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混蛋

HD中字

主演:布拉德·皮特,梅拉尼·罗兰,克里斯托弗·沃尔兹,伊莱·罗斯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0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无耻混蛋 剧照 NO.1无耻混蛋 剧照 NO.2无耻混蛋 剧照 NO.3无耻混蛋 剧照 NO.4无耻混蛋 剧照 NO.5无耻混蛋 剧照 NO.6无耻混蛋 剧照 NO.13无耻混蛋 剧照 NO.14无耻混蛋 剧照 NO.15无耻混蛋 剧照 NO.16无耻混蛋 剧照 NO.17无耻混蛋 剧照 NO.18无耻混蛋 剧照 NO.19无耻混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无耻混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分五章进行。二战中德占法国,德军上校汉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Christoph Waltz 饰)号称“犹太猎人”,在一次屠犹行动中,少女苏珊娜(梅勒尼·劳伦特 Mélanie Laurent 饰)侥幸逃脱。与此同时,八名美国犹太士兵在中尉奥尔多(布拉德·皮特 饰) 的带领下潜入德占法国刺杀德国军人,其行动神出鬼没,手法残忍,对德军造成相当威胁,被称为“杂种”。三年后苏珊娜来到巴黎继承了姑母的电影院,结识了德国战斗英雄,电影《国家荣耀》的主演弗里德里克(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对苏珊娜一见钟情的弗里德里克说服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西尔维斯特·格洛斯 Sylvester Groth 饰)在苏珊娜的影院首映《国家荣耀》,希特勒(马丁·乌特克 Martin Wuttke 饰)本人也将出席。苏珊娜决定借放映之机烧毁影院;而在德国间谍女演员布里奇特(戴安娜·克鲁格 Diane Kruger饰)的安排下,英美联合的刺杀行动“奇诺”也将在首映当晚行动…… 本片被提名200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获第8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七项提名,并荣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Christoph Waltz)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豆瓣再造战士街舞少年失宠王妃之结缘女王进行时高跟鞋2014罪恶煞星(原声版)家族的国度西荻洼三星洋酒堂玫瑰工匠生活的烦恼灿烂阳光非凡营救2023老友鬼鬼喂!小咚美丽坏东西好想做一次 第四季海紫波尔卡舞王布里斯比熊奇怪的你真让我心动套利交易野性的呼唤(2020)哀神脱离2022A计划续集粤语皇太子殿下,请慢走王牌大贱谍在这里好歹一家人亲心唤我心天才枪手2020导盲犬小Q邻家美男团幸福秘方初恋这件小事(国语版)绑架黄七辉幻界巴士地下铁道量产型璃子-模型女子的人生组装记灵魂交易槟城艳

 长篇影评

 1 ) 酒吧火拼顺序

佐罗干了盖世太保几枪
盖世太保干了英国佬
英国佬干了盖世太保几枪
盖世太保同时误伤了女演员的腿
维克干了离他们较近一排右边的那个士兵(就是刚开始猜牌时猜对‘印第安首领’的那个)
佐罗又拿刀干死了盖世太保
女士兵射了佐罗几枪
离他们较近一排左边的那个士兵(就是那个点5杯松子酒的那个)射了维克一枪
佐罗干死了女士兵
维克射了那个点松子酒的那个士兵几枪
佐罗干死了女士兵旁边的那个矮个子士兵
酒馆老板干死了佐罗
维克干死了酒馆老板
喜得贵子的士兵干死了女招待
维克和那个点松子酒的士兵对射互不分胜负
喜得贵子的士兵干死了维克和那个点松子酒的士兵

 2 ) 一场直指历史的后现代游戏

昆汀·塔伦蒂诺是一位善于进行后现代创作的导演,这一点,早已众所周知。碎片、去中心、拼贴、迷影,这些无比贴切地概括昆汀的影像与叙事特征的词汇,直接来源于对后现代性的研究。

《无耻混蛋》是一部非常直白的后现代电影,它以最精致的建构——影像和叙事结构,反对了宏大叙事对历史,尤其是对战争历史的建构。它无数次将矛头对准“话语被建构”的普遍性,在故事的最后,政治叙事试图对个人复仇与政治阴谋进行遮盖,同时却遭到这二者的反噬。

如果说在后现代电影经典文本《低俗小说》中,昆汀的创作还仅仅是个人趣味中具有后现代特征,《无耻混蛋》则绝对是昆汀极为自觉地后现代自指。

一、战争,还是现代性下的人间地狱?

现代性开始于启蒙理性,面对宗教与封建势力,强调人本身的价值、赞美人通过自觉的理性行为实现人的价值,这一观念在16世纪给予宗教压迫和封建剥削以最彻底的颠覆。但理性很快驶向逻辑霸权的道路,对单链条因果逻辑下“理性”的绝对推崇贬斥了情感、道德,人性以最理智面目出现时,恰恰是反人性的。面对二战,我们除了说德国纳粹的崛起彻底戳破了现代性的神话,是否还能从中看到更细节的东西?

