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夜旅人

HD

主演:夏洛特·甘斯布,基多·雷昂-里希特,诺亚·阿比塔,梅根·诺瑟姆,提布尔·凡松,艾曼纽·贝阿,洛朗·波瓦特诺,迪迪埃·桑德尔,莉莉丝·格拉斯穆格,卡利克特·布罗欣-杜塔兹,欧菲莉亚·科尔布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1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2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3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4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5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6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13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14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15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16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17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18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19巴黎夜旅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巴黎夜旅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81年法国大选,左派首次推翻保守派的长期执政,人们欢欣涌上巴黎街头庆祝祖国新生。然而,刚经历病痛与婚变的伊莉莎白,却面临了艰困的挑战,毫无工作经验的她,必须重回社会,抚养向往成为诗人的儿子、满怀社会理想的女儿,与因缘际会而暂时收留的街头陌生少女。一个屋檐下,四个截然不同的灵魂在醉人的巴黎努力生存;生活的残酷与不堪,随着摇曳且迷幻的乐声,被塞纳河畔的夜色轻轻抚慰。无间道3:终极无间粤语版鹊刀门传奇假面骑士×假面骑士 W(Double)Decade MOVIE大战2010今生也请多指教汉奸末日预约爱情乌托邦1983JOKE~2022恐慌发布!新难兄难弟国语长安少年行不好开心魔法国语Betcin沂蒙颂1975丑女无敌 第二季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国营火圣地情系洛川红苹果特务风云女子监狱 第四季单身男女2(国语版)真情陌生人(国语版)茜茜公主德语毒海狂涛第一季新绿野仙踪十二金刚两小无猜1971奇技男孩外滩钟声万万没想到第二季两个女人的故事2002绿箭侠第二季超自然事件之坠龙事件圣诞日记小逃亡者1953给我一个十八岁藏獒情未了城市猎人冰与火的青春路西法第四季

 长篇影评

 1 ) 画幅切换的意味、情绪与色彩的呼应、夜旅人的多重含义

B站搜索 inkfilm 可查看视频版

1 画幅切换的意视

影片中穿插着不同画幅的影像,有的是真实的历史影像,有的是做旧的新素材,除了制造视觉上的复古感,更深层的用意也在伊丽莎白的日记中浮现出来:

画幅的切换或许意味着现实与虚幻、过去与现在的交织。旧影像中的人们构成观看者生命中的碎片,在梦中得以延伸,构成巴黎城市气息的一部分。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导演米夏埃尔·艾斯用摇曳迷离的音乐、虚实相间的光影编织出一场梦境,带我们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巴黎。整部影片就像一曲为这座城市轻声吟唱的温柔夜曲,充满对往日时光的眷念与深情。

德州巴黎 海报

迷影情节是属于法国电影的浪漫,三个孩子去电影院,墙上张贴着《德州巴黎》的海报,是德国新电影运动四杰之一的导演,维姆文德斯的代表作。三人因错过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鸟人》而偷偷溜进去看侯麦的《圆月映花都》。这部上映于1984年的电影,片名的含义是月满之夜,也是一个讲述巴黎的故事。导演将其中的一段插入影片当中。

塔露拉看电影的神情

少年们观影时的神情总是专注而痴迷,荧屏上的光照映在他们的脸上,忽明忽暗,如梦似幻,仿佛在重现导演本人的少年时代——身为埃里克·侯麦的粉丝,今日的造梦者曾是旧日的梦中人。

然而,梦境与现实的相互编织,只是用他人眼中的碎片制造出来的一种想象,就像房间旧镜子上的阴影。离去的人们已经离去,往日的时光已成过往。四年后重逢,马蒂斯告知塔露拉电影的女主角在三年前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少女震惊、失落。为世事无常,为青春易逝。

或许,相逢之时,不问来处,不问归途,触摸真实的感受,爱身边具体的人,抓住这仅有的、能把握住的确定性。因此,最后的一幕,1.37的画幅变成1.85,似乎是说,真亦是幻,幻亦是真,人生忽如寄,抱紧眼前人。

