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2022

完结

主演:山本舞香,泷本美织,沟端淳平,佐藤大树,吉泽悠,樱井淳子,アキラ100 ,笠原秀幸,小山莉奈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2

 剧照

姐妹2022 剧照 NO.1姐妹2022 剧照 NO.2姐妹2022 剧照 NO.3姐妹2022 剧照 NO.4

 长篇影评

 1 ) Girls help girls

终于看完The Jane了。有几个比较感慨的部分。一是Jane的诞生,在这个组织的女人要么自己经历过堕胎,要么目睹过他人的堕胎,一项女人应有的却被法律圈禁了的权力,与此同时,在那个革命四起的年代,人权、反战,女人也试图加入,企图在时代的号召中找寻到自己的位置,然而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无论在哪个领域、喊着怎样的口号,最终都只是在服务男人。是的,那时的女人确实只是行走的子宫,如若没有打字技能根本找不到像样的工作,而一旦怀孕了,立马将被剥夺工作的权力;二是前期长期为她们做堕胎手术的男人,当他得知这个组织对于堕胎的收费是“给你所能给的,因为那会帮到下一个比你还拥有的少的女人。”他很诧异,他说“It says in the Bible, a man is worthy of his labors”,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我看到这句话的感受,因为上面的每个字都让我觉得是现实某一块的浓缩,以及那将女人排除在这个世界之外的目中无人的高傲让我想发笑,这句话再读一遍我甚至觉得很荒诞,可是他竟说得那样理所当然。三是,有两个女孩来堕胎,一个女孩子是作陪同的,她在房间外等待时看了放在桌子上的一本名为“our bodies, ourselves”,她说那可能是她人生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性教育。 最后,则是Jane本身的存在,她们提到说,来做堕胎的女孩或者女人们会不停向她们解释自己堕胎的理由,例如想要上学,例如已经有还在养不起了,诸如此类非常正当的理由,然而Janes告诉她们,这是你们的理由,而我并非是来judge you,我只是来帮助你做你想要做的事。影片最后提到,在1973年美国不再将堕胎列为非法后,她们就去过自己的生活了,她们成了艺术家、教育者、公务员、社区组织者、医疗工作者、作者以及母亲。是的,在成为母亲之前她们可以做任何她们想干的事,母亲不该是优先选项,也绝不该是唯一选项。

 2 ) 从《珍妮热线》到无名姐妹

相比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情片《珍妮热线》,这部“絮絮叨叨”的的纪录片反倒更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在堕胎Fei法的时代,这群勇敢聪明的女性创立了一个帮助有需要的女性秘密堕胎的组织。她们从在报纸上刊登小广告、贴海报、派传单的方式,将自己的联系信息告诉那些绝望而焦虑的女性;她们被迫训练出五分钟内就能布置出手术室、五分钟内就得反侦察迅速收拾撤离的技能;她们租借不同的私人住宅,使用假名和小卡片,通过电话线抚慰那一侧恐惧战兢、急迫地寻求帮助的女性;她们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生雇金,所以放下厨房的菜刀、开始学习操手术刀。她们从十几个人扩展到数十个人,成员中或受她们帮助的人中不乏贵人,政府大员的家庭主妇、企业高管之妻女,甚至警局署长的亲人,以至于社会知其存在,但也对她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她们后来由于举报和上级对重案组施压被逮捕入狱,但珍妮组织的活动——直至1973年最高法院裁定堕胎合法——都一直持续着。我还深刻记得一位领头者百感交集地展示那些小卡片,说好像是她们在完成应得的使命,但这分明是女性不该经历的:对于生育的自由选择权,原本就应该在女性自己手中。他们无权监管女性自己的身体。可是罗诉韦德案其实只不过是前行了一小步,女性要走的路,是多么长远而艰难。

 3 ) 无名姐妹:追寻被遗忘的声音

《无名姐妹》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通过讲述几位无名的女性主人公的生活和挣扎,探讨了性别、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主题。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依赖于大剧情或大动作,而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精致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女性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和她们在社会压迫下的反抗与坚韧。

