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枪

HD中字

主演:菲利普·努瓦雷,罗密·施奈德,让·布伊兹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7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老枪 剧照 NO.1老枪 剧照 NO.2老枪 剧照 NO.3老枪 剧照 NO.4老枪 剧照 NO.5老枪 剧照 NO.6老枪 剧照 NO.13老枪 剧照 NO.14老枪 剧照 NO.15老枪 剧照 NO.16老枪 剧照 NO.17老枪 剧照 NO.18老枪 剧照 NO.19老枪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老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战中德军节节败退,但战事的失利没能阻止德军在他们的法国殖民地的大屠杀,相反德军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巴黎的医生于连(菲利浦•诺瓦雷 Philippe Noiret 饰)由于感到城里日渐紧张的气氛,他怕家人遭遇不测,于是安排了他的妻子和孩子回乡下暂避风头。  于连送了妻子回乡不觉已过一段时间,他决定回乡探望家人。孰料他回到乡下,看到的只剩斑斑血迹,残忍的德军对这条小村庄进行了屠杀。  愤怒的于连在村里的老屋内找到了一杆老枪。于连决定向德军举起复仇之剑!提防小手国语我为兄弟狂告密者2018空白的13年武当2鬼马朱唇茶泡饭之味妈妈别哭2012造雨人1997步步惊魂男友变形记 (2018)喜宝拜金人生东京金盏花格洛丽亚绝境穿越相拥一家亲春风秋雨1959猎魔人 第三季巴比伦饭店第二季文件:4022天的饲育外出就餐3:饕餮自助生人勿进2008深宵闪避球(粤语版)生死恨王子寻妃记2鸦片战争与男孩同车综合医院2多元一家人两个月亮2012奥迈耶的痴梦2011求婚大作战黑月第一季极端邪恶阿嫂哦!爸爸们藏身之处 第二季当我望向你的时候亚历克斯与夏娃忍者乱太郎2011

 长篇影评

 1 ) 这都是爱的力量

战争中的法国,还有这样会拿起枪抗争的普通人。

开头和结尾都是一家三口带着狗狗在乡间的小路上迎着正好的阳光晒太阳,那是一种法国人的情怀。

德军占领了法国,男主于连作为一个医生在这个环境下艰难地维持着表面正常的生活,为了妻女的安全而把她们送到乡间的古堡避灾。

但当他好几天没收到妻女的消息的时候,再见到的却是妻子被烧成焦炭的尸体。他再也不能假装无事发生了,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拿出一杆老猎枪,选择手刃这群残忍的德国侵略者。

插叙中慢慢的都是对爱情,对妻子和家庭的怀念,是爱支撑着他完成这一次基本无可能的复仇,也是爱把一个心怀大爱的医者变成了一个杀人手段残忍的硬汉。

最让我心酸而又发笑的片段是男女主第一次见面,美丽的女人说不愿意爱上一见钟情的人,而男人却开口就是现在的局势不稳定,顾左右而言它地突然去求婚,这就是法国人吧。影片中的家庭是那么的幸福,夫妻相爱而女儿听话,老妈妈慈爱而一往情深地追忆着过失的老伴,他们甚至还养了一只无比可爱听话的小狗。想起他们的结果,真要骂一句这该死的战争。

如今去看这部电影,配乐还不错,前段剧情铺垫略显枯燥,后半段插叙多而琐碎,甚至影响了叙事,打断了辛苦营造的古堡杀人的紧张意境。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千万要看原版。

 2 ) 法国的左派

电影本身 很优秀, 音乐是杰作, 但是带有很强烈主观色彩,不是说德国二战对法国(非犹太人,非游击队)绝对没有发生过任何杀戮。但是导演着力表现德国人的残忍,这和中国多少年渲染了反日情绪相比一点不显得逊色。 况且中国的故事相对更真实

众所周知法国是共产主义诞生地之一,一直都有“左”的传统,现在法国70%左右民众是左倾,电影圈更是 95%都是左派。法国电影一直都是擅长揭露社会问题。经常拍摄 表现资本主义弊端的电影,这也或许就是中国影院,电视台对法国电影的偏好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近 20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播出国外电影,除了美国,法国就是第二了, 其中1998-2002这段时间cctv6 cctv8 播出法国片 可能超过了美国。

