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rParty:现在去爱吧

完结

主演:崔贞允,安在模,裴瑟琪,朴亨俊,尹美罗,金钟求,郑爱延,金洪杓,金夏真,李京进,李政吉,韩振熙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1

 剧照

AmorParty:现在去爱吧 剧照 NO.1AmorParty:现在去爱吧 剧照 NO.2

 长篇影评

 1 ) Liebe ist kälter als der Tod

看完一整天仍然不知所措,everything, everyone, all entangled and fucked up. 人非草木,只能靠吞吃彼此来维系生存。我们总是被情绪和幻觉推着,步向深渊;却又只能在否认和弃绝这一切的庭上站直,接受审判。破碎发梦的青少年,百般逃避的成年人,滥用的药物,丛林的友谊,撕裂的公众,自相矛盾的判决和量刑——种种荒唐,都说明我们完全不懂也不敢不想去懂如何面对沉睡在我们自己体内的疯狂。但,一切不论,你至少从未删掉哪怕一条那些可以轻易把你置于绝境的短信,即使警方已经找上门来。You loved him, I believe, and I believe you still do. I believe you did try to help him, either live or die. But, girl, you just can’t help someone by taking his life, when the person himself never had one.

 2 ) 流水账

腾讯翻译的是短信杀人事件,粗暴但直白

单单看这个结局女孩命令男孩回到车上继续自己的自杀方案,甚至有媒体爆出,当时是发了短信命令的男生,这就导致所以人去辱骂她,让她也去自杀

自杀之前只有电话,没有短信,电话没有录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推断,是女孩自己向“朋友”诉说的:我本该阻止他的,我要是说爱他他就不会。。。

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媒体的话语引导着舆论导向,为了观看率杜撰虚无的信息,并且让人毫无顾虑的相信他们上面的每一个字,转而成为抨击者或者维护者。

而他们报道的基础,仅仅建立在短信上,还是虚无的。

在广大群众抨击女生的角度,我同意“女巫”说法,那是对年轻女生的魅力,男性没有,他们渴望并恐惧,借此来惩罚女性,觉得她们有罪,诱惑了他们,辱骂抨击,让他们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而男生,面对着家庭暴力,父母离异,抑郁症,而当母亲看到自己桌面上自杀方式的截屏时候,选择了无视。男生也很可悲而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短信上,这也让他们之间的感情畸形。

短信上的聊天更像自己和自己聊天,用自己的想法模拟对方的语气,他们俩个人互相聊天,不过是和自己想像中的人聊天罢了,是另一个自己,所以男生控制女生,让她服从自己的想法,支持自己,而女生为了获得关注和这种亲密关系,甘愿如此,并且病态觉得自己实在帮他。

最后女孩获得判刑15个月,而最后的被采访者也提出:未成年的法律也应该与时俱进,他们不能倚仗自己年纪和价值观不成熟的“优势”,肆意妄为。

这个纪录片,不仅仅是对女孩教唆男生自杀问题的思考,还有对原生家庭,抑郁症,未成年法律的思考。

 3 ) “杀死”他们的是信息还是想象......(一个时代的纪录片)

这部已然被载入史册的真实事件,就其整个庭审过程被拍摄成纪录片记录下来这事,是对当下整个早已被当今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完全涉猎生活的全球人类,非常好的一次价值讨论。可以说它的价值才刚刚显现,这个刚刚显现不在于事件的主人还有一份要等到2022年8月1日前才会出结果的新鲜度,而是经由这个事件带给整个全球社会的影响。

是它注定由此会产生出来诸多个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之后的那个价值讨论和变化,way?为什么你会这样看?怎么你也这样看?怎么她竟然会这样想......再然后,便是由此打开自己世界之外的更多世界,平行宇宙下的多个你我她。

再再然后便是留给我们的共同以及不同的差异反思,这些发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可以仅通过“聊天记录”来定罪吗?我们在聊天时的那个情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别在哪里?我们更沉醉于在聊天场景里的那个界面是因为什么?我们这些年来的故事和叙事是如何开始发生转变和转换的?我们真的了解抑郁症状和抑郁患者吗?

