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灵之马

HD

主演:亚诺什·德尔日,艾丽卡·博克,米哈伊·科莫斯

类型:电影地区:匈牙利,法国,德国,瑞士语言:匈牙利语,德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都灵之马 剧照 NO.1都灵之马 剧照 NO.2都灵之马 剧照 NO.3都灵之马 剧照 NO.4都灵之马 剧照 NO.5都灵之马 剧照 NO.6都灵之马 剧照 NO.13都灵之马 剧照 NO.14都灵之马 剧照 NO.15都灵之马 剧照 NO.16都灵之马 剧照 NO.17都灵之马 剧照 NO.18都灵之马 剧照 NO.19都灵之马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都灵之马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889年1月3日,都灵。弗里德里克·尼采在维亚·卡罗·艾尔波特酒店的六号门前驻足。他的目光被酒店外的一个马车吸引。不远的地方,停着一辆小马车。马车的车夫遭遇到了一匹倔强的马。不管车夫怎么喊叫,马匹根本没有要移动的意思。最终,车夫失去了耐心,拿起了鞭子,朝马匹打去。尼采见到此番情景,挤进人群,冲到马匹跟前,阻止住马夫,抱住马的脖子,痛哭起来。酒店的主人赶来,拉走了尼采。回到酒店的尼采在沙发上安安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了两天。随后,他小声地说了几句话。接下来,就是尼采精神错乱、神经颠颠的十年,由他的妹妹和母亲照顾的日子。谁也不知道,在都灵,在那匹马的身上,在尼采的心理,发生了什么。”七月圣诞乔乔的冒险之旅绑架生命如歌导火线粤语版教子有方 第二季美国金梦第二季小螺号兵王传奇犯罪心理 第七季逃狱兄弟2家在铁西我叫刘传说神厨教训 The Lesson猎魔人第一季杀手1987愿上帝宽恕我们孔雀都市单身毒妈第五季乡村爱情故事书中自有男友力墨尔本风云第四季泄密的心皇家次子女秘密组织(粤语版)花火喵星人的奇思妙想致命交叉点爱情短片守望天山金田一耕助VS明智小五郎2谣言神马四兄弟画皮之阴阳法王粤语版邪恶力量第三季哈啰少女莫惹是非2006美国版摔跤选手聂隐娘之绝命刺杀绿箭侠第三季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第一季勉强度日

 长篇影评

 1 ) 他为什么是大师?

以前下载过这部电影,只看了个头,这次在匈牙利抽空看完了它。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贝拉塔尔,确实名不虚传。

他的年纪比我还小一轮,却已经成就了其大师业绩,并宣布这是他的封笔之作,因为“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他的成功和个人天赋与环境推动均有关系,二者缺一不可。从年轻时的关注、批判现实社会,到中年后的再现、刨析人性,再到近期的思考、质询人类与世界的存在意义,如此跨度巨大的艺术表现历程是不容易达到的;而且他还形成了自己被业界公认的、独一无二的电影艺术风格与语言、技能,两者相互交织相融,方可在其艺术领域里被尊为大师。

这样的作品要耐着性子去看,要带着一定的专业文化修养去看,就像我们读屈原、曹雪芹等大师的作品一样。对比自己,还只做到表现现实、刨析人性的地步,独特的文风技巧还谈不上时,就已经“封笔”了。中国当代的文学艺术创作者们,还差的很远啊!

大远景里的去返调度。

 2 ) 关于《都灵之马》中后尼采时代人类的精神处境困境及其救赎。

摘要:作为贝拉塔尔的封镜之作,本片将尼采之死及其思想外挂在片名与开头的独白里,内蕴在全片的三十个长镜头中,为观众提供了清晰的哲学解答途径。本文将从尼采的观点出发,按照电影的思路,将欧洲文化及欧洲人的精神发展视为虚无主义的完成与崩溃,试图寻求虚无主义崩溃后非强力者的精神救赎。

关键词:《都灵之马》;贝拉塔尔;尼采;虚无主义;

