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爱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其它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秉爱 剧照 NO.1秉爱 剧照 NO.2秉爱 剧照 NO.3秉爱 剧照 NO.4秉爱 剧照 NO.5秉爱 剧照 NO.6秉爱 剧照 NO.13秉爱 剧照 NO.14秉爱 剧照 NO.15秉爱 剧照 NO.16秉爱 剧照 NO.17秉爱 剧照 NO.18秉爱 剧照 NO.19秉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秉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镜头跟随着住在三峡库区的农妇张秉爱,真实的记录了她的生活,还原了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张秉爱的丈夫身患顽疾,因此,全家的重担便都落到了她的肩上,虽然生活十分辛苦,但张秉爱的心中依旧怀有希望,因为她那有出息的儿子是全村唯一一个考上了重点高中的孩子。  除了普通农妇外,张秉爱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钉子户。作为第一期移民中唯一留下来的那一户,张秉爱默默决心,在得到应得的土地之前绝不动摇,这是她为自己划下的底线。大坝截流近在眼前,如今,第二期移民都已经全部迁走了,在一片废墟之中,张秉爱赖以生存的家显得那样渺小,飘摇。子弹横飞上锁的房间美丽城警察春天的旋律尼安德特人绝密存亡史滑板少年特鲁瓦格罗餐厅莲花岛七剑经常请吃饭的理事大人爱情与灵药命运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 2016年末SP军阀趣史匿名者警视厅“键盘杀人”对策室机器情人之野蛮女管家杀死冈瑟恐怖魔笛光2018王牌猩手天堂的祝福侠探杰克干将莫邪之英雄荣耀十角馆杀人事件达摩祖师国语铁笼画壁之消失的校花牧场的圣诞节八星抱喜2012国语直线篡位第一季朱莉娅的困扰垛上花最后的教父野鹅敢死队錘子與鐮刀刺心2018第十三修正案爆脾气财神到2010

 长篇影评

 1 ) 档案

艳,天津人。80年代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日本文学专业。1988年赴日学习环境经济学,之后一直在那里生活到2002年。 1993年,她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在山形电影节与纪录片相遇,并由此认识到小川绅介的著作和电影。之后,她将《收割电影:小川绅介的世界》一书翻译成中文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同一时期也开始了她的纪录片实践。1994年,冯艳第一次进入到三峡库区考察和拍摄,1997年,她完成了以此为题的第一部长片《长江之梦》,这部作品入选亚洲新浪潮单元,令她以作者身份来到山形;2002年,冯艳再次回到长江边上她拍摄过的村庄,那些人物和生活的变化深深触动了她,这一次她将拍摄的焦点聚集在四个女人身上。五年之后,冯艳将其中一个女人的故事剪辑成一部单片——《秉爱》,她因此再次回到山形,并拿回了亚洲新浪潮单元的小川绅介奖。这部影片还在2008年西班牙的Punto De Vista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获得大奖。也是在2007年,冯艳又对她的人物进行了回访,她在为她下一步的计划做准备——《长江边的女人们》将以十年的跨度编织四个女人的故事,在三峡移民的大背景中,展示那些普通人生的变故,以及包含其中的理想和现实困境。            秉爱            DV,彩色,114分钟,2007,湖北方言,中英文字幕            制片:冯艳、张亚璇      导演:冯艳      摄影:冯艳      剪辑:冯艳、Haessler Mathieu             经过15年的建设,到明年,2009年,三峡大坝即将完工。这个号称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背后有无数个数字,其中包括多少个县市区被淹没,多少人要迁移。秉爱是否是官方公布的那113万移民当中的一个?她是这样被要求的,但她始终也没有离开。以她的名字为题的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当年她进行过怎样的抗争,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孤独的,完全无助的;而其中全部的理由,都只是她不愿离开土地。她不肯离开不过是基于非常现实的原因,但当她在田间地头,无意间陈述起对于土地的感情,说“土能生万物”的时候,我们还是忍不住,被其中的朴素和豁达深深打动。但这部作品并不完全是关于抗争的,作者甚至无意于此,无论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的时候;她只是凭借一种本能,待在现场,在需要的时候坚定地与被逼迫的人站在一起——《秉爱》实质上延续或继承了日本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纪录片的传统,然后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和土地上生长出来。冯艳待在那里,更多是被她的人物所吸引,在劳作以及同干部争吵的间隙,她在影片中再现了人物逐渐把自己向摄像机打开的过程,秉爱对自己人生经验的讲述——那实际是一种面对面的交谈,给予了这个作品人性的色彩和厚度。那里有一种个人命运在反对国家意志,或某种权力意志的胁迫和改变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强悍的道德力量。从另一个角度,它又有一种美,因为它呈现了一个想要有尊严地活着的人。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954790/

 2 ) 爱秉爱

继王彩铃之后我又一个喜欢的女人,她是个真实的人,她的名字叫秉爱。
我爱她是因为我爱她对自己生长的土地的挚爱,对于自己家庭的挚爱。
她说,土地是最好的东西,什么都能从里面长出来;土生万物,土还能生经济,你说是不?
她还说,虽然我丈夫身体不好,别人都说他不中用,但我要把我的丈夫,和我的两个娃儿都捆在一起,要团结,捆得紧紧的。

看着秉爱弯着背在田里劳作,她一双提前苍老的手抚在依然俊俏的脸上,听着长江过往船只的鸣号——是生命沉重的痕迹。

在同样的条件下,在那么多的困难面前,我并不会比她做出更好的决定。但我想说,自尊的人格真可爱!