当情绪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大多都是如何处理的?社会对这些可能会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生产出相应的药物以外,有有效的机制和机构跟踪处理吗?是谁在对这些人群做出评判和管理?有有效的样本数据追踪吗?科学依据在哪?谁在关心他们?关心这群人的是机构和职业的存在,还是更具精神分析理论专业和心理分析专家的科学人在做这个事?

看看过去这么多年里,每个国家对精神病患者的处置方式是怎样的就知道了。我有认识的抑郁症患者,她们是被当精神病患者也即当作不正常的人来全面对待的,这个全面对待就是,只要你被一堆数据对应上是有抑郁症表征和倾向,且还有过自杀行为,那就是用各种方式哪怕是极为不人道的方式来预防你自杀,即预防你自杀这个结果是他们的最终数据和责任效果结果,至于你为何会产生这个自杀倾向和抑郁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去追踪这个病程是两个职业范围的事。

就我接触的抑郁症患者,且有过自杀行为好几次的而言,至少和我接触和通话连线的时段和文字信息沟通的过程里,她们和正常人没分别,思维极为清晰,头脑也十分清醒,不稳定的时期多发生在与自己相处的时候。

我读过阿尔都塞的《来日方长》,通过他的文字,再结合接触过的抑郁症患者对几进精神病医院的表述,我相信他们所说的。她们那个世界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曾体验过,那应该怎么去对没经历过的那种临界感和煎熬处境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和审判才合理呢?在比如面对与他们的接触沟通中,因受不稳定因子的影响,连他们自己可能都不太确定自己说出来的话是否经过了自己的确认的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和对待?

在如今被社交网络信息快包裹出浆的我们,在暗地里离这样的症状有多远?在拟像的世界里,在象征贫困的灾难里,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症状?渴求被认同,越来越孤独,不断被互联网社交平台重构着他人的叙事和自我的叙事,以及各种对叙事的想象,在社交焦虑,矛盾撕扯的道德危机和生活压力中风中飘摇......

 4 ) 《研究土壤》

法槌敲落,法官宣判,罪名既定。舆论的声讨和法律的谴责都已就位,我想也该有人研究罪之土壤。

女巫文化

人们从未停止对女性的诋毁与恶意,即使在一个父权制社会的文化里,男性的自大与狂妄不断膨胀,历史故事中依旧不缺乏被女性操控玩弄的权力角色。人们忌惮美丽神秘的年轻女性——男人欲征服、女人善妒忌,在一场场悲剧中塑造出妖魔冷血的女性作为替罪羔羊,仿佛是每个社会的惯用伎俩。

"It's an American fable"

观众将长久以来的世俗偏见,甚至是对女性角色的憎恨结合于Michelle身上,揣测她“试图通过剥夺男友生命来获取关注”,编排自己对于典型青春期少女冷酷、肤浅与极端的故事,要求这一“歹毒的女巫”承担最沉重的责任以此为这一悲剧划上完美句号,仿佛顺理成章。人们不愿深究,更不忍责备长期抑郁与社恐的少年对放弃自己生命应承担些什么,青春期少女为何如此迫切的寻求关注也无人问津,然而,这样的结果是,社会仍对于许多女性角色有着片面的猜忌与揣测。“女巫”虽恶,却的确承担了许多子虚乌有的罪名。

by Dr.Peter Breggin

虚拟与真实

你是否能认清智能设备传来信息的彼端是什么模样?

电子时代,一切都走进另一次元,物理距离不再能够削弱曾经炙热的关系,现实世界不能对话的我们却在虚拟世界中喋喋不休,于另一空间延续彼此灵魂慰藉。然而,经过措辞的语言、没有温度的平面影像、缺乏语调的情绪是否会让你感到失真?你是否曾在恍惚间忘记对方原本在现实世界原有的模样?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在虚拟世界之所呈现已成为另一个人?你是否已经无法分别,甚至不想分辨哪一世界是真实哪一世界为虚拟?