另外东欧国家和德国对法国电影,法国影星熟悉程度是除了法国本土以外最高的。80年代苏联引进过几乎所有贝尔蒙多后期商业动作片,观众数量巨大。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特别的政治含义,但导演持左派一贯的煽动习惯,拍摄出了一部过于煽情的生动影片。。。。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 法国70年代电影佳作

 3 ) 把杀鬼子的电影拍出人性

我不是不想写新片,但如今影院里的新片太少是我喜闻乐见的。

华语电影充斥垃圾。去影院看华语新片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被侮辱的过程,主创和资方用他们的自负和无知侮辱我视听和审美,和票价无关。我既然不是毒Sir那种媒体,就压根连开喷都不必,根本不想回忆那种恶劣的感受。

引进电影极少惊喜,都是限定了主题(价值观)的大片。上周在网上看了一部半新片,The Accountant,会计刺客,本阿弗莱克主演,一部缺点和优点都很突出的片子。在中影引进的片子里是看不到这类的。更不用说Gone Girl这种神作了。

下面这些都是会计刺客的短评:
“《会计刺客》就是用过时的方式来呈现一个过时的好莱坞动作片里的过时的主角,然后用过时的言论来强调差异性。(《卫报》评)

“本·阿弗莱克饰演的这个角色,因为孤僻症反而更完美的数学怪咖天才,整个概念在很多层面上就让人不适应,特别还去服务于这么一个低级的犯罪故事,看得人痛苦。(《滚石》评)

“影片将老套的动作片元素建立在不靠谱的故事大纲之上,显得有些混乱,它要么让你感到愤怒,要么令你开怀大笑。(《费城问询者》评)

“影片在主人公的带动下,观众能找到笑点和刺激之处,还有较为罕见的一点是,看完该片后居然会有点儿期待它的续集。(《TheWrap》评)

“该片的问题在于结局部分。阿弗莱克在片中饰演的具有社交恐惧症和计算天赋的神枪手给我带来了惊喜,但是整个故事情节在最后一幕变得毫无道理。(《纽约每日新闻》评)

“影片的很大一部分还算具有可看性,也很有优质动作片的气质,但是最终却沦为一部贻笑大方的失败品,可以说浪费了观众的两个小时。(《旧金山纪事报》评)”

这就是会计刺客的外媒简评。要说写影评,就是要写这种片子才有意思。当下绝大多数华语电影要么在拼了命的表现思想、要么在拼了命的展示下限,用各种最不堪的高调和低调来跪舔资本。不难理解连毒Sir的影评都越来越多戾气和价值观输出了。

而我只想简单的看个电影,简单的码点字。

《老枪》就是一部简单的电影,简单到根本不怕剧透。

二战期间,一位家境殷实的法国军医在战前爱上了个无业少女并结婚,还有了女儿。没过几年好日子就开战了。就在战争要结束之前,医生的妻女被送到乡下,躲避城市里的迫害,结果反而遇到了撤退中的德军,妻女全被害死,村民也被屠杀。医生拿起爷爷祖传的双管猎枪,在自己熟悉的村落和城堡里,把来不及撤走的德军全杀光。

这部在当年首届法国电影恺撒奖拿奖到手软的电影,演员方面也星光耀眼,很多老片都这样。

医生的演员菲利浦·诺瓦雷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荧幕形象是《天堂电影院》里的老放映师。他在本片饰演的医生,在形象上看就是个“轴子”。轴子是北方话描述那种脑子一根筋的人,很多电影的主角都是这种人,比如肖申克。




扮演医生妻子的罗密·施奈德享誉世界的角色是《茜茜公主》。我一直认为她只是医生的第二个妻子,尽管她在拍摄本片时候已经36岁了,真的看的出年龄了。我觉得让她看起来显老的原因并不在于年龄,而是在于次年她就和第一任丈夫离婚了。






罗密虽然大红大紫,但命运挺惨的。可以看得出来她不是法国人,明显体格五官都壮一些,德国女人特征。一部法国反战的电影女主角是说德国话的奥地利人(和元首一样),很法国。

作为法国意识流电影代表作,用的是现实夹杂回忆的方式。拿到今天来说,就是所谓的非线性叙事。导演不会玩非线性叙事在今天有点像摄影师不会PS液化。但问题是非线性叙事最怕的就是叙事节奏拖沓混乱。说白了,如果在该有果断动作的时候角色总要停下来忆往昔,镜头剪接让观众看不懂,那片子就没法看了。所幸本片完全没有节奏的问题。

