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

HD

主演:王宏伟,郝鸿建,左夏初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其它年份:199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武 剧照 NO.1小武 剧照 NO.2小武 剧照 NO.3小武 剧照 NO.4小武 剧照 NO.5小武 剧照 NO.6小武 剧照 NO.13小武 剧照 NO.14小武 剧照 NO.15小武 剧照 NO.16小武 剧照 NO.17小武 剧照 NO.18小武 剧照 NO.19小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小武(王宏伟)是山西汾阳一个屡教不改的“惯偷”,即使公安部门在搞严打活动,他仍要想方设法下手。但是抛开所谓的“小偷”身份,他是个十分恋旧十分传统的人,亲情、友情在他心中都有沉甸甸的分量。但昔日亲朋好友早将他看作瘟神,惟恐躲避不及。无形之中,小武只能去做边缘人,换回某些满足和安慰。  某天在歌厅唱歌时,小武结识了陪唱小姐胡梅梅(左百韬),相似的心境让两人建立了某种暧昧的情感。然而胡梅梅明白,小武并非她的彼岸,她需要找到一个更有力的“臂膀”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此小武虽也明白,却在事情发生时仍无法抑制失落。面对自己的未来,处境更加尴尬窘迫的小武愈发茫然无措。Super Junior The Last Man Standing快递爱情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六季波兰爱经如月车站权力的游戏第一季座头市关所破在京都小住剧集版伟大的礼物海滩上的埃塔雷整容室第五季同桌的妳七金刚好汉两个半第四季手机浩劫(国语版)寅次郎的故事49寅次郎芙蓉花特别篇不灭的李舜臣怪兽婆婆2005马大帅3星际叛将:欧西里斯之子大神猴1降妖篇亡命驾驶2018野性加拿大第一季暗界传奇我们诞生在中国国语美丽的折磨周末生日游无声的证言第二十六季杨锅三的愤怒迷镜魔殿屠龙幸福在一起再见了指挥大师 父亲与我的热情电梯惊魂2013疯狂的爱乡村爱情之象牙山行善记海港(1973版)唐伯虎点秋香 (普通话版)忘却的幸子等爱的女孩

 长篇影评

 1 ) 边缘人群中的边缘人

电影《小武》是贾樟柯电影处女作,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偷,故事的背景是九十年代的北方小县城,汾阳那样的小城放在现在依旧是一个无人关注的县城,贫穷落后可以算是标签性的东西,人们拿着几百块的工资,无聊地过着八小时的上班生活,闲暇时候打打麻将,玩玩台球,是大时代背景之下的边缘人群,而小武正是边缘人群中的边缘人,他有着自己的手艺,靠着自己的手艺生活——虽然这手艺让人不齿,国法不容,他是一个小偷。
影片的开头是乡下抽烟焦急等待公车的人群,画外音是赵本山宋丹丹二人转的声音,破旧的公交车之上塞满了行李,没有坐满依旧显得拥挤不堪,售票员挎着腰包去问小武收钱卖票,小武一句“我是警察”骗过了售票员,公车前面供着的是毛泽东的平安符,一边是曾经的国家权力中心象征,一边是现实的中国。其实,这个现实的中国,除了通货膨胀让人们的腰包看起来饱满了,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现在乡间依旧是这样的公交和人群,赵本山依旧流行,汾阳一样的小县城在中国依旧比比皆是,依旧是北京这些大城之外的边缘地带,边缘人群依旧不疼不痒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只是小武一样的人依旧活在人群的边缘之中,茫然地游荡着。
小武是一个手艺人,曾经靠着四毛一分钱和哥们小勇一起从汾阳去了北京,可见他们的手艺是很棒的,手腕上的纹身是他们患难时期友情的见证,一条小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纹在他们身上,刻在小勇家的墙上,他们渴望着不朽,可是刻在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小勇是一个聪明人,在改革开放的下海浪潮之中,他的“贸易”和“娱乐业”显然比靠“手艺”过活更能挣钱,事业更长久,县里劳模的嘉奖、电视台的歌功颂德无不是事业发展的见证。而小武依旧靠着手艺生活,随着“严打”的来临,小武的事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在这种对比之下,小武与小勇的友谊破裂了,手腕的纹身也失去了意义,没有有福同享,没有有难共当,甚至于结婚没有了请柬,更甚至与拒绝来历不明的礼金。
在小武即将失去事业的时候,小武失去了心中最重要的友情!落魄的小武站在寒风之中的录像厅外,录像厅声音很大,路边行人无人关注,小武一个人发呆倾听,是周润发的《喋血双雄》……
当事业不顺、友情破裂的时候,爱情会适时出现,占据一个人落魄的心灵的全部,小武也不例外。只会吹口哨的小武来到了卡拉OK,认识了吴梅梅,满口口东北话的她长的有几分像王靖雯,在现实的摧残下,她知道自己的明星梦早已经破裂,只是在电话中必须欺骗着远方的母亲,公共电话旁,她谈笑风生,他紧锁眉头,两个没有明天的人,在一个不合法的契约之中,没有发生不合法的交易,产生的是一份暗涌的感情。她生病,拖着病体借来凉水,在水蒸气之中,满眼愁绪,在最需要温暖的时候,小武出现,他没有甜言蜜语,一个暖水袋足以让她感动,一曲王靖雯的《天空》之后,她躺在他的怀里,两个孤独的人互相找到了归宿一般的温情。
不会唱歌的小武在大街之上听《心雨》,在澡堂里大声学着唱着《心雨》,为的只是能和梅梅一起对唱,当小武和梅梅一起对唱《心雨》的时候,是小武最开心的时刻,在这个时刻,小勇让人退回了礼金,小武的友情彻底破裂,绝望的小武在和梅梅抱在一起的时候,找到了温暖和归宿。卡拉OK响起了《爱江山更爱美人》,此刻没有江山,只有美人,没有兄弟,只有爱情。
可是,一个小偷,一个妓女,这样的爱情是不可能长久的,终于,在小武学会的《心雨》之后,她不告而别,爱情从小武生命之中不告而别。

