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HD

主演:本·刘易斯,Anna O'Byrne,María Mercedes,Simon Gleeson,Sharon Millerchip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1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2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3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4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5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6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13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14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15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16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17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18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19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歌剧魅影2:真爱不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時為1907年,《歌劇魅影》故事的十年後。已為人母的Christine已成為享負盛名的女高音,然而丈夫勞爾子爵卻一蹶不振,負債累累、酒醉度日。同時,魅影在Madame Giry兩母女的協助下,輾轉來到美國科尼島的奇藝坊。魅影出於對Christine的思念,匿名邀請Christine前來他的劇院獻唱。Christine帶同丈夫及兒子Gustave來到科尼島,殊不知道所有人的命運將會因她的重臨而改寫……   《Love Never Dies》於2010在倫敦開演,原創主演為Ramin Karimloo及Sierra Boggess。由於評論反應參差,原劇開演一年多後閉幕,並搬至澳洲重新製作,採用新的主唱演員、幕後班底和舞台設計,此DVD攝製的正是此澳洲版本。阿加莎·瑞森探案集第二季皇冠之战2四千金1957灵界阿索尔迷走古山劫一条叫招财的鱼魔力神童绝妙星期二:嘻哈喜剧时代凶恶谢幕成语新故事Racionais MC's:来自圣保罗街头的嘻哈传奇断魂小丑313套房面目在APP恋爱的20个条件残酷1995海军罪案调查处:新奥尔良第七季野蛮女友(2022)吾友妻杀手面包师假戏真作猫侍前往南之岛说出你的秘密武林怪兽兄弟,得罪了两个爸爸造梦者安邦定国志赤足情缘隔离巢黑钱胜地第四季恋人啊1995青春王室第二季喜欢您(国语版)结婚纪念日2005抓住你的衣领人体情报局疯孽劫玛丽·布莱姬:我的真实人生极速赛车莽汉斗老千

 长篇影评

 1 ) 狗血恒久远,一桶永流传

看着韦伯卯足了劲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往死里糟践真是有种奇异的愉♂悦感。
那感觉有多愉♂悦呢?就跟你冷不丁被人用满满一桶100%新鲜热腾的狗血从头泼到脚差不多。
据说韦伯老湿为了筹备这部续集花了十多年的光阴……那么我很怀疑这十年间他老人家是被琼瑶奶奶洗脑了。
否则他该怎么解释在这部续篇里,除了女主克莉斯汀还是一如既往的纤尘不染绝世白莲花以外,其他的人物全都崩坏了呢?
最惨的莫过于子爵了,想当年在第一部里还是个温柔敦厚帅气多金的极品王老五,结果十年后硬生生被韦伯老湿掰成了傲慢冷酷兜比脸干净的二百五。姐真的想不通啊子爵不是都娶到一朵白莲花了么?按照近朱者赤的规律他不是应该变得更加阳光更加温柔更加有福气的么?!韦伯老湿人家高富帅怎么招你惹你了你干嘛要这样糟践人家?!
废话,因为人家是挡在白莲花和魅影之间的唯一障碍啊╮(╯_╰)╭,不往人家身上多扣几个屎盆子不把人家整得颓废一点撸瑟一点,白莲花怎么好意思顺理成章地甩掉相公投入魅影的怀抱嘛~
话说克莉斯汀和魅影情人相见的那一幕真是让人分外脸红,第一部里二人还玩着暧昧的柏拉图,这一部里直接就唱起了激情澎湃干柴烈火的十八摸(哪里不对)。克莉斯汀以优美的180°转体悄然倒下时,姐还以为她醒过来后会妙目含泪颤抖着说些“你为什么要来找我啊奴家已经是子爵的人了”之类的话,结果她醒过来之后瞬间就进入了怨妇模式,杏眼圆睁血泪控诉魅影当年狠心抛下自己一个人玩装死游戏的卑劣行径,那喷火的眼神!那森森的怨念!喂喂你们当年不是很纯情的吗怎么突然就成老夫老妻了?!韦伯老湿你给我解释一下啊!
韦伯老湿在那首激情十八摸中是这样解释的:在白莲花嫁给子爵之前的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魅影凭借自身魅力诱拐了白莲花,然后就发生了黑暗中应该发生的事情……沃艹韦伯老湿编剧不是这样做的啊子爵的绿头巾戴起来有那么好看吗(╯‵□′)╯︵┻━┻?!
既然剧情已经崩坏到这种地步,姐已经做好了慷慨就义被狗血泼成狂犬病的准备。
然后韦伯老湿果然没让我失望。魅影乘人不备拐走了老情人的儿子古斯塔夫,发现此正太颇具音乐天分,和他一样能欣赏地下王国的美,最重要的是正太刚好是十岁!于是魅影恍然大悟: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不仅成功的勾引了白莲花,而且还一击即中,古斯塔夫便是他俩爱的结晶……子爵就这么当了十年的乌龟啊!韦伯老湿你跟子爵到底什么仇啊为什么老跟他过不去?!
发现自己有个继承人之后魅影感觉人生又有了希望,于是屁颠屁颠奔往酒馆和子爵争夺女人和孩子的所有权,争吵了一番后俩人采取了打赌这种俗气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如果克莉斯汀登台演唱了魅影的新砖——Love Never Dies,那就证明她爱的是魅影,子爵大人就应该卷铺盖走人。
……撇开“为我唱歌就是爱我”这种霸道的逻辑不谈,那首Love Never Dies实在是太!口!水!了!韦伯老湿你十年磨一剑就磨出了这么个玩意你对得起乐迷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党吗?!
接下来的情节就是白莲花登台演唱韦伯老湿倾情打造的爱的主打歌,子爵黯然神伤卷起铺盖远走他乡,白莲花和魅影终于突破重重阻碍走到了一起。
(⊙_⊙|||)……鉴于本人已经被剧情噎得说不出话了,韦伯老湿你就不用客气尽管让狗血泼得更猛烈一些吧!
结果韦伯老湿就真tm泼了啊!挤走了子爵,半路又杀出了一个梅格,当年白莲花的清纯闺蜜变身欲求不满的杨丽娟,狂热地爱上了魅影,在得不到的骚动中拐走了小正太古斯塔夫。成功地吸引了偶像的注意力后她毅然决然地掏出了一把枪,用自己的性命作赌注以求偶像看自己一眼。
等等魅影不是纯种的高贵冷艳反社会吗?!用这种手段来威胁他有个球用啊?对于不在乎的人他应该满不在乎撂下一句“你想死就死被跟老子有毛线关系”然后拍屁股走人才对啊!
结果这一部里魅影突然有了情商,不惜放下身段对梅格百般安抚劝其回心转意,什么“姑娘啊让我好好看你一眼……姑娘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姑娘你是一颗待琢的美钻”都说出来了,然后好死不死又加上一句“姑娘你只要努力就能变得像克莉斯汀那样美丽”……谁TM会当着精神崩溃的女二号的面夸奖女一号啊?!魅影就算没情商人家智商还是在的好嘛!
于是不出所料地,苦情女二号大受刺激,手枪不出所料地走了火,子弹不出所料地击中了白莲花女一号,女一号以凄美的姿势缓缓倒地,向小正太揭秘了他的身世,卷铺盖走人的子爵莫名其妙的跑了回来,魅影和正太父子相认,全剧终。
叫你tm动不动玩枪!这哪里是“真爱不死”!这尼玛明明就是“因为美帝没有通过控枪法案导致的狗血惨剧”啊!!!
韦伯老湿撒狗血的功力着实不容小觑,敝人现在得去吐个血了,fin。

 2 ) 不是续集的续集

      1,关于Meg

《真爱不死》中对Meg和Madam Giry的黑化设定让我觉得很难接受。也许韦伯觉得这样更能使人物丰满立体起来,夹杂人性中的自私和矛盾会显得更加真实。但是我宁愿她们还是那么单纯的游离在故事的边缘,永远是高傲的扬起脖颈,伴着魅影的音乐而舞,为自己而舞。有人说Meg捧起魅影的面具可以看出她对魅影的倾心,可是我更愿意去认为这只是一个干净的金发小女孩儿对于一位大师的仰慕,一种远远的带着好奇的景仰。如果Meg没有变的这么绝望这么嫉妒这么歇斯底里,不要卷入这纠葛的情感中而有她自己的幸福,没有失手结束自己曾经最好的朋友的生命,像剧中不断唱起的那样,we love, we live, we give what we can give , and take what little we deserve。那该多好。