最能体现节奏处理的一场戏,是医生开枪打死试图从悬崖吊下来逃走的鬼子。医生已经把枪举起瞄准了,忽然想起妻子说如果再有一个儿子就叫大卫。镜头到这里我简直比医生还紧张,生怕画面一切又来个闪回,无非就是一枪的事儿又给我拖上几分钟。所幸妻子的话只是一句旁白,医生果断开枪,我心里的石头也和鬼子一起落地了。



重看这部片子,我就感觉,好像真的没有其他任何一部杀鬼子主题的电影能拍的这么有人性。怎么把杀鬼子的电影拍出人性?前提是主创自己要有人性,要懂生活。这样才能知道怎么安排剧情最合理、怎么设计对白最自然、怎么运用镜头最有表现力。要不怎么让观众有共鸣呢?

比如,按理说这应该是一部个人英雄电影。一个医生拿一把双管猎枪杀了一个班的党卫军,徒手夺枪。即使是放今天的好莱坞,这种角色也必然是精通格斗枪械、或者智商超群全身肌肉的形象。但本片里的主角是一个普通中年男人,挺着啤酒肚的自然状态。

再比如,我们今天听不到这样的配音、也见不到这种翻译了。






我听这句台词的时候真的和屏幕上的医生护士一起笑,作为上司对一个业务不够好但长相漂亮的下属做无伤大雅的善意批评来说,这已经是最自然的了。

欢迎关注咱的公众号“卫嘴冲克子”或搜索“卫嘴冲克子”关注微博

 4 ) 老枪——血债要用血来偿

于连,一个法国外科主刀医生。1944年盟军在诺曼第登陆,占领法国的德军开始撤退。于连为安全,把他无比心爱的妻子和女儿送到乡下他家的一座古堡里。几天后,于连赶去看望妻女,竟看到他女儿已被毫无人心的德国法西斯枪杀,躺在院子里,她妻子被德国鬼子用火焰喷射器喷出的烈火烧得焦糊;而在教堂的大堂里,乡亲们被德国法西斯枪杀,尸体横陈,血流成河。悲愤到极点的于连抡起椅子甩向耶苏和圣母的瓷像;他去教堂钟楼顶上取出他父亲留下的双筒猎枪,先把古堡通向外界的木桥的一个主斜撑的根部弄松,最后,把德国鬼子一个个杀死。 影片刻意把于连描写为医生,还是外科开刀医生。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其天职,而外科开刀医生,势必要遇到敌我双方的受了伤要开刀的伤员。影片中虽一带而过,也可看出于连给地下抵抗运动的受了伤的战士开过刀,也给与德国占领者合作的维希政府的保安队员动过手术。他平时表面装作不问政治,然他内心爱憎分明。当那战士被保安队带走时,他心里很不平静;而他给一保安队员动了手术后,说这个人(指那保安队)将要被处死。于连后来的行动,不仅仅是复仇,也是为了伸张正义,为了光复祖国的英雄行为。那把双筒猎枪是把老枪,而于连是法兰西人的“老枪”。 影片是德国和法国合拍的,饰演于连的妻子的是曾饰演“茜茜公主”的名演员施耐德(可惜她死得太早)。德国的电影人乐意和法国合作,拍出这样一部电影,他们的精神和理念和当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的墓前跪了下来;与近日德国总里默克尔访问日本时告诫日本首相要正视历史,是一致的,也可钦佩。

 5 ) 战争与爱情

如何在法国人投降之前占领巴黎,一直是一个非常困扰德国人的问题。所以千万别被战斗双方的国籍所欺骗,《老枪》不是战争片,战争是两个国家的事,《老枪》讲的是复仇。

与东方国家相比,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都要弱得多。影片中男主在一家医院里和德国人共事。战争对于他的影响仅仅在于被破坏的平静生活,他既不仇恨侵略者,也无意于提枪保卫祖国,即使是与纳粹发生冲突也只是出于身为医生的人道主义关怀。他对德军抓人有不满,但在被以家人的安全威胁后,又很快妥协。他的妻子克拉拉在归家途中尚有闲心带上玛菲尔,可见他们对战争是没有概念的,对德军也没什么仇恨的情绪。