当友情破裂、爱情不告而别,小武的生命之中只剩下亲情。小武前一刻还沉浸在买戒指的欢喜之中,新西装、BP机,小武全身洋溢着喜悦和得意,一刻之后,小武再次落到生命的谷底,爱情不告而别,他还剩下亲情,于是,将承载爱情的戒指送给了母亲,可是三代贫农的父母并没有喜悦,反而是对于戒指含金量的怀疑。不过,它毕竟承载着小武生命仅有的亲情了。
小武的哥哥二宝回来了,抽的烟都变成了万宝路,女朋友也是城里人,主流人与边缘人的结合,给这个穷困的家庭带来了变化,父亲要求两个儿子每个人掏出来五千块给二宝,这笔钱在九十年代的农村绝对是大数目,辛辛苦苦好几年的积蓄也不过如此,那个年代万元户可是有钱人的标志,当然两兄弟不会同意这样的行为的。这样的事情依旧发生在现在的农村和小县城,可是凭什么城里人就得这么受待见呢?
抽万宝路的二宝领着女朋友回到了家里,很少吃肉的家里杀猪待客,承载着小武爱情和亲情的戒指就这样带在了城里来的姑娘手上,姑娘说,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18K的镀金戒指。看在眼里的小武怎能忍受自己买来的求婚戒指带在别的女人手上,还被这样侮辱,小武去质问母亲,母亲继续隐瞒,最后换来的只是父亲的大棒!今世至亲,前世仇人,小武就这样被赶出了家,亲情在现实面前变得冷漠,小武生命之中最后剩下的亲情最终也变得黯然失色。
面临背叛的友情、无奈的爱情、冷漠的亲情,小武的灵魂无处可栖,他是一个活着的死魂灵!无家可归的小武,落魄地四处游荡,光天化日,小武再次施展自己的手艺,三四年没有被抓过的小武,这次被BP机出卖了,他被抓到了,更具黑色幽默效果的是,只是天气预报,不是小武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的梅梅。
被抓进去的小武并没有受到虐待,可是当做放松打开的电视却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虐待,当电视里自己的朋友接受采访兴高采烈为自己被抓落井下石的时候,他的双手被拷着,无法关掉电视,只能默默看完,看着身边的人群冷漠的面孔,这时候的小武失去了生命中的所有,——事业失败了,友情破裂了,爱情里去了,亲情冷漠了,他的灵魂死了!
看守所之外,凄凉的夜,一个不完美的声音,嘶哑地唱着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小武不是霸王,虞姬早已远去,而这首当年的流行金曲,小武曾经口哨中的歌曲,作为小武对于友情、友情、亲情的告别曲,再合适不过,小武不是霸王,可是霸王当年身边依旧有虞姬,而小武的结局无疑更具悲剧意味。
最后的结尾并没有交代故事的结局,作为执法者但是又同情小武的郝有亮将小武铐在大街上,去办一些事情,并没有险恶的用心,可是当冷漠的人群站在小武旁边围观的时候,贾樟柯并没有给小武镜头,故事戛然而止,一群边缘人冷漠地围观这边缘人群中的边缘人……

