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破2010

HD

主演:官恩娜,周俊伟,泰迪·罗宾,苗可秀,张同祖,邵音音 Yam Yam Siu,吕聿来,刘浩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东风破2010 剧照 NO.1东风破2010 剧照 NO.2东风破2010 剧照 NO.3东风破2010 剧照 NO.4东风破2010 剧照 NO.5东风破2010 剧照 NO.6东风破2010 剧照 NO.13东风破2010 剧照 NO.14东风破2010 剧照 NO.15东风破2010 剧照 NO.16东风破2010 剧照 NO.17东风破2010 剧照 NO.18东风破2010 剧照 NO.19东风破201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东风破201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女主角官恩娜曾因此片获得2012 澳大利亚悉尼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一个因此长期滥用药物而频临死亡的的华裔女孩(官恩娜 饰),离开熟悉的旧金山就为去香港见一个只在网上聊天的网友三藩市。途中遇到一个终日待在棺材铺,不与外界节流的坏脾气老伯(泰迪·罗宾 Te ddy Robin 饰)。而旧金山另外一个几十年没有怎么出远门的女中医(苗可秀 饰),不得不为了一份速递屋契回去久别的香港。南北行药材铺少东家(周俊伟 饰),却从来不喜欢自己的家族生意。这些人的相遇到底是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看似陌生人似乎能给对方带去不同凡响的影响......江山如此多娇DVD版单挑荒野第一季情义两难国语版真爱告白1998黑水吸血鬼邻居的诱惑小男孩2015少年游之一寸相思心灵猎人 第二季呆佬拜寿粤语版采声自有时半为苍生半美人一如既往2000Mr.Back机器人艺妓奇迹熊先生黄金血道大海贼1958三街剧场26个特殊劫匪錘子與鐮刀无尽的月2021百花美好的四天寒秋煲车怪蛇武侠2011粤语莫妮卡·赛德隆他好吗?危险乘客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2016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终极神鹰野山鹰白雪公主椰岛情仇公羊2015

 长篇影评

 1 ) 西风烈,东风破,南风残,北风乱,唯东风迎新

     
   镜头、音乐、色调,甚至对白,所有地方都没得令人窒息,一部文艺清新得不行的香港电影,一部为纪念东华三院140周年而筹拍却没有一丝露骨慈善镜头。
   
   一直因为电影名字弃之不顾,其实西风烈,东风破,南风残,北风乱,唯有东风迎新,意为春天吹的第一股来自东方的风,破旧立新~暗喻传统与新习的抗衡,旧我与新我的转换,电影述说两女主从西方旧金山到东方香港,面对选择,迎接新生。其实不管怎么选择,一切都是美好的~
   
  电影一直有风吹镜头,旧金山冻结海水上被风吹动的形如巨大肥皂泡的浮冰,自行车上漂动的气球,香港港湾风吹的海面,寒风凄凄的上下九老街头配上热气升腾的小吃,一切如风吹过境,心情大佳~

    电影拍的是三藩市、香港,却让人怀念起旧金山唐人街,旧香港药材铺,旧广州沙面、上下九,旧台山碉楼骑楼~

    不得不提电影插曲,当年拿到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细腻温和,为电影增色不少~

      戏中温情中也有笑点:
   1.泰迪罗宾有模有样教龚恩娜上市场买鱼、剁肉、落油、放葱,煎台山鱼饼时却煎得一塌糊涂,

   2.问龚恩娜点解日日带相机出门,答道因为有型,深受二战带来痛苦的泰迪罗宾不屑说道:日本仔相机,德国佬镜头,军装上衣,打仗模样,真有型~

ps:何韵诗终于露出师奶沧桑的一面,同样的发型,衣服不同风格大变~



    

