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2018

HD

主演:陈以文,饶星星,刘冠廷,纳豆,巫建和,尹馨,张少怀,吴慷仁,柯淑勤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美2018 剧照 NO.1小美2018 剧照 NO.2小美2018 剧照 NO.3小美2018 剧照 NO.4小美2018 剧照 NO.5小美2018 剧照 NO.6小美2018 剧照 NO.13小美2018 剧照 NO.14小美2018 剧照 NO.15小美2018 剧照 NO.16小美2018 剧照 NO.17小美2018 剧照 NO.18小美2018 剧照 NO.19小美201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美201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众人眼中的可爱少女小美突然人间蒸发。与她生命轨迹交集过的九个人物,透过访谈与回忆,逐渐拼凑出小美的生命轮廓。房东、前男友、美容公司老板、母亲各自搓揉记忆,黏合出一尊模模糊糊的人物塑像。害羞不安的吸毒少女倏忽往来过去与现在,如今肉身何处、灵魂何在,却没一个人能说得准。导演黄荣昇首部长片即入围柏林影展面面观单元,金马奖最佳导演锺孟宏担任监製兼亲自操刀摄影,《大佛普拉斯》(2017)导演黄信尧献声旁白加持,把悬疑神秘与黑色迷幻共冶一炉。在熹微暗晦的光影中,一个依稀身影,流离于冷漠的台北街角,孤寂苍凉。女子监狱 第四季珍哈露情史宠物情人占领2这十年·追光者王老虎抢亲印度愚公丢掉吧,安达女士。灭亡成曦曲电击少女 第一季食神国语好人谢延信黑天咖啡屋之古蜀遗踪魔徒贾希尔 Jacir人生阔别人生纪念册大叔,乖乖宠我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各个击破哥斯拉2:怪兽之王(原声版)巴拉特二次初恋中华之剑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安娜的爱人戴面具的女人斗鸡1990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五季破晓时刻莫斯科2017小丑2019友谊1959魅力中国一地花香悲熊2无价之宝 2011傲骨贤妻 第五季战修罗反馈2019

 长篇影评

 1 ) 别人眼中的她

另类《罗生门》。通过房东、男友、同父异母的哥哥(小混混一样,开宵夜档)、同学(初恋?)、母亲等的角度回忆小美这个人。可惜徒有形式,人物浮于表面。跟《被嫌疑的松子的一生》完全没法比。

顺风快递亮了。

还两男两女住一起,4P。

最后的暗涵(刚好因深圳水浸事件查看暗涵和暗渠的区别)。

又有吴慷仁。

 2 ) 形式大于内容的典型示范

模仿纪录片的拍摄手法,镜头外不露面只听见声音的采访者,不时让角色直接对观众说话,产生出强烈间离效果,同时叙事视角在虚构与现实之间变换。导演尝试用这种风格化的手段来突破社会边缘人物题材的桎梏,结果却是浮光掠影的描绘。旁人口吻拼贴式的影像素材过于琐碎,欠缺一个稳定的叙事核心,无法让观众深入了解到女主角的内心世界及其悲剧的真实原因。女主角的设置竟然遵循传统惊悚恐怖类型路线,神出鬼没的形象让我不寒而栗,在这部近似于台湾禁毒的宣传教育片里变成为数不多的亮点。不得不提的是,影片最后一幕在下水道里追踪女主角的场景有向蔡明亮致敬的意味。

 3 ) 《小美和他们》:小说、纪录片和剧情片

这是小说。通过不同人物的讲述(第一人称叙述)拼凑出消失主角的完整形象。手法上直接继承海因里希·伯尔的《莱尼和他们》,波尔借用调查手法,通过莱尼周围的各式人物表现莱尼,用意是一位普通德国女性的一生表现德国二战前后德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小美》异曲同工,可以换个标题叫《莱尼和他们》。