你是否已经掉进虚拟世界,深陷其中。

虚拟世界 vs.现实世界

纪录片中,Esquire Magazine的撰稿人Jesse Barron似乎窥察到了这一现象:在Michelle脑海里,她与Conrad的交往关系,连同电视剧"Glee"、电影"The Fault in Our Stars",甚至女星Lea Michelle的恋情故事交织存在于同一个世界,情节的叠加与时间线条的紊乱,让Michelle为自己和Conrad的关系增添不曾发生过的叙事,并一厢情愿的注入挪借于它处的情感寄托。看似荒诞无稽,实则一切有迹可循,明明情感恳切,却不禁让人反复确认是否真实,这大概是在电子时代创立的虚拟社交模式下我们逃不过的命运。

美剧"Glee"
电影"The Fault in Our Stars"

同时,Jesse Barron另外描述了一个十分吊诡的印证:在真实生活中,Glee的男演员因为OD在加拿大死亡,于是电视剧Glee也只的安排剧中“四分卫男友”不幸离世,并编排了主演们一同歌唱哀悼的剧集。或许,电视剧与真实生活的并轨运行同样的触动着Michelle的感情世界,甚至电视剧中的场景对她而言更加真切炙热,让她置身楚门的世界并于现实中逐渐迷失,让她错乱了手机讯息那一端的Conrad将要实施自杀在真实世界的概念,让她模糊了鲜活的生命即将消失的意义。

撰稿人Jesse Barron所指吊诡之处

救赎

Michelle和Conrad经历着所有人大概都在青春期经历过的“寻找自己”与“理解生命”。这一历程往往痛苦而时长不定,充斥着迷惘、极端、敏感、情绪崩溃、空虚与自满、自卑或自大、和不可消遣的孤独,我们需要很多的爱与支持走过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震荡,然后,渐渐理解世界上各种事件的形态与意识到我们将在这些事件中想要扮演的角色。不幸的是,Michelle和Conrad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这样的支持,在心理疾病的缠绕中痛苦与悲观愈演愈烈,行径走向极端,Conrad的生命在获取应有之质量之前就已被自己轻易放弃,然而,这场悲剧的致命点在于,本应帮助与救赎他的Michelle,也不曾真切的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

在自己都支离破碎的时候,该如何拯救他人?

纪录片中,Michelle存在青春期女孩都普遍呈现的问题:Eating Disorder.

about "Eating Disorder"
并发问题

这是一种精神性躯体障碍,以厌食、报复性饮食等非正常饮食为临床表现,以严重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闭经、抑郁症等为并发症,是“进食”和“发胖”之间于观念上的不可调节、不可接受而强烈矛盾对抗的产物。毋庸置疑,致病因素有很多,但我想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即为长期以来强加在女性躯体外形之上的固有社会观念:苗条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女性苗条的外形是理想人生中必不可少一环。或许男性可以事业有成、于商圈或政坛叱咤风云但却同时大腹便便、不修边幅,而女性的外貌出挑却是获得关注的必由之路,即使一名女性在其领域小有成就,但当人们打开新闻标题,第一眼总是锁定在她的外貌与身材之上,甚至无论美丑都将忍不住会评头论足,试图以“美”、“不美”、“不够完美”总结其创造的全部价值。社会对女性“美”的期待与要求实在过于平面,大多仅仅停留于视觉冲击而不能再向前迈出一步——探索女性真正的人格魅力和她们通过汗水努力所创造的作品与价值。