电影中的姐妹们并非都是亲生的,但她们的经历、挣扎和梦想彼此相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电影的叙事结构巧妙地将这些看似无关的故事编织在一起,使观众能够从中看到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公。电影的结尾更是带给观众深刻的启示,那就是无名的姐妹们虽然在社会中被遗忘和忽视,但她们的存在和抗争却是无法被忽视的。

 4 ) 咕咕咕又超字数了

4点 1.女性真的非常具有同理心 能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 多为别人想想真的是一件很伟大的事。2.我以前觉得男女之间的性格存在差异 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 但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觉得男女之间的性格确实存在差异 但女性在某些领域并没有取得更优秀的成绩是因为社会大大限制了她们的发展 如果她们拥有同样平等的机会 可能会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做出不一样的精彩来。3.我觉得女权所强调的独立是自我真正的独立 她们从来不依附于任何人 她们想去做什么想去完成什么都是靠自己的努力 从来不寄希望于任何人。能把自己所想付诸行动 而且从来不怀疑自己 有这种别人能做我也能做的魄力真的很厉害。4.她们身上有好多我值得学习的点 她们善于反思 而且能及时改正 行动力超强 她们勇敢机智 善良 体谅他人 聪明 永远不放弃 坚定自己的想法 不服输 非常非常值得我学习。最后 少说多做

 5 ) 《无名姐妹》:禁止堕胎的美国会发生什么?

|作者:禾

|校对:米拉檬

|编辑:禾

1963年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事件发生后,美国逐渐掀起反文化运动,其中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第二波女权主义等在纽约、芝加哥等地逐渐蔓延。[1]当时的芝加哥是一个政治氛围非常浓厚的城市,街上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手举牌、烟雾弹、鞭炮、头盔拥挤在街道中间、公园里面。与此相对的是一群女性在嘈杂动荡的芝加哥进行着游击战,偷偷提供着违法却安全的地下堕胎服务,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简(为了联络方便,成员们用JANE作为了这个地下堕胎服务组织的名称)。

1960年代的美国,堕胎是被法律所禁止的,甚至宣传堕胎信息也是犯罪。1968年开始,“简”就在芝加哥的黑帮和警局共同的监视搜查之下四处穿行:张贴广告、记录信息、联络医生、搭建“诊所”、进行手术、术后回访…直到1972年春天,警察突袭了芝加哥南部的一间公寓,将七位名叫“简”的女性逮捕。

终于在1973年,因为罗伊诉韦德案的推进,让美国最高法院撤销了此前堕胎违法的法律,承认了堕胎合法化。这七位化名为"简"的女性也得以被撤销指控、恢复自由。

只是美国女性多年努力争取来的生育自主权还未满50年,就已被剥夺。2022年6月24日,美最高法院推翻了罗伊诉韦德案,此后堕胎是否合法由各州裁决。据英国卫报报道, 美国目前有20多个州可能将在“罗诉韦德案”推翻后禁止堕胎权。[2]事实告诉我们,历史正在退回20世纪60年代:一个堕胎违法的时代。

这里禁止了安全的、合法的堕胎,滋生了黑帮高价堕胎的新市场、纵容了男医生以口交为条件“帮忙”堕胎的行为;这里剥夺了女性处置自己身体的自由与权力,无视了提供精子的男性的责任、抹消了意外怀孕女子的苦难。这里同时还发生着日益高涨的反战运动与民权运动,“结束种族歧视”“对外和平 对内民主”的口号充斥芝加哥的大街小巷。

在芝加哥慌乱与平静的双重环境下,纪录片《无名姐妹》(英文名《THE JANES》)用历史影像与口述史结合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这一段虽是历史也可能会是未来的往事。其中,“简”的成员们还袒露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其他女性权益问题,比如反战运动中男性主体化的思维边缘化了女性的声音;比如医疗系统甚至是妇产科对女性接收教育的排斥;比如怀孕女子在职场无法生存、担惊受怕的困境……

无名姐妹 The Janes

导演: 蒂娅·莱辛 / 艾玛·皮尔德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2-01-24(美国) / 2022-06-08(美国网络) 片长: 101分钟 又名: 她名叫“简”

堕胎违法意味着什么?

