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海洋

HD

主演:大卫·爱登堡,希尔维亚·厄尔,本·福格尔,Craig Leeson,巴拉克·奥巴马,Jo Ruxton,Tanya Streeter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塑料海洋 剧照 NO.1塑料海洋 剧照 NO.2塑料海洋 剧照 NO.3塑料海洋 剧照 NO.4塑料海洋 剧照 NO.5塑料海洋 剧照 NO.6塑料海洋 剧照 NO.13塑料海洋 剧照 NO.14塑料海洋 剧照 NO.15塑料海洋 剧照 NO.16塑料海洋 剧照 NO.17塑料海洋 剧照 NO.18塑料海洋 剧照 NO.19塑料海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PLASTIC OCEAN》塑料海洋语段摘录

塑料很好,因为它不易损坏,塑料也很不好,因为它不易损坏。

这部片子拍摄并于2011,按照当时的数据,美国每年投入两百三十八亿公升石油制造矿泉水瓶,其中90%只使用了一次,仅美国,每年就会丢弃三百八十亿个矿泉水瓶,每年有两百万吨塑料被送往美国的填埋场,这还只是来自于矿泉水瓶的塑料。

仅今年一年,世界上每一个人将使用并丢弃136公斤一次性塑料制品。

拍摄当年全球的塑料制品预计会超过三亿吨,到了2050年,当世界人口达到百亿,塑料制品的数量将是现在的三倍。

超过80%的海洋塑料都来源于陆地,就算你不住在海边,你的塑料垃圾也可能会进入到海里。北美洲的五大湖就是绝佳的例证,80%的湖泊的沿岸垃圾都是塑料。

最新研究表明,西地中海的塑料和浮游生物的比例是1:2

用肉眼看起来十分干净的大海,当用特质的网过滤时,能看到很多塑料的碎片,科学家估计全球海洋中漂浮着超过5万亿块塑料。

塑料烟雾,这些漂浮在海面的塑料碎屑来自更大块的塑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太阳紫外线,海浪拍打和盐分腐蚀的共同作用下,它被分解成更小的“塑料微粒。塑料微粒表面粗糙不平,水中的工农业化学物质,附着在微粒的表面,把它们变成了毒药。

在某些地区,塑料比浮游生物还要多,这些塑料被海洋生物吞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浮游生物和稚鱼正在吞食塑料微粒。

磨砂膏,牙膏和化妆品中使用的微型柔珠是海洋塑料微粒的主要来源。必须在世界范围内禁止它们的使用。

科学家预估北大西洋仅塑料微粒就有3440吨。

海面的捕食环境中,有这些漂浮着的塑料碎片,它们已经混入了食物链,塑料无法降解。我们常说它分解了,但这么说也许并不准确,它其实是破碎分裂了,数量变得更多,塑料数量越多,被吃掉的概率就越大。

很多食用这些塑料的海洋生物都在我们的食物链中,也就意味着这些塑料最终会进到我们的肚子里。

更严重的是这些塑料会吸附自由漂浮在海洋中的化学物质,所以当鱼吃掉塑料,毒素会从塑料上转移到鱼的肌肉或脂肪这些我们爱吃的部位。鱼类吞食的越多,毒素就在鱼的体内堆积的越多。我们爱吃的部位也是化学物质堆积的部位。

大多数海洋垃圾塑料主要来自于中国,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

《科学报告》最新发表的研究表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检测了印尼的76挑食用鱼和加州的64条食用鱼,他们发现两组样本中都有约四分之一的样本内脏里存在人造碎片。

在针对法国,比利时和荷兰沿岸留个地点蓝贻贝的检测中,检测的每一个有机体内都存在塑料微粒。当你食用贝类时,通常会把它整个吃掉,所以有更大可能吃到塑料。

超过26亿人主要倚靠海产品摄入蛋白质,到2025年每年排入海洋的塑料,预计达到现在的十倍。

美国丢弃的垃圾甚至可以漂流至南极洲,在洋流的作用下,海洋没有边界,是一个整体。

浮在海面上的塑料袋,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水母被乌龟吃掉,塑料袋或是气体塑料碎片,后果对于动物来说显然是致命的。

全球每年食用大约一万亿个塑料袋,平均每分钟两百万个,而每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间仅有12分钟,

没有人知道在过去50年间,海里堆积了多少塑料,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堆积的速度变快了。

塑料无处不在,而这只是未来世界的前兆,我们的子辈将看到那个世界的冰山一角,而且我们的孙辈不会见证他的终结。

用肥沃的土壤填埋取代挖掘,园林土壤,然后铺上椰子垫(用椰子皮制成),再在上面铺上香草根(过滤沉积物,增强土壤强度,循环土壤养分)。这些植物将水中其他废物吸收出来。

生物修复:利用天然有机物分解有害物质,使之变得无毒或者低毒。

植物修复:利用绿色植物给土壤和含有重金属或多余矿物质的水体除污。

你看见周围的人有什么健康问题?

