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逃我也逃

HD中字

主演:卡洛·朗白,杰克·本尼,罗伯特·斯塔克,菲利克斯·布雷萨特,莱昂内尔·阿特威尔,斯坦利·里吉斯,西戈·鲁曼,Tom,Dugan,查尔斯·霍尔顿,George,Lynn,Henry,Victor,Maude,Eburne,哈利韦尔·霍布斯,迈尔斯·曼德,鲁道夫·安德斯,Sven,Hugo,Borg,丹尼·鲍沙其,巴斯特·布罗迪,Alec,Craig,赫尔穆特·丹丁,Jack,Deery,Leslie,Denison,詹姆斯·芬利森,贝丝·弗劳尔斯,Stuart,Hall,莱兰·霍奇森,Shep,Hought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4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1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2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3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4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5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6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13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14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15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16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17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18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19你逃我也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Mrs.Tura,Mrs.Gable

刚看完这部电影后,只是喜欢这份幽默和讽刺,喜欢反复引用的莎士比亚,也觉得刘别谦的了不起,也觉得Mrs.Tura无愧于这万人迷的人设。之后看演员表时,惊喜发现Mrs.Tura竟然是隆巴德饰演,她是Mrs,Gable,她是盖博的一生挚爱啊,而且这也是她人生最后一部电影,之后因为二战的缘故,飞机出事,不慎去世。现在还记得初三做过一篇完形填空,文章的主角是隆巴德,那是不知道她,只是在发现她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演员时感到一种亲切(那是大概也只知道和看过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几部吧)。结果在文章结尾意外发现她竟是盖博的第三妻子,是他的一生挚爱。在她去世后,盖博退出影坛,愤而从军。这样的感觉如何形容呢,就像是在你和一个人初次见面就对他产生好感后无意得知原来你们很久之前就已经见过,原来只是你不知道。

我有时总是很感慨,一切都那么巧和。高中时做过一篇很简单的英语阅读,是一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纪念保罗纽曼的文章。文中出现的《虎豹小霸王》《骗中骗》,乔治·罗伊·希尔让我不胜欣喜。回家急忙上网,知道了纽曼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好莱坞竟然真的有那样一个完美专一得似乎挑不出错的人,自然我也知道了那个第一人称是罗伯特·雷德福。如果没有那篇简单得实在不值一提的英语阅读,我不会又了解了那么多优秀的电影和演员。而那样多的人同时做那篇阅读,或许也只有我从中得到了许多。

对于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我总是有格外的钟情,有时也自嘲自己总是看我爷爷还没出生的电影。不过生活中我自认为也实在算不上是个old shcool。

我的第二次一不像影评的胡言乱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 ) 银海遗珠

《你逃我也逃》,英文片名更有戏剧性(To be or not to be)。这部拍于1942年的电影真是被低估了,但是时间会荡去泥沙,多年后CC修复刘别谦作品至少有3部,其中就有这部。尽管当年舆论认为他政治不正确,加上刘别谦的徳国国籍(但他是俄裔犹太人)而很快过气,(当时大众的政治正确简单说就像拍抗日神剧,要把鬼子拍成丑角,把自己拍成无所不能,在法西斯张牙舞爪的时候可以理解哈),相同主题的有之前卓别林的《大独裁者》,直接针对希特勒个人讽刺,很受大半个地球欢迎,甚至有传言说卓别林是希特勒最想杀死的美国人,同理多年以后小崔成了老崔,还是不忘有机会就说钢炮是渣子。 花絮里面的专家说,这是刘别谦导演所有电影中唯一一部他主导编剧的,其他要不改编小说要不别人主编。制片是来自欧陆的柯达,英国中情局背景的才子。当年故事编出来了,首先说服女主卡洛尔(少年成名,当年好莱坞头号喜剧明星,嫁给克拉克盖博,因为备孕息影一段时间在家,还没有怀上孩子,就出山拍电影了,说服她的除了卡洛尔钟意的服装设计师有加入剧组,还有她鲜明的反法西斯立场,拍完电影不久就飞机失事,可惜连首映都没能看到),然后拉来资金,得以成片。 与马戏团成长出来的卓别林不同,剧团出来的刘别谦更具戏剧张力,整体节奏、剧情转折、细节描画、对话巧妙, 在CC里面也是难得。柯达的弟弟负责美术,摄影棚里面拍出来的大场景,画面一点不马虎。