 

      2,关于Raoul

既然是魅影结局,那么必须要有一个让Christine放弃Raoul的理由。于是韦伯让他变成了一个沉迷赌桌,把家业输的一干二净甚至负债累累的酒鬼,刻薄自私,消极扭曲。原剧中的夏尼子爵就像一缕阳光,照亮Christine多年来漫漫黑夜般的忧伤。《真爱不死》中Christine选择他的理由变成了由于魅影的逃避,伤心之余的转身。此剧中可以说Raoul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娶了个妻子温婉美丽心里爱的却不是他,有个可爱的儿子但是父子关系淡薄搞了半天原来不是自己的骨血,他的整个生活失去了重心,成了一个情感丰富却内心懦弱的没落的富二代。

 

   3,关于魅影和小朋友Gustave

最狗血之处就在于10年之后魅影恍然发现他有了个活蹦乱跳的大儿子。魅影与Christine第一次重逢两人就开始共同追忆Beneath a Moonless Sky ,我当时就有种想砸电脑的冲动,10年没见面了不问问当初怎么死里逃生不问问这些年过的如何,这么急着要告诉观众儿子不是Raoul的么。就算是相顾无言,也应该先惟有泪千行吧。原剧里我一直认为魅影的爱虽带有侵略性,但确是洁净无杂质的,就像个孩子眼中的世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他看尽了世间的种种残忍无情,成长为一个单纯而偏执的艺术家。但是Christine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灵魂上的契合,她在他眼中该是圣洁的不可侵犯的,他竭尽所能去教导她去守候她。为了Christine他开始学着去爱,学着为了爱放她远走高飞,留下自己深尝寂寞与思念。

Gustave继承了他生父的音乐天赋,他能够理解魅影深藏于地底的光怪陆离的艺术,他是Christine生命的延伸,他让魅影第一次在意自己身后的牵挂。剧尾他接下了魅影的面具,轻触那一张饱受伤害的脸,这大概是韦伯心里对魅影最深沉的怜悯和补偿了吧。
 

   4,关于Christine

韦伯对Christine的重现编排是让我感觉冲击最大的部分。我本以为2里Christine只是和魅影重逢之后,两人心中感慨万千,终于能够放下恩怨情仇,淡然不起波澜的最后合作一次之后回到各自的轨道,相忘于江湖。没想到韦伯会给了这么个大逆转。原剧中的结局虽是带有一丝悲剧色彩,但是3个人的感情之中注定有一个人要受伤,原来的结局也许已经是破碎之余最大的圆满了。Christine有着孤独的童年生活,唯有魅影的音乐让她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没有人比她更懂魅影,也没有人比魅影更能让她得到艺术上的共鸣。但是她就像一株终要破土的苗儿,渴望阳光渴望雨露。魅影就像是永夜中绽放的玫瑰,有着摄人魂魄的力量。对比之下Raoul却是温暖的光明,他虽然没有魅影的绝世才华,但是他懂得去欣赏Christine。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吧,韦伯让她和魅影深爱了,可是也无法给他们相守的余生。我一直觉得Christine和Raoul在一起才会是幸福的,当然前提是Raoul依然保持着原来的人物设定。有个知音有个soul mate固然好,但是知音不一定适合真的在一起。就算两个人再能共鸣再能默契,生活中需要的远远不止这些。如果有一个人深爱你体贴你,又懂得欣赏你,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你来表演他来看,虽然缺少了灵感的碰撞,却也是一种平淡的美好。

 

  5,不算结语的结语

韦伯说,Love never dies可以说是借助原有人物的一个全新的故事,不需要看过原来的phantom of the opera。虽然由于原剧的熟悉,对这一部我很难达到情感上的认同,但是却不想去批评指摘分析它,大概我也是对于魅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结局而感到一丝慰藉吧。从某种层面说,也许是魅影的孤独让观众让韦伯都觉得太过不忍,于是有了这么个“魅影结局”,而不应该说是“续集”。就像《Atonement》里Briony最后说的那样,I gave them their happiness。

 3 ) 斥巨资拍狗血同人

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古典华丽的歌剧舞台硬生生变成Freak show。想弄美式风格结果弄得不伦不类,Andrew Webber现身说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欧洲人对美式风格的刻板印象。

看的澳版官摄,Phantom高大帅气,Christine美艳动人,Raoul也很帅,但是比Phantom矮一个头,在酒吧对峙说Phantom丑可太没说服力了。Phantom全程没摘面具有点遗憾。

音乐和剧情都太一般了,我分了好几次才看完,中途一度想吃了安眠药再看这样明早起床就能遗忘这饱受诅咒的剧情……

我之前看了剧透一直以为Meg那枪是故意打的,没想到还是不小心打的,真是还不如故意打呢,连悲剧都成了意外,变得轻飘飘,结局像是戛然而止,除了Christine死了什么都没有交代。

Meg演员的声音很好听,同时我也很想念Carlotta,她真的好可爱。第一部剧里的每一个人设都崩了,包括我很喜欢的哥特阿姨Madame Giry,当同人看吧。

顺带说一句原卡CP感真不错可惜没有官摄。

 4 ) 苦命靖哥哥的狗血故事——澳版《Love Never Dies》Review (长篇吐槽慎入)

2019.2.26更新

突然重看这部剧,因为听到了什么风声……回头看自己2012年写下的文字还是有点羞耻的,很多观点我也变化了,对爵爷的一些想法我也重新理解了。老不死的确不好,但它总是真诚的。我对这部戏的个人情感也是不一样的,毕竟这是我第一部从立项到开幕追到尾的剧。

贴一个17年的知乎回答吧,多年过去对这部戏还是有变化的。

音乐百分百值得一听。作品本身也值得了解,这是一个创作论的好教材,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 老不死具体分几点说: 1. 为了满足CP,因为韦伯不忘旧爱而安排的一夜情情节完全无法立住。如果按照月黑风高歌词的描述,那么就推翻了第一部的人设,这种事情对续集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无数粉丝试图在不更改人设的基础上寻找一夜情的时间,但也徒劳无功。一部作品的故事核心是立不住的,那续集就很难写了。 2. 伦敦首演在技术层面出现了很大的不作为。有人吐槽西区版舞美简陋,其实当时韦伯是走在时代尖端,试图使用大量多媒体投影开风气之先的,其实同时期的Ghost人鬼情未了也在这么做,但Ghost做成了,老不死的多媒体却非常寒酸,效果很差。这种技术问题不应该在韦伯这样的大师团队里出现的,可见离开麦金托什后的韦伯,很多事情亲力亲为反而力不从心。音乐剧如果情节争议太大,舞美必须补上,如果舞美也崩了,评价肯定就跟不上了。 3. 韦伯作为英国人,一开始鼓捣美国风格,百老汇这里是觉得平淡无奇,自废武功的。伦敦首演使用多媒体失败后,澳大利亚版重回百老汇游乐场风实景演出,于是华丽但无特色。韦伯的《日落大道》也是这样,审美上失去了自己独有的东西。简单说,就是俗了。 4. 文本团队表现很差。魅影第一部的故事也是个很一般很一般的故事,但是查尔斯哈特等人的文采斐扬拯救了全剧。然而在面对一个核心立不住,具体全是由上下呼应小聪明凑成的比第一部还差的剧本,歌词的创作居然能比情节还毫无才华。是美国题材,美国英语就必须浅白吗?不存在吧。像「again and again」「It is beautiful 」这样的破词,完全毁掉了精彩的旋律。 5. 根本问题,韦伯是一个旋律天才,旋律大大大大(可补充100个大)天才,他的成功也建立在「甭管故事舞美人物,我就是好听洗你脑」,这个特色在他早期尤为明显,如果碰到好剧本(比如《艾薇塔》)就成了,碰到一般的剧本那就只红一首歌,在和麦金托什合作后团队齐整,连出佳作,实际上此时如猫,魅影这样的剧本也是一般的,没有金牌团队打造估计也是红一首歌的命:根本上证明的是,韦伯一旦太自信觉得自己有除了旋律之外的其他天分,尤其是编剧的天分,那么就要崩。 6. 老不死唯一的优点是音乐(伦敦首演的鱼面二人也可算优点),但创作水平也只能说是个人生涯中等,回光返照一类。Till I hear you sing,beneath a moonless sky,devil take the hindmost,the beauty underneath,dear old friend这五首(不谈歌词,只看旋律)是顶级水准,放第一部也不输,但是其他的如look into my heart,once upon a time这些就是比较凑水了,而展现游乐场部分,渲染环境的如bathing beauty和the Coney Island 主题宣叙调都是很失败的(这个很重要,回想下第一部的魅影主题和《唐璜的胜利》宣叙调,真的是天上地下,太影响观感),至于主题曲love never dies更是从其他剧里顺手拿过来的(况且本身也是一首失败的创作,短句结构完全不合适用女高音表现)。老不死值得听,因为他是韦伯最后一丝被榨干的天分,从此以后,什么都没有了。 7. 最后总结为一点是:一部标准的大师在年老时创作的失败作品,哪里都能当教科书看,警醒每一位创作者。