流感,有些人得了癌症,有些人不孕不育。

如果取土坑的环境继续这样下去,人们继续住在这里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我觉得他们会生病,但他们不想离开。这是个好地方,但进口塑料包装毁了我们的天堂。我想让我的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因为我爱他们。

大部分塑料都会释放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雌激素活性,又称EA,是双酚A或邻苯二甲酸酯等,塑料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模仿雌性激素。

92.6%以上的6岁以上美国人体内都有可探测浓度的双酚A,6-11岁儿童体内的浓度是成年人的两倍。

检查奶瓶时,必须检查接触牛奶或婴儿的所有部分,检测郭的所有坚硬透明材料都会释放雌激素类物质。其他比如奶嘴通常是硅树脂或者乳胶制成,根据检测,乳胶都会释放雌激素活性物质,硅树脂一般都会释放雌激素活性物质。

不锈钢和玻璃是比较好的选择,着色剂会释放出很多化学物质,所以尽量避免彩色产品,避免不了的话,白色或者黑色比较好。

大部分塑料在经过暴晒之后,释放出来的有雌激素活性化学物质会增多。

地球就像一个垃圾桶,在被塑料填满,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放。

你不可能把小的塑料碎片从海洋里过滤出来,你没有办法过滤整片海洋,实际上海洋里面有太多的塑料,以我们没有办法找到的形式存在着,所以我们应该转变侧重点,从根源上解决。

如何从根源上阻止塑料流入海洋?

食品塑料包装是美国主要的城市垃圾。,美国每年有八千吨垃圾来自塑料食品包装。如果你必须采购塑料包装的食品,比如酸奶和奶酪,买大份的。

你知道一次性咖啡袋,茶包和干燥剂都含有塑料,想要避免塑料污染,就避免使用一次性独立包装物品。

不要把塑料扔进垃圾箱,美国人每年丢弃340万吨塑料,只有7%会被循环使用。

1991年德国成为世界上首个通过包装法案的国家,法案强制规定塑料厂商有责任回收或处理他们出售的包装材料。业界成立了公司,用以监管塑料垃圾手机,这家公司及时绿点公司。

在德国,你可以把塑料瓶送到任何一家超市,放进这台机器里,它会扫取瓶上的条形码,这能告诉机器塑料的种类,是可回收的,零售商的信息。梅放进一个瓶子,消费者就能得到25分钱。而零售商可以得到塑料,他们可以把它以不错的价格卖给回收站,在德国大街上,你很少能看到塑料瓶,因为所有人都在回收它们。

塑料袋和矿泉水瓶是最恶劣的一次性罪犯。

卢旺达是少数禁绝塑料袋的国家之一。卢旺达是农业国家,因此工业不多,这个国家曾经评估过塑料袋,对土壤,特别是动物的影响,尤其是家畜,经过评估,我们决定,既然知道他不好,干嘛还留着他?

把塑料送进垃圾场填埋是对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它们非常有价值,如果进行填埋,在欧洲处理1吨要花费100英镑,约150美元。但作为有用的塑料,1吨价值1200-1500美元。两者价值大不相同。

分类的回收塑料被送到工厂,成为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去除标签,重新加工成塑料原料,准备好再次贩卖。

作为回收业者,我们认为政府可以加大力度鼓励循环供应链的发展,很多回收塑料可以被重新制作成同样的产品,就是所谓的“封闭循环“。比如瓶子,盆,吸管等塑料包装。寿命短的产品比如塑料包装,可以做成寿命长的产品,比如建材,运用于汽车制造业。

