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451度

HD中字

主演:朱莉·克里斯蒂,奥斯卡·威内尔,西里尔·库萨克,安东·迪夫伦,杰瑞米·斯宾塞,比·达夫尔,Alex Scott,Gillian Aldam,迈克尔·巴尔弗,安·贝尔,伊冯·布雷克,Arthur Cox,Frank Cox,Fred Cox,Noel Davis,凯文·埃尔登,Joan Francis,丹尼斯·吉尔摩,David Glover,Arthur Haynes,马克·莱斯特,Michael Mundell,Anna Palk,唐纳德·皮克林,Reg Thomason,Tom Watson,Earl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6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华氏451度 剧照 NO.1华氏451度 剧照 NO.2华氏451度 剧照 NO.3华氏451度 剧照 NO.4华氏451度 剧照 NO.5华氏451度 剧照 NO.6华氏451度 剧照 NO.13华氏451度 剧照 NO.14华氏451度 剧照 NO.15华氏451度 剧照 NO.16华氏451度 剧照 NO.17华氏451度 剧照 NO.18华氏451度 剧照 NO.19华氏451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华氏451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特吕弗的第一部彩色片,也是其作品中最富社會及政治意識的一部。在未來世界裡,書籍一概被禁止,讀書便是犯罪,所有書籍都要交出焚毀。消防員的任務不是滅火救人,而是焚書和捕捉讀書人。於是有一些愛書者,把書背熟,希望日後可以流傳,這些人稱為「書人」。男主角本是一個忠心的消防員,焚書是他的職責。有次認識了一個女孩,受到她的影響,漸漸改變了人生觀,發現了書本中原來充滿了靈性的世界。經過這種溫馨親切的心靈生活,使她不能再忍受冷酷無情的機械社會。最後,他偷閱書本的背叛行為被妻子告發,他與情人設法逃往另一個符合他們理想的美麗世界,在那裡有書籍的存在,重複人類真正的生活。  改編自美國作家雷·布烈伯里的科幻小說。(電影雙周刊)」诱爱入局泰语奎师那与伊人老广的味道第一季铁血刑警良医第三季地藏龙神农巨兽感化院女孩快送玛丹娜马加利亚内斯喜丧上层男孩第二季Hide木偶惊魂2023无敌少侠:原子女侠伊芙小小羊儿要回家口袋大力神:奈姆•苏莱曼诺古夜半鬼敲门3我在1949,等你寂静2020寄宿学校疑云第一季大侦探波洛 第四季我的婆婆黄飞鸿伊迪娜·门泽尔:迈向舞台之路武林志突变双面狐坤蒂拉娜2七重心郊区男孩2奔跑者黑色凯迪拉克(普通话版)斗气家族一路逆风人所期待的喜悦调香师2022情系丹江口爱是一场盛宴地球脉动 第二季劫难逃离

 长篇影评

 1 ) 阉割时代指导手册

故事讲述男主莫塔格是个消防员,但消防工作早已不是扑灭大火,而是焚烧书籍。观看和私藏书籍都是违法行为。在实习女教师的启发下,男主也开始偷偷看起了书。而女教师也因为太喜欢看书不被校长喜欢而被免职。莫塔格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亲眼见到一位女士宁愿与书籍一起焚烧,也不愿意放弃书。之后他并开始担心女教师也会被逮捕抓获。当天晚上消防员冲进女教师家搜查,逮捕走了女教师的叔叔,而女教师逃走。第二天得到消息的莫塔格找到女教师,与她一起返回女教师家中找到联络人名单并烧除。之后女教师说叔叔交待她逃出后就去找书中人。而莫塔格计划回到451消防队,要在每个消防员的房间都放一本书。结果回去警官就带莫塔格去他家搜查,原来莫塔格的妻子受不了莫塔格的异常举报莫塔格偷偷看书。警官让莫塔格自己动手把书烧了,莫塔格把房子都烧了,还气得把火枪对准警官也把警官给烧了。之后他也开始逃跑,跑去找书中人,最后也成了一名书中人。

