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

HD中字

主演:艾玛·汤普森,凯特·温丝莱特,休·格兰特,艾伦·瑞克曼,汤姆·威尔金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1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2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3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4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5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6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13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14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15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16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17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18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19理智与情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李安的“卧虎”与“藏龙”

文/故城

李安成为首位两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亚洲人,然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和同在奥斯卡载誉而归的《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s),都是名副其实的英语片,前者改编自英国布克奖同名小说,后者原著则是美国《纽约客》的年度最佳小说,没有丝毫的中国元素。很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样一个儒雅、斯文甚至有些腼腆的华人导演,能够站在好莱坞的风口浪尖,并摘下一个又一个桂冠?

事实上,李安的出类拔萃来自于其超越自身文化渊源的包容性。张艺谋曾评价李安“贯通中西第一人”;电影学者梁威廉则更进一步,以“躺卧的情感,隐藏的理智”(Crouching Sensibility, Hidden Sense)评价李安的电影:既有西方文化辩证中的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抗(《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又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与道家的对立(《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应该说,李安的众多英语片,虽然遵循好莱坞电影的外在形式和操作机制,但同时又兼具东方文化和东方式的情感表达方式。无论是《理智与情感》、《冰风暴》(The Ice Storm),还是《断背山》、《制造伍德斯托克》(Taking Woodstock),我们都能找到一个伟大的中国式主题,“面对责任,我们是否需要隐藏或压抑情感。”如果给这个主题一个更普适化、可以超越任何文化疆界的注解,那就是简•奥斯丁作品中所体现的辩证面向——感性之于理性,私人(情感,个人感受)之于公众(礼节,责任),自我实现的需求之于社会规范的角色。

《理智与情感》是李安的首部英语片,就已流露出李安的东方主题。姐姐埃莉诺的行为理性保守,恪守责任和社会礼节;妹妹玛丽安则浪漫感性,悲伤或快乐的情绪总是毫无节制的释放。埃莉诺“隐藏”,而玛丽安“显露”,两人很像《饮食男女》中的大姐和三妹。然而伴随故事的发展,两人又都从各自身上发掘出与之前行为框架对立的情绪:姐姐在爱德华去而复返后,敞开心扉,接受自己浪漫感性的一面;妹妹舍魏乐比而选布兰登上校,与之相处进退有据、不卑不亢。难怪有人说《理智与情感》就是《饮食男女》的翻版,责任与情感中有着理性与感性的冲突/融合、失衡/平衡,这是简•奥斯丁的辩证法,也是李安的太极拳。

同样的“隐藏”与“显露”,李安在《断背山》中重玩了一次。恩尼斯代表“隐藏”,常常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像《理智与情感》中的姐姐埃莉诺;而杰克代表“显露”,热情、冲动、率直,更像妹妹玛丽安。由于当时习俗、规范和禁忌严厉,两人被迫离开断背山,自此天各一方。然而影片结尾恩尼斯造访杰克故居时,却发现自己的衬衫套在杰克的衬衫当中,意为永远拥抱和长久惦念。观众这才明白杰克身上也有隐忍的一面,在情感上他妥协于世俗,却未能获得世俗的成全。反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主题乍一看来包罗万象,但实际上与《理智与情感》仍一脉相承。影片有两个虚实相生的故事,前者代表奇幻、富饶、浪漫主义,后者象征冷静、残酷、现实主义。这又与父母迥异的教化方式、处世之道构成典型的互文关系,母亲敏感、信仰宗教,有着东方神秘主义,她是派构造第一个故事的动力源泉;而父亲冷酷、笃信科学,崇尚西方唯理主义,他是派执行第二个故事的真实模版。可以看出,这两部影片的主题都落在自我压抑和自由表达的挣扎之上,这是所有李安电影的共通内核,也是李安立足好莱坞的看家本领。

其实李安的看家本领并非凭空而生,它有着自己的土壤与血缘。比如首部打通好莱坞的《卧虎藏龙》,它与胡金铨的《侠女》、李翰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存在某种类型上的连结。李安电影的运镜、取景和电影技法,深受台湾新电影等人的影响。《纽约时报》曾指出,李安的《卧虎藏龙》、《断背山》,均或多或少有《梁祝》的影子;李安也曾把《卧虎藏龙》中章子怡的自杀一跃,与《梁祝》中乐蒂与凌波相偕飞往天堂联系起来。它们都以个体面对责任时,压抑感情和牺牲爱情为主题,通过渲染悲剧,制造个人情感宣泄的出口,从而打动观众。尤其在越来越强调外在性的全球化语境中,压抑个体情感的“藏龙”,越来越弥足珍贵。它与强调个体意志自由的 “卧虎”,构成了针锋相对的矛盾体,极具象征意义和艺术渲染力。李安正是把握住这样一个时机,站在中西文化的交叉点上,在全球化时代里,暗藏民族文化中不可替代的意向,弥合中西认知和感官的差异,发现并探索两者走向融合的出路。这是李安电影的“卧虎”,也是李安本人的“藏龙”。

《礼•志》

 2 ) 安静地诉说

没有任何用来带起悬念、或是以华丽抓住人们眼球的开场。干干净净,一片全黑中不紧不慢地带出了制作、导演及主演的姓名,以及“Sense &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就随着背景简朴舒缓的钢琴独奏,开始上演。

片头差不多依循了原著作者简·奥斯汀的写作线路,主人公埃丽诺和玛丽安父亲的去世、去世时老人对大儿子的叮嘱,编剧埃玛·汤普森并无跳过,而是塑造了一个略带紧促的深夜,老人逝去,意味着两姐妹将失去最高的保护,将面临一个寄人篱下的生存状态——在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吝啬势利的嫂子跟前,达什伍德家的四位女性不可能有一片自在的天空。关于女性的处境,埃玛和简一样,很明了地揭示了出来。