塑料银行,3D打印。

将塑料热解成柴油。

在美国,只有8%的塑料垃圾被投入垃圾转换能源设备。

我们把海洋当作垃圾场,把不希望存在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的东西丢进海洋,

全世界的生态系统都建立在健康的海洋环境的基础上,如果部分机能失调,除了问题,全世界的生命都将收到影响。

这个星球是我们的家园,你不能指望把垃圾丢到某个地方,它就真的会“消失”。这种“反正不在我家后院”的说辞,海洋是所有人的后院或者是前院,或者说是生活空间。无论怎样考虑,我们的星球是被蓝色的部分统治着,这个世界大部分都是蓝色的。

我要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我要回去寻找鲸群,去寻找我们最初看到的那头幼鲸。如果鲸会说话,他们大概会问我们:“你们在想什么?世界上的其他物种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但是你们人类就像是地球上的过客。”

我想对幼鲸的父母说:“对不起,我要代表人类和你们道歉,因为我们把塑料带进了你们的家园。

我想说:“我们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因为了解伴随着关心,而关心孕育出改变。“

改变世界,从我做起,追求循环利用,而非用完即扔。

拒绝一次性塑料用品。

 2 ) 今天,你的身体里又多了一点塑料元素。

很少会看纪录片,总觉得太过正式和枯燥。但今天要说的这部《塑料海洋》真的让我从头到尾都看的十分认真,因为不仅是一部科普片更是关乎于我们每个人身体健康的生活现状反映。震撼程度五颗星!

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塑料产品的接触,不论是早上装煎饼的塑料袋还是中午外卖的包装盒,几乎随时随地我们都被一次性消费的塑料包围。当我们随手把吃完食物的包装扔进垃圾桶里就觉得万事大吉那可真都是大错特错!

现在全球大面积的海洋都有风化不了的塑料颗粒沉淀到海洋随处可见的地方。那些本该在海洋里自在生活,不会去考虑吃进嘴里的究竟塑料袋还是小虾米的生物,胃里都塞满了不能消化的塑料垃圾最终导致胃被塞满直到死亡结束这悲惨的命运。

电影中用母亲的视角走访了世界各地被塑料包围不同程度环境影响,影片真实的讲述了当地人民在面对大面积塑料垃圾的无奈。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接触塑料过多,导致流感、癌症的多发于蔓延。没有办法阻止这场人类的“慢性癌症”,只能无可奈何的看着最初美好干净的家园被垃圾一点一点的摧毁与破坏。

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天真的以为垃圾会被送到垃圾回收场然后经过完美又环保的净化形成传说中的二次利用,让垃圾不再成为垃圾。

包括我在内,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之前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并且走在街上也会很认真的把每一点垃圾宁愿多走几步都要扔进分门别类的垃圾桶里。

然而事实上,百分之八十的垃圾并不会真正利用起来,而是被换个地方堆积着、发臭着。

很多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塑料,都没有办法真正进化成为可再次利用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慢慢沉淀,不论过去多久它依然会在那里看着这个荒谬的世界。

海洋中很多塑料颗粒都是经过数不清的年月磨练而成,因为过于细碎,很容易被生物吃进肚里,融进肌肉及身体的每个角落。而我们今天所吃到的海鲜,同样也等于吃进了同等的塑料因子。

可怕吗?真的很可怕。

我们现在越来越 注重养生,从饮食到运动。但似乎我们忽视了生活的地球其实早已经千疮百孔。它经不起我们自私的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折腾消耗真正让我们生活的地方。虽然塑料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了,但付出的代价,这背后给整个大自然及生物圈带来的灾难是难以计数的。

虽然影片最后也没有真正解决的办法,只能让我们每个人从生活中的细节里,减少用塑料的频率。

虽然我们做不到生活中不用塑料产品,但我们可以减少使用那一小包咖啡糖、一次性保鲜膜、包装好看的饮料奶茶......生存环境是我们自己的,不为别的,爱自己总没错吧。

 3 ) 用塑料袋放风筝的小孩。

看片名基本能猜到片子的主题和基调,环保类的片子容易让人心累,好在这部片在披露现状后给出了一些可施行的措施,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积极的发展方向。

—— 以下截图可能引起不适 ——

这是一只被催吐的鸟,它的呕吐物中漂浮着一层油脂和许多塑料碎片。
这是一只被撑死的鸟,内脏里全是塑料。
共计234片。
这是一只在死亡边缘哀嚎的鸟。
它们肚子滚圆,被塑料撑满。
这些塑料,相当于人胃里撑下12块披萨。
误食塑料的海龟
被绳索勒住的海豹

