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

HD中字

主演:安娜·布鲁格曼,亚历山大·库昂,伊索尔德·巴尔特,Sarah,Bauerett,汤姆·拉斯,汉斯·齐施勒,Neda,Rahmanian,Mandy,Rudski,佩特拉·施密特-夏勒,Dulcie,Smart,妮娜·皮媞,Andreas,Döhler,吕迪格·福格勒,马克·瓦斯科,Felix,Goeser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2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不要 剧照 NO.1不要 剧照 NO.2不要 剧照 NO.3不要 剧照 NO.4不要 剧照 NO.5不要 剧照 NO.6不要 剧照 NO.13不要 剧照 NO.14不要 剧照 NO.15不要 剧照 NO.16不要 剧照 NO.17不要 剧照 NO.18不要 剧照 NO.19不要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只是一部猴戏而已

亚当麦凯这位猴戏导演的又一猴戏力作,不用看简介就能猜到导演是谁(注:此处“猴戏”无贬义,可以平替成其他短评里的“SNL”) 好片是好片,很爽,很捧腹,依旧是导演一贯的风格,可以说是圆满完成猴戏任务了。卡司算是这几年最豪华的没有之一了吧,但是每位咖都各司其职,非常过瘾。 作为带有强烈讽刺目的性的片子,关心时政的人大概会有颇深的感触。不过像热评里那位觉得导演愤怒还是无奈的显然是想多了,猴戏就是猴戏,在这操蛋的现实下给大伙图一乐,这就是猴戏最大的价值所在。 正如克里斯埃文斯在片子里说的那样:“我想我们对政治都厌烦了,所以我们拍摄了这部电影,老少咸宜,是个爆米花电影”

一位友人最近和我感叹:“我们可能是把自己给弄丢了。”我想,也许是我们故意把自己给弄丢了的。

即使我们全都死到临头了。

 2 ) 在彗星真撞上地球之前,一切努力,都不会是毫无意义

看到有人说《不要抬头》全片暗讽美国社会现实,是部“高级黑”,我差点笑出声来。《不要抬头》才不是“高级黑”,更不是暗讽,而是直接黑明着讽。

从特朗普到疫情,从政客到媒体再到普罗大众,这部电影都嘲讽了个遍。它完全没有扭扭捏捏,没有惺惺作态,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百无禁忌的脱口秀,导演亚当·麦凯火力全开,想喷什么就喷什么,直白极了,直白到观众只要对自己身处的世界稍有关注,就能看懂影片到底在说些什么。

或许有人觉得如此直白的讽刺会显得太肤浅,我却觉得顾左右而言他的影片太多了,正需要一记直拳,来得太明目张胆不要紧,打得够狠就行。同一件事,往往有很多电影都会去拍,但大多数电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只能含沙射影,用春秋笔法。在这种情况下,偶尔看到一部电影不遮遮掩掩地去直抒胸臆,观众自然会感到身心舒畅。

影片的高概念设定其实简单且老套,又是世界末日,又是彗星撞地球,这样的戏码全世界观众都见过无数次了,怎么能拍出花样?好在虽然影片用的依然是灾难片的类型框架,导演却没打算把天灾当重点去拍,而是着力去拍了人祸。

于是,观众就都明白了,所谓“彗星撞地球”其实指的就是这场已经在全球持续了两年之久的疫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所饰的天文学教授兰德尔和詹妮弗劳伦斯所饰的研究生凯特是影片的两位主角。

在观测到“彗星撞地球”之后,这二位立马就上报给了有关部门,并且得到了高度重视,直通白宫汇报。然而,白宫方面的反应令兰德尔和凯特大吃一惊。梅姨饰演的总统奥尔文听到如此令人震惊的消息后,并不以为然,只当是两个来自密歇根的乡巴佬在开玩笑,哪怕是在确认了消息不假之后,她和幕僚们的决定依然是“静观其变”。事实是,比起世界末日,这位总统女士更关心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希望自己能获得更多的选票。

比起总统的无动于衷,更让凯特感到无法理解的是一位中将的举动。来到白宫后,这位将军就拿着几袋零食给兰德尔和凯特兜售,然而,凯特却在不经意间发现,白宫的零食是免费的,一个三星中将,竟然拿免费零食骗钱,如此离谱的事情让凯特直到影片中段还念念不忘。

荒诞吗?整部电影延续的都是这种荒诞的基调。

政府不作为,兰德尔和凯特只能向媒体求救。媒体最爱搞大新闻,“彗星撞地球”按说就是最大的新闻了吧,但在媒体眼中,和当红女明星的八卦相比,“彗星撞地球”似乎都只是小事一桩。兰德尔和凯特上访谈节目的片段更是黑的漂亮。兰德尔说我们用斯巴鲁望远镜观测到了彗星,那边男主持马上就接话,感慨着说,我才知道斯巴鲁还造望远镜呢!

兰德尔说这彗星破坏力极大,会毁灭地球,男主持听了之后就问,那能击中我前妻的家吗?演播室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彻底激怒了凯特,一通发火之后,她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了圈。凯特被带走之后,女主持一边大笑一边问工作人员兰德尔是不是托儿,因为他“表现很好”,而大喊大叫的凯特,显然和这档叫做“每天都要安息”的节目格格不入。

说白了,媒体只在意流量,不在意真相,更不在意科学。

上节目前,另一位科学家劝告兰德尔,让他别讲数学,兰德尔一脸疑惑,在他看来,数学就是证据,不讲数学怎么能把事情讲清呢?

