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篇

HD

主演:陈年喜,邬霞,乌鸟鸟,老井,吉克阿优,许立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的诗篇 剧照 NO.1我的诗篇 剧照 NO.2我的诗篇 剧照 NO.3我的诗篇 剧照 NO.4我的诗篇 剧照 NO.5我的诗篇 剧照 NO.6我的诗篇 剧照 NO.13我的诗篇 剧照 NO.14我的诗篇 剧照 NO.15我的诗篇 剧照 NO.16我的诗篇 剧照 NO.17我的诗篇 剧照 NO.18我的诗篇 剧照 NO.19我的诗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的诗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生活就是艺术,人人皆有诗心。六名打工者,六个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漂泊于故乡与城市之间,忙碌于幽深的矿井与轰鸣的流水线,饱经人间冷暖,同时将这样的生活化作动人的诗篇。“我的诗篇”就是写给世界的情书,来自地心深处、矿洞尽头、归乡途中、新婚之夜,来自所有诗意照进现实的时刻;而《我的诗篇》则是关于平凡世界与非凡诗意的故事,蕴含着对陌生人最深切的祝福。盐介与甘实在荞麦面做好之前是侦探-番外诊疗中第一季功之怒原钻咒怨新娘墨白四大名捕(粤语版)黑镜 第四季深夜食堂2009加斯顿结婚证书四十不惑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鬼域天使在身边肤如凝脂的安吉拉谍战揭秘芊叶长笙伏魔篇去里斯本的夜车二十四味暖浮生爱情魔发师2015荷尔蒙(2008)他人的品味龙宫女刺客之大明女监29片棕榈叶路过零点 第二季小屁孩日记2010刀尖迷人之星情迷步话机嫉妒2013纯真年代1993杀人番茄再临寒山令火烧圆明园(1983)白雪公主之神秘爸爸想看你微笑星辰之家斯坦李特殊雇主英雄无泪邻里一家人第一季八方传奇

 长篇影评

 1 )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这是影片主人公之一陈年喜的一句诗,之所以拿他来做标题,因为这是全篇我最喜欢的一句诗。

《我的诗篇》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还有出版的同名诗集。因为对工人诗歌这个题材的兴趣,在一年多前就参与了诗集的众筹出版(虽然本人从不读诗,也很少读文学作品)。半年前又参与发起了这部影片在北京的一场众筹放映,同时也协助了其他场次的众筹观影活动,当然也观看了这部影片不止一遍。

这一路走来,我认为《我的诗篇》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同样是对制作公司以及每一位众筹发起人和每一位认真看这部影片的观众的写照。

一家很小的制作公司,拿着从京东上众筹来的仅仅30多万的资金就上路了,去拍了这样一部小众得不能再小众的电影,而主人公可能是你我平时走在路上很可能会绕着走的一个群体,但就是这样一个群体里的一些人,却在做着你我这些人从来不曾做过的事情——写诗!

影片制作出来了,也几乎拿遍了国内为纪录片设置的所有奖项,但是,没有发行公司愿意发行,无法公映。朋友们,还记得方励的下轨和《冬》的惨淡吗?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悲哀!但这部电影是幸运的,靠着爱好者的力量,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百城众筹观影的活动,历时近一年的时间,目前已经成功发起了800多场,离众筹成功1000场的目标也指日可待了,无意中创造了一项吉尼斯纪录。还因此走上了申奥之旅,成为一支少见的民间代表队,而且英文版诗集也在美国众筹出版。能否申奥成功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的观众今后再使用苹果的时候,可能会想到在遥远的中国深圳,有一位年轻的工人诗人许立志,因为某些原因选择跳楼自杀。更幸运的是,影片终于找到了愿意发行它的公司,全国公映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我想每一位众筹发起人最深有体会,患有“重度码字恐惧症”的我,竟然在放映结束后写了长达1万字的众筹总结,真真把自己给惊着了,现在又来到豆瓣发表自己的处女评,没有优美的文笔,但有真挚的情感!

这“低微的骨头”不仅仅是影片中的六位主人公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庞大的群体,同样也是和我一样的这800多位众筹发起人,以及每一位认真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更是千千万万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放弃的芸芸众生。因为有你我的努力,才有了这寸寸光阴的改变。

每一个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有自己的解读,社会的现实,生活的艰苦,自己的渺小,以及种种的无奈,你的解读体现出的很可能正是你过去的生活经历,而我的解读更多的是生活的不易和心中的那份坚守。

长篇大论的影评我不擅长,豆瓣上有很多写得很详细很不错的影评,朋友们可以去看,比如《劳动者身份的尴尬错位》这篇,作者因为看了这部电影,感动于这些人这些事,写了这篇广受好评的影评,再后来成了一位和我一样的众筹观影发起者,而这样的发起人还有很多很多……

我只说几点我最有感触的地方。农民工睡在地下室里讨薪的那段,非常的短,我印象中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但给我内心的冲击非常大,同一片蓝天下,如此强烈的对比。我很好奇当时在旁边玩滑轮的那些年轻人,他们看到为了讨回自己的血汗钱,不得不睡在地下通道的、这样一群衣着褴褛的农民工,心中真的是冷漠的吗?如果是我,我恐怕很难再继续滑下去了。

有很多朋友觉得这段太短了,可我想这可能跟我们电影的审查机制有关,能呈现出来恐怕就已经不易,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是有机会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听到这个群体他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声音,更好得让不同阶层的人进行平等的对话,而不是以往从我们的角度居高临下对他们的解读。所以我想制片方可能也是出于这样一种心意,不得不对影片的内容做一些取舍。

兵马俑的那段,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我们无法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虽然我们很多人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却过着机械般的生活;当看到陈年喜给卧病在床的父亲理发时,让我想起了13年自己的父亲因一场意外住院时的陪床经历;看到邬霞在半夜穿着吊带裙,用玻璃当镜子,既有心酸,又是苦中作乐,生动活泼;乌鸟鸟找工作时的处处碰壁,谁又没有这样的经历;吉克阿优对民族传承的困惑,让我想到了自己家乡的旧村改造,四百多年的村落1200多户乡亲,仅仅一年就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将是一栋栋20多层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这样彻底的铲除与重建,难道真的就是好的吗?如今,对家乡的回忆只能从别人拍的照片里获得……

看过这部电影的很多朋友都会和我一样,想起自己,想起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因为我们和影片中的六位主人公一样,都是普通人,他们经历的我们曾经或者也正在经历,影片讲述的是他们的故事同时也是我们的故事。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不是一部靠你的双眼就可以看懂的影片,它还需要你带上心灵,如果你的心是浮躁的,你很难发现它的好。借用一位朋友在观影后的话,每个眼睛看到和理解到的都不同,所以我不知道好和不好的临界点在哪,只觉得这些工人的诗歌让我在浮躁的社会能将心下沉,沉到650米的地心……

一部走心的电影,等待走心的你去欣赏它......