长期以来,人们围绕堕胎的争论主要形成了两派,即“重选择”(pro-choice)与“重生命”(pro-life)。前者强调女性权力,后者强调胎儿生命权,但生命权不应该靠凌驾于其他人权而成立,也不应将责任归置于女性一方,而忽视了一个生命的诞生还需要男性的参与。

退回到50年、60年以前,美国的政治版图里面完全没有堕胎权争议。但是到了70年代的时候,关于堕胎权的争议就已经转化成党争和政治家、宗教领袖谋求一己私利的工具了。当时,天主教会里面的保守派人士成功地拉拢到了新教福音派里的保守派人士,两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开始打入共和党内部,渗透到共和党内部,成为了比如里根上台,包括后来保守派政客上台的一股巨大的民意基础。[3]这个变化,在相关纪录片《推翻罗诉韦德案》中也有介绍。同时,在《无名姐妹》中也有呈现天主教对于堕胎的态度。

推翻罗诉韦德案 Reversing Roe

导演: 里奇·斯坦恩 / 安妮·桑德博格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片长: 99分钟 又名: 罗诉韦德案:政治博弈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于2018年10月发布的民意调查,58%的美国人认为堕胎应该合法化。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发布的调查,有62%的美国人认为,在所有或大多数情况下,堕胎应该合法。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21年的民调显示了相似的数字:当被问及是否应推翻罗伊案时,61%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保持现状。[4]这足以看到在不参考党派和宗教条件时,支持堕胎合法化的美国民众占大部分。但如果将调查数据细化到党派和宗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的研究就发现,宗教和党派才是决定人们立场的最重要因素——59%的共和党人认为堕胎在全部或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非法,76%的民主党人则持相反态度,两者的比例都在近年来有所提升;在新教徒(美国最主流的宗教)中,白人新教福音派是最坚定反堕胎的群体(61%),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主流白人新教徒中67%认为堕胎应该在全部或大多数情况下合法,而74%的非宗教人士认为堕胎合法。[5]由此可见,关于堕胎权的争议长期以来都经受着其他议题和目的的干扰。

《无名姐妹》中,芝加哥的一位天主教牧师对堕胎有一番话:“一些律师、立法者和法官想推进放宽制裁堕胎的法律,一名父亲没有权利杀死他出生以后的孩子,我们为何要让一名母亲拥有杀死她们未出生的孩子的权利。”

当人们受到宗教、党派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时,往往会忽视,现实中怀孕并不总是安全和充满期待的。例如:未成年女孩意外怀孕、被强奸意外怀孕、身体不宜怀孕等等。而且事实也证明,堕胎违法的社会,禁止掉的只是安全的、合法的堕胎。

一位妇科医生艾兰·维兰德说他知道身处绝望的人会做什么事,因为在病房里他接诊过非常多用各种物件(比如衣架、肥皂、缝衣针)中止怀孕而受重伤的女性。其中有一位女性因为使用石炭酸堕胎,造成了可怕的灼伤。并且因为自行堕胎或他人帮助堕胎进感染流产病房的女性,每天都有。

穿过繁华、开放的芝加哥街景,多莉·巴伦(“简”的成员)在这个当时堕胎就是犯罪的年代,支付了黑帮堕胎所要求的高价,到荒郊野外的汽车旅馆面对着三男一女完成了她的堕胎手术。这场手术全程不超过3句话,术后流着血的她与另一同样情况的女性独自在恐惧中度过了2小时,等待身体恢复正常才各自回家。

海瑟·布斯(“简”的成员)的朋友在校外宿舍里被人用刀逼着,在自己的床上被强奸了。校医院却指责她不该滥交,连身体检查也遭到拒绝。

巨大的愤怒增添了勇气和动力,海瑟·布斯召集了12位左右的女性,组成了“简”,发起了这场出格运动:地下安全堕胎服务。她们设置了名叫“前方”的巨大等待室和名叫“地点”的堕胎公寓,一天接近三十场手术。她们救助的女性越来越多。

