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

HD国语

主演:廖凡,宋佳,蒋雯丽,金士杰,宋洋,黄觉,麦迪娜,张傲月,马君,陈观泰,熊欣欣,戴立忍,裘继戎,李博,邹家豪,卡丽娜,赵贵祥,李春遂,张蒙生,彭志,刘洪林,王宝山,刘子威,陈韦然,赵峥,李桂生,薄冰,谢勇,尚言生,杨晓波,刘妙,艾琳,刘新义,安东·夏波瓦洛,李一明,李光复,闫长海,杜月,高肖雅,鲁冠廷,柳青伶,崔陆萌,王星凯,冯启龙,任思扬,秦伯坤,赵英龙,徐悦,陈大成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师父 剧照 NO.1师父 剧照 NO.2师父 剧照 NO.3师父 剧照 NO.4师父 剧照 NO.5师父 剧照 NO.6师父 剧照 NO.13师父 剧照 NO.14师父 剧照 NO.15师父 剧照 NO.16师父 剧照 NO.17师父 剧照 NO.18师父 剧照 NO.19师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师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民国年间南派咏春传人陈识(廖凡 饰)来到天津,结识了天津武术泰斗郑山傲(金士杰 饰),为在武术界开馆立足,郑山傲建议陈识用教徒弟踢馆的传统方式达成目的。几经周折,陈识娶了一名天津绝色女子赵国卉(宋佳 饰)为妻,还收下了本地青年耿良辰(宋洋 饰)为徒代其踢馆,夫妻二人暂居 在贫民窟,防被踢馆的仇家前来寻仇。陈识与妻子原本看不上好斗好色的耿良辰,但接触后也发觉了耿良辰的可取之处。但随着第八家武馆邹馆长(蒋雯丽 饰)和军界人士林希文(黄觉 饰)的介入,天津武术界面临着一场巨变,靠武术复兴家业的愿望、对妻子的爱意,以及作为师父的责任,让陈识陷入了两难之境。比利时小天后安琪儿:成名之路养育者 第三季探长欧光慈侠盗鲁平盖棺了结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灿烂的她烈性摔跤唐顿庄园第一季震动的舌头地下室豹纹第一季怪奇物语 第一季法外情真 第三季生死密电24小时 第一季维京遗产利己主义2022疯狂侏罗纪超能暴力对决浪客剑心 最终章神人之家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龙珠传奇之无间道行骗天下JP血湖诡异酒楼牛皮纸袋风云Ⅱ粤语浪迹天涯前路漫漫人类清除计划2:无政府状态#我在这里快进人生2022大村官之放飞梦想电梯惊魂(2013)节食王国爱在旅途之反转爱情大旗英雄传美食街女老板无主之地

 长篇影评

 1 ) 后武侠时代的江湖

什么是江湖?
十年前,在那部横空出世风靡大江南北的武侠题材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满怀壮志誓言闯荡江湖的“女侠”郭芙蓉反复追寻。
什么是武侠?
无非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倘若格局大些,直须再加上一句“家国天下”方可概况——看惯了港式武侠的我如是解读。

周末的午后、城市中心繁华商城的电影院。徐皓峰武侠,上座未满。意料之中。其实如果事先向我详述这种风格的精髓,或许我也是拒绝的(笑)。毕竟作为一个并未研读过当代武侠新作的人来说,我心中的武侠早已与“浪漫”近似等同。她是飞檐走壁刀光剑影;她是情仇难断仗剑走天涯;她亦或是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为民与国共存亡。武侠,武侠!纵使世事险恶,武侠的世界里怎可独缺一位正气凛然的侠士?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纵然这一份“浪漫”的偏执于我似乎已所剩无几。将现今这一风格的作品归为“后武侠时代”,说白了也不过是我个人的装腔作势的一家之言。

然而以上的这些都不是本片的主题。题为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当我以为标题应当这样解读时,影片却并没有向我们讲述往昔经典武侠中常有的因师徒关系而滋生的恩怨情仇。一个武学天才,是一个帮派的全部未来。没有师徒情深,有的是扬名立万对功成身退。什么是江湖,人心即是江湖。徒儿是师父的棋子,毁掉一颗子成就一盘好棋。何况这棋子,只是个卑贱的“小人”,一个已无家可归,初时拜师只为看美貌师娘一眼的本地浪荡子。不要以为我是以批判人性的心情在叙述这段剧情。时势造英雄,然而这不是一曲英雄的赞歌,不是英雄,就没有人能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囹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江湖一日,请守一日本地的规矩。军阀割据,外敌频侵,靠拳脚功夫长枪短刀对抗洋枪洋炮的美好愿景在《黄飞鸿》一类的浪漫武侠中已是稀松平常。但这里是武侠纪实文学:民国津门,武行联合、封闭排外、规矩森严、不教真的。纵使开篇老江湖提出要振兴民族绝技的伟大构想,终究也将沦为师徒算计、门票斗争下的牺牲品。蒋雯丽一句话说的好“好日子不多了,既然如此,何不能多享一日是一日?”何须再去追究竟是谁为谁准备了徒弟,谁布局吃掉了谁的棋子?规矩,才是这里真实的主题。

外来者为树立门派出卖了自己的徒弟,老江湖地位显赫却终被徒儿算计了一世的声名。“武行的未来在军界”倒不如说军界看中了武林这块肥肉,没落的武学门派除了拱手献上,也并没有什么实质可行的抗争对策。干的是不光彩的勾当,诸多看起来礼仪兼备的规矩不过是当家者口中的“装装样子”。你看,其实在时代的现实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剧情往往没有什么浪漫可言。以个人对抗群体,以群体对抗时代,热血亢奋的那种表达是观众热爱的模式,却未必写实。徐皓峰的武侠,讲究的唯一个“真”字,后武侠时代,演绎的是你我当下的真实情境。

影片拍得范儿十足,选角更是精准到位。看惯了电视剧里多以东北大妞形象示人的宋佳,多半会被此处的风情绝艳所迷倒。影片的对白简洁、干脆,多数韵味十足的台词也出自她所扮演的师娘之口。“这不是我最好的命,我最好的命是在餐馆遇见一个巴西人,然后嫁到南美种可可”“你要回广州,我不跟你”“天津女人,不外嫁”“这辈子嫁过了,多谢你”还有最终那一句“我男人犯了事儿,我担着”。连片中另一位气场强大掌控津门武林,多以男装示人的蒋雯丽都数次对男主表态“你女人漂亮”。一个能使另一位成功女人赞赏的女人究竟有多美,光靠想象难以一言蔽之。