青春期的女孩儿将在校园里第一次面对这种不够公平的压力:只有你苗条纤瘦,才能穿上华丽的晚礼服站在校园舞台上主持或表演节目,才能获得鲜花、掌声及周遭热烈的关注,才能有更多的人想要认识你并与你做朋友,才值得被肯定被爱。尚未经世的女孩儿与其尚不成熟的价值观很容易屈服并淹没于这一单调的声音里。同时,商业与娱乐业趁机大肆渲染,她们纷纷涌向塑形衣、减肥药等一切有关塑造外形的商品,开始愈加苛刻的要求自己的进食与运动,保持高度自律的样子如走钢丝,与此同时,急切通往理想的彼端、幻想着这一切都将有所回报,最终,有一些不幸的女孩将失去平衡,在失落与崩溃中坠入极端的深渊。

我想,Michelle就是万千不幸女孩之一。长期缺乏爱与关注的Michelle于青春期患有Eating Disorder,在虚拟世界与Conrad建立的交往关系偶尔会让她感到失真,孤独的情感依旧无处寄存。事实上,这里缺少一种声音告诉她应当将爱投放于自己,在自己身上探索更多的价值与肯定,摸索自己人生的真谛与生命的可能性。不能信任自己就会更加害怕他人若即若离,不能自处便愈极度渴望朋友的陪伴,然而,人与人交往之间机缘微妙,往往互相消磨时光轻而易举,但彼此救赎的善意却非人皆能懂能有,更非能于旦夕之间大功告成。毕竟,脱离苦海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欲要摆渡他人,尚需自己能在无垠水纹之中领悟东方既白。大概处在深渊中挣扎的Michelle,尚需自救。

Michelle同样身处苦海

义务来源(基于粗浅的刑法理论分析)

抛开道德与情感桎梏,Michelle的行为在是否得以定罪,应需回归法律判断。

违法阶层之上,“行为”作为任何罪名中都必不可少的客观要件,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两类:“不应作为而作为”与“应作为(能作为)而未作为”,或因创设了法律不允许的危险,或因打破法律规定的某种义务,而侵害法益构成客观违法。在Michelle的案件中,分析Michelle的短信是否侵害了Conrad的生命,首先应判定她的行为性质。

DA通过Michelle事后对朋友的短信中提到,当晚她在与Conrad打电话过程中“told him to get back in”这一行为,指控Michelle在Conrad选择结束生命这一事件中创设了危险(“she created the harm” in the prosecutor’s own words), 对这一说法我深表怀疑。当判断一项行为是否违法时,判断标准往往是:“该行为是否引起了法律所不允许的危险”,且这一标准理应站在一个理性一般人的视角里展开。那么,当Conrad已经连接好发动机和水泵——亲手制造了侵害自己生命的危险环境时,Michelle通过电话劝导他再次进入该危险环境以完成自杀,这一通过远程通讯进行语言上的指导、支持或怂恿,显然并不符合一般人对于“构成危害生命之危险”的理解;换言之,在Conrad具有十分的自由意志进行选择时,他完全可以选择不听取Michelle的劝导而放弃自杀,而当他自己选择回到车上之时,究竟是屈服于Michelle的语音“胁迫”,还是遵从了当时自己绝望的内心。

分析完Michelle的电话指导这一行为并不符合法律意义上对侵害生命的危险后,转向分析Michelle有没有“作为”的义务去阻止这一危险行为——这也是本案于法律及道德情理之上争议最大的地方。

“作为义务”,顾名思义,当事人具有做些什么的义务,去防止危害结果最终发生。作为义务源素来是学理界之热议,并已从形式的法义务发展出实质的法义务,两者相互调剂补充:形式的法义务即通过列举作为义务的法律渊源以确定作为义务的根据,实质的法义务是对作为义务的实质判断。综合考察该二元论之关系,我认同将“作为义务”来源归纳为:对危险源具有监管的义务、对法益对象具有保护的义务,两类义务源的学说,结合纪录片展现的场景,此处所需讨论大体又可分为:1、Michelle是否对自己的先行行为所创设的危险具有阻断义务。即Michelle是否具有阻断鼓励Conrad自杀行为带来的危险的义务,而经由上段分析,远程通讯鼓励自杀的行为(先行行为)尚不能理解成创造了侵害生命法益的危险,更谈不上对其危险具有阻断的义务,故可略过。2、Michelle和Conrad是否属于特定关系,致使Michelle产生对法益具有保护的义务——这一问题的理解也是本案定罪之命脉。