 3 ) 作为观众的感受

很难看到这么讲究的电影了。演员,剧本,叙事手法都是现在电影比不了的。

电影拍的比较有趣但并没有评论中形容的那么搞笑,

全片没有多余的镜头,镜头语言运用的异常严谨。

演员看起来都像是功底扎实的优秀话剧演员,素质极高。

那个年代电影都是分片段一幕幕展示,这一点不如现代电影。

但刘别谦的叙事手法绝对是超越时代的,这一点跟年代无关,无论生在何时,他都会是大师。

极力推荐学习电影的人看,认真感受镜头细节和剧本详略,必将受益匪浅。

普通观众随意感受下就好了,娱乐性是比较强的,只是分幕展示感受不到激情。

总之,真•大师级作品

 4 ) 你逃我也逃

看完这个真是感慨万千,这片放到现在,也会无情碾压一些所谓的无厘头喜剧。对白很严谨,巧妙的利用角色之间的误会,以及对人性愚昧的讽刺,简直妙趣横生,无懈可击,戏中戏的首尾交接也做得非常完美,毫无瑕疵的电影。这片也我想起了巴斯特·基顿的早期作品。
电影的故事简洁明了、干脆利落,节奏紧凑有序,刘别谦的细节设计可以说匠心独运,证明成为经典既要简单又不那么简单。刘别谦的喜剧堪称伟大,他的幽默不低俗、不刻意、有思考、有故事,总是在饱含智慧的剧情反转和戏剧冲突中制造喜剧效果,而《你逃我也逃》的确又是个中翘楚。