第一章:欧洲大陆的虚无主义传统

1889年1月3日,尼采在都灵的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看到一个马车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马。他抱着马哭了起来,然后昏倒了。在随后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尼采就被诊断出得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并在随后的11年里卧榻不起、沉默寡言。贝拉塔尔在片头以独白的方式陈述这一事件时没有任何镜头出现,只有他低沉的声音在一片黑暗中回荡。这种别有用心的强调向我们指明了理解本片的重点:尼采。不从尼采的哲学出发对此片进行解读或许有其他方面的价值,但对于作品本身来说必然是一种误读。

我们可以从尼采的“伟大的虚无主义的反运动”的观点来理解本片。什么是虚无主义?尼采把虚无主义定义为“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1]。可见虚无主义不是某样东西,而是一种过程。那么,尼采是如何在西方人的精神中发现虚无主义的呢?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西方人的精神内核。一是古希腊哲学。根据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公元前500年西方、印度、中国等地区的人类文化大突破中,“智慧”(sophist)的产生是共有之现象,“爱智慧”(philosophy)却唯独产生在环地中海的那小小一片土地上。在希腊文明与周边各大文明不断交锋的过程中,希腊人选择用理性来审视一切,典型代表是米利都学派对世界起源的还原论解释。当理性被当作经验,某种超经验的反思便产生了,例如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克塞诺芬尼的“神”,巴门尼德的“一”。公元前四世纪这种超经验的反思被古希腊哲学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推上巅峰。它们与早期的自然哲学相对,被后人称为形而上学。二是基督教。如果说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本体论是自然人在童年时期对外界天真纯净的惊异,构成了西方人精神向外的广度的话,希腊化时期至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则是主体人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青年时期面对痛苦的极端尝试,构成了西方人向内的思想深度。自奥古斯丁以降,无中生有、道成肉身的上帝作为自我意识的替身被创造出来。西方人悬置了对自然的探求,开始对人类的内在精神进行超经验的研究。

将形而上学的各种“第一物”、神学的“上帝”作为“最高价值”,不正是创造“最高价值”的过程吗?如何理解尼采将虚无主义视为西方精神的传统?海德格尔在《尼采》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最高价值的设定同时也设定了这些最高价值贬黜的可能性; 而当这些最高价值表明自己具有不可企及的特性时, 它们的贬黜也就已经开始了。生命因此就显得是不适宜于这些价值的, 根本无能于实现这些价值。因为这个缘故, 本真的虚无主义的‘预备形式’就是悲观主义。”[2]在尼采看来柏拉图主义者们所设置的超感性超经验的彼岸世界自设定之初便具有堕落的必然属性。但此种说法作为尼采哲学思考的基础却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它直接导致了尼采试图克服虚无主义的失败。

第二章:尼采以价值虚无主义克服虚无主义的失败与其疯狂

《都灵之马》的影片语言极少,三十个长镜头中有十五个镜头没有出现任何对话。片中对话最多的部分是第十二个镜头买酒人的拜访和第十八个镜头驱逐吉普赛人。

本片采用了极为特别的声音处理方式,“要么是完全的静默,要么是放大的音效。”[3]放大的音效中值得关注的有风声、水声和由double base奏出的悲剧性的背景音乐。这种忽略人物语言的处理方式显然别有用心。它使得存在语言的镜头更加弥足珍贵。买酒人带来了第一段长对话,他激情而混乱的陈述颇有尼采的特色。内容大概是说我们选择了毁灭,上帝促成了选择,一切伟大高贵在这种选择中消亡,但这种情况正因上帝之死而改变。本片主人公之一父亲听完后淡淡的回应道:“别扯了,都是废话”。