画面一变,车水马龙的城市,安逸而繁忙的气息弥漫开来。高楼之间是尖厉的声音——嫂嫂芬妮正在丈夫跟前,对自己要对妹妹们的帮助而感到大惊小怪。夫妇俩开始算起钱来,从居室到马车,从街道至村野,没个消停。最有钱的人也是最计较的人,他们的对话充满了装腔作势,就像阳台上那个妇女拼命拍打出的毯子上的灰尘,是不堪一击的。

马车驶进了安静的自然之中,天空灰蓝,草木深绿。一个很快的带着暗色的镜头——很快地过去,转而是室内,光线并不很充足。我们看到了几乎面无表情的玛丽安——她的表情全在她演奏的琴声中,郁郁的,无精打采,却很美,宛如天真的少女在悠然叹息。镜头一转,空间放大,轻盈的脚步声,身材修长的女子,身着蓝裙,快步走来,画面一下子变得更加动态。是埃丽诺。“玛丽安,你就不能弹些别的什么吗?妈妈从吃过早饭以后就一直在哭。”

埃丽诺的扮演者埃玛·汤普森和玛丽安的扮演者凯特·温丝莱特,在两姐妹的首次出场中,塑造了一对很鲜明的形象。喜奏乐的妹妹有浓厚的多愁善感,充满了少女的一种自以为成熟然而尚还稚嫩的心态,在埃丽诺的话语间玛丽安更像个孩子。姐姐做事、说话、明显更加果断、周到和干练。如果说玛丽安还只顾一味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埃丽诺则已经达到一种只抒发让别人感到自己的情感。换言之,她已经学会了完全顾及他人,为母亲活,为妹妹们活,责任感让她显得压抑。简·奥斯汀称埃丽诺的性格为“理智”。

气氛并不好。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处境。达什伍德老太太忙乱地在屋中乱转。琴声没有了,物器碰撞的清脆声音像是伤心的母亲焦虑敏感的心理。埃丽诺也在为生计担心,她们必须要有地方可去。达什伍德太太有一点很让人赞赏,她尽管不能如大女儿那般冷静,确实极尽保持尊严地活着,而她的女儿们也同样。尊严是人的共性,也可是人的个性。——画面很短促,一下子到了户外,埃丽诺在树下唤着自己的小妹妹。玛格丽特不是个安安静静的女孩儿,她在自己的树屋里,对兄嫂的不满,用一种孩子的直率语气大声说出来。又一个聪明有头脑的达什伍德小姐。在亲人们都在狠命发泄自己内心感受的同时,也将埃丽诺狠命压在了无声之中。埃丽诺内心是多种情绪交织的,而她的身影,却在极力体现单一与坚忍。

马车再一次出现。嗒啦啦的车声势的人物语言节奏也加快。芬妮还在唠叨。有趣的是马车驶过,赶走了一群绵羊——这纵然是英国郊区常见的景,却也让我留意了一下,总感到其中意味也是有的。

芬妮和约翰入住诺兰庄园。从灯光昏暗的晚餐开始,玛丽安很明显处于赌气状态,还常常失控,非理智的种种表现开始注入人物的轮廓。埃丽诺,表现她不安的,使她的眼睛,很快地一扫,或是眉尖倏地变化的一个弧度。浑浊的气氛一直持续到爱德华·费勒斯的到来,为埃丽诺及女性们的心中注入了新鲜空气。

休·格兰特扮演爱德华,无疑是个最合适的人选。质朴真诚,带着些犹豫的语调——他似乎经历过很多,又带着些孩子气。至今我仍然不能很确定爱德华德的特征。简的人物,我似乎总能对女性形象有不少认识,对男主人公们,却说不出太多的话来。埃玛·汤普森的剧本让爱德华变得更生动,也给小妹妹玛格丽特加了不少戏份。通过爱德华和玛格丽特之间愉悦的友谊,让埃丽诺、玛丽安和达什伍德太太的心松弛了下来。这使埃丽诺对爱德华的感情来得自然。剧本中插入了不少书中没有的片断,做得很成功。如爱德华怎样让躲在图书室桌子下的玛格丽特出来,埃丽诺看爱德华和玛格丽特玩击剑,玛丽安看到两人在门口交谈,表情略略的转变也预示着什么。玛丽安的琴声仍旧舒缓,却无忧愁,很明亮,很清澈。然而这时编剧也不忘让玛丽安展示她的激情。在埃丽诺和爱德华之间隐隐淡淡的情愫前,她想起了为爱而死的情侣们。而埃丽诺却表示“只觉得他和蔼可亲值得尊敬”。她对自己内心的情感究竟是刻意压制还是根本无意识,我想是前者。她是个渴望周全的人,在未得到确定之前决不愿表露出来,以免给生活惹来更大的波澜。我很喜欢这个镜头:埃丽诺独自一人坐在马厩里。她在干什么?她在悄悄跟马儿说话。心里的事总要有一个解放的出口,于是她说给马儿听。这个时候爱德华突然到来,仍旧带着犹豫的口气,但在这时,面对马边的少女,他表现的,更多是一种不舍。爱德华要离开,埃丽诺的表情却几乎始终如一,那双纯净的眼睛,和微红的双颊,像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别罢了。可埃丽诺没有机会和爱德华好好告别。马厩中的这一幕也要结束。自然的生灵有着纯真、美好与善良,埃丽诺和爱德华之间也是这样。给他们的这一幕中,是一匹马,带来了许多美感。

