血鬼光顾了。算起来还是惩罚者和蝙蝠侠比较靠谱,毕竟这两位老兄都没有什么超自然的神秘经历,但是要练成那一身以一敌众的搏击能力,还要对高科技武器和重型枪械的运用熟练如餐刀,对于我们这些连每天压腿俯卧撑都很难坚持下来的一代,只怕也不比找个外星直系亲属容易到哪里去。

    还好,去年出现了一部空前伟大的电影作品,给我们这些日思夜想成为超级英雄的梦想家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参考指南,在观摩了这部杰作之后,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同志们,我们的希望来啦!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部教导我们如何成为男人中的男人的电影,居然是有一位女人的不能再女人的朱迪大姐主演的。没有错,就是朱大姐拿枪在街头击毙暴徒的那部《勇敢复仇人》是也。不过,由朱大姐来向我们演示成为都市英雄的过程,反而对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有一个天大的好处,这一点下面很快就会讲到。

    在观赏了无数超级英雄史诗般的经历之后,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早年的悲惨遭遇。超人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同病相怜的还有他的地球伙伴惩罚者;蝙蝠侠的父母遭到了无情的谋杀,新版前传里更是让他在西藏雪山上经受了非人的磨练;名律师超胆侠在化学液里洗了个澡后就再也看不见了,他的女友艾拉克拉也承受了亡父之痛才坚强起来;鬼面骑士和再生侠如果生在同一个时代一定会成为知己,这两位仁兄心理都脆弱的很,受了打击立马万念俱灰的把灵魂卖给了魔鬼,不过后来又都深明大义的阵前倒戈,把魔鬼爆扁一顿,以正义的名义忘恩负义;即使是像可亲可爱如邻家大男孩的彼得帕克同学,在成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大侠之前,也在学校里受尽了问题同学的嘲笑和欺侮,唉,我们就别老提他姨夫被枪杀的事了,人家还是个孩子,受不了。
 
    既然有这些前辈的宝贵经验在先,那么我们的朱迪姐姐要从一个弱质女流摇身变为都市神秘枪侠,一番悲惨遭遇自然是少不了了。于是深爱的未婚夫,公园里的午夜漫步,和暴徒的不期而遇都是情理之中的情节了,大难不死,警方的无能,以及劫难后朱姐大秀其影后演技的悲痛和无奈,也都是必不可少的铺垫。中国古人齐声念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现代人则高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看来真是同超级英雄诞生的先决条件有异曲同工之妙,谁说东西方文化代沟很深的,知道自己错了吧?

    相信不怎么了解美国漫画的人,也知道那个经典的“内裤穿在哪里”的笑话,这足以说明超级英雄的伪装是如何的重要。内裤笑话两名大名鼎鼎的主角自不必多说,其余英雄也是竞相攀比谁更低调。帕克同学被咬了之后就得了皮肤外露恐惧症,把自己包裹的比奥特曼还严实;超胆侠更彻底,因为目不能视,干脆连眼睛都遮了起来,以免穷凶极恶的对手使出挖眼踢档之类的下流招数;比较幸运的是鬼面骑士和绿巨人,一个把一身血肉付之一炬,另一个不仅换了肤色,连还凭空长出好几个施瓦辛格的肌肉来,任你是父母熟人,照样认我不得,也省却了在镜子前研究该往哪里套内裤的烦恼了。

    不过,各位美漫迷若是细细思考,不难发现的是,虽然男性英雄们一个比一个真人不露相,那些个女英雄们却似乎显得并不如此忌讳,比如跟超人同为正义联盟的神奇女侠,就喜欢把一张玉脸毫无保留的展示给大家看,再有超胆侠的女友艾拉克拉,身为杀手,也似乎不懂得隐藏就是先机的道理,光天化日敢于拿真面目示人,所以才会有“靠雨滴感知面容”那浪漫的一幕。