这是纪录片。人物对着镜头说话,场景重演。前者是采访实录,后者是一种新型的纪录片手法,借用剧情片的理念来拍摄纪录片,让真实变得虚构,让虚构变得真实。如《红色高棉杀人机器》,让刽子手和受害者重回现场,重新扮演当年的角色;也是《杀戮演绎》,让杀手们重新演绎当年处死共产党的举动。

这当然是剧情片。一切源自于虚构,小美无非是虚构的形象,来展开想象的游戏。只不过略微让人尴尬的是,对小美身份的想象缺乏独特性,人物和情节都属常谈,从而背离了形式上的取巧。相反,如果不用这种特异的形式,简单呈现普通人的生活,可以成立;一旦置入讨巧的叙事游戏,情节的简陋便成为弊病。

 4 ) 那个女孩

一个台湾边缘女生的日常,被导演通过九个人的角度叙事,一一为观众解开小美的故事和人性复杂。 小美的去向观众心中有数,但还是愿意跟随镜头慢慢展开。 按照顺序依次是, 房东 男友 哥哥 前男友 老板 母亲 侵犯者 法师 摄影师 前六个角色给观众交代的是一个药物依赖女孩走向堕落,失踪的事件。侵犯者的镜头让人更加同情女主角的遭遇,感叹人性丑恶,镜头都是点到为止。法师这段也算是升华,通过法师算是得知了小美的内心世界,小美就在我们身边,每个群体都会有一个小透明,他们渴望被关注,放法师开始解释'阿呗'的含义时,我也开始努力回忆我身边的那些喜欢吹嘘自己朋友很多的可怜人们,亦或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一面。最后摄影师的故事很短也很少台词,开放性的结局。

 5 ) 小美,并不美。——2019台湾电影《小美》

【讲了什么?】

眾人眼中的可愛少女小美突然人間蒸發。與她生命軌跡交集過的九個人物,透過訪談與回憶,逐漸拼湊出小美的生命輪廓。

依照出场顺序,每个人对着镜头叙述了小美消失前关于她行踪的记忆,他们分别为:房東、男友、同父异母的哥哥、前男友、服装店女老板、美容公司经理、法师、母親、摄影师。

9人各自搓揉記憶,仿佛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黏合出一尊模模糊糊的人物塑像。害羞不安的用药(吸du)少女倏忽往來過去與現在,如今肉身何處、靈魂何在,卻沒一個人能說得準。

導演黃榮昇首部長片即入圍柏林影展面面觀單元,金馬獎最佳導演鍾孟宏擔任監製兼親自操刀攝影,《大佛普拉斯》(2017)導演黃信堯獻聲旁白加持,把懸疑神秘與黑色迷幻共冶一爐。在熹微闇晦的光影中,一個依稀身影,流離於冷漠的台北街角,孤寂蒼涼。


【总结】

这是一部关于弱势女性被自我、社会鄙弃的电影。

小时候妈妈常告诉我,大街上流浪的疯子很可怜,尤其是女疯子。小美,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如果自己都不在乎尊严了,那别人很大程度上就会遵循“破窗效应”而雪上加霜。电影里的女老板有过帮助小美的尝试,故意要求小美早上早点上班、晚上留她很晚回去,让她没时间去想用药什么有的没的。“小美,她还是没有变啊。”所以当小美提出换工作、去“美容公司”上班后,女老板微笑着同意了,虽然她了解小美最终还是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她也只能在心里批判小美“TM的自己都帮不了自己”。

缺爱的童年、不良的成长环境、被前男友带上的用药习惯、衰竭失禁的身体等等,越是痛苦越是追求用药营造的“好旅程(good trip)”,越是被药效消失和副作用带来的“坏旅程”拖累。