有人说《秉爱》这部纪录片象小川绅介的,可是我不认识什么小川绅介啊!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符号和标签而已。
我认识的只是秉爱,是一个热爱土地,热爱生活的人。

说到导演的风格,也了解到冯艳是有过旅日背景的。在她讲述的日本文化中,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日本人——宫崎骏。
他的动画片也有很多是关注人和自然以及人与土地以及城市化与传统土地文明的冲突:
比如《风之谷》,《幽灵公主》还有《百变狸猫》等。

10年的时间,才有了今天的秉爱,感谢导演的坚持和真诚。
也想在此勉励他人和自己,不要抱怨自己的东西不够好,请检查一下为此花了多少时间。

本来还有几个问题想问导演的,可每次我总是神奇的会打消自己发言的企图。
我的问题是不可重现的,比如秉爱认识冯艳以后的生活,是否是被后者影响了呢?
这种影响有多大?是不是成为她最后坚持到房子被水淹掉才搬离的精神支持呢?

还有关于纪录片的问题,要想“客观”的记录,不影响当事人,在严格意义上——举起摄像机的时候就已经破坏这种“客观”了。
那么后来冯艳宁愿称这个为个人的记录,我想大概她已经把秉爱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而且和她的关系已经“主观”到不能称之“客观”了。
话说回来,“客观”的东西一定就是真实的么?
或许这就要看双方的沟通和信任了,毫无疑问,秉爱已经为我们展现了她最真实的一面。

 3 ) 《秉爱》中显影的三个家庭成员

前段时间看《隐入尘烟》看得窝火,友邻推荐冯艳老师的《秉爱》。资源不好找,一圈下来竟然只有优酷纪录片频道能在线看,幸哉。

从小听姥姥讲农场故事,从重庆的大山到陕西工厂,再到河南农场,最后回到陕西,一路颠沛,土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所以知道“土地”一词(对于拥有过土地的人)绝不是个浪漫化的概念。

土地要争,要抢,要划定到户,要按户征收,要拆,要建,要举家搬迁,要丰收歉收,要抚,要赡。每一步都是一场悲喜闹剧,很不好看。

事实上,正与浪漫相反,土地就像一个精神和肉体都不可控的家庭成员,人们爱它,恨它,依赖它,各自不情不愿地被它捆成一团。

张秉爱描述其他村民移民后送给她的田地。分散在山坡间,耕作过,又做不过来了。

另一个更不可控的家庭成员是“政策”。

它认祖归宗时总是与农民自称一家,但在外闯荡多年,早已经操起了另一门语言,一门需要农民举全家之力把未成年子女托上梁山才能略懂一二的复杂语言。

张秉爱向高三的儿子昌文承诺。昌文2002年高考落榜,放弃复读,去新疆应征入伍。

张秉爱一家解决不了住房选址问题,看好的地块被地质局报告为滑坡地带,村领导给他们新选的唯一一块坝子(“烂草坪”)又没有地基,压地、运土、起屋(建房),一切得从头来,而且他们一户不能申请为居民点,分不到2组的田。地皮周围水管没有接,电线没有拉,路没有通,一家人后续的生存空间全无着落。

不解决搬,就不能拆。

这是张秉爱,一个“钉子户”的诉求。

为了解决这根钉子,本片的后半段集中记录了村领导熊云刚、向军平和一家人交涉的全过程。

向是黑脸,先是反复强调“就你们一户没拆”,孤立恐吓;后是斩钉截铁地说“你只有两个选择”,但第一个过渡方案写不出后续安排的字据,第二个就地建房方案又不能保证安置成居民点,没有哪个选择是“可供选择”的。被一一反驳后,气急败坏地说:“你移民有什么特殊的!”“把你们拖来!”

向“黑脸”的经典语录。

熊是白脸,表现得处处为一家人着想,为一家人算账,提出三个算账结果:一是外迁(环境好、有迁居资金、解决读书问题)、二是花补偿金请村里修路的人推地(补偿2600,推地1500,其他村民也是自己推地)、三是上报困难情况申请上级政府拨款(村子贫困,不能直接解决问题)。

熊“白脸”的经典语录。

初看起来确实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张秉爱的丈夫也被说服了,但实际上这三个方案都是无法立即落地的,每一条路都会让一家人再次陷入领导对“政策”的解读里。“外迁”是什么政策?挪用村里修路的资源是什么政策?申请上级拨款又是什么政策?

张秉爱上过高中,认得政策文件里的字,但她却因此更敏感地察觉到自己缺少对“政策”的解释权。

张秉爱在第一次上门交涉后“划重点”。
张秉爱第二次交涉后问丈夫。

事实也如她所料,张秉爱一家最后还是没有成功搬到“烂草坪”,在小屋淹没后,先在自家田里搭了间棚子住了一年,后用全部房屋补偿款4800元买下了公路边的几间窝棚,在此居住。

最后一个家庭成员,我想说说“生死”。

小时候我发现姥姥很爱把“死”字挂在嘴边,好像这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尤其是要表达决心的时候,往往张口就来一句“死不得就要得!做得!”

在这点上,张秉爱也是个典型的“向死而生”的女人。

张秉爱的死亡宣战书

这是为什么?是什么让“生死”话题盘旋在她们的嘴边,脑中,甚至梦里?