具体来看,形式法义务说认为特定关系的义务来源大体包括:法律规范(如父母子女间、夫妻配偶间),职务行为(如医生对病人、消防员对被害人),合同契约(如保姆对特定的孩子、司机对特定的乘客)。显然,Michelle与Conrad的交往关系并不属于在配偶间规定的的法定救助义务,也不存在职务、合同关系,故不属于形式法义务之义务来源的设定。

另外,Michelle对于Conrad在放弃生命关头的见死不救,虽应受到道德谴责和舆论的口诛笔伐,但在电话另一端“见死不救”之不作为显然不具有诸如刀杀、枪杀、毒杀等故意杀人行为,或严重超速造成车祸致他人死亡等过失杀人行为,在行为上或社会作用上具有等价性;同时,由于物理空间存在明显距离、劝导Conrad自杀的手段不具有一般法律意义上的危险性,故而,Michelle对于Conrad自杀的结果也并未于此设定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或对该死亡结果具有“排他的支配性”。根据实质法义务论辅助的“行为等价值性”、“原因设定”、“结果支配”等多种理论,皆可轻易驳倒Michelle与此具有实质法义务,

那么,在避开了形式法义务与实质法义务的双重判定下,给Michelle定罪实在缺少法理(即使美国是判例法国家)。本案更值得讨论的,是在Conrad长期谋划的自杀计划中,Michelle是否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对于最终悲剧的发生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同时具有时代特征,因为要探讨这一问题之时,我们必须要理解几乎仅靠智能设备于虚拟世界维系交流与情感联络的Michelle和Conrad,之间究竟有多亲密,于虚拟世界的交流对于彼此的行为究竟能产生多大影响。然而,这一问题终究是社会问题,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认识可能会对Michelle发出不同的道德谴责,然而,“过失杀人罪”的定论是从最严峻的法律层面对Michelle进行否定并科处剥夺人身自由刑作为惩罚,这让我看不到刑法之谦益性。

(补充一个程序法疑问:纪录片的尾声撰稿人与医生都对Michelle怂恿Conrad“回到车里”的真实性产生质疑:这一说仅存在于Michelle事后对朋友的描述但却“没有电话录音或文字记录”("there's no recording of a phone that she said it"、"we have no written record")。那么,这一被DA当作强有力指控过失杀人的情节其实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加以证明,仅靠Michelle自己事后描述,其证明力如何达到刑事诉讼程序法中的“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2020.6.2

 5 ) 《到底是谁杀死了康拉德三世???》

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了每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现代社会里几乎人人都配备一部手机,在感慨着手机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高速便捷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它会与一场人尽皆知的刑事诉讼挂钩,成为了众人眼里的“杀人武器”。

不得不说这部纪录片的取材角度很棒,它生动细致地展现了这一起案件,从取证到诉讼,再到判决的完整过程,使观看纪录片的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似自己就是当时审理诉讼的当事者,正在无限的接近事情的真相。

说实话在看完第一集时,对于米歇尔,我有片刻的混淆。

因为在第一集中,所有人几乎都是站在米歇尔的对立面,对她进行道德制高点上的审视。

在捕风捉影的媒体的眼里,在不明真相的民众的眼里,米歇尔成为了恶魔,邪恶的化身。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无法原谅,且不能运用常人的眼光去审视的存在。

在这里要提到的一点就是新闻媒体在此类恶性事件中所具有的影响力,虚假报道不仅仅会诱导对事件一无所知的普罗大众,更会对案件以及受害者本身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

媒体要做的不是要对事件本身的对错与否做出主观判断,而是在获得已有证据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为了提高点击率,致事实真相于不顾,一味地按照大众的喜好与品味进行道德层面的谴责,以及人格尊严的践踏,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与加害者的行为并无二致。