 2 )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再也不会武断地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一切都被商业铜臭熏得厉害。
    无论是难以超越的《玻璃之城》、《甜蜜蜜》等经典,还是打出亲情牌令人落泪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岁月神偷》,还有前几年令我震撼至今的《门徒》,另外到年轻个性的《志明与春娇》、《分手说爱你》,再到这部文艺清新得不得了的《东风破》,不得不说,人家商业得来,还是能拿出叫人深省的作品。
    除开镜头太细腻唯美,而导致叙事节奏稍嫌拖沓之外,这无疑这是一部好片。三个故事交织一起,交代已经算慢条斯理整整有条。
    几个演员其实表现得可圈可点。特别是泰迪罗宾,在义庄里独自徘徊的背影,是对一个等待中老人的落寞与坚守的最好诠释。更是出神入化地演出一个迟暮之人的自嘲和幽默。
    苗可秀仍然是气质非凡,流逝的时光虽然带走青春年华,却给她留下更多的故事和味道。
    年轻演员官恩娜在镜头前美得令人窒息。那几个柔光处理的逆光特写镜头,将她的古装和现代造型交错,让人有迷失时间长廊的错觉,唇边眉宇间尽是说不出的精致美丽。
    题材众多且深入,讲述的是香港的历史,背井离乡和落叶归根,年轻一代与老一辈的隔阂,错过与圆梦,还有生和死,但因着导演年轻而文艺的处理,使得本片不致于太闷太沉重。
    一向沉醉于香港氛围。被英国殖民过的中国土地,中西文化在那里相交相融。所以人们听着收音机里的粤剧,一转台就是英文爵士曲。他们说着广东话,不时又夹进英文单词。他们兴早茶叹各式点心,也兴下午茶叹咖啡。而那样的地方,身后艰辛而厚重的历史必然不少。先是一个小小渔港,然后被英国殖民,然后抗战时变收容所,解放后大陆客偷渡过来,又有不少人从香港被“卖猪仔”到外国做劳工。可以讲的故事太多太多。而他们的聪明之处,是选择不像大陆那般严肃官方处理,硬生生将一段段故事变成类似《复兴之路》等刻板教材,硬要将苦痛和屈辱强调,以激发民族感。只是以平常心,是怎样该怎样,有时甚至加入一点点自嘲的幽默,还有些少清新文艺,便是一篇篇引人入胜,从而令人接受,并铭记的历史故事。
    年轻一代和老一辈的隔阂,在本片中从不逃避。本来年代不同,成长背景不同,思想就迥然不同。但从Eva和余鳞,还有亚男和山伯之间,令人揪心但同时又妙趣横生的相处来看,只要沟通,就有希望。
    本来义庄代表死亡,本应一片死寂的地方,却因着暖黄色的镜头基调,官恩娜色彩斑斓的穿衣风格和活泼调皮,而不让人觉得阴森可怕,生老病死,原就不该害怕和逃避;药铺其实是普渡众生的象征,镜头却扑捉百子柜下阴影,还有年轻人对中医的不耐烦与不信任,借以告诫传统手艺遗失的危险。年轻时,因着时代背景等诸多原因,两人错过。年老时,却能因着因缘际会,两人再度重逢。而身患绝症的亚男,最终也获得几个关心她的人,也算遗憾中的圆梦。本片最妙之处,就在于为一切极端,找到了平衡。
    发现怀旧似乎总是香港电影永恒的主题。想想也应该,香港太日新月异,社会每天在速度变幻,娱乐圈里更是旧人瞬间湮灭新人取代,不怪得总有一帮人想要抱住旧物不想丢弃。同现时相比,旧时总是好时光,因着已经过去,总能泛起距离的美感。每个人都有过无可奈何的放手,表达这种遗憾,最能引起共鸣。
    配乐选用香港乐队ketchup的音乐,带点复古味道的英文歌,最适合这样的香港。
    最后说说电影名字。开头也甚是不解,后来看了解释后,越想越觉得精妙,这样的回味使得电影本身更荡气回肠。东风,每年春天由东边吹来,是个不会了结的圆,是错失,但也代表新生事物,破,即破旧立新。一如本片,在绝处找到曙光,于是一切充满希望,新生事物迎风成长。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寻回历史,落叶归根。因着曾经的错过与失去,才更要乐观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面带微笑地活下去,才是最实在的道理。

    love brings out the best in us, and sometimes the worst, sometimes the forgotten.
     we still keep trying,
     waiting for love,
     looking for love,
     falling in love.
     -- by ketchup