冯艳老师用几个与三峡移民无关的秉爱小片段解答了这个问题。她在秉爱做农活和针线活时,听她聊起了几次流产,有的是因为过度劳累,有的是因为计划生育。

张秉爱在劳作时描述一次意外流产。

像莫言在《蛙》中写的一样,流掉的已经成形的孩子是生死之间的存在,往往能直达人恐惧的最深处。在基督教中也有这样一个称作临驳(limbo)的界,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供未经受洗便死去的婴儿的灵魂栖息。

张秉爱叙述她有次夜里做梦,梦到床下桌下都是一窝窝的蛇,要来咬她。农村说法讲,梦到蛇就是夭折的婴儿来讨说法了。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流产从来都不是个例,而是顶起“半边天”的劳动女性的集体记忆。姥姥二十六岁生下长女,在此之前一直在因为各种原因流产,挣工分、打猪草、营养不良……这些早夭的生命在她的身体中留下记忆,让她有了一种无所畏惧的决绝。

如果说“生死”也是家庭的一员,那么它应该也构成了悬浮在半空中的精神力量,支持着张秉爱们勤劳、正直、善良地走过一生。

 4 ) 历史的车轮再强悍,也碾不灭小人物的坚韧-《秉爱》

在中国妇女报社简陋的会议室,与一群姐姐阿姨,以及少量的男孩子一起看了冯艳导演十年磨一剑的这部纪录片,《秉爱》。

虽然片后聊时,大家把它上升到女性意识、计划生育、妇女权益保障、三峡移民等诸多议题。但我想表达的,只有感动。

张秉爱是一个住在三峡库区的普通的农妇。20多年前,由父母做主从高山上嫁到了生活相对富裕的江边。丈夫有病,她不得不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生活重担。日子虽苦,但秉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儿子是村里唯一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的孩子。
张家是村里的钉子户。虽然第一期移民的时候,她家被允许就地后靠,但6年过去,村里一直没有分给她建房的土地。现在,大坝就要截流,第二期移民也已搬迁完毕,一片废墟中,只有张家的小屋,还孤零零地执拗地矗立着。干部们一遍又一遍地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动员她外迁。在和干部交锋的空隙,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张秉爱不动声色地,蓄谋已久般地讲述那充满痛苦的过去,她的爱情与憧憬,她的堕胎与自责。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个坚韧的、独立的女人,虽然自强的甚至有些自负,但那种生命的力量感足以令人动容。

我能想到的美国式坚韧女性,是《飘》里面的赫思嘉。而张秉爱是中国式的坚韧女性,虽然隔着世纪与重洋,但她们眼里闪耀着同样的坚毅与希冀。

只有高中文化的秉爱说:土地是最好的东西,什么都能从里面长出来;土生万物,土还能生经济。她瞧不起那些去城里挣不干净钱的农村女孩,她笃定凭借双手终能过上好日子。

虽然有着病弱的丈夫,儿子也最终高考落榜,但秉爱始终不放弃的,是对家庭的眷顾。她常说“把一家人捆得团团圆圆的”,这是在我们骨子里流淌了千百年的妇德,也是传统中国女性身上的坚韧。

导演在交流时说,她问过秉爱,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秉爱憋红了脸说:我要过有爱情的生活。

冯艳导演在日本读书生活很多年,《秉爱》或多或少延传承了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纪录片的传统,但它又绝不是日本式的,因为它是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和土地上生长出来,算不上奇葩,但足以成为一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藤蔓。

历史的车轮再强悍,也碾不灭小人物的坚韧。秉爱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也许是那触碰到了我们自己。

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即使当我们注意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想到自己。

详见此女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29df30100bp7w.html

 5 ) [BTS] 《秉爱》- 冯艳

一些相关采访:


冯艳·《秉爱》:两个女人的生命交歌

《秉爱》:长江边的女人的故事

学经济出身的冯艳告诉我们,她以前真的从未想过拍纪录片。

早年怀着做一名学者的梦想,期盼着日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受人尊敬的工作,冯艳来到到日本求学。20年前的冯艳拥有的似乎是我们想象中留学生应有的那种生活,直到某一天,纪录片击倒了她。

与纪录片的不期而遇是在1993年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上。随朋友同去的冯艳毫无抵抗力地折服在小川绅介的影像之下。如今,冯艳回忆起那次偶遇,仍觉得,冥冥中命运对人生的某种“拨弄”,实为神奇。从此,经济学博士生冯艳,拿起摄像机,走上了纪录片之路。

而与“长江”结缘,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隆隆启动,随着搬迁的开始,三峡周边的社会环境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冯艳带着摄像机来到这里。“一切都与想象的不一样。”生于城市,长时间在国外求学的冯艳,原本想象农民离开生生世世生活的土地,定会满怀悲伤。但事实却是,大多数人是欢喜的。三峡工程计划已久,对于计划中将被淹没的区域,国家早就限制投资与开发,贫穷成了此地居民无法摆脱的命运。冯艳后来终于理解,漫长的贫穷后,终于可以离去,当然带来喜悦。带着摄像机在三峡“游荡”,冯艳经常被人当作记者。认识秉爱,也是因为手中的摄像机。“那天,我正在拍摄,突然有个男人来找我,说他们就要离开家乡了,很舍不得,问我能不能从江对面拍一个村子的全景给他。我说可以,他就把地址写在了一张烟盒纸上,给了我。这是秉爱的丈夫。”后在去拍另外一户人家的路上,冯艳看到一个妇女提着猪食桶迎面走来,看到她就说:“你就是那个记者吧?走,到我家玩去!”这就是秉爱。