 5 ) 从被动到主动

        在早期的默片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使得电影中的声音和画面无法同步,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默片在缺乏声音的加入下,进入了另一条完全由画面主导叙事的道路,因此,当时很多导演和理论家都认为电影是一门纯粹的视觉艺术。尽管影片在电影院放映的时候,影院会为影片放映现成的音乐甚至后来会专门为影片创作乐曲,但是,在有声片出现之初,还是遭到了无数导演和理论家的反对和抵制。
        1926年的电影《唐璜》已经带有声音,不过这个声音只限于一些音乐。1927年10月,《爵士歌王》的出现才标志着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片的诞生。电影中出现的人物对白使得当时观众为之倾倒,之后拍摄的《纽约之光》更是一部全对白的影片,虽然情节低俗,但是还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了1929年底,几乎所有的美国城乡电影院都安装了有声装置。一时间,电影院的观众数量大为增加。虽然有声片给观众带来了一系列更为真实和确切的观影感受,但是,导演们也担心声音的出现会带来一个可怕的问题,即很多电影都是从文学或戏剧作品改编而来,这可能使文学和戏剧侵入到电影,用对话取代蒙太奇的表现,因此,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阿历克山德罗夫在一份声明中提出了“声——画蒙太奇”的概念,即声音是蒙太奇的一个因素,是表达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有效的途径。
        刘别谦的著名喜剧《to be or not to be》出品于1942年,这个时候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了,声音已不再被当作影片的装饰,而是成为积极参与影片,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丰富作品表现力的重要表达工具。这部电影实际上除去紧凑精彩的情节外,使其成功的很大功劳应该是它的台词以及音乐音响的出色运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电影中的人物对白。早期的无声片中,由于声音的缺失,在一些万不得已的地方必须要用字幕来交代剧情,即使如此,电影的剧情也不能拍得过于复杂,否则会影响观众的理解,而字幕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却占用了影片的时间,打断了影片的画面节奏,影响叙事。因此,剧中对白的出现首先解决的就是关于剧情交代的问题。再者,演员在对白中的表情、音色、声调,都是展现人物性格、心理和情绪的重要工具。例如,影片中约瑟夫·杜拉经常会以“最伟大的波兰演员”自称,并且询问别人有没有听过他的名头,这里展现的就是他对于自己的表演极度自信;再比如影片中真正的艾哈特上校,他总是把自己犯的错误都强加在自己的下属身上,并且用“我还能相信谁”来开脱责任,每次看到他大叫下属的名字加上他吹胡子瞪眼的表情,观众就知道他在干什么了。所以,他的性格特征就是功劳让自己领着,过错让下级担着。最后,本片对白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它潜在的丰富内涵。在影片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哈姆雷特》里的那句台词:“to be or not to be”,这是整部电影的名称,在剧中是男演员约瑟夫·杜拉经常要念到的台词,这句台词具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手法在里头,比如第一次在剧场里约瑟夫一念到这句,就看到一个人站起来离开,当时的他表现出的是惊讶和不理解,之后的台词他有一些停顿试图引起离开那人的注意,并且,他的眼神一直跟随着那人的身影,自此,这句台词成为一个带有特殊意义的符号,象征着他的妻子和索宾斯基中尉的见面暗号而对于他来说就是别人对他的表演没有兴趣的暗示。还有一些令人捧腹的台词,例如扮演希特勒的布朗斯基说的:“我自己万岁”这就是一个嘲讽,而且是戏中戏的嘲讽,这是他们拍戏时候的台词,但也同样是刘别谦对于希特勒的嘲讽。还有,布朗斯基在华沙街头,当那个小女孩对他说:“可以给我签个名吗?布朗斯基”,又造成了一种喜剧效果,原因是他一眼就被人认出来了。再比如艾哈特对假扮希利特斯基的约瑟夫说:“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这句话说出口艾哈特上校不知道为什么好笑,但是观众知道,约瑟夫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在莎翁戏剧中的表演,但却被人评价成他在毁莎翁的戏剧,他顿时僵硬的表情让观众忍俊不禁。这整部电影就是以台词取胜,很多幽默的笑料都是台词表达的,试想如果这是一部默片,那么,估计很多地方观众看都不太明白,更不要说笑了。从无声片中需要观众自己揣测剧情到后来的利用对白推动发展剧情人物,声音在电影的地位在逐渐提升。
        其次,要说的是这部片的旁白。例如本片一开始的旁白,这里的旁白是属于客观式的旁白。一开场就是第三者对于画面表现的叙述,描述街道、场景、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心理,观众不是很明白,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后来的再一次解释了开头出现的那段场景。这个旁白的作用主要是在叙事上,就像别人在讲故事一样,有一点小悬念,先说故事的后面,在调过头来讲之所以会出现开头一幕的原因,用旁白的方式倒叙一件事情,引起观众的兴趣。最初电影院中的现场解说可有可无,但是,现在的旁白已经承担着重要的叙事等方面的作用,声音地位的发展可见一斑。
        在本片中,音乐的运用也是一个亮点。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在在华沙被德国纳粹占领以后,画面上贴出了一张张的告示,伴随告示出现的是一段严肃而残酷的音乐,再配上死刑等告示内容,和刮风下雨的天气,展现的就是纳粹占领下的华沙人民正遭受着屠杀和蹂躏。同样的,格林伯格在雪地里拿着铁锹念着夏洛克的台词的时候,也伴随着凄惨的音乐,台词本就凄凉,再配以音乐敲击人心,也表现出华沙人民的水深火热。波兰空军在一起唱歌这段,是影片对于有声源音乐的运用,高亢激昂的歌声体现的是年轻军人们对于保家卫国的激情以及在战争下保持的一种幽默欢快的状态。在索宾斯基中尉跳伞那段,音乐紧张而又有节奏,索宾斯基是逃,纳粹是追,双方即将碰头的时候,音乐立马紧张起来,等到索宾斯基逃过纳粹追捕,音乐又趋于平缓,好像是一个人在长时间憋气以后终于可以呼吸的时候表现出的那种霎时间的放松和舒畅。全片音乐最引人注意的应该就是约瑟夫发现索宾斯基睡在自家床上的那场戏。音乐声从约瑟夫发现凳子那条男人的裤子时开始想起,一开始音乐透露出一丝疑惑,紧接着,约瑟夫走向床边,音乐透露出小心翼翼和探寻,知道打开灯,看到床上躺着的男人,音乐声变为震惊,约瑟夫快速的把头贴近床上男人再直起身,音乐也随他的动作快慢在进行着高低抑扬的变化,配合的是约瑟夫对于眼前这个人的探寻和怀疑的目光,直到他认出索宾斯基就是那个两次在他表演时中途离开的人,音乐戛然而止。整个音乐都是配合着约瑟夫的心理变化来进行的,音乐就好像是约瑟夫外化的情绪一样,直白地表露在观众的眼前。还有演员们在剧场里搜捕希利特斯基时运用的音乐,也是制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最后,是音响在本片中的运用。一处是假的希特勒要离开剧场,带领一队真的纳粹军官往外走,整齐划一的步伐,踏着有节奏的脚步,跟随着向前走。本是严肃整齐的军队,但是领头的却是假的首领,着铿锵整齐的脚步声就显得很荒唐,因为他们严密保护的对象居然是个冒牌货,军官们自己不知道,但是观众看起来就会觉得很滑稽也很讽刺。另一处就是在约瑟夫的家里,艾哈特上校准备侵犯杜拉夫人的时候,假的希特勒又冲进来了,杜拉夫人随他离开,房门关上,我们听到了一把枪声,艾哈特自杀了,这声枪响表面上只是说明这一点,其实还包含别的含义。比如说,艾哈特他很畏惧希特勒,因此,在得知自己得罪了元首的时候,选择了自裁,他自我感觉很悲壮,但在观众眼中就显得很荒诞搞笑。这枪声其实既是叙事也是在传达隐喻的含义,达到一种讽刺的效果。
        从早期的默片开始,声音就已经在运用当中,但是,声音在电影中的地位是一直在提高的,这取决于它起什么作用,是主动起作用还是被动地发挥作用,并且这作用到底有多大。最早的默片用的都是贝多芬等人的现成的音乐,这音乐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有也可,无也可。后来为影片专门配一些伴奏乐曲,这作用最多也就是打破一下影院中沉闷的气氛,于影片来说,就是让情节紧凑一点。这些音乐都是被动地在起作用。再后来,有声片诞生,对白的运用才真正是把声音变为一种主动起作用,配合画面进行叙事和艺术表现的工具。通过对人声、音乐和音响的有机调动,使其同画面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把视觉和听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双向的渗透作用,达到对艺术的最大最优的表现。通过以上对这部影片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到声音在一步步的发展中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一代又一代的导演还在继续发展声音技术的应用,以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6 ) "To Be or Not to Be",纪念盖博的妻子