二战多么完美地体现出了现代性啊。这一点无关武器和军事战略的发展,虽然它们同样关乎由理性直接决定的“工具化”。针对《无耻混蛋》,我想说的是二战中被大量运用的工具化宣传。

二、反历史建构的双重结构

如果我们将工具化宣传定义为一种自觉地意义建构,这种建构以被曝光的形式,存在于《无耻混蛋》全片。

虽然人人都能从叙事上看出昆汀对历史的戏说和“改写”,但他将这种“反历史”的手法——我更愿意称之为反权威、反宏大叙事——散布在影片各处,并最终连结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昆汀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宏大叙事意义建构的细节揭露,它们是关于战争、立足于国家和二元意识形态上的,全部都体现为某种政治立场上的宣传手段。

昆汀指明了这些意义建构,同时通过对建构过程的披露,实现了对“腹语式”意识形态建构的颠覆。在希特勒办公室这场戏中,昆汀利用镜头调度十分巧妙地完成了这一过程,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在这场戏中,有三个主要机位。交代空间结构的镜头处在办公室天花板的一角(这里我们不考虑CGI和搭景),我们称它为镜头A。

为叙事服务跟进希特勒与两位军官对话的镜头B和C,位于希特勒、军官之间,BC的位置和它们的拍摄方向遵循常规的轴线原则,以及由A确定的方位。

轴线确定在希特勒与军官之间,ABC皆位于轴线的同一侧

虽然A和B、C的景别差距非常大,但这三个机位共同圈定了叙事主场所的范围。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机位E,完全脱离出由A、B、C确定的叙事场,它位于希特勒和军官之间,但拍摄方向与其它镜头完全相反。

这个景深镜头的前景是希特勒、后景是希特勒的画像——A、B、C 确定的叙事空间中不存在的画像。

A中只有明亮庄严的大厅和一张纳粹侵略地图,E则是画像

简单地说,E是ABC整体的反打镜头。它的意义,自然也不是参与具体叙事,而是象征。

当然,所有观众都能从景深意义上看出E的讽刺性:气急败坏的希特勒与后景处他伟岸的形象构成明显对比。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远不是这种浅显对比。昆汀更进一步显露了自己的意图——在这个镜头中放入了“画师”形象。此时,画像不仅仅是一个与焦虑的希特勒本人形成对比的形象,它不是“画像”,而是“正在被建构的一个虚假形象”。一幅伟人像,只能衬托伟人本体的可笑与滑稽,正如它在大多数电影里的功能。“正在形成的画像”却将镜头的表意重点引向自身——一个虚假的、与事实错位的具体形象正在被建构。

画像是希特勒及德国纳粹巩固自己政权的手段,戈培尔拍摄的电影《民族的英雄》以及纳粹官方对首映礼的重视,全都是在宣传上进行意义建构。考虑一下此时愤怒的希特勒在说什么:为了证明他们不是鬼魂,抓住他们,我要把他们的尸体挂在埃菲尔铁塔上——这种手段难道是泄愤吗?这是对Basterds幽灵的摧毁、对恐惧的摧毁、对纳粹力量的宣示,仍然是一种建构。

我们都知道,纳粹德国对宣传力量有多么看重,又是如何深谙宣传手段的工具意义,但同盟国们一点也不落后——至少是在《无耻混蛋》中。在影片第二幕,也即Basterds出场时,队长说明了这个小队的意义:

Basterds不是抵抗军式的游击队,对于进行无差别攻击的Basterds,打击纳粹军事占领行动完全不是他们的目标。投放他们的意义是投放恐惧、打造幽灵、散播纳粹的末世气氛,因此他们的行动也具有高度象征性特点——割头皮。

Basterds,就是同盟国进行建构行动的执行小队。

由纳粹士兵讲述引发的闪回,极其精彩地重现了一场Basterds打造幽灵神话的运作细节,在这一段落中,他们分工明确、恐吓技巧娴熟、战略手段扎实。这一场戏强烈的节奏感和视听运用的丰满都具有鲜明的作者特征,同时,在结构上它实际是希特勒办公室的附属场景,由列兵回忆来结构这一Basterds段落。

办公室场景对这一段落的结构方式,体现出了昆汀将纳粹的建构行动与Baterds的建构行动进行并置的意图。列兵陈述的办公室场景没有选择与上一场戏共同的轴线布置。虽然场景相同,但在列兵描述Basterds时昆汀设置的是完全相反的一套镜头——由E确定的空间范围。

由此,希特勒那幅正在打造的画像,与Basterds的行动细节形成了明确的并置关系——希特勒和Basterds在进行象征界层面的对抗。

与ABC完全相反的轴线方位

除了在镜头语言、台词层面进行对二元势力意识形态建构的确指,昆汀更进一步在叙事上明确了他“反宏大叙事”的思路。《无耻混蛋》叙事的核心事件是“电影院行动”,这场行动却是复式形态的,即分为盟军的行动和Shosanna的行动。前者是国家层面的战争叙事,是会被书写到战争史中的表征层面的行动,而Shossana的个人复仇行动,注定会被宏大叙事遮盖、掩藏。

但《无耻混蛋》对宏大叙事进行颠覆,借此恢复个体叙事在核心事件中的绝对意义。

“电影院行动”实际是由Shosanna完成的,虽然Basterds的确在此之外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击杀戈培尔和希特勒),但其中有一个巨大的悖论,Basterds任务的完成完全建立在一场政治交易的阴谋之上——“犹太猎手”Hans为换取政治利益包庇了这场行动。昆汀再次指向了国家、战争叙述背后的动机和潜在的复杂性,宏大叙事被颠覆、被揭露出其政治阴谋底色,而只有Shosanna个人意义上的复仇行动,才是完整的、纯粹的,而且是决定性的。

回顾全片,我们也能发现,Shosanna这条故事线,是唯一不涉及自觉意义建构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无耻混蛋》也绝没有再建立宏大叙事、个体叙事之间绝对、静止、封闭的二元结构,Basterds被赋予了意识形态建构工具以外的复杂性——从一开始,Basterds的犹太种族构成就显示他们的行动同时也可能成为个体复仇。故事结尾,上尉对军事命令的违背、解构,以及他刻画纳粹符号的行动,都是对Basterds作为政治工具身份的打破。有印第安血统和印第安行事风格的上尉,在个体意义上,阻断了“意义建构”流动、转变、多层置换的特点,通过刻刀,他刻下了无法被脱掉的纳粹制服,这是一个与具体身份相对应的稳定形象,而不是被悬空的意义建构。