普通女性拯救女性命运

被抓、坐牢、判刑也无法磨灭“简”的勇气与善良,1966-1972年间,“简”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游击战,15分钟搭成一个诊所,5分钟完成撤退。期间,向“简”寻求堕胎帮助的女性群体也有了很大改变。当纽约堕胎合法化后,有钱的女性可以跨州堕胎,于是后来找到“简”的大部分是中下阶层的女性,而且有色人种的女性越来越多。

“简”给予堕胎服务的方式是在芝加哥地下报纸与街边海报上留下:“怀孕了吗 请打给简”,然后通过电话联系做成联络卡,上面记录着寻求堕胎帮助的女性的年龄、孕龄、名字、电话、可负担的支付金与备注,每个人分配适当数量的联络卡并联系医生完成求助任务。在“简”这里堕胎,会被详细询问身体状况与受孕时间,听到的是女性们亲切友好的话语与安慰,而不是黑帮堕胎时不超过3句的对话。而且那时,女性对女性的温柔是稀缺的。

后来,“简”从迈克医生那里学会了如何做堕胎手术,她们开始了真正的无偿服务。在这一次次的沟通与手术中,受制于堕胎违法的女性命运透过了一丝光亮。

来这里堕胎的女性们总会激动地讲各自的故事:“我有三个孩子”“我没有更多钱了”“我丈夫离开了我”或者“我丈夫生病了”亦或是“我没有丈夫”;“我17岁,我想要去上大学,我也已经拿到了奖学金,如果我现在不堕胎的话...”。

堕胎的原因有千千万,但“简”认为:我们会努力让她们明白,她们不必为自己争辩。

地下堕胎服务的男性

在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的舞台上,站在中间的永远是男性。社会由男性主导、革命由男性主导,女性也由男性主导,例如当时捍卫黑人人权最有力的黑豹党对待女性的态度即:女性只是为党内男性服务的存在。

当时,在麦迪逊和霍尔斯特德两地行动的两个兄弟医生,会胁迫女人要做堕胎手术就必须为其口交,或者“不愿意就滚出去”。

当然,情况并不总是如此糟糕。

第一位为“简”的服务对象进行地下堕胎的霍华德医生,他是密西西比的民权运动人士,后来被女警钓鱼执法逮捕。第二位迈克医生,在做堕胎手术前是一位砌墙师。他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堕胎手术,并且对女性友好。在被黑帮盯上后,将手术操作和技巧一一教授给“简”。

在有色人种堕胎更加困难的当时,牧师诺维克·拉比(“简”的成员)的丈夫艾尔会定期在黑人社区的酒馆、洗衣店和其他地方,拿着纸质购物袋为“简”筹款。

后来,芝加哥的四位神职人员发表了公开支持女性有权力选择是否堕胎的声明,并为寻求堕胎的女性提供咨询服务。在那时,牧师服务和“简”是并行的组织,但牧师服务的对象都是有经济实力去别国堕胎的女性。当纽约在1970年合法化堕胎后,牧师就把早期妊娠期的女性纷纷送往纽约。

霍华德,民权运动里医疗队伍的医生,由于公开为埃米特·蒂尔谋杀案发声并抗议,其名字上了3K党的谋杀名单,于是辗转来到芝加哥。

1%与100%

在“重选择”(pro-choice)与“重生命”(pro-life)的争论中,纽约终于在1970年首先宣布堕胎合法化。这就像撕开了一个口子,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各州堕胎权能够平等。1973年1月,最高法院宣布堕胎合法化,女性终于有了自由选择是否生育的权利。

往事回忆到片尾,在堕胎合法化之前,“简”拯救了其他女人的生命,让受到“简”帮助的女性享有了这个政府、这个时代本应赋予她们却剥夺了的权力。

戴安·斯蒂文斯(“简”的成员)说:“我很高兴能帮到她们,但她们不该经历这样的事情。”

“工作结束了。”

So, goodbye, Jane.