一位小朋友的可爱作品

一位书法爱好者朋友,在观影后写的片中陈年喜的一首诗的名字

一位书法爱好者朋友,在观影后送给主人公之一老井的书法作品

认真观影的朋友们

观影前后举行诗歌朗诵的小朋友们

可爱的小朋友们的打板照,O(∩_∩)O哈哈!好有爱

被誉为穿得最少的打板照,(*^__^*) 嘻嘻……你在往哪儿

瞧瞧我们的猴赛雷

美女发起人的打板照哦,据说有人因为看这部电影找到了女朋友

点点的星光,你就是那颗最亮的星

打板被玩儿坏之后,再来个南海保卫战O(∩_∩)O哈哈~

一位发起人朋友用电影票拼出的影片的名字,创意满满








 2 ) 少数民族汉语写作者:为谁发声

对于无法意识到不同语言,尤其是跨语族语言之间的不同的人来说,将某一个民族“素来有英雄史诗,有热爱诗歌的传统”与该族的汉语写作诗人联系起来真是顺理成章,这样既起了唤起人们对于“传统”的情结的作用,又给这些诗人安上了一些可以博取人们新奇目光的标签。

但是如果按照语言心理学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弱解释(这一假说至今仍然流行),人的思维活动是受到语言影响的。那么我们就应当能够分清楚,这样的说法无非就是一种煽情手段,彝族的长诗传统与一个彝族汉语写作者并没有太大联系,除非他有意地在进行二次创作,去接触母语(彝语)长诗并且尝试将母语的内容转换为第二种语言。

新中国在创立初期,通过取得少数民族首领的支持和平解放了一些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后国家进行民族识别,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每个个体平等自由发展”的忠实履行,但是多年来民族识别的初衷似乎被遗忘,“少数民族”在大多数场合被与“汉族”区分开,变成了一种“乌托邦”式的异文化象征,同时也被标签化了。

看我们长期以来在中学历史、地理这些人文教科书中对少数民族图片的选用就知道了大多数国民内心“少数民族”的形象,他们“能歌善舞”,“朴实热情”,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奇风异俗。他们长时间地被外界代表着。等到大众终于开始关注他们“自己的声音”时,他们张开嘴,发出的却是外界长时间的宣传、包装赋予给他们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虽然看起来积极正面,但又何其单调平面,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去理解过我们国家生活着的不同的人,以至于一旦某一部分民族成员出现了某些劣行,公众对这个民族的印象会更迅速地被一种负面标签取代——“贩毒”、“走私”、“分裂”、“恐怖主义”......

这时候我们应该察觉出母语写作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在母语中,民族的自观更容易接近原本的模样,而非被外界所塑造。形成对比的是,使用通用语写作者,更近似是民族“精英”迎合外界期待代表本民族的发声。

母语写作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不易。对于一些有自己文字并且已经形成广泛流传的民族(比如藏族、蒙古族)而言,使用母语写作相对简单,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没有自己的通用文字的民族而言,借助通用语工具进行写作远远比使用母语写作要具备可行性。比如彝族。像绝大多数西南少数民族一样,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新文字并未能够推广,而老文字长时间只限于毕摩等特殊人物使用,流失严重。这样的现状使得彝族作家想要拿起笔描摹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大多数只能选择汉文。

选择汉文有利有弊。利处说的人太多。这里还是重点分析一下弊端,在彝族作家选择第二语言进行写作时,由于语言转译必定会有信息缺损,他们将用母语构思的思维“翻译”成汉语后,必定意味着原有意境、内容的缺损。经过长期汉语训练的彝族作家当然可以熟练使用汉文,但选择汉文写作的同时他们就接受了汉文背后的语言结构,以及其负载的传统与历史文化,“讲一种语言就是在自觉地接受一个世界,一种文化[ 法农《黑皮肤,白面具》]”。那么我们仍然面临一个问题,彝语所具备的语言魅力,其负载的传统与历史文化由谁来继承与表达呢?

《我的诗篇》有比较煽情的一句宣传口号: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依然有人在坚持用母语进行写作。令我感到十分忧伤的是,这句话忽略了这部纪录片里没有用母语在写作的人。影片号称为底层发声,但是发声的方式依然是“他者”的,充斥着流于表面的民族符号刻板书写。彝族传统仪式诡异神秘的背景音乐,崭新的民族服饰,大段大段极力铺陈情绪的空镜,无不在告诉我们,这些被拍摄的人,就只是“被拍摄的人”,他们在极力展示着外界希望他们展现出的或“美好”或“悲哀”的样子。

赞扬一个人就是理解了这个人吗?当吉克阿优对着儿子用普通话说出:“你是一个彝族人。”而儿子也不会说彝语时,我感受到的不是一种彝族写作者对自我族群的认同,而是一种在外界无时不在的监视下尴尬的自我校正。

使用通用语写作其实是一件相当有吸引力的事情,根据艾布拉德斯旺的Q值模型,一种语言的使用人数越多,该语言的吸引力越强,相应的语言潜在价值越高。使用通用语写作意味着能够被更多人理解,能够让“自己的声音”不再局限于本族群的文化区域。使用通用语写作对于母语并非通用语的人来说也是困难的,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自由穿梭于两种语言之间。架起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人,我们都应该为其鼓掌,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忽略母语写作的理由。我们不能够忽略,像彝族这样失去自己文字而转投汉文写作的民族还有很多,这些民族自身的语言面临的最大窘迫就是“无法发声”,如果说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那这些语言背后的生活方式将很难为“外界”所知。

我们也不应忽略夹在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过渡地带的人所经历的痛苦、尴尬与挣扎,他们对自我的认同,他人对他们的认同,都把他们置于一种缺乏归属感的“边缘状态”。把他们归类到其中一种文化中是非常轻易讨巧的事,但这并非现实。现实是,我们借着用某种标签划分一个个体,逃过了少数群体所处困境对我们日常观念的拷问,对他们失声背后的复杂性视而不见。