——————————————————————————————

回到2012年看完澳版情绪激动吐槽分割线

前篇废话 话说距离当初为《Love Never Dies》激动不眠的美好岁月距今已经快要一年半了好像,当初立下雄心壮志要去伦敦西区一口气看完《Phantom of the Opera》(以下简称POTO)和《Love Never Dies》(以下简称LND)的梦想基本上已经镜花水月;这当然不是说我不努力,而是韦伯不给力啊! 在我放下LND的OLC版原声CD一年,基本上遗忘了这部只有把歌词全忘掉才能避免被雷烧焦的极品剧的这段时间里,LND可谓命途多舛: 伦敦西区首演遭遇普遍恶评,除了演员表演被赞之外基本灾难,尤其道具舞台设计堪称简陋,导致票房一路滑水下跌,仅数月不到就不得不改版重来,得到完美外号“老不死”。 韦伯的伦敦西区2.0版为了迎合观众,重新引回大量POTO的唱段,事实证明这不仅没有迎合观众相反提早了自己的死刑,LND西区2.0不久夭折,主演Ramin Karimloo(昵称拉面,康哥哥)与Sierra Boggess(昵称小美人鱼)回家重操旧业继续演POTO去了,还合作了POTO25周年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纪念演出,乐评家们欣慰地说,“幸好LND的失败没有为他们俩的艺术生命产生多大的灾难影响。” (= =!这句话是在夸这两个孩子还是在吐槽可怜的LND!) 受到影响,原定于西区首演半年后就登陆美国的百老汇版暂时遥遥无期; 2011年九月,拿到版权的澳大利亚制作组在墨尔本重新将LND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后重新搬上舞台,这一版勉强为LND挽回些许声誉,尤其是舞美声光设计总算达到标准,兴奋的韦伯大人迅速发行了这一版的DVD,以求彻底挽回LND的悲剧命运。 (我能再吐槽一句DVD发行后,澳版票房瞬间跳水么!) 目前悲剧的LND的进展是:澳版将在4月1号结束演出,而韦爵爷正在策划LND今年春季西区的重新上演,使用全新卡司,也就是所谓的西区3.0版。 结束了这段介绍,也就可以深深地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人民都深陷生存危机金融危机的伟大时代里,一部以琼瑶剧为底本,过去创作来凑数,舞美力图省钱骗大笔,就算最后出来的东西还算说得过去的音乐剧所面临的悲剧命运。一年半前我写OLC版原声CD的乐评的时候还乐观的说这剧虽然不可能像POTO那样在西区永生,也应该能在西区舞台上演个两三年,现在看来是犯了乐观主义的左倾错误。 昨天我终于拖下了LND澳版DVD的资源,尽管不是高清的版本,但下载速度也已经让人绝望:更绝望的是,我是在看完了辉煌壮丽的POTO25周年纪念版后一天就看了本剧。其实说真的吧,我是真心不想吐韦爵爷的嘈,当初众爱音客对着OLC版原声CD大肆围攻的时候,只有我以脑残粉的姿态说了句“爵爷还能写出能听的曲子来就不错了”,但是当真正观看了舞台演出版本之后,我刚想愤怒却又被这剧逗笑了,我想此时我的这个表情一定和金馆长不相上下,关键是我肯定还会在五一国内出正版的时候入手一套,以祸害所有被POTO的曼妙绝伦所迷惑的无知文艺青年们!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看看拉面和小美人鱼的LND,不过目前看来这个依然是幻想了。 Review 正文 (基本按剧情顺序来,偶有抽风恕不负责) 韦爵爷的西区版的序幕是一个对于POTO的复制,一如当初的巴黎歌剧院,柯尼岛的魅影游乐场也变成一片废墟,魅影当年雇佣的几个侏儒人再次和吉里夫人相遇,blablablabla引出过去的故事:得了,澳版的做法是,这种粗劣的,意图引发观众同情的模仿伎俩弱爆了:总不成魅影去哪里都留下一片废墟吧:严重破坏澳版所要营造的魅影形象! 因为。澳版的魅影形象是一个苦逼老实的靖哥哥! 于是,澳洲版的LND一开头就以饰演魅影的本•刘易斯(以下昵称靖哥哥)开始高唱Till I Hear You Sing抒情开场:于是,我从开场的瞬间就被雷倒了。 话说各位同学心目中的魅影大人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这个角色很好理解的呀:才华横溢,魅惑阴柔,鬼魅邪恶,但同时在黑暗的外表下是一个自卑敏感脆弱的心灵,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从小缺钙,长大缺爱的高功能反社会嘛!这样的性格反映在外表上,那一定是俊秀的半边脸和雪白的面具,高挑的个头瘦削的身形包裹着一袭典雅的黑衣。按理说这个选角先不说角色理解,单说外表其实不算太难吧。 可是。当那个虎背熊腰穿着跟白大褂一个身板的黑披风,头发梳的越齐整越显出头型粗壮外加大国字脸的,表情一脸苦逼老实好像从没伤害过人的靖哥哥一出现,整个世界就崩塌了好吗!!世界观就翻天覆地了好么!劳尔和克里斯汀你们于心何忍要在10年前伤害这样一个可怜的老好人!人家苦逼成了这样你们居然敢抛弃他去!结!婚! 于是,本来一直被认为其饰演的魅影明显没有长大,在高功能反社会的同时一副从大到小都缺爱的欠扁样,一逮住机会就傲娇卖萌的拉面同学,立刻获得了一个“康哥哥”的外号,并立刻被赋予凶残,暴虐,神经病的形象。可怜拉面同学是一个温婉入戏的好孩纸,可叹有了靖哥哥这一朵奇葩,拉面估计是要永世不得翻身了= =。 好的我们拉回正题。所以,尽管韦爵爷的Till I Hear You Sing堪称全剧最动人的篇章,可以说是属于LND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靖哥哥也撕心裂肺唱的很High,我却愣是没有入戏,全部精力全在凝视这个身板高大,再重复一遍,虎背熊腰的靖哥哥身上了!然后,看着一个中年苦逼老男人对着克里斯汀的画像那是一个如何精神崩溃的状态啊,手脚乱舞的水准加上就跟考试挂科一样的懊恼神情,报告组织我已经石化了。 (伦敦西区1.0版我唯一看到的片段就是拉面的Till I Hear You Sing,单论唱功,拉面的确声音清亮单薄了些,但是拉面的身影在舞台上就是很美好的样纸啊!有了这一点,就算拉面是对着扮演人偶(囧囧有神)的美人鱼各种猥琐动作,依然还是那么的唯美啊。再次腹诽韦爵爷不出OLC的DVD的势利眼行为哼哼哼。) 于是,澳版LND立刻定下了基调:本剧的魅影同学是一个干净纯真的如同白纸样的苦逼小孩,十年前爱人给人夺走了,从此一直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我去去去去澳版主创们你们有一秒钟在乎过这个剧是POTO的续集么先生小姐们!!!! 靖哥哥诉了衷肠下场喝水去了,柯尼岛的魅影游乐场的大场面到来:据说澳版优于伦敦西区版,并且一定程度上挽回LND声誉的原因就是舞美的出色,可是。可是。 我这个俗人心中草泥马突然叫出声来我一下子没有压抑住: “周杰伦的《魔术先生》和《乔克叔叔》MV里的马戏团和游乐场完爆你们啊!” 俗人,我意识到我是个彻彻底底的俗人,居然在LND的Review里提到周杰伦这个庸俗的名字,我没能意识到这个舞台和服装是多么的华丽,我可耻。可是,这也就意味着,被称为“舞美简陋”的伦敦西区版又是多么的惨不忍睹。韦爵爷看来你真的是缺钱花了,你制作LND的经费,有当年制作POTO的三分之一没有? 魅影雇佣的三个怪人我没有视觉参照,基本也就是怎么怪怎么来,唯一我觉得女侏儒的嗓音似乎没有OLC好听,不过这三个人也不重要。