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正片

主演:波姬·小丝,卢·戴蒙德·菲利普斯,斯科特·格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5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1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2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3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4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5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6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13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14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15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16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17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18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19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失踪的女人 上(国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俄勒冈州的女人消失了。她留下了一支黑玫瑰和神秘的字条,上面写着:离去但没遗忘。更为神秘的是她的失踪和这张字条反映了多年前发生在纽约的一系列谋杀案。现在,一个男人被控告有罪;一名私家侦探失踪;一名警员知道的比这神秘女人还多;还有一名强悍的女律师陷入了一个充满奸诈、报复和多重谋杀的迷局中……在火山下1984机动部队—伙伴受害者/嫌疑人哥哥的爱人神犬出击咒乐园爱的承诺神画奇踪致命钥匙第三季超模教练红色欲望灰色灵魂布朗夫人的儿子们电影版骤雨讹诈我的神烦腐妈盲女惊魂记毛骨悚然撞鬼经急诊室的故事 第二季你睡着的时候渔家女束胸黑色邮差夺魂异阵图四人餐桌监狱的公主大人魔鬼任务1997别样的幸福一个都不能少1999碧血苍穹杀人曲英雄威尔真实的谎言第一季且行且珍惜我让最想被拥抱的男人给威胁了枪王 (粤语版)想吹口哨我就吹老房之秘金手指2023泡菜

 长篇影评

 1 ) 英國紳士下樓吃飯需要換大禮服……

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原來看完才知道前面老太太和屋簷下演奏人的關係,爲什麽演奏人被殺了,為什麽愛麗絲的頭被砸,絲絲入扣緊密聯繫,黑白電影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特效,沒有浮誇的表演,但總是吸引人的,我想知道後面那兩個人有沒有看成板球比賽,最後驚訝又是在驚訝什麽呢?英國那個時期流行穿三粒扣西裝,粗花呢大衣很流行,女人也穿皮草大衣,捲髮帶髮夾,胸針,包頭巾一樣的帽子,英國人男女都拿手杖,男人喜歡氊帽,紳士們下樓吃飯要換black tie,非常講究的穿衣,失蹤奶奶的衣服描述很具體,粗花呢,燕麥色帶點棕色,有貼袋的外套,圍巾,氊帽,棕色的靴子,裡面穿襯衫,襯衫兜裡有藍色小手帕,女主角的衣服是棉布材質的嗎?裡面有墊肩,短裙,短靴,圍巾特意的系法可以露出logo非常講究的電影。

 2 ) 《The Lady Vanishes[贵妇失踪记]》

http://axinlove.com/2012/02/the-lady-vanishes/
《The Lady Vanishes[贵妇失踪记]》
by @xinl.ve 120202

Movie Rating:8。
电影的黑白抹去了《The Lady Vanishes[贵妇失踪记]》在彩色片时代应有的俗艳,恰巧才看了《Vertigo[迷魂记]》,然后对比因技术进步导致大导演Hitchcock不得不适当用心于他的舞美老本行。在黑白片的世界,他不需要太过关注于他的金发女郎的风情,那种需要由精致化妆,恰当的服饰以及能够素面朝天的容颜所制造的媚人气质。Kim Novak[金·诺瓦克],《Vertigo》里饰演贵妇和普通女职员的对比可谓明显。实话说,Kim Novak的底子并不属于那种精致的美人范畴,她需要通过化妆才能成为贵妇人,反之,她则是一名穿着老土的普通肥硕妇女。彩色片时代来临后,导演Hitchcock的镜头总是色彩绚丽曝光十足的范。他的宠儿不仅是金发女郎、英国绅士,还必须那种极为漂亮的人物,譬如本片之中的Margaret Lockwood[玛格丽特·洛克伍德]、Michael Redgrave[迈克尔·雷德格瑞夫],端庄优雅的女性和英俊时髦的绅士。

