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往事

全24集

主演:刘若英,赵文瑄,寇振海,严晓频,茹萍,王琳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4

 剧照

上海往事 剧照 NO.1上海往事 剧照 NO.2上海往事 剧照 NO.3上海往事 剧照 NO.4上海往事 剧照 NO.5上海往事 剧照 NO.6上海往事 剧照 NO.13上海往事 剧照 NO.14上海往事 剧照 NO.15上海往事 剧照 NO.16上海往事 剧照 NO.17上海往事 剧照 NO.18上海往事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上海往事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剧以文坛传奇人物张爱玲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张爱玲从14岁一直到74岁的人生经历。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从张爱玲到美国的婚后生活说起。一天,张爱玲(刘若英 饰)收到国内寄来的一个箱子,里面是母亲的遗物,她睹物思人,记忆的闸门像泄洪般被撞开,随着她的回忆,观众将被带入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张爱玲的一生不动声色地缓缓向大众掀开:她如何在一个沉腐败落的家庭成长,而至老死他乡。她生于上海,上海的富丽文明孕育了她;她求学香港,香港的殖民文化点拔了她;她轰动台湾,台湾的文化菁英,莘莘学子拥抱了她;她隐逝美国,客死异乡,尘归大海,她的故事仍未完。所以,她从海上来,来说她自己的故事……俄罗斯大厦成长的烦恼第五季鳄鱼群老兵新传喜马拉亚星降妖罗汉羞耻 第二季老子传奇末日村庄鬼悚历险3D竞速:布巴·华莱士一路惊骑房客与妈妈遗失的世界第三季横行霸道(2002)真相访谈第一季黑道风云疯丫头第四季黑白伞小偷阿星魔鬼的细节1966年世界杯上天救命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毒枭俱乐部调情魔师我们生活的年代群岛岚电2019红楼梦2:黛玉葬花爱的追踪我也是花圆形图意大利式战争近距离2015浪荡子侍神令幸福衰生活 第二季赌王之王在蓝色时分飞翔莱姆镇

 长篇影评

 1 ) 她往海上去

我在胡兰成的故乡嵊县(嵊州)分三次看完了《她从海上来》。24集,节奏静缓一如张的小说,直看得春夜寂寂、四壁敞亮,

先生问我,为何叫她从海上来。我猜是隐指上海,又增添一些波谲云诡的效果,暗合张爱玲奇幻的一生吧。

编剧很审慎,差不多是情景再现了。台词几乎就是张胡二人见诸笔墨的素材的连缀,连道具如张欲送小周的布料,蓝底上浮出叶子的花样,都有据可查。刘若英与其他人等的表演亦很收敛。只是苏青与我想的不同,似乎太过小巧细致,伶俐有余,凌厉不足;这样的苏青,年轻还有看相,如果老了、缩了,还搬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岂不凄厉。

胡兰成的扮相并不让人讨厌,眉宇开阔,身形劲朗,可能比实际要高一些。因为他在送第一次回访的张走在胡同口时,曾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推测起来,大概他并没有高出张的相称感;而且,这扮相不像江浙人——少小时往往精明紧凑,年长些又常常圆头圆肚有暴发气,总归是轩昂不起来。

这个自以为书念得不错,文人相夸是汪精卫“文胆”人,初始时面对张的奇思相炫,失了言语上所有的技巧:论乐府诗、观高更的画、描摹人生世相,一一领受爱玲的开光,只有惊羡的份。惊羡很快混作惊艳,拙拙地恭维张,倒有几分赤诚。因为深觉张的再嫁像李清照的再嫁一样,吃了大苦头,我劝自己坚定——这与双方都是一场真正的爱情。否则,张爱玲这一辈子,太悲苦了!转而又想张决绝时的话--“我就算不爱你,也不能再去爱别人,我只有自当萎谢”--能让她
这样透彻的人透彻见了底的,于她怎能不是一场真正的爱情!十七岁时她说:最恨,一个有天才的女子,忽然结了婚。--一语成谶。时局一变,胡的乱世开始了,他在张的面前却机巧起来。在武汉生出个小周(顺德),在温州又冒出个范先生(秀美),哪里是逃难,分明“驿路桃花”;而且还有对张说,非但要对张说,还说得花样百出,“以为但凡我喜欢的,爱玲也是喜欢的”。