这一版的梅格可能年纪大了一点,但身材真是无话可说,容貌也极佳,刚出来有点别扭但很快就适应了。一段百老汇式歌舞,略有些平淡无奇,这是韦爵爷的错,不怪演员和主创。 澳版这里做出了改动,梅格回到后台和吉里夫人的对话中,魅影没有出现。平心而论,尽管这段在剧情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很重要,酝酿着吉里夫人的腹黑和梅格最后崩溃的先导,但是韦伯你这段写的宣叙调实在是:太!难!听!了!如果说POTO里以魅影创作的歌剧《唐璜的胜利》为主的宣叙调被人称作“怪异难听”的话,这段宣叙调该用什么形容词我愣是想不出来啊亲。于是我只有默默诅咒,赶快结束,赶快结束! 吉里夫人也基本算是毁了,和演员本人无关,而且我看到那熟悉的手杖还保留着还算很惊喜,但是吉里夫人整部剧的唱段三分之二都是这难听的宣叙调!强烈要求谷歌百度维基韦伯大人和OLC饰演吉里夫人的演员多大仇,多大仇啊! 终于,当然也算提前,子爵一家登场了。澳版提前了他们的上场时间,尽管如此前面的铺垫也算是够冗长了。饰演克里斯汀的演员安娜•奥布莱恩的确算是惊为天人,这容貌演电影都不成问题了,小美人鱼也要服气,艾美•罗素姆(04年POTO电影版饰演克里斯汀)要感叹当初幸好她没来试镜,莎拉布莱曼(1986年首演POTO克里斯汀)直接PASS不谈;而且是专业歌剧出身,声音方面也问题不大;当然如此完美的克里斯汀是不存在的:她和美人艾美•罗素姆小姐有着共同的问题:面瘫。 然后劳尔大人,我们的劳尔大人。随着魅影的形象越来越火,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劳尔的形象越发猥琐;演员西蒙•格里森长着一副不错的外表,可是身高欠奉加沧桑的气质再次完美延续劳尔的猥琐形象:当然这也就是LND这部剧的需要吧:以劳尔的形象崩坏来映证魅影形象的重生,尽管到头来所有的角色都一起崩坏了不提。 我忘记古斯塔夫了?我不喜欢小男孩无视他不解释。 没有离开韦爵爷的预想,子爵一家人迅速证明了,在琼瑶剧里,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的家庭完全相同。劳尔大人开始莫名暴躁恐慌发神经,古斯塔夫端着个玩具犯冲,克里斯汀小姐对着阳台迎风落泪;我已经不想吐槽劳尔的形象为何崩坏成了这样,因为我清楚,这绝对不是本剧最大的逻辑问题。 之后那首Look With Your Heart是首好曲子,无奈就和《理发师陶德》里那首Not while I’m around一样,我对女声加小男孩的搭配组合很无奈,很无爱。连亲情狗血大戏都要加的韦伯大人,很难说有没有节操了嘛!另外,歌词作者您的母语是英语么。 然后,请大家屏住呼吸。LND全剧的精华,或者说全剧的最雷部分终于在万众期待下到来了:干冰洒一洒,烟雾升一升,大门一开,虎背熊腰,穿着紧身衣却呈现着直筒型身材的靖哥哥出现了好吗!然后,克里斯汀小姐就像在足球场上假摔需要花个五秒钟时间思考该不该倒地骗犯规一样以一个阿尔维斯回旋姿势晕倒在了地上好吗! Beneath a Moonless Sky。LND的风暴闪电雷雨焦点,俗翻译“月黑风高”。 我相信韦爵爷是要把Beneath a Moonless Sky当做LND的The Point of no Return来创作的,而且平心而论在音乐性上Beneath a Moonless Sky和The Point of no Return具有不相上下的震撼力,可是,The Point of no Return讲述的是魅影最后绝望的追求和反抗,Beneath a Moonless Sky说的是神马。神马。马。 我以为我对这个剧情已经能够接受了可是我为什么事到如今依然难以掩饰心中一千万头草泥马的疯狂奔腾呢!可能主要原因是我对这个十年前发生的狗血故事的逻辑实在是难以理解:一,马上就要结婚的克里斯汀怎么着就抑郁了要去找魅影诉衷肠?二,她是怎么找到当时整个巴黎警方都找不到的魅影的?三,魅影当初在地下宫殿都没动克里斯汀一下,这会儿就野性迸发了?四,新婚当晚劳尔怎么可能不知道?克里斯汀要怎么解释才能让劳尔一直傻呵呵的和她过了十年? 事实证明,在这些逻辑问题面前,靖哥哥和蓉儿两人神经质的抱着又分开,试图狂啃又不敢动,互相抱着胳膊抽搐的场面不仅没有那么的纠结,相反喜感快要逆天。参考张艺谋《十面埋伏》章子怡和金城武的多次激情戏,这两个都是想表现出一种情感的纠结却愣是演成喜剧的经典案例!再配上狗血的歌词和靖哥哥天真无奈的悔恨表情,不知道剧情的还以为这俩是一家子,靖哥哥犯了啥错正在跪搓衣板,蓉儿一口口的数落着可怜的靖哥哥呢!月黑风高的夜晚,如此狗血的故事,如此崩坏的动作,如此搞笑的气氛,Beneath a Moonless Sky已然成为一朵韦伯创作史越来越普遍的奇葩。 事实上,接下来的Once Upon Another Time作为一首关键曲目,一点铺垫没有直接出现在Beneath a Moonless Sky之后,本来是有点别扭的,可是一想到我们可以摆脱Beneath a Moonless Sky了,大家都觉得轻松了些。可是这段的演唱还是那么的别扭啊,两人在阳台上真心看不出是在怀念过去还是互相伤害或者是仇敌碰面,总之无论如何,都有一种蓉儿在欺负可怜无辜纯洁白纸的靖哥哥的感受!靖哥哥你受苦了!被面前的克里斯汀坑了十年,好不容易重新见到面,却又挨骂跪搓衣板还是一脸苦逼,555…… 我好像又无视古斯塔夫了?什么你们也无视了?那好。Once Upon Another Time之后的音乐基本上又和OLC大相径庭,POTO的主旋律和LND的主题旋律都有出现,这个改动其实是有一定表现力的,无奈的是,我在想如果靖哥哥来演POTO,他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形象和那音乐统一起来呢。伤脑细胞啊。 整部LND我在听OLC原声的时候,觉得最有想法的两段之一就是接下来的Dear Old Friend。相比于魅影和克里斯汀重遇的浓墨重彩大幅刻画反而喜感爆棚的结果,Dear Old Friend刻画的四人重逢的场景混杂了大量的不同情绪,然而以一个欢乐的曲调作为骨架,演员通过歌词,表情和动作,在欢乐的框架中加入人物本有的情绪,不仅做到了清楚利落的表达,还同时营造出一种对比的喜感和不自然感,颇有荒诞风格,也是韦伯剧中难得一见的手法。于是,除了我要吐槽劳尔和吉里夫人站在一起那互相对视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之外,这一段澳版的表现很符合我个人的期待值。 我再次确认,我不仅无视古斯塔夫,而且特恨他的主题音乐。那旋律说空灵是够空灵的,这男孩唱的也算是不错的,但是我再次确定以及肯定的说,本剧的歌词作者母语绝对不是英语好吗!您的形容词库里只剩下Beautiful这个高中英语作文都不好意思用的词了么!唱得我满脑子的Beautiful,只想伸出手来把这男孩掐死啊我说真话。 要说LND在创作思路上很多很多都延续着POTO的路子,比如魅影带着他的古斯塔费用来到地下宫殿的段落再配上电吉他的现代处理,谁都觉得似曾相识。有没有人觉得这里的靖哥哥才是最和谐的啊!一个苦逼老实的大男人牵着一个小孩我才觉得特别正常特别戳萌点要不要!靖哥哥就是靖哥哥,有康哥哥绝对没有的慈父属性,克里斯汀你可以提前瞑目了…… 跑题了拉回来。本来我还有点失望这段的舞美,但是唱到一半可能是源自电影创意的镜子迷宫以及镜子内出现的各种生物的场景,确确实实还是做到了迷幻和超现实的炫目,也总算是为魅影“魔术师,建筑师”的名号正了名。