埃丽诺也要走了,和妹妹、母亲一起,离开诺兰,去一个更偏僻的地方,寻找宁静的生活。又是马车,缓缓驶去,马车中的人却不会说出尖刻的话语来。车道上方的天空有滚滚积雨云,快要压下来。季节让室外的景灰暗,让树木光秃秃的。到达这样的地方,却是一番吵闹的景象。巴登庄园的主人嘴巴一刻也不得闲,扮演着滑稽的角色,一对可笑的人。在大呼小叫中,玛丽安却只身返回小屋。在风中,她显示出一种犟劲和孤寂。其实“情感”是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来展示的,在无声中,人物的肢体和同周围风景的融合也极可表现出人物性格。巴登别墅的生活有些苦,也烦闷。玛丽安不知道,姐姐的心里更孤独。庄园主不断拿爱德华姓氏的首字母和埃丽诺打趣,埃丽诺一小了之,心里呢,岂不是显得更加无奈和苍白?

布兰顿上校到来时玛丽安又在弹钢琴。艾兰·立克曼并不是我心中布兰顿上校的形象。但我感到,他演出了一个和埃丽诺性格很想的人物,只是更加世故。对情感克制,对现实谨慎,总是沉默,总是自己打理自己的心事。布兰顿上校见到玛丽安这一幕也很美。姑娘这回唱起了歌,悠扬动听,埃丽诺看看上校的表情,又看看妹妹,似乎能看出很多。玛丽安金色的头发和金色的衣裙,让她看上去有女神般的古典色彩。可以说,上校之所以会爱上玛丽安,这一幕极其重要。他在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最美的玛丽安。

上校的到来似乎也让天气好了起来,是该让白色衣裙和乡间花园出场的时候了。看得出,上校让这家人很快乐,生活进入了一个相对明快的阶段。悠扬的乐声中有愉快的几声鸟鸣,人们玩起了球,在午后喝起了茶点。心该休息一下,并进行享受了。可软绵绵的风吹过之后,又是什么?是暴雨,是玛丽安生命中的一场暴雨。自然的暴雨和情感的暴雨,足以要了她的命。宽广的绿色平原,突兀地生出一棵树冠繁茂宽大的树,天空极尽阴沉,平面上两个瘦弱的身影。现在可以知道玛丽安的傻了。易冲动的人容易头脑发热找罪受。她碰到了谁?威洛比。是这个人搅起了这场风暴。雨中的色彩是一种很阴的蓝色,威洛比的出现并不让人感到那么愉快,只有玛丽安觉得,生命的色彩来了——威洛比一次次地去看望她时,给她带花。

演员们表演人物的爱情,总用眼神。威洛比的眼神是典型的花花公子的形象,盯着自己的目标时,会显得浑浊不清,仿佛深深地陷进了什么,引得对方的目光也游离了起来。玛丽安的爱,很明显是不清醒的。上校看玛丽安时,是专注,仿佛还带着思考。艾丽诺看着爱德华时,是坦诚。

玛丽安和威洛比乘马车,很有意思,阳光明明大大落落地照下来,他们的马车却从地势低的阴暗处驶过,上面的人看着他们玩这惊险游戏,却是站在阳光里。又热闹了起来,随着玛丽安激情的飞升,露西·斯蒂尔也出现,这个身材娇小,神情狡黠的女子,总是穿着考究的衣服,说话时神态做作,偏偏老站在埃丽诺身边,来和她做对比。

露西笑起来很娇媚;玛丽安笑起来,带着不知所措的幸福,胸脯一起一伏,像是透不过气来;埃丽诺笑起来,很诚恳,不是稍纵即逝的笑。

所谓“姐妹俩感情上的挫折”,几乎是同时发生。威洛比德里去,让玛丽安狠狠地哭了一场。埃丽诺又担任起了安慰者,却是端着咖啡盘子,面对着紧闭的门,无奈地呷上一口,让自己也冷静。露西找她谈话,展示了城市中女子的说话风格,拐弯抹角,最终总算可怜兮兮地说起自己与爱德华早有婚约。埃丽诺的眉尖又动了一下,却仍是定定地看着露西,眼中的光芒渐渐褪去,在眨一下眼睛,一切又回来了。她始终很沉稳,面对露西的各种言语,她的沉稳,让对方反而感到一种压力。

姐妹俩要去伦敦,于是马车再次出现。天气晴朗,露西在埃丽诺耳边嚼舌头,埃丽诺却只是略低下头,默默地听。马车驶进了伦敦。伦敦地一下展现出的是一条零乱繁忙的街道,一条塞满了马车了街道。马车中坐着形形色色、身穿华服的人物,去不同的地方,带着不同的心境。

玛丽安抑制不住自己的机动——威洛比在伦敦。可威洛比却不联系她。他不再答理她了,受利益的驱使。在房间里玛丽安没个消停地转来转去,埃丽诺坐在椅子上,像稳住她。以为是威洛比拜访,近来的却是上校。玛丽安想都不想就往外跑,埃丽诺则彬彬有礼地招待他。往外跑的玛丽安,却只知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舞会的那一段很出色。很大的空间里,却是挤满了人,极尽华丽的服饰聚在一起,在这个充斥名利的空间,只想给自己占名利的一席。因此威洛比身处其中,也并不奇怪。玛丽安看到冷漠的威洛比,险些晕倒,埃丽诺领她出去,却是挤过各种各样的人,最终脱离那个带争抢性质的空间。露西也在跳舞,并且,她会一直留在那里——这也是她为什么最终回嫁给罗伯特·费勒斯的原因。