当初买DVD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期待,对刘别谦导演的喜剧,还是没有弗兰克·卡帕的喜剧那样有亲切感,中文片名《你逃我也逃》也使我感到一些轻浮;然而看过之后,仍旧给了我好些意外的收获。
 
首先就是观摩之前注意到女主演是卡洛尔·隆巴德(旧译卡洛·朗白),克拉克·盖博的第三任妻子,也是他一生的至爱,二战期间因前往各地推销救国债券而不幸飞机失事去世。初中时看过电影画报上一部写他们夫妻的电影的介绍,知道了他们的故事;在我心里,她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演员,总是怀着好奇,想看看盖博最爱的女人究竟是怎样的人物。
 
影片以德军对波兰不宣而战、将华沙炸成一片废墟为背景展开,描述了华沙一个剧院里的演员阴差阳错地扮演业余间谍,与盖世太保进行一系列智斗的一幕幕喜剧,充满刘别谦一贯的讽刺意味,以及正义感人的爱国反法西斯热情。
 
卡洛·朗白演的是华沙著名话剧女演员玛丽亚·图拉夫人,却有一个演技蹩脚的同行丈夫图拉先生;年轻的影迷、空军中尉索宾斯基深深仰慕她,被获准在图拉先生演《哈姆雷特》念到“To Be or Not to Be”这句台词时,去化妆间找玛丽亚。不久二战全面爆发,因识破了军中的德国间谍塞列斯基教授,中尉秘密回到华沙,联合图拉夫妇以及剧院其他演员上演了一出斗智斗勇的反间谍喜剧。玛丽亚机智、勇敢,又心怀温柔坚定的爱国心,透过她我仿佛能感受到卡洛本人身上的那种热情和精神。虽然评论对她推销救国债券的举动说法不一,有正面的感人描述,也有“爱国不落人后”这样的怀疑语气,但我情愿相信她是真的爱国忧民;为什么不往好的方面想呢?当年的形势,有点良心的人至少都会同仇敌忾的,而凭我对她不多的了解,也愿意相信其真实性。想想我们地震那会儿罢。
 