华氏451度是让纸质书开始着火的温度。当女教师问莫塔格为什么要烧书的时候,莫塔格说因为这是工作, 而他看过那些被自己销毁的书吗?他给出了一个惊人的回答,我不感兴趣,我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做,而且看书违法。不假思索,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禁止看书。影片中惊人的不仅是禁书,还有警官要让下属增加劳动剂量,给每个人更多的运动,加强团体精神,组织娱乐,让他们继续不停得忙着,让他们快乐这就是问题所在。当莫塔格妻子终日观看电视,听广播,最后大量服用药剂的时候,来了2个人说这里没有医生,只有我们是来验血的。只要抽空,再输入新血液,第二天醒来就会更有活力,更有胃口,还更有欲望。。。当他们去到那个要与书籍一起焚烧的女人家时,女人家里的书简直就是一个图书馆,警官说,书籍使人不快乐。里面记录的都是人们不存在的事情,人们阅读了,那会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不开心,使他们渴望以另一种不能实现的方式生活。哲学书比小说还要可恶,他们告诉你人类的命运是先预定好的,然后他们又说人类可以自由选择只不过是方式的问题,这就是哲学。很有造诣的书会让看过的人以为自己比那些没看过的人强,这样不好,不是说好了大家要人人平等的吗。

面对这样的局面,很多人成为了书中人。他们是书,每个人负责一本,把书背下来,再赶紧烧掉,只要记在脑中就没有人可以把它带走,然后他们就成了那些书。也有人被捕,所以这就是他们如此谨慎生活的原因,因为他们携带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秘密,通过他们,人类的知识就不会消亡。

摘抄:在这里我们只有50本,但别处有更多分散的,在那些废弃的铁路院子里,徘徊在公路上,外表看是流浪汉,但内心却是图书馆。哦,这不是计划好的,只是碰巧这里的一个人和那里的一个人都喜欢某本书,胜于丢失,他便学习了,然后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是少数在荒野中呼喊的不受欢迎的人,但情况不会总是这样,总有一天我们会被一个接一个地号召,要求背诵出我们所学的东西,然后那些书就又会被印刷出来。当下一个黑暗时代来临时,那些跟随我们的人会再一次,做我们所做过的事。

Here,we’re only 50 or so,butscattered around.

In abandoned railway yards,wandering the roads.

Tramps outwardly but,inwardly,libraries.

Oh,it wasn’t planned.

It just so happened that a man here and a man there loved some book.

And rather than lose it,he learnde it.

and we came together .

We’re a minority of undesirables crying out in the wilderness.

But it won’t always be so.

One day we shall be called on,one by one,to recite what we’ve learned.

And then books will be printed again.

And when the next age of darkness comes...

Those who come after us will do again as we have done.

 2 ) 21世纪以来的最大读书危机

寒冬之时,人类最渴望的是什么?是火,带来温暖,传递光明,驱散黑暗。

电影便是从火开始,以火结束。有别于作者雷·布拉德伯里的同名小说,电影故事脱开了充满暗喻嘲讽的环境,有意钝化矛盾,利用舞台效果与戏剧化来重塑人的意识冲撞,将原作品中的尖锐批判温和地降格为人文思考与无声反抗。

无论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亦或是陶渊明的桃花源,他们都构架在一个飘渺之地,那里人人平等,共享资源没有争斗。在我们意识中,往往把平等等同于相同,剧中的“消防队长”就秉承着如此思想,遵循这一原则来统领这个“消防局”(烧书局)。

他们围绕理论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社会体系:消弭思维差异而带来的争端,将所有人“放置”在一个低教育度泛娱乐化的氛围里,所有人识字但并不看书,识字仅供他们维持日常交流,其他时间更多的在工作,看电视综艺娱乐,嗑药汲取精神欢愉。避免了争论与战争,整个体系一片祥和。

在逻辑上,拥有相同思维的人往往会做出相似的决定,在其发展上才会保持统一步伐。而当人拥有不同思维后,便会衍生出不同想法,需要统一意见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拥有权力的定夺者或者少数服从多数的类似规定。这又与完全平等,尊重个人意志相违背。