 3 ) 选择了,便是对的

三藩市似云端的冰面。女孩戴着耳塞似乎想跟这个世界隔离开来。灰白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情绪。麦婉欣这次没有用《蝴蝶》的浓艳奢靡色调来诱惑我,它只是轻轻地用一个眼神,牵扯人心。
这部戏有着如水似的平静,距离上一部喧嚣的电影以来,我有多久没有这种很想要表达和叙述的冲动了?
那些意象,没错,带着很浓重的文艺气息,但是它们恰恰抚平了我心中的焦虑、躁动与无助。他们有时间赋予的质感。
相机、耳塞、风景。棺木、音乐盒、坟地、吉他。中药铺、百子柜、把脉、针灸。如此钟爱这些旧得、看似发霉发烂的东西。心被时光的微风轻抚过,怎能不平静?
很难想象这会是香港电影,叙事的节奏出乎意料地慢、平静。画面唯美舒适,复古念旧。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帧定格得很美的画。配乐相当之舒服,虽然中西合璧或者旧时代的氛围或许跟选的原声不太搭调,但不影响它的美。声画间偶尔有延宕,更像是不同时代间声音在传递。特别喜欢看东华三院,飘雨的庭院,静谧,有大悲悯。整部戏最让人诟病的是像长篇MV镜头剪辑而成的电影,但不影响我爱它。
有些电影就是有这样一见倾心的缘分。理性被剔除掉,只是看着画面,人影浮动,低吟浅唱。唤起心中最原始的一些情愫。再然后,听到一两句刚好跟最近生活感悟相似的画外音,就更是触动了:“每当沮丧时,你都会认为你的选择是错的。其实你选择得没有错,所有东西都是最好的……”
生命中有那么多偶遇、错失、宿命的东西,偏偏我们这样选择了,一念之间的事,就牵动了整个人生,要用一辈子去交换代价。到那时连泪水涟涟都变得矫情和奢侈。于是,思索自己前半生所做的事情:对的,错的;责任心,救济情怀;荒唐的,纠结的;无理取闹的,内疚的;赌气离开的,势必要离开的;生与死,新与旧;……种种场景,你以为是选错了,其实这些,都是最好的,无法替代的,不然,那些曾以为对的,意义何在?
这部戏不是没有内涵要表达:“有些东西就是要发霉发烂才到位的”;“有时候,对人最好的关怀,就是离开他们”;“生有所托,死有所安”;“落叶归根”……冲突、矛盾的东西最终都得到和解,人物的性格在世事沧桑后磨砺得温润隐忍。请不要说他们无理取闹,不要说他们曾年少气盛,这里有回归,有复位。
当EVA给亚男把脉时,福源药铺里灰黑色调,沉静安睡。
EVA说,我似乎见过你?三藩市?
亚男低头答道,或许吧。
片刻,EVA气场淡定的眼神突显一丝惊奇,震撼之意浮上脸庞。她读懂了她体内的游丝气息,两相对望,她颤抖着将手抽回。
画外音:“你觉得辛苦么?”
那刻我没有忍住内心的悲意,泪水急涌而下。心与心间的相通,最无法回避那眼神间的闪烁和语气间的关切。
东风破,立新破旧。尘世滚滚,俗缘总会有个归处。只是,再相见,物是人非,昨日新人已褪颜。

 4 ) 时间线的设定竟然不严谨至如此地步!