这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之中,是不可想象的,它不符合我们的逻辑思维。敌人十恶不赦,伤者皆英雄,救人只能救共产党;逃难是仓惶窘迫的,让人分不出额外的悲悯和同情;至于投降,那是不可能的。舍小生而为大义,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才值得称颂。

而这一版的配音也很有问题。满片的鬼子、共党、游击队,极具中国特色的身份划分,表现出一种意识形态特征。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对国外文艺作品的引进中都采取了各种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加工,包括选材、删减、配音以及评论引导等。这部影片的中文配音就是以中国人的逻辑去想法国人,它强化了民族矛盾,突出了反战主题,用言语织就出一张爱国主义教育的网,复仇因此强化为敌我矛盾鲜明的战争。

然而就电影本身而言,这种意识形态并不是显性的,我们只需要看一个细节即可知晓:于连被德军发现后又将其反杀,险险逃出,路遇本国士兵,他非但没有向他们求助,反而隐瞒事实,设计留下,以伺复仇之机。可见在于连心中,他是为妻女复仇,为家人而战,而非为国奉献。从本质上说,《老枪》是爱情片呐。

“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电影中大量运用的闪回镜头很好地诠释了何谓睹物思人,何谓景存人亡。片中,于连在妻女被德军残忍杀害后前后九次回忆起与她们曾经幸福快乐的生活:教堂里美丽的容颜、擦窗时对未来的幻想、聚会上无故的悲伤和嫉妒、庆祝女儿获奖的欢喜、灌香肠的热闹、对孩子的期待、等待晚归妻子的焦躁、初见的惊艳、初夜求婚的浪漫以及夏日里一家三口骑车时的笑颜。色调温暖,音乐柔美,最寻常的喜怒哀乐恰恰是最能慰藉人心的记忆。

至于配乐,这部影片的视听相当合拍,和家人在一起时是暖调、轻快的音乐、舒缓的节奏;切到战争场景就是冷调、阴森的配乐或者无声(沉默也是一种声音)以及紧张的快节奏,整体的感觉非常和谐,不出彩,也不突兀。

这里主要谈谈开头和结尾。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其实是一样的:用短短几分钟无台词的画面结合一段活泼的音乐简洁利落地展现了一幅和睦美好的生活画,是非常经典的电影桥段,也是影片中生离死别的惨剧的反面。电影里,一家三口骑着自行车缓缓驶来,身边还跟着一条狗。悠长的管乐仿佛尚未褪尽的夜色;首次出现的钢琴旋律做了一个小节的简单重复,如同将将清醒的早晨,睡眼朦胧,慵懒地舒展身子;之后的钢琴旋律亦是如此,预示着一个美好的晴日。画面中,人物越来越近,管弦乐的旋律也发生了变化,整体基调变得明朗起来,最后的黑夜褪去了,钢琴的旋律开始跳跃,在轻快的琴键中,电影开始了,也结束了。开头与结尾相同的景别,相同的摄像机运动,相同的剪辑,相同的配乐,当然还有相同的美好。只不过开头在短暂的停顿之后,主人公一家继续行驶在路上,直到最后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打断了这份美好。结尾,于连在朋友车中,似乎还没有接受家人离去的事实。电影在人物越来越接近时戛然而止,那一刻也就成为了定格在刚刚完成复仇的主人公心中永恒的幸福。

总体而言,《老枪》真的足够老,受制于时代,算不上一部多高明的电影。但导演在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还是值得称道的。比如于连从衣柜中拿出一件白衬衫,用力撕成两半,取其中一半擦枪,旋转、擦拭,看着手中的衣裳,动作越来越慢,回忆开始了。借一物事勾连时空,脑海中的哀乐与眼下的悲戚惨烈遥相对照,情感的浓度成倍叠加,感染力也大大增强。再举一例,德军自悬崖上方攀绳而下,尚未过半便被对面匆匆赶来的于连发现,他举起枪准备射杀绳上青年,忽的犹豫起来,拿枪的手渐垂,枪口也有了坠落的趋势。这时,他耳边响起了妻子的声音“于连,你不是早想要个孩子吗?要生个儿子就叫他戴维特吧。”他霎时果决起来,举枪,“砰”。从怀疑到坚定,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一句话来达成,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也在这一细节中得到了呈现。