男主是一身男人气十足的硬汉影帝廖凡,功夫戏份完成得踏实到位,配得上最佳动作设计的指导,令本片的纪实武侠显得诚意十足。有了绝色佳人,有了功夫硬汉,若你以为这里即将上演一段风花雪月铁汉柔情的纠葛,那又错了。一见钟情,无关风月。师父需要住平民区,有女人要养,方能掩护自己作为门派全部未来的动向。爱吃螃蟹的师娘,旗袍、素衣,繁华、俗世,淡然相随,可作为民国时期傲气的天津女人,她过的是自己的生死。

颠覆了港式武侠,再无关乎浪漫。徐皓峰的江湖里多的是北方武术的大气与硬朗。高手较量,写实但不血腥。摒除了飞檐走壁腾空飞跃的招式,点到即止却扎实凛冽的力量往来反倒成为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切实观感。

早在十年以前,当各种恶搞文化与玄幻、仙侠等时为“非主流类型”一切伴随争议冲击我们视野的时候,多元化的当代文学影视氛围之形成已成大势。金古温梁之后,文学领域的武侠已愈渐颓靡,其中伴随着多少武侠迷的流逝,我不能断言。虽然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中国功夫依旧在某种程度上与本民族文化休戚相关,而经年累月层出不穷的单一模式武侠电影却良莠不齐。个中落差,纵使身为伪武侠迷,亦倍感唏嘘。像《师父》这样的影片,拍得个性十足,票房却仍然注定难有作为。没有什么屌丝逆袭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剧情反转,亦没有盖世英雄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壮志豪情。单纯写实讲述特定时期武林的现实故事,恐怕难以引起最大范围观众的共鸣。镜头和场景美术方面,虽大气带感,却确实更具有电视剧质感,这恐怕与幕后班底的构成有很大关系。然而在我看来,瑕不掩瑜。商业时代的泡沫影片那么多,独树一帜,观后若有回响,足矣。

武侠业已没落,江湖尚存于心。就算某天,文学界再无一人写武侠,现实的江湖,你我仍旧辗转徐行。

 2 ) 有武,有侠,不是武侠。

师父,师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父这个词,自古以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别一番的意义和分量。甚至在古代,乃至到民国时期,遵循着旧时规则的门派里,师父对徒弟有着生杀大权。一如陈识所说,拜了师,学了拳,他将视我如神。
做学徒第一步,就往往是先从学如何侍候师父做起。先做人,后学艺。身为师父,所传授的不仅仅是“艺”或“技”,更是“人生”。

旧时的师门,相当于是一个人的第二出身。代表着这个人个人所负之能,代表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更代表着他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地位和身后的人脉,关系网络。

所以,念起师父两字来,总是沉甸甸的。电影里,师父的师父对他说,你是这个门派全部的未来。所以,他便下了可以为之付出所有的心。师命难违,这里面除了道德和规矩,更多的是早已养成的潜意识的遵循和服从。从小被师父教导大的人生,师父的观念往往造就了徒弟的三观,一代传一代,就成了门派的文化。

咏春的文化我不甚了解,但就从电影里看来。传拳为秘,真传不过两人。求精不求多。陈识求的是扬名,但是却不会真传。所以他只要一个真正的徒弟,一个可以替他扬名的徒弟,一个注定被牺牲的徒弟。

他说,好在是个小人,不可惜。

人总是这样,最开始的时候,都以为自己的心是硬的。总以为自己的信念永远不会变。总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计划中,总以为只要自己做得出,就有想要的结果。总以为……

太多的总以为,最后换来的往往只是世事难料,无力回天。

师徒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情谊。史上虎毒食子的父母尚且有,何况冷心冷面的师父。然而,陈识终究做不到,他还有追求,他还惜才,他有着坚定设局的心却毕竟是初次设局。他坚定,却不老练。狠心,却不冷血。因为,他还是个真正的武人。

师父这部片子,有着写实的粗犷画风,一拳一刀,实实在在。但风格却又极其的写意,泼墨而画,意所至,情所至。
徐皓峰,拍的是武,讲的是侠。但这部电影却不能称之为武侠。徐皓峰的武与侠,是割裂着的。现实中的武人,带着名,带着利,带着摆不脱的规矩和枷锁,求生,求死,求义。导演在他们的故事中,放了一个侠在武馆的顶头上,具体却表现在底层的脚行中。反差的讽刺着现实。

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才是真正的江湖。武侠只是成人的童话,武与侠的相离相吸,才是完整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没有真正的坏人,也没有真正的好人。林希文杀了耿良辰,却也是剧中唯一一个读懂他的人。陈识把耿良辰送上了绝路,但最终用难以压下的不甘为他复了仇。邹馆长机关算尽,也终究只是个遗孀的苦与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坚持,得不到,舍不掉,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林希文不是必须要杀耿良辰,但是耿良辰却必须死。他打破了规矩,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成了军界势力侵入武行的一个障碍。人算不如天算,陈识步步为营,计划周密,却没算到时迁事移,天下大势。
他愤恨,不仅仅是因为耿良辰死了,他怀了几分愧疚。更是因为,耿良辰死的毫无价值。他心中的,是不甘。他不甘自己的一盘棋,就这样收尾,成了别人更大棋盘中的棋子,成了一场笑话。

倘若不是有林希文的介入,按照陈识和郑老头的谋划来,耿良辰会在他眼里死的是应该而值得。或许,他会有几分惋惜这个大才,却不会升起愧疚与愤恨。然而,现实却狠狠的打了他一个耳光。在时代变迁的面前,个人的谋划,或者一个门派,甚至是一个行业的谋划,都不过是螳臂当车。

在这场对峙中,武馆输的毫无悬念,甚至是主动让步退出。侠是种精神,名和利却是切身关系到吃饭喝水赚钱的。没有物质基础,何谈精神?武馆行当中的种种规矩,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维护。挥着武的大旗,安慰得不到侠,做不到侠的自己。

林希文说,如果他活着,武行会有意思许多。可惜这样有意思的人,有骨气,可以说是整部电影中身上唯一体现着侠的武人,耿良辰,却必须死。一群鸭子可以啄死一只天鹅,这不需要道理,自然界自古如此。