为了满足个人表达,电影里中描绘出男主妻子在家看电视娱乐时,会被受邀参加电视节目的互动环节,在屏幕前做出决定剧情走向的判断。这和不久前推出的交互式英剧《黑镜:潘达斯奈基》出奇相似。然而几个问答环节,明眼人都能看出所谓交互式剧情根本是事先安排好的,并不会影响剧情发展。只有男主的妻子沉浸其中,并为自己能答出所有问题而沾沾自喜,不以为异。

导演特吕弗故意隐去了诸多社会背景,将其碎片化,很多相关镜头往往是惊鸿一瞥。对其拼凑整理,就会还原出一个怪异的世界。所有人总会无意识抚摸自己的身体(脸颊,小腿),包括男主的妻子站在镜前不断抚摸自己的胸部,举止怪异,呈现出某种症候群,像极了集体癔症。而这背后的原因剧中并未表达。男主作为一个正常人,就显得格格不入,但男主又是整个体系最为核心的维护者(烧书员保证体系的完美运行),这样的位置割裂必然带来思想的决裂,反抗不可避免(背后的隐喻不言而喻)。

不过电影并未走向激化的矛盾,出现类似《V字仇杀队》中恢弘景象和激烈拷问,反而更深层次地挖掘主角内心,从一个烧书员变为一个偷书贼。主角开始偷偷往家里藏书,从无聊的娱乐中脱离,投入到阅读的怀抱。天性不可夺,人类自始至终血液里流淌着对知识的渴望,书籍无疑是最佳的甜品。这样的剧情走向也符合了它是一个反乌托邦的故事,用乌托邦的幻想手段来反驳乌托邦,将其不可实现性一一揭露,寓意远大于内容。

电影《后天》中有一桥段:冰雪降临,主角的儿子山姆和小伙伴被困图书馆,他们被迫烧书自保。在过程中他们就烧什么书进行了探讨,最后选择了国税法典焚烧。我们知道书籍是伴随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早期作为知识载体,同时承担传播和传承两大支柱作用。把书籍作为人类的文明象征也不为过,所以当社会秩序遭遇到崩塌式的毁灭时,山姆他们考虑到为后人留存文明火种,从社会秩序最末端的书籍开始烧起,是一种人文考虑。

本电影中其实就遇到了这样的危机抉择,为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创造异想的书籍必须全部付之一炬,填为庞然大物前进的动力,如此釜底抽薪的做法必然带来整个文明的荡然无存。故而作者安排了一批怀着强烈人文主义的“Bookmen”来保留文明记忆。他们将书本完全记下,以待“寒冬”过去,等复苏的日子来临,再次播下文明的火种。

回到电影标题:华氏451度代表什么?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水的常温是4摄氏度,华氏451度就是书籍纸张燃烧的温度。万物皆有温度,那么我们文明的温度又是多少呢?

故事结尾大雪纷飞,数十人在湖畔来回踱步,念念有词,背诵着某一书本的内容。旧东西在烈火中消亡,新事物将在我们心中的火焰里诞生。电影就是这样前后呼应,于无声中呐喊。

这部1966年的作品在今看来依旧具有前瞻性。有报告指出去年中国成年人一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7本,成年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阅读书籍量。

在更多时候,我们更愿意在电梯里,餐桌上讨论看了什么电视剧,周末去什么地方玩,买了什么日用品护肤品。电影中的桥段在遥遥60年后再一次上演了。不可否认,大众娱乐的多样性带来许多欢乐,但同样摧毁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逐渐走向空虚的深渊。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厌恶看书,让消防员们举起手里的喷枪。

这一次喷出的不是水,而是毁灭的火焰。

 3 ) 221127:华氏451度

“华氏451度是书的燃点……”

《1984》被麻木,被唤醒,被折服。《华氏451度》被麻木,被唤醒,被救赎。我更喜欢后者,这温柔的结尾。

前面很老套,倒是最后几分钟的“人书”富有新意,也富有希望。

 4 ) 电影对小说的改写

第一次知道这部小说/电影是从黑水公园的节目,听了节目之后就很想看电影,但是对电影其实印象不深,这次凑巧买到了一本小说,就读了小说,又看了一遍电影。

小说很短,很快就读完了。以下是一些能想到的电影对小说的改编。(电影指1966年版本)

