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梦奇遇

HD中字

主演:纪尧姆·谷伊,安娜·勒尼,贝纳德特·拉封,海伦·文森特,路易斯·雷戈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声梦奇遇 剧照 NO.1声梦奇遇 剧照 NO.2声梦奇遇 剧照 NO.3声梦奇遇 剧照 NO.4声梦奇遇 剧照 NO.5声梦奇遇 剧照 NO.6声梦奇遇 剧照 NO.13声梦奇遇 剧照 NO.14声梦奇遇 剧照 NO.15声梦奇遇 剧照 NO.16声梦奇遇 剧照 NO.17声梦奇遇 剧照 NO.18声梦奇遇 剧照 NO.19声梦奇遇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法國大廚

#影#《聲夢奇緣》《Attila Marcel》7/10

在這沉悶的冬日,謝天謝地還好有奇葩的法國電影。這片子有華麗奇幻的場景佈置好了餐臺,古典但又歡快的音樂是個調皮的侍應,油畫般濃郁色彩的頭盤,作為主菜的情節只是略加香料就上碟的原汁原味,親情愛情友情恩情是最後那道甜而不膩的甜點。

不怎麼樣的原材料依然可以烹調出賞心悅目的作品,不愧是法國人。

 2 ) 《声梦奇遇》:追忆似水年华

“我们在回忆中可以找到一切,它是化学实验室里的一方药剂,在那儿我们时而会碰触到镇静剂,时而会碰触到危险的毒药”,电影开头的这段话出自于法国著名作家Marcel Proust,也就是长篇巨作《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听说部电影的导演Sylvain Chomet是当代影坛的“造梦师”,但我觉得他其实和作家Marcel Proust的风格是很相通的,都带着意识流的意味,甚至我觉得他应该是Marcel Proust的信徒。
本部电影《声梦奇遇 Attila Marcel》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因为自幼目睹父母去世而失去记忆并不能讲话,被两个姑母收养之后展开一段音乐之旅,即便他成年后已经三十多岁了,他还是不说话,直到一次偶然的机缘,他从童年回忆中解锁并激活了自己的幻想世界。整部电影犹如一部哑剧,用画面自言自语,故事如幻似真,看似温暖,实则辛酸。
影片的转折点是在主人公保罗遇到楼下住的阿姨,不过我觉得她有点像美丽的女巫,随即保罗迎来了一场又一场音乐追忆似水年华。回忆的展现的角度是婴儿时期的保罗,让我们更有代入感,让我们跟着他感受从刚出生时集宠爱于一身的幸福到后来父母关系的摇摇欲坠,从而让我们感同身受保罗内心的忧郁。以及为什么他会选择不说话,甚至逃避自己的人生。
影片回忆部分中的很多表演都是像百老汇音乐剧般地呈现,甚具童话色彩,与影片想表达的无奈何压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回忆中的那场擂台战,很奇妙,此处我引用一位观众对这片段的描述,我认为很恰当:“编导居然想出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保罗父母之间那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爱情有多么奇妙,也不仅仅因为这段情节充分地表现了母亲的以柔克钢让她显得更加智慧美丽,更因为比赛结束后父母靠着栏杆看着保罗的笑脸,一下子就把电影从悲剧的气氛转向喜剧,保罗的情感承受着由悲到喜的巨大变化,生命由此而变得亮丽。”
这连串的回忆,特别是保罗父母的爱情,我觉得是在向《追忆似水年华》致敬,此处引用《追忆似水年华》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同思考:
“然而,在爱情方面,使人往往无法看出突变原因的秘密,也常常掩盖某些圆满结局的突然性(如吉尔贝特的书信所带来的结局)。圆满的结局,或至少看似圆满的结局,因为在此类感情方面,得到任何满足,一般只意味着痛苦的移位,因此不存在真正圆满的结局。但有时也会有片刻的停息,使人在一段时间里产生痊愈的幻觉。”
影片最后,保罗娶妻生子,和片头相呼应,咿呀学语的小宝贝叫出爸爸。让我想起毛姆曾在小说里说过的一段话,也刚好可以带出影片的一点意思:“爱情曾经在这儿逗留过片刻,就像一只候鸟在海洋中途偶然看到一艘船,就暂且收起它那疲乏的翅膀那样,一种美好的激情的芳馨在这儿上空萦绕不散,那香味如同我家乡牧场上的五月山楂。我觉得这个人们爱过或者受过苦的地方,还总是保存着一种至今尚未完全消逝的淡香,仿佛他们获得了一种含有精神意义的东西,这些东西如今还神秘地影响到路过的人。”
    因为这部电影我相信并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它是很独特又意识流的,所以我这篇影评也如此。