玛丽安这一回哭泣得更加绝望。她是个善于宣泄任何大喜大悲的人——挺自私,从来未顾过埃丽诺的感受。倒是埃丽诺,处处顾着她,让她成了受了宠爱的孩子般,学会哭闹。上校看望玛丽安总带着父亲般的挚爱,这种爱却不同,能让她成长起来。上校和埃丽诺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同性格的人说话,平平静静,什么事情都好解决。

有意思的是爱德华的再次出现。露西正拼命地说爱德华母亲怎么怎么喜欢自己,爱德华就来了,却半天都么注意到露西。所谓的“昔日恋人”却显得无比生疏。对着那个挤眉弄眼的姑娘,爱德华一时不知所措,只得伸出手去,挽着她离开。玛丽安仍然带着热情,对往日的好友。更有意思的是露西和芬妮的那段。两人正如一双亲密挚友讲着悄悄话,一边弄着伦敦上等妇人喜欢戴着五颜六色的鸟毛。直到露西和爱德华私自订婚的事,芬妮竟然一下子跳起,把露西一把揪到窗边,直掐她的脖子!窗子下边,却是温文尔雅,阳光照耀的伦敦街头。

埃丽诺终于忍不住了,是一次爆发吗?“你除了自己痛苦还知道些什么?”这是对妹妹最深的责备。所有的事情,一直以来都闷在心里,直到人人都知道露西的订婚,她才算松了口气。简笔下的埃丽诺并没有如此生动、有血有肉。理智的她,终于有一天红着眼睛说出了心中的话,然后抱着妹妹,再度平静下来。

马车回到乡下,路上一片阴霾。风刮得很大,把灰色刮遍了郊野。玛丽安独自散步,在风雨中,却是流着泪念着威洛比,这是最后一次,让雨把那个人冲刷得干干净净,不再出现。高烧,仿佛也是一种遗忘和获得重生与拯救的方式。上校把玛丽安送回家、请来姐妹俩的母亲、一直的守护……他做的一切,换来的是一个微笑和一句感谢。他想,阴霾,该散去了吧。

真的散去了。埃丽诺和玛丽安一起在晴朗的日子踏足原野,眺望远处的天空和景。爱德华在同样晴朗的一天来到,仍然是犹疑的语气,而埃丽诺却不再把自己的情感掩在重重灰尘之下。她突然迸出了泪水,又会在泪水中,向爱德华绽开微笑。

埃丽诺和玛丽安都改变了,她们从两个极端——收和放的两个端点,向中心位置靠拢。埃玛·汤普森在影片中这样构造,而简·奥斯汀却没有。

简·奥斯汀的创作《理智与情感》本不是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品。真正出色的是埃玛·汤普森和李安的在创作。

然而,这些创作与在创作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些艺术家们都在,安静地诉说。

 3 ) 手术刀般的改编 & 只是未到伤心处

写改编剧本通常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忠实原著怕被说木有创新,自创剧情又怕被原著党口水淹死,但《理智与情感》却是个例外。原著中前三分之一基本上是青年Austen小姐感性与理性的左右互搏,佐以第三人称的描写而对话寥寥,所以略显平淡乏味,直到第二十二回风云突变,与Edward的婚约被Lucy踢爆,故事冲突才激烈起来。这让Emma Thompson的改变有了腾挪的空间,前三分之一的篇幅占到电影的一半左右时间,Elinor和Edward的感情线几乎完全是原创剧情,将各个人物形象在故事转折前丰满地立了起来。相对的,Elinor和Lucy的心机戏部分被大幅精减,两位男主角的戏份得以增加,最有戏的那些场景都被保留了——Dashwood夫妇比吝啬、Elinor和Lucy的初次交谈、三角对峙的尴尬戏、Edward最后的自白,给人恰到好处的感觉,最厉害的是用一场舞会戏解决了诸多问题,简直神来之笔。这个最佳改编剧本奖Emma Thompson拿得实至名归。

不同于原著对理性的推崇,李安的这个版本更强调人性中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延续“父亲三部曲”中压抑感情直至爆发的传统,李安以他的方式重建了《理智与情感》的主题——被压抑的感情终将释放,看似理性只是没有找到对象表达。Elinor全程隐忍,让最后的情绪大爆发极具张力,Brandon也不似原著般平凡木讷,而是对自己心爱的Marianne慢慢打开心扉展现出感性的一面,甚至Palmer先生感性的一面都尽力去发掘了,堪称李安以细腻的风格在本片中最大的恶搞。据说李安在采访中用“阴阳”来解释了这一构思——确实,原著里的一些人物过于漫画化、小丑化了,特别是Palmer先生(影片中倒是把Palmer太太漫画化了),李安风格注入后,所有人物神奇般地一个个人性化起来,让人几乎要在看完后第一时间脱口而出——确定了。是李安拍的。其实嘛,我们学广告的都知道,几乎所有诉求到最后都是感性诉求。

哪有什么纯理性人,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4 ) 22年前的《理智与情感》,才是李安最适合做120帧的片子

世间所有的关系,本质都是理智与情感的关系,都是一男和一女的关系。


一直很喜欢台湾这一批文艺界老男人:赖声川、蒋勋、李宗盛、王伟忠,还有李安。特别想看到的一个场景是,一本《红楼梦》,赖声川编,王伟忠制,蒋勋说,李宗盛唱,李安导。

这几位的父辈多为大陆人,生下这帮四五十年代的“老人”,跑到台湾维护了中华文化的不断代。他们深知保持情怀的最好方式,是把艺术和商业结合,这两事物一旦粘在一起,像有一层502,分开各自都掉一层皮,连着则是最牢固的搭配,最后把”人情味的台湾“做成最大的文化IP。