上了节目之后,兰德尔才一定明白了这句劝告的含义。

你以为美国媒体是《聚焦》是《华尔街邮报》是《新闻编辑室》,亚当·麦凯分分钟打脸,他告诉你,所谓的“第四权力”,早已娱乐至死,溃烂流脓了。

媒体不靠谱,总统这边却转变了态度。

被曝出性丑闻的总统只能借“彗星撞地球”扭转自己在竞选中的败局,民众明白“过河不换马”的道理,发生这样的重大危机事件,只要她能力挽狂澜,就能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如意算盘打好,兰德尔和凯特就成了棋子,连“彗星撞地球”也成了棋子。总统并不关心问题如何解决,她要做的只是在民众面前作秀。

这倒是让我想到了电影《摇尾狗》,在那部二十多年前的老片里,总统因桃色新闻遭遇信任危机,为了赢得中期选举,找来了好莱坞大制片人“导演”了一场所谓的阿尔巴尼亚战争,经过媒体的宣传和政府的背书,民众的情绪被一场子虚乌有的战争左右,总统的丑闻因此被人遗忘。在那部电影里,没人关心真相,也没人需要真相。不管是《摇尾狗》还是《不要抬头》,都将美式民主操纵民意的手段讽刺得极为辛辣。

《不要抬头》中,科学家们研究决定用核弹将彗星炸离原有轨道。按说发送火箭运载核弹,没必要载人,但总统要树立英雄形象,让一个老白男士兵担此重任,而选他的理由只是他说话声音很有磁性,事实是,他说话声音是好听,但内容充满了政治不正确,令人捧腹。

一个小细节,导演又将上流阶层在种族问题上的虚伪态度讽刺了一通。这还没完。火箭发射了没多久,却全部返回,原因是有科技大亨认为可以将彗星变废为宝,用先进技术将它炸碎,然后从太平洋里打捞彗星携带的矿藏。天马行空的想法,却得到了总统的支持,资本与公权的媾和,疯狂到枉顾全人类的生命。

兰德尔和凯特领头掀起了反抗,却很快被戴上了头套,差点失去人身自由。

直到人们一抬头就能发现彗星的存在。但政府还试图操纵民意,总统像邪教教主一样呼吁人们“不要抬头”。

于是,在末日降临之前,美国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割裂,“要抬头”和“不要抬头”分庭抗礼,仿佛像是那场希拉里与特朗普大选的重演,人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选择站边,却忘记了自己真正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有人选择相信资本与政府,也有人选择在绝望中迎接彗星。当彗星真的袭来时,抬头与否变得都不再重要,一场天灾,早就在变成人祸后让全人类在劫难逃。

亚当·麦凯将一场巨大的闹剧用极快的节奏完整地拼凑了出来,全片信息量极大,两句一个梗三句一个段子,人人话痨,他写的剧本,还真有些“低俗版索金”的味道。我用“拼凑”一词,则是因为片中的很多段子都并非是亚当·麦凯原创,或是取材自新闻事件,或是来源于网友吐槽。但“拼凑”并不意味着就容易,能把这些段子拼在一起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拍出如此高的完成度,也很见导演功力。

影片不是没有问题,快节奏掩盖了很多逻辑上的硬伤,设定上的简单粗暴更是经不起观众细想,把它当科幻片看,谁都会打一星。 而且,导演虽然看上去谁都在黑,没有站队,但光从选角上看,梅姨往那儿一站,立场就已经十分清晰。

但瑕不掩瑜,《不可抬头》依然是部我想推荐给所有人看的电影。

因为它不但有极强的娱乐性,也不失严肃性。

而因为早年间导过综艺《周末夜现场》,拍过屎尿屁喜剧,很多“逼格较高”的影迷看不上亚当·麦凯这样的导演,觉得他拍的电影是综艺大电影,是段子集锦,根本谈不上严肃性。

我倒觉得,导过综艺的经历反倒是亚当·麦凯的优势,让他拍片时总是能产生很多新奇的点子,从《大空头》到《副总统》再到《不要抬头》,他飞扬跳脱的视听风格已经成熟,配合荒诞的故事内核,着实相得益彰。倒是为了升华主题给影片里加《人与自然》,学泰伦斯·马力克那一套,强行高大上,有些东施效颦。

他调教演员的水平也绝非等闲之辈,一手好牌不假,但能让这么多大腕儿都保持在同一个癫狂过火的状态来演戏,也并不容易。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如《华尔街之狼》里一样用力过猛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但这次,他用力过猛的表演和影片的整体风格合拍之极。

话说回来,《不要抬头》的严肃性体现在哪里?

至少在我看来,《不要抬头》并不只是一出喜剧,而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我们看到“彗星撞地球”这样的设定时,以为亚当·麦凯竟然要拍科幻片了,但其实他干的还是老本行,拍的都是社会现实,玩的全是政治讽刺。

影片中的总统影射的是特朗普还是拜登还是奥巴马甚至是希拉里不重要,马克里朗斯饰演的科技大亨影射的是马斯克还是贝索斯还是库克亦或是扎克伯格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影片中所有荒诞的桥段都可能已经真实发生过甚至还在发生,当观众想到这里的时候,就都笑不出来了。

乍一看《不要抬头》这部电影,会觉得它把政客和媒体都刻画得太傻了,全员傻逼,傻逼到不真实,但事实是,影片中没有谁是真正的傻逼,他们只是为了某种原因而表现得像是个傻逼。反倒是民众以为自己在看猴戏,却被他们心中的傻逼耍得团团转还不自知。