 3 ) 《我的诗篇》:总有一种无力让我泪流满面


    
    似乎好久,没有被一部电影这样深深地感动过,也似乎好久,没有在影片结束后,能够在影院里听到观众发自内心的掌声。我非常庆幸没有错过在哈尔滨上映的唯一一场《我的诗篇》,这部由作家吴晓波、诗人秦晓宇、导演吴飞跃联手发起的众筹纪录电影,让我听到了“低微的骨头里”江河的声音,这江河,流淌着他们的悲伤和梦想,也流淌着他们命运的走向。
    叉车工乌鸟鸟开篇的那首《大雪压境狂想曲》,可以说奠定了整部影片美丽但却清冷的基调:“天上的造雪工厂。机械的/流水线天使,昼夜站在噪音和白炽灯光中/麻木地制造着美丽的雪花/超负荷的劳作,致使她们吐起了白沫/泄露的雪花/成吨成吨地飘落……”大雪的浪漫与诗意,与流水线的机械与枯燥,就这样被一个拥有着打工者身份的诗人,或者说是诗人身份的打工者,给错综交织在一起。而影片中所展现的六位诗人和他们的诗,几乎无一例外,都面临着同样的矛盾与纠结。工作与生活环境的粗粝、贫瘠、麻木,与诗人内心的柔软、丰富、敏感,在他们的身上和诗中,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而正是这反差,建构出他们作为打工诗人的命运感。
    曾经长期观察打工群体的商业作家李志刚说过:“将人嵌入流水线,成为流水线延伸出的柔软肢体,温顺、驯服。流水线的程序和运动时间都是精密计算过的,人以固定不变的速度、单调机械的动作重复一整天的劳动。他们不允许有任何额外的思考,专注于眼前的一小块地方。也不允许有任何停顿或者错误,都会造成流水线的混乱。”很显然,诗人的个性与内心,注定与这一切格格不入,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又势必要与之妥协。诗歌就像一根脆弱的藜杖,能够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诗歌,可能会让他们中途倒下去的,也是诗歌。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群打工诗人,他们在坚硬的现实中依然保持内心的柔软,在冰冷的世界里坚持用诗歌来为自己取暖。对于城市里的时尚男女来说,即使穿上再漂亮的衣服也不一定会有太大的喜悦,更不会联想到这些衣服的生产者,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可是邬霞,这个14岁起就在服装厂打工的普通女工,却能在她的诗中,满怀深情地憧憬和想象:“包装车间灯火通明/我手握电熨斗/集聚我所有的手温/我要先把吊带熨平/挂在你肩上才不会勒疼你/然后从腰身开始熨起/多么可爱的腰身/可以安放一只白净的手/林荫道上/轻抚一种安静的爱情/最后把裙裾展开/我要把每个皱褶的宽度熨得都相等/让你在湖边/或者在草坪上/等待风吹……”
    而就是这样一位爱美爱生活的女孩,却只能在深夜,偷偷地在工厂宿舍的洗手间里,换上25块钱买来的吊带裙,一个人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当她微笑且平缓地叙述这一切时,让流着泪的我们,更深地体会到她这句诗的意蕴:“生活有多艰难,就有多珍贵”。
    对于绝大多数打工诗人来说,诗歌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却能让他们更深地感知自己的命运。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单薄瘦弱的叉车工乌鸟鸟,在人才市场渴望寻求一份内刊编辑工作,面对一次次质疑时的窘迫与卑微;看到爆破工陈年喜一个人躺在床上,念他写给儿子的那首诗:“我想让你绕过书本看看人间/却怕你真的看清”,然后熄灯的那一瞬间;看到吉克阿优家乡的老人只能自己为自己扎好下葬时的头巾;看到许立志的哥哥念着弟弟的诗,“我想再看一眼大海/目睹我半生的泪水有多汪洋”,把他的骨灰洒向大海……我们仿佛看到时代和命运的车轮,在他们身上和心中碾过的一道道伤痕,而诗歌,就是他们的验伤报告。
    这些打工诗人,用他们的诗歌,让这个沉默的不被人注目的群体,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用诗歌展现他们的彷徨,也在用诗歌传达他们的呐喊,而我要感谢《我的诗篇》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苦难,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梦想,让小人物微茫的命运,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有了血肉丰满的细节。
    走出影院,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寒意却依然留在我的心中,心中忽然浮现出《南方周末》那句有名的献词,却被我有意无意地篡改成:总有一种无力让他们举步维艰,总有一种无力让我们泪流满面。

安利一下本人公众号:静扯淡

 4 ) 诗歌是生活的另一种表达


台风过去的那个周末,天气变得格外晴好,久违的蓝天,白云朵朵。

风和日丽的下午,应朋友的邀请参加《我的诗篇》主创人员观影活动。之前,我只是从吴晓波的公众号里断断续续知道了邬霞的名字以及拿奖的消息。

我想象不出来这些电影里的主人公们的生活,因为他们距离我实在太过遥远;我想象不出来怎样的生活重压之下还能继续保持诗歌创作的动因和执着;我想象不出来究竟有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正在我们周围轰轰烈烈又悄无声息地发生着。这些问题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某种好奇。

图书馆的放映厅。偌大的场子,三三两两地聚集着一百来位观众,显得空旷而散乱。有家长带着孩子过来,也有银发夫妻结伴而行。导演上台先介绍了些背景情况,灯一黑,广电总局的龙标就窜出来了。

画面安静悠长,声音刺耳嘈杂。因着这并非顶级的放映设备带来的奇怪的观影体验,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这个看似繁荣却又荒芜的时代。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就好像电影里主人公们每天所担心的那些事情。

导演很克制地用镜头记录着每天这些工人们的生活,劳作、歇息、探亲、吃饭。有人生,有人死。生者未必理解这个世界,死者又何尝不是呢。我看着这些故事,故事中的人没有欢声笑语,没有远大抱负,甚至模糊了各种背景、抹去了之前的各种人生轨迹,交代的只有他们的诗歌和他们自己。影片用各种生活中捕捉的噪音作为背景,提醒我们生活的乏味和单调,偶尔配上的舒缓的钢琴曲,像是在点缀在生活中的一点点欢乐与希望。