要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可以轻易地成就一个人,也可以轻易地毁灭一个人。在这之中如何取舍,则是每个新闻人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集与第二集看似是一个对立的存在,站在了不同的角度(米歇尔,康拉德,大众等),努力为我们揭开笼罩在真相之上的神秘面纱。

有了第二集的衬托,人们对于米歇尔的声讨似乎变得没那么正义十足了。的确,抛开法律不谈,米歇尔的所作所为在道德层面上似乎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人们的眼里,她是导致了康拉德死亡悲剧的关键点。如果没有她的“咄咄逼人”,或许康拉德至今仍旧好好地活在这个世上,陪伴在他的父母身边。我不知道如果事情真的照着大众所想象的这样发展的话,康拉德的人生是不是就会有一次不同寻常的“转机”?

当然这部纪录片考虑的并不是这些,它着重想要展示的就是,米歇尔充满着“邪恶”以及“残酷”的短信电话是否构成了谋杀罪?

针对于这一点,我到现在为止都很困惑。在法律层面上看,如米歇尔的律师所说,“短信杀人”是一种荒唐且不符合当今法律法规的定罪依据;可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米歇尔发过的极具煽动性的死亡言论对于康拉德的离开,是不是真的一点法律上的责任都没有呢?是不是她只需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就可以了吗?

我并不赞同某些人根据米歇尔在法庭上的表情行为举止等方面去断定她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我们没有办法去深入她的内心,去了解她真实的一面,去洞彻她的所思所想,理解她的人生苦乐,就如同我们无法知晓康拉德的真实想法一样,我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生出如此极端的想法,失去了对生的渴望。

或许比起苦恼于米歇尔的做法到底有没有罪过,去探寻康拉德的经历与遭遇才是最首要的事情。

我很同意米歇尔律师的一句话,那就是康拉德是一个有自主意志的人,对于他自己的所作所为他有着很清醒的认知,即便是身患抑郁症,他也完全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米歇尔的短信的确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它绝对不是导致康拉德寻求死亡的导火索。康拉德的母亲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现了儿子的自杀想法,但是却都选择了忽视,而如今当儿子真的离开之后,她却把所有的罪过都归咎于米歇尔身上,这是极其不公平的。康拉德父亲的暴力,以及他与其母亲的离婚对于康拉德的打击是巨大的,康拉德的转变与之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起案件的发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止在美国的犯罪史上开创了一个先例,也引发了广大民众的深刻思考。

青少年的世界与成年人的世界中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因着身心的迅速发展,他们比以往要更加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他们的想象世界与现实社会有着很大的脱节,他们有时无法准确的认知自己行为所代表的特定含义。

对于他们而言,世界总是处在混乱不堪的一种状态,难以去接受理解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变故。在不能从家人以及朋友那里寻求到关怀与温暖时,他们便开始了自我迷茫之路。

康拉德的抑郁症以及他曾经遭受过的家庭暴力是此次案件不可忽视的一个背景条件,他与米歇尔的未成年人身份,同样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

对于这个社会而言,他们都是一种“病态”的存在,不被人所理解,不被人所接受,所以他们只能守在一起,抱团取暖。

这起案件的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但正因为它具有如此的警示意义,所以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思考。

这部纪录片没有给出的答案:米歇尔究竟是以怎样的心态发那些短信的?(在这之中,我更愿意相信她是出于爱的原因,想要帮助康拉德寻求真正的解脱)所谓的让康拉德回到车里的话语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为了某些其他原因而杜撰出来的话语?对于如今的结果,她到底是怎样看待的?