《无耻混蛋》英文原名Inglourios Basterds中的形容词Inglourious化用自Inglorious(为什么片名里要多加一个U我也不懂,不知道有没有大神可以讲讲),这个词是glorious的否定形式。

Glorious,荣耀的、光荣的、令人称道的,这是成为历史表象的宏大叙事的象征,如此说来,《无耻混蛋》的主题,必定是inglorious。


《无耻混蛋》作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文本,呈现出多元、多义、碎片化的特点,电影本身具有非常非常丰富的混杂元素。对于这样的文本,如果不是从“后现代”特征进行概念上的总括,要在具体层面将它描述为结构严整、意义明确的文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也无意这样做。

这篇文章只选取了一个具体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其中,放弃了许多我在观影过程中发现的令人激动、惊奇的小细节,因为它们与文章的观点无关,也不应该被揉进这一观点之中。

本文的成文,完全源自昆汀在影片中放置的一个小小元素:

Shosanna办公室里,Hans身后那幅三联式海报

这张海报,是一本名为《恋物与好奇》书的封面,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90s年代,故而在我看来是影片中极不和谐的一个元素,自然也就引起了好奇。

《恋物与好奇》首版封面,已有中译本

事实上,第一次观影时,在注意到这张海报之前,我仅仅关注到了“希特勒画像”的反建构特点。《恋物与好奇》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好奇心的指引,自发探索文化现象(作品)背后的建构细节,打破恋物,从而实现反建构效果。正是通过这本书,我整理出了本文主要思路。如果对这本书有兴趣,在电影《春风秋雨》的条目下我转载过这本书的节选《[转]劳拉穆尔维对Imitation of life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也许可以借此具体理解《恋物与好奇》作者的思路。

另外,关于本文提到的上尉的印第安风格,可参考开寅发布在公众号“虹膜”上文章《昆汀最被过誉的影片,今天来揭个底》,本文对“印第安”的观点直接建立在这篇文章对《无耻混蛋》西部片风格的分析之上。

 3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我在网上看了字幕翻译超级烂的半部《无耻混蛋》之后,不死心,又四处翻腾了一遍,终于找了一个字幕很不错的版本来看。换做别人的作品我可能也就算了,但是昆汀的片子我从当年的《低俗小说》开始跟,一部都没有错过,也没有觉得失望过,所以属于我心里必看级别的特定名单之列。这个名单里人不多,其中还有一个,就是面部表情总像打了肉毒素打多了一样僵硬的北野武大叔。这两个人的电影都属于又美又暴力的那种,长得都是又怪又暴力的那种,很多姑娘不喜欢他们,因为她们都不喜欢暴力,但是我喜欢,所以我每次看完他们的电影觉得很爽的时候,也同时会顺便怀疑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暴力倾向,看完《无耻混蛋》,我和三表哥闲聊,三表哥就安慰我说,我相信你不是因为它暴力才看的。这话安慰得我就更不好意思了。暴力美,暴力美,都是以暴力为载体的美。拍得再美也和暴力脱不了干系。谁要说看昆汀的片子却一点不买他卖的暴力帐,那不是和带着批判的精神看日本MAO片是一回事了吗。

 

因为美,所以连暴力的一部分也可以接受了。而换一种价值观来观看,则是因为昆汀的作品一向太过暴力,所以有的观众因为不能接受它太暴力,而即便是拍得美也是看不到的,甚至是无法原谅。我属于前一种,艺术决定论型的。另外一些人则属于后一种,道德决定论者。《无耻混蛋》上映后,我认识的一位以“优雅”著称的姑娘,突然宣称从这部电影开始能够接受昆汀了。我想那不是因为她突然变了价值观,而是因为希特勒该死,纳粹该死,对待他们,怎么血腥都是不为过的。美国作家门肯曾经说过:每一个正常人都会不时渴望着往掌里吐上唾沫,升起黑旗,割破他人的喉咙。所以实际上,昆汀没变,卫道士们也没变,只不过这部电影恰巧政治上切入到无比正确的点上,所以暴力也变得能够被原来不能接受它的人接受了,由此可见,人性是多么有趣的事。“People never chang, People lie。”嗯,也许Dr house说得很有道理呢。不过我前文提到过的“优雅“小姐,一定不会因为昆汀的这部电影,就意识到在暴力倾向这个问题上,自己是个撒谎成性的人。到也不是对别人,对自己而已。

 

戳破皇帝的新装,我想这肯定不是昆汀想做的事。比起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聪明小孩,昆汀只是个顽童,而电影是他和全世界扯淡的工具而已。要知道这也是我一直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即除了美和暴力以外,昆汀这个人,对待这个世界,总有一种直接了当的,相当顽劣的气质,杀人不是丁里咣朗的一通乱枪,就是噼里啪啦一阵乱砍,制定的计划嘛,那叫一个胡闹,一个个的都耍酷扮帅,奔着不靠谱的路数一路狂奔,谁能活谁能死,最后只好靠上帝保佑。北野武也爱这么乱整,举着枪互相一通对射,然后该死的死,该埋的埋,第二天太阳出来,照样是碧海蓝天,世界很美。大家在沙滩上圈个圈摔跤玩。于是我想起村上春树的那本小说的名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我其实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但我一直喜欢这本书的名字。现在觉得它来形容《无耻混蛋》这样的电影,真是又简单,又准确。

 