1. 对Clarisse的改写

电影中Clarisse和老婆是同一个演员,不同的发型,小说中没有提到这一点。小说中Clarisse(应该)是真的死了,电影中没有。小说中被烧死的女人也有Clarisse没关系。

2. 删掉了Faber

小说中男主遇到了一位退休的教授Faber,在后期基本是Faber在帮助男主,电影中删掉了Faber这一角色,把Faber的职能交给了Clarisse。小说中Faber还发明了一个小耳机给男主,让男主一直戴着耳机听他说话。他还会在男主睡前给男主念小说听,陪男主去刚上司。小说中男主最后烧掉上司,是因为上司发现了小耳机,威胁男主要去找到耳机背后的人,男主为了保护Faber烧死了上司。(真是可歌可泣的友谊啊!)小说中也是Faber,而不是Clarisse告诉男主去找书中人。

3. 男主老婆没那么可爱

小说中男主的老婆叫Mildred,电影改成了Linda,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和男主的名字太像(误)。电影里的Linda我觉得还蛮可爱的,多少还会比较关心男主的精神状态。小说里的Mildred就是一个只知道看电视的傻子(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工具傻子?)。

4. 机器狗

小说里男主被机器狗威胁,电影中删掉了。可能1966年不好拍机器狗?

5. 第四面墙的电视

小说中男主家里是装了三面墙的电视的,男主老婆听到男主要升职后,想要男主也在第四面墙装电视。

6. 小说中的男主脾气更炸一点

毕竟是小说嘛,对男主的心理有更详细地描写。男主在意识到了书的好之后,想做的事是把这个畸形的世界整个推翻,他在逃跑时还跑去一个消防员同事家里塞了几本书嫁祸给他。

7. 替死鬼

电影中最后追踪的镜头似乎是找了个演员假死了一下,小说中是找了个嫌疑犯,机器狗把嫌疑犯咬死了。

8. 读一首诗

男主老婆的朋友们去男主家聚会时,电影中男主似乎读的是一段故事,小说中男主读了一首诗,就把朋友读哭了。

9. 战争

小说中男主的国家在和其他国家打架,世界的贫富差距也很大,电影中把这些背景删掉了。

总的来说最大的区别是两点:1. 女主和Faber故事线的合并;2. 对科幻细节的删减。

合并可能是为了故事更简单,更好理解?科幻细节可能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

70年前的故事,到现在还在发生着。今日头条、抖音等软件就像小说中电视里的“家人”一样,”杀掉“人们的时间,用所谓的快乐填补空档。

但是小说中对电视的批判也过于绝对,影视作品也不都是”杀时间“的作品,毕竟还是有电影/电视艺术的存在嘛。

 5 ) 看过的人很少啊

我是在叶家宅那里10块3张的走私碟里买到这部电影的。
要说超前意识和讽刺效果,《华氏451》显然没有《发条橙》光芒四射。故事的结构比较简单:思想受到禁锢和控制的人们抵制、反对和恐惧一切思想的载体,montag这哥们就扮演了怀疑使者的角色,最终在专政的环境中破了一个洞钻出来…… 但要说这部电影手法高明到哪去,我就不认同了,奥威尔的小说《1984》就黑色幽默的多。
这个这个,我不能这样比较么

 6 ) 万物皆可烧

华氏451,纸质印刷品燃烧的温度。在雷·布拉伯利的同名小说里,也是自由燃烧的点。

楚浮改编的这部小说里,未来的某个年代,消防员们不再灭火,而是发现书本,将他们付诸以火,因为书本带给人烦恼。不读书的人们只看电视,看图片,会不记得很多事情。消防员Mantog在一次行动后,遇到Clarisse,一个酷似他妻子的女孩(同一个人主演),被问到你看过那些被你烧的书么?绝对的好公民Mantog当然不会去做被禁止的事情,可在遇到Clarisse时,他已经被点燃。