 2 ) 小武:行走在消逝中

不久前终于看了贾樟柯的《小武》,看的时候一个恍惚,觉着自己又到了那个不大不小的县城,像是喊着我的名字,我大街小巷的奔突着,身后的灰尘飞扬成不可名妆的模样,额头上的汗水成了一种多余的发泄。是啊,年轻的小伙子们,在一个学校里,除了荷尔蒙分泌,就只剩下汗水分泌了。当然,那时候,年轻的小伙子压根不知道是什么在不断的远去。有一天我们毕业,咣当的一声,哦,是我们的青春在远去,不断的远去。可是已经迟了。 那时候的我们精力旺盛非凡,你知道,这样的形容词尽管有些夸张,可是你却可以想见,一群年轻、精力旺盛的小伙子们,在尘土飞扬的县城里到处飞奔的场景,那是何其的壮烈。是的,我说的是那首歌:《霸王别姬》。屠洪刚在喇叭里唱得荡气回肠,谁也不知道,喇叭里的前一首歌里还放着小虎队充满奶气的声音:.....你的心我的心结成一个同心圆.....。我们完全不顾及什么突兀以及虚假,那些刚刚还在聊聊我我的男女生们,猛然间有了一种壮烈、凛冽于心间,站在食堂里敲起饭碗,叮叮当当:"我站在,猎猎风中,剑在手......"仿佛食堂外面就是乌江,那三楼的教室就是战场。在歌声中有人匆忙奔走,埋头不闻耳边的呼喊以及壮烈,直至将一个女生的饭碗撞倒在地上。然后,有人唱一句,"问天下谁是英雄"。这完全不合拍的事情屡屡发生----这本该是多么美好的青春的啊,作家、教育家、科学家们都在叫喊----然而就在这懵懂以及机械中,转眼即逝。 这世界是荒唐而合理的存在。小武与那个陪唱的小姐梅梅在唱着《心雨》----这首在中国大地上流行许久的爱情歌曲。贾樟柯以一首湿漉漉的歌来让我们知道,小武的爱情确实存在过。他像那时候的我们一样,与一个女人(我们的年代是女生)压马路,唱歌----这是小县城的爱情存在的普遍方式。小武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他只是抽烟,给女人关心,不停的找女人玩。而那时候的我们,只是学得很嚣张,让我们的情感像一场电影那样充满神奇而美好。然而我们失去了成年人的耐心,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我们莫名的行为,成就了一出可笑的闹剧。我们还是做不到那么多的美好倾注于这段时光。我们渴望的美好,在一个本该可以美好的年岁,被我们生生的错过,转瞬消逝。 那时候我喜欢上了行走----或者说,是喜欢上了四处走走。周末的时候,我们穿上白色的球鞋、运动服,在那个县城四处奔突。我们雄赳赳的追上并超越两辆并行的自行车----那上面坐着一对疑似恋人的年轻男女学生,然后在转弯的地方慢下来大口呼吸着,捂住不停要奔突而出的心脏,那自行车上的少女啊,她怎知我们对她谈论已久?我们在县城居民诧异的目光中自鸣得意的奔跑着,或者,他们很久没见过奔跑的少年了吧。当然,他们也可能怀疑我们是神经病。我们与县城的生活秩序不符,因此我们要被注视、忽视、蔑视。穿过附近的民居的时候,我们忽然想唱起那首歌:爱江山更爱美人。我们最喜欢那一句:那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我们没有江山美人,我们有很多的教辅和试卷,我们都不愿孤单。那个我们喜欢的姑娘,就像那个梅梅一样,后来不知去了何方,没跟我们说再见。那段我们奔跑过的路,据说已被钢筋水泥覆盖。我们走了,那些见证我们成长过的东西正在往后退去,往后隐去,往后逝去。 小武的生活里有台球、电影院(或者录像厅)、卡拉OK厅。那时候的我们,去得最多的是前二者。在台球厅里,染发的少年抽着烟,很臭屁的学着港台明星的扮相,喇叭裤,中分头。在录像厅门口,我们被耸人听闻的影片名吸引,那些影片名里蕴涵着:性、暧昧、武打。一个当街的喇叭清晰的传递着录像厅里的配音击打着我们稚嫩的耳膜,我们热血沸扬起来,像是唱着那首《霸王别姬》的那样激越,血脉顿时到了任督二脉。这样的生活在记忆里显得真实而荒诞。那是当时的我们么? 记忆里曾帮忙同桌写过情书,向那位漂亮的姑娘许一个今生今世。诺言写在花绿的信纸里,在当时的我们看来,显得馨香而美好。后来这样的情节随风而去,我们迎风而长。小武生活在"市场经济大潮"里,许多人翘首期盼能过上新的好的生活。"改革开放"像一阵风吹过,万物复苏然而诸如小武这样县城小民,却是难以受益。这样的情节随时上演,随风而去。这是多么不相合的两个比喻,却都显得如此的不真实。 我们后来逃出了县城,到了城市,到了一个更为荒诞的所在,我们美其名曰:发展。可是那个小武,锁在电线杆上的小武,用舌头顶在腮帮子上,他是反抗还是忍受?他毫无办法的,要过着县城里荒唐而平常的生活。像一头行走在沙漠里的骆驼,被绑在一根突如其来的电线杆上,看着满目的荒凉,看一切生活发生、消逝,又继续发生。

 3 ) 三色《小武》

[ 白 ] 晃来晃去的人

1

《小武》DVD画质爆烂,理由大概也只能用“地下电影”这个词来搪塞,于是小武就在2003年末这个开始寒冷的晚上对着我这个一点都不地下甚而颇为小资的人晃来晃去。此人把舌头顶在腮帮,斜着脸,手插在兜里很牛B又很猥琐的样子,让我想起那些被我抛在建阳城中已经不知死活的从前一起混的哥们——想当初,他们也是这样晃来晃去,一直晃了快十年啊,才把这种属于小城镇人特有的肢体语言留在我的记忆里,自己一股脑扎进堆满灰尘的生活。

在那十年之后,已经锻炼成一小资的我回到建阳,已经不和这些晃来晃去的人打任何的招呼了。某年春节我曾经看到一个当年啸聚群氓并对我照顾有加的哥们,踩着三轮车,拉一捆捆的劣质面包,诚心诚意地碾过建阳大街。我低下头来继续走路,以过客的姿态穿越过我成长的这个城镇,在心里头把玩回忆的惆怅与温情。我已经胖了许多许多,他认不出的。