而李安是其中最懂西方商业规则,又最深谙东方艺术中人情内核的那一个。

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成为最近中国影院和朋友圈的角儿,而英国这边却要到2017年1月才上映。我不想吐槽大帝国的“第三世界特征”,看不到新片,我就说说李安大叔22年前的第一部英语片、改编自英国文艺女神简奥斯汀名作的《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故事很简单:一个老庄园主去世,妻女四人被长子逐出庄园。靠着亲戚帮助,她们安顿于一处小农舍之中。势利眼的长嫂,很瞧不起母女四人,可偏偏她的弟弟爱德华爱上了三姐妹中的大姐艾莉诺。理智的艾莉诺尽管也倾心于爱德华,却顾及两人地位的悬殊,而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热情奔放的妹妹玛丽安娜和英俊的军官威罗比陷入热恋,情感外露的她毫不掩饰对威罗比的爱慕,甚至不顾伤害追求者布兰登上校的感情。未曾想,威罗比为人不正,根本没有把玛丽安娜的感情真正放在心上。

全片的核心就是,两姐妹如何在理智与情感中化解各自感情危机的故事。

很多人当年质疑过,一个有美国留学背景的中国导演,去拍英国女作家的作品,且不说他要怎么改编,才不能让人觉得乏味无新意,光是要Hold住休格兰特和艾玛汤普森这两个牛剑大咖,就已经是大考验。

出演大姐艾莉诺的艾玛汤普森当时已是奥斯卡影后,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出身的她亲自担任《理智与情感》的编剧;而出演爱德华的休格兰特毕业于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系,在前一年已经凭借当年票房奇迹《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拿下英国奥斯卡和金球奖双料影帝,名利双收,牢牢坐着英伦男神的头把交椅。

此时的李安,甚至还不是那个拿了两座小金人的王牌导演,还没有拍出《卧虎藏龙》、《断背山》,还不是那个无论国内外,无论普通大众还是文艺青年都对他毫无抵抗力的李安。此时的李安,刚凭借《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父亲三部曲在华语和国际影坛崭露头角,陆续拿下金球奖和奥斯卡提名,以及一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简奥斯汀的小说,基本说的是女性为追求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把婚姻作为依靠,需要导演把家长里短拍出人情冷暖的韵味,而非沦为婆媳男女伦理剧,这是《理智与情感》制片人Lindsay Doran选择李安的理由。

好的导演和作品,如同好的男女关系,是彼此成就、共同成长的。李安的东方意境,切中了简奥斯汀的精髓,而《理智与情感》带给李安的,是7项奥斯卡提名和又一座柏林小金熊,以及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导演。

《理智与情感》恰好戳中了李安的长处,他所有的电影都是关于人性中“理智与情感”的平衡,他自己的一句话很好得解释了这点:

很多西方人都不容易体会奥斯汀笔下人物感情的两面性,反倒是中国人一点就通。这与中国的阴阳相同。

这部片子,美国人容易拍得太戏剧化,中国人容易太情感化,而英国人会执迷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乡村情节,只有李安能在这三点之间画一个60度三角形,稳稳当当,没有死角,什么都不落下。

但稳当的片子容易没有惊喜,如同稳当的人不会有趣。但李安是个异类。他的稳当,不是单脚站立不摇晃,而是把你灌醉,还能让你走直线,一半沉醉,一半清醒。

我心目中的简奥斯汀风格,是轻松中带着喜剧冲突,诙谐中带着悠长情感的。如果用05年那版《傲慢与偏见》和李安的《理智与情感》相比,这两点他们皆有,但前者确实精致很多,也同样具有浓浓英国气质。同时它又有一些镜头上的炫技小把戏,大量人物特写,英国乡间全景,加上那段美到人人都在问出处的钢琴伴奏,符合所有人对简奥斯汀独特的细碎绵长之想象,又显得有视听上的新意。

直到看到李安的简奥斯汀,才觉得李安是真懂简奥斯汀,真懂女人内心小剧场的人。大量东方式的留白,长镜头,而摄影机只在该动的时候动,李安不是在表达人物的情绪,他在带入观众的情绪。

《傲慢与偏见》的导演乔莱特,虽也是个金牌导演,但在表达主角内心炽热感情的时候,叠加了一团火焰,如此直白,也就少了层次和想象。可能英国人从小浸淫于简奥斯汀之下,如同我们从小读鲁迅,我们要拍鲁迅,可能也是一副铁骨铮铮的模样,没什么惊喜。反而一个外国人,才能从人性本质去解读诠释,而非呈现既有印象。

人性是唯一无国界的东西。

简奥斯汀在世时,英国乔治四世还是摄政王。他是奥斯汀的头号粉丝,在每个住处都存有一套女神的作品,还曾写信给她,客套钦佩之余,也希望她能把下一部作品献给自己。奥斯汀很不喜欢这位摄政王,违心地在《爱玛》以一篇献词致谢。

摄政王藏书室的负责人曾建议奥斯汀写题材大一些的作品。奥斯汀如此回信:

我不写传奇。我必须保持自己的风格,继续走自己的路,虽然在这条路上我可能永不会再获成功。我却相信在别的路上我将彻底失败。

我只想写乡野的几户人家,在一小块(两英寸宽的)象牙上……用一支细细的画笔轻描慢绘。

奥斯汀远比她表面上看来的那样更具有深刻的情感。她激发读者去填补语言之外的内容。她提供给读者的看似琐屑,但其中的内涵却足以拓展读者的思维,赋予读者以各种生活场景的永恒形式。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如此评价简奥斯汀。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录,简·奥斯汀这种着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十八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当时(十九世纪初)流行夸张戏剧性的浪漫小说,已使人们厌倦,奥斯汀的朴素的现实主义启清新之风,受到读者的欢迎。