受塑料影响的不止是动物,在看似澄净的海水中,科学家预计能过滤出五万亿块塑料。大块塑料在阳光、海浪、盐分的共同作用下变成细小的塑料碎片。当它们被海洋生物误食,进入食物链后,将最终回到了制造它们的人类体内。

对此,科学家研发出一些被证明有效的改善措施。

一是对水体进行生物和植物修复。利用天然有机物分解有害物质,使之变得低毒或无毒;利用绿色植物给土壤和含有重金属或多余矿物质的水体除污。

二是用等离子体炬将物体分子结构还原成核心元素,这一技术对环境友好、能自行产生能源,且价格不贵。

三是值得借鉴的德国包装法案,它规定塑料厂商有责任回收和处理他们售出的包装材料,业内也成立了绿点公司监管垃圾收集。

我一直认为,环保措施如果要落实到个人,靠外力强制是难以长久的,要有内在的驱动力——德国这一方案给出了很好的参考。

 4 ) 我们终将为此付出代价,我们的后辈甚至我们都将永无宁日。

我们对不起所有的海洋生物,是我们把塑料带入海洋。

“这个小孩正在放塑料风筝,从背后看他,和世界上的其他孩子好像没什么不同”。

当我看见无数的塑料碎片从海洋生物的肚子里被取出时,甚至隐隐作呕,如果我们保护不好它们,那么我们怎么可能保护好自己?

人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终会自食恶果。

我们受到的关于环保的教育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是新世纪的00一代,我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依旧薄弱到几乎没有。

这个世界是被“蓝色”统治的,如果这片“蓝色”污浊,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成为人类的垃圾桶,人类只会被淹没在无尽的垃圾中自生自灭。

 5 ) 人类不是地球的过客

塑料海洋,对于人类来说只是一个垃圾的处理厂,而对于鱼类蓝鲸来说就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破坏,很难想象要是人类睡在满是垃圾的床上,呼吸着塑料制品的味道,日常还有误食塑料的危险生活是种什么样的感受。人类真是自私贪婪到无所顾忌的占领一切动物的生存家园。这让我想到日本准备在太平洋内投放上亿吨的核废水,那又会对海洋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和改变呢,人类总有一种地球主宰的错觉,忽略其他生物的生存,肆意的污染破坏,就如环保学家说的,或许人类消失对于地球来说才是最好的改变。蔚蓝的海洋看似澄澈干净的模样,其实内里早已充满塑料的残渣,我们平时使用的鱼类体内可能就含有这些塑料里的毒素,想想真是够恐怖的。塑料烟尘是致癌的,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么看来塑料真是无敌的发明啊。

台风造成中国石化生产运输的塑料原材料流落海洋,但人们重视起来认真负责的搜寻原料也让人难忘,希望每个国家的人都重视海洋安全,不要再倾倒塑料垃圾入海了。26亿人摄入蛋白质主要依靠海洋,而基本上各个国家的鱼类体内都检测出了塑料制品。海鸟,海洋的环卫工,捡起海洋里漂浮的垃圾给雏鸟筑巢,看到科学家给小鸟洗胃,小鸟吐出许多各种各样的塑料残渣,一只死去的鸟儿胃里居然有234片塑料,鸟爸爸和鸟妈妈从远处的海洋里带给小鸟食物,却不曾想到却因此害死小鸟,一只只保护海洋的鸟类却死在塑料的堆积中,这真是令人发寒,人类真是各种生物的杀手,真正的罪人,海洋是没有边界的一个整体,没有人能涉身事外。

菲律宾烟雾山1号是一个重达百亿的垃圾堆,当温度达到一定水平,垃圾将会燃烧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危害当地人的身体健康,也是当地大部分人患有肺病的原因。这让我想起我外婆家在大山里,她们也使用塑料袋,但是没有处理的地方,只能把食物包装袋等一系列塑料垃圾扔在大山深处,可能几百年都得不到降解。。。看完纪录片下单了可降解的塑料垃圾袋和购物用的大布袋,以后会注意生活中对于塑料的使用,不想让地球变得更糟糕了,sorry。

 6 ) 拒绝塑料袋、塑料制品

当看到从海鸟尸体里解剖出那一堆塑料时,我被彻底震住了。

2016年在佛山家里时,总是看到角落里有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在那里静静地躺着。有时四五个,有时七八个,用扫帚扫了一次又一次,但总是还有,因为我每天在菜市场买菜都会伴随着肉和菜带三四个塑料袋回来。