然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随着她的拒绝采访永远无法知晓,而这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

 6 ) 生存还是死亡

2018年6月,甘肃一名19岁的少女纵身从楼上跃下当场死亡。期间,在楼下围观的几百名群众大声起哄怂恿女孩跳楼甚至鼓掌,有的做起了直播,甚至还在朋友圈抱怨女孩为什么还不跳。如果说这一现实让人心寒,那这部片中20岁的米歇尔·戴安娜·卡特则让人在心寒不解之余也有些心痛。片中通过检方、辩方两方的观点以及法官的结案陈词,带领我们回顾了这个关于两个长得还挺好看的少男少女的真实案件。

20岁的米歇尔曾是一位公认的贴心、关爱他人的好女孩,可她却几乎没有朋友,至少没有可称为闺蜜、互到家里玩的那种亲密朋友,而男友自杀却能使她成为“伤心的女友”而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安慰。就在检方妖魔化这位女孩的背后,是18岁的男孩康拉德·罗伊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在2012年康拉德就因为严重的自杀倾向住进了精神病院,他多次搜索自杀方法,至少有四次自杀未遂, 死前几周经常做的事就是对女孩说今晚要自杀可第二天还活着出现,如此循环往复;同时,两人都在服用精神药物,他们也是精神药物的受害者。这些都是辩方给出的视角。

这两个大概只见过5次却互发了上千条短信的少年,他们全部的恋情真的活在了手机里,而女孩自相矛盾的说辞更像是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虽然最后女孩因过失杀人判处二年半监禁,但仅凭短信或电话劝说协助他人自杀究竟是否能判定为犯罪,个人觉得仍是存在可争议之处的。

 短评

那个在庭外大喊"kill yourself"的路人和米歇尔有什么区别?"正义的人类"真可笑。

6分钟前
  • wRaith
  • 推荐

言论自由与教唆杀人之间,应该怎样界定

8分钟前
  • 艮艮
  • 力荐

很复杂的案件,包含了太多的元素:社交网络,青少年问题,家庭暴力,抑郁症,媒体引导舆论……真的是网络时代下的一个悲剧。

11分钟前
  • 樱花花花花
  • 推荐

即便有了全部的短信,还是有各种翻转和解读。女孩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却是唯一上被告席的稻草。

13分钟前
  • funny_vee
  • 推荐

这个话题太应该成为一部小说了。

14分钟前
  • 乔小囧
  • 力荐

量刑请求那一段,DA丧良心。很欣赏Curhan(短暂出现的上诉律师)。这个案子两边都有很多张牌可以打,选对牌的就能在法庭以一敌百。但是现实本身不是黑白,相当晦涩。未成熟的,被孤立的,被骚扰的,被围困的。

15分钟前
  • 甜染
  • 力荐

I’m scared babeYou called me babe

20分钟前
  • 一条大河
  • 力荐

去标签化,去符号化,尽量还原,看完第一部分不要关机,继续看第二部分吧。

22分钟前
  • 糖醋小熊
  • 力荐

看电影了没

25分钟前
  • Sofie
  • 还行

这个案件的一个特点就是,青少年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多么不同。//审视真实案件背后的多种解释。电视剧和电影的影响感觉还是有点游离在表面?可能因为没有太多线索支持?Alice对她的影响也比较单薄,也可能是因为线索较少。

30分钟前
  • 忆秋
  • 还行

两个心理不健康的人聚在了一起,聊着聊着其中一个人死了,社会就把矛头指向了另外一个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两个孩子都是需要爱和帮助的,把这样的人关起来,只不过是让那些“正常人”,特别是两个孩子身边的人,可以觍着脸继续活下去罢了。很喜欢纪录片的形式,cover的角度可以说面面俱到了。但是可以看出来片子的主旨,是想唤起大众对全部事实的注意力,特别是唤起大家对女孩子的同情。

31分钟前
  • 苒夏
  • 力荐

Nancy Grace,又是你,怎么哪哪都有你【案件本身其实也没啥,但这个庭审明明可以讨论更多东西的,不知道是不是没被剪进来,两个人的生活(父母)也看得出还能继续挖掘,但是都一笔带过的感觉【不太认同法律上她应该被定罪,首先这甚至不是一段她pua他或者故意伤害他的关系(第二集辩方观点是他也在这段关系中对她有坏影响,具体如何需要看过所有短信才知道),更像两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未成年病人不自觉地互相折磨。法官的观点是从车子出去以后就break chain of self-causation,但他的判断力在上下车前后没变化,这之后的行为也应该是本人的自由意志。然后她因为没有履行阻止他进入危害地方的义务而被定罪(不了解贵国和MA的法条案例),但这个义务履行了与否(她让他再回车里与否),其实也没有实际证据