不仅仅是美,而且是美得像童话,不仅仅是暴力,而且暴力得也像个童话。我想也许这才是《无耻混蛋》真正的迷人之处,十恶不赦的纳粹,竟然当计谋得逞时候,孩子气的大声喊BINGO,那一瞬间,我想起了蓝精灵的格格巫,希特勒在看电影的时候直接被乱枪干掉,谁都知道这是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事,但大家都希望它曾经发生过,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简直乐不可支,心想昆汀你这小子竟然敢这么扯淡,你真行。在那一刻,这部电影成了一个成年人的童话,每一个巫婆都要被处死,邪恶后妈都要被干掉。纳粹就应该在他脑门上刻上纳粹的耻辱标志,很多成年人会嘲笑它幼稚,这也是艺术?但是我们就是像小朋友一样,个个都看得很开心,真痛快。看这场戏,与其说是看到了暴力,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巴赫金式的末日狂欢。

 

其实,如果你读过那些真正没有被改编,清洁过的民间童话就会知道,大灰狼没有吃掉小红帽的外婆,而是把外婆做成了晚餐让小红帽吃掉了,灰姑娘曾经被王子抛弃差点喂了毒蛇。童话里不仅要有公主和王子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固定桥段,还一定会有坏蛋最后死状都极为惨烈的描述,其实所有没有经过道德修饰加工过的原始童话都是又美又暴力的,这是人性本来的样子。而超人和蜘蛛侠,他们太美好了,他们是神,不是人。至于那些莫名其妙的蹦出来说明什么是胶片,那个箭头指着谁是将军之类的玩法,对昆汀来说,真是太小意思了。现在是狂欢节时间。怎么玩不是玩?我爱这么玩,你管得着吗?昆汀这种人,是恨不得把自己一辈子都过成狂欢节的人。其实他拍的片子一向很巴赫金,这并不是能为很多中国观众接受,因为中国人一向日子过得很规矩,我们从来没有过什么狂欢节,所以在最开始看到昆汀,就很多人会看不懂,会很奇怪,怎么那么乱,这是什么玩意。不过,经过了这几年的网络群体狂欢事件,大家貌似现在也找到点感觉了。从这点来讲,我觉得昆汀的电影被更多的喜欢了,这并不是说明昆汀解放了什么,恰恰相反,而是因为中国人的狂欢精神被一部分解放了,才会真正开始从昆汀的电影里得到乐趣了。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顺便说一句,作为一个女人,我打心眼里喜欢昆汀,还因为在他的电影里,他从来不歧视女性。我想这是很多人,压根没有注意到过的,他们只看到他电影里的暴力,但其实,从《低俗小说》开始,到《无耻混蛋》,昆汀电影里的女人,总是那么又酷,又美,又果断,又聪明,又性感。他从来没在他的任何一部电影里,贬低过女性的形象。由此,我个人总结昆汀的电影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是,美,暴力,女神,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昆汀利用这四大元素,制造了一个荒谬的童话。你知道它很假,但是它假得让你在一瞬间也会恍惚这世界到底有多真实,在这一瞬间,哪怕只是一瞬间,你会恍惚,那些寻常日子里的压抑,禁锢,沉闷,也都是荒谬和不真实的。而我们是从梦中醒来的庄生,也许下一秒钟,就会结束所有的噩梦,回到蝴蝶的世界里去了。

 

当狂欢节结束的早晨,站在每日上班的街头,混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回想起昨天,也许,在世界的尽头,真的会有冷酷的仙境吧。

 

 

 

注:巴赫金的狂欢节文化

 

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的狂欢节和狂欢化文化时,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大城市(如罗马、拿波里、威尼斯、巴黎、里昂、纽伦堡、科隆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有时更多些)的时间,过着全面的狂欢节的生活。他说:“不妨说(当然是在一定前提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他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1]

 

 4 ) 昆汀的自白

关于二锅头

得承认,皮特长得确实比我帅,但我总觉着我俩在骨子里是一路货色,都有一股折腾不厌,毁己不倦的范儿。我看过他的履历表,十几年来他演过的角色都很合我的重口味,什么小白脸、神经病、暴力狂,乡巴佬、变态杀手,大傻逼,糟老头,好不容易混个警察,还被人牵着鼻子整得五迷三道的。因此,我很希望皮特能出演【无耻混蛋】中雷人的雷中尉,记得那天我提着剧本上他豪宅,可没想到他竟然装逼,不答应,还满口文青式托词,我一急,扭头到后备箱拎了5瓶二锅头回来,一夜赖着不走。嘿嘿,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只不过第二天,皮特把他QQ的签名栏改成这样——“饮酒要适量,交友需谨慎”,呵呵。

关于剧本

我庆幸美国没有填简历的社会风气,不然我混口饭吃都难,关于“学历”一栏,打死我也只能填“高中”。我有个坏毛病,没文化,却爱充文化人,很多剧本都是自个捣鼓出来的。问题是我写的一手烂字,估计连中国最有名的大夫都认不出来,所以手写是条死路。电脑我也不爱,麻烦,死在我烟头下的塑料键盘都快尸骨成山了,等了这么久,也没见到金属键盘上市。后来,我在文物店淘到一款老式的打字机,不仅耐烧,关键是耐摔,因为我还有一个臭毛病,灵感憋不出来的时候,我见啥摔啥。

毕竟是又老又衰(摔),机器经常失灵,我也懒得修,这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打出来通篇都是错字和病句。【无耻混蛋】的剧本总长165页,据说刚出炉就在网上疯传了,可我不急不怕,165页,天,谁能看得懂我叫他爹。呵呵,吃过亏的不仅是群众,还有投资方,当年写完【低俗小说】的时候,不慎“马尿”灌多,没校对就把原始剧本交上去,结果挨了一顿臭骂。这是旧事,暂且按下不表。