这些挣扎奋斗在社会底层的工人们,若不是他们写下的诗歌,恐怕我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在世界上存在过。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谁来关心?那么,那些还不会写诗的工人们呢?那些用低价啤酒、劣质手机打发闲暇时光的劳作者们,他们也同样背井离乡来到城市闯荡,然后生活下去或者离开这里,每天埋头工作10多小时,工头把他们做出气筒,老板把他们当赚钱机器,客户把他们当路人甲。谁来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他们自己,“习惯了,这就是生活啊。”

工人,这个一度听上去很高尚的名字,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多年了。走在路上,从他们身旁经过的时候,你或许连眼都不会抬起一下。他们的存在就好像花园里的蚂蚁、电线杆上的麻雀一样,存在的同时似乎又不存在。他们肤色黝黑,满身土气,统一的制服让人无法区分彼此的差异,闲暇时的交谈用着本地人所无法了解的家乡话,这些让城里人难以忍受、避之不及,唯有过年前才想起他们的好来。

工人,已经很难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人翁了。

而如今,把他们和诗歌联系在一起的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这么一群人的情感和理想。让我突然想起,是啊,他们其实就在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地方。
我并不懂诗歌。我原以为,诗歌应该是文人雅士在茶余饭后舞文弄墨的东西,应该是充满着理想和情感,吟诵那些闪闪发亮的人生,应该是出自生活无忧的成功人士之口。但是我错了,恰恰相反,那些“成功人士”聊得更多的是投资重组、是拍卖收藏、是环球旅行、是离婚拆台……诗歌?这个时代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顾城和海子不是都自杀了么,汪国真不是去世了么,连高考都不准写了啊!这年头还有人在写诗?不是穷极无聊就是脑子有病吧。

可是我看到了邬霞的诗,以及电影中更多的诗篇的时候,我突然了解,其实每个人都是诗人,尽管他们工作环境肮脏不堪,生活条件举步维艰,挣扎在生存线上,但是依然在每一个可以表达的地方用凝练、具有冲击力又十分动人的词句,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向往和热情。不是诗歌打动了我,不是这部电影的纪实手法打动了我,而是这些活生生的人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我。他们就生活在我的身边,虽然衣衫褴褛、虽然口齿不清,虽然生活拮据,可是对于这个社会的观察和洞悉,他们比我更加敏感更加真实更加直接。

什么是诗歌?通过他们,我知道,诗歌就是情感的一次集中迸发,它是可以脱口而出的,是可以时时吟诵的,是可以直指人心的。

更多的人在沉默。大屏幕上,一首接一首的诗歌传递出来生活的悲凉和他们的希冀。大家都在沉默着,然后有人开始抽泣。“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我们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更加不易。这些诗句带着生活中最纯真质朴的味道,通过诗人们奇怪而不同的口音向我奔涌而来,把我淹没在放映厅里。

有观众提问,电影里的主人公的命运是否因为这部电影发生了转变。

然而并没有。

一部电影并不能改变什么。他们的诗歌也并不能带给诗人回报。灯光亮起的时候,我清醒过来,意识到诗人们其实距离我依然十分遥远,每个人可以尝试去做的,真的微乎其微。沉默的依旧是大多数。这个社会正在不断沦陷,那些梦想和幸福的光环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我们总是觉得,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这个世界应当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吧。我们的理想若然都可以成功实现的话,那么真的期待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到来。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散场以后,有幸跟导演握了握手。他的手很有力,就好像他的脸庞一样刚毅。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这个年代,似乎只有青年才能奢谈理想,才能一往无前地去追求某个目标,无关商业和功利。也许他也是用同样的力度去握住乌鸟鸟的手、陈永年的手,那一双双挖过煤矿、采过山石、扛过锄头也写过动人诗篇的手,能让这些诗人们放心,总有一个人会跑过来真的关心他们的故事和情感,会替他们担心明天的工作和今天的晚餐。

我们都期待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到来,我们也都沉沦在这空虚乏味的当下。诗歌带给我们力量,让我们看清前方和身旁的路人甲,让我们重温自己曾有的远大理想。104分钟尽管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片段,但是因为这些字字句句,让我去思考、让我感到羞愧。电影结束,走出图书馆,那些诗句不断浮现,提醒我生活仍在继续,提醒我生活仍需要一种表达。

 5 ) 沉默的咽下之后无声的爆发

没想到是这么沉重的电影。电影以工人诗人朗诵会开场,我一开始是抗拒和怀疑的。我觉得是哗众取宠,那是我的偏见在作祟。工人,能写出什么呢?然而,随着他们的生活徐徐展开,我看到了一群沉默的羔羊,忍受着社会的驱赶,最后变成香甜的羊肉。少数的他们,诗,是他们梦里的草原,灵魂的嘶吼。我们何尝去关注他们?既得利益的其他人,你们是如何的生活?

许立志的诗就是这样,咽下一切不满之后,汹涌成诗行,年轻的生命来了,又匆匆离去。来时很好,走的时候,也很好。就像天使一样。看到这里,我终于泪如泉涌。

 6 ) 空间、阶层、话语的裂变——纪录片《我的诗篇》中的打工诗人

摘要:纪录片《我的诗篇》是近年来聚焦我国农民工群体的现实题材纪录片。该片建构了六位打工诗人的形象,这些打工诗人的身上体现出某种裂变性。打工诗人游走与乡村与城市空间之中,产生情感归属的割裂;打工诗人虽然兼具诗人与工人两种身份,却没有两种身份往日的尊严,具有阶层身份的断裂;打工诗人在纪录片中的形象建构来自工人阶层与中产阶层的共谋,形成话语倾向的分裂。

关键词:打工诗人 农民工 我的诗篇 纪录片

纪录片《我的诗篇》以一场由六位打工诗人表演的诗歌朗诵会为线索,由诗歌串连出他们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影片的主人公分别是叉车工乌鸟鸟,制衣工吉克阿优、邬霞,爆破工陈年喜,煤矿工老井与富士康工人许立志。可以说,《我的诗篇》是一部充满文学气息的中国当代农民工影像志。该片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制作,诗人秦晓宇导演,于2017年在全国院线上映。