从头到尾都保持着头脑清醒的兰德尔和凯特只能看着闹剧发生,却无力回天,从三星中将兜售免费零食的那一刻起,悲剧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很荒诞,也很现实。

疫情前我采访过一次宁浩导演,采访中,宁浩曾反复提及“荒诞”一词,他说,荒诞是对现实的一种消解,是一种对抗。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他听一个在监狱里工作的朋友讲过,枪毙死刑犯的前夜,监狱里会进行一场预演。犯人在被押赴刑场进行预演时,没有悲伤,没有痛哭流涕,反倒是嘻嘻哈哈的,像是在做一场游戏。宁浩的解释是,犯人嘻嘻哈哈的状态其实是一种对抗,否则他们也无法直面即将到来的结局。人生本就悲凉,大家所有的折腾其实都是一种对抗。

当然,在彗星真的撞上地球之前,一切努力,都不会是毫无意义。

 3 ) 新冠疫情和世界末日都无法唤醒当下集体的麻木不仁

新冠疫情夺走无数生命的这几年,看到这部电影觉得很难得。以喜剧的方式探讨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问题,本质是严肃的。

讽刺的是,大量短评依旧在说不够好笑,不够好看,讨伐导演技术不好,或把关注点集中在演员阵容上,还是一种娱乐最上的病态心理在看这部电影。

但本质上这种电影是不能以娱乐眼光去看待的,因为它本身就在讽刺娱乐至死的现下社会。要知道,梅丽尔斯特里普和亚丽安娜去充当的可是反面教材。

但后来想想,那些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成为电影中讽刺对象的人,或许年龄很小,不谙世事。而意识到的两种人,要么是打高分后沉默的螺丝钉,要么是打低分后沉默的资本家。

想起马原曾在一个节目中说,他的小孩对这个世界的好恶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这个东西好不好笑,他觉得年轻一代思想教育堪忧。

娱乐至上的时代,严肃精神已濒临灭绝,导致现代人趋向集体的麻木不仁,甚至连当下的瘟疫和电影中的世界末日都无法将他们唤醒。《鼠疫》《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存在,说明前人还有觉悟的可能,而现在娱乐短视频里泡大的一代,和电影里讽刺的已经没甚区别了。连《失控玩家》这种电影都能拿到7.5分,就可以看出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多么贫瘠、空虚。

“认真你就输了”这种歪理真的害了一代人。

这部电影已经不能用好与坏去评判了,而是应该全然与两位主角共情,看完只剩荒唐和无奈。

 4 ) 《千万别抬头》:彗星到来时,人类还在吵

要是十年前看这部电影,甚至两年前看这部电影,我都会一笑置之——普通的讽刺喜剧嘛,好莱坞最拿手。

但是,疫情之中的现在再看这部电影,我却笑得很难受——那些本来是出现在拙劣电影中的情节,在新冠的加持下,都成了真的。如果戈里的《钦差大臣》一样,所有的荒诞都变成了现实。我不能再把这部电影称之为喜剧,因为这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百态。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从一开始就用大新闻抓住了观众——深夜里,并非一流的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做课题时偶然发现了一颗彗星,它的轨迹正直直指向地球,六个月后人类就将毁灭。如果你是这位女博士生,你会怎么做?你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说服首脑,引起政府的行动,安抚人们的恐慌,以及不让人叫做骗子?

从发现彗星到最后人类的结局,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我愣是没空上厕所。一边看着左中右派正派反派在荧幕上进行夸张的表演笑得要死,另一边又觉得可悲啊,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影片只不过把听起来没那么爆炸的名词“新冠”换成了爆炸一点的“彗星”,但看各方跳梁小丑的反应:

总统只关心大法官人选和中期选举,甚至为了选票要把彗星撞地球的消息押后;

副总统就是总统的牵线木偶,只会拍马屁;

幕僚长直接是总统的裙带关系——亲生儿子,一副弱智脑残样子,数都算不清,还拎着个女士爱马仕仿款包包;

三星上将谎称白宫零食要收费,骗女博士生的零食钱;

Bashliif的创始人Peter一副自己是甘地的嘴脸,是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的集合,潜台词是最有钱就是最聪明,最有钱就是最有权力的圣人做派;

左中右派轮流上台表演,简直就是为新冠大打出手的舞台版。一派说要Look up,“抬起头来看看,彗星是真的,马上就要撞上来了!”;一派说Don't look up,因为抬头会让你失去自由。把“Look up”换成“Wear your mask”,或者“Covid is real”,就明白美国社会为什么会为这个看似简单、小孩都能理解的科学道理来一次械斗;我们被淹没在各种似是而非的话术里,而每个人都可以发言的网络加速了这一混乱;编辑过、审查过的新闻没有反响,而sensational的阴谋论甚嚣尘上,因为流言是如此容易传播,就像电影的那个电视访谈节目一样,节目的内容完全根据收视率走,通过网络监测社交媒体对每个话题的实时反应。彗星要装上地球这一题目要排在AG姐和男友分手的八卦之后(她演了她自己)。

而讽刺的是,最后消息终于能传到全世界,也是靠了AG姐的网络直播演唱会,她亲自唱出:“要相信科学家”的歌词——通过自媒体打倒自媒体,通过流言打倒流言。如果人类的传播方式走向了这一路径,我只能说,看起来彗星灭绝地球还是个不错的结局。

小李子在电影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为什么你们要把一切都搞成轻松的玩笑?为什么你们能不能听科学家说一句?”