关于致敬

致敬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它不是洪水猛兽,不是大毒草,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同行总喜欢把这么崇高的活儿藏着掖着。我爱致敬,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儿,这当然与我的苦出身有关。我16岁退学,没几年就进了曼哈顿的一家音像店打工糊口,那时店里唯一的福利,就是能免费看片。另外,我的脸长得不怎么符合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审美观,加上工资微薄,导致泡妞没门,泡夜店没钱的局面,可咱是年轻人,无聊啊,怎么办?于是就整麻袋整麻袋往家里搬录像带。日复一日,片复一片,我渐渐陷于光影之中无法自拔,什么闻鸡起看,悬梁刺眼,凿壁偷电的事我都干过,我没进过科班,可有令人发指的观片量,浸淫其中,研究、领会、掌握众多电影知识和技法,就好象能时时聆听到各位前辈穿越时空的教诲。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尽天下A片,心中自然无码。”可以说,我的成功之路,是一盒又一盒录像带铺成的。做人,要饮水思源不是?

至于【无耻混蛋】,我已经很自觉地在我的官网上坦白了两部电影,一是1977年的【戴罪立功】,二是1969年的【伦敦上空的鹰】,都是出自我的意大利老师恩佐·卡斯提拉里之手,如果把【无耻混蛋】比喻成一个鸡蛋,那么上述两部电影就是一公一母两只鸡。有好事者,说我不老实,不说实话,还有两部电影没提,一是67年的【十二金刚】,二是77年的【铁十字勋章】,不过他说的还算靠谱,我也没辙。下面这位就很扯淡了,竟然说能在【无耻混蛋】里找到15部电影的影子,对此,我只能无奈地报以五个字——“法克爱死猴!”

关于希特勒

我不是犹太人,可我极讨厌很坏很神经的希特勒,小胡子总爱在讲台上得瑟,手舞足蹈,叨逼叨个没完,我心想,你个死变态,神气啥,你叨逼叨,叨得过我昆汀吗?电影开拍之前,我有个愿望,曾和投资方沟通过,大意是能不能把那个把希特勒打成筛子的“混蛋”换成我上,在自己导的电影里秀个脸,这勾当我干过不是一次两次了。没想到事与愿违,老板除了叫唤12次“法克”外,还批评我总爱三心二意,说他们同意我把希特勒整死已经是电影史上前无古人的创举了,叫我别得寸进尺。后来,我又有新创意,打电话给靓汤,问他愿不愿意把去年施陶芬·贝格的遗愿在今年给实现了,没想到阿汤哥没答应,理由是他的光辉形象不能被一帮歪瓜劣枣的“混蛋”给毁了。木办法,不能指望大家的觉悟都像皮特兄那么高啊。

此路不通,我再生一计,反正我的鬼点子多的是。——在希特勒对两个手下唧唧歪歪正带劲的时候,他身后不远给他画像的画师做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
What's that?
Sorry! 在这我就不剧透了。

 5 ) 从悬念到爆炸——《无耻混蛋》剧本分解

昆汀写这个故事花了十年。

巨大观影量养出了胃口吃百家饭,他喜欢做各种类型实验。功夫片、僵尸片、西部片、B级片,无一不打破固定套路,让你惊呼原来xxx还可以这样(泼血浆)。作为电影界最大票友,他就想要不要尝试一下战争片呢。战争片还分很多子类型,宏大战争场面、秘密任务铁胆孤星……总之在1998年,他有了无耻混蛋故事的雏形,平行历史,手撕鬼子,但想不清楚结局怎么处理,就把故事扔到一旁跑去拍杀死比尔两部曲。

弹指一挥到了2009年,有钱有闲了,结局想通了,电影终于有戏。但在选角的过程中,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会说英德法三语的人来扮演Landa上校,昆汀一度绝望地以为想把剧本发表发表,甩掉心结得了。幸亏遇到了Christoph Waltz这个语言天才,我们才能看见昆汀编剧+导演,眼前的这个《无耻混蛋》版本。

剧本最后还是发表了。这是一个如此个人化的故事,完全建立在一个迷弟对电影这门艺术的致敬之上,很容易走上被强烈个人感情赶向死胡同而无法引起观众共鸣的歧路。好比你是一个写手,想写个玛丽苏让自己爽,穿越到古代让十八个阿哥围你转,每一个都颜正腿长对你一往情深。这样的故事能卖,因为可能有一千万人都能代入这种幻想。然而,你想写一个故事,创造了一个虚拟英雄人物被戈培尔拍了电影,首映汇聚了所有纳粹头子,全员被一个电影院女老板和女电影明星引来的救兵联合团灭,炸的是放映厅,烧的是胶片,一场电影终结二战,隐喻和本体都宣扬的是电影的威力:这样的迷弟告白,能被普罗大众共情欣赏吗。

除非你是一个讲故事的超级高手。而这正是昆汀最闻名于世的才能。

故事的成功要素之一,便是创造了一个能被一个作者的头脑(也即一个观众的头脑)记住的超微小宇宙。在戛纳记者招待会上有人向昆汀提问:为什么会对二战题材感兴趣?二战这个提法,太宽泛了。《硫磺岛的来信》从日本人的角度讲述战略反攻时期太平洋战场的故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从意大利人角度讲述意大利参战到战争结束的岛民故事,《模拟游戏》从英国人角度,设定在英国庄园,《辛德拉的名单》从犹太人角度,设定在德国。在所有可能的选择里,昆汀把故事放在「从前,在纳粹占领的法国」。昆汀如此喜欢这个设定,一度想把电影名字改成它(最后还是保留了从1978年意大利战争片借来的片名,加上故意弄错的拼写)。电影大多数幕,都发生在40年代的法国,除了英国和德国的首长办公室之外。法国农场-巴黎电影院-北部小酒馆,地理上非常紧凑。故事的展开只围绕着轰炸电影院这一个核心。主要人物都能与之产生直接关联,每一个人的职能都很清楚。故事宇宙,从几乎全幅世界地图,缩到法国一个小圈;从伤亡千万人的总体战,缩到二十来人的交火线。掰了掰了看,故事就两股绳:1. Shosanna的复仇线 2. 无良杂军的敌后线。两条线在最终章合力拧到了一块。