我擅自揣摩着盖博对卡洛的爱,始终觉得他喜欢的不仅是她的容貌,还有她倔强的性格,顽强不屈,坚持到底,不服输和充满勇气的精神。我真相信是这样的,哪怕也想过若不是她的意外亡故,盖博并不一定能与她厮守终生;但凭盖博后来的一些举动,尤其是加入空军的那些日子,我相信至少盖博曾经确实深爱过卡洛。她的去世给他的打击非常大;也许在私生活上盖博并不是一个好丈夫,但他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最近无意中接触到好几部都是与二战有关的电影,而且不乏正拍摄于战争期间的作品,使我很有感触,思想应当怎样生活。
 
说得偏出去太多了,不过还是忍不住想加几句。忽然想起很早前看过的一部《永恒的爱》,讲述一个因病昏迷了20年的妻子,后来重获丈夫的爱;对里面丈夫的话印象很深:“她的性格与当年我认识她的时候很相似。”朋友就说:“所以你再次坠入爱河。”就是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至今想起仍很感动;我觉得卡洛身上就有这种精神。我相信对很多人来说,总有一个人是他(她)这一生念念不忘的。
 
说了那么多“传奇”的方面,差点忘记了卡洛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演员,演技很出色,很亲切。最近我对“金头发”的看法明显有了改观,她算原因之一罢。喜欢玛丽亚和丈夫充满感情的对手戏。
 
这部电影是卡洛的最后遗作,还是在她去世后才上映的。不知盖博有没有去参加首映式。
 
这部影片对于卡洛来说,或许有种宿命的味道在里面;心里为她感到伤心。相信她在天国会幸福的。

 短评

What he did to Shakespear, we are now doing to Poland.

9分钟前
  • 皮革业
  • 力荐

喜剧电影分两种:一种是刘别谦玩过的,一种是刘别谦玩剩下的

12分钟前
  • 锟斤拷
  • 力荐

刘别谦是个德国人,1942年二战还没结束就在美国拍了部讽刺纳粹德国的喜剧片。更重要的是,和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比起来,这部喜剧的笑点更加高级。刘别谦电影的魅力真是奇特。

16分钟前
  • 上世纪的云
  • 力荐

一根筋的醋坛子丈夫以高超演技拯救了一个国家,个中桥段太幽默了

18分钟前
  • 梦中的D
  • 推荐

刘别谦毫无疑问有天才,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让人捧腹和反思的尺度和转换上都把握地相当好。但是也不得不说,这种喜剧化的手法显得过于乐观了,一副隔岸观火的逍遥态度。

23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一波多折,层层推进,细节处处迷人,严肃、紧张、诙谐并存,有我喜欢的一切喜剧元素。刘别谦的绝妙台词令我不断在深夜大声发出阵阵惨笑(希望没有太扰民= =)“她的丈夫是伟大的波兰演员XXXXX,你一定听说过吧。”“是的,我看过他的舞台剧,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纳粹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28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to be …… or not to be…… ”没办法不喜欢这样的影片,设定有趣,幽默无处不在,各种冷嘲热讽,但或许是我笑点太高的缘故,始终没有感受到其他人那种或忍俊不禁或捧腹大笑。★★★★

31分钟前
  • Q。
  • 推荐

LUBITSCH万岁。大笑过之后想起那个总是跑龙套演配角的演员,他一直觉得自己能演好夏洛克,同伴总是嘲笑他一番,后来家园被德国人占领,两人连龙套都跑不了,在街上铲雪的时候,他又背诵起夏洛克那段经典的台词,这次同伴说,你能演好夏洛克了。经历过那些痛苦愤怒之后,我们才能真的写出读出那些诗行吧

32分钟前
  • 艾洛
  • 力荐

之前在《希特勒万岁,猪死了!》一书中读到此片的介绍,今终于一睹其风采。我在午夜4点非常享受这部69年前的电影,几乎笑到断气。精彩的剧情,战争的讽刺,让人喷饭的笑点、台词,大师刘别谦的指导,这是你一生中不可不看的电影。副作用是今后当你听到:“是生存还是毁灭”这句经典台词时,会爆笑。