人类已经失去了沟通能力和聆听的能力。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鸡同鸭讲,各自在各自的世界中高声呼喊,但对方却根本听不到。美国意识到了自己的分裂,却无人能拯救,只能滑向更加分裂的深渊;电影里用“向上看”和“向下看”的箭头徽章讽刺地表现了这一点;而解决方案呢?只能是拍部爆米花电影表现这个故事,我觉得导演简直连自己这部电影也给讽刺了。

这部电影是打着灾难片名字的讽刺喜剧片。看预告的时候,以为是《2012》、《后天》这样的灾难科幻,轻松的爆米花电影,当做在平行世界发生的事情,看完了可以回味我们正常的幸福生活;看完了才知道,这部电影恰好相反。总统是官商勾结、靠着反派乔布斯的竞选资金上位的傀儡;其他电影的如同布鲁斯·威利斯的战斗英雄形象,在这部电影里是在草坪上咒骂孩子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者;军舰、国旗、总统的权威,全是跳梁小丑在舞台上的表演;半夜里总统跑到军舰上演讲,说完“我们可以拯救世界”,后面就“砰”地升起一大团烟花,我当时就想给这电影打十分。

疫情之后,我们再也不会看着这些烟花感动了;不管背后是不是电影所演的那么不堪,我们都已经不再信任他们(不管是哪个国家);疫情带来的不止是生活的改变,还有世界观和心理的改变——我们信任的机制并不能保护我们,关键时候,从上至下,每个人都露出了人类的本能:贪婪和自私。除非再来一个甘地,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带领人类脱离困境。我们最后可能只能像那群追求真理却无法传播的科学家一样,回到家人和朋友身边,在密歇根小镇的家里吃最后一次烛光晚餐,成为脆弱的、被彗星摧毁的人类一员吧。当彗星穿过大气层、美丽的火花四处炸开的时候,比军舰后面的烟花美多了,起码它是真实的。

尼采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现实是,彗星已经来了,人类还在争吵。在疫情的两年中,我仿佛一直生活在超现实中。两年前的我也许想象过战争,想象过自然灾害,却压根没有想过我们会一直生活在口罩之中。黑死病似乎是神话传说,西班牙流感让人不解:不就是流感吗,为什么有这么人死?《未来简史》一书的作者曾说,人类已经战胜了饥荒、疫病和战争,现在的追求应该是幸福和永生。人类是多么乐观啊。就在几年之前,中产阶级追求的美丽新世界正在大片大片地展开画卷,一场疫情却让一切原形毕露。人类原来是如此脆弱,不管是疫情,还是彗星,还是我们信誓旦旦要为之奋斗的意识形态。

微信王小心的公众号

 5 ) 抬头看一眼再赶路

刚看完,心情很复杂,总得来说就是我永远爱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流动。 讽刺政治,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某些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无视,这些就不说了,我作为一个专业暗物质物理的女性PhD candidate看到更多的是女主同样作为女性物理博士在读生的角度。 首先,第一回发射很多火箭那段很震撼但我的心底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的悲凉,就算没有回头,很大概率(physicists don't say 100%)小小火箭不会影响几公里大的高密度彗星分毫(动量守恒定理以及其它)。回头只是让大家短暂的希望破灭得更快。这段引起的悲凉一直持续到现在,人类就是渺小,我们被创造就是个奇迹了,再来另一个奇迹把我们抹去似乎也不奇怪。这道理我之前知道,现在才是真正接受了。 但人都有一死,早点死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全世界一起完蛋有什么可怕的?有的人怕一个人孤独地死去,有的人怕没有尽力拯救世界。他们每个人怕的东西不一样是因为他们认为活着的意义不一样。但更多的人只是怕死本身,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例如那位总统,那位第三富,那些恐慌的人。恐慌源于未知,什么时候狗带是已知的,他们还没想明白还未知的是他们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他们才能满意地离开。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很难想明白,而且可能会随年龄的增长改变,也很容易被情绪被外界环境左右,可能不到最后一刻都想不明白。男主因为恐慌短暂迷失过,第三富因金钱迷失了,总统主持人可能是因名利迷失了也可能从没深想过🤡。而女主从没有迷失过,她一开始想拯救自己和世界(可能出于她发现这个彗星的责任心),并不介意这一重大发现的虚名被夺走;后来发现拯救不了,回到父母身边又发现父母不接受她,就去打工讨生活交新朋友,她虽然哭过但她是最勇敢的,她怕但她从未慌(她还去跑步🆘),她全程都知道她想要什么,她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尝试达成目标,纵然困难重重也勇往直前,于是她拥有了最灿烂最不白活的几个月。发现毁灭者彗星,物理学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已经失去光泽,在所有人前哭过笑过嘶吼过,她骂过总统,骂过很多人,有了爱人伙伴,她真实地清醒地努力地在这最后六七个月活得很精彩。

最后的最后,大家都发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自己最爱的那些人,家人,爱人,伙伴。此时唯一重要的是我紧紧握着你的手。我永远为人之间的情感流泪(人终究是群居动物啊)。

我眼中的哈姆雷特是基于我现阶段的思考,二十多岁就爱想生命的意义,我已经想清楚,于是在这部电影里有了结论。

虽然思考活着的意义很难,这个意义也一直在变化,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努力想一想,活着的意义将是那颗启明星,为你省下很多弯路,你不会浪费时间精力在不重要的人或事或东西上,偶尔迷失也不会太久。所以,请不要一直低头赶路,一定要抬头仰望天空,找找你的星星✨。

 6 ) 世界末日全员荒诞!《不要抬头》嘲讽美国时事!又好笑又愤怒!