第一章:从前,在纳粹占领的法国

白天外景奶牛农场,农民砍树桩,女人晾衣服。电影这一段风景如画,几乎让人以为昆汀要一反常态拍一部正常的战争片(笑)。不过马上,党卫军就驾着摩托车滚滚而来,打破了牧场的平静。昆汀用他一贯的黑色幽默,给黑云压顶的恶魔叩门,配上了最抒情的致爱丽丝和弦(The Verdict [Dopo la Condanna])。最残暴的场景,加上浪漫的点缀,无比讽刺。一开始便在引人不安的失谐中,制造了抓人的悬念。

《剧本教室》对这一幕昆汀如何运用悬念做了详尽的分解。农场一幕在剧本里长达17页,照惯例一页一分钟,在电影里也正好17分钟。在惜秒如金的电影里,敢花17分钟给大段对白,可谓非常慷慨。但是你没有一秒钟感到无聊。你知道桌子底下埋着炸弹,静静地吊起好奇心看它如何爆炸。

时值1941年,法国被纳粹占领整一年。农民把犹太人藏在地板下也一年了。「然而,一眼看去,你看不出来他到底过去整整一年都在砍树桩子,还是从今天刚刚开始。」他似乎是在表演,他如果是在表演,一年的时间也足够恍惚疲惫,到达奔溃的边界。

农民强装镇静,让女人打了一盆水,不要惊慌,自己却慌得擦汗、洗脸,前襟湿透。接下来的室内戏,将迎来它的绝对主角。笑眯眯的Landa上校来了,主动和农场主人握手。一口流利的法语,询问进屋许可礼貌有加。他的礼貌绝对不是陈词滥调,作为权力的主宰,以谦卑的语气询问,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下达命令。他的谦和里,处处透着侵略性。要一杯牛奶,却抓住女主人的人不放开,一甩之下,还不放开。这不合时宜的举动,让那几秒钟拉得相当漫长。

17分钟的文戏(mostly),便被一个个的引人不安接连支撑起来。也给了全剧灵魂人物,Landa上校,一个大放异彩的舞台。他是绝对的坏人,但却带着好人的笑脸。一张笑脸的闯入者,打破了预期,比蛮横的闯入者更让人不安。也赋予了反派极大的个人魅力。就像《绝命毒师》里的Gustavo。这些经典反派非但不是面目狰狞,反而文质彬彬,怪招人喜欢。好人高大全,坏人阴损黑,那是样板戏。好人不那么正派,坏人透着可爱,相逢才能敌手,一切都未可知。

一开始Landa只是例行公事,调查Dreyfus家户口。镜头移到地板下,地板缝中睁开的眼睛。活生生的人在下面藏着。农民知道,他在装傻,假装记不得具体岁数。悬念一埋下:到底他演得几好?悬念二紧随其后:上校心知肚明吗?

上校式的微笑审问,在随后几幕里还会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不会失效。他到底知道多少你的底细,他看你演,他陪你玩,他静静地看着你装逼。观众悬着的心攒到飞起,手心的汗湿到捏起。就像《绅士刑警》古畑任三郎,每次都是掌握充分信息和话语权,微笑着把嫌疑人逼到角落供认罪状。这个策略,对罪犯尚且凶狠,对无辜的农民更加凶残。

例行公事完毕,上校要起身走了。走之前,最后再要一杯牛奶。《深闺疑云》里,女主怀疑丈夫要下毒杀害她。就在丈夫托盘托着牛奶缓慢走上楼梯时,希区柯克给牛奶里放了一枚灯泡,让牛奶成为注目的焦点。Landa上校第一次抓住女主人手要牛奶时,昆汀也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喝下整杯牛奶,让牛奶成为焦点。第二次要牛奶延长了悬念(牛奶在第三幕还会再瞩目一次),马上要送出门的瘟神,要了牛奶就不走了,坐下来和农民谈人生。

上校问:你知道我的外号吗?农民说知道,你是犹太猎人。这就巧妙地借旁人之口介绍了人物,而不是被动地自我陈述。外号的讨论,在最终幕还会回响。此时上校是要讲出他的鹰鼠论。德国人像鹰,狡猾凶猛。犹太人像鼠,不惜做出常人不能有的牺牲一切为了生存。

剧本有一段对话,在电影里省去了,可以作为这段审讯的铺垫。上校:「你们和Dreyfus一家亲吗。」农民:「我们在同一个社区,同一行当。不能说是朋友,只能说是社区友邻,有共同利益吧。」看得出来,农民收留犹太一家,只是出于人类的基本同情,而不是对他们有切身认同。通过和老鼠的类比,引起农民的排斥,这种心理被上校进一步利用,他引申说:「在这场战争里,您是否发现自己处在漩涡中心,它本来应该和您本人、您的家人、您的母牛毫无关系来着?但您却陷这了。」说到农民心坎里了。自从九个月前被搜查了一次,农民便处在骑虎难下的困境里。窝藏5个人在地板下,像高悬的宝剑时刻可能坠落。上校又说:「敢问一下。在这场战争里,您的第一要务是什么。是和在法国的德国人以死相拼直到最后一口气吗?是尽己所能去骚扰侵略军吗?去保护那些可怜无助的战争受害者吗?抑或在这血光灾年,您的第一要务是要去保护构成您家庭的美丽家眷呢?」