如今完成的纪录片《秉爱》,跨越8年的拍摄时间。在片子的开头部分,1995年的秉爱还是一个扎着小辫的健康少妇;而2002年,仅仅7年后的秉爱,时光已在她脸上雕出了岁月的痕迹。家周围一片荒凉,邻人都已迁走,只有秉爱还在坚持。在水位上升、断电、不得不搬的巨大压力下,秉爱越来越喜欢向冯艳倾诉。

“其实她并不是一直跟我说搬迁的事情。因为我就住在那里,他们家的所有情况我都清楚。她更多地跟我说的是当前生活以外的事情,她的过去,她的梦想。”20多年前父母做主,把秉爱从山里嫁到了江边,只因为江边比较富裕,劳动的工分是山里的好多倍。秉爱在婚前从未与丈夫单独相处过,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赌气嫁过来的”。

秉爱也有过爱情。那是多年前同村的一个男孩,和秉爱相爱,两人曾一起偷偷溜去看电影。却因为男孩子家太穷,秉爱父亲坚决反对,每次出去约会,父亲都叫弟弟妹妹一堆人跟着,不让她和那个男孩子见面。这时只有哄着弟弟妹妹:“哥哥和姐姐就说几句话……”当年的乡村,虽然也有人选择了私奔去逃避强加的婚姻,但秉爱没有。作为家里的长女,顾及着父母的尊严与弟妹的未来,秉爱选择了服从。

丈夫身体不好,性格强硬的秉爱,担起了生活的重担。但是秉爱很自尊,从不在别人面前抱怨丈夫,“他这样病弱,若我都不把他当人,别人就要欺负。我不能让孩子们在外面抬不起头来。”秉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后来,儿子成了村里唯一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孩子。

冯艳:纪录片导演的苦与甜

对于冯艳,与长江结缘后十几年来的纪录片拍摄,改变了她的生活。在回国之前,冯艳曾为日本电视台做纪录片节目,和著名的NHK以及日本关西电视台都合作过。但一触碰三峡,其他的一切就放下了。“拍摄农民,真的感觉很温暖。”冯艳回忆道,在三峡拍摄期间,自己就住在老乡家里,一住就是很长时间,而且老乡分文不取。心里很想感谢他们。但是又不能给钱,于是冯艳就时常买些生活用品、柴米油盐回过去送给老乡。老乡欣然收下,交情渐浓。

秉爱一开始并不是冯艳的主要拍摄对象。但是在村里朋友不多的秉爱,很多事情憋在心里,无法倾诉,于是就爱找冯艳说话。有时冯艳在别人家拍摄时,秉爱女儿过来找她:“我妈叫你过去。”冯艳就过去,原来是秉爱想她了。冯艳拍摄秉爱,也是一个融入秉爱生活的过程。秉爱一个人担起全家的生活的重担,每天都从早忙到晚,冯艳就力所能及地帮她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并在秉爱不经意间拍摄下许多故事。

而与此同时,在生活中,冯艳自己也是一位母亲。在零频道专业纪录片制作&制片人训练营上,冯艳笑称,现在自己的主业是“孩子她妈”,拍纪录片是副业。在家庭中,冯艳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送10岁的女儿上学,晚上要准备一家人的饭菜;父母年迈需要悉心照料,女儿放学回家需要辅导功课。往往只有女儿睡觉了,她才有大段时间真正能静下心来做纪录片。当我们对冯艳长期以来凌晨2、3点才能入睡,早上七点又得起来送女儿上学的生活感到惊叹时,冯艳只是温和地笑着说:“习惯了就好。”从她的笑容里我们读到一个忙碌而幸福的冯艳。

录音:两种效果 两种意见

谈到技术,冯艳坦言自己并没有专门学过电影,对技术并不精通。在拍《秉爱》时,冯艳一直只使用摄像机的自动挡拍摄,录音方面也没有使用过外部麦克风,都是倚靠摄像机自身的录音功能。直到去年底,冯艳第一次带着助手和外接麦克又来到三峡,开始探索新的录音手段,研究纪录片的录音问题。

之所以会对声音的效果特别留意,是因为许多意想不到。冯艳说,目前我们看到的这版《秉爱》的音效师是给贾樟柯担任音效师的张阳。张阳在做《秉爱》的混音时,曾感叹这样原汁原味的声音很让人震撼。比如村民大会这个片段,张阳认为冯艳用随机麦克录制的声音非常有现场感,并说自己有机会,也要试着这样录一回。

去年,《秉爱》在西班牙Punto De Vista 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获得了国际竞赛单元大奖,也让冯艳特别吃惊。因为获得第二名的影片是用胶片拍的,技术堪称完美无缺。但是电影节评委会全体成员看完《秉爱》后,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致决定把大奖给《秉爱》。评委中,有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罗金斯基等非常资深、专业的人士,他们为《秉爱》的原生态和粗糙生砺,感到震撼和惊讶。而在日本山形电影节上,日本已故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的录音师菊池信之也评价说,《秉爱》中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生态的声音,特别有紧张感,让人意外。

但是也有很多人不同的看法。在山形电影节现场,小川绅介从前的一名副导演评价说,《秉爱》很不错,就是声音方面有点说不过去,山上风声太大,很多地方有破音现象出现。而早在《秉爱》做后期剪辑时,就曾有过不止一位专业人士建议,要把这样有“破绽”的地方除掉。