2 情绪与色彩的呼应

影片中使用大量的冷色调空镜呈现夜之巴黎,弥漫着淡淡的疏离感。

冷色调画面也用来展现人物内心的忧伤、游离和孤独。塔露拉第一次离开后,马蒂斯去找她,发现房间空了,从马蒂斯的房间到塔露拉的房间,画面完成了由暖至冷的色调改变,也暗示着马蒂斯的情绪的转变,此时的镜头是静的。

暖色光出现在白天和夜晚的室内,让人有种被温暖日光包围的感受,镜头多是动态的,呈现出人的互动,对应的情绪更多是积极热烈的。

非现实主义的强烈的柔光,糅合着那些柔弱的声音与色调产生出了一种迷幻、梦境般的感觉。

此外还有多处冷暖色调的对照,室外微冷的巴黎晨曦,室内的暖色装饰,也形成了主角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空间对照。

片中多次出现蓝、白、红色光源,水面的波动,不仅仅是色彩对照,也是少男少女的心之涟漪,还是明晃晃的法兰西印记。

大量相同场景的不同镜头对比凸显出人物不同阶段的不同心态。画面的色调是画中人心境的外延。

3 夜旅人的多重含义

电影的法语原片名,意为夜晚的旅人(Les passagers de la nuit),巴黎两字是中译名加上的。

在故事中,每个人都兼具主人和客人的双重身份。丈夫埃里克变心离开,是伊丽莎白婚姻的过客;塔露拉偶然出现又离去,是马蒂斯青春的过客;儿子和女儿长大后纷纷离家,是伊丽莎白生命中的过客。然而他们一家最终都要离开不属于自己的那套房子,他们和塔露拉一样,和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万千人群一样,都是巴黎这座城市的过客。

事实上,无论是对于巴黎,还是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每个人都只是过客,是外来者,是夜旅人。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怎能不感到孤独

难眠的夜晚,伊丽莎白时常站在窗前抽烟、收听深夜电台,她的窗外有一座令人瞩目的红色大楼,建筑外墙上是密密麻麻的窗户,这个场景让人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从窗中往外望去,说道:

I was within and without, simultaneously enchanted and repelled by the inexhaustible variety of life.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I was within and without. 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

或许,这正是对个体与世界关系的最佳描述。当意识到我们并非生命真正的主人,存在的困境就凸显在我们眼前。海德格尔认为,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被抛入到这个矇昧、混沌的世界中,必然会感到迷茫、孤独、无所适从。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走出自己的封闭空间,发现他人在同样的孤独和恐惧中,我们对孤独的恐惧就会转为对他人的同情,使我们不再那样惊慌。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因此,电台主播为婚变的伊丽莎白提供一席之地,伊丽莎白捧起坠落的小鸟塔露拉,既是助人也是自助,正是这些温情善意,在巴黎深沉夜色下点亮了星星灯火,温暖了旅人们的生命。

故事的最后,伊丽莎白接替了生病的主播,为倾听电台的夜旅人送上善意的承托,因为太懂得孤独的感受,所以她能理解他们,为他们提供精神的抚慰。伊丽莎白的低声絮语,如同塞纳河中的温柔波涛,用柔情的力量,渡载生命中的种种苦痛,抚平岁月的伤痕。

 2 ) 视听记录

虚焦入实,惊鸿一瞥

星星亮起,音乐响起

漂亮的光比

叠化,情绪

私人影像,4:3

街道,正方,纵深

夜巴黎剪影(上海),龟背竹影子造型

私人影像,时代记忆

光斑,发光,美

冷调,暖衣服,和谐,柔,光散

微过曝,光晕

镜子,反光纵深

发光,纵深

高楼,夕阳

光源点缀,柔,冷调

前后纵深关系

光斑

冷暖关系

室内暖光的强调

冷暖关系

冷暖平衡➕1

纵深 冷暖平衡

光比,强调主角,纵深

强平面

冷色温强调人物

神秘感,剪影,红光,暖色,冷色人物

造型强调,光的氛围,两灯,反光

头顶泄的红光

对比

路灯,剪影

冷暖

太阳,钩边

背景,切

太阳光的运用

电影场景

巴黎,倒影

前后纵深

冷暖协调

星星点点河边

红蓝,水波,光的浮动

红蓝对立

巴黎

光切,纵深

背,剪影

极端光线的强调,冷色暖色(紫,粉)