有一次跟往常一样又看到了这些塑料袋,但不知为何心里却涌出每天用塑料袋这样下去不行的想法,这样实在是很伤害环境。于是就思考着要如何解决这个塑料袋问题。

解决办法之一就是用其他对环境伤害不大的装纳工具来代替塑料袋。竹篮和环保袋,这两个给我的感觉是对环境伤害都不大。但事实上呢,还要考虑这两件物品的生产、运输成本,以及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额外物。

比如环保袋。生产环保袋需要的原料是什么,这些原料的采集成本如何,制作环保袋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废气、废水产生,运输给各个市场使用的运输成本又如何等等问题都需要科学调查才行。可惜,本人普通穷人一个,不知该去问谁问哪个机构。百度、图书馆资料却很难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最后忙着工作不了了之。

2017年3月份搬来广州,换了新地方生活却发现塑料袋如影随形,无孔不入,还是摆脱不了它。期间试过一两个星期这样的,拿几个超市那种看上去比较干净的透明塑料袋去买菜,这次用了洗干净晾起下次接着用;想去外面那家便宜又好吃但却只有一次性筷子和白色塑料饭盒的快餐店吃时就拿宿舍里的碗去装回来吃。后面又不知为啥不了了之,宿舍厨房又总是每天都有塑料袋。

在昨晚,跟宿友看《塑料海洋》,看到那位女士从那些海鸟尸体的胃里掏出那些塑料时,我被彻底地震住。这让我彻底地厌恶塑料袋、塑料制品。我想我要从现在做起,要时刻记着,能不用塑料制品就不用,下定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1,买个竹制菜篮,买菜时蔬菜直接放菜篮,肉类、海鲜、豆制品等先用碗装好再放到菜篮。

2,买早餐吃的面条时不买塑料制品袋包装的。

3,厨余、日常生活垃圾直接分别倒两个不同的垃圾桶,不再在垃圾桶套塑料袋。有些厨余垃圾直接倒在垃圾桶可能会恶心,但一想到那些海鸟胃里的胃容物,会更恶心。(这点在宿舍的塑料袋用完时开始执行)

4,在外面吃东西时,用一次性饭盒装饭菜的不吃。

以上先暂时4点,也希望大家能共勉,感激不尽!

 短评

特别是从死去动物的胃中清理出的大量塑料,触目惊心

9分钟前
  • 且行且歌
  • 力荐

只能说尽量不用塑料产品毕竟现在的商品大都是塑料包装的 每天提布袋出门!讲真德国瓶子回收这个真的可以借鉴下啊 这样一来真的没什么人乱扔瓶子了 毕竟都能换钱呢 片里有句话“人类就像是地球的游客” 太多人都抱着反正就活几十年 地球变成什么样也和我没关系的心态 真的是对不起那些动植物了

12分钟前
  • 乱七八糟
  • 力荐

电影开头那些在斯里兰卡海域打捞海洋塑料垃圾的人和后来在斐济做烟雾检测的人都带着一次性蓝色塑料手套。直到,詹妮弗莱维斯Jennifer Lavers,她用剪刀把死去的海鸟胃部剪开展示里面的塑料,全程都是裸手,没有带一次性手套。原来卢旺达是少数几个禁绝塑料袋的国家之一。

17分钟前
  • 小王子
  • 力荐

片子追踪了很多,但还不够深入激进。虽然是个最让人绝望的主题,还会越来越严重,现在也已有很多技术在尝试清扫海洋垃圾。但微塑料是最无能为力的,最有效的还是直接禁和限很多塑料生产,继续努力回收,改变一次性消费习惯。另外吃鱼有风险,几乎一定会将丢出去的吃回来。

22分钟前
  • fro🌈t
  • 力荐

海洋 环保

26分钟前
  • Lucy
  • 力荐

看过《渔业阴谋》以后再回来看这片,连片末最后的一点点对未来的美好畅享也变得像政治宣传和营销手段一样让人失望。

29分钟前
  • 涵哥吉祥🌈
  • 力荐

看得让人揪心又震撼。揪心是,有那么多的海鸟、海龟等动物因体内塑料囤积过多而痛苦死去;震撼是,海洋中的塑料,所谓的分解,不过是变成更小的碎块,碎块塑料又吸附大量毒素,被鱼类食入后,毒素溶入脂肪、肌肉,最后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人类体内……很讽刺,最后吃塑料的,是当初丢塑料的人类……