当时涌上来的那种不肯相认的情绪我说不上来,也许是不想让自己的小资嘴脸被故乡人审视,也许是不愿意让踩在脚下的过去又重新复活骚扰自己。所以电影中小武昔日“同事”靳小勇的那份尴尬,我想我理解得了:这个人的心里大概还是有温情的,这个人仍然当小武是兄弟的,不过他确实感到了自己的过去和自己得到了的现在和自己将要争取的未来之间的无法调解。面对小武,他气急败坏。小武仍然是一个晃来晃去的人,他却自认为是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

2

“市场经济大潮”,嗯,以前的那些哥们没有跟我谈过,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们就不懂,因为还在初中的时候就曾有人煞有介事地跟我谈过他对“发财机会”的把握。那个人属于过早发育的典型,格外牛高马大,唇边还有让当时的我们足够惊诧的一抹黑毛。和我们这些身体羸弱的书呆子相比,他属于那种“社会上”的人,或许是因为历练得多,在好勇斗狠的街头生涯里,他已经提前想到了怎么利用他跟派出所、纠察队不打不相识的的关系来为自己制造发财的机会。

这样的想法,跟他嘴唇上的一抹黑毛一样,都是当时的我们所无法理解的,所以他的宏篇大论说完了,我们这些小字辈也就忘了。在若干年后的一次相遇中,他是以失败者的形象出现的,因为他还在建阳街头晃来晃去,怎么看也看不到任何弄潮儿的架势。那次遇见,我们一干人在他根本就没钱装修的寓所里吃了一顿简陋的火锅后便成鸟兽散,他没有机会向我们进一步讲解他是如何在现实中实行他当年那些非常超前的想法的,我也便没有机会向他详细了解一下他那些超前的想法又是如何在现实中碰壁的。

3

我在1993年上大一的时候方知道有“市场经济大潮”这个说法,此前都只能算是晨钟暮鼓、醉生梦死。刚进厦大,就迎来《废都》的风行,有教授开了讲座,拿一支烟,不用讲稿,说的是贾平凹的农民身份加旧文人骚客意识,才创造出《废都》这个怪胎。至于何事何物激得现实中的老贾或者是小说中的庄之蝶如此郁闷呢?教授说,是“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无所适从”。

斯言诚矣。当时我这个山里来的少年已经见识过厦大海边潮水的声威,又听别人说那还只是“小潮”而已,真正的“大潮”,有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钱塘江潮,惊天地泣鬼神。大潮既来,一切琐屑之物不复得存,小贝壳、小鱼、小螃蟹、小瓦片,以及我等小民的小情绪、小智慧、小矛盾,纷纷站不稳脚跟,随泥沙而下,能够如贾平凹那样在脚跟松动身子下沉之际,还气沉丹田提笔记录将死未死感觉的,应该已经是非同凡响之辈了吧?所以听完教授讲演之后,随即找来一本盗版《废都》,致以景仰,就好像这回我买下《小武》的盗版DVD,致以景仰一般。

贾平凹有一个陕西商州,贾樟柯有一个山西汾阳。如今,贾老前辈给人的印象大概只是整天把玩石头、写作美文的“世纪末颓废文人”,小贾却一头迎上一股他也在其中推波助澜的独立电影制作大潮,以“独立导演”的身份拍他的“地下电影”。

其实“独立”和“大潮”本来是水火不容的东西,就好像小武,如果他非得保持“独立”的姿势,就只能在“大潮”的边缘晃来晃去。这种“独立”显然是出自无所适从,因为身边的东西都变了,他找不到方向,于是只好效法贾老前辈,成为一个颓废派。

4

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有一种自卑感。我读的是中文系,成天看些小说诗歌和更加不切实际的哲学书,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能做什么。相形之下,那些学经济、学法律的就显得前程远大,很多人甚至在校的时候就开始挣钱了。我常常对学经济的朋友表达我的郁闷,说:你们算是赶上好时代了。

1993年,我开始读本科的那一年,正是“市场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尽人皆知的时候。

所以我那时很有沦为颓废文人的危险。相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留着长头发,穿着破牛仔裤,搭拉着拖鞋,成为一个在校园中晃来晃去的家伙。在厦大我游逛了7年,就算后来头发剪短、衣着勉强整齐的研究生时代,晃来晃去的感觉还是没能够从心底除去。我时常感觉到自己和现实的不够协调,对就业充满了恐惧。事实上,也只有在暑假和春节期间,回到家乡的时候,看到昔日的哥们仍然在建阳街道上晃来晃去,才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脚踏实地——说什么,也比他们有目的一些,身份也好一些吧?毕竟,我是逃出了这个小城镇。

因此那种和他们不敢相认的情绪,也就有了另一种相应的解释:其实,我和他们一样,都是些晃来晃去的人;我害怕他们,是不愿承认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方向。

《小武》结尾的时候,他被铐在路边,周遭陆陆续续挤了一些旁观者。那些人不知道这是在拍电影,自然都是所有充当了看客的中国人的嘴脸。他们都在笑。相对于一个被逮到的小偷而言,他们明显有尊严很多,他们的生活明显有目的一些。小武把舌头顶在腮帮,斜着脸,却没办法把手插在裤带以掩饰自己心里的荒凉,所以他只能蹲在地上,郁闷地晃来晃去,那些人原来也是在街上晃来晃去的,现在可以站定了,一起来嘲笑这个倒霉的偷儿。