《我的诗篇》电影海报

“我的诗篇”并不单指一部记录当今农民工生活现状的纪录电影,它还是包括工人诗集、网络微纪录片、诗歌研讨会在内的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其中的院线电影《我的诗篇》无论是在诗歌文学、院线市场、还是电影艺术领域都在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一部院线电影,公映至今四年有余,《我的诗篇》所带来的传播效应早已尘埃落定。今日再回望这部纪录片,无法否认的是,它在中国纪录片史上具有某种开拓性的意义。它是中国第一部进入主流电影市场的众筹纪录片,它标志着一度聚焦底层叙事的中国现实题材纪录片在纪录片市场化时代的转型。在中国独立纪录电影向新主流纪录电影过渡的过程中,《我的诗篇》是无法忽视的作品,当下我们仍有必要对其影像及其带来的文化效应进行思考。一直以来,纪录片是展现我国农民工群体真实生活和矛盾的重要媒介文本,《我的诗篇》所呈现的“打工诗人”的形象,也是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底层群体的一个影像注脚。本文试图回答,《我的诗篇》中的打工者形象具有哪些特征,纪录片从哪些维度建构了这一形象,并分析“打工诗人”形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原因。

《我的诗篇》很重要,也很复杂。这部纪录片诞生于多重社会力量的交汇之中。制作人吴晓波是民族资产阶级“代言人”,导演秦晓宇是主流文艺界知识分子的代表,来自北京工友之家的工人群体也参与其中,此外,该片既然能够取得龙标,也必然经历了官方的默许或过滤。正是多方的合力,使工人诗歌这一底层文学借助纪录片的媒介力量亮相于大众视野。在多方的合谋之下,纪录片中“打工诗人”的形象呈现出某种裂变性。下文将从物理空间、社会阶层、以及话语立场三个角度来分析片中这一形象的特征。

一、 生活在别处: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割裂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符号,他们的命运折射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社会学家鲍曼用“液态的现代性”来形容现代社会形态的变化,认为时空已经“变得是流程性的、不定的和动态的,而不再是预先注定的和静态的”,随之带来资本与劳动的分离以及人们从定居到游牧的生活方式转变。[1]吉登斯用“脱域”的概念来阐释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变革,认为脱域指的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2]在现实中,农民工既是逃离乡村的“出走者”又是融不进城市的“边缘人”,他们游走于乡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面临着肉身应该何去何存的纠结。纪录片中充绒工吉克阿优这一人物体现出打工者生活空间的双重性和割裂性。无论是片中出现的诗句“好些年了/我比一片羽毛更飘荡”,还是主人公往返于城市山村之间,与家乡的民族文化日断裂的情景,都体现出空间的割裂给人物带来的身份焦虑。城市是“肉身所在”的空间,而家乡则是“情感栖息”的归宿,打工诗人之于这两种空间都是“脱域”的,这进而导致他们社会关系和情感认同的“脱域”。

即便到了城市,农民工也体验着城市空间的割裂。正如片中制衣工邬霞对着镜头的感慨:“我们是农民,来到城市里又被叫做农民工。”农民工承受着来自城市的阶层观念排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文化环境。在纪录片镜头中,主人公们所生活的城市空间(主要在工厂)大多被塑造成一个充满污染、拥挤忙碌、阴暗压抑的地域。城市空间中的繁华与生机只能遥遥相望。打工诗人只能存在于被遮蔽于市民视野的城市空间中的一极,无法在城市中获得外在的身份承认与内在的身份认同。片中通过呈现打工诗人生活空间的割裂以及城市空间的割裂,直指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化的矛盾和城市建设中的阵痛。

城市的繁华只能遥遥相望

二、 失落的一代:市场化背景下的身份断裂

如果说微观的个体情感认同来自于空间维度上的割裂,那么宏观的群体社会身份的坠落则要归因于时间维度上的断裂。《我的诗歌》中的打工诗人是两种身份的融合。一方面,他们是工人,是市场经济倾轧下的失语的社会底层,在全球化的经济系统中扮演着螺丝钉和齿轮的角色。另一方面,他们是诗人,他们超脱于个人的具体境遇,用文学来书写时代记忆、批判社会现实。诗歌赋予他们一种文化身份和话语权力,这使得打工诗人不同于“沉默的大多数”,而是“不平则鸣”,是一种主动发声的记录者、反思者、批判者的形象。不管在什么时代,“诗人”的身份总赋予个体以先锋、精英、高贵的色彩。这两种身份之间本身存在着某种落差与冲突。

然而,无论是“工人”还是“诗人”,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浪潮中,这两种身份都面临阶级危机带来的身份滑落。在改革开放前,工人主要指的是国企工人,享有最基本的政治经济权益与个人尊严,是国家建设的“主人翁”。在工人阶级肩负解放世界使命的年代,工人诗歌作为当时意识形态幻觉的产物,是工人群体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激情的体现。不仅如此,“工人”与“诗人”身份的结合,还能够帮助个体实现阶层跨越的梦想。例如在电影《诗人》中,在80年代边远矿区的国企工厂,一位煤矿工人因为会写诗,可以有机会摆脱工人身份,从事文职进而跻身领导阶层。而当今,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高歌猛进中遭遇巨大挑战,原本基建于政党统治的阶级尊严逐渐丧失合法性地位。中国社会急剧分化,工人阶级已然滑落到社会底层。工人现已大多指农村户籍的城市务工者,“工人”这个词语在改革开放前后所指代的社会群体存在着本质区别。纪录片着重突出他们所面临的市场和资本的压迫,例如,诗人们批判无休无止的流水线劳作对人的异化(这些不分昼夜的打工者/整装待发,静候军令/只一响铃功夫/悉数回到秦朝);他们诉说着被雇佣者在资本社会中遭受的过度压迫(多少白天/多少黑夜/我就那样/站着入睡);他们抗拒着他们身处的压抑闭塞的工作环境(我一定会昂起我的脑袋/向着阳光生长/像工灰墙上的爬山虎)。

《我的诗篇》中不止一次呈现互联网时代文学的落寞和诗人身份的边缘地位。乌鸟鸟拿着自己的诗集去找工作结果一直被轻视和拒绝。跳楼自杀的打工诗人许立志的父亲对着镜头说:“现在写诗好像没什么出路,中国重视诗歌,应该是清朝有科举的时候。”打工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尝试谋求世俗成功,这似乎是导演秦晓宇为片中人物设想的创作动机,但本片的确明示了一个现实,那就是通过诗歌创作实现阶级跨越已基本变成幻想。在崇尚科技资本和物质享受的时代,诗歌文学面临着边缘化的尴尬,更何况并不被主流文学界所接纳的底层工人诗歌。

