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之谷

全10集

主演:利奥尔·阿什肯纳齐,亚伯拉罕·阿维夫·亚录许,乔伊·列赫尔,毛尔·施韦泽,汤姆·阿芙尼,阿卜杜拉·埃尔·阿卡尔,欧哈德·诺勒,阿米·斯莫拉特齐克,Lee Biran,Shahar Taboch,Ofer Hayoun,Imri Biton,Ido Bartal,Claire Ben-David,Lidor Edri,Tom Gal,Tom Hagi,希萨姆·奥马里

类型:美剧地区:以色列语言:希伯来语年份:2020

 剧照

泪之谷 剧照 NO.1泪之谷 剧照 NO.2泪之谷 剧照 NO.3泪之谷 剧照 NO.4泪之谷 剧照 NO.5泪之谷 剧照 NO.6泪之谷 剧照 NO.13泪之谷 剧照 NO.14泪之谷 剧照 NO.15泪之谷 剧照 NO.16泪之谷 剧照 NO.17泪之谷 剧照 NO.18泪之谷 剧照 NO.19泪之谷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你以为这世界上真有不怕死的军队吗?

好多被新闻联播灌大的傻孩子,都以为那个时候的战士不像现在,应该都是勇敢不怕死的,觉得导演故意把以色列国防军战士拍的过于神经兮兮的,真以为犹太人都是伟大的战士吗?

举个傻孩子们可能最不想听的例子:为了收容患战争创伤后遗症的志愿军,国内特地建了大型的荣退军人医院(当地人就叫神经病院),多说真没意思,查查资料再好好自我思考一下,那时的志愿军都这样,对越自我反击战后轻度患者高达20.7%,你们?还觉得战争好玩吗?所有的战争,不管正义与否,留下的就是一片哀嚎,一地尸体,一座神经病院。

故,不要再在别人拼命反思的时候秀自己的低智商,连周边环境如此恶劣,女人上街还背着突击步枪的以色列都在反思战争,反思当年达杨对阿拉伯国家的藐视政策以至于形成了阿以对抗世界,可见他们是多么的渴望和平生活。

西方世界军队在二战后的认识就是一定要把武器形成带代差优势而不是靠精神,炮要比你准和狠,不行就呼叫飞机支援,有了这些保障,普通步兵才会稍微安心不发神经冷静打仗,靠精神?一顿炮火就教你做人,这也是为何兔子军队长期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原因,上层领导都知道精神靠不住,就看歌颂电影后自以为是的小韭菜,一上战场铁定先拉屎。

拜托,为了你的家人,好好做一个怕死的人,被动不动就叫嚣打仗,世界真不缺你这根韭菜,但你对你的家人很重要且是无价的!

 2 ) 无

兄弟连以后战争题材的又一力做,开始还貌似抗日神剧,结果翻看历史,赎罪日之战作为装甲部队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像军事教科书一般的存在,想想犹太人苦难的近代史,早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对犹太人口诛笔伐,然而以色列人独立寒江雪,他横任他横,我自一口真气丹田存[呲牙]犹太人如今气定神闲了,而在风口浪尖的华人呢?如何不叫胡马度阴山[偷笑]

 3 ) 现代战争

现代战争已经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所有战争都是利益争夺战争,都是利益斗争的总爆发,大国崛起总会有铁血代价,然而清醒的人都是少数,血泪是无人知晓的,现在是2021年了,还是没有人看到这一点。人比战争强,人比战争强。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古以来,战争就是被美化的,现代传播手段广了,人们解放了思想,看到兄弟反目,父子成仇,认识到战争哪有那么简单,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都是留恋不及就奔赴黄泉,没有人喜欢战争,鼓吹战争的人都是有目的的,有利益的,然而战争却总是避免不了,不想打却又不得不打,整个世界都在打,打成一个历史轮回,偌大的战场,容不下一个儿子的生命,像是必然走向死亡,听到指挥官的谎言,战争竟然如此荒谬。 一切从未改变,都是棋子而已,弃子而已。

 4 ) 电影与现实-《泪之谷》幕后细节大盘点

常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德国军事中心”、sonicbbs等军史网站和《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如您对军史及军事题材影片感兴趣,请关注本人今日头条号:诸神的黄昏研究会

微信公众号:诸神的黄昏研究会(或可搜索“WarArtStudy”)或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