[ 红 ] 霸王心雨

在《小武》电影的行进里基本上找不到配乐的踪迹。我们只能说,《小武》的音乐就是生活里出现的各种声响,比如录像厅播放的《喋血双雄》的枪声,比如夜幕下汾阳街头飘来飘去的卡拉OK歌声,比如自行车铃声、鞭炮声、鸡叫狗叫声等等。所有的电影都有声响,不过我更愿意把《小武》里的这些声响当作配乐般聆听。这样,里头的“通俗歌曲”也许就值得注意。

这些歌曲平时听起来就恶俗得搞笑,这回,贾樟柯甚至让他的老乡用山西腔唱起了屠洪刚的《霸王别姬》,简直形同恶搞。不过,这种歌声飘荡在汾阳街头的夜色里,确实又让人觉得无比真实——就像我们身处的这个真实的中国。

算起来,《小武》的“电影插曲”也有十来首吧,应该都是那个年代(香港回归前夕)最最流行的口水歌,具体歌曲名我是记不大清楚了,因为自己对此实在是陌生得很。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场景的“插曲”,其一,是小武去探望病中的梅梅,给梅梅买了热水袋,梅梅唱了王菲的《天空》。我们知道,《天空》的歌词是台湾人所特有的那种文绉绉的表白,放到这部粗糙的片子里,就有了怪怪的味道,不过因此也相当突出了梅梅心里头的悲哀(她唱着唱着就哭了)。其二,是小武陪梅梅去做头发时,镜头里是师傅给一个男人打泡沫刮胡子的全过程,放的歌曲却是麦克·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这就很搞笑了,而且有荒诞的效果。

要说这部电影有主题歌的话,我认为是那首《心雨》,而且,是毛宁和杨钰莹这对金童玉女对唱的版本,不是李碧华的那个版本。这首歌在电影里大概出现了3次,都是很随意地出现的,和人物的情境没一点儿关系,最多起的是道具的作用。我把这首歌当作“主题歌”是因为它的做作得要命的歌词,以及这首歌在中国所有的卡拉OK厅里遭受的非同寻常的礼遇,当然,更重要的就是在电影里透露出来的对小武们的命运的暗示:

“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为什么总在那些飘雨的日子/深深的把你想起//我的心是六月的情/沥沥下著心雨/想你想你想你想你最后一次想你//因为明天我将成为别人的新娘/让我最后一次想你……”

实在是让人牙酸得不得了的一首歌曲啊!然而这是卡拉OK里点唱率最高的对唱歌曲之一,更为搞怪的是,谁都可以一起唱:男主任和女下属、老板和三陪、老头和少女、将要结婚的恋人、多年的夫妻……谁都是唱得那么投入,尤其一句“因为明天我将成为别人的新娘”,不少人是颇有专业水准地唱出了颤音的。我不知道,他们唱这首歌的时候,是真的抱着一股为艺术而艺术的境界呢,还是借此宣泄自己隐秘的情绪?

在电影里,爱唱这首歌的梅梅的消失是没什么理由的,她像所有飘荡在中国底层社会的女子那样地消失了,甚至没有跟小武道别。《心雨》首先暗示了她和小武必须分离的命运。

小武属于那种只能被社会抛弃的人。他被自己的过去抛弃(他当年走南闯北的同伙靳小勇上了正道,连婚礼也不通知小武),被所爱的人抛弃(都是身不由己的人),被土地抛弃(老爹拿着一根大棒把他逐出了老家家门),被群氓抛弃(铐在路边,在围观者的目光下彻底异化为社会之外的人员)。更深远一点说,他被这个时代抛弃了,被中国抛弃了。身边的一切都离他而去,都“成为别人的新娘”。

《心雨》这首歌于是成为《霸王别姬》中那种伪壮烈的别离(“我站在猎猎风中……”)下的真实的情绪所在,这种情绪是无奈地只能呢呢喃喃着的,连感伤也算不上,只能说是窃窃的哀怨。山西汾阳尘土街头,小武用口哨吹出这首歌,带着空的灵魂和被拆迁掉的过去,和全中国无所适从的城镇青年一样,晃来晃去。这个不无猥琐的小人物,为我们身处的时代留下了一个告别的身影。


[ 蓝 ] 没有诺言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冰冷的世界。有时候你感觉到了一点温暖,那实在是因为世界的冰冷已经侵入骨髓。

在没有目的彷徨中迷失的那些家伙多半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他们看见那些坚定不移的人们抱着赴死的决心奔向最终的虚无却没有一丝回顾的样子只能自惭形秽;如果狂欢的人群涌过来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抱着自己可耻的孤独躲到安静的角落里悄悄地腐烂掉。问题是连他们的自我腐烂,都要被干涉。

我获悉,某某年时的中国突然向所有的子民公开她那张正在肥沃地开放着的面容,近观者窥见面容上每个毛孔蔓生而出的无名菌类如此盛大地聚集着以庆祝狂欢的开始,你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惊怖。我知道,最脆弱的一些人已经死了,他们卧轨、溺水、自残,或者在流放的路上被兽类吞食。