口述史之所以重要而富有可信度,是因为盘根错节的社会结构总是镶嵌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中,通过口述呈现出的个体记忆就并不是单纯的个人经验。尤其是《无名姐妹》中由“简”的成员、医生、护士、律师等真人出镜的回忆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图像,就构成口述史与历史影像的组合而成为集体记忆最外显的表征形式之一。这也是历史/人物纪录片对于建构集体记忆最大的优点,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充满恐慌又满怀希望的年代。

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时机,在多个州否定堕胎合法化的当下,苦难又一次回来了的当下,这部纪录片更像是警钟再次提醒我们那伤痕累累的过去,又像一种见证,默默凝视着或许在未来会再度重现的这些往事。以色列诗人、集中营幸存者丹·帕吉斯曾在《训诫》中表达过:“受难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受难的事实被抹消了。”《无名姐妹》的存在,“简”成员的出镜,芸芸众生的真实困境,是直面历史、改变现在、期待未来的通道。

*由导演菲丽丝·奈吉依据这段真实往事拍摄的电影《珍妮热线》,日前已入围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片名:珍妮热线

原名:Call Jane

导演:菲丽丝·奈吉

编剧:海莉·绍尔/罗山塞西

上映:2022-01-21(圣丹斯电影节)

类型:剧情/历史

片长:121分钟

《无名姐妹》(THE JANES) 导演简介:

蒂娅·莱辛(Tia Lessin)

蒂娅·莱辛是电视节目制作人,也是专业的电影制作人。在电视领域,蒂娅·莱辛作为制作统筹参与了马丁·斯科塞斯摄制的纪录片《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该片曾获第58届艾美奖的多项提名。她导演并制作了电视节目《Behind the Labels》,并因此获得西德尼·希尔曼广播新闻奖。蒂娅·莱辛还曾获巴黎欧莱雅为女性电影制作人颁发的女性价值愿景奖,其作品获得Creative Capital等多个组织的支持。另外,她也是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华氏 9/11》的联合制片人。

蒂娅·莱辛作为导演和制片人拍摄的关于卡特里娜飓风生存故事的纪录片《水深火热》曾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该片还获得过2008年圣丹斯评审团最佳纪录片大奖和哥谭独立电影奖。另一部由莱辛执导并制作的关于中西部茶党崛起的《公民科赫》纪录片,也入围了2014年的奥斯卡奖名单。而《THE JANES》是莱辛导演的第三部长篇纪录片。

艾玛·皮尔德(Emma Pildes)

导演、制片人,美国导演协会成员。作为Pentimento Productions制片公司的主要制片人之一,艾玛曾HBO制作了 《斯皮尔伯格》等影片,其中《斯皮尔伯格》在2017年的纽约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后来被提名为艾美奖。除此之外,艾玛·皮尔德还参与制作了获得艾美奖和皮博迪奖的“LennoNYC”,获得艾美奖的 “Inventing David Geffen”以及“American Masters: Billie Jean King”。《THE JANES》则是她的导演处女作。[6]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

[2]澎湃新闻公众号:图解|是谁拿走了美国女性堕胎的权利

//mp.weixin.qq.com/s/ld1LGE00jonEAn_nB-Exzg

[3]声东击西播客︱堕胎,选择的权利和被撕裂的美国

//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69515

[4]南风窗公众号:美国的女人,不干了

//mp.weixin.qq.com/s/db2UFQnIKSCI9z5QtA7NOw

[5]界面文化:从美国推出最严堕胎法案谈起:宗教为何加剧了美国政治分裂

//mp.weixin.qq.com/s/U17mcHrCOl_20dvDyomrtg

[6]结合IMDb、Pentimento Productions翻译而来

图片来源:豆瓣、自己截图

1

2020年3月8日,在凹凸镜DOC团队中占大多数的女性成员突发奇想创设Aotuwomen专辑。自第一期回顾性的《十六位华语女导演和她们的纪录片》起,我们有意识地与读者一道关注纪录片界的女性创作者以及她们的关注。