徐皓峰,怀着侠的理念,写了一个现实的武的故事。赤裸裸血淋淋,却偏偏一刀一刀的分明。让观众没有余地去躲避,就像蜀山奇侠传里的血迹,翻开,就必然看到。

有侠的人,未必有武,武不是侠的必然条件。有武的人,未必有侠,有武又有侠,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影片的结尾,与侠无关。耿良辰已死,侠成了茶摊上口口相传的传说,成了埋藏在社会层次深处黯然的保留。
影片的结尾,是武的苍凉,大写的末路苍凉。邹馆长强撑着的气场,随着电影结束的倒计时,一秒强似一秒。每强一份,都愈加强烈的透露着苦苦支撑的外强中干。当她用刻意的稳操胜券的姿态,用刻意提高的声音,宣布咏春已绝的时候。我从这片段中,读懂了邹馆长所说的: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装装样子嘛。确然,她深有体会。

侠已逝,侠已隐;武已空,武已绝。

武侠只是梦。

 3 ) 武术与江湖

  广东咏春拳拳师陈时北上天津,说是先报师恩,再振家业。天津作为当时的武术之都,提供了这样的舞台和机会。他找到天津武术界的泰斗郑山傲,一方面探讨拳理,一方面讨教迷津。郑山傲说,天津武术界不教真功夫。陈时说,一生只收徒两人。而这一段对话就成了整个电影的冲突所在。

  一、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有各种各样的规矩组成的,街上不许见铁器,踢馆要提到第八家,面包要吃十五个,不管规矩多么稀奇古怪,但目的是非常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津门武术界的规矩呢?其实,就是郑山傲所说的不教真功夫。至于为什么江湖立这个规矩?郑山傲并没有讲,就需要我们去揣摩。一是武学金贵,不能所传非人,糟践了好东西;二是人才难得,非大材难以传授。因此,相传是师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拜师傅。

  不过,郑山傲津门风云三十年,真的就没有人可以传授真功夫吗?那不教真功夫的郑山傲,又要借此机会退出江湖。故事能这么简单吗?

  二、师与徒

  拳师要在津门立足,需要连踢八家武馆,这是武术界的规矩。郑山傲给陈识出了一个主意,可以教出一个天津徒弟来踢馆,不必亲自出手。并且,亲自从军队挑了一个苗子给陈识。

  前清的督司府是郑山傲的家,也暗示了他的政治身份与地位,给陈识挑的徒弟,自然也是军队出身,是林希文-郑山傲徒弟的随从,而习武之地恰恰也是在郑山傲家中,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陈识教徒弟踢馆的事情,被郑山傲藏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不出意外的话,当陈识教会徒弟之后,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峰回路转,车行脚夫耿良辰因为路遇陈识夫妇,尾随他们来到了陋巷,要与陈识比武,随后拜陈识为师父。当陈识看到耿良辰的材质,动了收徒之心,准备倾囊相赠的时候。他就犯了津门武术界的规矩,不能教真功夫的戒。也破了郑山傲要把咏春拳留在津门的局。

  当陈识告知郑山傲,自己收了一个徒弟之后,准备教授真功夫的时候。郑山傲突然拜倒在陈识面前,要求他教授咏春的功夫。他告诉陈识,当徒弟踢了八家馆的时候,津门武术界会请他出马,将徒弟赶出天津。为了稳妥起见,他必须学会咏春拳。注意这个规矩是郑山傲突然加上的,在此之前从未提过。另外,陈识说过一生只教两个徒弟,耿良辰算一个的话,那么郑山傲这一拜师,就算第二个徒弟,陈识之后就不能再传授咏春拳了。郑山傲的用意,依然是维护津门不传真功的规矩。

  三、里子与面子

  《一代宗师》中,提到有人活成了里子,有人活成了面子,邹馆长显然是津门武术界的面子,而郑山傲则是武术界的里子。出了乱子,邹馆长出面讲规矩,郑山傲出手维护规矩。但是,这一次他们遇到了陈识和耿良辰。

  耿良辰是大材,脚夫出身的他,学了陈识的功夫,踢了八家馆,削了天津武术界的面子。这时候,就需要郑山傲出马,维护津门的规矩。问题在于,郑山傲能否做得到这一点。

  郑山傲要求陈识教他真功夫,在学会之后,曾经要求与陈识比武。在过程中,郑山傲就想动手废掉陈识,可惜的是,陈识反手一刀逼在他的脖子上。而另一面,耿良辰在踢第八家馆的时候,陈识与耿良辰曾经动手,却被割断了背包带。事后,陈识说他比自己年轻时更加厉害。两相对照,郑山傲根本无法降服耿良辰,遑论维护津门武术界的面子了。

  这时,故事穿插了一段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情节,林希文出手打伤了师父郑山傲,并将此拍成了电影纪录了下来。郑山傲三十年的名声,一夕荡尽。这个局,据说是邹馆长与林希文商量好的,为的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林希文因此取代郑山傲成了天津武术界的里子,取代郑山傲来继续维护规矩。

  直到耿良辰被林希文暗算后逐出天津,陈识才意识到,自己辛苦教出来的徒弟,其实是为了郑山傲收山准备的。林希文打败郑山傲是不能公开的,但是他公开驱逐耿良辰,则是公开成为了津门武术界的第一人,活成了津门武术界的里子。

  四、脚行与武行

  陈识与耿良辰,一个是外人,一个是脚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进入津门的武行。这涉及到一个身份的转变,如何从一个外人进入到津门,从底层的脚行上升到武行。

  耿良辰临死,回到了脚行,推了最后一班车。但是,我们知道,他在拜陈识为师的时候,已经离开了脚行。他的说辞是,师父说练武之后,不能再继续做体力活。(经名家指正,练武后的确不能再继续干体力活,因此耿良辰并没有说假话。此处的对白,应为一语双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武行不再是劳力者了,脚夫却依然是劳力者。

  陈识在授徒的两年中,是生活在贫民窟里,表面上做的是木匠活。武行过来看,知道他不是吃的武行的饭,而是做的底层的活。上下有度,这也是规矩。

  一旦陈识可以在天津开馆收徒,那么他就泯灭了天津内与外的界限,也打破了武行与脚行的差别。而内与外,上与下,恰恰才是津门武术界的规矩所在。郑山傲为何阻止陈识教真功夫,其原因大概也就在于此了。

  小结

  苏格拉底曾经讲过一个洞穴的故事,故事中大部分人生活在洞底,被绳索牢固地捆绑住,在他们身后有一小部分人坐在火堆周围,通过火堆制造各种各样的影像,来控制洞穴底部的人们。如果洞穴底部有一个人,能够走出洞穴,那么他是否还要回到洞穴。如果,这个人走回到洞穴的话,他会遇到什么事情。