哪个女人会脱俗到与别的女人分享一个男人?这个男人私欲的借口漂亮得令自己都感佩了。

张爱玲虽然不需要,也没有,但她是欢喜用自己男人的钱的——在她,因为俗气,所以真实——但是,想来她虽不伸手到胡的口袋掏钱用,却也绝不会愿意万一哪一天伸出手去,在胡的口袋碰到另一个女人的手吧!实况却更糟。

张爱玲的萎谢子情感的挫败始。败在目无下尘的张看来根本提不上筷子的两个女人手里。

这种中间隔着胡兰成的从未正面交锋的挫败,是致命内伤。

张懂得“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但她没有实现的机会;她的聪明远在胡之上,她想要胡给一点人间烟火的供奉,胡偏不能——许是不敢给。结果,张要的自私的完全的爱,在胡那里就变成“亮烈难犯”,好像张一直在示强。

张是一直在示强的。

但小周和范——非但她们,绝大多数自视卑贱的女子——都天生懂得示弱。

小周向胡先生问了半句“张小姐……”便哭了,泪淋淋地坐在江堤边,对赶来的胡赌咒盟誓“我再也不问张小姐了”。那样令人催藏的乖巧,由不得胡股掌间不多了爱惜;况成事之后,其母还亲嘱小周“要知恩”。逃难的书生,在乱世的温柔乡里,倒做起了真命天子,保不定红袖添香时,把眼前人当了小周后呢!

范(秀美)的示弱,是枕边上的“三娘教子”:人家上海的张小姐,大家闺秀,这般对你,你不能没了良心!——当然了,从武汉到温州,在钱上一向看得紧的张爱玲,克扣了自己,源源的把汇票寄过去——教子毕,她便自弃地把肥暖的白胳膊搁在寒素的蓝印花布的被外,也由不得胡不拢被以示敬赖。

张呢?她一开始强撑着,避开胡论及小周的津津话锋,这多少让胡扫兴,或者又让胡刺激,越发有邀张共赏之意。写了《武汉记》,留于张的案头。

张惨然意识到自己的颓势,还在示强——拿出一块料子,蓝底上浮出叶子的花样,托胡转送小周,“答谢她对你多有照料”。这已经不像张的为人。送出礼物,似亲实疏,其实却是在确证身份,乃至名分。胡的回答却是——不必了。她也是个明理亮烈的人,轻易不受人东西;况你轻易不买这些,买了必是自己极爱的。

——公允已经不对,按照张对感情的要求,有个薄彼厚此才是对的;又还替小周作主回绝了张,就更不对了,他替小周做主,显见得对张就客气,也就生分了。

胡返武汉,又远遁温州,张觉得他在难中,多少事,欲说还休。但是内中琢琢磨磨,定是磨出了鲜红的肉刺来,所以追至温州,她还吃着千里之外的醋,强令胡在自己和小周之间作选择。殊不知,小周已是陈年老醋了。

她又是强撑着示强,对前来送餐的范先生致谢,谢她对胡多有照料。

范得体地应对着。过分的得体,分明是吃准了她的底,才有的;分明是一个愚笨的人将计就计的可气的聪明。

直至一直与张对坐的胡对送餐来的范诉说自己腹中疼痛,范依然是得体地、恰如其分地问询。张却是在这一瞬间满面苍凉。

——这分明是前事的重演。

张爱玲再也撑不下去。最后去范与胡的居处小坐,她有了她唯一的一次示弱。她漫不经心无话找话:

“刚才我看你绣的,你绣得真好。”这是在夸范秀美呢!