从李京霖的《外嫁女》到杨圆圆的《女人世界》,再到董雪莹的《“炼”爱》和戴显婧的《她在家》,女导演聚焦女性,观察自己。无论是韩萌的《遥望繁星》,李可心的《名镜子》还是张杰的《小儿张》,镜头记录着社会变迁。策展人、监制、先锋艺术家……女性创作者们在不同的领域探索。在这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意识到相关议题的讨论需要各个性别的参与。于是,我们跟随倪化轩让“女她”发声,与卢茨·佩纳特一起聆听贝蒂娜的歌唱。

或许有一天,这个专栏将失去存在的价值,但在此之前,如第一期导语所述,我们依旧把这个版块开放给大家,欢迎补充、推荐和自荐。

 6 ) 致敬勇敢的伟大独立妇女

没想到在失眠的夜里能挖到一部小众到才两百多人看过,但是更新了本人个人top10的女性主义题材纪录片。

故事讲禁止堕胎时期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芝加哥,一个民间女性组织自发团结起来为无力支撑出国接受正规手术的女性进行堕胎的故事。因为最初提供联络号码的女性为自保化名为Jane,“如果需要帮助,就联络Jane”,后来组织里每个人都是Jane。

访谈形式的纪录片,没有戏剧冲突,没有表演,没有情感爆发,只有画面模糊的上世纪美国街头的空镜、作为考据的黑白老照片、以及一群经历过Janes平静地一人一句跟你讲着故事的女人。没有一句对话不动人,没有一位女性不伟大。

“女人仅仅因为她们的女性身份就在不断地遭受意外死亡。”

“我清楚地知道这是非法手术,我可能会被逮捕,但那时候我根本不在乎。”

“姑娘们有很多故事跟我讲,讲她们必须要堕胎的理由,我想跟她们说的是,你根本不需要为自己想要堕胎而争辩。”

“有谁会想要将自己的房子借出去用于非法的堕胎手术一整天呢?但我的室友同意了,她没有提出任何条件。”

“她们在违法,我们也一样,所以我们只能彼此信赖了。”

“她说不不不不不不不不,我可不想跟你们的案子扯上关系,我说我需要你接,所以她接了。她不要我们认罪,也不要我们说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颂词,她不怕政治,也不惧怕权威。”

……

“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女人,但我们仍然想要拯救其他女人的生命,想要每一个联络我们的姑娘都能成为她人生的主角。”

“‘我们要做这件事’,讲出这句话曾经让我们充满力量,所以也想把我们的力量所带来的感受分给那些在她们自己的生命中未曾感受到过这股力量的人。”

五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女人们仍然在谈到自己绝望时遇到Janes的帮助而流泪;谈到自己第一次目睹因非正规堕胎而奄奄一息的女孩时而哽咽;谈到自己曾经见证过太多绝望而痛苦的女性时痛哭。女性已经受了很多苦,走过了很远的路,未来还有许多的苦,还有很长的路,愿每一位伟大独立妇女都能有渡己渡人的力量。

 短评

可以和Call Jane配合服用,但和虚构剧情片相比,由Jane成员出镜讲述明显更有力量。最高法院裁定反堕胎违宪,这群自发聚集的普通女性使命告终,没有欢庆没有自满,转头回归茫茫人海。最好哭的地方是其中一个成员看着手里厚厚的病例卡片说“I'm glad we could help them, but they shouldn't have had to go through it.”女性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每一小步都如此艰难,无法称之为胜利。

6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夺回我们身体的主体权!

11分钟前
  • 中二九
  • 力荐

1973年1月22日...结尾笑着说jane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没想到2022立刻倒退。

16分钟前
  • 坐在云上看星星
  • 力荐

2022/10/20 Ray Stark Family Theatre 去看吧。

18分钟前
  • 血浆爱好者
  • 力荐

@Sundance, 突然发现between女人和母亲中间的十月怀胎过程就和between结婚和live happily ever after中间的磨合与争吵一样从小没人说没人提。可怕的是24岁的我现在身边真的有家人和亲戚开始关心我的reproductive plans,而这些关于生育和堕胎的影像也开始变得无比tangible,现在看是纪录片,但我早生个几十年,或者换个地方出生,就会变成instruction video。几千年来这个社会关于女性的narratives简直就是lies after lies,但觉醒的时代已经到来,所有的后果与成果整个humanity自己承担