我发现不以楚浮为偶像是件正确的事情,这部片子的力量,在我看来,完全属于布拉伯利。华氏451,它让我想起奥威尔的1984,在两者的世界里,自由都不属于大众。

但电影最后Book People的存在,让我们看见,自由终将燃烧,烧掉一切控制。

 短评

原作的绝望、黑暗、压抑在这里统统被弱化,呈现出一个诡异的城市和浪漫的bookman社区,尤其是后者在原作中几乎是以一种信道群体的方式呈现的,宗教的神秘气息在这里被改造成了一个精神上的理想国,那个雪地里操着不同语言的人在背诵不同文字的书籍的场景,真像是某个晨读的清晨,充满希望。(其实这个故事可以有个续集,书籍禁令消失后,bookman以知识组织起新的知识信仰,长时间的背诵习惯使得他们停止思考专注传承,形成新的思维禁锢……)

6分钟前
  • 安短
  • 推荐

虽然许多人对这部片子评价不高,特吕弗自个也如此看待,但我觉得带点未来科幻味道的感觉,在1966年看来还是很酷的

8分钟前
  • ofelia11
  • 推荐

一个无聊的套路故事(一个烧书的消防员遇到一个爱书的姑娘,姑娘的几个提问引发了他对书籍的好奇,于是他开始藏书,他被妻子举报后逃到了一群爱书背书的人的群落里),未来感非常弱,看了电影后与之前光看了剧情简介时的感觉一样,还是那个时代的电影特色:只有背景音乐出彩。其实觉得被烧死的消防队长挺通透的(他显然看过很多书),人们即使能看到很多有思想的书,那又有什么用呢,还是改变不了世界,徒增烦恼而已。

12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还行

看到那个老太太被烧书的火光吞噬,真是触目惊心。

14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力荐

反乌托邦类型又一神作。华氏451度是让书页能够燃烧起来的温度。非常喜欢其中一幕的设计,fireman闯进老妇人的家里要烧她的书,老妇人站在被扔的散乱成堆的书籍上自己点起了一把火,她和她的书,宛如船长和她将沉的船,随着船一起沉入海底,电影里表现的也就那样可是这一幕太令人印象深刻了。烧毁书籍的画面也是让我觉得心酸,像看见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被简单付之一炬,忍不住两眼一黑。还有最后每个人都是一部书那里,书是活的,书是可以说话的,特别是还有各种不同的语言,他们每个人像书籍的拟人一样,在被雪覆盖的道路尽头,宛如精神世界逃难的孤魂。更加离谱的是,这样荒诞的事情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We're a minority of undesirables crying out in the wilderness.”

18分钟前
  • 纯情奶1
  • 力荐

特吕弗首部彩色片,反乌托邦科幻。1.苦大仇深的宏大叙事拍成了优雅清新的小家碧玉,同戈达尔[阿尔法城]差距不小。2.焚书殉道场景和片头的多个单色滤镜快推蒙太奇很赞。3.给达利画册的特写时间长得犯规,基本翻个遍。4.所有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说同样一件事,只有我才是对的,其他人全是错的。(8.0/10)

2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戈达尔的《阿尔法城》上映后,时隔仅一年,特吕弗也用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开始了自己的彩色电影历程。如果说戈达尔只是用科幻的外壳引出语言的重要性,特吕弗则实实在在的描绘了那个“焚烧”语言的社会。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与思想的固化,无论是2018版还是本片都没能突破原著的格局。

21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特吕弗的。。彩色。。科幻。。英语片。。。其实我觉得这故事不错,概念还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拍得笑点频频的,大概是因为没钱吧。。男主看了老半天才想起来是祖与占里面的,而且我真的好喜欢朱莉克里斯蒂!