《秉爱》在国际上引起的这许多有关声音的讨论,让冯艳很意外,也由此对纪录片的声音问题产生了兴趣。其实早在对《秉爱》做后期剪辑时,冯艳曾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初的版本是冯艳和一位法国剪接师一起剪的,很多有“破绽”的地方都除掉了。例如,《秉爱》中最后一场戏是冯艳偷拍的,当时在山上,气氛非常紧张,冯艳心砰砰直跳,拿低摄像机,身体在不断抖动。随着冯艳一起抖动的摄像机录下了当时充满激动和紧张情绪的声音,极具现场感。这些在第一版中是没有的。虽然这个版本非常“干净”,对于冯艳,现场感没有了。因此,《秉爱》定稿的时候,冯艳将这些片断又加了回来,“虽然风大得惊人,几乎连人物说话的声音都要盖过,但它却恰好地反映了当时现场的紧张气氛。”让冯艳意外地,拥有各种声音“问题”的《秉爱》在国际影展上获得了好评。

07年底,冯艳带着助手回到三峡继续拍摄秉爱和其他的三位女性。这次,她们带着外接麦克,做了一些录音试验。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冯艳现在觉得,艺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自己也反对唯技术论。“中国的导演拍纪录片,没有必要跟在人家后面追那些技术性的东西,最重要的还是你所想表达的内容。我不是否定技术,而是想说,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够喧宾夺主。若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的支持,技术上做得好一点,达到更高的标准是应该的,但是一定是在不失去内容本身的力量的基础上,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没有力量光有美,是不行的。”

未来:《长江边的女人们》

冯艳历时近十年拍摄秉爱一家,秉爱已经融入了她的生活。去年,冯艳还把秉爱接到北京来小住,让从小生长在乡村的秉爱体验了一把大都市的生活。

将于2008年5月在重庆举行的中德文化交流活动中,有一个关于女性的话题,会放映纪录片《秉爱》。主办方非常希望到时主人公秉爱也能到场,与观众交流。冯艳把这个消息告诉秉爱后,秉爱特别高兴,因为她自己也一直想知道观众们的看法。

冯艳笑着说,出来了一趟的秉爱,现在也有了些小小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变得比以前“小女人”了。秉爱的个性非常“硬”,以前冯艳都经常跟她急。在家里,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秉爱做主,但看了纪录片后,秉爱也许是注意到了一些自己以前在忙碌的生活中从来没留意过细节,亲口跟冯艳说:“其实你熊大哥(秉爱丈夫)也挺不错的。”

秉爱特别喜欢片子结尾那一段:她和丈夫坐在江边,江船经过,船上正好传来歌声。秉爱反复让冯艳给她放,因为她觉得特别浪漫。冯艳说,那时,秉爱的丈夫穿着一件别人送他的西装,由于没有钱剪头发,头发特别长,跟艺术家似的。当时,冯艳就要离开三峡回家了,秉爱和丈夫想送她点什么,又没有钱。于是秉爱丈夫就爬到树上去摘了些去年采摘后留在树上的橘子,两人一起坐在江边剥给冯艳。在一旁的冯艳就把这个场景拍了下来。

07年底,冯艳又来到三峡看望他们。来到秉爱家附近的一个旅游景点,秉爱主动提出请冯艳给她和丈夫拍一张合影,并在照相时主动拉起了丈夫的手,弄得丈夫怪不好意思的,满脸通红。冯艳挺惊讶的,因为在之前,当着自己的面,秉爱和丈夫从来连手都不碰一下。后来,秉爱的女儿悄悄告诉冯艳:“妈妈去北京以后,看见城里人都拉着手,也试一把。”这次接到中德文化交流活动的邀请,秉爱也是先告诉了丈夫,征得了他的同意,然后再打电话答应冯艳,甜蜜地说:“你熊大哥准我去。”让电话这端的冯艳乐不可支。

纪录片改变了冯艳的生活,也改变了秉爱。纪录,似乎已成为一种状态,像一泓江水一样,流淌在两人之间。

在拍摄秉爱的同时,冯艳也记录下了和秉爱同样是居住在长江边的三个女人的故事。听冯艳讲述她们的故事,我感到,她们的人生也是充满了苦难和悲伤。社会的不公、突如其来的变故、亲人的离去,所有与命运无常相关的一切符号,都存在着。但是,最显著的,却是她们的坚韧,这也是这些长江边的女人们共同的特点。在这些与土地相关的故事里,我感到中国农民承自土地的那种温暖的坚强和韧性,如脉搏一般有力地跳动着,支持者他们面对生命中的苦难。在他们的路上,有愤怒的呼喊,但更多的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地面对。

就在几天前,《秉爱》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获了奖,又为冯艳赢得了荣誉。如今,冯艳正着手《长江边的女人们》的剪辑,准备把秉爱和这些女人们的人生和命运,也加入到纪录片中来。而秉爱一家,还有那些住在长江边的认识冯艳的人们,一旦有什么事,都会马上联系冯艳,新的拍摄素材也源源不断到来。

对于冯艳,纪录,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冯艳《秉爱》放映:中国背景下的土地情结

一片废墟中,张家的小屋孤零零却执拗地矗立着。在和动迁干部们交锋的空隙,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张秉爱讲述着那充满痛苦的过去……

早报记者 黄小河 实习生 董牧孜

纪录片女导演冯艳,每年都要回到三峡库区。19年来,从未间断。

冯艳第一次到三峡库区是1994年,她用摄像机记录了张秉爱等4个移民的生活。5年后,冯艳将其中一个女人的故事剪辑成纪录片《秉爱》,获得了亚洲新浪潮单元的小川绅介奖。