纵深冷暖

阳光,泄出

叠化又一次强调

点缀缀

背景影子,前景压,强调光比

红蓝

纵深

阳光的强调再次,橙色,绿色,对比色

红色蓝色

红色,绿色

柔光,冷色暖色美术灯光的搭配,还有阳光的运用

 3 ) 有点私人,但美好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与牛大力饮茶”。关注公众号,回复“巴黎夜旅人”获取片源

2022年拍出了哪怕出现在80年代夜间电视节目也毫不违和的电影。从故事背景、色调、画幅到文化生活,复古得令人迷醉。

以此致敬和缅怀80年代。

2022年的艾曼纽·贝阿和夏洛特·甘斯布都不再年轻。但她们特别有辨识度的声线,刚好适合主角职业设定——《巴黎夜旅人》电台节目主播。

深夜电台在80年代后期式微,但夜旅人们热线分享的情感故事,乘着电波,透过夜雾,给失眠的、为生活奔波的人送去抚慰。

正是这档《巴黎夜旅人》节目给了伊丽莎白母狮一样的力量,哪怕自己再落魄,也有能量好好活下去,甚至帮助流落街头的少女Talulah。

伊丽莎白晚上在电台工作,在理性出走的黎明时分回家。白天继续到图书馆工作,并在那里收获真爱。孩子们会长大,各有各的追求,伊丽莎白和男友也有了新的人生征途。

一家人在熟悉的房子告别。

聚散终有时,再不舍,相伴也只是人生一程。

未来还很长。

人生不应是一去不复返的既定轨道,亦不存在脱轨;而是广阔的草原,任由驰骋。

电影很平和,就像主角搬家时翻出的老匣子,娓娓道来每一件旧物的故事。妈妈离婚后自我倾诉自我疗愈的日记本、家庭录影带、心爱女孩的照片、剩下半包的万宝路……这些生活碎片构成的回忆,供我们在往后漫漫良夜品尝。

比如年轻时美好又义无反顾的爱。

有一段是,伊丽莎白的儿子和Talulah两人在塞纳河边喝酒。男孩重心不稳,后翻下桥,Talulah毫不犹豫跳入河中相救。两人在桥底烤火,瑟瑟发抖,相互偎依,拥吻。

属于年轻的狼狈。未曾拥有过什么,也就不怕失去什么。

1984年的巴黎电影院播放《鸟人》,《圆月映花都》,墙上还有《德州巴黎》的海报。

《鸟人》(1984)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世界的冲突

埃里克·侯麦的《圆月映花都》(1984)众里寻他,蓦然回首

维姆·温德斯的《德州巴黎》(1984)失而复得的亲子关系,公路上重获的爱

BGM致敬80年代电子乐,略带失真的效果,简单、迷幻,恰到好处的表现日出之前、长夜未央的孤清。把人推向远方,将寂寥放大。 点进去作曲家Anton Sanko的其他作品,原来还为妮可·基曼的《兔子洞》、LGBT片《真心半解》等片配乐。都是我印象深刻的调调!

 4 ) 2022年9月18日,星期天,看完了《巴黎夜旅人》,想写下些什么。

“会有别人眼中的我们,那些碎片,我们曾以为我们瞥见的,我们的碎片,会由我们的梦来滋养。我们从来都不是相同的,每一次,我们都只是外来者,是夜旅人,是他们的想象,就像被留在房间里的旧镜子的那些脆弱的阴影。”

阳光照进虚空,透过窗映下过往的剪影,一段一段陈旧的老片段,人生就是由这些片段组成的吧,这些片段也会在某些特定时刻回光返照。

想起之前和朋友说,我们其实永远也不是完整的,每个相遇的不同的人的记忆里都活着不同的我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在和他人的故事里交出拼图又获得另一张拼图,而这个拼图永远不会被填满。塑造与被塑造,即是意义,slide,stay…