不过脑子刚想到这里,就又看到虎背熊腰的靖哥哥开始声嘶力竭,猛然间觉得急需脑补才能把面前的场景和靖哥哥联系起来啊。最后,靖哥哥主动摘下面具,我居然连妆都没看见,古斯塔夫就吓成那样了,不给力啊。 另外我一直有一个严肃的问题要提,各版POTO舞台,电影,LND,为什么魅影将面具摘下来的同时,头发也变白变少了呢?这个问题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啊! (再吐槽古斯塔夫一句,你小子Beautiful就算了,絮絮叨叨YES个什么劲啊!!!) 然后。然后。为什么说靖哥哥苦逼呢。因为靖哥哥一看到克里斯汀人就不对头了嘛!真的是不对头了啊!您好端端的哭什么哪!哭的我呆呆的坐在那里有一种似乎是天都塌下来了我居然还背蒙在鼓里感觉全世界都背叛了我的感觉啊!什么情况求字幕解释啊!我记得我买的OLC原声里面的剧本好像没有哭点啊?是不是中文剧本翻译的不到位?总之靖哥哥你要给我解释解释,这哭戏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没必要哭您就哭了,我真的发自肺腑的膜拜您,您就跟教主一样,真的是在用生命演戏。 最后吉里夫人又出来了,唱的不仅难听还没找着调子。再次感叹多大仇。到这里全剧才来到中场休息,可我一直有种这剧已经不能再唱下去了的感觉,咱别唱了成不。 事实上我们所有观众到中场的时候,都有一种无奈的感受。角色都已经崩坏了,看也已经看了三分之二了,那就接着看下去吧,还能怎么样。劳尔的那个唱段就是POTO主旋律变奏吧爵爷,您真心是越来越懒了。 Devil Take the Hindmost是我在听OLC原声另外一个最喜欢的作品,在我看来,这一段的表演,也是塑造魅影形象的重要部分,更是一举扭转他和劳尔之间力量对比的关键段落——这段仅仅听原声就能预料到康哥哥演的多么邪恶,多么奸诈,多么强硬…… 至于靖哥哥。我能说我看着您穿着酒保衣服的时候喷了么。 其实你们两个在对戏的时候还是很有一番较量的味道的,那段从握手动作突然变成角力动作的设计相当精彩。靖哥哥是表现出了霸气的,比如那将劳尔按倒在地的锁喉功……蓉儿有教过您这一招么?这里的劳尔的塑造已经是拼了命要往猥琐里靠了,那唱完之后衣衫不整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的样子实在是——崩坏啊崩坏啊我刚看了25周年啊啊啊。 我刚才好像根本就没提到梅格,可能是梅格在这里的演出有些存在感模糊:这里她的台词是被弱化删减了,否则不应该跟打酱油似的。下面的Bathing Beauty就是她的独角戏了:话说我当初听着OLC原声就觉得大事要不妙: 难道韦爵爷已经恶俗到要把浴缸搬上舞台的地步了? 伦敦西区版不得而知,幸好澳版还没昏庸到这个地步,仅仅是一段很有梦露好莱坞时代风韵的歌舞罢了,歌舞不是关键,关键是梅格在结束演出后回到后台,吉里夫人和她在一起的精神崩溃——说真话吧,要是拉面的魅影,我可能会同情你们两个被忽略的心情;可是靖哥哥嘛:人家说不定只是老实过头了扶额。 其实LND在关键矛盾上就有点解释不清:魅影和劳尔打的这个赌,有通过克里斯汀的同意么?克里斯汀知不知道她唱这首歌的代价是神马?人家只不过是答应了魅影唱一首歌而已,怎么着就变成在两个人之间二选一了呢?劳尔和魅影争先过来劝克里斯汀的时候也是语焉不详的,怎么就让克里斯汀Twisted anyway了呢。 好吧如果克里斯汀察言观色看出这两个二货都有点不正常的话,就当韦爵爷赢了。 第二段Devil Take the Hindmost没少人啊,怎么越听越单薄,一点OLC原声里风雨欲来的紧迫急促感觉都没有,而且明显又删了段落。最后的矛盾冲突本来就不足,铺垫要再少一点,悬念怎么铺开呢。默默摊手。最后给了梅格拉着古斯塔夫走的镜头,看来梅格也实在受不了古斯塔夫老在那一个劲儿的唱着同一个调了吧么么哒。 Love Never Dies终于来了。这应该算是史上存在感最低的音乐剧主旋律了吧,要不是澳版修改的时候又加了一次,整个OLC原声里就属于打个酱油就走的水平。同样是魅影作曲的,Love Never Dies 和《唐璜的胜利》相比也太悲剧了些,人家《唐璜的胜利》当做宣叙调贯穿了全剧,你Love Never Dies基本上就4分钟还没唱好。 (好吧我就不点明你是因为这歌用了太多次不好意思再用,是不是韦爵爷?) 说没唱好,是真没唱好,太难唱了,小美人鱼和这版安娜唱的都不算好,我甚至有一种怀疑,这首曲子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女高音表现呢?句式太短,换气点太多,没法一气呵成,根本就不流畅。魅影你十年就磨出个这玩意,你还好意思见小宝么! 我在听OLC原声的时候倒是没有想到克里斯汀在唱的时候,魅影和劳尔两人都能站在旁边看现场直播,现场表达各种狗血情绪。唱完后,劳尔就这样一言不发走人了,魅影瞬间跳了出来:喂,你那宣誓胜利的歌词和音乐到底有心理年龄有五岁没有?人家克里斯汀还没什么反应,你就跟得了糖的男孩般冲了上去,果真老实人不懂得什么叫做矜持,风度节操什么的靖哥哥看来是没有听说过啊。 随即我们来到了最关键的问题“孩子到哪里去了?”所以说啊,克里斯汀其实根本就还没仔细想过到自己要和魅影共度余生啊,刚看完劳尔那狗血的道别信就发现孩子不见了!然后,靖哥哥,不,准确说是韦爵爷笔下的魅影的智商开始像油价般运行,只不过是倒着的。提一个人就发一堆火,整个一个无脑愤青模样,是不是有人在你耳边说一句克里斯汀你就要怀疑是克里斯汀贼喊捉贼啊靖哥哥。这段我听OLC原声时候就觉得受不了,严重破坏魅影形象,结果澳版一点改进都没有,不仅没改进,那精神崩溃癫狂抽搐的样子,基本上是在往魅影的形象上接着一盆又一盆鸡血的砸啊苍天啊大地啊。 话说大家在人群中找人的段落,劳尔你凑什么热闹?你不是应该上船走人了么? LND的结尾戏真的是不行,不仅是戏剧冲突不行,更是音乐性也不行,如果能把前面的比较精彩的乐段编进去还好,可是这里韦爵爷Reprise的段落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不过靖哥哥的存在总算是为狗血的结局增添了一点可信性:以靖哥哥的老实苦逼性格,怎么可能破解梅格手里的枪呢?POTO里的手腕和智商早就没有了嘛,也就只能冲上前去抢枪了:于是事实证明:克里斯汀虽然从根本上就是被魅影害死的,但具体上也是被魅影害死的。 可是虽然这么说吧,但是靖哥哥其实是好苦命的啊:虽然克里斯汀被你赢到手了,但五分钟不到就死在你怀里了;好吧如果说爱人死在你怀里也算是一种幸福的话,一分钟过后劳尔突然诈尸出现你又把克里斯汀交给了劳尔自己拉着古斯塔夫是怎么回事啊!这个结尾实在是一口气噎在胸口呛得说不出话啊!谁让劳尔回来的,谁让他回来的!!! 于是冗长无聊的最后一场终于落下帷幕,LND也算是告一段落。 我们故事最终可以被概括为:苦逼老实的靖哥哥,十年前爱人被人抢了,苦心积虑想了十年想出个点子,结果爱人没回来,还得再多养个孩子,到头来还是苦命娃一只。 这哪里是真爱不死啊,这就是一个苦命人与命运抗争失败的明显案例啊!这就是一群Loser在比拼哪一个更苦逼啊!这就是一夜情引发的十年血案啊! 最后我还是鼓掌了的,那是因为无论如何,澳版LND是一部用了心,真挚的剧作,从演员到工作人员都一丝不苟,整体上也是一部美轮美奂的动人剧作。我只是在鼠标右键点叉之后,脑海中瞬间出现了韦爵爷那正在奸笑的画面,瞬间淹没了靖哥哥那可爱的苦逼国字脸。 韦爵爷快出《歌剧魅影3》吧!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THE END 狗血不死,爵爷万岁!