  在我看来,陈识来到天津,就是尝试回答两千年前,苏格拉底的问题。洞穴之中,是不需要真功夫,只需要维持好江湖就可以了。因此,陈识和耿良辰注定是要被驱逐出天津的。

 4 ) 侠客的沉重肉身

    (文/杨时旸)
    冲着武侠片的名头来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即便《师父》拿到了金马奖的最佳动作设计,但它也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片”,或者更精确一些说,它绝不是一部大多数普通观众心中想象的那种武侠片。它的打斗部分其实很少,动作很小,缺乏表演性,闷,冷,有些点到为止又有点装模作样。而更多的人对于武侠片的欣赏是来自于那种具有排演性的武打动作,那些花哨的交手,交织错落的躲避与攻击,飞天入地。但问题在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不是武打而是舞蹈。那些武侠片其实是一种硬朗和热血的歌舞片的变型。
    
    直到后来,人们有意识地消解掉那些不可思议的动作,把武术更加引领至格斗,那些拳拳到肉的动作才具备了现实主义的气味。但是中国的武侠片,更多的还是强调着浪漫主义的底色。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热爱武侠的徐浩峰用《师父》重述或者说还原了武侠。那些人都不再空中飞舞,永远也无法脱离地心引力,这部电影中的所有武林中人都有着沉重的肉身。徐浩峰其实更像一个学究、考据家和研究者,他曾书写过众多有关武林的故事,或真或假,也研判过中国武侠片的源流,对那些一个个飞天动作背后隐藏的、中国人的深层焦虑都有着冷静甚或冷漠的观察。所以,当他自己掌镜,他无意中就把影像变成了文本。相比于《倭寇的踪迹》中的那些枯槁,《师父》其实已经有趣得多。但是即便如此,它还是更像一本书,而不是一部电影。他剔除了有趣的一面,戏剧化的一面,冲突的一面,只是不知道这做法中有多大比例是他有意为之。

    按照电影架构来说,《师父》讲述的无非是民国时期天津的武林故事,一些圈内近乎怪癖的江湖规矩,一些人情险恶,一些性命的断送与义气的伸张,但仔细看看其实这些都是幌子,就像那些打斗的动作是幌子一样。《师父》讲述的就是时代转折,以及这时代转折之前一瞬间人心的慌乱。
人之于一个时代,有些恰逢其时,有些终成炮灰。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待《师父》当中的一个个武林中人,他们只是时代布局下的角色。就像大机器时代来临时的产业工人,自己的存在感开始剧烈晃动,晃动得人心早已散掉。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武术就成了一个笑话,维系着空架子,几乎代言着落后的生产力,尚未坍塌但又摇摇欲坠。而从事武术的人,就更像一个个笑话,保持着诡异的规矩和自以为是的体面的同时,也早就洞穿自己终将被时间吞噬的命运。就像金士杰说,武术的未来在军界。你看,军阀来了,武侠有什么用?火器来了,拳脚有什么用?军阀是权力、是体制,是集团性力量;武侠是散漫、是个人,是流浪式的存在,田园牧歌被取代了,浪漫主义被取代了,个人散漫的生活状态被取代了。金士杰临走,留下了众多护具,说要让军人穿上训练用,武林中的人和术等于都被搅散了,金士杰挎着洋舞女去国外种可可,留下的用具和技术被体制收编了。黄觉穿着军装去比武和切磋,该做的事,他最后还是做成了,后来前去武馆参加活动,被一群武行的人围攻,拍案而起的人很快又都坐下了。他们表演了一下人神共愤的侠气,很快就变回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乖巧。
    
    这电影中的几股力量都有意思,脚行、武行、军界,各有各的规矩,但这三种人的等级属于依次晋升,赢的,最终还是处在鄙视链顶端的人。

    武林其实是不存在的,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一个想象共同体,一群三教九流的人,在业余时光中操练一些把式,有一些获得了名声,建立培训机构以此谋生。如此而已。而很多人将这一切精神化、意义化,与受众一起共构成了一个有着特殊精神追求的小圈子。其实更像是失意者对失败生活的精神遮羞布。世界在技术层面上不停精进,中国在幻想层面上耀武扬威,所谓你有大炮,我有神功之类。这一点,如果能用真正冰冷的理性去看,就无比让人心酸。我们无法追赶上世界的潮流,我们就连学习和仿效都不去做,而是自己建立起一个独立而魔幻的幻想世界,在其中鼓舞自己的士气。所以,除了把那些武林人士描述成飞檐走壁,举手夺命的高深莫测之人以外,武侠还一直强调某种气节,所谓侠气和侠骨。但在《师父》中,这一切也都被取缔了,甚至其中的人都做着与侠骨相悖的事。

    《师父》中的每个人差不多都有点蝇营狗苟。金士杰说着念及武林的话,最后挎着俄国舞女去了南美种可可,用自己半生名声换了几张房契银票,他哆哆嗦嗦就着阳光翻来覆去地看;廖凡背着工具箱早出晚归,和媳妇啃螃蟹,缠绵悱恻,想着让徒弟踢馆之后,自己才有机会把南方小门派传下去,看着好像有点为了大义忍辱负重,但实际上,也都是算计着让别人成了牺牲品,自己得道;更不用提他来到天津,在起士林和金士杰商量着改变武行的办法,其实那也都是交易和密谋;蒋雯丽装腔作势的摆门面,但其实也是在各种势力之间钻营,她早看清楚大势已去。

    所以,从道义的角度去看,这其中没什么人真的有道义,廖凡的徒弟,最后倒是接通了道义,他身上插着刀追着车的方向向天津跑了50步,跑到了死。几个军人看到了他的奔跑,也看到了他的道义,但又怎样呢?车里都是血腥味,他们说,“抽根烟,去去血腥味。”血腥味散了,武林也就散了。

    其实,到最后显出道义和精神光芒的,好像都不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武林中人,反倒是被莫名卷入的人,最后也没得到任何好下场,比如廖凡的徒弟,一个混混儿误入武林,成了牺牲品;比如宋佳,有自己的命,想嫁个男人改一改这命,但最后还是孤身一人茫然无措。廖凡最后显得不管不顾,意气用事得倒像是还了武林的魂,但终究也挽不回整体意义上的败势。
时代的车轮滚滚压过,有人螳臂当车,有人顺势逃遁。你很难是说那里面的人哪些赢了,哪些输了,但确凿的是,哪些活着,哪些死了。

 5 ) 江湖事,事过不问因由(涉徐浩峰作品涉剧透,慎入)