我们是由碎片组成,人生也是一段段剪影的拼贴,那爱呢,“我懂你爱我”这句话也让我思考爱是什么,爱也是火光一束,闪耀后又熄灭吗。

但我想,爱是与外来者造的浩大的梦,是红色,白色,蓝色交织的梦。爱或许是不同个体的碰撞又偏离,但如果那份爱被懂得,爱也将与我们永远共存。

感性又共情的夜旅人们,只是过客又如何,继续去梦里和他人相遇吧。

 5 ) 后布尔乔亚的历史记忆叙事

这是法国的八十年代,这是法国人的后现代历史记忆。叙事始于1981(密特朗当选总统,母亲的婚姻其实已经破产,女儿将成为社会党支持者,而Tallulah流浪街头,深夜广播的音乐……),终于1988(儿子到了年龄,首次投票,密特朗连任,母亲卖掉公寓……)。也是媒介史,全片穿插历史影像,而连缀故事的,是一种式微的媒介:深夜广播。也是电影史,在观看中,忘记自己,记起自己。

法国在后布尔乔亚的历史进程中已经走过了相当时期,所形成的经验如今已必然成为回忆的对象。

在这方面,此片完全可以和Ernaux的自传小说互相参照,或放在一起看。

历史叙事的中心人物不可能还是19世纪经典文学的布尔乔亚男性(反)英雄,也不复有20世纪现代主义的精神危机的男性个体,而必须是女性——在动摇中自立的中产女性(别和玩偶之家的娜拉搞混了),与之对位(但并非母女)的是:“无法正常生活”、留在街头的吸毒少女(别和悲惨世界的芳汀们搞混了)。“丈夫”一次都没有正面出现,虽然通过母女的讨论,我们大概可以脑补出,他事业有成,曾支持着主人公挺过乳腺癌,离异后转向“反动”(女儿的用词,这意味着他不再抱左派立场),算起来,他应该也算68一代,这样回归保守的人生轨迹,很典型……自然也没有父子关系的任何正面描述。取而代之的是母子关系吗?想做诗人的儿子,最终(80年代末)从母亲的笔记中发现,最初(80年代初)促成母亲给深夜节目写信的,正是儿时的自己,“夜旅人”出处在此。

内景不会有布尔乔亚的沙龙客厅,而是战后的高层公寓。外景似乎一次都没有奥斯芒式的大林荫道或经典的老巴黎街角,虽然埃菲尔铁塔总出现在远远的背景中,而两个小年轻掉进塞纳河,水冰凉。

叙事风格在举重若轻间反高潮,极度散文化,但散文自有章法。法国的后现代讲述有一点倒和经典现实主义传统一脉相承,那就是对“经济基础”的细致交代。女主向老父亲借钱这一处闲笔,法国人是不会省略的。至于卖房,那是情感剧主线结尾,不用说,也算老桥段了(张曼玉前夫早年间的那部片子中,也是卖房,不过那是富家三兄妹在母亲死后资产配置……)。另外,在法国电影中,我们究竟遇到过多少个不断收到退稿信的男青年?这个俗套真心好用。

这样的电影叙事也提醒我们:“后现代”分期是个筐,但它已经成为了具体的历史经验,而作为社会构造,它再全球化,再美国化,也包含着各不相同的“国族境遇”,意味着差异化的体验模式和叙事可能。在日本,是后昭和,在德国,是后柏林墙,在法国,是后布尔乔亚、后68。(我们呢?是后改开?)

这才是好的主流-主旋律电影吧。

 6 ) 拥有什么,失去什么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拥有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如果你不曾存在、那我也只不过是这个来来往往世间里的一粒尘埃,我感到如此失落,我是如此需要你。如果你不曾存在,我想我已经找到人生的奥秘,非常简单,就是我要创造你。为了能够看看你……弥足珍贵的沉溺体验,在浮光掠影中走向隐秘目光。柔软梦幻的晨色与消落定格的黄昏同样美丽,昏睡的巴黎总在深夜释放它的鬼影,时间的裂痕总是在脆弱思绪处延续,历史的幽魂在记忆中形变。天际线的轮廓在每一次对话情景中浮现,电台广播的波段俘获了街头旅居人的茫然,灿烂的迷影回忆如塞纳河上的粼粼波光点缀着浪漫。话语的秘密似乎变得不再必要,诧异于人们是如此坦然诚挚贴近着彼此,迷途后的流放终究惊醒了反叛者静谧的惶然。一部如此朦胧迷人的城市电影,复古恍惚的进行时投射,它的美属于每个曾游走飘荡的眼睛,属于每个曾渴望占有夜晚的“我们”。尽管旅途随故人散去,喧嚣白夜不再拥有私密慰藉的契机,但烙印在瞬间的欢愉与孤独总是会在未来的情景中留下线索,成为不愿闯入的经验永远根植在下一段旅程的开场,照映着这片时空存在的绚烂……