影片在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点之间来回叙事,过去:交代得清清楚楚,日军占领广州,那就是1938年。

毫无疑问,影片中交代得确定无疑。这个时候的二花和林伯:

应该是20岁差不多吧,就算是20岁吧。

第二个时间点是现在,但具体没有清楚指明是哪一年,不要紧,提示有很多,仅举一处即可判断。

药铺少爷使用的手机,从外观来看应该是苹果,下图依稀可看见商标,上图是正面。就算不是苹果,从屏占比来看,也是2010年前后的智能手机,鉴于影片是2010年拍摄的,那么就是在苹果1代的2007-2010之间的智能手机,就算它是2007年的手机吧。。。另外反映年代的还有吸毒女孩笔记本电脑样式及无线上网聊天 ,少爷的笔记本电脑等等。。。

问题来了,1938-2007年之间,相隔近70年,1938年二花多少年龄?算她是18岁,那么2007年就是87岁。影片中的老年二花有87岁吗?怎么也不可能吧,还有林伯,同样也只有60几岁的样子吧!

其实,只要回到电影开头,一张毕业证书已经告诉了我们:

毕业证书中显示,二花毕业时间是“民国叁拾柒年”,毕业时16岁。显而易见,二花生于民国21年也就是1932年,晕了,1938年就应该是6岁!!!三倍发育速度吗???所以似乎不对,毕业证书上应该是“贰拾柒年”吧?错了一个字,也行,那么二花就是1922年出生的,1938年16岁,符合剧中1938年时候的人设:亭亭玉立,护校毕业。

如果是1922年出生,那么到2007年就是85岁!无论从哪方面来看,2007年出场的二花绝不能让观众相信这一点,除非她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除非她是天山童姥。

 5 ) 离开,是为了回来。

《东风破》是一部为庆祝东华三院一百四十周年而筹拍的香港电影,由执导过《蝴蝶》《十日谈》的年轻导演麦婉欣和执导过《打擂台》的郑思杰合导。东华三院起源于1870年代,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最大的慈善机构,一直致力为大众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区服务。故事的发生地点在东华义庄和上环中药铺福缘号,义庄简单来说就是暂时存放棺材的地方,而东华义庄是由香港东华三院于1875年成立的义庄。在香港开埠早期,当时广东各县市及海外有不少人来港打工,如不幸身故,因为没有雪房,尸体容易腐烂发臭,于是先行入殓再暂厝义庄,待后人来港才移回乡。东华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帮助千千万万于世界各地寻找生活的华人客死异乡后“回家”。

“东风破”是什么?每年春天的第一阵风都是由东边吹来,从来不变;是一个不会完结的“圆”。《东风破》的名字是来自古代民间一种曲的形式,叫做曲破。破是一种表演的技巧,在音韵上随着感情增多减少,像音乐里的即兴。因此,“破”有种“破旧立新”的意味,而“东风”亦代表一股新生的力量,破除一些旧的习惯、想法,甚至从破灭、消亡中再生,迎接更光明的未来。

故事由多条线索组成,一条线索讲述一个滥用药物命不久矣的女孩关亚男(阿南)(官恩娜饰),由三藩市出走香港找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却碰上避世于东华义庄、与棺材为伴的臭脾气老伯林山(泰廸罗宾饰)。一条线索讲述一个几十年没出远门的旧金山女中医二花(苗可秀饰),因为一份速递屋契决定重返香港,而一段永远也抹不去的回忆也似乎伴随着她的归来而重现。另一条线索则关于一个讨厌家族生意的上环南北行药材铺少主余麟(周俊伟饰),原本打算卖掉祖宗留下来的地产,却最终因为三个女人找回了自己的位置。


故事的开头展示的是华人在旧金山的生活,唐人街上密密麻麻的中文招牌,与香港的旺角或是湾仔并无太大区别。年轻的一代骑着单车穿梭城市,坐在海边看海,看似潇洒的生活表象背后却是不可道人的伤痛,本应是新生的力量却由于肆意的享乐而患上血癌。明知自己命不久矣,此时的她决定出走香港,寻觅一位从未曾谋面的网友,只因她感觉他“对我好,真正地关心我”,而非选择去见抛弃她的男友,或是多年未见的父亲。另一方面,一位年过中年的老华侨女中医,每天为很多西医医不好的病人把脉、针灸、抓药,帮助他人的同时却派遣不了内心的孤寂,总是在怀疑自己是否当年做错了选择来到旧金山,谁能想到呢,一来就是几十年,甚至忘却了故乡的模样,昔日恋人的模样。因为一张屋契,几十年未出过远门的她向好友借了旅行箱,毅然踏上归乡的路途,为了祖宗留下的地产,或许,也是为了寻回心中那一份隐隐的思念。