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本身了。农民说:「是保护我的家人。」就像在《鬼子来了》里一样(片名和这个场景惊人地吻合),普通人的普世良知也好,爱国热血也好,都是有限度的。最大的诉求仍然是保全自己的家庭。上校抓住了这个痛点,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窝藏敌人的行为,和自己保护家人的本心实属南辕北辙。同时抛出巨大诱饵:如果招认,你将会得到你最想得到的东西,不但不会获罪,反而会被奖赏,永远不再被党卫军骚扰。农民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供认了犹太一家人的藏身之所。

上校假装法语不熟,以上讨论都用英语进行。得以稳住不会说英语的窝藏的犹太人一家。但随后我们知道,他的法语如诗般流利。是用英语是一开始就想好的算计。上校的胜利,从头到尾都在精准的控制之中。被审讯的对象,只是随他玩弄的傀儡罢了。第三幕的盖世太保审问德语不熟的Hicox,可以作为上校的分身,毕竟和上校太像了。在第五幕的意大利语场景中,上校毫不留情又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让不会说意大利语的杂军们来了个公开处刑。他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直到最后一个场景才败露。在此之前都战无不胜。

接下来屏住呼吸,眼睁睁看着德国人用机关枪把地板扫成了筛子。同样是机关枪扫射,打死犹太人平民,和剧末纳粹突突突何其不同。在震惊与心碎中,Shosanna逃出农场。

上校的手枪指向了Shosanna后背。咔嚓。他没有射击。在对士兵的解释中他说:对国家构成不了危害的。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而已。她可能会饿死,累死,被人举报,要么暴尸荒野。要么,她能活下来,逃出生天,逃到美国,搬到纽约,选上总统美利坚。这段对话在电影里被删除了。昆汀在构思的时候想得比电影呈现的要完整很多。作者总是会为故事的合理性负责。但是电影为了去除冗余,对场景需要掐头去尾,使其紧凑。剧本里多出来的部分,相当于做PPT里放在页边的备注吧。

第四幕:基诺行动

全片里另一喜欢的幕。最后每一把枪指着谁,灭了谁,都可以拿出来细细品味。写到这里已经太长了。有空再续。

 6 ) 孙子,别装了

    我是个骗子,打小就爱撒谎聊皮儿,学校收书费,我跟家里多要两块,吃烤串就汽水;考试砸了锅,老师叫家长往卷子上签名,我照猫画虎,签我爸名往上交;放学不回家,说老师补课,其实牵小女友的手逛大街玩;考试作弊,阳奉阴违,惹祸往别人身上赖,不堪回首的往事,缺德事一件接一件。其实都是正经人家孩子,都受过诚实教育,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也不是天生混蛋,撒一回谎,也羞愧,也彷徨,不到万不得已,谁能豁出来自个干这下三滥的勾当,别说八荣八耻人人有责,就想想撒谎时上煎下烤的架势,小脸通红,心砰砰跳,一捏手掌心全是汗。

    其实我想说的是,撒谎这事实在太刺激,太爽了,谁都无法拒绝,撒谎前灵光乍现,恶从胆边生,都觉得自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与人对质时血脉泵张,心率过速,表面上还得若无其事巧舌如簧,结局非此即彼,不幸被戳穿的,灵魂出窍,万念俱灰,蹦极跳伞不过如此,真能把一场谎圆下来的,大梦初醒,长舒胸抑,比桑拿浴马杀鸡还爽。这世界最刺激那些事都跟撒谎有关,人人趋之若鹜,赌博,军事,还有政治,都靠骗术的高下论功行赏,上至官场商场战场职场,下至扑克麻将杀人游戏,摆明了你骗我,我骗你,鸡鸣狗盗各显神通,技巧好的,心有千千结,扯出天大的谎来,面不改色,云淡风轻,名利双收,技巧差的,禁不起一次折腾,大汗淋漓,破绽百出,输钱又输人。

    所以说撒谎这回事,骗得失败才叫骗子,黔驴技穷露出马脚,既给人造成了危险,又侮辱了群众的智商,骗子过街,人人喊打,而骗得高明则是另一回事,卓越的骗术是一门艺术,整出骗局天衣无缝匪夷所思,骗人恍若隔世,骗人心花怒放,叫人意犹未尽,咂咂嘴觉得不够,受骗上瘾,被骗过一次还想上当受骗,这样的骗子通常被人尊为大师。作为大师中的大师,死骗子中的死骗子,昆丁早已习惯了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顶礼膜拜,他抖个包袱,满堂喝彩,耍个鬼把戏,一座皆惊,辈分混到这份上,搬出个粪球都有人前呼后拥,骗术次次得手,从不走空,昆丁躲在暗处,一脸坏笑,又满腔寂寞,于是他闲得蛋疼,干脆炮制出一篇《无耻混蛋》,告诉观众,也告诉自己,孙子,别装了,都知道你就是个骗子。

    《无耻混蛋》到底在讲什么,依我看,讲的不是二战,讲的不是历史,讲的其实就是骗子那些事,影片刚开一场,一位法国骗子就粉墨登场,看他心定神闲的架势,又洗脸又抽烟,一脸的爱谁谁,一脸的问心无愧,长得就跟诚实本人似的,照说这演技真不赖,少算也得练过两年,搁咱普通人还真就看不出个子午卯酉,可惜小骗子遇上了祖师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汉斯兰达上校抻出个巨型烟斗出来,我当场笑喷,装,叫你装,瞧你那揍性,这回傻了吧。果然,骗子精神崩溃,失声痛哭,可怜了地板下藏的一家犹太人,遇人不淑,所托非人,要找你们也找个骗术过硬的。