 短评

4.5 细腻真挚,有种夜里塞纳河面灯光般的流动感。一个女性从旧伤中复原新生,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有的散失,有的陌路,有的则停留下来。令人更为动容的是,从背景设定,家装设计和人物造型,选用的档案影像和音乐,到影院里放的《圆月映花都》和《北方的桥》,都像是对80年代巴黎的一次饱含深情的回望。

7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还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吗?像水晶般剔透钻石般坚硬地回旋在他人眼中的一瞥印象,那才是时光的终点。

9分钟前
  • 阿成
  • 推荐

体量比三宅唱大一点的片子,给人以相似温暖的感动。运用大量archive footage来构建时代感,成功把观众抛入一个加糖带滤镜却又让人信服的美好世界。侯麦与其说成为一种迷影元素,不如说成为一个怀旧构件。

11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生活如行路,遇见后又匆匆上路,也不觉得有遗憾,因为——迟早都会再遇见的。三段充满怀旧气息的八零年代记事,巴黎的夜色很温柔。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72nd Berlinale# EFM online-主竞赛。7分可以有。片名翻成《巴黎夜行人》可能比较好。很温情的单亲家庭故事(不少场景让人想起《少年时代》,尤其最后搬家那段),不温不火,一点不抓马,对八十年代时代气氛的再现是使用一系列来自老电影等的既得影像素材(画幅不同,片尾有list)的匹配剪辑来实现的(也有新拍的16毫米素材),怀旧气氛也很好传达出来了。也算得上是近来电影节圈里突然热起来的声音相关题材(广播电台),当然最令人会心一笑的是导演是个侯麦粉,直接cue了《圆月映花都》及女主角,当群演那场戏估计也是cue《冬天的故事》。

1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Hers风格一转,80年代的柔光,夜电台,开头有滑入梦幻的危险。随后用Talulah证明印象式笔触的必要性,脸庞高悬心内,夜之花照耀巴黎。结尾在记忆中溯回,迫切地抓住一瞬,肉身同在多可贵。

20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不乏动人之处,关于侯麦、里维特、帕斯卡尔和杜拉斯等等的迷影插曲让人会心一笑,但与旧影像结合的复古回响倒不那么有效,整体设计上依旧呈现着剧本电影的无力感,来自角色写作内部的累赘阻止了真正的观看发生。

23分钟前
  • TWY
  • 还行

有些伤感,有些温柔,又有些私人。好舒服的一部电影。看到他们要去看《鸟人》,结果去晚了,只好跑去看《圆月映花都》,墙上还贴着《德州巴黎》的海报,真是好时光。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所有人都在流动,在夜色里,在晚风中,恬淡,温润,清冷,干净。生活细密,有诉不尽的怅惘,但又无疑充满希望。这其中的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过客,但每个人其实都陪伴了每个人的一生,有的人闯入又离开,但也成为一些人内心的印痕。羡慕其中的母亲与子女松散又亲密的关系,这样的关系真的存在吗?那是一个烟草可以出现在公共空间的时代,一个穿着蓝色牛仔夹克的时代,一个连衣裙里有着大垫肩的时代,一个音乐要存储在黑胶里的时代,一个要去往电影院看电影的时代,人们要位移,要寻找,会遇见会重逢也会错失。关于爱情和成长,关于亲密与分离。它哪里最打动人?或许是所有人身上的松弛感。时间流过去就流过去,没有催逼,前方还有无尽时间,就像巴黎无尽的夜晚。