“秉爱是中国农村女人的一个特例,个性突出。”谈到纪录片《秉爱》中的主人公张秉爱,冯艳说。

这部拍摄完成于2007年的纪录片《秉爱》,讲述了三峡水利工程113万移民中一个很不起眼的故事。张秉爱是一个住在三峡库区的普通农妇,20多年前由父母做主从山上嫁到了生活相对富裕的江边。丈夫有病,张秉爱不得不一个人承担全部重担。

当三峡建设不断推进时,村民们在一轮轮动迁中搬离,张家成了村里的钉子户。大坝即将截流,没有分到应得的建房土地,张秉爱守着钉子屋不肯离去。一片废墟中,张家的小屋孤零零却执拗地矗立着。在和动迁干部们交锋的空隙,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张秉爱讲述着那充满痛苦的过去……

9月21日,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和传播反映中国人文生活的纪实电影的非营利青年组织——“瓢虫映像 (Pure Movies)” 在位于上海哈尔滨路的河岸艺术空间放映纪录片《秉爱》。

“张秉爱是我所遇到的被拍摄者中最慢热型的一位。她开始给我讲述个人的故事,是在我们相识了8年之后。”在《秉爱》定稿时,冯艳发现秉爱的讲述和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的穿插,和她的拍摄顺序完全吻合,“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但却使我感叹生活的丰富,它超出了我的想象,使我去‘结构’影片的努力显得多余。” 在影片放映前,冯艳告诉早报记者。

冯艳比“秉爱”小一岁,出生于天津,1984年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日本文学专业,1988年赴日留学,在日本京都大学读环境经济学博士时第一次接触纪录片。

1993年,冯艳被朋友拉去看日本山形电影节,电影节的创办者小川绅介刚刚去世,“我是在没有一点儿免疫力的情况下,与小川绅介的电影相遇,一下被纪录片的现实力量给击倒了。”之后,她将《收割电影:小川绅介的世界》一书翻译成中文并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同时也开始了她的纪录片实践。

现在,冯艳正在做纪录片《长江边的女人们》的后期剪辑。“这部片子会比《秉爱》更宏观,关于女人们的命运它呈现了各种人不一样的选择,还有年轻一代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像是当下中国农民的群像。”冯艳透露,此片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剪辑。

库区里太穷,人人都想逃离

东方早报:很多人是从你翻译的书《收割电影:小川绅介的世界》(小川绅介著)认识了你,它也成了中国第一批民间纪录片作者的枕边书。对于你,这本书意味着什么?

冯艳:1992年、1993年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对纪录片的认识和如何拍摄,我从这本书学到很多,它对我来说是一本具有启发意义的入门书。

东方早报:小川式纪录片对你的影响是否依然存在?

冯艳:是,现在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剪辑,这些年我回味的时候还会想到书里说的一些话,但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刚开始拍纪录片,更多体现在拍摄方式上。比如,拍残疾人时他们会下意识隐藏自己残疾的手,小川式的纪录片对待别人不愿意展示的东西不会去揭人伤疤。而日本“鬼才导演”原一男(Kazuo Hara)的“动作纪录片”则完全不同,他端着摄像机闯入对方禁区,来谋求相互间的理解、谅解。纪录片有很多方式,小川只是其中一种。

东方早报:一开始去三峡,是不是想拍一部中国版的《三里塚》?热爱土地、有精神追求的农民?

冯艳:(笑)没错!一开始特失望,因为大家对于建水库这事儿特高兴,建水库能拿到几万块钱,还能移民到城里。后来才明白,那里实在太穷了,人人都想逃离。

后来我才意识到去三峡寻找那种热爱土地的农民是不现实的,因为和别的国家不一样,中国土地是公有制。国外农民热爱土地,哪怕有上亿的补偿款也不走,因为是私有制,他们有很强的私产意识,而且他们确实能说了算,他们的土地受宪法保护。比如日本的成田机场,一户人家不走,第二条跑道30年没建成。

东方早报:张秉爱说过,“什么都不能把我从土地上赶走”。《飘》中的郝思嘉觉得,“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很多人会把秉爱和郝思嘉联系起来,她们都有浓重的土地情结,你怎么看女人和土地的关系?

冯艳:秉爱和郝思嘉,都是心很高、特别想把控自己人生的人,可现实太多不如意。郝思嘉失去家园,被瑞德抛弃,唯有土地不背叛她;秉爱的命运不在自己手中,婚姻和孩子都不能掌握,孩子长大了有自己想法。我觉得秉爱对土地的感情是因为土地是她人生中唯一可以自己掌握的东西,土地不言不语的,种什么长什么,特别可靠。

东方早报:为什么她又是“很偶然的爱惜土地的女人”?

冯艳:因为大多数人并不爱惜土地。如果秉爱觉得土地那么好,她会使劲儿地让儿女也留在土地上,但秉爱还说过:“以后我决不让我的孩子靠土地生活!”我们不能忽略中国的背景,土地不是自己的,感情也不一样了。

东方早报:其实许多农民和土地的亲密关系已经被割裂开了,眷恋土地的怀旧情结和想象式赞美大多来自城里人和知识分子,他们向往这种“原生态”,但并不了解或不愿意承认“原生态”之下的贫穷与逼仄,你怎么看这种错位?

冯艳:没办法,这种幻想和错位永远存在,除非城里人都做农民去、农民都到城里来。现在很多人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需要时间去发现和适应。我觉得户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隐性的等级制度,城里人很自然地有一种优越感,农村人很自然地有一种自卑感,这特别可怕。

东方早报:第二期移民搬迁完毕后,一片废墟中,只剩秉爱家的小屋,孤零零地,但秉爱“还是要生存的”。你觉得秉爱最后坚持到房子被淹掉才搬离的支撑是什么?土地的依赖?还是对外迁的恐惧?