两位女主人公在旧金山有过短暂的相遇,然后同时来到了香港。阿南在义庄遇见了林伯,为了有地方住,更为了找寻网友,阿南同意在义庄工作。林伯和阿南第一次碰面的时候,林伯看到这样一张和自己昔日恋人想象的脸庞,不禁呆住,而当他问阿南怕不怕义庄的棺材时,阿南出人意料地回答:“不会啊,我觉得这里很美啊。”或许是因为自己也离死亡不远,这一片的空旷寂寞,甚至阴森,在阿南眼中变得如此美丽。她迷恋于义庄中每一副棺材背后的故事,她偷偷去每一个房间拍照,她抚摸房间里落满了灰尘的吉他,这本应该充满了死亡气息的义庄,因为她的存在而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阿南给网友余麟写信,然后骗他说自己是阿南的朋友,阿南已病逝,却不料余麟并不把阿南当知心朋友,充其量只是个能聊天的网友罢了,阿南为此伤心,却并不死心,坚持每天写信给他。而另一边,二花回到了老店福缘号,原来要卖祖宗地产的正是她的侄子余麟,至此,两条线索有了连接。二花答应在屋契上签字,前提是让余麟在一个月内留在店里帮忙,而阿南也经常到福缘号来给林伯抓药治咳嗽,她和二花成了朋友。而另一条故事线索是关于余麟和独自带着儿子的阿欣(何韵诗友情客串),一次意外让阿欣失去丈夫,余麟则一直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于是作为补偿多年来一直照顾着阿欣母子俩,而他想要卖掉自家地产也是想接济他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二花年轻时的离开,并不只是因为旧金山人手短缺,更重要的,是一种逃避,一种逃离。当时她和林山相恋,是一对甜蜜的恋人,他教她英文,给她取名Eva,二花,为她作诗,花依偎,山守护。而一切幸福终将有消失的一天,林山的家人反对二花在医院工作,二花却为了事业,毅然放下了爱情。临走前她问林山:“你愿意陪我去旧金山吗?”林山却只是沉默。谁知一别就是一辈子,如今的她,事业有成,却依然放不下他,而他,呆在义庄里整天和棺材打交道,等待着她,却知道等不来她。

故事的冲突发生在后半段,一次阿南偷偷拿了林伯的吉他在义庄里叫来朋友烧烤聚会,林伯发现后大发脾气,将阿南珍贵的相机镜头摔坏。事后,一老一少两人在天台上促膝谈心,阿南谈着吉他轻轻地唱着歌,此时画面快速闪过阿南相机里的所有照片,黑白,从物到人,从旧金山到香港,最后出现了一个个笑脸,多少年华似乎就在这段闪现中流逝。相机已然摔坏,有没有照片已不重要,那些画面,总会定格在记忆深处。

余麟在福缘号帮忙一个月,学到了不少知识,针灸、把脉、抓药,一个本已消逝了老中药店仿佛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余麟亦对中药店产生好感。同时他还在继续帮助阿欣母子俩,但有次阿欣终于忍不住了,她一遍遍地质问余麟“为什么要不断重复提醒我失去丈夫这件事?为什么不断给孩子希望到头来确是一场空?”她不想再接受余麟的帮助了,要求他离开。这给余麟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一直以为自己在赎罪,甚至做好事,到头来一切都是错误。他迷茫地走在深夜的街头,不知所措。直到临晨回到福缘号,他抱着店里的祖哥,泣不成声。

阿南终于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期,她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余麟此时才知道阿南就是写信给自己的那个“已经去世”的网友,后悔不已。但阿南最终拒绝了与余麟见面,之前的她想知道自己死后会不会有人关心,却得到了余麟这样冷淡的态度,人世的冷漠让她绝望。还好还有二花陪着她。