暂且将导演喜爱俊男美女的疑问搁置,回到本片。因雪崩困在小旅店的众人已经构建了惊悚、悬疑或恐怖片的氛围——幽闭空间,莫不相识的众人、男女主人公——不过,更喜欢坐火车的导演只是介绍了各路人马后,就让他们都安稳地登上了离开的列车。有些诧异的安排,感觉在旅店段落在整个影片之中显得过于复杂和精细化。此段的安排,已经不属于电影艺术所能解释,而需了解因为导演钟爱某段奇闻[注1]而希望本片从被雪崩困住的小旅店开始影片的个人愿望。

另一个让人诧异的环节是看完小旅店的段落后,找不到电影的主角!!!在后来知道是年轻的男女为主角,通过他们的感知去感受列车上的情况。在旅店的时候,开始时好似店主,接着是英国的那对父子,然后是年轻女孩,又在某一段的时候转向老妇人,老妇人又因为楼上的跺脚声和年轻女孩产生交集而致引入流浪的音乐人。不多的时间内,电影周游了后来参与事件的主要人物,更多的笔触用来插科打诨些滑稽的笑料而非严格的塑造人物。毕竟Hitchcock的电影角色本来就不太具有鲜明的性格,而所谓靠主角串联电影剧情的做法,那也是后来好莱坞剧情片形成的电影观众的思维惯性。让女主人公早早死亡,《Psycho[精神病人]》那样,也不是没有干过。

进入列车飞驰的时间,也就逐渐开始感受Hitchcock的特征悬疑。正如追问“The 39 Steps”究竟是什么东西等一个疑问一样,在导演的电影之中少有需要剥洋葱或者玩俄罗斯套娃似的戏码。我就布了一个机关、一个关口或一个谜语,你能早早猜到了,那我的电影之于你也就没有太多的乐趣。不同于后期所言的“麦格芬”,“老妇人不见”是一个具体可以触摸的事件。在这样空间巨大的列车上,要藏起一个人其实也很容易,《North by Northwest[西北偏北]》的最后,男主人公就是从火车包厢的行李架上溜出来与女主角欢爱一场,一个人在火车上失踪了的谜题就摆着那儿,等给个合理解释,告诉观众人间蒸发是的确可能存在。

越来越明确感受电影的悬疑风格时,我也像个顽皮的小孩,悠哉悠哉地看导演如何去圆那些信口雌黄留下的谎言。恶作剧般期待导演最后捅个大窟窿,然后亲身出现在银幕给大家鞠躬道歉说:因为太过唬烂,连自己都编不下去了!与女孩Iris同包厢的角色要么被收买、要么与反派沆瀣一气,他们合起来欺骗Iris,非常说得通。两个英国佬怕停车耽误时间(电影交代他们做出决定的段落真是有意思,属于他们二人无心之中听到女孩可能要拉闸停车后临时起意),他们说没有看见老太太也是可以接受。那一对婚外恋男女中的男士因为顾忌身份曝光,同样拒绝表示见过老妇人而避免为Iris作证,自然是更容易被接受。火车上的职员一直配合医生的工作,他们的屁股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放在哪一边。

就这样非常简单的大谎言,非常直接的大变活人,Hitchcock的俊男美女怎样去戳破,观众又能靠什么揪住Hitchcock的小辫子?修女的高跟鞋应验漏了马脚的老话,逐渐拼凑的证据再加上敌方阵营关键时候的倒戈,这才把严密的大变活人把戏揭穿,之前严丝合缝的因果好像真找不到什么漏洞。丢两个问题:老妇人在小旅店丢下的硬币,特写的用意何在?火车玻璃上的FROY被谁擦去了?