    昆丁尽情享受着看破与戳穿之间的快乐,对于一场骗局来说,掐头去尾,唯有这中间东西最好,最有嚼头。陪着假模假式的孙子们,昆丁玩到尽兴,提供给他们一个尽情表现的舞台,洞若观火,不动声色,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装,接着装,于是他顾左右而言其他,猫抓耗子,欲擒故纵,扮猪吃虎,请君入瓮,变着法把骗子往绝路上赶,道越走越窄,坡越爬越陡,孙子被玩到溜溜转,直到脚踩在悬崖边上,沙粒滑落,一望无底,惊觉走投无路,形如困兽,剑拔弩张,要么精神崩溃自投罗网,要么恼羞成怒殊死一搏,电光火石间,手起刀落,血肉横飞,乾坤挪移,命运流转,皆在一念之间。

    开场的章节奠定了全片的基调,接下来,号称精通德语的骗子败于自己蹩脚的发音,貌美如花的女演员在上校兜里摸到那只要你命三千的高跟鞋,复仇心切的苏珊娜与列兵相互抵消,自以为技高一筹骗得了战后人民的汉斯兰达,作为影片骗术最高的终极人物,额头被刻上纳粹的图腾。整出《无耻混蛋》,讲的无非就是同一件事,所有谎言终归会被戳穿,所有骗局终究会败露,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每个骗子都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瞒天过海,因势利导,自以为摇身一变,就变成了自己想要的那个角色,但昆丁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孙子,有我在,这种事想都不要想。

    于是昆丁假借中尉奥尔多的手,拎把片刀,一脸坏笑,问每个拣了条命的纳粹,你会脱下这身军服么,当然会脱下,所以我会给你一个脱不掉的标志,昆丁也在用电影问每一个人,你会装成那个不是你自己的人么,当然,所以我要把你们都找出来,你是装的,你也是,还有你,统统都是,鉴定完毕。昆丁一直在怀疑,他怀疑忠厚的外表下是否包藏祸心,他怀疑光鲜的衣装下是否有一具不堪的肉体,他怀疑道德公理,怀疑金科玉律,怀疑科学,怀疑历史,他怀疑每一件将人限制在条条框框里的规律。

    于是,昆丁告诉世界,我不相信,他让每一位努力装扮的骗子不得善终,让每一出精心设计的骗局破绽百出,让希特勒戈培尔死在想象中而非记忆里,让眼见为实的虚构驱逐口说无凭的史实,他颠覆了所谓的传统,恶搞了所谓的历史,他在《无耻混蛋》的工作,就是猛一把扯下看似正确的遮羞布,把装模作样赤裸裸地暴露于世,临了还不忘蘸血割个注脚,孙子,别装了。

 短评

Tarantino 真是电影天才.

9分钟前
  • Jean
  • 力荐

Quentin是他媽的天才!

14分钟前
  • Kennn.
  • 力荐

昆汀更上新台阶

16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电影的魅力,他用电影创造历史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看到女主角对着镜头外的纳粹大笑,简直肾上腺素爆增啊。

23分钟前
  • 文森特的耳朵 | 生命短促啊
  • 力荐

红衣女子因为恻隐之心送了命,是少数几个正常点的黑色幽默。。。

26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流畅,看起来毫不费力。除了布拉德皮特显得格格不入,除了地下酒吧那场居然不收拾现场有些BUG,除了绑着TNT居然能混进元首活动场所很无稽,其他都很好,很完整,完成了电影所能给出的最重要的功能:娱乐。

27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美国人与德国人的对比太好玩了,喜剧与正剧间的平衡,昆汀还是那个昆汀,看得那叫一个爽!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演得太好了~

30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Waltz屌,虽然片子一堆问题

31分钟前
  • sasasasa
  • 推荐

这是一部非常离奇的二战影片。

32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冲着皮特和昆汀去的,结果被德国太保给迷住了

34分钟前
  • JACK
  • 力荐

我豆是都觉得,通俗又好看的电影就是Quentin这样的。

36分钟前
  • shu
  • 推荐

天才這次拿出了歷史,以影史破壞影史,甚至燒毀影史,瓦解歷史,誓要引領影迷在面對歷史的同時要走出歷史.

38分钟前
  • yuςii
  • 力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绝对不能相信美国人!

41分钟前
  • 喵过留影
  • 推荐

时隔3年后重刷,绝对是昆汀对视觉语言把控最好的作品之一,酒馆杀人戏给我看跪了,15秒钟内几乎杀死了所有角色,用尽各种剪辑摄影手艺,血腥混乱中自带匠心独具。章回体恰到好处,场景数量少得吓人,却把故事讲得如此完美。最后,杀死比尔里用过的配乐,又放在这里用,痞昆真好意思哈,分分钟出戏。

43分钟前
  • TWY
  • 力荐

爱Quentin嘛。只是有几段音乐响起的时候,很想哭。Ennio Morricone果真是我杯茶。

45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昆汀的恋足癖还是藏不住啊。

50分钟前
  • Minjie
  • 力荐

当法国人不讲情义,美国人不讲人权,德国人不讲原则,英国人满脑浆糊,犹太人大开杀戒,希特勒就死了。

51分钟前
  • 推荐

2009 no.1;开场戏和酒馆戏可以做教科书了;每一章都是含戏中戏的类型片,狂野的电影情书贯穿始终,最后的对白成了点睛之笔;猜猜谁最先翘?影评人!

56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重新看了一下开头:德国军官是如何在十分钟之内让一个大老爷们儿崩溃的。

57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