    这些女侠们之所以对相貌毫无保留,正是朱姐姐要教给我们的超级英雄修炼指南的第二课,伪装的重要性。回到《勇敢复仇人》的情节来看,朱姐姐在经历了人生巨变之后,为了自卫,开始买枪训练自卫,不料一次碰上了超市抢劫,误打误撞居然击毙了抢劫犯,迈出了成为城市英雄的光辉之路的第一步。如果说这第一次还是那抢劫犯倒霉到家,吃了计划不严的亏,那第二次在地铁里,却绝对是朱姐理论的有力证据了。你看那两个小混混,拿着剔骨尖刀,威胁完老人和小孩之后,一见车厢里还有个年轻女子,色心大动顿时大行不轨,言语轻薄了半天,朱姐掏出枪砰砰两声,这两人渣立刻见了华盛顿。你想想看,就算是再胆大心细的罪犯,碰到轮椅老头或许会多瞅两眼是不是伪装的,但谁会防着一个楚楚可怜的女流呢?女英雄们之所以不需伪装,就是占了这先天的优势,加上她们各个相貌出众,待到那些男对手发现眼前的美女还拖着一条毒蛇尾时,我们的女英雄们岂还会有让你抵挡的机会?朱姐的第三场杀戮更是伪装理论的绝好例证,一个喝酒壮了胆的绑架犯玩起不要命的开车撞人,居然还是被一枪毙命,你说女人可不可怕哟?

    所以,俺们男同胞要增加打击罪犯的成功率,务必就是要装的弱小,如果你是伍迪艾伦模样的小老头,绝对是上上之选,否则至少也得一副亚当桑德勒的衰相,孙子兵法都说了,要出其不意嘛。

    超级英雄们虽然能力过人,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脱离群众,因此也每每能在对手占尽优势的危急状况下,凭借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险中逃生,反败为胜。你看看《蜘蛛侠2》中火车里的乘客默默含泪传送帕克同学的“尸体”,看看《超人归来》中超人力竭坠落后纽约市民的急切抢救,难道还不足以体现超级英雄和人民大众血浓于水的真情吗?

    再来看看朱姐的经历,在干掉一个法律制裁不了的厉害BOSS之后,朱姐的胆识终于提高到了敢于单枪匹马报仇的程度。虽然有命运女神的无私眷顾,一番追逐枪击中算是占了上风,但最后毕竟还是棋差一着,眼见就要命丧歹徒之手之时,拯救她的居然是连日来对这个神秘枪手穷追不舍的司法卫道士。当那黑人警探说出“你要杀人,也要用合法的枪”时,天哪,世界上有比这更动听的声音吗?人格魅力可以大到让以法律之上主义为准绳的模范警探都愿意网开一面,朱姐终于修炼成为合格的超级英雄了。貌似毛主席也说过,要联系广大群众云云,那些终日迷恋超级英雄的同学们,放下漫画书,去温习一下毛选,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强烈建议所有评论《勇敢复仇人》的影评中把它归类为励志片和科教片,在这番巨细无遗的修炼指南之后,我们终于可以信心百倍的欢呼:“朱姐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

 5 ) 个人悲剧与伦理难题

JOSAI
You shouldn't smoke, it'll kill you.

 

ERICA
I don't care.

 

JOSAI
There's plenty of ways to die.But you have to figure out a way to live. Now that's hard.

 

看Brother Coen的No Country for Old Men,凌厉之后,面对的是悲凉而疲劳的收场,而Neil Jordan的The Brave One不一样,它几乎被一股力量感贯穿始终,能叫你纠结不堪,同时Jodie Foster又给其中注入了一种柔性元素,使之不至于像Oliver Stone的一些作品那样,因为过于激进而失去了控制。我这样评价,或许给人感觉这部电影是中庸的,实际不然,不仅涉及到了很敏感的话题,而且也明确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某种意义上讲,你可以将其看作两部电影,一个是个人的:关于一个在暴力犯罪中受伤的女人被这场悲剧折磨并且复仇的故事,另一个,则涉及到了大的社会问题——或者更应该看成一个古老的伦理问题:当象征理性的法律无法作为时,是否应该以暴制暴。

 