等了快两年,终于上了,满怀期待的入场,院场空空。也对,如果真的满场了,不合情理。 在徐浩峰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可以看出徐浩峰对陈凯歌是有一定推崇的,认为陈凯歌是当代导演中有文化的。与之相对的就是没有文化的,比比皆是。这是一个笑话,说的是那些年的文艺圈不像现在这么轻浮,谁的片子好看,谁的片子不好看都有公论,而片子拍的不好,只有一个评价,这个导演没文化。 《道士下山》的电影版期待了很久,虽然我很理解徐浩峰对陈凯歌的推崇,但是谁能想到《霸王别姬》和《无极》是一个导演拍的,所以在没看到预告片之前我还抱有一丝希望,但看完预告片,唉,让老婆自己去电影院吧,我不浪费这个票钱了。当年看一个访谈,说最早的《霸王别姬》是81年的岳华版,但反响不好。后来徐枫找陈凯歌拍电影版《霸王别姬》,陈凯歌不接,说功力不到。后来过了些年,陈凯歌说可以了,这才开始。读到以上这段文字是在看过《无极》之后,为此又刷了几遍无极,最后终于看明白了一些,其实《无极》还是写了些东西的,比如体制,思想等等,但都是一个点,一层皮,没有深入。而之后的几部电影更是流俗于表面,只是抓热点,而不去剖析背后的东西。再类比一个导演陆川。处女作《寻枪》其实是姜文的作品,应该是大家捧场,成名作《可可西里》其实是类型片,抓的点好,不是导演的功劳。到之后的《南京南京》《王的盛宴》《九层妖塔》全都是抓眼球的路子,而片子本身都不堪入目,开始玩路子了。回到正题,陈凯歌毁了《道士下山》所以纵观一下拍摄前后,徐浩峰几乎没有露面,没露面就不用多说话,不然都不知道说什么。其实前后也说了一句,是好奇陈凯歌会拍成什么样,当然,没有然后了。多嘴一句,想起《三体》电影版拍摄,媒体访谈刘慈欣,怎么找一个网游公司拍片,不怕拍毁了。刘慈欣说,有的拍,总比没的拍好。想想当下《芈月传》的改编权,唉,一言难尽。 《倭寇的踪迹》如果剖去打斗场面,其实也是一部难得的好片,虽然台词不像一般电影一般流畅,表演略显生硬,但与电影要讲的故事,还算贴合,慢慢看,有味道。但加上打斗场面就完了,写小说可以硬一点,写实一点,但电影如果这么拍路子就错了。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电影里的文戏把小说里的留白意境拍出来了(今年的《刺客聂隐娘》类同,现在影人浮躁与网络小说一般,恨不得掰开揉碎让你明白,就是因为写不明白,拍不明白留白的意境),很难得,但文武脱节,文戏里的冷笑话放到武戏里就变成了一个大笑话。 《倭寇的踪迹》或许让徐浩峰明白了电影应该怎么拍,所以看《箭士柳白猿》的预告片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武戏变得好看了。可是左等不见上映,右等不见上映,想来是投资方对徐浩峰也没有信心,搁置吧。 到徐浩峰为《一代宗师》做编剧,跟墨镜王学习学习,算是出师了。再拿《镖门》练练手,赚个口碑,行了,可以自己玩了,陈凯歌自己玩蛋去吧~sayounala。 以上算是这个电影出品的背景资料。 《师父》出自徐浩峰短篇小说集《刀背藏身》开篇第一个故事。短篇小说,有多短?一本书不超过20万字,平均每个故事在3万字左右。三万字能讲一个故事?可以,只要作者有文化。对应的就是网络小说动辄几百万字,但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在这里我就不复述电影或是小说的剧情了,捡能说的,说一说。 开武馆是有难度的,不是想开就开。这在很多电影里都有先例。从《倭寇的踪迹》到《叶问》到《一代宗师》到《镖门》都是如此。不是你功夫高,拳头硬就能开,玩规矩一样玩死你。《叶问》里叶问胜了,但事后洪爷来讲规矩,叶问就认为是为难自己,其实不是为难,而是难为。一行有一行的规矩,入了一行就要守,不守,迟早出局。有了规矩,就有了变通,踢馆是个技术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伤了人情,门开得了,但开不下去。所以让徒弟去。电影里有一段没有明说,师父是不能认耿良辰这个徒弟的,只能说跟我学过,但我管不了。不能认这个徒弟,但也不能完全不认这个徒弟。不认徒弟是面子上不伤人情,认了徒弟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踢馆成功的事实,认不认是个面子上的事。 再说一下耿良辰的身份,脚夫。注意开头的时候就是,耿良辰初见师娘的那段,脚夫在拥挤的道路上拍打前方的汽车,再到后面后面脚行老大带人群殴耿良辰,可见其实脚夫还有有一个隐含的身份就是混混。脚夫,扛包,这种苦力活,车场码头在戏剧中也是打架斗殴的多发地带,他们其实都是有别于职业混混的类混混。而混混和武行是对立的。在徐浩峰的《武士会》中详细的解释了,中国从古代到民国的制度管理问题。庙堂的归庙堂,江湖的归江湖,百姓的归百姓。一般百姓家庭有了问题,要靠长老,士绅,先生解决,本人德高望重,以道理决。只有民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上到衙门。这是庙堂与百姓中间的一条线。街面上的流氓、混混,士绅等等管不了,衙门也管不了,那谁来管?武行镖局管,武者管理街面秩序。电影中陈识多次强调耿良辰是个小人,不仅指他觊觎师娘,同样指的是他的身份,不入流,毁了就毁了。 在徐浩峰的武林体系中,师徒关系是颠覆性的。巧合之处可以回忆一下民国时期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碧眼狐狸和玉娇龙的师徒关系,同样是师徒之间互相玩心眼,都是藏着掖着。《道士下山》小说中彭家的师徒关系只能算是管中窥豹,到了《武士会》中李尊吾前后几段师徒关系已经鲜血淋漓。真正的传人不好找,也不好教,得到一个大才是师门大幸。电影中陈识一次次感慨耿良辰是大才,说不可惜是真格的。说到此,那为什么不收郑山傲介绍的弟子,不仅仅是陈识看出此人难为大用,更是因为传承隐秘,不敢收,不敢留,不敢教。段姓弟子离开前磕了两个头,第一个是见师父来了行礼,第二个是郑山傲示意下的离师拜礼。这个徒弟收的儿戏,走的也儿戏。反观郑山傲要学陈识八斩刀近身缠斗的真功夫,同样要一个头磕在地上,功夫是陈识磕着头学来的,不论谁要学,也得磕着头学。一个门派的秘密,或者说真功夫,是极其隐秘的,按照徐浩峰的说法是法不传六耳,所以哪怕是师娘都不知道耿良辰真正学拳的地方是在外面。按照小说里,耿良辰受伤回天津想起师门功夫就要毁了家中拳桩上的秘密,在电影中是陈识自己毁的。这代表着一个门派的不传之秘。说到这儿,想起老舍的一篇小说《断魂枪》,哪怕无后,无传人,传承宁可断了也不能轻易传给外人。 说回来,陈识说耿良辰是大才,可以教真功夫,是因为耿良辰能学会真功夫。但陈识自己又何尝不是大才,将一门功夫练到极致的,哪个不是大才。耿良辰安心受师父摆布是认定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但最终还是死在一口气上,陈识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样的师父教什么样的徒弟,教出什么样的徒弟。 陈识与郑山傲在关于真功夫是否应该传世的对话中说道,师门重誓,一代里面真传不能超过两个人。这种师门传统是否是阻碍国术发展的根源?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教拳是不是可以大班授课。其实不止是武学,古代的私塾,族学也一样。大班授课,教的都是基础知识,深一点的也是传世显学,真正的知识还是只有世家少数人掌握,同样也是私学。而私学不是想学就能学的。其实仔细想想现代学校也一样。义务教育就是大班授课,大家学的都一样,区分的是分出三六九等,层层筛选。