22分钟前
  • 户回
  • 力荐

搞运动的人还活着,女性运动又开倒车了。即使在民权运动如火如荼的年代,女性参与运动经常被看成是搞运动的男性的奖励品。这么看起来girl helps girl就显得特别纯粹。

27分钟前
  • 蕾雅蓝顿
  • 力荐

反堕胎建立在荒谬和邪恶的认识上。一名爱尔兰天主教白人男性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听到堕胎这个词,他觉得害臊但说不出为什么不对,正是这样的人把义士们投入监狱

31分钟前
  • 张华弥
  • 推荐

这个纪录片最讽刺的就是这些“只想拯救其他女人生命的普通女人们”,等来了1973年的堕胎合法,也迎来了2022年罗素韦德案的推翻。

35分钟前
  • 卯毛
  • 力荐

为看Call Jane提前补课,纪录片带来的临场感力量是巨大的,即便只是听亲历者的访谈依旧觉得这一路走下来多么不容易。而尤其放在世界大潮不断倒退的今天来看,更觉任重而道远。

3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 January 22nd 1973,will stand out as one of the great days for freedom and free choice.This allows a woman free choice as to whether or not to remain pregnant.this is extraordinary. 」「 We were really ordinary women,and we were trying to save women’s lives.We wanted every women who contacted us to be the hero of her own story. 」

39分钟前
  • 周宇勋
  • 推荐

2022.7.23

43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时代在倒退,还有被迫害的人叫嚣着要反对政治正确,魔幻的世界。

48分钟前
  • Spy Liu🌈
  • 推荐

愚昧的美国历史,他们不懂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是有思想的,人类拥有思想有道德有意识,更有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

53分钟前
  • 陶子冬
  • 推荐

我先看了Call Jane,才来看的纪录片。太勇敢无畏了,女人帮助女人夺回自己子宫的控制权!"It's the nature basic democratic right of every woman." 01:01:06

58分钟前
  • FirstLast4ever
  • 力荐

讲述了Jane Collective在1968到1973年间帮助了芝加哥地区将近11000位女性进行安全但是不合法的堕胎,她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女性,她们只是想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女性想要获得基本的权力,即使只是对自己身体的权利,每一步却依然走得这么艰难。当德州的反堕胎法生效,有人想要推翻Roe v. Wade的今天,你会发现历史又在重演,这个世界并没有对女性更好,这条道路曲折而漫长。纪录片由现在对Jane Collective部分成员的采访配合着历史影像,还有一些早年的采访,历史文档和她们被抓之后的记录,非常详尽地回顾了那段历史,我学到了很多,看她们平静地叙述着那段艰难的岁月,非常有力量。今年还有另一个故事片Call Jane也讲述了同样的故事,但我觉得纪录片更好看。

60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力荐

感谢Jane。

1小时前
  • C.
  • 力荐

今天在Roe v Wade被推翻的新聞報道中找到了這部紀錄片。羡慕這些勇敢自信的美國女人,連犯罪都這麽地堅定。雖然有總比沒有好,但非法墮胎的風險還是太高了,women shouldn't have to go through all this.

1小时前
  • Hesperia
  • 推荐

纪录片其实拍的挺一般的,就是无脑堆素材,但是素材足够丰富,所以片子的观感就还行。但影片最值得看的就是题材,上映时刻恰逢片中的境况重现,历史真是个循环

1小时前
  • typacm
  • 推荐

计划生育是否让堕胎默认合法化?

1小时前
  • 把噗
  • 还行

所谓人权,不让死刑既不允许堕胎的背后,是世界上的规则,是既得利益者制定的,他们从不考虑让那些弱势群体同样被妥善安排。就像纪录片中傲慢的白人男性警察从没听说过“堕胎”一样。他们高昂着头颅太久,他们站在高处看不到别人的苦,哪怕今天重新制定规则的人,依旧只能想到自己,也只会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规则,所谓文明?也不过如此。

1小时前
  • 木兮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