YO,不知道大伙伴们看电影时有没有一种体验,就是某种电影靠特别的调性取胜,不慢热也不玩反转之类的,而是一上来开头10来分钟,你就能体会到你对这种电影的表达方式爱不爱。

今天要聊的《不要抬头》就是有着自身独特气质的影片,电影开始5分钟,黑幕出了一段话,就已经定位了影片黑色幽默嘲讽的格调。

这句话是出自幽默作家杰克·汉迪的单行笑话:“我希望我像我的祖父一样在梦中平静死去,而不是恐惧尖叫迈向死亡,就像他的乘客那样。”

之后紧接着下一分钟,影片又用打破第四面墙的表达方式,刻意暂停了画面,去滑稽解释着一个叫“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的玩意。

影片开场这两个操作,再加上一个地球级灾难级别的麦高芬,《不要抬头》吸不吸引你,影片很快就给了你答案。

而《不要抬头》的演员同样也是一大亮点,大咖云集全是熟脸。

主演小李子和大表姐就不用多说了,此外还有提名拿奖专业户梅姨,凯特·布兰切特,马克·里朗斯,甜茶,乔纳·希尔等等,另外还专门请到了A妹和DJ Chello,还有美队来客串,这演员阵容可谓是今年继《沙丘》和《法兰西特派》之后,又一部超强卡司的制作班底作品。

当然影片中的演员时而轻盈,但同时也可以瞬间爆发情绪的表演,也让《不要抬头》呈现出更为出彩和爆笑反差的政治讽刺喜剧效果。

接下来和大伙伴一起再回顾今年这部惊喜之作,一起回味调侃笑点爆满到最后又让人绝望的《不要抬头》。

影片开始于小李子和大表姐饰演的师徒关系的天文学家,意外发现了一颗有着喜马拉雅山大小的彗星,还有6个多月就要直接撞向地球,地球将会遭遇比恐龙灭绝还要惨的命运,全人类和绝大部分地球生命都会不复存在,一句话就是,玩完了。

于是小李子和大表姐马上把消息呈报给NASA,从这就开始不正常,NASA局长直接把皮球踢给一个“行星防御”的机构,好在该机构的主管还算负责,知道事态严重,于是让小李和大表姐直接去白宫找美国总统讨论。

以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吗,闹剧才刚刚开始,他们一大清早去到那,有位将军已经在那等着他们,在自我介绍时,那位“行星防御”的主管叫泰迪,关键是将军自认为很幽默,调侃了“泰迪”并非“泰迪熊”。

我超爱这种尴尬静止的幽默,影片还有很多类似于这种见缝插针的调侃,语境之中互打错位。

不过由于总统太忙,他们只能等,这一等就是整整一天,中途将军还好心去拿了一些零食和水,并抱怨白宫的东西好贵,一包零食要10美元。

但到了晚上,大表姐去茶水间再次拿零食和水时,询问去哪付费,结果被告知这些东西都是免费。

那...将军干吗要问他们收钱,着实讽刺了一把美国军费薅羊毛。

之后他们被白宫幕僚通知会议直接取消,是的在美国总统大概知道他们要通报紧急事件,并等候一天的情况下,他们被通知第二天再来。

到了第二天他们如愿见到了女总统,但这一切并不顺利,小李子太紧张表达过于复杂,没说几句大家完全听不进去,这里有个细节白宫幕僚总是搓鼻子,这显然就是刚吸过什么的经典动作,总统就是那种站没站像坐没坐相的人设,真的就是调侃讽刺无处不在了。

这时大表姐直截了当说彗星要撞地球了,全人类要完蛋了,以为这样总统就惊呆了吗错了,之后全程是对牛弹琴,总统把现今所有的汇报的事情,都需要拿来对她之后的中期选举做参考,对选举有利,就去推行,不然就“静观其变”。

没有错6个月地球就要完蛋了,但总统却要大家静观其变,正当小李再次要解释问题严重性时,总统只是忙着在找香烟,还在那说着自己抽烟被发现的小故事。

之后这场见面总统的闹剧草草收场,小李他们被打发走,这件事基本就不了了之。

小李他们不放弃,于是转而找到报刊和电视新闻访谈,想要用一己之力曝光这一切。

他们找到一个名叫《天天揭底》的半综艺性质的新闻节目,大概就是什么话题有流量有热度,就上这个节目就对了。

其中A妹就来饰演一位绯闻歌手,在节目上大谈和前男友Chello分手经历,并顺利在节目中制造话题,两位旧情人连线,互相秀旧前缘和恩爱,比比看谁更爱谁,Chello之后直接连线求婚,所有人的手机被新闻推送狂轰滥炸,还人工智能帮用户购买下单他们的歌曲,简直就是和现实操作没什么两样。

而彗星撞地球这样的新闻,则讽刺的排在A妹后面,小李和大表姐上台后,显然和这档节目的主持风格格格不入,当主持人知道彗星会撞向地球后,男主持还拿前妻的房子来调侃,能不能撞向那。

这导致一直处于恐惧的大表姐直接在直播间大暴走。

但好在小李用一句不疼不痒的圆场收获了不少观众好感,节目结束后,小李意外被评为最性感科学家,而大表姐可想而知遭到了巨量的网暴。

他们公开的彗星撞地球也没蹭出多少热度和关注,这也明示了现实中大家每天都被海量的末日论调,以及骇人标题党的信息轰炸着,又有多少人去真正关心明天是否值得期待和存活呢。