小王子访问了一个星球,时间极短,却让他伤心了很久,那个星球就是酒鬼所在的星球。小王子来到这个星球时,看见了一个人坐在许多空酒瓶和装满酒瓶的旁边。“你在干什么啊?” 小王子问他。“我在喝酒,” 酒鬼悲伤地说。“你为什么喜欢喝酒呢?” 小王子问。“为了忘记,” 酒鬼说。“忘记什么呢?” 小王子难过地问。“忘记我的羞愧。” 酒鬼低着头说。“羞愧什么呢?” 小王子想帮忙。“羞愧喝酒啊!” 酒鬼说完后再也不开口了。小王子迷惑地走开了,心里想:“大人的世界好奇怪啊。”

小美被美容公司的经理侵犯了,这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疯病让她彻底失去了清楚的意识,迷幻地漫步海边、走向下水渠道——这正是摄影师记录下的最后瞬间。

《小美》这个电影应该刚放映不久,网上搜索不出来什么简介,倒是查出了:

近日,知名导演钮承泽被曝在电影《跑马》拍摄后性侵剧组女性工作人员小美。
据悉,该名工作人员已经保留了所有证据,并于北京时间12月5日晚,在朋友陪同下前往当地警察局报案。
陪同小美一起去经擦局报案的朋友在接受台湾某媒体采访证实了此事,并称在事件发生后钮承泽方曾经多次致电,请求小美不要告发他。但是小美都拒绝了。
钮承泽,1966年生于中国台湾,是著名台湾导演,曾经执导过《艋舺》、《LOVE》《军中乐团》等作品。拿过很多的奖项,业内比较知名。

Oh, so ironic.

女孩,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

 6 ) 被全岛搜寻的,台湾“流浪大师”

论及华语悬疑,台湾电影绝对不容忽视。

2002年港台合拍的《双瞳》,曾被影迷奉为一座高山。

2017年,一部《目击者之追凶》又成为翘楚。

向来敢于直面黑暗的台湾电影,不断在华语类型片中制造着惊喜。

去年,台湾悬疑再度出击,来势却小巧而锋利——

《小美》

海报用透视构图放大了逼仄空间的不安感,一个模糊的女性剪影,一半暴露在视线里,一半隐藏在黑暗中。

这是影片的基调——

粗粝、冷峻、黑色。

新人导演黄荣昇的长片处女作,耗时三年多。

由金马奖最佳导演钟孟宏担任监制兼摄影,《大佛普拉斯》导演黄信尧献声旁白。

入围柏林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在台湾地区电影节的提名,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虽说《小美》最终只收获了台北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但各种提名,已经代表了业内对片子的肯定。

影片开始于一起失踪事件:

少女小美人间蒸发。

摄像机依次对准与她有交集或者有能力找到她的9个人,透过访谈追寻小美的踪迹。

这9个人的身份分别是:

吝啬的房东,同父异母的哥哥,远在台东的母亲,恋爱中的男友,同乡前男友,服装店的女老板,神神叨叨的灵媒,好色的经理,以及海边偶遇的摄影师。

随着访谈的深入,小美的人生愈加完整,但带出的疑点也越来越多。

不同角色口中的失踪案,像是一桩罗生门,细究之下总有蹊跷的地方。

比如:

房东为什么会武术?

女老板为什么懂嗑药?

前男友为何那么内疚?

得知女儿失踪的母亲为何淡定自若?

而官方放出的另一张海报,像一张棋盘——

围棋的起手讲究从边角下起,因为兀自立于中央的棋子难以驰援、难于守边,最易成为死子、废子。

图中缺失的小美,却像被拿掉的孤子,没人能阻止她,坠入自己的无间轮回。

影片以伪纪录片形式,拆解了故事,却始终保持着神秘感。

比如,哥哥在受访时,小美从暗处隐隐走出,再现了刚刚描述的情境。

比如,在男友的一段回忆当中,人物表演和台词从场景中无缝抽离,隔着镜头跟观众对话。

这种类似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打破了“记录”与“剧情”的界限,构建了虚拟与现实的暧昧交错。