 5 ) 老不死的韦伯

       韦伯一定是想钱想疯了,才会出《歌剧魅影》的续集。

土豪味的恶俗故事。
    
    可以说韦伯的音乐剧都是轻歌剧范儿的。《饭桶》本来就已经是个剧情花痴到极度的故事,重音乐轻戏剧也使他脱离了音乐剧这种平衡多方面的舞台艺术的初衷。那么,作为一部轻歌剧,《饭桶》无疑是优秀的,唱段都无比的动听,清一色男高女高(这个配置不合理啊!作为介于中音区和低音区的人压根儿没法演主角)。《饭桶》的故事简单明了,人物都鲜明有个性,这种配置(对,就只能给音乐当配置了)给华丽的音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比之下《老不死》的剧情简直就是泼狗血。Christine竟然有了饭桶的孩子…这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在剧中饭桶与Christine认亲时,说,“噢,原来在10年前那个晚上…”这跟“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没什么区别。《饭桶》(音乐剧)的故事中,他俩并没有发生性行为,或者并没有重点展示,但为什么要让这个孽种成为第二部的大梗呢?
    更坑爹的是,Meg变成了浪荡舞女,这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变成这样…这么清纯的女孩儿去了美国就变坏了,这算是批判美帝国主义的腐朽么?除了她,其他角色从第一部到第二部的变化都相当莫名其妙,比如Raoul从男神变为酒鬼、Madame Giry从霸气掌门变成老怨妇。角色惨无人道的变化全都毫无根据,这些变化甚至都不是根据人物本身性格出发的,一切只是为了让第二部的故事进行。韦伯的随意不是今天才有的,当年《Memory》就是随便放进去跟这首歌风格完全不搭调的《猫》里头。
    如果单独把《老不死》拿出来,其实还能看,也算是个刺激的狗血情爱故事,但是打着《歌剧魅影》第二部的名号,就是充大头鬼。这种狗血剧情,就像肥皂剧一样,是有钱家庭妇女茶余饭后的消遣。



音乐简单到弱智
    
    除了《Coney Island》高水平地展示了马戏团的低俗古怪之外,剧中的其他主要唱段都远低于韦伯的正常水平。难以想象一个写出《歌剧魅影》这样旷世名作的人竟然堕落到这种地步。
    其中父子对唱的beautiful 刷新了弱智的新高度。重复的难听旋律和重复的beautiful (平均每句2个beautiful)让人怀疑饭桶儿子是不是弱智,因为beautiful 几乎就是这个小孩所有的词汇量。在小孩的带领之下,饭桶的词汇量也变少了。接下来唱着唱着就毫无征兆地突然变成了暗黑农业金属风,这噔噔噔的节奏如广场舞一般魔性,即便是展示马戏团的光怪陆离,虽然这种抽风的调子是韦伯一贯的风格(在《贝隆夫人》中,班德拉斯那个“人民群众”的摇滚风还挺适合人民的怒火的),也用不着使用这样吓小孩的配器。
    《Love Never Dies》值得好好唾弃。与剧同名,可见地位很高。但也就只有简单到能和《Beautiful》媲美的旋律了。女主角高音吐字不清低音勉强,那个“alters”就像铲子铲下去似的,同时也似乎在跟全世界宣告姐的低音还是可以下去的……
        


表演瞎
   
    清一色面瘫。



白瞎舞美浪费钱
    
    舞美极其华丽。开场会动的Christine 肖像就看得住主办方砸了不少钱,玻璃盒子里的马戏团人物也是精致华丽。女主独唱的孔雀纹背景更是美到极致。舞美的极度华丽很符合韦伯的土豪审美。想想如果这是一部本子好、音乐好、表演好,又对华丽舞美有需求,那这个舞美的配置将锦上添花。前面的必要条件此剧都无法满足,那么美得再天花乱坠都只能是华而不实了。



摄影装逼

    作为一部普通的记录舞台的片子,摄影机应当隐藏起来,因为舞台才是整个作品的中心。像《俄克拉荷马》、《吉屋出租》的舞台录像,摄影机都是朴实地记录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尽可能不发出情感,让录像带的观众尽可能近距离地与舞台接触。情感的触动,都是舞台上演员发出,尽管这些情感通过摄影机会有所消弱,但朴实的摄影已经尽可能地原汁原味呈现舞台了。
    《老不死》的片尾说的在澳大利亚xxx剧院拍摄,但很明显这不可能是演出现场拍摄,大量的特写镜头都是配合好打光的。跟拍、大量特写镜头和2.35:1的宽银幕宽高比都在极力模仿电影的质感。镜头下的女主角如瓷娃娃一般晶莹剔透(又是“我好美”的配置),可见在后期上面也下了不少功夫。这些“电影感”制造了观众与剧场的屏障。如果是实验影片,这种抽离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不管内容如何,影像才是要表达的一切。可《老不死》要是作为“实验”影片的话,它在任何地方都无所建树,因为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对电影质感简单的模仿,把剧场当电影拍了而已。这部“电影”几乎没有给舞台一个大全景,一堆只有大脸的镜头和剧中频繁变换的场景的关系极不和谐,观众无法清晰的看到舞台上的变化,只能看到苍白的脸。作为记录舞台的录影带,《老不死》在镜头上的文章作得太多了,它对“电影感”的盲目追求体现了主创的低俗品味,而宽银幕比例,就像前一阵子很流行的足迹app,停留在宽银幕=电影感的错误认识和低俗趣味中。

    

    有位音乐剧迷跟我说过,《歌剧魅影》是一部音乐极好的烂剧,那么,《真爱不死》就是一部哪哪儿都烂到不行的烂剧,而且还很装地想要哪哪儿都美但最后失败了。
    然而韦伯的魔力在于,即便他产了一部烂剧,还是会有人花大钱去录影,录影会有一群傻子去看(比如我),而且热血沸腾地议论(比如我),不遗余力地在腐朽当中寻找那么一丁点能看的地儿并且视它为珍宝(我可没有)。
    我只想说,韦伯老矣,还能产几部好剧?