二花和林山最终要是在义庄见面了,那天,阳光很灿烂,两人微笑着望着对方。阿南陪二花回到了台山,她们的故乡,此时在二花身边的阿南,就像当年的二花一样年轻美丽。


多线索的故事并未让观众感觉混乱,由阿南和余麟这两个年轻人串起所有的线索,但这段经过时间洗涤的爱情的真正主人公,却是二花和林伯。影片的主题应该是关于选择,关于时间,关于历史。二花当年选择离开家乡,离开恋人,远赴旧金山提供医疗帮助;林伯则选择将自己的后半辈子留在义庄,守在那里等待昔日恋人;阿南选择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寻觅网友,并尽可能帮助林伯;余麟则选择卖掉地产,将钱给阿欣母子,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阿欣则选择拒绝余麟的帮助,选择让余麟离开自己的生活。正如影片开头所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着选择,上天却没有赋予我们不选择的权利。这样看似“自主”的选择,实则是为生活所迫的“不得已”。时间逝去,历史流转,当年离开的,如今回来了,见到昔日恋人的一霎那,才发现,以为自己一直后悔的选择,其实并不后悔,两人几十年未见,再次相见仍能以微笑对之,这不是“不后悔”的最佳体现么。而片尾二花和阿南回到台山时,正是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从哪儿来就回到哪儿去”,这种“回家”可能不仅仅是表面上回到家乡,更是有一种找到归宿,找回自己的意味。

本片的摄影带有强烈的导演风格,导演麦婉欣也承认,自己是一个对“美”的追求达到“变态”程度的导演,她对画面的色调、构图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整部影片的画面色调呈暖黄色,尤其加以灿烂的阳光,更突显了画面的温暖,甚至拍出了香港“被遗忘的美”。而在回忆的段落则用带有复古的黄色,带出浓浓的怀旧感觉。而女主角阿南的服饰色调亦鲜艳明亮,在整个画面中尤其突出,多层次的衣装打扮,缤纷的色彩,凸显出阿南活泼充满生机的个性,而事实上阿南是个身患绝症的病人,这样的装扮甚至让人想不到这会是个命不久矣的女孩,阿南乐观的个性却也带来些许的忧伤,这样鲜活的生命却不久将逝去,这会是怎样的悲哀。导演善于运用特写镜头,这让人物的表情变化清晰可见,亦多用远景镜头,展现整座城市的变化,更暗示出香港人在这样变化万千的城市中对自我的迷茫,对回家的期盼。剪辑也是一大特色,跳跃式的剪辑显示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纠结。至于本片中大量的音乐,更是为此片加分不少。导演所用的歌都是香港一支只有一个人的乐团ketchup,但这些英文歌却都是七十年代的风格,是包括导演在内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总体来看,本片的音乐大多是欢快轻松的调子,这也奠定了本片的感情基调:不悲。想来也是,二花与林山最终相见了,二花在屋契上签了字,阿南和二花也最终回到了家乡,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也没有未完成的愿望,结尾甚至有“破旧立新”的意味,呼应了片名,一切终将过去,新生活终将来临,死亡也是,关键是要面带微笑面对。

离开,是为了回来,寻回历史,找到每个人的“家”,乐观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面带微笑地活下去,才是最实在的道理。

山,普通的山
花,普通的花
花开遍山,山长满花
花,依偎,山,守护
山还在,花依存

♥ love brings out the best in us, and sometimes the worst, sometimes the forgotten.

we still keep trying,
waiting for love,
looking for love,
falling in love.