后来,存在主义者小武在山西汾阳街头和他的前辈阿Q那样自发地思考,不知道他是不是在乘坐长途火车寻访亚历山大的途中遇见了第欧根尼,反正他决定缩在自己的桶里晃荡一辈子了。由于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的出现——可能是那一场不像恋爱的恋爱,可能是他妄图向坚定不移者展现他的尊严,也可能是他竟然敢对那些丢失了钱包的群众炫耀自己的道德——他的桶碎得一塌糊涂。这个游游逛逛恶意搅乱坚定不移者视线的他者,当然要交给正义的大手改造。

在此我根本不想探讨这个虚构的人的命运。这个夜晚我坐在这里心乱如麻,我试图许出一些诺言,但在小武的沉默中,我看到了他放弃诺言的理由。

 4 ) 再看《小武》

“故乡”——贾樟柯电影中最令我迷恋的颜色与母题。

我与贾樟柯电影的狭路相逢,还在大学时代。那时候我在广院(今天的传媒大学)读电视新闻,学纪录片。那一年林旭东老师做了一个讲座,我鬼使神差地跑去听。在讲座上,林旭东老师放了贾樟柯的《小山回家》,一部纪录片色彩浓厚的短片,那粗粝凝视的画面令我久久无法忘怀。

多少年后,我才理解了“回家”二字在贾樟柯电影中那份沉甸甸的重量。

紧随其后我看了《小武》,完全爱上了这部电影。《小武》的故事发生在贾樟柯的“家”,汾阳县城,那个距离我南方的故乡接近2000公里的地方,但我却在《小武》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故乡,那个东南一隅的海边县城,仿佛看到我成长的县城中的人和事,那份心有戚戚焉的慨然和触动,实在美妙。

究竟是什么东西打通了南与北,连接了时空,让一个80后的我,在一个70年代生人拍摄的电影中找回了自己的记忆?

《小武》上映20年后,2018年,我回到故乡,在家中重看了这部电影,终于拾到了答案。

《小武》故事发生的90年代末期,正是我成长的岁月。那是改革开放后的20年,《小武》之于我,有点儿像《站台》之于贾樟柯,是成长的痕迹。汾阳一如我的家乡,虽只是局促的县城,却是整个社会变革与冲撞下的缩影。

不同于大城市的庞杂和分散,县城的人际关系紧密,人际关系的变迁和冲突显得尤为突出明显。贾樟柯曾说过《小武》的原名是《靳小勇的朋友,胡梅梅的傍家,梁长友的儿子,小武》,那是一个靠人物关系设置层层推进但又近乎各自独立的三段式叙事。虽则贾樟柯说他三段式叙事的源头是《无用》,但其实在《小武》中他的叙事偏好已经初见端倪,他习惯用多角度去刻画主体,或是为了追求一种全面性和复杂性。而在《小武》中,这种多维角度则源自小武周边的人际关系。

有趣的是,《小武》故事的一开头,靳小勇这个人物并非直接出场,他的名字第一次被提及,是从小武和靳小勇共同的朋友“更胜”口出道出,而小武得知靳小勇要结婚,则是来自被他唤作“郝老师”的老警察。《小武》写的是小武,侧面却写出了一副关系紧密的县城群像。而令我觉得亲切的是,这些近乎妯娌的县城关系中透露出了一种我所熟悉的、小地方的那份浓厚的人情,就像老警察与小武,虽然身份完全对立,却呈现了一种难得的熟悉和亲和,小武唤老警察作“老师”,老警察也完全待他如同晚辈一般,在“警察”身份的严苛之外也还有一份宽容和爱护。

这种人情,非但唤起了我的县城记忆,某种程度上,竟然也令我想起了幼时对于“港片”的印象。是的,看《小武》,我有种强烈的感觉,像是在看一部香港电影。90年代,我的观影哺乳,完全来自于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中除了热衷表现邻里的亲和与人情,也经常呈现出一种武侠式的情义与情怀。而《小武》中,恰好两者兼备。小武这个人物,就像武侠小说中的草莽一般,虽身份卑微,却有着一股执拗的、对于情义义无反顾的坚守。所以当《小武》中响彻出录像厅中吴宇森电影的对白时,实在令我有些不谋而合的兴奋。而小武的“武”字,也很难不令我产生诸如“武侠”一般的联想。

正因为有情有义,所以在变革之中就更显得怆然,那是武侠小说中的“悲壮”,是英雄人物的时不我与。贾樟柯的电影始终贯彻着一个命题,是时代的变革与个体情感的冲撞,是社会极速发展所带来的高度物质化和阶级分化,令情感产生的迷茫与无所适从。《小武》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场戏,是小武去找靳小勇,当他把红包交给靳小勇,靳小勇却不要,将红包扔回给他,那个红包恰好掉在小武翘起的二郎腿上。那场戏是一个长镜头,当红包落在小武的腿上时,那一刻的小武实在令我心酸、心疼,他是那么尴尬、不堪,却仍要努力维护着自己的自尊、维系着那份执拗,那是我最欣赏的一段王宏伟的演出,因为他表现出了那场戏的残酷,也正因为残酷,看出那个人物内在无比的深情、孤独与哀伤。

20年后的2018年,改革开放的40周年,我们的故事和20年前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是愈演愈烈。变革来得越来越快,个体的命运在时代之中有若微尘,更多的情感在物化的年代中不知何去何从。在我南方的故乡中,那份感受更加深刻而真切,阶层分化和贫富悬殊令越来越多的情感关系渐渐疏离。回头再看《小武》,并未觉得是20年前的电影,因为那些命题,那些冲撞,在此时此刻依然成立,依然照进现实。