未来将带来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近日追完了HBO于今年10月19日首播的以色列电视影集「泪之谷」(עֵמֶק הַבָּכָא),该片罕见的以中东战事为背景,通过三条故事线(坦克兵、边境要塞的军情人员、记者和女兵)再现了以色列因1967年六日战争的大胜而忽视了了危机,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爆发时的困境与绝地反击的。

关于此战的过程市面及网络已有大量作品,本文不做赘述,但作为军迷,本剧情背景及剧中登场的兵器却值得研究及考证,亦能发现与真实历史对应及不符的地方。

何为「泪之谷」

在1967年6月上旬的第三次以阿战争(六日战争)中,以色列空军率先偷袭歼灭埃及空军,南方挺进埃及西奈半岛直抵苏伊士运河、东方直取约旦的约旦河西岸,再北攻叙利亚戈兰高地,获致压倒性胜利;最后占领包括西奈半岛、加萨走廊、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等广袤的区域。

1967年6月7日攻陷耶路撒冷后,在哭墙(הַכֹּתֶל הַמַּעֲרָבִי)前的以色列伞兵们

之后接续三年以阿消耗战(希伯来语称之为לחמת ההתשה,阿拉伯语称之为حرب الاستنزاف),阿拉伯邻邦均无法夺回原领地。

苏联授予在消耗战期间于埃及境内服役的苏军人员的勋章。上面俄文为Москва-Каир(莫斯科-开罗)

1973年10月6日正逢犹太人一年中最神圣的赎罪日(יוֹם כִּיפּוּר, Yom Kippur),必须祈祷且不得进食与工作。

当日下午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埃及由南方渡过苏伊士运河突击西奈半岛、叙利亚由北方往戈兰高地夹攻,第四次以阿战争(赎罪日战争)爆发。

10月6日,埃及空军的苏-7战斗机对巴列弗线进行空中打击

10月7日,埃及军渡过苏伊士运河

此役以色列一时抵挡不住双面攻势损失惨重,但随即在10月8日击退叙利亚攻势返回战前国境线、10月12日迫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北方阵线稳定后,以色列国防军在10月15日晚间横渡苏伊士运河侵入埃及,但在运河西岸攻势受阻。最终在10月25日达成停火协议。

「泪之谷」为犹太教与基督信仰圈的成语,意为痛苦受难之地。该剧第一季描写赎罪日战争的北方戈兰高地叙利亚前线,「泪之谷」即指称此阵线以叙激战的区域。

以阿双方的战术弱点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以阿战争(六日战争)大获全胜掠取大量领土,接续的三年以阿消耗战又成功抑制阿拉伯邻邦夺回原领地的企图;因而深信实践既有的战术理念就能获取军事胜利,就如同两次大战期间的法国一般。

当时以色列的胜利模式是先不计任何手段取得空中优势,再以空中对地近距离支持掩护装甲部队前进。所以其建军原则就是极端强化飞机与坦克,忽视步兵与炮兵。

然而在1973年第四次以阿战争(赎罪日战争)爆发之前,埃及与叙利亚在步兵反坦克武器及地对空导弹防御网的技术、数量、规模已有长足进展。

战争爆发前以色列军事情报局(AMAN)并未获取其战备情况,因而阿拉伯联军选在犹太赎罪日发动突袭完全出乎以色列预料之外,导致以色列空军无法如六日战争般以偷袭歼灭地面敌机方式在开战时即取得空中优势。

虽然以色列空军空战缠斗仍是技高数筹,但阿拉伯联军地对空导弹防御网却使其无法有效进行对地近距离支持,使坦克在面对阿拉伯联军八至十倍的数量劣势中损失惨重。

一架被击落的以军A-4攻击机残骸,现藏于卡罗的十月战争纪念馆

同时阿拉伯联军步兵以反坦克武器固守据点,即能让无步炮协同的以色列坦克久攻不下、蒙受重大损失,而以色列换以伞兵攻击后却能轻易夺取。

本片对以色列装甲部队作战的呈现与当时的状况相去不远;而阿拉伯联军已采步战协同模式,但其拙劣的指挥及僵化的战术教范导致实战中步坦协同无法发挥。

简言之,埃及和叙利亚有步坦协同的编制,但实战绝少有步坦协同的发挥。

赎罪日战争中,阿拉伯联军的进攻模式是坦克向前冲,机械化步兵也乘车随伴向前冲;全无侦察、侧翼防卫、迂回包抄的战术规划,只是跟着坦克一起冲的步兵而已。

指挥部一旦被毁或失去联系,只知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部队就继续向前冲,与敌军正面硬拚数量优势;甚至不知要驶离道路绕行前方毁损车辆,因而自行迟滞攻势。