但其实可以更高明,不妨看看昆汀在《无耻混蛋》中对闪现镜头的运用:德军军官向另一位军官介绍死者身份,突然插入的闪现镜头继续了他尚未说完的内容,同时又从侧面交代了他们的死因,更重要的是这个镜头把这个章节和前面三个章节联起来了。镜头是电影的语言,应当字字珠玑,兼具艺术性和文学性。

 6 ) 《老枪》

这是1975年上映的一部法国电影。

1944年6月10日,德国党卫军装甲车营少校阿道夫狄克曼以一个德国军官在奥拉杜尔村被法国抵抗组织抓去为由,在这个小村庄制造了一场浩劫,642个鲜活的生命死于这场血腥大屠杀中。1975年,在二战结束30年后,导演罗伯特·恩里克决定将奥拉杜尔屠杀案搬上银幕,这就是影片《老枪》真实的历史背景。

影片的主人公是丹迪尔医生。在法国被德军占领时期,他的患者有普通病人,也有抵抗组织成员,有德国军人,也有法国保安队的士兵。在丹迪尔眼中,他们只是些病人,出于职业道德,他对这些人一视同仁。虽然在暗地里,他在帮助抵抗组织的病人躲过保安队的搜查。

在被占领的法国,出现过各种类型的人,有贝当率领下投降的政府官员和军队,有戴高乐领导的抵抗组织。更多的则是丹迪尔医生这样的人们,他们没有力量去抵抗,他们更不会去顺从侵略者,他们不去介入政治,他们只想为了家人,平安的度过这场劫难。默默的等待胜利的那一天。

丹迪尔医生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有美丽的妻子克拉拉和可爱的女儿。为了躲避风险,他把妻子和女儿送到了乡下自己的那座古堡中。没想到这就是他厄运的开始。当他去看望家人时,看到的却是一副惨不忍睹的景象。村民们被杀死在教堂中,女儿横尸古堡前,妻子只剩下被烧焦的残骸。在最初的震惊和悲痛之后,丹迪尔找出了祖父留下的老枪,开始了他的复仇。这期间,他还拒绝了抵抗组织的帮助,完全凭一己之力,将龟缩在古堡中的德国党卫军小队一个一个全部打死。

影片结尾,丹迪尔的好朋友弗朗索瓦送他回家。车上,丹迪尔邀请弗朗索瓦:“你来吃饭吗?”

弗朗索瓦说:“你要愿意,我来陪你几天吧?”

丹迪尔高兴的说:“那太好了。克拉拉最欢迎你来了。”

弗朗索瓦难过的问丹迪尔:“于连,你怎么了?”

丹迪尔不解的问:“怎么了?”

猛然间,丹迪尔记起了所经历的这一切,可他的思维还游离于往日的生活场景中。即使在现在,他也不愿意承认,妻子和女儿再也回不来了。他眼中噙着泪水,在无限的悲痛中,喃喃自语道:“我…我怎么啦?”

这时,丹迪尔的思绪又回到了往日的回忆中。在泪眼模糊的脸庞上,他的嘴角似乎露出了一丝笑意。银幕上出现了影片开始时的镜头:在委婉悠扬还有一丝哀怨的乐曲声中,茂密的树林覆盖下的小路上,出现了三个骑车人的身影,他们是丹迪尔医生、他的妻子克拉拉和他们的女儿,跟在他们车旁欢腾奔跑的还有那只小狗马塞尔。在透过林中的那一道道散漫阳光的抚摸下,他们欢笑着骑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影片描述的是丹迪尔的复仇过程。可编导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复仇上,而是通过镜头繁复的闪回,将丹迪尔的每次行动时,再现他平时生活的温馨甜蜜。这样,就把战争带给他的家庭的残酷现实做了鲜明的对比。他打死了一个德国兵,他和克拉拉浪漫的相识;他撬断了古堡的桥,让德军的士兵摔死在桥下,他和克拉拉在计划战后的旅行;他击毙了攀援而下的德国兵,他在向克拉拉求爱;他扭身制服了抓捕他的德国兵,他和妻子参加了女儿的授奖典礼;一面是和平的生活,一面是战争的惨烈。而就是这场战争,杀死了他的亲人,毁了他的所有生活。