 3 ) 不变的赤子之心

尽管初听陌生,但西维亚·乔迈是个大有来头的导演。他产量极少,仅有一部动画短片和两部动画长片,此外还有《巴黎,我爱你》里面一段五分钟的小短片。 乔迈作品一般不依赖对白甚至缺少对白,深受默片风格以及哑剧的影响,无论作品风格、动画形式还是腔调味道,他在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里面都称得上自成一家。 作为乔迈的第一部真人剧情长片,《声梦奇遇》也不例外。这部电影依然灵动,依然是音乐致胜,最重要的是,依然有一颗赤子之心。或许可能稍嫌琐碎,但如同乔迈的其他作品,《声梦奇遇》绝不会触犯到你的,它像阳光和晨露,像雨水拨动着心弦,试图去感染观众的灵魂。 如同不少电影所涉及的内心题材,《声梦奇遇》的主人公保罗有成长阴影。他在年幼时失去双亲,并且无法开口说话。影片所讲述的就是保罗如何处理和面对不快的记忆,完成呈现了他被引导、释放以及成全自我的过程。有趣的是,充当心灵治疗者的老太叫普鲁斯特,这似乎也让《声梦奇遇》往意识流的道路上靠拢,同时令电影文本更加丰富。 《声梦奇遇》从开场就制造了梦幻到清醒,之后在清醒、无意识和主观幻觉中切换,以虹膜镜头(Iris,婴儿主观视角)的方式,出现了保罗的六段个人记忆。这些章节色彩更加华丽,气氛更加活泼,杂糅了默片、动画、歌舞以及童话等不同的形式风格,载歌载舞,流光四溢,首尾呼应,相当出彩。令人印象最深的一段是父母两人在台上摔角打斗,父亲一开始用暴力压制着母亲,最终,母亲却用舞步和吻战胜了摔角手,颇为新颖。 电影的另一看点就是音乐,对声音(画外音)的运用也是极为出色。片中既有常规的钢琴演奏,众人跳华尔兹,也有近年来悄然流行的尤克丽丽(ukulele),清新可爱。法国电影少不了的手风琴伴奏,以及舶自中国而来的二胡,它们混合使用,令这部电影具有了国际化的情调。甚至如果仔细听听,片尾曲里面还有中文演唱(以及一个沙滩上的彩蛋)。 此外,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法国以外的元素,包括保罗每次陷入幻觉回忆,他都要饮上一杯印度的药草茶,至于那个布满蔬菜绿植的房间,更是大打东方情调,光线充沛,纯然是摄影棚的产物。 不过,动画片和真人片毕竟是截然不同的创作形式。乔迈总是不可避免地加入熟稔的动画手法,譬如主人公频繁的眼睛和瞳孔特写,令电影一下子显得低龄化的青蛙乐队以及神叨叨的配角们。他时常脱线的思路,在动画片里面可能相当出彩,因为那些手法是处在一个不现实的情境之下。放置于真人片,总让《声梦奇遇》有些跳跃,影响了观感。显然,想拍好不说话的主人公(更何况电影还说了很多话),想来比不说话的动画片要难多了。 作为一部极其主观和个人化的片子,《声梦奇遇》恐怕无法带来好莱坞电影的常规叙事,更无法用一环套一环的冲突来满足观众期待。然而,就像保罗饮下的迷魂茶,如果,这部电影正是你的那杯茶。那么,乔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老电影的诸多借鉴致敬,乃至于他个人风格的双生姑妈等等,它们都会给你带来足够的惊喜和意外。【迷影网 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25673