于是有大幅数量优势的攻方就不断为守方的小部队伏击蚕食,逐渐瓦解而败退。


真实历史与剧中的坦克

在赎罪日战争中,装备马加奇3型坦克(Magach 3)的以色列国防军新编第421旅已配备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Armou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该旅也是以色列开始反攻后,率先横渡苏伊士运河侵入埃及的部队。

美制M48与M60等巴顿系列坦克的衍生型及混合升级版在以色列统称为马加奇坦克(מגח),再赋予各自的型号,马加奇在希伯来语中为“攻城锤”之意。

在赎罪日战争爆发前,以色列国防军既有的马加奇 1 (M48A1)及马加奇 2 (M48A2C)均已更换发动机升级为A3规格,并换装无炮口制退器的美制105 mm M68线膛炮(即授权生产的英国L7线膛炮)。此混合升级的M48A3称为马加奇3型。

赎罪日战争中,以色列500余辆马加奇坦克全数部署于南方西奈半岛埃及前线,而具备APFSDS弹种的苏制T-62主坦克数量仍少。

当时以色列坦克常用的脱壳穿甲弹(APDS)、高爆反坦克弹(HEAT)及碎甲弹(HESH)已足以应付阿拉伯联盟的主流T-54/55坦克。

而本片剧情为北方戈兰高地叙利亚前线,该战线并未部署美制巴顿系列的马加奇式坦克,而是另一种肖特式坦克。

在赎罪日战争爆发前,以色列国防军千辆英制各型“百夫长”坦克(Centurion)均已换装美制105 mm M68线膛炮(即授权生产的英国L7线膛炮),统称为肖特坦克,肖特(שוט)在希伯来语中为“鞭子“之意。

此M68线膛炮同为马加奇3型坦克(M48A3混合升级)所搭载,可发射APFSDS弹。但当时APFSDS仅属实验性弹种,直到70年代末才正式量产。

本片第八集中提到肖特式坦克的三种反坦克弹:

脱壳穿甲弹(armour-piercing discarding sabot, APDS)、

高爆反坦克弹(high-explosive anti-tank, HEAT)、

碎甲弹(high-explosive squash head, HESH);

这就是当时以色列国防军装备105 mm主炮的各式坦克使用的主要弹种。片中作战中的坦克组员口白也常提及装填HESH或APDS,HEAT反而未提到。

下图为赎罪日战争时以色列坦克大多数搭载美制105 mm M68线膛炮使用的弹种,由左至右分别为

脱壳穿甲弹(APDS)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

高爆反坦克弹(HEAT)

人员杀伤弹(APERS)

碎甲弹(HESH)。

第九集的肖特坦克弹药补给场景中,以外形可判定弹箱旁为三枚HEAT,弹箱中为两枚APFSDS。但当时APFSDS尚未广泛配发,应是APDS才合理。

本片全为希伯莱语。

动能穿甲弹诸如APDS在希伯来文文为חודר שריון。成形装药(shaped charge或hollow charge,即高爆反坦克弹HEAT)在希伯莱文为מטען חלול,即意译的hollow charge,发音为ha’lun。

碎甲弹(squash head,即HESH)在希伯莱文为פגז נפיץ פלסטי,简称מעיך,发音为meiich。第八集介绍肖特坦克使用弹种时就是依照חודר שריון (APDS)、חלול (HEAT)、מעיך (HESH)的顺序。

整部剧集中,坦克长指令大多是装填APDS、偶有HESH,而HEAT大概只有第八集介绍坦克弹种时才出现。影集肖特坦克内部可见APFSDS (历史上此时不应存在)及HEAT,未见HESH。

但不论指令为何,装填手填装的都是APFSDS。英文字幕将指令全翻成HESH;中文字幕以穿甲弹指APDS、空心装药榴弹指HESH,显见已注意到填装弹种指令的差异,但将HESH误为HEAT。

举例而言,首次坦克战中,车长指令装填动能穿甲弹חודר שריון (APDS),但英文字幕为HESH。

肖特坦克内部确实有HEAT,而装填手依指示填装5年后才普及的动能穿甲弹APFSDS。

下列场景指令应为装填碎甲弹מעיך (HESH),中文字幕为HEAT,装填手一样填装APFSDS。

顺带一提的是,本次战争也为以色列改装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最后一役。1952年量产的AMX-13轻型坦克为战后首辆极为成功的法制坦克。AMX-13搭载法制75 mm SA 50 (或称CN 75-50)坦克炮。