25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从基督教烧死女巫等异己到宗教裁判所烧死哥白尼,再到一九八四,也包括这个华氏451,都是当局对意见对知识对自由对理性的恐惧,当然事物有其两面性,但是对资源的独占是危险的潜流,是把独占者本身推向深渊的警示,从电影本身来讲同奥威尔的小说一样都是遵循堡垒从内部攻克的方式叙事,体制内先反

28分钟前
  • 格瓦拉
  • 推荐

讲述人们被禁止读书,消防员专事焚书的年代,故事值得了解。结尾的book people部分感人,而特吕弗居然能把如此宏大的题材拍得如此之小家子气象而带着法式浪漫,也不知该佩服还是批评。

33分钟前
  • 青衿
  • 推荐

无法想象没有书籍,统一思想的世界是多么无聊与贫瘠,没有精神食粮的人类将多么空虚寂寞。结尾人们对书籍的背诵和传承令人鼓舞,能被销毁的是书籍本身,而存在头脑中则被更好的铭记。其实那个被烧死的老消防队长不是对每本书讲什么都了然于胸吗?这不是代表他都读过?故事和1984有相似之处。

38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总觉得有些地方勉强,但跟小说比还是电影好。镜头对准书,让那些代表文明的书醒目地展现,比空讲道理好。另外特吕弗加重了两个女性角色,让女孩有始有终,也给了妻子一些同情,但同时这也另一方面削弱了男主角的力量。其实原著最重要的也只是卖个概念而已。

40分钟前
  • Wednesday
  • 推荐

《华氏451》里没有任何一个情节是真正关乎书籍的,尽管它无时无刻不在作出爱书珍视书的姿态。影片的唯一矛盾点是在直接压迫进步人士的神经,毕竟远到秦始皇近到纳粹,焚书一事总是许多人最惊悚的梦靥。但这背后没有考虑到的是,书籍本身仅仅是文化记忆的载体,重点之事在于什么样的书得以出版,而又有什么书会葬身火堆。影片如此假道学地做出书籍拯救者的姿态,是落入了五六十年代对新媒体怀疑主义的窠臼。于是影片里唯一可看的是特吕弗的美学,影片的科幻布景简直是上承查克琼斯下启星球大战啊。

45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如果可以像这部片子一样,多一点跟超能,外太空无关的科幻片就好了。

48分钟前
  • 女魔头
  • 力荐

片中焚烧的书大部分是特吕弗的最爱...还烧了本特吕弗写的书封面是筋疲力尽。祖哥和特吕弗全拧巴了互相讨厌对方,拍摄的最后两个星期俩人一句话没说过...祖哥还故意理发制造bug...贝尔蒙多曾被考虑出演此片,但由于英语国家观众不熟悉没能出演。

51分钟前
  • --
  • 还行

我最爱的科幻小说被改编地面目全非,看得我好心塞,尤其是结尾简直令人发指。。。色彩和构图很美,总体风格向希区柯克靠近(尤其Vertigo),配乐还是bernard herrmann, 不过从剧情本身而言,改编地很失败。

56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还行

比原作好看很多,我很受不了原作的反現代電器。

1小时前
  • 侯二六
  • 推荐

前半段手法比新浪潮时期的几部还花哨,如果能贯穿全片并把人物抽离出来肯定会更好看,可惜角色塑造太表面,政治寓言太直白肤浅,同戈达尔的《阿尔法城》相比真是差了不少。

1小时前
  • 日灼
  • 还行

意外得还算在好好讲故事,就还挺好看的~各种五毛钱特效很是欢乐,私货吐槽满地,结局book men部分也挺动人的~以及,本来以为法国新浪潮应该全灭的,这么看来,说不定,莫非,其实,是能对上特吕弗电波的。。。

1小时前
  • Woodring
  • 推荐

特吕弗的第一部彩色片,居然是英语片,还是软科幻片。焚书坑儒这种事对我们是2000多年前的秦朝已有的传统。电影设定更极端化,读书会使人产生不平等,索性禁止所有阅读,让民众沉溺于”奶头乐“娱乐节目就足够了。电影开头的演职人员表是用旁白说的,从形式上呼应”禁止文字阅读“的设定。和1984稍有相似之处,一线执法者长期接触禁止品,最容易被禁止品吸引发生转变。男主角家里的壁挂平板电视,和21世纪当今的显示效果几乎相同,足足领先了三十多年。

1小时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