就在眼看事情没有任何转机的情况下,一个狗屎运的契机降临,总统因为和情人互传裸照被揭发,支持率直线下降,这时候肯定是拯救世界才能拉回民调。

于是总统以FBI抓拿犯人的荒诞方式,把小李,大表姐和泰迪“抓”回了白宫。

其中FBI抓泰特那段,太能扯了。

总统已经布置好一系列“拯救地球”的计划,准备发射一波装载无人机的火箭冲向彗星,让彗星偏离轨道不要撞向地球。

为了让这一起事件看起来更伟大,原本不需要派人去太空,但总统还是塑造一位“英雄”上天牺牲。

虽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总统中期选举胜利做保证,但起码对于人类来说也算是好事了。

由于总统直接发令,大家也终于重视起来,小李和大表姐的人气也直线上升,追逐名利的那位节目女主持,由凯特·布兰切特饰演,也开始和小李搞上,小李也开始尝到了成名在外的甜头。

终于来到火箭升空挡彗星的日子,所有人都拭目以待,我一看影片时长才一半,好家伙绝非还能出什么差池。

果然一位手机巨头彼得来到战情室,原来他有钱到可以办一张VIP,自由出入白宫,就有钱能使鬼推磨就对了。

好戏还在后头,火箭发射不久集体调头,不炸了!

为什么,就因为这位讽刺现实好几位人物于一身的彼得,他发现彗星蕴含着大量的稀有矿物,谁拿到谁就能更有权,更有钱。

为了能开采到彗星的矿连命都可以不要了,简直就是上演了什么叫嗜血的资本。

之后彼得开始口齿并不流利的解释着自己如何拿到矿石,又能拯救地球的办法,就是派他们公司的无人机上去,把彗星炸碎而非偏航,然后同时无人机还能采矿,反正怎么离谱怎么来。

在这过程中彼得的助理还协助解释一些细节,彼得直接来了个闻头发的名场面,我只能说,牛啊……

参加这次秘密会议的小李之后把事情告诉了大表姐和泰迪,一向情绪容易激动的大表姐直接在酒吧爆发,告诉在场所有人我们完蛋了,资本家已经连自己命都不要了,我们的命又算什么。

结果直接引发了一场小暴动,大表姐被拉去隔离签署保密协议,要么不要再谈论这件事,要么坐牢。

大表姐无奈只能选择前者,回家做起了超市收银员。期间还遇到了嬉皮士主义甜茶,没想到还成为了亲密朋友。

而小李虽然被名利熏陶到连老婆都离他而去,但在他心里还是有些良知,他三番五次想要把彼得的项目放在同行透明的审查下,去检测可行性,可带来的结果就是小李也被踢出局。

小李最终只能又回到那档揭底综艺节目,这次暴走的是他,小李直接破口大骂美国政治和总统,还有背后的资本家和嗜血的利益。

但这又有何用,这只是一档博眼球的节目,作为民众的普通人,对这样彗星撞地球的事,没有任何人可以做的。

正当小李开车回家途中习惯性的抬头看,发现彗星已经大驾光临肉眼可见,这个时候人们也开始有些许恐慌。

正因为有了确凿的彗星证据,小李和大表姐再次出击,组建了“抬头看”的组织,相反的,以总统彼得为首,则变成“不要抬头”的组织,也就是影片的片名。

两方阵营在互联网和现实互相撕扯,就如真实世界中美国此前的选举。

这里美队还客串做了导演,拍了部灾难片,就如当初在2012前上映了《2012》。

更荒谬的是A妹和Chello还专门演唱了《快抬头》,歌曲是不错,歌词就简直笑拉了。

好,就算美国扯着淡,其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自行组建彗星偏航计划,但在关键时刻,俄罗斯总发射地却被美国给炸了,地球最后一根稻草也给整没了。

等到美国自己发射计划当天,一上来发射就烂了几个,然后到了彗星又自行毁灭撞了几个,到最后直接所有都团灭,彗星没有炸碎,还是直勾勾冲向地球。

这个时候彼得和总统都以尿急为由,登上了PLAN B的诺亚方舟计划逃离地球,还把白宫幕僚留在发射指挥中心,顺便说一下,白宫幕僚是总统的儿子。

而小李他们一开始就深知彼得的计划无济于事,小李选择带着大表姐和甜茶,还有泰迪到家中聚餐,以家庭团聚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

最后电影还有彩蛋,诺亚方舟带着都是上了年纪的权贵,还真就去到了一个有着充足氧气和植被的星球,但这群人一出舱就被星球的巨型不明异形给灭掉了。

《不要抬头》出自亚当·麦凯自编自导,影片沿袭了他《副总统》和《大空头》的一贯调性,高度提纯的黑色幽默和讽刺,对美国政界和资本肆无忌惮的黑出翔,让人看了绝对上头。

这次《不要抬头》不管是演员和剧本,还是拍摄和剪辑上,都进行强力的升级,整部电影黑起来一气呵成,对当下的讽刺和调侃,恨不得塞满每个场景和每句台词。

这里不得不提到影片的错位时空蒙太奇剪辑,绝对是高级和不显露痕迹,让影片充满呼吸和韵律的节奏感,而且还有效压缩了叙事时间,来叠加叙事的丰富性。

影片原本拍摄时间是在疫情之前,结果疫情到来让拍摄延后,也就是说剧本在疫情前就写好,主力讽刺的就是现今撕裂的美国,和已经高度娱乐化的美国政坛。

但或许影片过于真实,特别是疫情当下,影片在大笑过后,反而在后面看得让人有些气愤和绝望,焦虑和无助。

最后彗星撞向地球时,人类的文明在一场荒诞中划上句号,一切都在静谧的宇宙中显得毫无意义,看完让人唏嘘和感慨。

当然,影片有它自身显而易见的优点,但也并非无懈可击没有缺点,《不要抬头》其实还是一部很直给的嘲讽当下美国各种存在问题的作品,但没有像《寄生虫》那样黑色幽默中带着更为深度的悲剧,如果大家经常看SNL周六夜现场的话,应该也对《不要抬头》的嘲讽方式很熟悉。