26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4.5 私心很喜欢,尤其是八十年代那摇曳而迷幻的音乐,飘荡在醉人的巴黎的夜,仿佛是那抚慰人心的电波,温暖夜归的人。极小极平常的故事却拍出了对时代的追缅和对城市的热爱,叙事和表演滴水不漏,简直是以小见大拍电影的范本。

2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A-. 从家装穿搭到胶片色泽,再到温白开般云淡风轻的恬淡,都让人想起侯麦。反复出现的《圆月映花都》则直接构成情感脉络的centerpiece:nothing lasts forever,我们终究都是相伴又分离的过客。不同于侯麦的哲思,它用深夜电台般的温柔治愈,给伤心人陪伴,为巴黎城写诗。而当我离开这座城市,也一定会频频想起这部电影,告诉自己,我也曾是那片夜里的一位旅人。2022.2.14 Berlinale

34分钟前
  • 双晚
  • 推荐

巴黎旧影像穿插在干净到虚假的故事里变得无比呆滞,只有乡愁式的音乐让一切稍微流动了起来,这依然是电子乐的胜利。虽然旧资料的这种处理还蛮有启发性的。

38分钟前
  • LarryWho
  • 还行

看得蛮舒服的电影,喜欢,可能也因为这个故事是从声音展开的吧。白天的巴黎,夜晚的巴黎,都好美。我也曾被F像这样捡回过家。以及,也想爬一下巴黎的屋顶。

39分钟前
  • 暖小喵
  • 还行

采访的时候,说看到她演成年男孩的妈妈和银幕上打出1988年,忽然觉得自己老了。甘斯布给了我一个鼓励的微笑:「衰老就是很艰难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难。」

43分钟前
  • 陈凭轩
  • 还行

Une nuit mélancolique et sentimentale à Paris

4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多愛電影的人才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47分钟前
  • 粥豆
  • 力荐

78/100 #EFM# 有一些“低清私影像”,将档案片段巧妙地缝在其中,也总有一些时间上的跳转。片刻细腻,总能找到轻盈又深沉的忧郁情绪。人们不缺爱,但从不会停留。仿佛唤起了过去的巴黎的一段时光。

52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那时收听电台节目的不止是夜车司机,通勤忘带书只能读火车票的退票法则。可以在任何室内空间点烟,也能随时拿出黑胶唱片跳舞。被迫要面对社会的母亲,坐在被迫要面对未来的儿子后座。在城市里游荡的女孩,随在青春里游荡的男孩坠入水中。白日瞬光也止不住永恒,那间居所住过四个人,尽管终将成为过客。

5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把这部归为女性电影肯定会招来反感,但我内心很难避免从女性角度去看待此片,很希望我到了女主这个年纪,倘若遇到这样的变故,也可以坚强撑过来,面对子女的长大,可以懂得放手,面对陌生女孩的困境,可以伸出援手,另外最重要的是,即便到了四十岁乃至五十岁,也要不失优雅,享受音乐,享受爱情,享受生活,永远不要失去重新开始的勇气。

56分钟前
  • 迷失东京
  • 力荐

好温柔的电影,满满对80年代的怀旧,全片沉浸在暖色调的朦胧中,大时代的变迁看似一笔带过,但作为影片灵魂的塔露拉正是从方方面面代表了左派浸入现代法国人的生活,不过她的不羁与自由,也沉湎于导演极力烘托的单身母亲一家的暖色中,导演相信美好可以治愈生命的苦痛,即使是时代变革,也需要温柔注脚。卡司方面影片丢出两记重磅,甘斯布与贝阿各有千秋,贝阿最后一个镜头回头的眼神就能道出她角色的一生,当年的法兰西花瓶早已成为演技派,甘斯布的表演更是炉火纯青,她的状态过分自然,自然到比苏菲玛索更能代表法国女性的魅力。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太不“法国”了,它太抒情,从故事到配乐,八毫米胶片的插入更似对过去巴黎的怀旧,意义不大,结尾倒是非常法式,令人徒留惆怅。影片与《圆月映花都》从卡司到情绪的互文,也让我十分喜爱。

58分钟前
  • 贵久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