现在的人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我们的日常:上学,求职,恋爱,结婚生子,照顾家庭,旅游,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子,难道不是理所应当和不言而喻的吗?可战争不这样认为。战争所破坏的,就是这种理所应当和不言而喻。战争带给人们的是困苦、是恐惧、是死亡。影片中那个保安队长对丹迪尔说:“我已经注意你很久了。你有家庭、妻子和女儿,你要小心了。”实际上,丹迪尔,一个寻常百姓,无时无刻不是在小心翼翼的生活,战火下,他不求安定和富足,他可以忍受德军在大街上耀武扬威的走过,可以忍受物质的匮乏,可以忍受不时的停电,可以忍受煤块代替汽油来驱动车辆,甚至可以忍受恐怖的威胁。唯一的愿望,只求家人平安。可是即便是这个起码的要求也未能如愿。

战争来了,丹迪尔才感受到以前那种平静生活的美好,一点一滴都值得保存。甚至是互相的埋怨,小小的口角,偶然的出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情绪,快乐、忧伤、失望、平静,和战争的惨烈相比,都是值得珍惜的甜蜜。而这种甜蜜再也回不来了,只能保留在回忆中,而这种甜蜜的回忆所带来的,会是更加难以接受的痛苦。现在,丹迪尔复仇了又能怎样?战争结束了又能怎样?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丹迪尔得知妻子和女儿惨死之后,他在极度悲愤中,奋力推倒了耶稣和圣母的塑像。而在此之前,他们全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对于基督徒来说,上帝创造了人类,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去体味生活的美好。而他却又创造了战争,让他们互相厮杀,让他们去经历痛苦和死亡。去摧毁他们的精神和生活。那么,上帝是在歌颂美好还是在鼓励邪恶?

影片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对于人类生活的种种思考。让我们去珍惜美好的生活,去追求善良,去珍爱和平。而对于战争,如丹迪尔所说:“你别管,你也管不了。”

编导对影片的处理很新颖。除了刚才说的那种镜头闪回的运用外,伴随着声音的运用同样有这样的效果。比如在惨痛的现实和回忆的转换时,提前导入了以往美好生活的笑声,对比更加强烈。丹迪尔和克拉拉的近景和特写也非常好。

本人评分:8.0。

 短评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早的硬汉杀手形象,其实就是第一滴血的雏形。

9分钟前
  • 哆嗦哆
  • 力荐

安利可擅长的”为了所爱的人“的故事,睹物思人的桥段加上施奈德的美貌,更缠绵悱恻。在古堡的戏设计得相当漂亮,节奏,空间处理,以及很巧妙地把战时的民族仇恨转换成了丧妻之后的心痛和怀念,削减了血腥味。ps,看的原版,有机会再看看毕克老师和丁建华老师配音的版本

14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经典译制片怀旧系列之《老枪》,1981年,由上海译制片厂配音的版本正式在内地公映,成为一代观众的经典回忆,并由此带动了八十年代的译制片黄金岁月。。区别于当时国内观众看过的二战电影,影片并没有像传统战争片那样,花费大量的篇幅去描绘正面战场的硝烟弥漫,而是把视角缩小到一个家庭内部,讲述了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一个热爱家庭的医生丈夫,为了替妻子和女儿复仇,只身消灭了一群凶残的德军侵略者,这样的情节设计本身就颇具戏剧性,同时编剧把故事设定在战争即将结束,希望曙光即将到来的时刻,更加凸显了这场复仇悲剧的残酷性。

17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首尾对应基本上快是那个时代类型片的标志了。老上海译制片厂翻译的经典在现在看来声音表演的痕迹太过浓厚,如今看来确实是潮流已逝的问题了。故事套路数见不鲜,主角就是打不死的小强,跟吴宇森的枪战片类近,但场面总是不够精彩华伦,介于怀想与现时之间,个别地处穿插得太过生硬,磕磕绊绊,差强中意

21分钟前
  • 黑骨精
  • 还行

医生拿起枪来杀纳粹。被屠杀妻子女儿的丈夫失去了理智,只身要全部杀死所有的敌人。最终他烧死了烧死他妻子的长官。经典法国电影。

25分钟前
  • 电影上言君
  • 推荐

火枪喷人的镜头给小时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30分钟前
  • 豆牙丸助
  • 还行

我记得这部电影在我小时候非常有名,原来女主角还是《茜茜公主》的扮演者。四十年前的电影了,现在还是觉得好看。一个人的地道战啊,家仇国恨,男主角只想独自一个人默默报仇。片子不时穿插着男女主人公以往的甜蜜幸福爱恋,看了真是让人心酸落泪。