买酒人所叙述的是尼采自认为其正在进行的一项伟大工作:虚无主义的反运动。而马车夫的回应可以看作尼采疯狂的原因:这是一场失败的反运动。“在这里,尼采倒是用一种双重的否定绝对地否定了一切:首先否定了现存世界,进而同时也否定了从这个现存世界出发值得愿望的超感性世界,即理想......尼采关于虚无主义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概念。尽管有种种深刻的洞见,但尼采没有能够认识到虚无主义的隐蔽本质,原因就在于:他自始就只是从价值思想出发,把虚无主义把握为最高价值之贬黜的过程。而尼采之所以必然以此方式来把握虚无主义,是因为他保持在西方形而上学的轨道和区域中,对西方形而上学作了一种臻于终点的思考,他没有看出在价值概念里潜伏着一个存在概念”[4]。这样一来,尼采看见被鞭打的老马的心理活动我们虽不能确切得知,却有了猜测的依据。强力意志作为一种被设定的最高价值从未具有尼采自认为其应所具有的倒转意义,因为他依旧未能超越存在者而把握存在,依旧用存在者遮蔽了存在本身。尼采付出了毕生精力渴望以“求意志的意志”作为存在却发现这种意志竟不能救赎一匹老马。面对痛苦与堕落,最有力的反击方式竟是沉默,如影片中那匹绝食的老马一般。强力意志最终只能被看作一种新的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借用流行语来说,尼采的思想最终“变成了他最讨厌的样子”。

第三章:对虚无主义的尝试性接受:生命哲学的另一种可能

尼采的工作虽然失败了,但在他提出“重估一切价值”时却开辟了获得存在的另一条非理性的道路。为了克服虚无主义,许多西方思想家艺术家基于尼采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如海德格尔的“思”、蒙德里安的“纯粹的精神”、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拉康的“欲望”、福柯的“历史”、德里达的“游戏”等。贝拉塔尔在《都灵之马》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塔尔在访谈录中谈到“我只相信人类自身”[5]。为了达到人类自身,他在影片中进行了一项实验——剥离。全片以一种反上帝创世的思路,将不属于父亲及其女儿自身的存在者剥离。塔尔的电影作品都剥离了色彩;马罢工了,剥离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剥离了除土豆外的食物;第四天剥离了水;第五天剥离了光,最终只剩下虚无的黑暗。这种剥离以一种奇慢的节奏被诉说着,这种慢来源于重复每一个微小的动作与事件,每一个事件又运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展示不同的细节。如第一次吃饭女儿把两个土豆洗净煮好放在碟子里端上餐桌后,用特写景别描绘父亲用一只手仓促进食的姿态,第四次吃土豆则采用中景景别,镜头中父亲吃得很慢,最后坐在窗边沉思;如用跟拍的方式拍摄女儿第一次去井边打水,回来时头发在大风中舞蹈,第三次女儿去打水发现水没了镜头只停留在门内。这种单调的丰富同样展示了一样东西——虚无。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都灵之马》中剥离实验的结果是“人类自身等于虚无”的话,不是依然没有克服虚无主义吗?不是在继续重复着尼采的失败吗?这部影片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是用提出问题的方式给出了解答——我们为什么要克服虚无主义?与其疯狂的寻找存在,我们为何不能接受一个事实——存在不存在?

为何要为万物及自身寻找一个终极答案?这不是个哲学问题,不是个知识问题,而是一个文化差异问题。对于西方人来说虚无是可怕的,无限是荒谬的,一系列因果链条中并不存在一个第一因的状况是无法接受的,但生活在儒道互补语境下的我们却可以自然而然的接受“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甚至将“无我”作为一种解脱的方式。西方人对存在执着的追求确实有伟大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但他们的彻悟从来都是怀疑主义式的“不做任何决定,悬置判断”,如古希腊时期智者派的诡辩,如希腊化时期埃奈希德谟关于认识论的十个老论式。《都灵之马》的独特之处正在于用西方的语言把虚无摆上台面来谈,尝试用很东方的方式心平气和的接受“人类自身就是虚无”这一命题,为某些执着于“执”的人提供非宗教非哲学意义上的救赎的可能。我在一百五十五分钟的观影过程中获得了某种转向的体验,在父女的六天的生活中看见了佛家所谓的“无常、苦、无我”。我开始试图消解自己十多年来求强力的戾气,从博大精神的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中得到精神的救赎,而这种寻求的动机是由一个匈牙利导演所给予的,不可谓不神奇。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228-229页