此炮虽非如传言直接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豹式坦克的7,5 cm KwK 42 L/70坦克炮,但其设计确实基于KwK 42。

SA 50将倍径缩短为L/61,炮弹尺寸75 x 597R也较KwK 42的75 x 640R炮弹尺寸为短。但其推进药有所改良,而得以达到与KwK 42类同的1000 m/s炮口初速。

以色列自行改装的谢尔曼M-50即搭载AMX-13的CN 75-50坦克炮(以色列购置后称为M-50),1956年面世。

其次世代改款谢尔曼 M-51搭载法制105 mm CN 105-57坦克炮(以色列购置后称为M-51),1965年面世。CN 105-57坦克炮搭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炮口初速可达1430 m/s。

这两款改装美制M4谢尔曼坦克外界通称“超级谢尔曼”(Super Sherman),其中M-51又称为Isherman (以色列曼)。但均非官方称谓。

M-50及M-51坦克为以色列国防军在1967年6月上旬第三次以阿战争(六日战争)的装甲主力。当以色列自60年代取得英制“百夫长”及美制M48、M60 “巴顿”坦克之后,谢尔曼坦克就已逐步淘汰更换。

1973年10月上旬赎罪日战争由于事起不备,当时仅有约340辆的这两款改装谢尔曼坦克皆不得不投入战场,但只有M-51可凭借不需高炮口初速的高爆反坦克弹(HEAT)还能与阿拉伯联军的T-54、T-55、T-62一搏。

与M-50坦克的外观特征相较,M-51坦克拥有大型炮口制退器、炮塔侧面两支烟雾弹发射器前方的三片备用履带以侧向悬挂;车身两个贮物箱位于后方者较短。这是M-51坦克的两种标准配置之一,并无例外。

M-51坦克另一种标准配置与M-50坦克相同:三片备用履带正向悬挂于车身前侧、贮物箱仅有一个。不同的配置可能来自不同生产工厂,实际部队运用则并存。

穿越的外挂式反应装甲

本片中肖特坦克的炮塔前缘均有条状隔板和螺栓。此种装置用以挂载Blazer爆炸式反应装甲板(explosive reactive armour, ERA)。但这项细节却是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虚构。

反应装甲以爆炸方式掀离其上方装甲板,接着提前引爆与贯穿角度变化破坏金属喷流或动能穿甲弹芯,抵减其穿甲能力。这是由赎罪日战争的实战经验所启发,但在赎罪日战争中并无此种装置。

位于戈兰高地梅伦戈兰以色列屯垦区,俯瞰当年「泪之谷」激战区的赫蒙尼丘设有赎罪日战争纪念园区。

此园区展示的肖特坦克也属赎罪日战争之后进行改装,可挂载反应装甲。故为特意以退役坦克摆放的场景,而非当年战损遗弃车。

Blazer反应装甲板安装非常简易,只要在车体、炮塔指定的位置焊接螺栓再悬挂即可。

以色列在80年代前叶的主站坦克肖特(百夫长)、马加奇 5 (M48A5)、马加奇 6 (M60A1)全部都有安装。全装备重量增加一吨。

美国军援行动

以色列国防军在赎罪日战争期间马加奇坦克全损或失去战斗力约300余辆。

美国在1973年10月13日战争中期启动的军援(含海运与代号Nickel Grass的空运行动)共运送200辆旧款M48A3与M60/A1坦克给以色列,但绝大部份都在战役结束后方才运抵。

此批美援坦克中仅搭载105 mm M68线膛炮的M60/A1即刻配发以色列国防军第14、401、600旅;而搭载90 mm M41线膛炮的M48A3必须先入厂换装105 mm M68才能达到既有马加奇3型坦克的规格。美国直到1975年才推出搭载105 mm M68的M48A5。

此军援行动代号Nickel Grass为“祝愿金”、“救赎金”之意,源自50年代朝鲜战争时期美军战斗机飞行员传唱的自编曲“...throwing a nickel on the grass, save a fighter pilot’s ass...throw a nickel on the grass and you’ll be saved”。

此曲灵感来自20世纪初基督教慈善组织“救世军”(The Salvage Army)在街头演奏募款,以鼓翻面接住路人捐赠零钱时喊的“Throw a nickel on the drum and you'll be saved”口号。