这和今天的场景是多么相似,大小屏幕,夸张肢体勉强弥补着毫无逻辑的喜剧梗。我们听着太多“中国人压力太大,需要迎合”的调调,但忘了人性永远是刚需。

《理智与情感》里男主角爱德华与女主角艾莉诺重逢那场戏,是我的最爱。这场戏里,如果他们诉说爱意,可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不说,又会走进无穷的尴尬。李安回忆,这场戏是他与西方摄影师及演员争执最大的一场戏。按照欧洲人的惯例,这种内心戏满满的情节,需要通过大量演员的特写表情和动作去表达,镜头要细节化碎片化,最好再通过一些小物品的特写,来烘托这种情绪。

但李安的东方智慧在此时起了作用,他坚持做减法:长镜头,远景。如果只是想象,我们会觉得这完全无法表达“相爱却不能爱的纠结”,但看完全片,才能体会到如此处理的牛逼之处:说浅了它保证了观众情绪的连贯性,说深了,碎片化镜头会让观众对那种痛苦浅尝而止,但长镜头,能让观众把自己的经历和情绪带进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李安自己在《十年一觉电影梦》这么说:

我要尽量模仿学习西方,但如果又和西方一样,不但拼不过,也无新意。所以我开始注意如何运用影像、情景,去反映角色的内心风景。

120帧,一切如身临其境,同时也会打破电影感。如果用来做夸张喜剧或者科幻史诗,本来架空于真实生活的东西,被120帧变得可真实感触,未必能让人觉得爽;唯有家长里短、人情世故里所有的表情和情绪被120帧放大,才能直指人心。

所以120帧,只有李安能做,或者说只有他应该做。而《理智与情感》在人、景、情上的细腻精到,是最适合120帧的。

李安对这唯一一次受雇当导演,是如此评价的:

我其实觉得制片方选择我导演这部片子还蛮有眼光的,他们可能是从《喜宴》和《饮食男女》中看出了我的两面性,和简奥斯汀文字中悲喜交集的气质是接近的。

李安在拍摄《理智与情感》之前,就是以父亲三部曲扬名。家里那点比柴米油盐稍微大点的事儿,却烹饪出最深的处世哲学。所以其实简奥斯汀和李安是同一类艺术家。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耳边正在放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年轻的时候喜欢听肖邦、李斯特之类的东欧激情少年,现在越来越爱巴赫,尤其是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简单五六弦,人间三四事。

男女有二,人性唯一。

世间所有的关系,都可以这么解释。

世间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接近的。

 
深度英伦文化公众号 @米字橙 (ChengziUK)

说一段英伦岛国的非同寻常
过一种如花在野的自由自在

 5 ) 你好,爱德华

爱德华何许人也?

爱德华是简小姐名作理智与情感里姐妹花之埃莉诺.达什伍德的钟意对象,因背负婚约,不得不隐压对埃莉诺的爱情,苦己害人,一本怅然若失恨情账直留到书末方才澄清。我长久以来,把爱德华视作“影子绅士”,他既不如风流倜傥的威洛比疾烈如火,又难比默默坚守的布兰登上校那样相伴左右,温热如茶。统共没几次出场,一大半事迹不过妇孺流言八卦,而且每一回现身都突兀驰来,尴尬退走,徒徒加重沉郁砝码。

我与他很隔膜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实我对这本书本身不够熟。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它,从一开始即硬听下来。念书时给自己加的英文听力餐,一早变了教条款,大概总比不得信手闲翻情味浓郁,只求耳朵巡捕,字字通达,倒完全忽略个中血肉之躯,何况特别飘忽的一位。几个月前忙于K书,夜深难眠,挂上耳机又听一遍,达什伍德家二位小姐之间醇厚亲情常让我眼热,而爱德华兄,依然被我虚化为睡前背景音。看了电影奥斯丁小姐的遗憾,反而久久咂摸亨利家佣赞扬理智与情感一节,说最体谅爱情的人才写得出,有此禀赋已是上天眷顾,不枉此生了,随后翻箱倒柜竟找不到这本我印象里贴身的小本本,查对单子,发现原来也还在上海,于是只得将就维基百科给的PDF过两页瘾。

不过计算起来,这位缺席男一号之所以朦胧,不赖我单方面责任,简小姐自己也“难辞其咎”。记得我某晚听至爱德华初次拜访诺兰达什伍德家,差一点就要从床上跳下来。写法间接减省得无以复加,仅止于达什伍德母女、姐妹的深谈,前者赞扬他为人同其姐姐--达什伍德家法律上现任女主人:吝啬势利、薄情冷血的范妮大相径庭;后者讨论他是否才华洋溢、英俊潇洒,姐妹各执一词,妹妹分分钟套得姐姐真心话。至于他如何出现于诺兰老宅,做客期间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并无详细交代。

对照一下,我不能不钦佩十余年前李安执导、爱玛.汤普森编剧的同名电影为具象爱德华这个人物所做的尝试。简小姐把爱德华的戏份推压到达什伍德家被范妮撵走,落户于遥远的巴腾山乡,二小姐玛丽安情场落马之后。她苦苦盼着情郎威洛比回头,甚至将马背上的爱德华错认作他,视线清晰的瞬间,一腔热情遭遇灭顶寒流,聪明的简小姐拐宕一笔:那个时候,也唯有爱德华是可以被原谅的,在玛丽安心中,他的到来,以及或可给姐姐的真挚幸福,不啻于为她无力挽留的破裂爱情灌注象征性延续。于是她又哭又笑,笑中含泪,这是非常感人的一个细节。由此自然带入为期一周、爱德华的发言、神情、心境,而此前他的形象,只有侧绘素描。书里面如此布局完全没有问题,倘若搬上银幕,真空的前情,几乎未提供任何可以依据的画面或对白,可以说,就只好担当一具人骨图。