34分钟前
  • 隐子草
  • 力荐

之前曾在Reddit上看到一条高分留言,那人说:“作为一个长期养殖生蚝的,我都不敢用手直接去碰那玩意儿。”当时觉得那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看完本片后,真的胃里翻江倒海。

35分钟前
  • Jin
  • 推荐

了解才会关心,关心才可能改变。

37分钟前
  • 青石
  • 力荐

一个快递,一个外卖就把当年的限塑令当屁放了,垃圾分类也半年了,希望不要光喊口号。

38分钟前
  • 塞克里奇
  • 力荐

看到卢旺达是第一个禁塑的国家震惊了……

41分钟前
  • mafen
  • 推荐

这么说吧,就凭小李子这么多年关注,数据起码肯定比xx统计局准确,乳化怪歇歇吧

42分钟前
  • 力荐

环境保护 保护的是人自己

47分钟前
  • ピラミッド
  • 力荐

很久前,我一直试图告诉身边的人,少用一次性用品、塑料物品……其实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又有多大呢?圈子超不过500,能沟通的可能100,认真听你讲话的可能20,觉得你有道理的可能10,能接受并去做的,可能只有2人…所以现在我更明白,我可以改变的只是自己,少去污染,少受伤害。那些不爱叫外卖,自带水杯,喜欢帆布袋等爱好,都是我保护自己的习惯,会延续。那些觉得地球又不是我家后花园的人,也只能接受这个世界回馈的无处不在的塑料颗粒。德国的回收机构太棒,美国的生产和污染惊人,彩色塑料比无色塑料更有害,那么多受塑料污染死亡的小动物太可怜,食物链顶端的人吸收了更浓的塑料物质。对于我等于复习,但还是打5星。

50分钟前
  • pinkcat
  • 力荐

最难得的是,并没有只抛出问题,德国和卢旺达,你选择那种模式?

53分钟前
  • ilie
  • 力荐

震撼又揪心。无数次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然而只有这部纪录片带给我极为深刻的共情感。多么讽刺,人类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最终却会随着食物链回到人类体内。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不幸的,无数次被人类破坏,却始终得不到人类的重视与参与。那些捡垃圾的孩子们,他们做着世界上最脏乱的活,在我眼中他们却比那些口口声声说人类离不开塑料随手扔垃圾的富人们光鲜亮丽得多。这部纪录片,更适合疫情时期的我们,多少N95口罩在现在被投入到海洋,而那些小动物们又做错了什么呢?我想,从今以后我都会努力做好塑料垃圾分类,哪怕一个人改变不了很多,毋以善小而不为啊。真的震撼。

58分钟前
  • 源源源源源er.
  • 力荐

故事由蓝鲸引入很好,由广及微,又由微及广,世界是无数个个体组成,污染是一点一点扩大的,也可以一点一点改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认识并重视起来。真相太可怕了,涉及中国的那段还是比较正能量的。

60分钟前
  • 声色画报
  • 力荐

😢😢😢

1小时前
  • a little mark
  • 力荐

片中没有提及的两点:1. 发达国家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后绝大部分是被卖给发展中国家了,真正在本国获得回收循环利用或者被转化为能源或其他材料的塑料垃圾只占极小一部分,所谓 “成功解决塑料问题” 不过是将垃圾转移给发展中国家以后产生的错觉罢了。2. 纸袋的制造和使用比塑料袋多产生70%的空气污染物和230%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水污染物比塑料袋多50%,在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可能造成的污染则是塑料袋的14倍;制造食品杂货纸袋所需的原料比塑料袋多40%;生产纸袋所需能耗是塑料的4倍,回收纸袋所需能耗是塑料的85倍,而在再生循环的过程中,比起废弃塑料,纸袋的处理也会排放出更多污水,进一步加剧环境负荷。此外,纸袋在垃圾填埋场占据的空间也比塑料袋大得多了。塑料制品确实需要减少使用,但纸制品并不见得就是更好的替代品。

1小时前
  • Andrew
  • 推荐

看过那么多关于大自然的纪录片 最大的感受就是 如果没有人类的话 地球哪里还需要保护啊…也许人类最光荣的使命不是保护地球 而是瓦解人类

1小时前
  • 伏柯萧沆的疯巅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