 4 ) 温暖之下,暗黑无边

法国电影《声梦奇遇》,我是将其作为一部温暖的家庭片来看的,准备看导演如何讲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体会一点人间至醇的亲情,就如看一部同类题材的澳大利亚电影《艾美的世界》一样。都是目睹家庭的变故而不再开口说话,都是以音乐作为自己与外界交流的方式。《艾美的世界》描绘着世界的美好,也叙述着亲情友情的珍贵,让人感动不已。原以为《声梦奇遇》也是类似调调的影片,确实也需要用这样的影片来时时抚慰我们的心灵。看着看着,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看到最后,需要也有很多的感动,不过更多地是感觉一种无边的暗黑扑面而来,感觉更多的,却是人生的艰辛与不易。这部影片,是将一个惨剧包裹在了一个温暖的故事里。

看完影片,查了下导演,我的猜测果然没错。导演是西维亚·乔迈,这是他的第一部故事长片,此前他还拍过两部动画片,都是好评如潮,我也都看过。一部是《魔术师》,一部是《疯狂约会美丽都》,风格都很相近,充满了奇幻的色彩,似真似幻,看似温暖,实则辛酸,一如他的这部影片一样。看来导演对于世界的看法就是如此,快乐中总是带着浓重的忧伤,冷酷的现实总是在温暖中不期而至。不要试图去探寻真相,血淋淋的真相让人难以接受,反倒是沉浸于温情之中可让这个世界看到起来更美好。

三十多岁的保罗跟着两个独身的姑母生活,他的姑母办了舞蹈班教人跳舞,而保罗就弹钢琴伴奏。他无法说出话来,早在他呀呀学语阶段,父母在他面前的意外死亡,从此中断了他说话的经历。保罗生活虽然平庸还算过得去,亦如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一样,谁不平庸呢?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生活,本不是普通人所能过的,且这样的生活如何能持久?偶尔的机遇,让保罗开始了对于自己身世的求索。这种求索的本身,一般来说也没有什么好结果。被精心遮掩的真相,绝非温情脉脉,一定会让你震惊不己。

整个故事就在一种奇幻情境中展开,让你无法分清眼前所见的是梦境还是真实。女巫般的普鲁斯特太太,通过迷幻药般的汤剂,引导着保罗向着自己的记忆深处追溯。那种记忆来自于他的婴儿时期,并重构了保罗的人格与生活。凭着婴幼儿时期残存的记忆,保罗爱着自己的母亲,并仇视着自己的父亲,虽然父母双亡,他应该是把母亲死去的原因归咎于他父亲。这是他的心结,也是他一生不再说话的原因。但他又不敢肯定,父母的死因折磨着他,让他竭力想回到自己原初的记忆,翻看那些被潜意识遮蔽掉的记忆,那里,有着事情的真相。

所谓被遗忘的真相,其实就是自己不愿接受的事实。他父母关系的片断,就埋藏于他的记忆里。这些片断让他纠结,也让他痛苦,每一次回到儿时的回忆,他在其中既感觉到亲情的温暖,更有着沉痛与忧心。生活并非简单的玫瑰色,还有很多让人难以回首之处。记忆的最深处,其实是暗黑无边的。真相简单而又残酷,保罗明白了真相,也就终止了自己既往的生活。

在乔迈的另外两部动画电影中,这种暗黑无边的真相,总是伴随着温暖的回忆而生。在《魔术师》中,过气的魔术师和一个孤女,在爱丁堡萍水相逢,演绎着一段温暖的父女情谊。孤女在父爱的温暖下长大,也从魔术师的魔术里感知着世界,只有当她真正接触生活时,才明白生活并非如魔术,而是充满艰辛,人生更是满满的悲凉与辛酸。《疯狂约会美丽都》更是让人见识着人生的荒谬、冷酷与无趣。让你在热泪盈眶之时怵然重新思考生活的真谛。

人生真的就如乔迈电影里那般景象吗?确实如此,它就是更真实的人生。有着温情,有着爱,更多的则是冷漠与无趣,是温暖之下的无尽悲凉。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接受它。享受着人生的温暖,也得经历着人生的暗黑无边。