[2] 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10页

[3] 谭笑晗《<都灵之马>:长镜头与生命哲学》长春大学学报2016,(03)

[4] 邓晓芒《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江苏社会科学2008,(02)

[5] 《土地——贝拉塔尔访谈》电影艺术2016,(04)

[6] 赵林、邓晓芒《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7] 聂敏里《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8]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春绮译,三联书店2007

[9] 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李雪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 ) 上帝死了,人类也死了

其实想评四星半,但豆瓣没有半星。
上帝死了,这是尼采创造的一个伟大事件,但信仰的真空无法由渺小的人类填充,所以人类也死了。
这部影片充满了矛盾,犹如尼采哲学一样,片头塔尔引用尼采对妈妈说的话:“妈妈,我真蠢。”我想此时的尼采认为世事依然是他所不能挽救的,在过去现在将来皆是不可挽救的,最终尼采倘若不疯,也必将承受如鲁迅所说的铁屋子的痛楚。他将绝望,或是默不作声,如他所批评的佛陀一样背过身去,面对墙壁流泪。尼采疯掉了,或许是个解脱,不必再承受毕生努力化为流水的落寞,这个世界本不曾存在希望。
老马不再进食,车夫与女儿单调且逐渐入灭亡的苦楚生活算是对虐待老马的报复,也是逼疯尼采的代价,因为这承载着人类的未来向何处去,人类存在的意义,尼采如耶稣般在世间苦行着,(这样说或许不确切)替世人受苦。买酒客作为一个矛盾的虚无主义者,他说的话可能连自己都不明白。
本片唯一可确定的就是那被尼采所批判的女人,女人承受着苦难,繁重的劳动,从不抱怨,也并不是尼采所说的只靠鞭子才可以驯服的下等生物 ,女人其实活的更纯粹,爱心未泯,老马不吃饭,她说你不会再出去拉车了,于是她替代老马拉起沉重的车默默地向前,生活无法继续时不愿意苟活(不吃土豆),而男人却变为残疾衰老的族类,连穿衣吃饭打水都要靠女人来实现,也证明了男权社会的衰落,最后伴随不久的老马死亡也代表着男权社会精英(尼采)的死亡,但女人有什么呢?她们只会忍受,她们只为活着,世界即便尚可维持但也已失去意义了。希望的火焰再也点不着了,在老塔乡愁中尚可点燃,而在贝拉塔尔这里却寂灭了,或许老塔尼采是知道不可为而为之,在灭亡途中却永不会放弃希望,或许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对的,人类是需要信仰的。一切未终结,将来未可知。

 4 ) 贝拉塔尔的残酷世界观

我们抛开那些关于电影节还有收山作那些花边新闻,深入到电影文本来斟酌这部伟大的作品(或者贝拉塔尔每一部电影都可以看做是伟大的)。

电影唯一与尼采的联系就是开篇那段话,由此本来一匹普通的马成为了那匹导致尼采彻底疯癫的传奇之马。本来一个具有普世寓言功能的文本,却偏偏要与尼采联系起来而具有某种传奇性。那么文本必然与尼采的哲学理念具有某种隐秘的联系。这种联系最为清晰的表露在那个外来人,那个胖叔叔讲了电影中最大的一段话,估计比其他所有人在整部电影中说的话都多。这段有明显“查拉图斯特拉”倾向的独白(“上帝已死”的含义跃然纸上),却被马夫(片中的独臂老人,也是一位父亲)以一句“瞎胡扯”为终结,从某种程度而言,贝拉塔尔借助主人公传达了一种“反尼采”的倾向。

但这种“反尼采”并非指向尼采“反基督”的哲学观点,而是通过父女两人在六天的生活来反对尼采晚期引以为傲的“超人哲学”---期望成为超越理性,超越自我,而重新实现自我评估和自我升华的“超人”,这种充满精英意识的哲学理念在面对严酷的生活的时刻,显得那么浮夸和形而上学。或许在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的尼采看到了这匹马的未来,看到了都灵之马和马夫女儿面对死亡却维护一种生命的尊严,从而彻底否定了尼采的“主人-奴隶道德观”。