先看第一个主题,这是显性的,实际上也是全部电影进行的逻辑,开头的十来分钟,小资味道浓得让我都有些反感了——难道Neil Jordan到美国就失去了自己的风骨了吗?这种心理引导下的粗疏,让我忽略了很多其实非常重要的细节:比如说后来Erika买枪的那家唐人街的枪械店,第一次出现就是在开头Erika朋友的摄影作品中,他们甚至谈起这张照片;比如说在中央公园,惨剧发生前的片刻宁静中,当Erika和David温存时,其他的背景音消失,只有巨大的喷气式飞机涡轮发动机的轰鸣(Thanks to Clarice),你想起了什么?Come on,这是纽约!暗示得很隐晦,所以当惨剧发生时,才能给你这样的感觉——没有任何征兆,只是生活中一次寻常的散步,但却如此不幸。当惨案进行时,肩扛式的拍摄加上影片中穿插的dv更将这起犯罪平常化——确实,n年前读过一本纽约法医写的书中就提到:想自杀的话就在夜幕降临后一个人逛中央公园或者去小意大利区。正是这种日常化才让人感觉触目惊心,也正如此,Erika出院后对曾经感觉平常亲切的事物都会产生恐惧感——这次事件将这个城市温柔的面具取下了,实际上,罪恶无处不在,即使没有极端到步步惊魂。事后的肮脏血腥的抢救和温柔的情爱剪接在一起,产生的对比效果非常明显。在这里,原本的平衡被打破,而因此产生的失重又没有办法填补,而对于犯罪调查的结果只是无尽的等待,这就为买枪提供了很好的动机——这里她还没有想到复仇,只是第一为了安全,第二还想挽回已经失去的生活。再接着,就是连续的四次杀人。第一次,她是被迫的,如果她不开枪,就可能会被杀,她唯一的不妥就是取走了录影带——因为她要保护自己;第二次,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被迫,但这次,她开枪的性质要暧昧多了,因为她本可以跟几个受害者一样,在前几站就下车,而且这次和前一次的惊慌失措比起来,她要镇定很多,每一枪都命中了;第三次,已经不能说是被迫了,因为她本可以拒绝那个有钱的老变态,这一次她已经是半主动的以保护者的形象出现;至于杀死那个走私犯时的她,已经主动向罪恶出击了。这四步,她从自我保护到主动出击,一层层推进得很自然,她的行为可以看成是复仇,也可以看成是宣战。但即便如此,她还仍然是那个受害的女人,而不是漫画或者黑暗的公正这样的肥皂剧中凯特安妮摩丝演的那个超级英雄,她仍然在承受着痛苦——这时候的痛苦是双重的:她作为受害者的痛苦并没有散去——中间一段宣叙调式的情节呼应开头(又一次!)地把她为结婚订购的请柬又摆了出来,于是所有痛苦重来,这段是片中不多的超现实场景,隔着象征阴阳两界,一边是回忆中的吉他阵阵,一边是未亡人的痛苦不堪;与此同时,她的新的身份给她带来的道德压力更是逼人——她不是差点去自首了吗?这时候,随着警察朋友适时地接近真相,仇人适时地浮出水面,所有矛盾都必须做个了解了,这些都在意料之中,只是怎样给出个最后答案成了问题。我原来一直认为Erika的复仇会成功,但她是必死的,结果有一点出乎我预料的是最后居然是用了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巧妙地处理掉了,开始我曾经感觉有些不适,但回过头来想,死亡不也是一种俗套吗?而且,眼前的这种处理已经是可以想到的最好方式了,给这部压抑了很久的电影稍微一点俏皮,但当Erika终于有勇气回到中央公园那个改变她命运的地方时,悲剧的气氛还是很浓,她可以摆脱复仇者的身份了,但她的过去仍然无可挽回,一种日常的意外的恶将她的生活全都毁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悲剧。

 