以色列国防军小口径枪械

在1973年十月上旬赎罪日战争时,9 mm 乌兹冲锋枪大致上装备步兵及伞兵单位军士官(班长及以上军职)、后备步兵单位、坦克组员、炮兵部队、特种部队。其体积小射速高,与当年极端强调坦克与机械化步兵的以色列国防军建军需求高度吻合;但有效射程短、自动射击准度差,自然无法与持步枪的敌军抗衡。

步兵与伞兵单位士兵主要配备7.62 mm FN FAL战斗步枪。以色列制 FAL 是公制版本之一,护木和枪托外观独树一格 容易辨识。

虽说有效射程远 但以军嫌太重太长,不适合他们擅长的机械化步兵作战,而且 FAL 在沙漠地带 枪机容易卡住故障。虽经过改良,切削出排砂槽。但效果差强人意,赎罪日战争前 以军已计划淘汰,此战之后逐步换装5.56 mm 加利尔突击步枪。

步兵与伞兵单位排级机枪为7.62 mm FN MAG轻机枪。

而在赎罪日战争前5.56 mm加利尔突击步枪已有小量装备部队。

这些小口径枪械中以7.62 mm FN MAG轻机枪最为耐用。赎罪日战争初期以色列国防军弃置在西奈半岛的枪械,在反攻夺回后,只有FN MAG还能正常使用。

 5 ) 假反战,真翼赞

阿拉伯犹太人出身的、参加以色列黑豹党运动的小哥,先是大喊这不是我的国家,我的军队,结果还是奋勇杀敌起来。本质上和《男人们的大和》、《永远的零》是一种电影。

阿什肯纳兹国一定会灭亡,锡安主义反人类匪帮一定会完蛋。从约旦河到地中海的,所有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巴勒斯坦人的巴勒斯坦一定会赢得解放。

又往下看一集(第5集)。什么法西斯意识形态教育片!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被战场上的“团结”和“人人平等”治愈和化解了!真的没有比这更硬核纳粹的了。只要有战争,有战场情谊,这个之前糟透了的国家就会净化成社会正义新国度了!

 6 ) 这部剧正好契合歌词

Brother will kill brother,

Spilling blood across the land,

Killing for religion,

Something I don't understand,

Fools like me, who cross the sea,

And come to foreign lands,

Ask the sheep, for their beliefs,

Do you kill on God's command?

A country that's divided,

Surely will not stand,

My past erased, no more disgrace,

No foolish naive stand,

The end is near, it's crystal clear,

Part of the master plan,

Don't look now to Israel,

It might be in your homelands.

—Holy Wars...The Punishment Due Megadeth

 短评

筹备历时十年,是以首部赎罪日战争剧。创作灵感源自参加过赎罪日战争的主创的父亲(编剧之一是以战争片《波弗特》编剧),力求探讨以政府和军队漠视战争预警,导致北部边境的军民处于弱势,但他们奋起反击、以少胜多,成功拯救整个国家和民族于存亡之际的这一过程。眼泪谷之战是装甲战中的经典案例,但剧中人物均为虚构,故事则来自众多以军老兵回忆。该剧也是一部年代剧,还原了70年代的以社会环境,如后方以境内种族争端焦点地区的故事和穆斯林背景的以军人等等。主创希冀其所讲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能够致敬参战者,同时引起以色列和全球观众的共鸣。该剧由以人主导的以本土、英国和美国影视公司制作,单集成本超过100万美元,堪称以电视剧行业之最。本剧军事顾问参拍过以经典战争片《赎罪日》。

5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好看,不过短评里怎么竟是不了解中东战史的说这是神剧啊,无知者无畏嘛。这剧要说有毛病,就是疑似用现代好莱坞那一套去描述74年以色列军人精神状态吧

9分钟前
  • 昂格瑞博德
  • 力荐

停不下来,一口气刷完目前4集。因为战争很局部所以很好懂,几个主要角色都很有记忆点。看有人质疑“3辆坦克干掉40辆”,其实不夸张,摘自wiki:“Zvika Greengold中尉凭着1辆坦克和几名乘员,(从当晚开始)在接下来20个小时里,在面临崩溃的战线上来回奔驰,抵挡每台入侵的叙利亚坦克,有时候只有一台、有时则是一大批,在击毁对手后迅速更换目标,单独击毁了数十辆的叙利亚坦克。他在激战中被击中受了伤,但仍然继续作战,不断的进行小规模作战,在每次战线即将崩溃的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由于杰出的作战表现,Zvika成了以色列的国家英雄。”

11分钟前
  • 陆小鸟
  • 推荐

不是很理解但凡一部战争历史题材的片子就要被一些人冠以“反战”的标签,纪念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让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再正常不过,所以很期待以后能有人能拍出“中国对越战争”的短剧~