上帝用六天来创造世界,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光,电影中第五天光消失了,第二天创造了水,电影第四天水消失了。这种“反创世纪”的过程,预示了第六天的父女已经陷入到一种混沌的“死”的境界,正如第五天最后,导演的旁白已经叙述了“死亡已经沉落”。在这种“死”的境界中,父亲仍然啃着生的马铃薯,还要求女儿吃,就如同女儿要求那匹老马进食一样,这是在死中仍然坚持生命的体现,这就是贝拉塔尔最为朴素却最为残酷的世界观。

 5 ) 贝拉•塔尔的「凝视」——开篇长镜头简析

《都灵之马(A torinói ló)》国际版海报

在《都灵之马》[A torinói ló (2011)]开篇首镜里,每个观者都将得以从中觉出贝拉•塔尔(Béla Tarr)为了完成一次长久的“时间的凝视”在影像上付诸的努力。在他个人的创作逻辑与观念中,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对电影本性的定义——即物质现实的复原——所应预设的一大先决条件是对物质现实时空一以贯之的“尊重”,这是他建基于影像本体论及摄影“纪实”属性做出的一次向度延拓。

诚如他本人曾经所说过的那样:“一个镜头应当且必须尊重诸多主角,不该局限于人物,场景,天气,时间,地点,万物皆有其自身的面孔,它们都是同等重要的。”

纪录片《贝拉•塔尔:我曾是一个电影制作人(Tarr Béla: I Used to Be a Filmmaker)》封面

那么之于贝拉塔尔,欲求实现此种“尊重”最有力的转译载体或执行方式大抵是也只能是长镜头。贝拉塔尔的长镜头所要极力达成的这种宛若契约精神般的“尊重”本身并非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那种泛神化——通过梦境对自然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而构筑起的神性;亦未见得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Theodoros Angelopoulos)那种诗意化——调动天气甚至于不惜借助超现实主义元素来催生一种抽离于真实场景又始终内嵌于特定情境肌理的某种荒诞与美并存交融的诗性。贝拉塔尔自始至终都未曾忘却自己镜头下的主体需要也理应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他无意将之拔高以求神化,更不期在那些恶浊贫瘠的土地和凡俗不堪的面孔上探寻和提取出哪怕一点所谓的诗意。毕竟在他眼中,他/她/它们是「人」,只是「人」。


秉持着“纪实”与“尊重”的出发点,贝拉塔尔选择用摄影机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肯定——肯定他们的尊严,肯定他们的悲痛,肯定他们的境遇,肯定了他们作为「人」的一种具体而抽象、卑微却又同时崇高的存在,最终就像尼采那样无条件地肯定了生命自身。

在开场四分三十秒一镜到底的过程里,贝拉塔尔选择将他的摄影机紧紧地锁定在一辆行驶在原野间的马车上,不曾游离于其外哪怕一秒,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亦别无他因——仅仅是源发自他对这匹行将就木、苟延残喘的老马和麻木无助的马夫的近乎于本能性的“肯定”,及其被狂风与大雾渐次渗透与侵蚀的全过程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在他的电影美学或世界观里,这一切都是值得且必须加以完整地雕刻进影像里的。他的摄影机恰似一个笃信神迹的虔诚教徒,仿佛只要镜头凝视的时间够久,就能在马匹的身上见出灵光乍泄,奈何最后的落幅我们看到的却是老马垂下头被狂风倾轧至崩溃边缘的画面。

在这银幕时间与叙事时间完全对等的四分半钟,贝拉塔尔精准发挥了长镜头“镜头内部的蒙太奇”之特性,在摄影机须臾不容停歇的持续运动中具备丰富的景别与角度变换——全中近与平仰俯兼备。三大景别与角度的有机更迭不期然地创造出某种韵律或更恰当而言像是某种秩序,自觉或非自觉地攀附着『推-拉』『降-升』的运镜回环弧线反复推演。