导演黄荣昇表示,这部电影想剖析的,是被忽略的边缘人,呼吁大家关心身边的朋友,避免遗憾发生。

小美因嗑药而成为众人口中的“阿边”,没有什么朋友,却对人说自己有很多朋友。

每个角色都说自己对小美很好,却对她的下落不感兴趣。

小美与周围社会的关系是疏离的,9个人看似不少,但全部揉捏起来,却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形象。

影片融入了大量象征和隐喻。

多次出现的尿布、面具、黑洞,以及略带惊悚感的“Faustisdead”涂鸦,在影像之外扩充了更多寓意。

Faust意为浮士德,是歌德笔下为获得知识和权力,而向魔鬼出卖灵魂的人。

映射的正是作为瘾君子的小美。

女老板说:嗑药的人最常讲goodtrip、badtrip

好旅程像光速列车一样可以忘记烦恼,每个人都想要,坏旅程则是把你拉下不见底的地狱。

嗑药一时爽,嗑完火葬场,可惜小美的毁灭,本可避免。

有一个细节杀姐印象很深,房东、前男友、经理等人在面对追问时,总会表现出愤怒、慌张与揶揄。

很显然他们的叙述中掺杂了某种隐瞒,甚至是消费。

看灵媒的这个表情,是不是似曾相识?

就在前不久,流浪大师登上热搜,围观者的表情都是如此。

从当年的大喜哥、犀利哥,到如今的流浪大师。

相当一部分人把他们当做小美一样的“阿边”,在留念合影、主动搭讪时,大多抱有一种消费的态度,只要有他们,流量就不必担心。

但没人会关心,这些人内心真正的诉求。

“流浪大师们”的离奇遭遇,被大众看腻了之后,许多人立马一哄而散,寻找下一个热点。

容易热的东西通常凉的也快,这或许也是人世间最大的凉薄。

说到这里,杀姐想起张国荣临死前的那句话:

我一生未做坏事,为何这样?

电影《小美》想要发出的,正是这样的概叹。

对于小美、流浪大师这样的“阿边”

不为了一己之私,而去随意僭越他们的生活,应该是这个社会最起码的善意。

 短评

我們以為我們在尋找小美,其實是看了九段演員展現演技的獨角戲。沒有人真的在乎小美,無論是戲中那個世界的那些人,戲中的導演,或是現實的導演,編劇,甚至觀眾。

3分钟前
  • sacrifice 生贄
  • 推荐

可以说是,无病呻吟还要装逼的“本尊”了。

7分钟前
  • Peter Cat
  • 很差

2.5 “伪形态”范例,矫作灌满、表达轻飘。

11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不知道导演要干嘛。所有事件和情绪都没有落点。

14分钟前
  • 小树大
  • 较差

电影能够打破第四面墙的边界,他人却无法通过口述凭空创造出另一个人,九段记忆的回溯大概描摹了小美的轮廓,共同构成他们视野里的那个“阿边”,但灵魂真的不知道去了哪里。他人眼里的他人都只是边界,每多出一段想象,就越增加一段空白,最后只能化成悠长地下通道里的幻影和回声。整部电影真的很黄信尧。

17分钟前
  • KitajimaJunko
  • 还行

九个黄信尧你怕不怕。每个演员分摊了「最美表演」的独角戏,以为会有罗生门,结果还是说得太明白了,被侮辱被损害,无法出声的失足边缘社会人。但最后无论是不要嗑药的教育意义还是慌踪女孩的抒情用途,始终有点虚弱和疲软。

2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HKIFF42开幕#3.5。直接告诉观众的主题居然是“禁毒”有一点露怯,有点像在拔高自己。喜欢很强形式感,在不断打破第四面墙的采访中,拼凑出小美的故事。#最后一段看见旧爱吴慷仁,开心~

21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完全比不了大佛阿。看似有趣的形式,卻拍的有如反毒教育電視專題+亂入的台灣靈異事件。最終拼湊出了小美的遭遇,卻沒有深入"小美"這個人物的特別。白費了演員陣容。話說感覺各段水準有落差,風格也不統一,彷彿不同人拍的一樣