-- by ketchup ♥

 6 ) After you've gone:《東風破》電影

《東風破》定必是本年我最喜愛電影。本身這句話已主觀得不宜為電影寫下甚麼評論,但作為喜愛的,不寫點甚麼又怕忘記那份觸動。早前說過我的生活觀、文學觀與人生觀的問題,我想這部電影所以打動我,是因為那份拾遺的感覺。我不認為我要為自己建立甚麼,單是拾遺,我已花盡力氣。

余並蒂這名字本身就透露了故事的意蘊,從這人物身上中西醫學知識並用,新舊並蒂的思維就從中構造出來。建立的同時,是否真的要拆掉甚麼?拆掉很容易,想重建時則很難,而且亦無法完全復建。香港的形象就是中西並蒂之地,轉口港的角色表現出高度流動性,無論是由外國流到內地或內地流到外國。落葉歸根的思想,亦借故事中的義莊表明香港在這方面的轉口港身份。

余麟與余並蒂的兩代思想鴻溝,已是老話題,新一代不明白,甚至可以說,在舊有生活知識底下,已到了一個無知境地。賣掉祖傳家業,只是簽一個名字的事,但背後的目的可能只為成全個人的無稽想法。這是普遍的丟棄心態,是急速發展的都市中常見心態,換手機、車子、房子,異常輕鬆。如果說上一代來自內地,因此對本土難以植根,可以是合理概念,新一代生於香港的人卻更浮游無根則是叫人難以理解,或者可以說轉口港的角色貫徹始終地植在香港居民心裡,以致我們有了搬家主義,無意植根,甚至造根。

林山是滯留在香港,無法離開的那種人,他與阿男的對話中透路出自己之所以選擇等待,是因為無法選擇離開。他說在等待一個可能一世也等不到的人。選擇是主角之一的余麟不斷重申的讀白,因為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好,覺得自己揀錯,所以想重新選擇。有趣的是,他在故事中不斷把想法完整化,顯示出人在生存中面對種種的選擇的真貌,如果甚麼也選對了,選擇還有甚麼意思;既然沒有見到所謂的正確選擇,又怎知道自己選擇錯誤。我們連自己選對還是選錯也不知道,又憑甚麼說沒有選擇?最終,林山也等到了,他們無法回復甚麼,就只能進行拾遺,以使他們彌補當年沒有作出的道別。

阿男是一個身上幾乎完全沒有中國內涵的竹昇妹,除了懂得說家鄉台山話外,卻不太懂得寫中文,甚至無法理解許多中國人既有的文化意蘊。帶著末期血癌的身軀來到香港,尋找網友余麟,憑的是一份感覺。故事中提到她的過去很少,若企圖推測她濫藥的行為,或許是那種中國人身在異鄉不中不西的寂寞。如果一個香港身份表示新舊並存及中西兼容,余麟是代表新一代失去的念舊思想,阿男則是從沒裝載過中國文化內涵,而在現今的想法上中國文化內涵與舊是劃上等號的,這描述新生代對此到底承擔了多少。余並蒂對她的提示帶有更深的言外之意,「不是要別人記著你,而是你要記著別人」,那是道出中國人即使被賣豬仔,客死異鄉,仍記掛落葉歸根的傳統思維。我們都沒有記掛自己所成長的事物,卻企圖要求歲月留有我們的名字。這種人,阿男,顯然是故事人最寂寞的人。

除了阿欣的角色不太適合由過度男性化的何韻詩擔任外,許多人其實都很能演繹出角色的特點。有好幾個鏡頭是我覺得很精彩的,首先是舊時代的香港,在同一畫面看到兩段街道V字相交,林山呆立在一邊,余並蒂走到另一邊漸漸遠去,是配合人們面對選擇的場景。另一個是阿男跑回義莊,要林山教她煮菜的鏡頭,一口氣由遠到近配合著官恩娜的步伐。泰狄羅賓的演出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新一代不是為了複製上一代而生活的,但不表示舊有價值要被否定或丟棄,「福源號」三個字到底盛載了甚麼,余麟根本沒有嘗試過去想就回答了一堆空話。不是甚麼東西也可以重建,舊的東西沒有了就沒有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價值取向。破立是否相對,全在乎我們怎樣選擇,仍是那一句,拆掉很容易,因為無情,但當發現有情而想拾回來時,就已無能為力了。

那首《After you've gone》,配合著「離開與回來」的命題,走了,回來,拾回甚麼沒有?