注1: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88179/的第一段内容。
The.Lady.Vanishes.1938.PROPER.720p.BluRay.X264-AMIABLE

 3 ) The Lady Vanishes

伏笔

啊这!我磕了

光影

万花筒一样的眩晕效果

神情

火车进站的轰鸣声,伏笔加不祥预感。以及这两个英国男人hhhhhh天天在那想球赛

构图

构图

构图

构图

构图

伏笔开始起作用

构图强调了酒杯

胖!居然结尾才出现

2020.3的影评(凑字数):

刚开始觉得前面的铺垫未免也太长了点吧,后面才发现是交代了有用信息的,和The 39 Steps一样,开头呼应了结尾。到半个小时左右吧,女主角发现和她一起上车的老太太不见了,而且所有人都说没见过老太太。这个地方我也很犹豫了,是不是女主的幻想呀,即使有茶、方块、窗上的字等等证据,我还是觉得女主可能是脑子被砸晕了导致的,但这就太平淡了。Hitchcock的片,应该不会有超自然的因素,所以应该有大阴谋。 才发现女主被砸中头是因为过去帮忙,本来他们要杀老太太的。还有火车上,刚开始大家都盯着女主这一边,原来都是一伙的。 刚开始看男主,觉得男主好讨人厌啊,一副小混混做派。在火车上的时候我一度怀疑男主是始作俑者。这种片子看多了谁怀疑。然后慢慢才发现男主勇敢、有担当、善良。所以不能太片面地看一个人。

 4 ) CC标准收藏海报赏析 · 贵妇失踪记

我们的电影足迹又来到了更早的年代。这些古早的作品往往有着更清晰的结构和要素,虽然情节单纯但是构思巧妙,因此常常能带来更舒适的观感。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1899-1980)代表作:《惊魂记》《电话谋杀案》《后窗》

《贵妇失踪记》是英国(拥有英美两国国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38年的电影,属于他的早期作品,是希导离开英国去美国发展前拍摄的倒数第二部电影。标准收藏编号0003。

电影灵感来自英国作家埃塞尔·丽娜·怀特1936年的小说《车轮旋转》。故事讲的是1890年巴黎世博会期间,一对前来旅游的英国母女下榻在一家酒店里。当晚母亲突发大病、高烧不退,医生诊断后让女孩到城市另一头取药。女孩回到酒店后,前台和服务生却都说从没见过她,并声称她登记的房间早有客人入住,并且墙纸和摆设也和她入住时完全不同。所有当事人都对发生过的事情一无所知,好像一切都是女孩的幻觉。后来在英国大使馆的协助下,真相终于大白——

原来母亲染上的是传染性极强的鼠疫,医生知道她命不久矣,于是故意支开女孩,秘密将其母安葬,同时酒店迅速将房间改头换面,制造女孩记错的假象。而这么做的目的竟然是担心鼠疫的消息走漏会吓走所有游客。希区柯克对这一段轶闻十分着迷,还将其改编为1955年电视剧集《希区柯克剧场第一季》的第五集《无影无踪》。

这部电影的背景设定在二战前夕。前半部分的场景是中欧的一家山村旅店,以两位英国绅士的视角讲述了他们的火车因大雪延误而不得不在人满为患的旅店里凑合一夜的经历,引出了年轻多金的女主角艾瑞斯与风流浪荡的男主角吉尔伯特以及即将失踪的身为音乐教师的弗洛伊女士之间的邂逅。这部电影的标题有一定的误导性,中文标题更甚,因为女主角艾瑞斯较早登场且出手阔绰,会让人先入为主地以为她就是那个即将失踪的“Lady”或者“贵妇”(虽然她出场时没有结婚,但已有未婚夫),而老年的弗洛伊女士并不显得富贵,所以直到她失踪,电影标题才明朗起来。

后半部分的场景是火车上,这时的主视角已从两位英国绅士转为女主角艾瑞斯了,她与弗洛伊女士结伴而行,并一起在餐车里喝茶,可是当她一觉醒来,却发现对面的弗洛伊女士不见了,更奇怪的是,所有应该见过弗洛伊女士的人都否认见过这位老妇人。列车上的脑科医生哈兹则声称艾瑞斯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受害者。只有男主角吉尔伯特帮助艾瑞斯寻找线索、揭开真相。原来弗洛伊女士掌握着一段由音符传递的密码,需要传递给英国政府,哈兹博士则为敌国工作,一手策划了这场阴谋。