使用Shot Designer绘制的调度平面图

相对而言,贝拉塔尔的长镜头算法其实是“反民主”的,因为他拒绝了将“观看”的权力完全让渡予观众,但这种“观看与被观看”的权力分配不均所追求的绝非视觉专制,而是致力于服务更深层次的表意。如此循环往复的调度设计不仅契合了背景乐(Mihály Víg的The Turin Horse)里小调琶音长短调交替重复的Riff,与之谱写并合奏了一首末世安魂曲;更是在某种程度上与影片的潜文本——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建立起互文指涉的内在联接,架构出一个去繁从简、高度提纯的元叙事语境。

与此同时,经由消色处理的高反差黑白影像渲染与赋魅,我们得到了一幅用时间作铅芯绘制而成的动态素描图;又因真实的狂风肆虐、沙尘与大雾的轮番介入,直接将最为纯然的痛苦降维至彻底形而下的一种落地化抑或是肉体化的可感质地。演员(老马与马夫)的“表演”成功被置换为一种直接的“经验”——他们不是在“演示”痛苦,而正是在“经历”痛苦本身。


“这就是第一个镜头的意义:并非个体生活在某个场域而利用物,而是物先来到个体中间,包围、渗透或拒斥个体。”
[引自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著作《贝拉·塔尔:之后的时间》(Béla Tarr, le temps d'après)]

观众“观看”的这一行为动作亦在此被解构成为一种有异于“相对观看”“绝对观看”——前者充分利用可见之物,牵引一系列戏剧行动的发生和延续;而后者则赋予了可见之物以生成其自身特殊效应所需的时间。

贝拉塔尔使用大量特写与仰拍镜头就是要把这马纯粹当「人」拍,非得给它榨出点人味来不可。通过聚焦老马行路之艰辛与疲惫以借代或曰换喻人类的悲痛,萃取出人类持续与疾苦角力厮杀这一永劫困境的绝佳摹本。

 6 ) 一个真正让人恐惧的电影

1.这个电影超过了豆瓣的评价系统,五个星星或者再加一个或者再加一个都不够评价这个电影。
2.阿基·考里斯马其说封镜说了很久,结果去年还是拍了个电影;可是贝拉·塔尔既然已经做到这个份上,恐怕他是真的不想拍下去了。贝拉·塔尔只有五十七岁,去年是五十六岁,作为世界上活着的最重要的几个导演之一,实在是不算老,如果这样就不干了,实在是太扫兴了!
3.就算知道贝拉·塔尔很老,我一直还是觉得他年轻,就像看“金钱”的时候感觉罗伯特·布列松像游戏中转世但是不掉经验值一样,贝拉·塔尔一直像最年轻的导演一样充满最年轻的力量。有时候总会把他跟洪尚秀或者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这些小他几岁或者十几岁的人联系起来。
4.女主角,就是那个女儿的角色,其实就是”撒旦探戈“里面的小女孩,变化好大;感觉就好像看高峰袖子从”东京合唱“里的小女孩到”女人上楼梯时“里面的女人一样神奇,总会想着一个女人的人生里到底发生了多少复杂而让人费解的故事。

说回“都灵之马”:

去年在“都灵之马”之后不久,拉斯·冯·特里尔有个电影叫“忧郁症”,我大概是半年前看的,拉斯·冯·特里尔之前还有一个电影叫“反基督者”,这两个电影都可以跟“都灵之马”联系起来,但是“都灵之马”更恐怖。
主题没什么可说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只能说自己看得见的东西:
比如说,长镜头。在米克洛斯·杨索之后,我没有看过比贝拉·塔尔更好的长镜头了,像“鲸鱼马戏团”那种,又新鲜又有力的东西,让人看了小心肝扑通扑通的。“都灵之马”也一样,但是收敛了,收到几乎让人可以忘记了,虽然除非必要不分镜,但是只要你稍不留神,就会以为已经是下个镜头了。正如剪接希望做到剪了好像没剪,贝拉·塔尔做到了没剪好像剪了然后再好像没剪,当然是炫目的技巧,但是他收起来了,而且对他而言,这恐怕不是技巧,而是信仰。
再比如说,沉闷。没有比贝拉·塔尔更沉闷的导演了,在贝拉·塔尔的电影里没有比“都灵之马”更沉闷的电影了,整个电影不仅沉闷,而且连一个出口都没有,你以为接下来会爆发或者更深的沉闷,但是没有,仔细想想,之前之后都是同样的沉闷。表个态,我觉得这个很大的优点。
再比如说,开头和结尾。除掉旁白不说,当然旁白也做得很棒,开头是很厉害的,像贝拉·塔尔之前的开头一样厉害,好像很慢,又好像很快,就像看一个3D武侠片一样,画面很刺激,又好像很闷,在一个镜头里实现了非常多的效果,粗糙并且精致,反正我也说得乱七八糟的,就是很棒就对了。最后一点,这个震撼的开头有很大的吸引力,把人带入一个几乎什么的没有的电影世界里。然后是结尾,我想,这是我看过的最让人恐惧的结尾了——当然这种恐惧是靠整个电影完成的,但是在结尾的地方出现效果了。作为一个认真观看并且投入到剧情和环境里的观众,我所期望的或者恐惧的东西,在结尾通通没有出现,然后就有胸闷和冒冷汗的反应了……

我没办法再说下去,说着说着自己就乱了。我唯一想说的就是,这个电影好到无以复加,如果因为太沉闷——尽管沉闷也是一个优点——就不看,或者看到一半放弃,实在是太扫兴了!

 短评

要把人民群众的供暖和照明问题当做头等大事来办

7分钟前
  • 张小强
  • 力荐

創世紀逆行。人行走於白晝如黑暗。剝食馬鈴薯(真的不需要再說什麼)就可以說明生命。電影散場時,看到觀眾紛紛拿起智慧型手機,在facebook上滑呀滑。你電影螢幕沒了光,真的沒甚麼大不了。上帝已死。尼采已死。但願這匹都靈老馬也能一同被您tag上。

10分钟前
  • hsein
  • 推荐

上帝已死,尼采从一匹马窥见宇宙的真相。狂风呼啸形如末日景象,创世纪倒行逆施,水消失接着是光,黑暗与沉寂指向万物的终结。发疯吧,怒吼吧,生命的尽头是死亡。原野上不倒的独木,在漫天飞舞的枯叶中伫立,与安哲罗普洛斯《雾中风景》中的树有种生与死的对照。贝拉·塔尔封镜之作,这是一部惊悚片。

13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尼采的说明之后,前两句台词:准备好了吗,该睡觉了!

15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那第一日,皮毛斑驳污脏的老马,在烈风与凄寒浓雾中举蹄维艰,挣扎迈步。那第六日,井已枯、水已尽,炭已熄,油灯无法再点燃,上帝已死,尼采说:没有光,世界便没有光,遁入黯黑死寂混沌。天地不仁,万物为“都灵之马”。塔尔贝拉以此作收官,留下一个绝望灭殁的黑洞。

1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塔尔的作品如此难以下咽,但是没有人可以因此否定它伟大的艺术价值。对于大师,可以选择追随,可以拒绝,不必全懂,否则也会生出曲高和寡的孤独。

21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力荐

神七日创造世界,塔尔七日毁灭一切!贝拉·塔尔的封山作, 这是一个关于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故事,当年尼采在都灵的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看到一个马车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马。贝拉·塔尔追寻了那匹马的故事,或许也是尼采的故事。塔尔一贯的前卫风格和长镜头,场面调度和摄影的景别变化绝对大师风范。★★★★

2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兩口子,一日兩餐只有馬鈴薯可吃,到最後,煮馬鈴薯的水也沒有了,只剩下冷冰冰的土豆,老爸說:"you have to eat." 竟如女兒跟絕食的老馬所說的一樣。便,道出了生命的困窘與艱難。

23分钟前
  • mung
  • 推荐

天地初开混沌鸿蒙,人类所有惰性贪婪罪恶都要消失于无休无止的风沙之中;配乐太加分。

2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张爱玲:中国人认为人一年年活下去并不走到哪里去,人类一代一代下去也并不走到哪里去。那么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不管有意义没有,反正是活着的,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徐童《算命》:内俩乞丐,没好吃没好喝也没好住的,没任何乐趣的生活还有必要活着吗?老厉回答我:欸,活着难道一定要有乐趣才活着吗