冯艳:我觉得对外迁的恐惧更多些吧,也是那股犟劲儿上来了,她想争取更好的生活。其实我感觉那些话是因为有摄影机的存在她才说出口。

东方早报:有趣的是很多看片子的人,特别是有些知识分子,看到这一幕就觉得秉爱寄托了他们的理想,把秉爱的人格升到一定高度。

冯艳: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医生,她举报医院腐败而被“待岗”,当了400多天“走廊医生”,在采访中她说“我不是为了高尚而活”。 我觉得特别感动,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人活着不是为了教育别人或者怎样,首先为了自己而活,秉爱就是这样。有些知识分子不接地气,包括很多搞评论的人,他们没接触过生活,有几个像费孝通那样做调查、写东西?连锄头都没摸过,也敢写三农问题?

我不是要为“女权”做什么事

东方早报:张秉爱上过高中、爱总结经验的农妇随口说出许多哲言式的句子,让观众觉得非常惊艳。私底下,你们之间有没有未被镜头记录下来、却让你终身难忘的片断?

冯艳:好多好多!秉爱天天就往外蹦句子,我想什么时候弄个“秉爱语录”出来。(笑)比如她说“一斗米的仇人,一碗米的恩人”, 意思就是在我特别困难的时候你给我一碗米我也记你一辈子,我有钱有势的时候你给我一斗米我都不待见你。农民的俗语特别有味道、经琢磨,可能因为秉爱特别善于传承吧。

东方早报:拍摄过程中有没有漏掉过的镜头?后来如何发现的?

冯艳:当然也拍到过让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的事情。比如我跟拍移民搬迁,晚上拍了领导吃饭、唱KTV之后,我打车去找那些移民,奇怪的是一路都找不到,最后车灯一遍遍扫过去,才发现他们全在黑暗的野地里吃饭。

这是一段连续拍摄的画面,前几分钟还是领导们在KTV里打情骂俏唱情歌的场景,接着就是移民们被扔在野地里吃饭。我一次次回放这个镜头,特别想哭,因为两种生活的对比太强烈了。

东方早报:你曾说过小川绅介的一句话是你的座右铭,“拍摄纪录片,其实是在拍你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自从介入秉爱的生活后,你们是什么样的关系?当关系出现危机时,你是如何挽救的?

冯艳:迄今为止还没出现过什么危机。秉爱太孤独,也是个清高的人,她挺爱找我聊天,老让孩子叫我去她们家,一起去田里干活。虽然是很好的朋友,但我毕竟是拍摄者,总免不了小心谨慎,怕破坏了我们的关系。

东方早报:拍摄时太贴近了,是不是也不好?

冯艳:(秉爱)肯定有烦的时候,但不见得是对摄影机烦,可能是跟丈夫吵架了,这种时候拍摄者就要拉开距离,或者不拍。

东方早报:你曾讲过你给秉爱看了最后的成片,她非常喜欢,很多人也捐款了。纪录片影响改变了被摄者的处境,好的结果能抵消纪录片的原罪吗?

冯艳:我觉得根本就是两码事。就几万块钱帮她盖上房子,那点小恩小惠根本就抵消不了,秉爱不还得自己活吗?我觉得更多的是给捐助者个人带来了慰藉。这个片子让秉爱得到一些好处,但远比不上她能在摄影机面前展现她的生活和困境,把隐私拿出来给大家共享,我觉得秉爱这点特无私。相比之下,我从秉爱这里拿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她得到的那些,根本没法相提并论。纪录片的原罪永远是有的,每个作者应该永远记着这一点。

东方早报:和秉爱一家还有联系吗?他们家的房子盖起来了吗?

冯艳:一直有,我们现在就像亲人一样,特别好。秉爱的房子盖起来了,秉爱现在过得可高兴了,她有了两个猪圈。(笑)

东方早报:你的拍摄对象大多数都是女人,我觉得你更想抓住中国农村女人身上的某些特质。

冯艳:对。后来很多人给我贴上女权主义的标签,可是什么叫“女权主义”我根本不懂,所以我完全无意识地在做,并不是要为“女权”做什么事。

《秉爱》:沉淀出活着的苍凉与自信 —— 纪录片编导冯艳访谈 (节选)

作者:刘洁系

刘:说到拍与被拍的关系,我想起一个典型的实例。一名新闻记者在大雨天守着一个没有窨井盖的井口,连续抓拍到一个路过的骑车人陷落、摔倒时情景。尽管他的用意在于呼吁公共设施建设应该完善、公共道德建立应该加强,尽管他拍得生动、逼真,可是他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责骂,于是他陷落在一种悖论之中——如果他提醒了行路人,事情就会改变了方向,他就抓拍不到照片;如果它要抓拍到照片,那就得昧着良心等人陷落……说这件事,是想问你,在这种拍摄与被拍摄的关系之间,你是否也遇到过这种悖论的时候?

冯:遇到过呀,这件事让我很痛苦。小川曾经质问:先做人还是先拍片?我当然选择先做人,要不然我会难受一辈子。秉爱跟我从来没提过经济上的要求,2002年我再去拍片的时候,吃住在他们家,我便主动买米、买面、买酱油什么的,毕竟我给他们造成了一些生活负担。一次锄草的时候,秉爱好像是漫不经心地跟我说,儿子昌文高中快毕业了,但是1600元培养费还没有交。我当时没多想,顺口就说得给孩子交,如果不让毕业,考不了大学怎么办!我说完秉爱就沉默了。我突然意识到她没有钱。

刘:这就是一个选择的当口?