 6 ) 真爱不死,老不死

我不懂音乐剧,只是被几出音乐剧拉下水的普通群众。迄今为止看过的音乐剧也只有几出,而且一次现场也没有(如果学校里演的《歌剧魅影》算现场的话,那也只看过一次)。 第一次看《歌剧魅影》的舞台版,就是多年之后的25周年纪念演出。也许是电影给我的感觉并不怎么惊艳,因此我一直没去找《歌剧魅影》的舞台版来看。《伊丽莎白》倒是把所有能在网上找到的版本都看过了。25th的子爵有些颠覆,是个果敢豪放的汉子,欠温柔欠优雅,有几段唱也没唱好,可我却非常喜欢。由于本人的道德洁癖,我从来就没喜欢过魅影(身负多条人命);看电影的时候,对子爵也无爱(不出彩的小白脸)。看肉排的子爵,那真是果断强硬,虽然少些温柔体贴、怜香惜玉,但是太有安全感了。这就是小克在迷茫无助的时候所需要的,一个实实在在、靠得住的肩膀。

看豆瓣上,还是有人也很喜欢肉排的子爵的,可是很多资深剧迷并不喜欢,认为这个子爵一看就是将来会变成酒鬼加赌徒的。我一开始还很奇怪,后来知道了,原来韦伯不甘寂寞,在2010年出了个《歌剧魅影》续集——《真爱不死》,网上俗称“老不死”,其首演的魅影和小克也是25th的主演。很多人认为25th的演出中子爵的表演方式是为了迎合“老不死”的设定。说实话,看过“老不死”之后,确实感觉只有25th的子爵能连得上,我还真无法想象温柔的子爵会变成“老不死”里那样。

以下剧透。

《真爱不死》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在《歌剧魅影》剧情结束后,吉里母女俩帮助魅影逃出升天,并随他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安身。魅影在科尼岛上做起娱乐产业,并建了一个地下宫殿。吉里夫人为他料理事务,而梅格小美女成为了魅影的头牌演员,表演一些火辣庸俗的歌舞节目,这母女俩爱慕魅影之狂热非庸人可比。魅影虽然有了合法产业,又有铁杆粉丝在旁,可还是时时刻刻苦逼压抑,呼唤着他的Angel,甚至造了一个小克机器人聊以自慰(谢天谢地,这个机器人在改版的时候去掉了)。

十年后,在家相夫教子的著名歌唱家小克从巴黎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准备重返舞台,原来子爵结婚以后染上恶习,不仅嗜酒如命,而且还在赌桌上输掉了全部身家,以致负债累累,需要小克复出还清债务。在一个月黑风高夜,魅影在小克面前现身了,二人回忆了他们终身难忘的一段往事。十年前,也是一个月黑风高夜,即将嫁为人妻的小克不知怎的找到了魅影,二人发生了不应该发生的事,小克原本打算一觉醒来后和魅影亡命天涯,怎知魅影起得太早,等她睡到大天亮时已经不知去向,小克只好压抑下苦闷和子爵结婚了,如今已有了一个十岁的儿子——古斯达夫。魅影以古斯达夫要挟小克为自己的演出再次高歌。小克为了儿子(心底里肯定也是想唱的)只好答应。

在后台,小克一家和吉里母女相见,梅格发现自己的女主地位被小克抢了,而子爵也从吉里夫人口中得知那个神秘的“Y先生”就是情敌。四人表面上为了重聚而欣喜,却各怀心事。在四人欢聚的时候,魅影拐跑了古斯达夫,他惊讶地发现,古斯达夫身上有着独特的音乐天赋和对黑暗世界的喜爱,他猛然意识到,这个孩子已经十岁了!十岁了!他兴奋地带着孩子参观他的地下宫殿,以为这孩子喜欢地下美就能接受他的那副长相,就摘下面具,谁知这孩子一看到他的脸就惊叫着跑掉了。魅影让小克永远不要告诉孩子他的父亲是谁,小克答应,并发誓,不会埋没魅影为她写的音乐。

在酒吧里,堕落的子爵借酒浇愁,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自问:“小克为什么会爱我?”残酷的现实使他沉迷于酒精的麻醉。就在此时,酒保神奇地变成魅影,魅影和子爵打赌,如果小克今晚登台演唱,那么证明小克爱魅影,子爵就自动消失;如果小克不唱,那子爵就带着小克走,他的债务魅影来还。子爵头脑一热满口答应,魅影走后,他才反应过来他可能会永远失去他爱的小克,赶忙飞奔而去。

子爵在化妆室一改他粗暴的态度,真诚地求小克和他离开此地。小克纠结不已(这里用了歌剧魅影的原歌),最终还是登台演唱了魅影花了十年时间为她谱写的情歌。伤心的子爵留书离去,小克和魅影在化妆间拥吻。小克突然发现古斯达夫不见了。原来为情所困的梅格带着手枪挟持了古斯达夫。在海边,魅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慢慢接近梅格,梅格绝望之际手枪走火,子弹不偏不倚打中小克。吉里母女慌忙去找医生,留下魅影抱着将死的小克。小克在弥留之际告诉古斯达夫,这个男人才是他的生父。古斯达夫吓得六神无主,不顾快死了的妈,尖叫着去找养他的爸。等到古斯达夫和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子爵回到海边,小克已经在魅影怀中死去。魅影看到僵立在边上的子爵后,把小克的尸体让给子爵抱着,自己准备跳海。这时候,古斯达夫走到他身边,摘掉他的面具,父子终于相认了。

以下吐槽。

什么叫做天雷滚滚,这就是!这根本就不是《歌剧魅影》续集,只是一群和《歌剧魅影》里的角色名字一样的人演绎的一个新故事。

这是《歌剧魅影》中的人物吗?小克是不是爱魅影看个人理解,可是一夜情啊,一夜情!这不是当代社会好吧,是百年前啊,人们就这么开放。先不说小克是怎么找到警察都找不到的魅影的,只说小克把贞操给了魅影之后是怎么骗过子爵的?小克不能这么水性杨花啊。再看魅影,十年时间把一个心理变态的国王打磨成一个黯然神伤的宅男还是有可能的。我可以理解成相思的痛苦逼得他放下身段、学会温柔。可是《歌剧魅影》中他不是说命运剥夺了他享受肉体欢乐的可能吗?他是怎么和小克生出孩子的?难道和《白鹿原》一样,以前他“举不起”,遇到小克后奇迹般地“举得起”了,这是爱情的力量啊!子爵在这里不要太苦逼,看了“老不死”我是真同情他啊。酗酒、赌钱、负债,他成了纨绔的典型,自己做了多年老王八还不自知,还为差点害死他的情敌养了十年儿子。魅影天生残疾,杀了几个人还是老少通吃,子爵枉为“高富帅”,娶了个三心二意的青梅竹马,最后老婆还挂在情敌怀里。吉里母女也是奇葩。吉里夫人在《歌剧魅影》中是个类似于帮凶的存在(还不到帮凶的地步),对魅影是又崇拜又恐惧,在“老不死”中,恐惧全没有了,就剩下崇拜和爱了。梅格在POTO中戏份少,只能看出他对魅影很好奇,“老不死”中就是疯狂的爱和奉献精神了。梅格为了魅影在科尼岛置办产业,不惜去用肉体贿赂官员,这是怎样的爱啊!吉里夫人竟然同意女儿这么做,这是怎样的爱啊!梅格为了给魅影赚钱,为了让魅影欣赏她,离不开她,心甘情愿地在舞台上跳脱衣舞,这是怎样的爱!吉里夫人在听说魅影和小克有孩子之后的撕心裂肺的愤恨,是怎样的爱!这俩人爱得太苦了。这还是《歌剧魅影》中的芭蕾教师和清纯女孩吗?再吐槽一下古斯达夫,孩子啊,就算你爸长得吓人,你也不能丢下临终的妈乱跑啊。