更早一点的影剧版理智与情感,在这个节点上的处理是很机械的,不过把埃莉诺和玛丽安讨论中、爱德华平板无趣故此对阅读毫无建树的朗读方式重复一遍。而李安版,爱德华自一开场就能稳稳扣牢观者心旌。达什伍德伍德太太替缺席的幼女玛格丽特打圆场,说她不习惯见生人,爱德华就回应,他自己也很害羞的。姐姐范妮强行挪用了一间达什伍德姊妹房间给弟弟,询问他窗外风景可好,岂料他早已换入偏厢客房,转而含蓄称赞房间对面view很好,马厩保养得宜。玛格丽特躲在图书室里,他就与埃莉诺聊地理,把桌底下的学问家引出来。他为玛格丽特扮剑客,听得懂玛丽安的悲怆钢琴,与埃莉诺无话不谈,他有感情过往,几欲倾诉,戛然而止。这十几分钟戏,交由发音磕巴、步履谨慎、略略外八字的休.格兰特处置,他没有我所认识的牛津人那样滔滔,一直以一种迟疑而保留的状态表演,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严谨呼应简小姐为爱德华贴的标签:不善辞令、矜持拘束、诚挚体谅、有闲云野鹤之意,羁绊于母系冀望中。

断续看这部电影也颇有几次,每到爱德华初出场,和之后因达不到玛丽安要求的激情朗读而抹眼搓鼻一段,总会哈哈笑出声,暗叹幸甚,简小姐尚有爱玛.汤普森及李安这样熟悉她的浅荡喜感的出色知己。

加血加肉的戏码延续到故事重心移位到伦敦。爱德华上门拜访达什伍德姐妹,一进门又撞见与他曾私定终身的露西.斯蒂尔小姐。简小姐形容他的错愕,扭头就走的念头和单刀赴会的莽撞一样强烈。若非考虑到旧爱新欢集齐,确实是个exceedingly foolish场面,我听到这里,不猛力便按不下笑意的。书中又掺和了不明就里穷搅局的玛丽安,以爱德华坐立不安、草草告别为句点,讨人厌的露西则一定要挨到他离开了再退场。李安版此处顺势一拧,编派爱德华推说要回去范妮那里,露西即跳起来问可不可以请他护送,她也碰巧要去问安。诸人各怀心思、眼神微妙互相拉锯,休.格兰特看样子哑巴黄连,恨不能一头撞死干净。就薄薄一转手,剧情骤然升级,显见编剧功力,又格外强调爱德华之命里煞星,有苦难言。

07BBC版理智与感情时限上比李安版充沛得多,爱德华的戏份可以从容照搬原著,原著白描的地方,则很明显推敲过李安版,比如马厩说、灰尘遍布的图书室、爱德华对自己的性格剖析、与达什伍德一家交情、被露西.斯蒂尔胁迫离开等等。我在知晓剧情甚至对话的情形下看电影,往往非常挑剔。理智与情感的电影改编,却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受,尤其当我意识到原著本身的扼要部分有可能招致空白图像时。因此我总有一点温暖,在这样多跟风、以为换几套长袍编几顶发式便可号称简小姐经典剧目之中,到底还是有精雕细琢的良品,有真正原意帮她焕彩的简迷班底。

我对爱德华的一点认识,大抵也得益于这期老制作。当然,故事还得具备时代性,书里的求婚环节,埃莉诺喜极而泣,飞奔出门,愣愣爱德华缓半拍才会意直追,此后他由激烈到踏实的情绪转变,简小姐又曲笔绕过。电影不可以这样慢调绅士,哭完了就得抓紧告白,李安版如此,07版也如此。这也是包括我在内许多简小姐读者泪腺莹润的段落,在我,耳朵同目力传递一般讯号,直抵水渠。

不过现在,为埃莉诺欣喜倒在其次,我更容易心疼她背后的简小姐,芳华正茂写得如此干净清爽故事,一直待到三十好几才小范围发表。她对一切的隐忍,更加久长,为什么连一个憨憨木木、正直如朗月清风的爱德华都未曾出现在她明净的目光里,不能由她缓释心情后,微笑问候一句,你好吗,爱德华?

图文请参考博客:http://ciyunw.blogbus.com/logs/43335034.html

刊于《上海书评》2009年11月29日

 6 ) 可贵的理性

建议所有未婚的,并想要结婚的男性女性,都要看一看简奥斯汀的小说或者电影.

前段时间工作那么繁忙,每看到由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还是会忍不住, 一直看下去, 哪怕已经很晚了, 明天要上班. 剧情很平常, 就象你邻居的老人向你说故事一样, 精彩在于它的台词, 对人物细节的刻画, 无一不透露人生的智慧. 时间虽然过去了那么久, 很多东西都日新月异, 但唯一不变的是人性. 正是这一点, 让她的作品日久弥新.

对于另一半的选择,不管你是最终要不要结婚,都无疑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选择之一. 对女性来说, 甚至被赋予第二次命运的意义. 第一次,是你的出生. 第二次, 是你的婚姻. 遗憾的是,从小到大, 我们都几乎很少接受这种情感教育, 爱的教育, 婚姻相处的艺术,选择的艺术,只能靠自己从自己的父母亲,身边的人自学或者自己去摸索.