正式海报使用明黄色的字母搭出一个火车头的样子,女主角正细呷一杯香槟,取自电影第10分钟左右,艾瑞斯和两位女伴举杯共饮的场景。

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分别是女主角、男主角、哈兹医生和弗洛伊女士扮演者的名字,底下则标出了电影基于Ethel Lina White的小说The Wheel Spins改编而来。除了颜色鲜艳、对比强烈,字体设计吸引眼球外,正式海报并未提供有关电影情节的信息,整幅海报乏善可陈。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CC重绘的海报。这版海报借鉴了1940年代电影在瑞典上映时的海报。我们可以看到橘红的主色调、火车剪影以及车轮激起的雪花都是一致的。可惜瑞典海报的设计思路并不清晰,在海报上进行了无意义的场景堆砌,字体的选择和文字的排版也比较随意。

我们再来看看CC是如何精修这幅海报的吧。

首先去掉了所有的场景图和文字,并将海报水平翻转;其次为了突出火车这一主体,将火车放大了一些,并去掉了起干扰作用的电线杆;在上半部分的空白处,使用了修长且与火车行进方向相反的立体字,在尽可能填充画面的同时让画面更具平衡感;在火车的阴影下使用了粗体的黄色文字标注导演,相比瑞典海报的小白字,增强了海报的稳重感;修饰标题和导演用的是统一的花体字,为海报添了一分协调;最后将正式海报中的女主角呷香槟的场景隐约浮现在海报右侧,并调暗了画面亮度。整幅海报的观感既充实又不拥挤。

还不止这些,请你仔细看火车头上飘出的白烟,其中竟藏着一串音符,这串音符正是希区柯克电影里重要的“麦格芬”(MacGuffin)。

麦格芬指的是电影中可以推进剧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标,但是希区柯克也曾说过“麦格芬其实什么也不是。”

因为它的存在,让观众相信主人公(也就是自己),需要追寻一样东西,电影情节因此有了一个推动力,导演得以将场景、人物组织起来,观众得以沉浸于电影之中,重要的是观众享受的过程,而不是它到底讲了什么。这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种电影表现手法。

正式海报没有很好地描述电影,设计样式过分卡通化,与电影主题格格不入,不算一张成功的海报。CC海报在瑞典海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巧妙地融入了正式海报中的元素和麦格芬,绘制出了一幅内容与美感兼备的优秀海报。

这期的《贵妇失踪记》海报赏析就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大喜骑士。

 5 ) 没有标题只是短评写不下了

用一节车厢的故事描述了政治是怎样影响普通人的,明显的是老妇的间谍身份带出了掉包计,让其他没有参与阴谋的人也卷入其中;暗面却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法官、情妇、板球迷……出于各自的私利「瞒报」、「谎报」导致火车走到「调头」这一步,并差点把全车厢的人带向绝路的故事。

而为了留低谍战的悬念,开头的铺垫积极强调着日常性,最巧妙的地方是第一场人物戏便是两个英国绅(嘴)士(炮)在高谈阔论登报内容,却丝毫不提事件本身——一直误导观众他们是在讨论英国政治的局势变化,直到一通伦敦打来的电话中我们才从对话得知原来只是板球的结果,然而当时画面却还着力于展现他俩抢接电话时的滑稽,并且顺便嘲讽了美国人看不懂板球因为不懂比例,也就是说,刚刚揭开的板球谜底似乎只是一个不经意抛出的附加信息,反倒让观众在心理上产生「是我多想吗,看来这个故事和政治没什么关系」的错觉。

另一边厢,女主的入画活脱脱一副贵妇模样,她也确实是一个准嫁的新贵妇。当然,翻译加强了这种误导,我们不会把贵妇套用到絮絮叨叨的幼儿教师身上,但用Lady叫她也可以,尽管她仍旧是不起眼的那个。不过这里除了类型片的误导之外还有一层脉络,乐观、坚韧、善良的贵族精神通过这个拯救的故事由老贵妇传承给了新贵妇,而贵族本身也在这个事件中完成了自我的拯救,看看她们周围的乘客们是如何地作茧自缚便知。