 5 ) 乔迈的真人童话

 “我们在回忆中可以找到一切,它是化学实验室里的一方药剂,在那儿我们时而会碰触到镇静剂,时而会碰触到危险的毒药。”——Marcel Proust
  
  电影开头的这段话出自于法国著名作家Marcel Proust,也就是长篇巨作《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回忆”在Proust的小说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分量,同时这也是电影《声梦奇遇》想要表达的主题。有意思的是片中男主角Paul的父亲姓Marcel,而隔壁邻居太太姓Proust,无疑这个姓氏上的小巧合是导演乔迈对Marcel Proust的又一次致敬。
  
  片中关于回忆的部分都采用了婴儿的主观视角,在增添童趣之余又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可谓一举两得。如果算上开头的梦境,影片共有六段回忆的场景,这其中的情感是层层推进的。从刚出生时集宠爱于一身的幸福到父母关系的摇摇欲坠,Paul心理上的落差造成了其现实生活中的失语,而打破这个局面的唯一途径就是走出回忆的死循环。
  
  这里编剧设计了一个带有童话色彩的方式帮助Paul走出困境,神秘女邻居的一方汤剂加上原味玛德琳蛋糕做钩,和回忆有关的音乐做饵,剩下的就是等待回忆之鱼被钓出水面的那一刻。这种催眠的小桥段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经常会看到,像是《爱丽丝》中被催眠的米娅•法罗,当然伍迪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戏剧效果,而本片则是以治愈为主。
  
  任何一段记忆都是有选择性的,在Paul的记忆中母亲温柔似水父亲爆烈如火,对父亲误解的加深体现在Paul撕掉了合照中父亲的那部分。可当回忆的全貌逐渐展示在Paul面前时,他发现了父母之间的水火不容实际上是一种另类的爱情表达,就像是回忆中的那场擂台战,父亲先是用暴力取得优势,接着母亲用舞蹈反败为胜,两个人又回到了如胶似漆的状态。Paul开始理解父母这种床头打架床尾和的行为是基于爱情,同时也放下了对父亲的成见,那些粘合好的照片预示着父子关系的修复。
  
  如果说父母早逝是造成Paul忧郁的直接原因的话,那么成长过程中选择权的被动则加深了他的病症。从出生起,Paul就肩负着母亲家族势要培养出一个演奏家的重任,尤其是在被两个姨妈收养后,钢琴家就成了Paul不得不为之奋斗的事业,年逾三十还在参加青年钢琴比赛听上去就充满了无奈,这种压迫更是从Paul生日会上无不与钢琴有关的元素就可见一斑。片中和Paul对应的活在长辈希冀中的还有医生这个角色,和动物们相处的梦想如今只能通过制作标本来实现不可谓是一种悲哀。好在Paul最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巨大的钢琴笼罩在脸上的阴霾也已消失不见,而医生的妥协则可以看做是Paul的另一种结局。
  
  除了精彩的回忆段落,乔迈的想象力还体现在一些超现实的场景。像是Paul第一次喝过芦笋汤剂后产生的幻觉,以及参加比赛时突然出现的青蛙乐队,而表现两个姨妈与邻居太太的撕扯过程则明显是动画手法,这些充满梦幻色彩的元素都体现了乔迈的童心。其实无论是沉默的男主角,还是两个夸张的姨妈,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乔迈过去作品的影子。Paul有着《美丽都》里自行车手的孱弱以及《魔术师》里的孤独,他的忧郁让人想起了巴斯特•基顿,当然角色的成功还要归功于演员纪尧姆•谷伊的表演,他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神态展现了Paul的内心世界,他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影帝殊荣。而片中两个穿着一致的姨妈则融合了《美丽都》中奶奶的护犊情深以及三姐妹的夸张怪诞,聚餐一场戏吐槽中国人多势众相当具有黑色幽默,结尾两人在沙滩上的彩弹也充满乐趣。
  
  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的配乐部分,钢琴的演奏自不必说,其中一段与二胡的配合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同时也酝酿了Paul与中国女孩的爱情。邻居太太时而弹奏一段尤克里里则更像是对心情的调节,夏威夷的轻松与惬意顺着旋律蔓延开来,而乐器本身给人的感觉正如同角色一样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这一点能从邻居太太的生活方式以及她讲述的印度之旅中感受出来。在邻居太太这个角色身上导演投射了很多东西,包括对佛教的理解等等,最令人动容的一场戏莫过于她对一棵即将被砍伐的大树的守护,除了自我情感的代入,还有一种对生命的崇敬。而影片结尾与开头的呼应更是体现了佛教中轮回的思想,一代又一代对生命的传承是这世上亘古不变的法则,同样不变的还有父母对孩子的爱,Paul对着女儿的那个微笑证明了一切。

 6 ) 疯狂的约会!乔迈再次向塔蒂致敬,这次还带上巴斯特·基顿!