不过大家也别想着一部电影能改变美国什么,所以或许《不要抬头》也清楚自身的定位,就直接火力全开也以荒谬幽默的方式,去娱乐至死了。

你要真去想要在影片中挖掘一些什么深刻道理,或者想靠着影片揭露一些什么丑陋真相,其实影片并没有多少料可以挖,因为现实中美国发生的事比电影更为不可思议。

好!《不要抬头》今天就先聊到这,今天是2022年元旦,在这里大聪祝大家2022年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天天开心!感谢在2021一整年有新老大伙伴的陪伴,感谢感恩大家一路的支持,希望在新的一年,我们继续互相陪伴、一路前行!

 短评

这部电影让我非常焦虑,因为世界远比电影里面还要愚蠢,还要疯狂和荒唐,看完电影打开抖音,一条条刷,新闻:,特兰普表明自己已接种疫苗引来台下一片嘘声,与此同时美国新冠死亡人数以达83万,去年此刻特朗普曾宣称喝消毒水可治疗新冠,台湾两议员为是否邀请罗志祥复出演出晚会破口大骂争吵,某男子为女主播刷礼物刷爆银行卡跳桥自杀,网友为豆瓣高分电影雄狮少年眯眯眼是否我辱华我自己辱华而吵的不可开交,与此同时新闻印度疫情死亡人数可能被严重瞒报死亡人数可能高达600万,刷下一条:揭秘零下70度的北极因纽特人如何排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是早就如此还是互联网时代开始世界变得光怪陆离

6分钟前
  • wifi是营养品
  • 力荐

还挺喜欢的。讽刺得火力全开,每一记都是直给球。低级黑没问题啊,关键有黑的自由,何乐而不黑?地球另一侧的素材,扫一扫够黑10小时的,试问谁敢呢?评论区说什么“后疫情时代”,这才哪跟哪,还远着呢,明年也不一定能“后”。经历了两年新冠肆虐,我唯一不怀疑的是:再来一场全球危机,人类照样还是这副无药可救的德性。彗星洗劫后的太空,犹如一场欢乐嘉年华,人类文明的团灭,只是洪荒宇宙放的一个屁。最感动的时刻,居然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户仰头看”那一幕。另:全台班卡司能不能搽点润手霜啊?一个个的,瞧那手干巴的。马克.里朗斯的假牙一说话都快掉出来了。

11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结局必须要多给一星 耗了将近两个半小时终于等到了群灭 Christmas is saved after all 谢谢亚当·麦凯 把SNL大电影拍得挺好的 下次别再拍了

13分钟前
  • 水包酱
  • 还行

冷嘲热讽,辛辣十足!北美反响不佳应该是很多人看了不开心吧,因为它指桑骂槐的范围太广了。对生态灾难视而不见的人们,将权钱当做信条的当权者,靠转移视听愚民洗脑的政府,自诩人定胜天的科技教主,被扣上污名的吹哨人,都能在现实中对号入座。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聪明到你想象的那么邪恶。”

17分钟前
  • 铁旦
  • 推荐

一个人对这部片子的喜爱程度和她对生活的绝望程度是成正比的。

19分钟前
  • 三十三京
  • 力荐

当荒谬到一定程度后,你会觉得真他妈的写实啊。分裂的、反智的、贪婪的、混乱的、愚蠢的...人类。结尾全裸出镜的演员们辛苦了...

2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Netflix有钱我知道,但是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吗?

21分钟前
  • 螃蟹|腮脖膨客
  • 力荐

这就是过去两年,人类对待这次危机的态度,众生相,政客贪恋权利,媒体贪恋流量,资本依旧逐利,学者无力,民众不知道信谁。反智,嘲讽,发泄,祈祷,人类渺小,面对自然和宇宙,我们什么都不是

23分钟前
  • 歇着
  • 推荐

其实挺有趣的,不过一旦发现它其实就是把过去两年发生的事总结了一下也没那么笑得出来。用梅丽尔·斯特里普来演特朗普一定是故意的。不太喜欢的地方是:这部电影和它所讽刺的那帮人,以及和现在写下这评论的我一样充满了傲慢。

27分钟前
  • 低****口
  • 推荐

失望。为小李子的奥斯卡级表演感到不值。电影浪费了一打的明星卡斯,浪费了很有现实意义的故事立意。剧本太粗糙,远不如川普和新冠的新闻精彩。虽说是喜剧,人物呈现过于脸谱化,而描述严肃的社会现象时也浮于表面,显得小打小闹,扁平无力。全片基调变换玩得飞起,跳崖式剪辑多到让人火大,结尾地球要完蛋时,前一秒的喜剧感瞬间荡然无存,让人兴致全无,嘴角抽搐。