35分钟前
  • 品客
  • 力荐

年代的关系不免有些许瑕疵,夫妻关系的梗贯穿始终,最经典的第一是老公进房门,发现陌生男人在床那段逗逼死,第二是老公发现尸体,冷静解套一段牛逼死,那个年代的片子永远不要给主角设定一个固有印象,后面你会大吃一惊的! 一个演员知名度的梗,一个假胡子的戏中戏,还有官僚体系的迂腐,玩得十分溜。不过刘别谦touch好像在这一部没什么体现。

37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推荐

“我真讨厌把我们国家的命运交到笨演员的手里“,最乐的部分是正乔装纳粹的演员会忽然分不清戏内外的身份,演哈姆莱特时台下总要重复跳出些喜剧状况,夸张、解构、反讽、利用巧合,想演《威尼斯商人》的龙套演员在不起眼的垃圾时间念了几次夏洛克的控诉,纯属夹带私货,是犹太导演内心最深最真的愤怒吧

41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第一部刘别谦。1.在评论区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孤独:我怕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看懂却全程没爆笑过的人了...2.作为我接触的第三位早期喜剧大师,刘与卓基之流差异明显。对比同为有声/二战的《大独裁者》,仍可见两者在语言与肢体性幽默的倾向分别,但戏剧共通。3.本片精神续集:《无耻混蛋》。

42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刘别谦式笔触果然不同凡响。相同题材中,[大独裁者][虎口脱险]笑点直接,本片则较为含蓄,兼具优雅、机智与玩世不恭感,昆汀[无耻混蛋]在致敬之余更为疯狂戏谑。影片节奏紧凑,毫无冷场,多处戏中戏反讽与幽默极为精妙。| 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我自己万岁。(9.5/10)

4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To Be or Not to Be,土鳖拗孬土鳖,刘别谦导演作品,1942年的黑白片,教科书般的杰作,告诉你一个剧团怎么以自己方式愚弄第三帝国,正义怎么欺负邪恶。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在这电影上耗费每一分钟都是值得的,因为充满了魔术般的逆转和杂耍般的狂欢。——鹦鹉史航

47分钟前
  • 香蕉和芭乐
  • 力荐

简直爆笑啊!这才是好喜剧啊,笑点一百年不过时!每一秒都满分!

4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脸盲者慎看

5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有别于卓别林和巴顿明显的肢体滑稽,刘别谦的喜剧就在于文本台词的出彩。严肃下的戏谑,整个剧院临时剧组现场演戏逃离魔掌,台词处处出梗,戏中戏的剧情天衣无缝。解构、巧合、错位、反讽,上下误会、左右逢源、临机应变的巧妙,这剧情这台词这桥段,纵使莎翁再世也不过如此!1942年呐,战争还没打完,德国人刘别谦就敢于如此讽刺纳粹,真厉害!8.9

5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始祖级的戏中戏,无论是环环相扣的情节还是字字珠玑的台词都已经超神;看完这种电影会让人语言贫乏,只能默默在心里大叫一声好。

5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反转再反转,好玩。Jack Benny老了长残了,不过眼神还是很逗趣。Robert Stack演这部的时候才23岁,英俊死了,要命啊(¯﹃¯)

58分钟前
  • 花岛仙藏
  • 推荐

#重看#完美的喜剧范式,绝妙的讽刺功力,教科书级别的剧本结构,超级优雅的刘式触点,举重若轻的尺度拿捏——喜剧模式覆盖的深沉家国主题,可谓是以四两拨千斤挑起泰山于顶的负载力,当之无愧且不会过时的泽被后世名作。将剧团人员配置/空间结构/剧作文本完美契合到现实的战争状态和对立冲突,一浪接一浪的戏剧性矛盾席卷而来,节奏丝滑顺畅,跌宕之起伏让人沉醉,是谓轻盈感;莎翁名句的反复运用,在不同场景承载不同功能,文本细节的对应着实值得称赞——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彰显其有效性,且在重复的节奏中“再创”倒映般的喜剧效果。每个人物都鲜活生动,主角自不必赘言,就连渴望出演夏洛克的小人物也被描摹得可怜又可爱——在戏剧和人生的舞台上,你们都是优秀的。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