“重识人生路”是乔迈2013年的新片《声梦传奇》的主旨之一,男主角由于童年刺激失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在两位姑妈的抚养下长大,却在即将30岁的时候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这段记忆和未来的生活之路(就这么点儿内容了,不多剧透了)。这是一部关于将记忆的能力释放出来的电影。音乐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极具巴黎风情,而且一定新奇怪异触动心弦——这些要素出自乔迈的脑瓜真是让人毫不惊讶。摄影师Antoine Roch在接受采访时用这样一句话结束访谈:“我想你一定会记得这部片子的。”

之所以对这部新片有所期待是因为这是西维亚·乔迈第一部真人影片,而且放出风来要借此致敬雅克·塔蒂和巴斯特·基顿(两位经典喜剧大师)。由于乔迈之前都是做动画,所以这次染指剧情片自然需要一个给力的摄影师,经人介绍认识了经验丰富的Antoine Roch,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Roch可是《两小无猜》(神作!)《穿梭少女梦》(把苏菲玛索拍得很有看头)等著名影片的摄影师。觉得他也确实能够配得上乔迈那天马行空又冷峻旖旎的视觉风格。据说他们为此片设计了不少有趣的看点,包括男主的房间,是老式的高吊顶公寓,天花板很高,灯挂在正中好像要被房子吸走了一样,这就给房间留下很多阴影和未知的空间。而房间内的一扇小窗户,男主只有在弹钢琴的时候才打开,他不喜欢那种阳光射进来的感觉,因为这有种生命的视觉隐喻。

如果这些还不够促成你对这个片子的期待,那么就去看看乔迈的两部动画长片吧《疯狂约会美丽都》和《魔术师》(L'illusionniste),两部动画都没有对白,几乎完全靠动画呈现的各种镜头语言来呈现和推动故事。所以这部《声梦传奇》虽然男主是个准哑巴,我们也依然可以对乔迈充满信心,他会把这个角色和这个故事处理的很好。

本片将会在今年9月5日-15日举行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放映。

简单说说乔迈和他的动画片。

西维亚•乔迈(Sylvain Chomet)出生于1963年的法国,童年疯狂地痴迷于《丁丁历险记》等法国的老漫画,中学毕业后进入艺术学院就读,从画四格漫画开始学习。他对线条和色彩都有独特的的敏锐度,而且想象力爆棚。1986年,23岁的乔迈发行了第一本漫画书,后来他为了学习编剧前往英国学习,并帮一些书籍、杂志画插画。在这期间,乔迈见识了不少的动画影片,也认识了不少英国动画界的朋友,但乔迈的第一部动画短片《老妇与鸽》(The Old Lady and the Pigeons)最初进行时并不顺利,从他递出剧情大纲算起,短短的25分钟内容竟耗费了近十年才完成,谁知竟意外获得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电影节的垂青,小有斩获名声在外,也给了乔迈创造他第一部动画长片的动力。
    于是2003年这部《疯狂约会美丽都》诞生 ,故事讲得什么就不说了,反正很神奇,从过场到人物到节奏到音乐处处是看点。全片只有58句台词,男主角只有一句,奶奶也极少,最多的可能就是狗叫了。真的跟你看过的一般动画片不一样,所以能瞬间秒杀众生,让乔迈拿奖拿到手软。我不推荐这片儿我就不姓U。真的是谁看谁知道、看了才知道、千言万语也难道。

2010年,乔迈又为世人送上一部致敬塔蒂的影片《魔术师》,慢工出细活一词还真是在他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对人物的刻画太精彩了,简直就是动画版的于勒叔叔(法国喜剧大师雅克·塔蒂扮演的著名人物),衣着、动作、面目都太细腻太逼真了,故事很软也很隐晦,看到最后酸酸的,既无大喜也不大悲,看得出乔麦在美丽都后为拍大师做的妥协,或者说相互妥协。于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乔迈老师终于又有新作即将问世,相信任何一个看过他的动画片的人,都会舒一口气:这真是一场疯狂的约会,你让我们好等啊!