男生还好一点, 女生因心理生理的特点,则从小被宽容,被引导, 普遍更加得情绪化, 更加感性. 简·奥斯汀最宝贵的一点, 是向广大的女性朋友指出理性的可贵. 用用你的脑子去思考问题, 而不是凭感觉一相情愿的以为对方怎样, 这个世界怎样. 婚姻怎样. 整个世界不会以你的个人意志而改变. 特别是不要被对方的外表, 甜言蜜语所迷惑.

反之, 对男生一样, 要不然就会落得老婆跟人私奔的下场. 私奔,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是很恶劣, 丢人的事情, 整个家族都会以此为耻. 现代的社会环境虽然已经比过去宽松很多了, 但能避免的伤害还是尽量避免吧. 作为普通的个人, 要接受的困难挑战已经不少.

这种可贵的理性, 帮助你make a good choice and make a right decision. 当你长大成人,就要独立的面对这个世界的残酷和危险. 学会正视困难和挑战, 不做任何幻想, 认识自己, 认识人性,依靠自己, 做出选择,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选择的后果.


简·奥斯汀是个现实主义的理想者.看她的作品,你总是很庆幸,女主角男主角也许会有一段短时间的迷失,但最后总能发现真爱,并与真爱结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现实与理想的平衡.所以,琼瑶的小说能迷倒一代人, 但简·奥斯汀的小说却能成为经典, 受到几个世纪后的人们的喜爱.  


什么是真爱呢,

"没有委身的爱都是自恋,不能把金钱给出去的爱不是爱,不把时间给出来的思念不是思念,不说出来的同情,不是同情。
爱妻子的意思,就是和她在一起。"

引用南方周刊的撰稿人,影评人王书亚的话,这就是真爱,付出时间,关心,金钱, 取她做妻子, 尊重照顾她的感受,善待她的家人.这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你就能一一体会到. 

说的严重一点, 所有追求爱情幸福,婚姻幸福的人,看看简·奥斯汀的作品吧. 









 短评

原作反复阅读过多次,今晚才第一次看了电影。我想要的终身伴侣便是布兰登那样其貌不扬、稳重宽厚的守护型的老男人。何况这次还是斯内普呢(≧▽≦)【我又花痴了】~最后一幕婚礼时小感动了一把。

6分钟前
  • Arch-Murder
  • 推荐

真是只有中国导演才能吧简奥斯丁拍成八点档啊。艾玛·汤普森编剧,真牛。李安老师确实拍了一部“优等生电影”,处处精到挑不出毛病,尤其细节调度真是完美,或许这样才显得匠气太足。说来要拍红楼梦还是得请李安。

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B】最后,情感至上的妹妹懂得了理智,理智至上的姐姐释放了情感。

12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我始终觉得理智与情感比傲慢与偏见好看得多。(Grant在这里时不时有种张宇的即视感...

13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奔放再奔放,最后安静下来;隐忍再隐忍,最后爆发出来。

1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想象不出来是李安拍的

18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每一个段落都拍出了极度饱满的情感,絮语与尴尬是无比零碎的内容,但反而比推动故事的关键情节更好看。想到是一个华人导演上升时代的作品,更五体投地了。

22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本来书我就不喜欢,我不明白为什么一群乡下女人找丈夫也能成为名著。好吧,whatever,估计那个时候的英国人没什么其他事情可做。本来可以一个半小时解决的电影,拖了两个多小时。嗯哼。

23分钟前
  • 禾口角刀牛
  • 较差

“既然你去不了大自然,我把它带来给你了” 原故事太棒,剧本改编太棒,双膝献给简·奥斯汀和艾玛·汤普森,看的过程甚至都会忘掉这是一部“李安”导演的作品。角色众多、轮番登场、好戏连连,爱在英伦庄园下缠绵蔓延,真心会如意、隐忍有转机、等待换回报。“爱是炽烈、是燃烧”

2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每个角色都诠释得十分到位,能让人内心恬然的影片

26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英雄救美不可信,绅士温情方为真。……“某些程度上,我可能比今天的英国人更懂得十九世纪的英国,因为我自己几乎就在这样的封建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当然,冷幽默感,体统观念,以及社会规范是不同的。但自由意志的社会压迫的本质,我成长于斯。”——李安

30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温肥在雨中背14行诗的镜头太美了

31分钟前
  • littletwo
  • 还行

啊,我真是喜欢这种中年美大叔和小loli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桥段呀。。。

32分钟前
  • 我坏故我在
  • 推荐

说变心就变心 哪能是真爱

35分钟前
  • yezzi
  • 力荐

此生得一上校足矣

36分钟前
  • Yolanda
  • 推荐

李安从来就不是一个天才,天才也大多不屑于探究普通人的情感。他只是一个极其“人性化”的导演,用他温和与包容,细腻而深刻的语言逐渐打动你,让你明白“人性”的真谛。

39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最成功的一点,李安立体化了"Sense"和"Sensibility"这两者的形态。而姐妹间纯粹的感情连结使二人共同渐趋中值,这其中的情感涌动异常动人。汤普森最后那一哭诠释得完美,一扫之前偏重的舞台感,精彩极了。

42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看到一半就想起了《傲慢与偏见》 简 奥斯汀内心有一种未了的情怀

44分钟前
  • 推荐

那时的温丝莱特年轻,迷人,有着最单纯的美丽。受过爱情挫折的上校站在门外注视着优雅的玛丽安弹钢琴唱歌,专注,深情,这一幕真是美好。

46分钟前
  • 推荐

“Emma不仅在电影里做演员,剧本也是她写的。那年,她凭此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颁奖典礼上她假奥斯汀小姐之口评点众生,睿智迷人。奥斯卡从来不吝啬它的灯光,因此在舞台上Emma Thompson不需要用十四分钟的时间来铺垫她的风华。而Kate Winslet那时年轻的不可思议。”

48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