到了高深处必定是导师制,而导师制是因为必须要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这样的性质注定不能大班授课。武术,更有甚之,不是不教,而是不到火候教不了。 片中两段师徒关系,一段在陈识耿良辰,另一段在郑山傲林希文。都是同样的师徒互相算计。郑山傲借林希文军阀的关系以为找到了武行的出路在军队,却错估军队的野心与胃口,这一点与邹馆长相同。规矩是历史的沉淀,哪怕现在看来再无理再不合时宜,在当时必定有其深刻的意义。其实满口规矩的天津武行犯了武行最大的规矩。军阀插手武行,是庙堂深入地方,插手街头政治。断了乡绅世家的乡党制,中国古代讲人制,人制依靠的是德高望重的前辈的人情威望,靠的是乡邻百姓的口碑,一个人的道德高度决定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庙堂深入地方,不讲人情讲法制,坏了人情。将乡里政治从道德约束变成律法约束,失了礼,这个礼是孔子的礼。但其实军队与武行从来也是关系不断的,只是其中有个度在。武学出于军中杀人技法,形意拳脱胎枪术,有传闻承自赵云,后传姜维至周侗至岳飞。陈氏太极据说根源 也是戚家军。军士退伍,藏兵于民,这是武行之始。到后世武师参与军队团练是回归。虽然有这样的因缘但还是要守住一线。 林希文欺师灭祖,自以为与邹馆长达成了共识,却不知踏破了底线,天津武行借陈识之手报仇,斩断军阀深入武行的手。邹馆长老谋深算,衣服代表身份,军服代表军方,换了便服代表武行,这是为杀林希文埋伏笔。 之前看过一个朋友说,天津国术馆叱咤风云的内家拳三门,太极,八卦,形意都没有出场。其实不然,只是隐去了名字。看过一个访谈,说徐浩峰送廖凡去练武,言明,学明白了,打的是那么回事,就说我们打的是咏春,如果没练明白,就换个名。电影里陈识是明说自己练的是咏春了,这是练明白了,可以让内行人看了。但其他人恐怕是没练明白。郑山傲的角色在小说中是八卦高手,与林希文对打最后手指按在林希文脸上这是小说中的一个桥段,八卦掌的绝招金丝抹眉,废人双目。小说中郑山傲与陈识切磋,见识到陈识的标指时感慨,八卦掌里有一招金丝抹眉专废人双目,还在想是不是只有本门有这么一个绝活,但见到咏春的标指异曲同工,可见天下武功有相通之处。但在电影里,这个相通之处就变成了八斩刀的近身缠斗与挟刀揉手的技法。完全不提金丝抹眉,是怕引出八卦,引来麻烦,误会。内家拳里八卦门在片中有关照,可以看演员,有名有姓,也可以看兵器,均有出处。八卦门一是金士杰饰演的郑山傲,兵器是用鸳鸯钺的戴立忍,包括用大闸刀的陈观泰。陈识对郑山傲八斩刀近身缠斗之时,郑山傲入了魔障,刺伤陈识,也借此逼出陈识的杀招。切磋不是分胜负分生死,陈识懵了,不敢动手怕引起郑山傲作为武者的下意识反应,只能大声喊郑大哥,后见无用才刀架脖子自己爬起来。这是一次不胜不负。说起来这一段也是后面林希文算计郑山傲的铺垫,学刀时作为徒弟的郑山傲暗算了陈识想逼出绝招,后面师父郑山傲以为徒弟表演时打错了,却不料是真动手被算计,乱拳打败老师傅。同样是照应前文郑陈对决,林希文也逼出了郑山傲的绝招金丝抹眉,但郑山傲看见段锐的枪退缩了。既然不能留个善名,至少留个善终。陈识对八卦门的鸳鸯钺,初一探输了半招,再一探算是赢了,但考虑到戴立忍的角色行动不便,其实是个不输不赢。陈观泰的大闸刀是从《武士会》里出来的,讲刀法其实不在劈砍,在于抹,劈砍都是为了掩饰,刀锋回来时抹的一下才是杀招,用大闸刀是为了用身体感受刀抹回来的那股劲。再多一嘴,小时候听《白眉大侠》里面说白云瑞的绝招回光返照绝命刀,一刀劈过去你躲了,但刀抹回来才正要命。其实很多真东西还是藏在这种看似玩笑儿戏的东西里的,明白的自然能听明白,不明白的,也就当个笑话。电影中天津本土三大高手其实都是八卦门的不同分支,虽然没有提名,但也算是点明了地位。三个演员中,陈观泰本人就是武师出身,算是有真功夫,本人练的是大圣劈挂,但说到底是外家拳。所以内家拳,不显名,却有出处,不输不赢,都留个面子。 破大闸刀的是鸳鸯钺,临阵换兵器是片中一个精妙处。八斩刀对鸳鸯钺,陈识大意一上来就被制。奇门兵器有奇门用法,一个门派的兵器是一个门派武功的代表。咏春长短桥,标指,小念头,都是近身缠斗,取中取直。片中演绎多次的八斩刀就不说了,基本是拳法的延伸。对阵小混混的长杆也有名头,是咏春的六点半棍,《叶问》里工厂一段也用过。六点半棍是长棍,而且较齐眉棍等长的离谱,但握法却只是一端,看似大开大合其实还是小范围缠斗的路数,棍法在于双手所握的方寸之间。那鸳鸯钺呢,《童林传》中有过介绍,四尖九刃十三锋,专制长兵器。《一代宗师》里提到八卦掌贼,贼在何处?不走寻常路。八卦掌打的是弧,绕的是圈,与咏春其实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电影中陈识与戴立忍两次交手,最后虽然赢了但其实没有见到八卦门弧圈的真谛。戴立忍递兵器算是惺惺相惜,也是考较,我八卦门的真功夫没使出来,你赢了我,有没有领悟我门武功精妙之处。陈识接过鸳鸯钺破闸刀,这是武功的相通之处,一通而百通。从武功上讲,奇门兵器的克制性在这段闸刀对鸳鸯钺中表现的非常明显。说回头,在武馆中陈识对闸刀阵的时候,有试探的成分,但未尝不是没用真功夫。只是兵器上克制的太厉害。观后文巷战,八斩刀作为水军近战兵器对于传统长杆兵器的克制是相当有效的。刀挡一别就可以把对手的长兵器别飞,同时另一手的武器可以伤敌。但对抗闸刀不行。闸刀太长,太宽,且重而厚,既是武器也是盾牌。刀重刃长,一只八斩刀根本控制不住闸刀,但如果双手八斩刀控制闸刀,闸刀却只需要变换一下角度就还可以伤人,因为锋刃太长。但鸳鸯钺不一样,四尖九刃十三锋,一只鸳鸯钺就可以用两只爪角控住对方的武器,而且控住的同时,有尖有刃有锋,均可伤人。观影的朋友可以着重看一下最后巷战的部分是否如我上文所言。 电影结尾做的算是一个团圆的结局,暗示了很多。小说最后是个不得见的结局,不得团圆,也不作暗示。不能说好坏,只能说喜好,各有千秋,但我喜欢电影的结局。郑山傲的结局是去南美洲,女主角开始也说自己最好的结局是嫁到南美洲种可可。南美洲是那个年代的一股思潮,未开发的处女地,代表远离尘世,远离闹市。种可可其实说的是喝可可,在南美洲自己种,自己喝,自给自足的生活。 本片的配乐啊,怎么说呢。有些地方刚刚好,配合着影片中打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但结尾一段,印象最深就是陈识破门逃出武馆时,配乐悠然响起啊,脱戏啦。剖去这一段吧,其他的部分都很好。 本片的台词部分,虽然有嚼头,但还是很生硬,这是小说转化成电影的一个必然问题。书面语言向口语的转变。插一句,网络小说之絮叨多少也是因为口语性的叙述无法满足语言的精炼要求。 文戏的留白,徐浩峰的电影《倭寇的踪迹》,参与的电影《一代宗师》,再加上这部《师父》在留白的方面都做的相当不错。这其实是一个你能用多少镜头语言把一个故事讲明白的问题。也是一个导演有没有文化的标准之一。把观众当成傻子的导演,自己才是傻子。 最后讲一个笑话吧。说胡金铨拍《空山灵雨》拉不到投资,就自己叫了几个老板,喝茶摆龙门阵。聊了一下午,忽悠得几个老板投资,最后叫好不叫座,投资方自认倒霉,因为的确是好电影。说导演拍电影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忽悠投资,投资我拍电影吧,一定挣钱,挣大钱。第二步是忽悠自己,你是大导演,你什么都能拍,拍什么都获奖。第三步是忽悠观众,来看吧,电影非常好看,不看后悔一辈子。绝大多数导演,在前两步都成功了,只是最后一步失败了。从胡金铨那个年代到现在,半个世纪了,绝大多数导演,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都是人家胡大导演玩剩下的,唉。对于现在的国产片,能把故事讲明白,就算是及格了。 2015年12月13日 夜