2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我道行不够,还没看出个倪端。就觉得导演很大气。现在是3个月后,这个影片在我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

32分钟前
  • 坍塌
  • 力荐

很长的大闷片,特别适合在很忙很忙明天有一门考试一个论文死限半夜还要采访这样的日子去看,看完两个半小时抑郁的马和人,你就会意识到:一切都是百忙啊,不如躺下来吃土豆吧。

37分钟前
  • 玑衡
  • 推荐

if you’re going to stay home and watch the world end, you might as well have drop-dead views生命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的直到結束么?或许命运根本不会改變而你注定要走着一遭【氛围黑】

3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源于尼采,终于尼采: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4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都灵之马》将台词缩减至最低限度而产生大量的留白,透过长镜头所不断重复的生活场面来表现生活的枯燥无味的永恒轮回,如同屋外呼啸的寒风:几乎毫无故事情节的发展表象下实际是走向毁灭的过程,马,作为影片的旁观者也类似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角色而成为尼采的象征。人类亟待被超越。正午前的末日

4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看你套马车,看你赶马车,看你卸马车;看你穿衣服,看你脱衣服,看你洗衣服;看你煮土豆,看你吃土豆,看你吃完了;看你去打水,看你在烧水,看你水没了;看你大风吹,看你大风吹,看你大风吹……

47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贝拉·塔尔封镜之作,极端末世影像。撇开互文元素来看,不啻是一部呈现生活艰难本质的慢电影,剥去绚烂花饰,于狂风呼啸中勉力求生,穿脱衣服,打水,看马,砍柴,生火,洗衣,吃土豆,生活就是如此单调乏味、疲累而辛苦。考虑互文指涉,至少有四点很关键:①尼采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不假,但若是忽视了他思想的核心指向——对个体生命的绝对肯定,自然不妥。②尼采的永恒轮回实际上是指【生成】的永恒轮回,而非存在的单调重复!德勒兹在此基础上建立【差异与重复】哲学,一如影片中重复的日程行为,每次都用了不同的机位或运镜,摄影机虽有静伫凝视,但更多时候不断运动。③那段直白“传道”直指现代性(滥用工具理性,对外物持无限占有的态度),并折射出贪婪与傲慢之罪。④敌基督:马夫=耶稣的颠倒与戏仿,女儿手中的反圣经,六日灭世。(9.0/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能忍受这部电影,你就能忍受生活!

54分钟前
  • 子夜吴歌
  • 推荐

五星;匈牙利艺术片大师贝拉塔尔的收官之作。一部需要耐心看完的神作,电影实验性强烈堪比任何哲学名著,每一个黑白的镜头都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反创世纪逆向工程,在第六天光也消失的时候,一切冗长重复艰涩也结束。

56分钟前
  • Much
  • 力荐

第一日蛀虫不再蛀蚀木材。第二日老马不再受人驱使。第三日老马拒绝进食、拒绝饮水。第四日井枯水尽。第五日光芒皆逝。第六日,一切都熄灭、燃尽,“一切都成了废墟,一切都被侵蚀”。浑浊的双眼凝视窗外,窗外是无尽的荒芜,灰暗的沉沦。上帝死了。都灵之马与父女一并静待毁灭。水煮的土豆永远吃不完,被捏碎、被吞食;冬日的寒风无休无止,裹挟枯叶、裹挟泥沙。万物在触摸-占有-沦落中循环无限,一如上帝与众神归于虚无。“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沦落,因为他们所得万物皆已沦落”,男人突然推门进来,不知所云,“这正是人们自己的抉择,关于自身的抉择”。而此后的每一秒都将变得无比艰难,走向毁灭的过程更加绝望无助。都灵之马拒绝进食,她苦苦哀求着它,就像在毁灭前同样苦苦哀求她啃食土豆的老父亲。死寂;黑暗……黑暗里是雷霆万钧。

1小时前
  • 霧鸢野荻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