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诗人”的身份,都无法服弥补城市打工者社会身份的虚无,其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改革开放推动着城市乡村人口的急剧流动,改造着中国城市的社会结构。大量来自乡村的外来务工者成为城市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地位来自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长幼秩序。人们并没有形成西方团体社会中的公民意识和权利观念。[3]只需要经济发展神话的意识形态号召,这些乡村的打工者就能够被吸引到城市之中“讨生活”,心甘情愿沦为资本主义工业中丧失人权的劳动力商品。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的不同步,让城市打工者的身份问题自一开始就被搁置。而《我的诗篇》中的打工诗人大多为80年代后出生的“工二代”,他们认清上一代打工者“城市梦”的虚空,试图为自己唤询一种“城里人”的身份。“新工人诗歌”就是失语群体表达自我存在,重塑阶层尊严的一种手段。

三、 被消费的诗意:大众凝视下的话语分裂

时至今日,想要依赖单个的媒介形式,单枪匹马打破现代规训和资本压制,已绝无可能。[4]现实中的打工诗人群体显然意识到这一点,现代化进程中长期以来被遮蔽的,深陷危机的底层,仅靠文字的力量已难以编织新的底层想象,因此他们形成组织(如北京皮村的工人文学社团),借助资本与大众传媒的外力,获得整合既有的大众媒介形式的力量,力图实现重塑“工人阶级”的梦想。《我的诗篇》就是一次尝试。对导演秦晓宇来说,他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打破工人诗歌的封闭性,而使其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5]他对《我的诗篇》的受众定位也并不是“文艺青年”,而是更广阔的观众群体。既然想用纪录片表现诗歌并同时实现商业上的成功,那么就要服从于大众化影像的媒介内容特征:故事化、情节化、奇观化,势必不再单纯是客观的呈现。那么在这场由资本家和知识分子主导的面向大众的商业实验中,被选择,被拍摄,被凝视的打工诗人还能剩下多少自我表达的话语权?《我的诗篇》到底是再现了工人生活的真实现状,还是仅仅呈现出一个他者想象出来的“工人阶级”来供人凝视?纪录片中的诗歌到底为谁而作?从整个文化活动成熟的商业运作和广告营销中来看,我们似乎已能窥见端倪,[6]而影像本身也已经给出了答案。

秦晓宇认为,工人诗歌在阶级话语消失的当代文学写作中仍存在某种阶级性,但这种阶级性在纪录片中却被人为地消解了。影像弱化了诗歌的批判性和反思性,而强化了一种通俗意义上的“诗意”。例如片中制衣工邬霞所诵读的诗篇《吊带裙》(陌生的姑娘/我爱你),诗歌原意记录了工人的劳动产品如何与其分离,最终到达匿名的消费者手中。尽管文字表面温柔,但实际上指代的是马克思所言之劳动的“异化”。[7]而纪录片却用温和的音乐,柔和的画面,有感情的朗读,突出了诗句表面的温情,而模糊了背后被掩盖的资本主义的“剥削”。通过视听语言的烘托,邬霞在片中首次出场时是一个乐观知足的积极形象。而在第二次出现时,她来到诗人朗诵会,她穿上工服,泪眼汪汪地朗诵着并非本人创作的诗歌《跪着的讨薪者》,化身成愤怒的控诉者。同一个人物在纪录片中的前后形象反差之大,可见,打工诗人被强行安置在影片意义链条中固定位置,他们是被安排的演员,而作为整个工人诗会的策划人和镜头后的指挥者的导演,操控着工人诗歌所传达出的意义。“打工诗人”这一形象被典型化,浪漫化,被塑造成“在困境中仍然热爱生活的个人”,阶级困境被转化为每一个平凡人都面临的人生困境。秦晓宇曾在某一采访中提到:“这些诗人都是最普通的打工者,除了写诗这一点,他们过着与其他打工者毫无二致的最普通的打工生活,写自己就是写别人,就是写一种普遍的境遇。”[8]由此可见,导演用一种“打工人”的指称来模糊工人的阶级意涵,所谓“底层工人”变成一个任何人都能拿来自比的空泛的身份想象。纪录片无意去向观众揭示更深刻复杂的社会矛盾,而是止步于从启蒙和审美的角度来呈现工人诗歌,被压迫的劳动因为诗歌的渲染变得浪漫化,底层群体充斥着血与泪的生活空间在影片中变成一个潜藏着诗意的新鲜世界。诗歌在资本的包装下被裹上一层唯美的糖衣,其批判性被淡化。

打工诗人的诗歌被“温情化”呈现

“打工诗人”相对于他们所属的外来务工群体,是这个群体中有力量的个体。尽管话语力量微弱但仍奋力发出时代的悲鸣,其本身带有一种带有一种崇高感、悲剧感。影片也的确有意突出这六个主人公的这种“英雄气质”(例如邬霞对陌生女孩的“关爱”,陈年喜写诗讽刺贪官污吏的侠气)。塑造“有力量的个体”,这是一种主流商业电影常见的宏大叙事。本文认为,目光敏锐,经验成熟的导演和制片方,之所以有信心将这些人物故事推向主流视野,除了对工人诗歌本身的文学价值的欣赏,更多的也许是他们发现这些人物故事本身所具有的,能满足当下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特性。《我的诗篇》作为一部诗歌题材的现实主义纪录片,他所面对的观众较于主流商业电影并不完全一致。另一位导演吴飞跃曾回忆当时公映的情景:《我的诗篇》的观众群并非通常意义上被视为小众的“文艺青年”,他们当中有十岁的孩子,有年近七旬的老人,有颇具威望的律师、媒体人、成功的企业家、深受爱戴的老师,以及可爱的大学生们,更多的则是同在“打工奋斗”的普通人。[9]尽管他试图证明观众群体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但在这段话中,被列举出来的观众实际上都是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相对农民工,他们是时代发展的受惠者。在中产阶级凝视下,创作者通过呈现农民工的苦难来唤起一种跨越阶层的生存忧虑和情感宣泄,纪录片中的打工诗人,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工人阶层,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为迎合受众期待而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的确认。片中的“打工诗人”这一形象的的身份立场和话语倾向存在着一种分裂性,一方面工人及其诗歌本身仍带有为工人阶层发声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对诗歌的挑选、摘取、视听化呈现的底层逻辑则体现出鲜明的中产知识分子立场。