而希区柯克的「桌面下的炸弹」理论早已被引用无数,在这部影片中,"FROY"是最揪人心的一颗炸弹,观众知晓它的存在而戏中人不知,焦急地等待她们发现却在发现的一刻迅速消失,希胖狡猾地限定了爆炸的范围——仅被女主一人发觉了。当然也有很多搭桥功夫没练到家的时刻,这比结尾蹩脚的枪战戏更令人啼笑皆非,比如被黏在车窗上的哈兰德的茶包未免也太过巧合,甚至有反派爪牙突然良心发现的烂梗,即便借喜剧片的便车给出「英国人不杀英国人」的动机,也不足以补救,但给人物转折蒙上一层民族情绪的纱布也比明目张胆的「良心发现」设计高明太多。

火车、旅馆、失踪仿佛是阿婆小说的经典场景,中间通过女主莫名被砸了一下脑袋,从全知视角切换到掺入不确定叙事的半主观视角却是希区柯克的创造;对火车和旅馆的空间运用也比其他几版改自阿婆小说的电影好很多,像从女主伏在车窗上观察平移到法官和情人的车厢,布拉纳2017年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还在用; 以德国表现主义手法展现月色下的吉它手被谋杀,硬币躺在地上的画面; 佛洛伊女士在车窗上划出"FROY"字样是因为火车鸣笛声导致两人无法对话;以及吉尔伯特和亨德森小姐在病人房间外猜想案件可能性时,两人移动到离镜头更近之处,画框和狭长的车厢通道在四个面上框住了两人的脸,而此时正是她们最接近真相的时刻……它们全关于一个导演的捕捉力。

 6 ) 观希区柯克《失踪的女人》(The Lady Vanishes)

演员的表演技巧很引人注目。非常多的小细节,使得一些平淡的情节变得很丰富。

很有趣的精神分析题材。近百年来其实真正的电影题材变化并不大。

很多丰富的符号,很适合做分析。

用喜剧的方式处理这个题材很有意思,希区柯克的创造力和幽默感。

能够用低成本讲好故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确实是杰出的能力。

 短评

希区柯克电影的男女主角总有一种能够天生既有的侦查能力,带领观众进入到他们的世界。这个世界,即是从日常生活到国家阴谋的悬疑重重,但也像是一场两人之间的福尔摩斯游戏。

7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结尾的枪战片跟开玩笑一样,不过考虑到那是1938年,就忍了。希区柯克女郎永远都那么美。这是为数不多的政治爱国主义教育片吧,但仍可以拍得饶有兴趣,想想那时候我们在干些什么。

10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一开始以为是爱情片,没想到变成了推理片,推理推理着,又变成了动作片,一通噼里啪啦枪战之后,又变成了谍战片!!!你以为谍战片就完了吧,其实它还是个爱情片!!!哎希区柯克最后那个拿着还有一颗子弹手枪的军人是怎么给解决掉的你怎么也不说一声啊!!!

15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还行

四年前我在看《空中危机》的时候,觉得这个构思好新颖,尤其是飞机窗上哈一口气后出现的图案,巧妙极了,结果,整个故事和创意原来来自七十多年前的希区柯克.....

19分钟前
  • qckf2001
  • 力荐

噗,Michael Redgrave拿着烟斗,戴起了猎鹿帽……

21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贵妇失踪记》里真正的麦高芬是其中的心理学因素,“弗罗伊”太太的失踪实在无法不被看作希胖对心理分析鼻祖的善意嘲弄。影片在中段极力在心理学方向进行暗示,即将结婚的女儿绝望般地寻找着母亲。后段电影倏忽演变为政治色彩浓郁的惊险片,各种元素都极尽过火,结果枪战戏反倒文明得好像君子间的决斗。英国人对于这片的偏爱大概缘于影片里的英式幽默,拿自己国家开了涮之余,倒也没真的伤了和气,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同仇敌忾地一致对外。自我批判得如此不彻底,难怪本国观众会喜欢。

2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轻喜剧悬疑片,车厢里动物的反应,万花筒般的叠化效果。前半部分的喜剧铺垫,中段悬疑走向,直至最后的枪战无不恰如其分。