冯:是啊。当时我特别犹豫,因为我给她1600块钱,这很简单,这不是问题。可是秉爱是这么自尊的人,这么多年来她不太配合我的拍摄,老说拍这些有啥用,也就是不太顺我的拐,这也使她始终保持着一种“劲儿”。如果给了她钱,解决了她的难题,她也许会配合我的拍摄,但她身上那股“劲儿”还能保持吗?这样我拍到的东西还有意思吗?其实这犹豫里有我的私心在。想来想去,我决定:如果她再提钱的事儿,哪怕不找我借,我也马上拿钱给她,但她没有再说。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觉得特别对不起她。不管当时给不给钱,我都欠他们的,拍纪录片的人,真的都欠着别人的。

 6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诗中的风景是人情,景物如果没有呼唤出人心的情境,那便不是诗中的景物了吧。但情境也并非唯一,于是就不需要去求正解,无须执迷。

我喜欢着句诗的意境,沉静映照中的温和,半透明的质地,细腻的光泽,不刺眼。有水,有月,也就是你的心你的眼是明镜,就能发现并享受美好事物的恩泽。

洗澡的时候回味起下午在先锋书店看的CIFF记录片《秉爱》(导演冯艳),脑子里就蹦出这句诗,想着栖息在大地上的人们,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这份诗意并非只降临在富贵有闲阶层,即便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也有权享受月光的柔净。艰难生存之人的美好愿望一旦实现,幸福感会更强烈,这是久旱逢甘露,灵魂的滋润,更胜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幸福。这是一种终日用心血浇灌沙漠开出一朵小花的灿烂,一种即便无人路过也绝不会寂寞的灿烂与自足。

一个女人,她匍匐在大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上沾满泥土,心灵却纤尘不染,在崇山峻岭中纯净如月色,她的血液犹如涌动不息的千江之水,活下去,明天的明,不就是下一轮日月吗?她耕耘着并不轻盈的梦,对土地犹如西西弗斯对石头般怀着永恒的信念。

张献民老师说有些事情还是让它模糊着吧,它只能是模糊的。

 短评

盗版碟看得好难受啊。。。

4分钟前
  • 左异
  • 推荐

秉爱是秉爱的第一个观众:哎呀这就是纪录片啊,早知道我就配合你了。

7分钟前
  • salonbus
  • 推荐

中國式犬儒主義的一個表癥在於對既定現實——政治的假面化與話語權的失落,不公現實的合法化默認——的隱忍精神,抱著安分守己的政治遺傳寄希望于渺之又渺的未知後來,張秉愛的希望最後還是落空了,一如她的被江水吞沒的家宅。歷史的宏大敘述掩蓋了細碎的個體構架和微觀真實,偽飾出虛假的歷史語言。

12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哎呦喂,冯桑我好爱你啊!!!!!

17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力荐

她 是 难 得 的 。

20分钟前
  • 夏 象 安 岛
  • 力荐

抗争的悲苦女人,有多少人能像她这样的活着?

21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力荐

这时候是“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舜爷的百姓,倒不都挤在露出水面的山顶上,有的捆在树顶,有的坐着木排,有些木排上还搭有小小的板棚……“禀大人,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他们都是以善于吃苦,驰名世界的人们。”——鲁迅《故事新编·理水》

2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她说,不管怎样我都要活。

28分钟前
  • 鸳鸯
  • 推荐

略显冗长

31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推荐

比较平实,编造痕迹少,煽动性也小,倒是能我更好地去了解这个秉爱之道的普通母亲

35分钟前
  • 茉琉
  • 推荐

难得会有配乐

40分钟前
  • 肥皂侠
  • 推荐

真实而震撼的纪录片,犹如当初看费孝通的乡村经济,一个张秉爱,刻画了无数底层的中国人,这才是真实地中国人的特性。一个问题,导演是如何能够预测和拍摄这个跨越6,7年的故事的。

41分钟前
  • 雏菊
  • 力荐

人家说我嫁得男人撇,说我嫁了个没用的男人,我偏偏的,我要把男人、孩子捆到一起,把一家人捆得团团圆圆的。

43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因隐忍而坚韧,乃民族之风骨。秉爱的一句我要活下去,其气节令人高山仰止。

45分钟前
  • 向阳花
  • 推荐

【不管怎样我都要活】 @汪方华CYU 秉爱真的不像是一个大山里的农妇啊

47分钟前
  • eakey
  • 推荐

国产纪录片,对普通人生活记录的同时也记录了历史。

51分钟前
  • 乌咪
  • 推荐

时代变迁中的普通家庭遭遇。秉爱,中国女人。

55分钟前
  • 季轩
  • 推荐

秉爱,这个名字取得真好,秉持生之欲,活之爱,大风大雨无法阻挡生命力,人情冷暖不改初衷,结婚、生子、哺育、劳动,为家庭牺牲,为下一代牺牲,像每一只中国蚂蚁一样克勤克俭地活下去。

5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在135、后靠、外迁、长委、国家等各种名词夹缝中牢牢活着的女人。秉爱对着同龄女导演的几次私语是她最浪漫的个人表达,这些讲爱情、讲愤怒、讲生育的记录,让她这个人超越九十年代的小村庄,足够进入长江的历史。

60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不知现在如何

1小时前
  • 黄色动力伞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