16分钟前
  • 非魚
  • 推荐

在屏幕前已经看的头皮发麻了,怪不得会那么多战争PTSD的,真的恐怖到不行。

19分钟前
  • 庸人自扰
  • 力荐

军迷剧荒的不二之选。赎罪日战争是以色列立国后最危殆的一次,没有之一。以少胜多的坦克战,悲壮但惊人,对反扑大马士革赢得时间,被全球广泛作为军事教材。本剧走的写实风,对战场的无情残酷在很多细节上得到还原,例如弹震症、战争焦虑症、误杀友军、对空袭战机用冲锋枪扫射形成方形弹幕等等,对如饥似渴的军迷们是一道迷你满汉全席。

22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乍看背景會以為要演成一部“神劇”,但如果看戰鬥情節真的會如此以為,可其實誤會大了。長評很多人解釋了,網路也很多熱門文章,總之,IDF確實打出了一場精采的坦克戰。但這部片要表達的並不是這些。一如絕大多數的反戰劇,主流旋律是想要呈現在勝利背後的無名屍骨,儘管以色列確實退無可退,但死去的親人再也不能回來亦是事實。遭到社會鄙視卻還要奮戰的底層,被“大局為重”而拋下的棄子,找尋兒子的父親,痛失愛侶的女人...最後導演安排了一位敘利亞軍官陳述了另外的角度看待這場戰爭也是亮點。總之,以色列人拍出了部不錯的反思劇。

24分钟前
  • 鎮長
  • 推荐

还挺真实 后面大概率改五星

25分钟前
  • 来映
  • 推荐

战斗场面挺真实,但士兵的精神状态太离谱了,1973年的以色列士兵都这么婆婆妈妈+神经质吗?派5个吴京兵分5路整个中东都给它拿下。

27分钟前
  • 豆友2672467
  • 还行

其实也就是很普通的战争片吧,整体立场上有些左右摇摆,一方面又想表达以色列的英勇,一方面又想表达战争的残酷,两头都有些不搭。就算真实事件有些抗阿神剧,但拍出来的效果还是太普通了点。对于片子里的主要反派叙利亚军,我只能说落后就要挨打,被以色列一路干成这样也是没谁了,随着各国关系正常化,除非真有三战,否则以后巴勒斯坦人估计只剩下被同化的命了~~~个人评价:B

30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主战场还是在西奈,戈兰高地不便于大规模使用装甲/机械化部队,叙军的行动属于牵制性质,一旦成功,阿里尔·沙龙师就要投入次要战场被白白消耗掉。然而叙利亚军队搞砸了他——们要是好好吃透了俄国战争艺术,以色列早就完蛋了。

35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复国主义与复兴主义的牺牲品们

37分钟前
  • Yurikhan
  • 推荐

好看,正在追,喜欢这种类型。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去找历次中东战争的资料补习,又强化了不少知识。

40分钟前
  • 我要进窄门
  • 推荐

以色列版的抗战神剧

41分钟前
  • 芍药使者
  • 还行

人类应该建立这样的政治伦理:所有那些想用战争来解决问题的人,都是人类公敌,人类的渣滓。我们不会再将战争区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这都是那些人渣用来欺骗人民的借口,只要你想动武来解决问题,你就是人渣。

44分钟前
  • 西西佛
  • 力荐

三辆坦克干掉叙军40辆坦克???好兄弟死了直接精神崩溃,对着友军开火???

45分钟前
  • Nosurprises
  • 还行

有俯角,能卖头,就是厉害,哈哈哈

47分钟前
  • 兔兔兔子先生
  • 推荐

难得有中东打仗的剧,唉,战争残酷,两个人聊着聊着下一秒这人就没了。。。。当时的我们在干嘛?文。

52分钟前
  • 🍅酱卷饼
  • 力荐

摩萨德拍的示敌以弱削弱警惕的宣传片?这么一群矫情自私、恐敌怯战、神经质、无战术的乌合之众怎么打赢战争的?!总体就是唠叨、走避、各种埋怨和猜疑。开头结尾坦克大战还行罢。

55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这部讲述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的以色列剧,应该是少有的二战后战争题材优秀剧集之作。冷战背景下的代理人战争,叙军偷袭,以军大意了,没有闪……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组织动员能力(比如抗美援朝),也没有现代化的战备,那真是占不了什么大便宜。

60分钟前
  • 山微漾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