 6 ) 《师父》还原真实武侠,开启江湖新纪元

  徐皓峰开纪实武侠文学之先,他在文字间再现逝去文明。编剧武侠大片《一代宗师》,导演武侠电影作品,他在一招一式中还原武术诗意。钻研传统礼仪风度,考证古代社会结构,他追古问今,守文人风度,传武林情怀。徐浩峰导演以武侠小说家的身份成名,2011年开始担当导演,凭借独特的影像风格和叙述方式在华语影坛初露头角。,2011年,其首执导演的古装武侠电影《倭寇的踪迹》, 2014年,徐浩峰凭借《一代宗师》荣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之后首次涉足商业电影,执导拍摄 “武林传奇”电影《师父》。该片改编自导演自己的获奖短篇小说作品,导演徐浩峰通过功夫切入,以武术传达人理,展现的是民国时代的社会结构,没落时代的真实风貌。

 《师父》讲述了一段民国时期咏春北上背景下的个人悲欢,重新拾起失传的武林遗事。它并未避讳触目惊心的利刃与鲜血,“刀背藏身”既有行走江湖的谨慎犹疑,也有闯荡江湖的坚忍算计,又有颠覆江湖的灵肉相博。

  《师父》相较于胡金铨徐克的雄壮浪漫,只有刀背藏身的真实。相较于徐导的·《倭寇的踪迹》故事更完整。武林绝学的传承和江湖的风云无常这一命题,从《一代宗师》中延续了下来,但本片的镜头语言则极其凝练,故事推进速度跟武打动作一样干净凌厉,毫不拖泥带水,让人目不暇接地走进那片武林。

 廖凡饰演的师父陈识化身一代咏春“武”神,一袭长衫,手持利刃,杀气外露的凛冽眼神完美展现宗师风骨,而“我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得按世上的规矩来“,其中无不透露着师父身处浮生乱世中却忠诚着对门派的坚持与对现实妥协的无奈,似人似神,难下评判。

  “今天我求一个人活着,这人离我两百米,我心念不强,再远,怕不能应验。”海报中的台词也预示了陈识与赵国卉这一对乱世男女由各取所需捆绑在一起到渐渐产生真情的乱世情爱,而如此如祷告如祈求的言语,让师娘的角色更增添几多风雨飘摇的无奈情愫。

  蒋雯丽饰演的邹馆长为“利“之化身,“老规矩,逃了就等于死了”,如此举重若轻对生死大局的面对,配合身着潇洒西式男装,气度璨然,在风云诡谲的武行之中,尽展刚柔并济“女中英豪”本色。