28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挺扯淡的一个片子,但是挺好看的,而且很喜剧,车厢里面的动物实在太可爱了。这个时候的希区柯克味道还没有那么浓。但是政治讽刺很强。

31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谍战片混合喜剧因素,悬疑成分略少,不过并不妨碍希胖使用一贯技巧——麦高芬的设置,火车飞驰镜头的拍摄,对英国人的嘲讽,政治上的语焉不详(这些元素即使到了美国以后,仍使用十分频繁);结合时代特色,依旧好看。

3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这一对太萌了,说是我最喜欢的希区柯克CP也不为过:你打架的时候我上去咬对手,你当福尔摩斯我来当华生,历经艰险终于见到周四就要和他结婚的未婚夫,却怎么也不能和你分别,Gilbert,you heartless,callous,selfish,swollen-headed beast!

34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好好看啊,中间段格外精彩,各种人物的内心描写也好厉害的。希胖的片子老少咸宜体现在每部里面都有美女,这部还紧张里面带点幽默

3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Yes, you heartless, callous, selfish, swollen headed beast. -->你这杀千刀的!

36分钟前
  • 还行

胖子你太可爱了!!!小儿女忙里抽闲谈恋爱我最喜欢了!

37分钟前
  • Chaall
  • 力荐

轻喜剧类型的悬疑,哪怕紧要关节处,也不失愉悦轻松。但整体时代背景却给人焦虑和危机感。黄金分割的典范:前头三分之一伏笔部分从容不迫,才能到失踪案后的三分之二部分令人屏息,节奏感和比例感绝佳。

38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24分54秒时就已经伸出的双手,却要等你看完全片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以嘈杂(多语言)旅店开场,交代了各主要人物性格,在火车上故布疑阵、悬念贯彻始终,将政治阴谋和平常生活完美融合,以喜剧化的表演和事件安排、展示了一种令人害怕的图景。拍于二战(欧洲战场)还未爆发时,其预见性令人惊讶。

41分钟前
  • xīn
  • 力荐

前半小时的情节初认为拖沓,没想到越到后面越觉得前半小时的厉害;中间的半个多小时在心理+悬疑,亮闪闪;最后独自行走的小截列车上的枪战,依旧精彩。

4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谍战+欢喜冤家,悬念的设置上很是出色;对于二战纳粹德国的影射不言而喻;最喜欢的是那丝轻喜剧的味道,很好的消解了题材中的紧张感;当然不能忘了结尾枪战中那个手掌中枪毫无影响的铁血老伯···

4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三人成虎、群体性记忆篡改的故事,悬疑和喜剧融合的很好,甚至更像一部喜剧电影。车窗划字的桥段,为后世纷纷效仿;Froy之名,拿精神分析开涮。不过在希胖作品中,这部作品的plothole太多了,结尾枪战戏十分儿戏。Margaret Lockwood是真的好看

45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悬疑+谍战+爱情喜剧的混搭比39台阶更成熟了。

4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1.希区柯克即将前往好莱坞前的倒数第二部英国电影,喜剧、悬疑、谍战惊悚与政治讽喻水乳交融,煞是好看。2.将火车空间利用到了极致,并被后世屡屡效仿(如汽笛掩盖话语、车窗划字、过道行走与窥探、翻窗爬到隔壁、行李车厢缠斗、道岔转向等)。3.前段喜剧尴尬美学,片中则拿精神分析开刷(一如Froy之名与不断以科学之名强行将一切解释成女主的大脑-心理问题),尾段枪战略潦草。4.只为明哲保身而说谎的大部分局外人、只关心板球比赛并倒光咖啡糖块模拟解说的两男、搞外遇又坚持举白旗的蠢货等角色均暗讽英国的绥靖政策。5.大变活人的箱子旋转门与逃脱用的活板门+礼帽中围观的兔子,被缠成木乃伊的“病人”。6.掐脖手和作为麦高芬的旋律暗语。7.又见希胖的无辜卷入阴谋之人母题。8.节约成本的特效拍法:远景为微缩模型,窗外景致为背景投影。(8.3/10)

5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