32分钟前
  • 惑星統合機関
  • 还行

绝对是属于新世纪的tragic romance

34分钟前
  • vousmefatiguez
  • 推荐

其实很多人都喜欢妖魔化女性……个人还是坚持Conrad的死是自杀、家庭、社会的原因。

35分钟前
  • Fell
  • 推荐

这仿佛整件事情都与双方父母无关一样??Conrad家暴父亲一点责任也没有吗?这也是健全人中心主义的一幕 没有人站在一个精神障碍病患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所有的逻辑都是”正常人”的 所以你们当然觉得对方有罪 所有的罪都怪在这个有精神疾病的小女孩身上??Witch hunt是真实发生的 也看出了这个导演的深意 很好笑的是那个无脑DA双标不已 一边给所有人洗脑是小女孩处处说谎 一边又咬定她最后“唆使”Conrad继续自杀的行为和言语都是真实发生的 这双标玩的 你可真厉害啊 一个已经四次自杀未遂的男孩家里人完全漠视 最后把所有罪都怪在一个同样尝试自杀的小女孩 不得不说是成人世界里的sb造就了这一出出悲剧

40分钟前
  • Sid
  • 推荐

Michelle从未被证明真的在电话或者在短信里告诉Conrad回到车里,这只是她两个月以后对朋友的充满冲动情绪的转述,非常有可能是夸张,而根据法官判决,唯一的定罪证据就是这句话。这样的案子不允许上诉?这还不算reasonable doubt?

42分钟前
  • 星辰Loni
  • 力荐

两年,一小时车程,几千条短信,不超过5次见面。一段绝非基于现实的恋情,两个社交无能的高中生,他们绝对是感觉到了彼此相似的缺陷而在一起,但在一起之后没有好转,反而走向沉沦。

4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在众多想象性的关系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想象性的角色,并且充满使命感地必须去完成它,最悲剧的是,没有什么所谓的真实在你醒悟的时刻等着你。虽然所有人都说Michelle Carter有多丑陋,但在纪录片的结尾我觉得她还挺迷人的,大概是因为瘦了一大圈,变得很像Cara Delevingne

49分钟前
  • ByChristy
  • 力荐

如何指望一个精神有疾病的人去安慰解救一个抑郁症患者?答案是把两个人的人生直接毁掉。越看越同情Michelle,死者最大,所以必须要有个人承担罪责。只想博眼球的媒体可以不经了解直接误导舆论,Roy的父母可以直接将罪过推给Michelle从而自己甩得干净自己最惨。哎,Roy遭受的家暴和四次自杀难道都没有唤起父母得注意和关爱吗?逼得他只能在另一个同病相怜的女孩那里寻得再次结束生命的支持?Michelle真的可怜,在这段感情中始终是被精神控制的一方,唯唯诺诺卑微寻求爱,又有谁真的关心过她?恐怕Roy都没真正给过她爱。她多次劝慰过Roy,而Roy竟逼她不能告诉任何人,对精神同样不稳定的Michelle,她又何尝不想帮助Roy…难过,原罪本来是原生家庭,抑郁症,青春期的迷茫,而不是Michelle。

53分钟前
  • escapee
  • 力荐

这个故事可能只有一种结局能让大家满意,就是两个人殉情,那时候又可以歌颂爱情了,会忘记谁在让他们走投无路,无法自拔。女方的律师不错,DA一直强调说如果不是女方,Roy还活着,你们没看到Roy都邀请Michelle成为他的朱丽叶吗?多次尝试自杀但还在亲人面前扮出正常的样子,他根本就不相信他的家人能接受他真正的样子。

58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