而贾樟柯的可贵之处不止是纪录了变革时代中的无奈和迷惘,更重要的是他用电影纪录下了在时代变革之中个体情感的珍贵。纵然面对变化的猝不及防,有着山河依旧人面全非的感伤,但个体的生命力永远是充沛的,情感永远是人最重要的依托。就像在贾樟柯电影中无处不在的流行曲,都象征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最朴实纯粹的个人情感。只要旋律一响起,就会令人泛起记忆,想起最弥足珍贵的回忆与感情,就像《小武》里的《心雨》《给爱丽丝》,就像《山河故人》里赵涛伴着《go west》再次起舞,脸上带着百般情愫的复杂笑容。

题外话,回到故乡,其实我的父母还给我讲了一段往事,原来东南一隅的他们与山西也有过交集,那却是我从未知晓的他们的历史。1987年,我两岁,那时我父亲有好朋友在太原承包了一段铁路工程,便拉上了当时生活尚算窘迫的我的父母。当年有那么多北方人南下谋生,那时我的父母却为了生活出走山西。母亲说她和父亲坐了足足38个小时烧煤的火车硬座从南方来到了太原,火车上人群摩肩擦踵,到了太原他们已经精疲力尽。工程进行了两三年,他们和那位朋友耗费心力,却到底没有赚到什么钱,后来也再没有什么来往了。

不知道父亲的那位朋友现在怎么样?他们是不是还会回忆起那些在太原一起的日子?他们中有那么多小武,那么多靳小勇,都在飞速变化中疏远、消散了。但在父亲口中提起,只说“那时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而我只记得父亲常哼唱刘欢的《少年壮志不言愁》,而那是1987年的电视剧《便衣警察》里的一首歌。

 5 ) 小武的问题

我跟朋友讲到为什么那么多人(包括我自己)喜爱《小武》的时候,对方回答说是不是有点象新现实主义。我愣了下,马上想起德.西卡也是贾樟柯热爱的一位导演。拿新现实电影对照《小武》,恰好可以看出后者的好与不好来。

实际上,与其说《小武》象新现实电影,不如说宁瀛的《找乐》(继续鼓吹《找乐》)更象继承了新现实风格的完整之作,她本身就是在意大利学的电影。

《90年代的“第五代”》里采访宁瀛,她谈到新现实电影的特点,说《偷自行车的人》没有被人说透的一部分,就是它“把社会问题凌驾于人的问题之上了”。我自己也是坚持反对那种“凌驾...之上”论调的人,现在重读这篇访谈,发现其中对新现实电影的议论都正好可以拿来对照《小武》的不足,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包括她强调的那句巴赞的话:“在一个已经经受过,现在仍然经受着恐怖和仇恨困惑的世界中,几乎再也看不到对现实本身的热爱之情,现实只是作为政治的象征,或者被否定,或者得到拥护...”。这完全就可以拿来讲贾樟柯了。

《小武》的好处大家已经说了很多,我们都知道了,不过它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贾樟柯对小武充满感情,但同时他又太过“袒护”这个角色,使他完全是位落难的、被转型社会抛弃和牺牲的人物,小县城版的周润发(碟血双雄里那个角色)。这些都没有错,但他把小武表现的太完美,从一开始小武被靳小勇“抛弃”,观众心目中的天平就强烈地倒向小武了。新现实电影不是这样的,没有这么强烈的主观色彩(或者往大一点,严格来说,真正好电影不是这样的),而更多的让事件本身说话,一个冲突接一个冲突,人物和环境的外在内在互动都更复杂些。

《小武》本来的标题叫《靳小勇的哥们、胡梅梅的靠山、梁长有的儿子:小武》,整部电影就是讲尚情义的小武先被昔日同为小偷,今天变成大佬的哥们背叛,然后与歌厅小姐胡梅梅的爱情又无疾而终,最后被父亲打出家门的故事。我们眼看着小武一步步被社会与家庭疏离、抛弃,但我事后老想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太道德判断了,我想说的是过分主观的视角和三段式故事的设计都使电影显得不够自然。社会写实是贾的强项,《小武》里到处都是象征国家机器高速运转的高音喇叭,但他其实不必那么袒护小武,真实生活中小武与环境的冲突一定比这要更丰富完整。

这问题在《站台》得到了一些改善,不过《站台》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6 ) 贼的人生亦如歌

人生如歌,对衔着金匙一路顺风顺水的幸运儿而言,是一首浪漫得过于轻俏的BOSSA NOVA;对草根若小武者,则是一首粗制滥造人人能唱,跑腔走调得有些荒唐的卡拉OK吧。有多少人,一生在麻木地唱这歌,却浑然不知歌名曰《生之悲歌》。

投胎是个技术活,你若失手投到那样一个整日煤烟笼罩暮气沉沉的乡村,有一个动辄操家伙揍人的爹,一个几句话不对就叫你滚蛋的娘,你也许会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为人中龙凤,百分之一的机会沦落成小武甚至更糟,最有可能的是在小县城或大地的某个旮旯庸常囫囵地度过一生。是这哪一种经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找不到幸福在哪里。