而另一个主题,则隐晦其中,虽然很多电影中都会提到以暴易暴,但我们看到的多是蝙蝠侠、侠圣等充满浪漫气息的,真正以很写实的视角来展现的,着实不多,山姆派金帕的《稻草狗》可以算一部,但那也是在特定环境下,而这部影片中,看到的主人公所生活的场景恰是最平常不过,正因为是这样的前提,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更为争议。各种观点已经藉由片中的听众电话得到反映,而创作者的观点呢?结局已经给出来了。谁说非要海斯法典那样,好的坏人最后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她已经够惨了,为什么还要让她死?她杀的那些人不是恶棍吗?法律制裁了那些人没?为什么要在一具罪恶的肉体旁边放一个炽天使来殉葬呢?看的时候,我的感受也很复杂,尤其是又联系上了911后恐惧与报复并存的情绪。理性告诉我,不能如此,否则你跟罪人们一样。但那又能怎样呢?像个傻逼一样地等待着所谓迟到的正义?看着那群恶棍们逍遥法外?当年轻的萨缪尔亨廷顿向下流的恶徒们挥起拳头的时候,那帮有受虐癖的左派们在干什么?在给按照现在掌握的证据来看已经确定无疑有谋杀罪的诸如乔治杰克逊、休伊牛顿这样的恶棍们做无罪辩护!God damn it!又想起马加爵事件后一群为马叫屈的人们了,我不知道死者的家人看到这帮伪圣徒们会怎么想。是的,仇恨无法解决问题,但这些是事实,你该怎么做?姑息罪恶是比罪恶本身更可耻的行为,以此不惜冒着自身染黑的危险来惩治罪恶的人才是圣徒,当然享受72个处女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圣徒的——这些话尤其是说给那群迫害妄想狂严重的自以为是的法国人。别跟我说什么感化,9成的感化故事都是滥情的三流杂志制造的精神麻醉品,这毒瘾在一次亲身的痛苦后就会烟消云散。即便真有感化,在一个恶徒被感化的时间里,恐怕又有10个无辜的人死在其他的恶徒手中,即便是最实用的考虑也不会相信这种虚伪的论调。

 

好的,疯狂结束,恢复理性,我承认我被这电影搅得有些混乱了,再夹杂了些其他的想法,让人没办法平静,宏观的思考具体到微观的事实中,多么乏力。

 6 ) 城市日行者

每日行走在城市里的人们
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

上周我走到东河晦暗的深处
今天则经过曾是广场大饭店,现已布满外墙的巨大鹰架

性手枪乐队贝斯手席德·维瑟斯在切尔西旅馆唇齿间溢出的啤酒
爱伦·坡从废弃的木箱把活生生的猴子放到油腻的南街
安迪·沃霍和他的墨镜 ...

这座城市的故事 在我们的眼前消失
眼睁睁看着从我们热爱的城市中逐渐消失的一切美好和丑陋

我们要建构一个想象的城市来存放我们的记忆吗?
因为当你深爱一样东西 当它消失一点 你也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



可是,当你曾热爱的地方变得可怕
当你看到熟悉的街角 竟然会害怕它的阴影
看到一样的阶梯 却不敢爬上去

我从不知道活在恐惧中的感觉
我一直以为恐惧是别人的事 弱者才会恐惧 我从来不曾害怕

终究你也沉沦了
当你被恐惧侵袭 全身颤栗
你这才知道它一直存在 在你爱的一切的表面下等待

从此你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放你 回不到原来的地方
你内心的陌生 已经占据了全身

当我看到曾走过街头的自己 不禁会想 我能再跟他一样吗?

推荐这部电影的主题曲:Sarah Mclachlan - Answer
http://ilm.blogcn.com/diary,13226630.shtml

 短评

尼尔乔丹在人物塑造上很有一套,以至于让观众在认同人物行为以及心理的同时能够原谅故事的无数漏洞,而出色的镜头感也对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导演抛弃了复仇的快意恩仇并且把枪支问题摆在了台面之上,但因为想要思考的东西过于深入,到最后失去了娱乐性。

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3.5 朱迪·福斯特在表演上的强势,总是容易让人忽视电影的其他部分。本片说到底仍是靠伦理困境这个点搏出位,部分桥段堪比之《凭空而来》《小丑》。

9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朱迪福斯特很适合演这种片。复仇就是要以暴制暴啊,结局也不错,只希望事后调查的不是CSI就能蒙混过去了。

13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推荐

How many wrongs to make it right?