  “鲜肉武生”宋洋饰演的耿良辰深困“局”中难自拔,而“太顺理成章的事情,总有危险”,这样的言语让耿良辰在影片中的处境充满了疑云。海报中刀械相见,满目杀气,似乎也可以预见他在片中的坎坷命运。黄觉饰演的军阀林希文将“权”玩弄于鼓掌间,“我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一个有骨气的人,你徒弟是”,言语中透露着孤傲与霸气,却又夹杂着英雄惜英雄的百般无奈。

  “戏剧泰斗”金士杰饰演的郑山傲“义”字当先,“有些事,不老想不起来”,让郑山傲这个角色略显老骥伏枥的悲凉,以西装马甲搭配衬衫的典型民国造型出镜,手执一支雪茄,尽显历经世事的成熟与沧桑气态,却又浑身散发着世外高人的洒脱气质。

  片中的动作戏份量很足,庞杂中见精纯,包括师父的咏春和天津十八家武馆,花色不可谓不繁多,但徐皓峰给统一了风格,不管是惊险的八斩刀,诡异的乾坤日月刀,精巧的子午鸳鸯钺,凶犯的方天画戟,都以挟刀揉手的方式进行比拼,刀刀不离咽喉,险相环生,让人捏着冷汗看完全场。在讲究特效和3D的今天,《师父》或许不够华丽,不够精彩,有点儿跟不上时代,但是它是大时代的还原,是情义气节的还原,在一切都消失了的年代,它更接近于真实,还原了无可挑剔的老派动作戏。徐皓峰所秉承的武学信念与唯真唯信的一招一式,正在刷新观众对此的刻板印象,描画着充满变数的江湖新纪元。

 短评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往事

6分钟前
  • 妖灵妖
  • 推荐

无规矩,不方圆;坏规矩,如缰锁。守规矩的,是庸人和蠢货;破规矩的,是强者和聪明人。所谓传统,成也规矩,败也规矩。需要传承,亦须颠覆。乱世的江湖,更见人心之险恶;逝去的武林,都在文人的笔端。

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动作架势有板有眼,各种兵器五花八门,画面唯美清新,却并不沉闷。

13分钟前
  • 汤平
  • 推荐

徐浩峰的电影,人物性格本来就是短板,找这些熟脸来演怎么看怎么怪,配乐太low更是完全出戏

1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这样的功夫打法配上这样的剪辑,看上去更加的稳快准很,剪辑也给功夫带来另一种不一样的风味,一个大写的爽。表面上还是处处规矩的江湖,人物都要端出一股范儿,只是人物之间的感情始终上不来,就像功夫或者踢馆一样,一切很凌厉,一切又都冷冰冰的,没情绪始终也就少了情感冲击力。★★★☆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动作干脆利落,台词有底蕴。文武齐全,年度最佳!

21分钟前
  • 曾经我是一朵花
  • 推荐

片子好不好?好,很好。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徐浩峰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但我感觉就是一位邪派高手,非王家卫、李安这样的名门正派路数。所有角色都有像是导演棋子,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文艺调调、硬桥硬马功夫片、小说戏剧式的叙事……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憋着股劲儿,让人看得不放松,难喘气。

25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武打片了——恰到好处的舞台化、人物的卡通化及剪辑的程式化制造出了极具趣味的超现实画风,将圈子的仪式感、动作的韵律味和戏曲的表现力都发挥尽致。最后十八般兵刃统统上场的巷战堪称经典。唯一美中不足:廖凡毕竟不是练家子出身,身形沉重不服人。小宋佳惊艳。4.5星。

2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三部开宗立派。这部成功踢馆。期待徐老师下一部更大成本的制作,能够弥补一下这一部的些许制作上的遗憾。

31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制作上去了,恶趣味依然在。不掩饰对大洋马的喜爱,不掩饰几欲在每个带女人画面当场喷发的直男口味,依然是练家子、老规矩和民国武林那点破事,这次多了点编剧上的阴谋悬念。本以为溜之大吉就烂了尾,结果刀阵大法还是挺满意,当做视觉上的奇技淫巧也好玩啊。败在人物像兵器,还是没感情。

3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装逼两个字,一横一竖;装好了站着,装不好躺下。徐皓峰能站着装完一部片也不容易。世上规矩已太多,电影里的规矩居然更多,何必呢?民国题材真是电影宝库。

3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三星半。仍然是徐皓峰味道的武侠电影,所有人都端着演,端着说话,造成一种距离感。不过这个故事很有趣,有阴谋,有爱情,有牺牲,也有义气。而那些武学、门派、规矩之类的讲述,也一如既往的知乎体和科普范儿。让你看到更多的不同。结尾巷战犹如怪奇兵器展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廖凡有种粗糙的肉欲感,宋佳有种刚硬的妩媚态,蒋雯丽有种豁朗的柔韧劲,金士杰有种笑隐的沧桑气,黄觉有种闷骚的纨绔风。很合眼缘的五个人同框,期待值略盖过影片风貌。角色像是捏浮在画纸上,有钝感,缺少一点浑融。

4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依旧是徐皓峰式仪式感镜头与演员调度及写实武打设计,只不过这次终于用对了地方,观赏性和娱乐性显著提升,点映场笑点密集。前半段讲规矩,后半段讲气节,人物和故事都好看。剪辑利落巧妙,台词有风韵而不装逼,各式冷兵器一口气看到爽,动作设计精妙绝伦,铁质音响如在耳畔,看完只想拍掌称快。

4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在那个年代,规矩很重要又很不重要······动作戏必须给360个赞,特别是片尾的那场巷战简直就是经典~宋佳不愧是影后,那演技啊·····穿旗袍演民国女子简直就是一祸水啊·····实在是让我这一女子都为之倾心啊·····

50分钟前
  • 黎声如雨
  • 推荐

不会配乐就找个日本人啊,规矩都不懂。

54分钟前
  • 小海
  • 推荐

忽如一夜直男来,奇淫怪趣大腿开。

5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差不多就是我的年度最佳了吧。极具风格,包括故事、台词、动作设计,和王家卫相比,在影像和配乐方面稍嫌不够精致。冷、硬、利落,消失的武林的大环境,动了情搏了命的小人物,全部中意。

58分钟前
  • 达到厂
  • 力荐

“这道疤,我留的,是你这辈子的荣耀!”这部电影从此爱上天津!

6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真刀真枪的肉搏,三两下高下立断。妈呀宋佳太美了。旗袍粗布都气定神闲,条儿太顺。男人打天下,女人的天下在方寸之间。茶汤铺子姑娘救耿良辰,二话不说就拔匕首,帅死了。蒋雯丽为守住男人家业,蛇蝎心肠还是帅。这些女人活得好利索好迷人,爱上了,“他犯的事,我担着。”

1小时前
  • 野象小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