但有几个人会同情这个穿着邋遢西服,身子永远站不直,拧着脖子看人,说话霸道表情茫然的命运弃儿呢。人们会帮助山区留守儿童上学,却无法同情一个一次次向路人出手、自甘堕落的贼。因为他是贼,被朋友唾弃,被撵出家门,被女人欺骗,被铐在大街电线杆子上都是活该吧?听上去像个笑话,却是恶性循环生出的莫大悲剧。

小武令我想起《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偷一块面包最终坐了19年牢,雨果是这样说的:“在我们的文明里,有许多令人寒心的时刻,那就是刑法令人陷入绝境的时刻。”比起法律,道德的绝境更令人寒心吧。

同样是贼,《偷自行车的人》里的爸爸就博人同情得多,因为贾樟柯的片子不拔高,也不煽情,只是拿一段“真实”的生活场景给你看,个中感受观者自便。

P.S.不管影评家们如何上纲上线,于我倒觉得贾的作品更像是老《东方时空》里《生活空间》那样的小栏目,当然“摆拍”的成份更多些,加上“浪奔浪流”、《选择》那样的黑色幽默笑点设置若干。贾是极有敏锐洞察力和狡诘民间智慧的。

 短评

旧的已经拆了,新的在哪里呢?时代转型变革时期的困窘,有人搭上了顺风车,有人追不上步伐显得很狼狈,亦有人无所适从眷恋过去。小武的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这是深情的一桩悲剧。结尾的群众围观长镜头十分震撼,几乎让我都感受到了被窥视和围观的困窘和不适。影片里屡见的“烟雾”意象也十分动人。

5分钟前
  • 凉水
  • 推荐

摄影的粗糙弄拙成巧,呈现了绝佳的记录风格,贾樟柯的编剧能力和对于电影语言的出色把握更在这部简单直接的电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年代记忆的运用有些泛滥,却也在最大程度上还原时代,至于“迎合西方审美”一说,我只想问,到底是电影工作者选择了崇洋媚外,还是某些国人选择了醉生梦死的粉饰太平?

8分钟前
  • 楚翰彻
  • 推荐

小武小武 情深不寿

13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无言以对!这部电影太好了。。他在社会的边缘存活,纯情,道义,无奈,都交织在这一个人身上。歌我首首会唱,可是看完电影觉得这几首歌已经完全不是当年那个意思了……

1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血淋淋的现实里,有个贫穷的理想主义者。

15分钟前
  • Enjoy_時光機。
  • 力荐

行了,我低级,我就是欣赏不来这种小众电影,看不下去啊

19分钟前
  • 毛利
  • 较差

贾樟柯绝对是最会省钱的

21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无力感,彻头彻尾

23分钟前
  • 路人X
  • 力荐

贾樟柯那一流的所谓艺术片全是这个德行,尽力还原了生活常态与社会真实,却让真正属于这个群体的人根本看不下去,这种一帮文艺青年的”感同身受“是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伪命题,根本作不了数的。

28分钟前
  • 砚小朵™
  • 较差

有位姓胡的小姐呼你,祝你万07.01.13观影…………事如意。……困境中的人,是否真的没有出口?……村口那条路很长,走起来很累。又一部看完无言,想骂人的片子,MD

31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小勇、小武1982+1987刻在墙上的身高记录。结婚时要给他六斤钱。《心雨》献给亡者还真贴切哈哈。

35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1997,导演:贾樟柯(中),27岁。《小武》是贾樟柯的首部长片,制作简陋、画面粗糙,但影片真实,直接,沉痛,温柔,有力,导演的思考方式与感情方式在片中有完整而深入的表达。本片在第48届柏林电影节等7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法国《电影手册》评论认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

37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贾导果然是悲天悯人!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讲堂】

41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太棒了。一个看似病态幽默的故事,但是如果你是个在中国生活过的人,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个故事而已。

46分钟前
  • ms.鳄鱼
  • 力荐

第一部贾樟柯。为贼不够理想,为人不够现实,所谓有情无志,最可怜不过如此。

48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王小波说“尊严就是,你在任何地方都被当作一个人物来看待,不是一个东西来看待”。贾导用最真实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尊严。生存的拘谨、夹缝中的悲苦、动荡社会的不安,以及平凡人的感动。虽然电影已经过去14年,小武还是真正存在于我们身边,那个没有理想,没有出路,被社会抛弃的闲杂人等,现在唤作屌丝

49分钟前
  • august
  • 推荐

送不出去的礼金,是找不回来的情分,就算天天去看喋血双雄,也抓不住纯真。唱不出口的心雨,是说不清楚的孤独,就算天天守着呼机发呆,也留不住旧人。谁说盗贼不讲仁义,谁说欢场没有真情,只是这天色变得太快,小武还来不及驻足,却已经到了黄昏。贾樟柯用粗粝的影像,却清晰的勾勒出一个被遗忘的人。

53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可能在当年出来这么一部片的确能震住一批人,现在看来实在不足为奇。

5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浙江台1818黄金眼节目。采访一个小偷,问他为什么干这行,本以为他会说生活所迫之类的。结果小偷说——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有的人演警察,有的人演小偷。总要有人演小偷

56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地下影片,为什么地下?

59分钟前
  • 白羽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