 短评

这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

8分钟前
  • bird
  • 力荐

乌克丽丽带感~

13分钟前
  • 璃人泪@2011
  • 还行

还是继续拍动画片吧...

1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温暖有爱的故事。第68人看过。

20分钟前
  • royalwyx
  • 推荐

动画片的即视感,还是挺可爱的

25分钟前
  • Henrique Asano
  • 推荐

和其他荞麦大叔电影,音乐很赞,对白不多,有着浓厚的默片质感,同时可以看到雅克塔蒂对他的影响,荞麦大叔真是一个有怀旧情怀的导演,影后主创交流没见到荞麦太遗憾了!【百老汇电影中心】

26分钟前
  • 尾生
  • 推荐

个人不爱这种真人童话风格的电影,亦如韦斯安德森。如果不是情节有突出的勾人之处,看着就很腻,哎,我完全没有童心。音乐挺棒的,是我老了吗,突然对古典音乐有种莫民的亲近,倒是几段现代音乐没有太大共鸣。

30分钟前
  • 画瞳
  • 还行

超级sweet的电影,首部处女真人电影拍成这样已经很合格率,小巧腾挪做的很好,有些地方推得太狠有点生硬,但还是很可爱。映后见面会制片人来了,超美!

32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推荐

极少极少的电影可以唤回普鲁斯特式的感伤,《Attila Marcel》是其中的一部,那两处海滩外景,活生生就是巴尔贝克。

34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分明致敬塔蒂和豆子先生…完全乔迈风:执着呆萌男主、心机但善良老女人及各种怪咖,纷繁复杂的色彩,迷幻交错的城市,能把真人片拍得如此卡通质感。音乐辅助剧情进展,男主遇到嬉皮阿姨音乐是钢琴和尤克里里合奏,中国妹出现在公园背景音乐成了钢琴和二胡。节奏明快,台词搞笑,大树和扫墓段落感动哭了

39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三星半。典型的法国电影,典型的法国幽默。看完影片看字幕才知道,父子是同一个人演的。

4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故事的层次感颇有轮回的味道,就像一段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思念,保罗一点点的召回童年的记忆,然后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在风格上依旧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世界,看着超现实的桥段上演总会让人不觉得的脑补成西维亚·乔迈以往的动画风格,加上“美丽都”和“魔术师”可以算三部曲了。★★★★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中国人?)没错,保罗和那些中国人竞争15年了,(不过他们真的非常有天赋,)他们只是人多,人多才是他们的优势,就是,就像我们住的那区,我们住在同一区,那里和其他地方一样到处都是中国人,(但…这不代表他们没天赋啊!)他们肯定会赢,这是数学问题,人多到让人窒息…竟然吐槽中国人多,哈哈~~

4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法国版的eva补完么。。。

50分钟前
  • 马自制力差
  • 力荐

也想有童年记忆TAT

55分钟前
  • 推荐

单纯、梦幻,轻松明媚。好想在这样的电影里一直睡去,然后醒来电影还在继续,然后再睡去,再醒来,永不结束……

5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即便是真人电影,仍然秉持动画的想象力以及人物的天真,包括装置的布景。西维亚·乔迈的作品好像做喜欢讲两代人的感情。婆婆与孙子,父亲与女儿,以及本片男主对父母的回忆。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不知是否前作先入为主,总觉得人物和布景的卡通色彩很浓,特别是催眠师Proust的小花园和保罗的俩姑妈。音乐很棒,男主父母的格斗式探戈惊艳。主题照例无关善恶,更多地关注小人物的互动和成长,男主的眼睛太适合演哭戏了~ @MOMA百老汇 with invisible friend. Guillaume Gouix出现在放映会真是惊喜。

60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推荐

太太太太太失望了。

1小时前
  • 何倩彤
  • 还行

7.6

1小时前
  • 子夜奔腾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