23分钟前
  • 裘笛
  • 较差

几个过往男人 女朋友的回忆把一个问题女孩子的大概故事勾勒出来,台湾这样的小成本電影只能这样讨巧了吧。画质一般,故事一般,只是想听听台湾普通话的味道。

25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还行

除了下水道的穿行,其他都是什么鬼

27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天台拳术,镜中发型,挡路餐桌,摩托纸箱,水中旅人,尿迹寻踪,火炬追魂,缺席之父,过曝尾随……基隆市百姓人家话家常,一个突然消失在这座城市的局外人,延续大佛和血观音探寻口述讲故仔式伪纪录片的另一种可能,挺好

29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流于形式

3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血观音》→第20届台北电影节→最佳摄影奖:中岛长雄《小美》→虽然豆瓣才6.1分,但条目显示的五位主演还是让我产生兴趣,于是就找来观影了:以采访为主的伪纪录片形式拼凑出「小美」的生活遭遇,拍摄形式联想到贾樟柯导演的《二十四城记》。看了正片才惊喜发现卡司阵容里除了陈以文、巫建和外,竟然还有柯淑勤,《阳光普照》一家四口就差许光汉了,另外刘冠廷、尹馨、张少怀也参演了《阳光普照》……话说《小美》摄影中岛长雄可能间接通过本片“面试”演员为日后钟孟宏导演《阳光普照》时提供找合适演员的便利。

3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百老汇台湾影展】通过访谈式手法,打破第四堵墙,以九个人物的视角在回忆中重塑“小美”这一角色最后的生活,九个侧面角度构建起小美的生命轮廓。九个演员表演风格各异,在很多一气呵成的长镜头里表现出色。尤其是作为土生土长台湾人的陈以文,一口港普简直出神入化。尹馨的演技、表情变化也可圈可点。火车过山洞光影声音设计很出彩。剧情中间一度走向人格分裂、身体灵魂分离的设定,却因视角分散的关系,每一段都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无疾而终的结尾,希望与困惑并存。意犹未尽。三星半

40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潰爛的《蝴蝶夢》,或隱在台港城鄉間的《荒涼山莊》。立意全因為手法漂亮而站穩,尤其中後段的野外招魂和列車過隙的問答,拍出了奪魄的停滯感。可美感與文本一直有距離,接合不上。過度的音樂也讓這場幻覺變成煞有介事的MV。但導演處女作還是值得鼓勵。

43分钟前
  • sean cheung
  • 还行

卢律铭的配乐太顶了!

48分钟前
  • 亚洲幽灵
  • 推荐

中岛长雄的摄影很美,然后,看得出导演很用心。。(但老实说,not for me..π_π这种边缘人物的故事现在全部变成低成本的最爱,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呢。。ps:有时真心觉得对于这样的勇气,真的不要苛求太多了。接受的了你就接受,接受不了那走开就好。

53分钟前
  • xiaoxiongdi
  • 还行

確實只留下黃信堯和中島之影,但配角的強大群戲,結構一個他們所認知的小美。小美是何人,我們不知道,只小美吸毒尿尿又怪。電影的謎樣神秘,攝影構圖的敏銳,光影上的對比鮮明,偽紀錄片似桐島,阿堯的質問,卻顯露現代人對自我的關注,缺少人旁人的關心追隨,走向白光,是問號,也是希望。3.5

58分钟前
  • thinpony
  • 还行

虽然形式大于内容,但中岛摄影可太棒了!

1小时前
  • metaphor17
  • 推荐

延续的大佛风,特别敢尝试的间离式拍法,让这类“阿边”系的社会关照题材多出了很多诙谐的戏剧色彩,甚至还有少量恐怖类型桥段。从踏血寻梅到小美,港台青年一代的创作者即便在工业没落之际依然有着对严峻社会状况剖析的自觉,虽然不一定多深刻,但它的确令产业大跃进的对岸汗颜。

1小时前
  • 水怪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