工人诗会是一场被策划的表演

约翰·厄里认为凝视不同于观看,是社会建构而成的观看或“审视方式”。[10]仅仅停留在消费者的身份中的其他社会阶层,关注乃至同情这一类主体和他们的诗歌,往往更容易被吸纳进自由主义早早安排好的道德伦理的维度,丧失其由此理解自身危机的可能。[11]每个观众都能够在“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义”之中获得一份鼓舞或安慰,同时对现实中这一主体的困境失去质疑的能力。这也正如同齐泽克所分析的当代意识形态运作的秘密:当代意识形态并不简单地“压抑”“异己之物”,相反,它力图将“异己之物”用某种可以表面上质疑却不会从根本上扰乱意识形态的方式“再现”出来,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安全的位置上“观看”这个原来需要驱逐和排斥的事物,使之可以被理解,甚至被接受,最终被遗忘……《我的诗篇》的生产、制作、传播和观看,究竟是为了让“我们”真正“看见”“ 底层”的存在和他们艰难的“发声”,还是为了使“我们”看过这一切之后, 可以心安理得地“视而不见”?回望《我的诗篇》公映后的这四年,再没有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农民工题材纪录片,这种“视而不见”似乎已经变成某种现实。

四、 纪录片中的“农民工叙事”之变

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新记录运动”开始,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者开始将视线投向底层群体。从陈晓卿的《远在北京的家》(1993)到范立欣的《归途列车》(2009),“农民工群体”作为社会底层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中国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历程中可以说是不可忽视的“主角”之一。正如吕新雨所言,底层不是没有污染的处女地,而是层层叠叠的权力关系最终积淀的社会基础。[12]在中国独立纪录片中,农民工群体展现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复杂面貌。例如周浩的作品《厚街》《棉花》,范俭的《吾土》等作品都深入观察农民工群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困境。这些影像中,农民工所生活的现实空间是复杂晦暗甚至是藏污纳垢的,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属性是鲜明的,农民工问题被当作一个具体的社会议题。但这些纪录片在当时受制于影片自身调性,媒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未得到广泛的传播,社会效应比较微弱。在纪录片的社会化、产业化,以及中国现实社会本身的发展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在《我的诗篇》之后,单纯聚焦农民工群体的纪录片逐渐稀缺。

有学者认为,新时代的纪录电影正成为新主流电影的一脉支流。[13]纪录片尤其是院线纪录片,正在实现意识形态诉求、商业属性和艺术品格的合流。在这其中的现实题材纪录片的一个很典型的叙事特征就是群像化、典型化、碎片化。《生活万岁》《生活因你而火热》等作品就是典型的例子。在面向主流大众的纪录片中,农民工不再带有其特有的阶层属性,而是同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一样,具有平凡的生活和普通人的特质。对梦想的坚持、敬业精神等美德在人物身上比以往有了更多的体现。[14]尤其是在纪录片《烟火人间》中,工厂流水线中近乎机械般运作的工人的双手,已经被塑造成一种可供赞叹的视觉奇观。农民工的阶层属性在纪录片中已经逐渐抽离。这也许是当今社会现状的一种映射。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演进,阶级固化已成现实,曾经只属于农民工的城市身份焦虑现如今已经蔓延至来自乡镇和小城市的大学生等群体。在“城市中产梦”破碎之后,“打工人”的身份已经渗透到各个群体和职业领域中。“打工”成为理想主义消亡的年代下,每个普通个体的自嘲之语。而日渐成为大众化媒介的纪录片,则发挥起为每个平凡人加冕,鼓舞人心,消解社会矛盾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之相对的,不兼顾商业属性的纯纪实作品在互联网时代仍处在小众地位,严肃记录工人阶层社会现状的《矿民、马夫、尘肺病》面临着成为“网盘电影”的尴尬。

《烟火人间》流水线工作成为一场视觉奇观

结语

用纪录片来讲述危机群体的故事,帮助其发声,似乎永远面临着两难的抉择。要么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而面临市场、审查的重重阻力;要么选择与资本合谋,而使纪录片的内容无可避免地面临被某种话语秩序收编的命运。《我的诗篇》做的不够,但已足够珍贵。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建构机制是复杂的,不是创作者个人主观上是否遵守“真实”“客观”这些纪录片伦理就可以解释的,在影像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动因。也许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社会底层仅靠纪录片无法完全实现自我的发声,但纪录片仍然是我们认知社会真相障碍最少的方式。纪录片文本也许无法完全等同于真相,但无论纪录片如何呈现现实社会,它终会变成历史的注脚,每一部纪录片作品其呈现“真实”的立场和方式,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在影像内容之外的“真实”。探讨纪录片如何建构形象也许远比辨别形象是否“真实”更为重要。

反观今时今日我国纪录片的某种创作风向,纪录片的真实性到底是其最宝贵的,最有魅力的本质属性,还是被利用,沦为意识形态宣教的遮羞布?作为观众,我们是否还愿意去辩析,去追寻纪录片的真实,还是更愿意沉醉在意识形态幻觉之中?单纯追寻真实性的纪录片所面临的“小众”境遇是否是一种历史的宿命?结合《我的诗篇》种种,我们也许应该对纪录片的“真实”放下神圣化的崇拜,而保持怀疑和反思。

参 考 文 献 及 注 释

[1]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18-25页。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④ 罗小茗:《谁是“工人阶级” ——“我的诗篇”媒介组织中的个体危机》,《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8期,第131-136页。

⑤ 魏诗孟:《以血肉之诗,为底层世界立言》,《中国慈善家》2017年第3期,第47-50页。

⑥ 可参考《我的诗篇》京东众筹的文案:“你上一次读一首诗,是什么时候?你脑海里的诗人,是什么样 子的?你知道的是,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有三亿工人,在生产着你几乎能买到的一切。你不知道的是,他们也在悄悄地,生产诗意。你知道的是,他们组装iPhone、 剪裁衣衫、镶嵌你背包上的拉链,他们好像是流水线上一颗颗没有思想的螺丝钉。你不知道的是,他们也会悄悄把诗写在工作表格的背面。”

⑦ 罗岗、田延:《旁观他人之痛——“新工人诗歌”“底层文学”与当下中国的精神状况》,《文艺争鸣》2020年第9期,第28-38页。

⑧ 秦晓宇:《我想知道《我的诗篇》主创怎么看这个批评的声音?》,知乎,2017年1月18日,参见://www.zhihu.com/question/54888754/answer/141567798.