31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力荐

很经典的法国电影。。Philippe Noiret 是完美丈夫完美父亲。。Romy Schneider 演妻子。。很感人。。

35分钟前
  • vivien
  • 力荐

小时候看电影会在记忆中留存片段,如今重看那片段完全不符电影,没想到电影空间如此狭窄,而记忆力是整片战场,插叙回忆的方法生硬老旧,配音也没有想象中的有神,陆续看了两周了。2012年3月30日。

38分钟前
  • 陶子冬
  • 还行

十几年前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尾巴,对火焰喷射器烧人的镜头印象深刻,多年后我终于在PPS上完整看完。那个古堡太适合打游击了,漂亮的女主人被纳粹烧焦,看完还是多少有点心理不适感……

40分钟前
  • 小涛
  • 推荐

一个戴近视眼镜、中年发福、身为外科医生的男人,因心爱的女人与女儿死在纳粹手下,单枪匹马剿杀了这支纳粹小分队!冷静复仇后,那双含泪深情的眼。最刺激的镜头莫过于火焰喷射器下人瞬间化为焦炭。(开头结尾两处都用到的三人单车镜头,不免让我想起影片Un amour à taire也有同样安排)

44分钟前
  • 小灰烬
  • 推荐

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看的 被汽油烧死的那段吓到了

48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推荐

我只记得火焰喷射器大炼活人,在我幼小的心目中留下了如梅超风狂笑般的无法磨灭的印象!干,万恶的不分级制度。

49分钟前
  • fig
  • 还行

依旧是央6佳片有约,最近电影频道每天都会播放老片子,倒不是说他们多么经典好看,但是熟悉的上译配音是真让人怀念。这部片子关于二战,没放在战争的大场面,而是聚焦在一个小村庄上的一场复仇,回忆与现实交织,屠杀的场面太揪心可怕,复仇的过程中,苏联人赶来了,他选择沉默不语,然后继续一个人解决掉参与屠杀的德军。这个仇,他必须自己报,但是仇真的报了,他就解脱了吗,妻子和女儿再也不会回来了。

52分钟前
  • 19431818
  • 推荐

人生中第一部法国电影,虽然题材立意以及表演算不上惊世骇俗,但很多镜头经过这么多年,依然清晰无比

54分钟前
  • 追忆
  • 推荐

老枪这个电影就是从文学升华为文化的范本。德军流寇血洗村庄,在教堂杀人已沦为禽兽,他们被一杆从教堂阁楼取出的老枪爆头、在教堂连接城堡的地窖通道内逐一被摔死、被水淹、被火烧,复仇的火焰从镜子的背面扑面而来,犹如受到上帝的惩罚。经过这一役,于连进化为向巨人投出石块的大卫王,老枪从一管生锈的古早猎枪升级为复仇之剑。于连对妻儿的思念让爱与恨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通过对复仇场所和仪式化死亡方式的选择,让这场地道战没有仅仅停留在报仇雪恨和反法西斯电影的层面,这就是一部电影能否被称之为文化的关键。

56分钟前
  • 欢喜陀
  • 力荐

真是良心好片子,前面铺垫不急不躁,节奏掌控很不错,没有陷入价值观的左右,剧情展示也很立体。不解的是,男主在开枪前,显露出了极其出色的军事素质,化身孤胆英雄,布下套路与陷阱,而非横冲直撞。可是在打掉机枪手后一路撤退,又拿掉了老百姓怯懦的遮羞布,尤其洗脸一段,简直是bug+光环。8

57分钟前
  • 妍春
  • 推荐

小时候在央视上看过很多遍,印象最深的就是两次使用火焰喷射器的情节。第一次是纳粹用火焰喷射器烧死男主角的妻子和孩子,第二次是影片最后男主角用火焰喷射器从外面烧墙,直到把屋子里那个杀他妻子和孩子的纳粹军官烧死。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火焰喷射器这种武器。很多年以后才知道扮演男主角妻子的演员就是扮演茜茜公主的演员。

1小时前
  • 名可名也
  • 推荐

有的片子几十年之后再看还是一样出色,这个片子不属于这个行列。

1小时前
  • dormant
  • 还行

“现在的局势很不好 马上要打仗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嫁给我好吗?”

1小时前
  • ___婉約姨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