31分钟前
  • 滴溜滴溜转
  • 较差

主要给卡司和特效…另外别觉得这电影讽刺得多高明,看出来了就多厉害多牛逼似的,真没必要😅

32分钟前
  • 乎必捏
  • 推荐

奈飞投资的美国科幻喜剧贺岁大片,网络时代的奇特产物!以地球即将被彗星撞击所毁灭为题展开故事,完全是对当今世界金融家控制政治、信息舆论完全娱乐化的真实面貌进行讽刺与嘲讽。编导处理的方式还是出了些问题,观影中让你总是笑不起来,也紧张不起来;无法与片中人物共鸣,只是看到最后的结局时才有所感悟。网友中有人说:“普通喜剧是一幅画,一切都已呈现在画中。高级喜剧是哈哈镜,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和哈哈镜的互动。”看看一些网友的解读,可以看出这部聚集众多大明星的好莱坞大片,还是言之有物的,可惜我得到的不多。最后的片尾字幕超长,竟然有世界各种语言(包括中文)的配音职员表,看来奈飞妄图覆盖全球的野心是明摆着的啊!

3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电影差评比较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它讽刺了太多人太多东西,二是它打着喜剧的幌子,演员也在卖力地夸张的表演,但是出来的效果却并不好笑。好笑的部分都在预告片里了。一部喜剧但是不好笑,必然会惹怒观众。但是,这部电影最难得的地方是主创真的很悲观很愤怒,只是无解,能发现问题,但是没有办法,非常无奈

41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喜感一半来自现实新闻影射,一半来自反套路的拍摄手法,每个情节都加速讲完,比如大表姐的酒吧演讲,上一秒情绪刚烘托起来,下一秒打砸抢,再下一秒就又戴头套被抓了——点到了观众就全脑补好了,直奔大结局而去。“毁灭吧,累了。”这些场景在过去新冠的两年都太熟悉了。脑补了一会儿中国版,比如A妹唱主题曲的场景,跟各卫视跨年晚会主旋律实在太像了。

44分钟前
  • 熊阿姨
  • 推荐

政客喷了,政客背后的资本也喷了,娱乐至死也喷了,该喷的都喷了,但就是不得劲,感觉费了很大的力气,拍了一个政治正确样板戏模板。

49分钟前
  • 陈哈
  • 还行

3...3.725……你说它差劲吧,它娱乐性还是不错的,何况还有这么变态的卡司,你想想啊,钱都花这上边儿了,这成片道路上要deal with的利益网络不知道得有多庞杂,最后能做出这两个多小时还能看的东西,没功劳也有苦劳不是?但你说它有多好吧,这个剧本就像一本厚厚的计划类手帐,每一页都画上了特别精美诱人的标题,但是内容部分啥也没写……idk 可能是因为考后余生的幸福滤镜,我就跟个昏君一样,大手一挥,决定无视我过去定下的种种原则(“某些狗屎不配被称为电影!!” 拍案而起状)而饶过一个impotent kissass…… / 阿甘虾、萨满与演唱会 / why we suppose to listen to u. why people suppose to listen to people.

50分钟前
  • 芳草碧莲天
  • 推荐

奇爱博士之后最好看的政治讽刺喜剧。肾上腺激素飚增。一步之遥都没这来劲。原来是个爽片。好莱坞二十年一遇的卡司还是电影的小亮点。如果熟悉政治的话,里面的梗是一个连一个,兔主席发来"贺电"桥段差点笑喷。大些政治喜剧实景秀感觉。民主党把持的好莱坞也开始刀刃向内,开足马力狂嘲女总统和口齿不清的老人家。比起电影"不可抗拒"更加"普适"。票房应该不差,而且目测是2022年奥斯卡热门。马克里朗斯可以提最佳男配。麦凯讽刺嘲笑能力从大空头到副总统再到这部,好似一路开挂,马力全开。而且群像戏的调度一直是他强项。穿插的泰伦斯马力克式自然景观过场属于高级遮羞。没有别的把节奏慢下来的办法了。但凡这种脑力激荡,狂喷的电影都容易烂尾,麦凯算把电影安全着落在灾难片的心理舒适区。论收尾就是麦凯和库布里克最大的差距。

51分钟前
  • liummc
  • 推荐

3.5 一些自以为是的讽刺幽默,搞了半天也没讲出什么新鲜玩意,权当看看这个豪华阵容。前夫真的完全就是胖头鱼本鱼。

54分钟前
  • 潮汐观察员
  • 还行

零食是免费的,但是你吃就得花钱,因为你无从得知零食免费。消息是可靠的,但是你信就得怀疑,因为你无法辨别消息可靠。先知把预言坦然相告,蠢货对真相漠不关心,数据让生死置之度外,疯子对科技深信不疑。彗星来的那一夜,往日的傲慢一去不返,仅存的虔诚若隐若现,若真有万劫不复,谁能保留最后的体面。年度十佳。亚当麦凯真会玩,用夸张的群像描摹精准打击后疫情时代的种种症结,眼睁睁看着生死存亡的严肃议题是如何消解在粉丝经济和新媒体之中,科技赞助权力,权力操纵媒体,媒体生产标题,标题指向绯闻,绯闻碾压一切。不要抬头这个名字起的太好,光顾着玩手机,哪有时间抬头。一键三连的废料早已经把生活砸了个千疮百孔,都不用彗星来,刷两下就emo了。这是灾难片与喜剧片的超验融合,用喜剧刺痛喜剧,用批判来反对批判,我们需要这种笑容的急刹

56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经过了 2021 年后,电影中描写的世界末日都是可以忍受的了……

1小时前
  • 张小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