 短评

很好 慢哟哟的 我們要知道自己及上一代是如何活過來的,才會明白和溝通,才有關心和愛。

3分钟前
  • 米斯特 爱欧
  • 推荐

我稀罕这部的画面和原声。

6分钟前
  • Enjoy_時光機。
  • 推荐

本应很不错的片子很多地方被小清新导演画蛇添足了。

7分钟前
  • jun.
  • 推荐

真是畫面絕美,配樂超凡。將電影拍成MV一樣其實我覺得不太應該,且冗長,但是基於裏面的元素我實在太愛,我就把劇情和故事不放入重點了。歷史、懷舊、選擇題、重逢、攝影、故鄉、大時代,還有,真的好愛她自彈自唱的那首歌。

11分钟前
  • Esther*
  • 推荐

有些感觉,无法复制

15分钟前
  • 隔岸之雨
  • 力荐

既然摄影好摄影好之类的,不如出画册啊,拍神马电影啊,奶奶的

20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首先,我是冲着苗可秀去的,能请到她出山,是什么样的影片。当然,里面的明星远不止苗可秀。后来觉得它是部很可爱的电影,人物、镜头、色彩、音乐,以及深深的港式怀念。在浮躁的香港能产出这样的作品,太不容易了。泰迪罗宾和苗可秀的演技,无懈可击。

21分钟前
  • AGPの黄昏
  • 力荐

我觉得这近年来除了《岁月神偷》之外最有诚意的港片,真正具有香港气质的电影。现在的港片被那些烂导演的烂片给糟蹋了名号。

26分钟前
  • 萬和生
  • 力荐

镜头很考究,官恩娜的扮相非常好看,甚至惊艳。本来想打四星。但是第二个故事(年轻一辈的故事)实在太无聊,加上男猪脚找来周俊伟(本来就丑还要戴黑框留胡子整卷发,简直是暴丑。)权衡再三,三星没商量!PS: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吸引年轻人,配乐太摇滚,实在是不适合怀旧的画面,失败!

31分钟前
  • 高歌
  • 推荐

任何一个有官恩娜的镜头都很美

3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这个名字害我差点错过

34分钟前
  • 微风拂面微微凉
  • 力荐

我觉得嘛,若是导演的人生阅历不到一定程度还是不要接触怀旧这个主题了。和上一部《蝴蝶》一样,全片充满着一股刻意的怀旧氛围,由于导演功力的不足而无法令观众信服,不伦不类的感觉.,特别是那不合时宜的配乐与古朴的画质格格不入。电影诚意还是有的,比郭子健的那些垃圾电影好多了...

36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我就算喜爱官恩娜 都不及爱俊伟的白牙 我就算喜爱何韵诗 都不及他滴嘴唇湿!

39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纯的香港文艺小清新片,很少看港片如此拍摄。女导演的影片,镜头很细腻,每一个都精心设计,音乐也特赞,全片的英文曲极好听。而主题是怀旧风格,有很多细节上的设置,不时出现老建筑,更重要的是很多传统的东西体现。

41分钟前
  • 中间元素
  • 力荐

“山还在,花依存。 ”继《岁月神偷》后,又一部怀旧温情港片。唯美的画面、精致的构图、对我口味的原声以及交足功课的苗可秀与泰迪罗宾。一部渐入佳境式的影片,前段略显拖沓,怀旧片段里的手语部分也让人心中一暖。可惜官恩娜的那段故事欠了说服力,原声虽好但却用的又太“滥”。★★★

45分钟前
  • Q。
  • 还行

看了媒体首映场,见到了麦婉欣。这是一部很有味道的片子,绝美的画面,跳跃的剪辑,浓浓的怀旧,还有超赞超赞的原声。

47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这种小片儿看的就是那种港式情怀

51分钟前
  • 等一个人
  • 还行

很一般

56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每一个有官恩娜的镜头都很美。

57分钟前
  • 七色潜水艇
  • 推荐

怎么香港新电影也开始台湾小清新化了。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