最后,“老不死”的音乐我并不觉得很出色。印象比较深的只有《DEAR OLD FRIEND》,《THE BEAUTY UNDEREATH》,《BATHING BEAUTY》和《DEVIL TAKE THE HINDMOST》。《BATHING BEAUTY》还是典型的百老汇音乐,没什么特色。魅影给小克写了十年的那首情歌《LOVE NEVER DIES》,号称本剧的主题音乐,但存在感比任何一首歌都弱。魅影啊,你十年就写出这个,你有什么脸去见韦伯。特别推荐《BENEATH A MOONLESS SKY》,俗称“月黑风高”,倒不是我觉得这首歌多好听,而是这首歌的歌词之细腻、之直白,让人浮想联翩,看视频的话,会引发笑点。

我只看过这个澳大利亚官摄版本,那个魅影人称“靖哥哥”,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受了家暴似的苦瓜脸,哭着大叫“My, son! My son!” 那里真是无语。安娜的小克,演技还需要磨练,晕倒的动作活像假摔。子爵个子不高,演技不错。这版梅格我很喜欢,长得很好看,演得也很好。古斯达夫嘛,嗓子不错,可是眼神一直在游离,妈死的时候还真淡定啊。这个版本的舞美十分华丽,摄影、剪辑也很花哨。边雷边享受视觉盛宴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总体来说,这个剧还是比较精彩,起码不无聊,不把它当做POTO续集还是能看的。有人说很感人,看到最后看哭了。我反正是从头到尾没被感动,当然,这不代表戏不感人,可能是因为我不喜欢魅影。听说Facebook上有一批魅影粉建了一个小组,叫做 “Love Should Die”,来对抗《Love Never Dies》,一直想去瞻仰。

最后,改编一首老歌来表达小克在“老不死”中的纠结: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 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 两个人形容迥异,都难描画 十年前,宵幽私订在夜空下 一个甩手,一个王八 到如今手枪走火我也无别话 儿啊,你的亲爹就是他 郎啊,不要寻死你养儿大 不怪旧闺蜜推倒葡萄架 只恨当初奴家把事做差 真爱不死是我最后的话 天使啊 再找不回当年的你我他

 短评

喜当爹的饭桶和他的三个女人的狗血后宫戏…旧曲中听,新声无甚动人…

6分钟前
  • 大炎
  • 较差

难怪纪录片里这剧只提了一下名字.........

10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还行

郁闷时候看看LND,包治各种不笑

13分钟前
  • 歪脖树独木
  • 较差

韦伯大人啊……好好的一部魅影就这么被续集全毁了……我还是当续集不存在好了……爱情是没有对错的,为什么拔高饭桶就必须打压子爵呢,第一部的美是真爱的美,第二部不是真爱不死,而是真爱根本没存在过……三颗星全部给舞台设计,韦伯的场景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只是……渣剧情……

18分钟前
  • 坐等1900
  • 还行

擦为什么评分这么低!!!你们耳朵瞎了吗😭😭😭狗血又怎样啊!!!单音乐就能给满分!!!!何况演员个个人美声甜!!!!!!算上舞台艺术想打一百颗星好吗!!!!!!embrace the beauty underneath!!!!!!

20分钟前
  • 飞土
  • 力荐

2019.07.14我还是喜欢《Till I Hear You Sing》的,但这部剧实在是……Giry夫人钻钱眼里的,Meg扭曲得比魅影还厉害,我宁可相信子爵家暴(按25AC的演绎法)也不信他酗酒赌博,小C还出轨,跟曾经明明白白唱自己不能行人事的饭桶搞出爱情的结晶!Giry夫人唱得不行,Anna声音很美,但一脸苦相实在非我所喜。Ben Lewis是按“深情高富帅”的标准演饭桶的吗,看上去超级违和。都黑成这样了,我也还是喜欢子爵呀,Simon Gleeson的声音好好听!最后想说:这个剧组真有钱~~

24分钟前
  • 小悬子
  • 还行

他最后是真的哭了!我没有想到舞台歌舞剧的演员会这么投入啊!看完好后悔好后悔当初没有去剧院看。我下的这部就是他X的在墨尔本剧院拍的。我有现场不看我看碟啊。懊悔啊。虽然这片有几首歌真的很难听⋯⋯但是till I hear you sing好好听哦。

29分钟前
  • Lynn
  • 推荐

澳洲复排版。给的是感情分感觉韦伯也已江郎才尽了再也不会有POTO那样的经典了毕竟缪斯女神已离开。只有舞台很华丽。主题曲还是挺赞的曾听过另一个版本叫‘痴心难改’。duet特多就像演员一样没啥印象深刻的。小男孩倒不错但最离谱的是身世之谜弄得像琼瑶剧一样。

31分钟前
  • vivien
  • 推荐

剧情……………………

32分钟前
  • 公子小白
  • 推荐

又听一遍,还是那么震撼。剧情什么的不管了,音乐和制作绝对一流啊,有机会要再看一次现场。2011和2012分别在伦敦西区看了《歌剧魅影》和《真爱不死》,看到他俩重逢真是激动,虽然说续集的剧情是有一点牵强而且让克里斯汀显得有点不厚道,但魅影这个角色的遗憾补完了(女主角也彻底悲剧了)。

34分钟前
  • 冬惊
  • 力荐

澳洲版的呢~~去看現場的呢~~其實打五星完全是因為till i hear you sing...TAT

37分钟前
  • 亂室佳人
  • 力荐

如果是全新的一个故事,我要说它很感人,但是接着《歌剧魅影》,为了这个故事的情节改变原有人物的感情并非明智之举。古斯塔夫好可爱,声音也很棒,克里斯汀长得有点奇怪,尤其是夸张的假睫毛实在很让人跳戏。beauty underneath很好听,但缺乏惊艳的曲子,马戏团古怪的人物造型总让我想起蒂姆·伯顿。

40分钟前
  • 引愁玉女
  • 推荐

1.剧情狗血早就知道,可连撒狗血都撒不明白实在是意料之外;2.演员面部都像botox注射过量,而肢体语言的生硬已经找不到原因来解释,化学反应就更别指望了;3.唱功也不怎么样,几首狗血煽情歌都没唱出来气势;4.不是说舞台美嘛?多给几个全景不行么?剪辑得好怪异;5.怀念拉面和小美人鱼

42分钟前
  • \t^h/
  • 较差

首先,虽然我觉得第一部的爱情很扯,但但但这部也太反转了吧!音乐好听的太少,亮点基本全都在这一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EwCVw1WdR5A&list=UUQe1zMKYh8FJNs79m5Pvjsg 。音乐三星,但舞美和演员美轮美奂,under the moonless sky这首歌好色情啊...但是很辣,嗯,很辣

45分钟前
  • Rita
  • 推荐

活在歌剧魅影一的光辉下并不容易

46分钟前
  • George
  • 推荐

看到儿子出现的时候就一直在画十字祈祷尼玛千万别出现父子相认的狗血桥段啊!!结果卧槽还真是克里斯汀一脸怨妇相地埋怨魅影狠心地撇下她和儿子的剧情啊撒老娘一头狗血啊!后来居然还出现了四角恋绑架和情杀!这是闹哪样啊!!而且这一版的魅影和克里斯汀气场不足啊!

51分钟前
  • Angelaneo
  • 还行

1. 子爵和小朋友挺萌 2. 小C的睫毛是想吓死爹啊 3. 饭桶唱到高音喉咙口有痰么 4. 原来华丽的舞美改成了什么畸形猎奇的样子 5. 虽然结尾设计得挺好,子爵出现然后三口之家达成我也很满意 6. POTO至少有着古典主义的华丽感…而这个,我看的是《入侵脑细胞》吗?7. 这剧可以分级了亲!会做恶梦好吗!

56分钟前
  • cellofish
  • 还行

I just wish I could see Ramin and Sierra's Beneath a Moonless Sky before I die...

60分钟前
  • DeutschBremen
  • 还行

刚刚去剧场看完,舞台设计超级强大, 现场效果非常好.

1小时前
  • 钻石眼女孩
  • 推荐

没有结局的结局才是最美的结局,所以我给的五星绝不是给剧情,里面的歌还是那么好听,歌剧魅影是改自小说的,感觉韦伯还是负责音乐好了,续集的歌转去另一个故事一样好听,何必贪恋歌影的名气限制剧情创作

1小时前
  • Abb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