⑨ 吴飞跃:《《我的诗篇》的互联网实践与启示》,《传媒》2017年第3期,第25-27页。

⑩[英]约翰·厄里:《游客的凝视》,黄婉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3页。

11 罗小茗:《谁是“工人阶级” ——“我的诗篇”媒介组织中的个体危机》,《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8期,第131-136页。

12 吕新雨:《“底层”的政治、伦理与美学——2011南京独立纪录片论坛上的发言与补充》,《电影艺术》, 2012年第5期,第81-86页。

13 何苏六:《2019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20页。

14 田维钢:《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中的农民工群体形象变迁》,《当代电视》2019年12期,第77-82页。

 短评

看着看着哭成狗!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没有那种戏感,但这不是戏,他们真实,真实到触及心灵!估摸着票房不会高!但艺术不是用票房衡量的!

4分钟前
  • 白竹
  • 力荐

是时代变化太快,太压抑了么?逼着这些底层工人们只能通过诗来展现高贵灵魂?……很遗憾没能在许还在世时关注到他……请珍惜身边滴诗人吧……

7分钟前
  • robin & cabin
  • 力荐

中上之作吧。工人自己念诵的作品,不乏震撼人心的时刻。但是始终没有切入政治经济学;没有讲述工人与工作场域的内在权力关系,而诗歌为何是一种反抗形式。试映会开始,各种“知识精英”与资本家诵读诗歌那部分,真把人看吐了。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吸纳与消解异质文化产品的,从而把之包装成中国最贵思想。

11分钟前
  • 江离载菁
  • 推荐

这世界本不平等,有人一生下来就输了,别提起跑线,大多数人连上跑道的资格都没有。影片质量一般,但与国产片横向比较,就显得好,带着掏心掏肺的诚意,从大工厂流水线到矿山井下,把他们的生活硬生生地摆出来,就这条件,你还写诗?矫情到了极致,就超越了矫情本身,如果诗写得再好点,真能让人落泪。

14分钟前
  • 张敦厚
  • 推荐

最受触动的镜头是电梯摄像头拍到的许立志生前的最后几秒影像,最受触动的诗也是他的那首《一颗螺丝掉在地上》: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 在这个加班的夜晚 / 垂直降落,轻轻一响 / 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 就像在此之前 / 某个相同的夜晚 / 有个人掉在地上。

1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关乎流离、失根、漂泊与寻找,讲述磨砺、倔强、痛感和执念,无言与字行两相对照,最朴素的生活生发出最入骨入魂的诗性,强烈的真实感与点滴嵌入却力抵千钧的诗意缠绕,镜头与诗作的拥抱也相当灵,如石缝之花流动的殷红血液与跳动脉搏般深沉动情,锋利现实、笔端情愫和影像质感的结合更如诗般直戳心房。

21分钟前
  • 英国病人
  • 推荐

毋庸置疑,诗人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被当作了砧板上的肉,去满足白领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猎奇心,去满足他们所谓触动的“灵魂”,最后所有人都被自己感动到了,然而一点意义没有。废镜头太多,作PPT看挺不错,作纪录片是不合格的,根本什么都没有记录到

26分钟前
  • madaoooo
  • 还行

读了kindle上的诗集电子版,那么简单朴实的文字,却又那么有力地叩击着你的心灵,这是时代最真实的样子。震撼,震撼,震撼。

29分钟前
  • Letter 蔻
  • 力荐

这部片子要给工人看、读书人看;中国人看、外国人看……工人的澎湃,诗人的温柔。泪水一直模糊了双眼,从头到尾不断起鸡皮疙瘩。太震撼了。

31分钟前
  • Fawn
  • 力荐

那些诗人让我又相信文学了(电影本身匠气重,很不喜欢导演对村寨祭祀的奇观化展现)

35分钟前
  • 影子
  • 力荐

纪录片本身好,今天的经历更跌破眼镜!他们的每一句诗都凝聚着无比粗砺的生活经验,而纪录片的作用就是把这种经验曝晒于日光之下。最喜欢老井的《矿难遗址》。

40分钟前
  • 西西弗斯之歌
  • 推荐

看起来像是一部半成品...配乐很生硬,影像和文字结合得不错,社会意义也OK。但没有把一个如此出众的题材呈现出效果,表达真是硬。

43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看片子之前,因为该片总策划的身份,曾有过对片子过于商业化和猎奇的担心。然而看完全片,惊喜远超想象。相对精良的视听语言,克制隐忍、不过度煽情的表达,朴素诗句自现的内在力量,很受感动和震撼。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本片,准备买几本同名书送给朋友。

46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力荐

特别喜欢陈年喜的片段

49分钟前
  • ting
  • 推荐

“我住在XX花园,但这里没有花,只有农民房;我们在农村是农民,到了这里还被叫作农民工,挺有意思的。”“200年前,不存在煤矿工人,200年后,可能也不会存在,我只想把此刻记录下来,让历史知道我们的生活。”即便不是诗歌的普通话语,亦充满诗意,内容远大于电影形式本身

53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圖文並茂PPT,三星給人們。

54分钟前
  • 風景
  • 还行

画面挺精致的,但是导演太沉浸在他的抒情段落里了,其实这几个人物不用煽情光听他们说故事就已经很动人了,但每次讲了几句想要进入人物就被导演切到“诗意”的画面里开始刻意渲染,就好像在不停地摇着你的肩膀说“我们都这么努力了你怎么还没被感动”。配乐也是个问题。题材很好,有点可惜。

55分钟前
  • 王子洮
  • 还行

诗是最温暖的秘密。

57分钟前
  • 蓝蓝蓝蓝
  • 力荐

摆拍很严重。。。

1小时前
  • 夜帝不熬夜
  • 还行

詩被肢解,又沒有重新構成自在的結構,無奈淪為苦難的註腳。喜歡陳年喜的詩,自有一番風味。「美人濟貪,英雄濟富,沒人上過梁山。」開頭不久有一段很像《失衡生活》,或許可以這樣來拍中國工業化歷程和工人生存現狀。

1小时前
  • 介意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