15分钟前
  • 风月四
  • 推荐

Jodie Foster的单人舞台剧,看表演,对情节不可要求过高。

18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刚开始觉得,哇好厉害,警察对付不了或者不想管的害我的人,我自己杀。后来慢慢觉得她杀人是武断的,完全没有给人家改过自新的机会,或者吓唬吓唬就行了,直接就杀了,杀了那么多人,她还没多大事,虽然都是坏人,但莫名感觉这一点都不酷。价值观从某方面说,是病态的。我不喜欢。个人意见。

22分钟前
  • 她与散漫
  • 较差

Jodie的眼睛啊!!!!越来越小了可惜全片没有特别深的亮点

27分钟前
  • RIC
  • 推荐

Tough lady Jodie(4/4).节奏略拖,片子很多细节只在2010s之前成立,比如没有security check和camera的地铁。不过仍不失为一部私fa制裁爽片。如果你支持同态revenge,如果你也曾对当代law所能溯及范围的有限性感到绝望……那么,《勇敢的人》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31分钟前
  • 浮游剑鱼
  • 推荐

看此片时脑子里一直浮现Jodie Foster前不久宣告出柜的情形,说实话,片子里她还真是彪悍……本片【提名】2008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当然今天获知金球颁奖礼将取消,奥斯卡80大寿看来也是未卜~

3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可以理解一个失去爱人的女性那么迫切地想去手刃仇人,但是她(还包括那个警察)又太想去冒充一个超级英雄了。英雄和超级英雄的界限在于,一个人有所牺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算得上是英雄;而超级英雄的本职工作就是不断地去牺牲。

38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抢救的一场戏拍的太出彩了。Sayid在Lost里多猛啊,到了这部片子任人蹂躏了。

41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人说律师都是骗子,是因为他们只负责辩护不分辨是非,法官负责分辨并审判,而唯有警察的职责是正义,但是法律永远不是完善的,只懂得照章办事的警察只能说称职不能算正义。幸好结局没有惯性思维中那样ERICA走到了万劫不复,可是这个陌生的自己恐怕会永远伴随着她了

43分钟前
  • 噬辣狂魔小泽条
  • 力荐

不用德罗尼出手,长大了的朱迪可以自己独闯龙潭了...

45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这是剧情毫无新意的电影,女主角在为男友复仇的过程中阴差阳错杀了很多该死的人渣,正义的警察因为现实的无力认同并成全了她。这个几乎零血浆的罪案片,将更多篇幅放在了人物内心的变化上,悲凉得有些诗情画意了。让人震颤的只有结尾那句话:我已经回不到原来的我,内心的陌生人已经占据了我的全身

46分钟前
  • mazzy
  • 较差

Jodie Foster,my lovely girl~~

49分钟前
  • 0932313
  • 力荐

▤「There's plenty of ways to die. But you have to figure out a way to live. Now, that's hard.」「Now, if you're gonna use a gun, you make sure it's legal.」「There is no going back to that other person... that other place. This thing, this stranger... she is all you are now.」

51分钟前
  • Q·ian·Sivan
  • 推荐

从《战栗空间》到《空中危机》再到《勇敢的人》,朱迪福斯特确实适合扮演勇敢帅气的女性形象,类似的还有《异形》系列的西格妮韦弗。剧情上基本没有漏洞,除了半遮半掩的说教意味的台词致使剧情略显古板和拖沓外,其它都还好,说甩相同题材又同期上映的《非法制裁》几条街也不为过。

52分钟前
  • 硬搞
  • 推荐

There is no going back to that other person that other place。This thing,this stranger she is all you are now。

54分钟前
  • TOWNE
  • 推荐

恐惧使得你以一种陌生的方式继续生存下去。也许原始的自我保护功能在起作用。最近连续几部都是提倡以暴治暴了,末世景象看来在电影中先出现了

59分钟前
  • lmp
  • 力荐

法律是用来维护正义的,可是太多太多的时候因为法律自身存在的漏洞并不能有效的遏制犯罪和维护正义。这时候问题出现了,我们需不需要逾越法律的人去维护这个社会应有的秩序呢,但是采取非法律手段去维护正义必定又会触犯法律,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本片的导演已经给出了他心目中的答案了。

60分钟前
  • 剪不到手爱德华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