范抢答道:“我这是打发时间。平日里听胡先生讲张小姐,说是什么经了张小姐一夸,便是好的。我今日是明白了——” 这个笨女人!一砣金没有贴上佛面,糊在自己头上人不人鬼不鬼,充了呆头神!话到一半刹了嘴,这半句话象退色的旧春联,没头脑的喜气,挂在半空,断了。

镜头里似乎有胡兰成一个眼色,那叫“厉色以止”。

她让自己的愚笨,像挤在鞋帮子外的肉一样肥叽叽地现在两个聪明人面前。

——她的话太多了。她太大意了。她原本明白她攀不起张爱玲的夸奖,更不该越了矩,敢去夸张爱玲。

但是,她胜利了。

这一次,张没有再自欺地嗔怪胡说:你是别人对你一好,照料你,你就要去爱别人的。当初说这话时,张还是为自己留有余地的。

现在她离开了来时觉得有胡兰成在,便像含着珠宝在放光的温州,面对滔滔黄水,一路珠泪。不堪其情简直变成不堪其辱,何其惨烈!何其决绝!

胡兰成,的确是别人对他好,他就要去爱别人的。这种爱,固然有大难中死亡阴影下最原始的贪恋,但这一点在张爱玲看来,怕也还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可是,要夸大了难世把他的“驿路桃花”在现实的世界里摆摆平,终使她这“海上奇葩”无可容量了。——现世安稳他许是给不了,但岁月静好却是他不肯给!

我妄自揣想:张爱玲遇人不淑,所托非人啊!

——她不知道这个聪明人,虽然读了些书,却依然是个穷饥的乡下人,他是穷饥到了骨子里啊!

 2 ) 张爱玲与赵文瑄

窗外阴雨绵绵,躲在寝室看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十几年前的老片了,陈冲并没有印象中那样王娇蕊,也没有我期望见到的鲜辣绿缎子礼服配桃红衬裙,白玫瑰孟烟鹂是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艳星叶玉卿,难得伊低眉颔首的演绎半点风情全无的良家妇女,却让人觉得她本该如此,和谐的到错。赵文瑄实在好,那张英俊端然的脸孔。落落儒雅的风致,难得几个女人不着迷。却不该拿他来演佟振保——一个自私胆怯,充满了控制欲的男人。振保可恨,却因为赵文瑄让人恨不起来。他最终为娇蕊留下的泪水,是那样清澈哀伤,而不像原著里,偏于嫉妒与不甘。赵文瑄将这一角色演绎为由于命运的无奈而错失真爱,是不准确的。如果还有重来的机会,振保还是会从王娇蕊身边逃开。这本是一场追逐的游戏,振保以为她与谁都可以,不想娇蕊当了真,要寻一个结果,反而闹得不能收场。
  
这样一部电影,我在看不懂的年纪便懵懂的看了,以至于在很多年里,我都对佟振保抱有一个比较正面的印象,哪怕看了原著以后,只感叹振保原来没有那样潇洒倜傥,原是赵文瑄的缘故。

此后,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翻出张小说改编的电影,却发现已经系数看过。再去翻赵主演的,基本也都入过眼了。诧异赵文瑄的作品竟然这样少,却这样有分量。这个机械系出身,当了八年空少,说流利英语,祖籍山东莱阳的优雅男人,于演艺怎么看也只是淡淡。儿时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宋家皇朝》,少年时惊为天人的《雷雨》,《大明宫词》,成年后更耐咀嚼的《喜宴》,《饮食男女》。对这个男人的喜爱,由表及里,兴致盎然。记得《宋家皇朝》里,看到他扮演的落拓的孙中山,还嗤笑,这位国父怎么这样软弱无能,全不是金戈铁马霸主一方的样。后来晓得了更细微的历史,在总统府瞻仰了孙先生年轻时的照片,那分明的轮廓,柔和的目光,分明是赵文瑄没错。他演的人物,能从细部着手,体察入微,只是无论演什么,似乎还是很难脱壳与自身。

翻来找去,竟然找到他跟刘若英出演的一部《她从海上来》,是张爱玲的传记,这就不得不看了。首先不说别的,编剧和导演下了苦工,所有的演员一出来,总要惊呼一声“真像”!全部是《对照记》里熟悉的面孔,譬如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对照记》里只得儿时照片,但那演员一出现,却让人很难想象那孩子成人后会不是这个样子。最绝的是他们竟然让演员翻拍了《对照记》里的几乎所有照片,无论服饰布景,神态举止,相似度达到95%以上。我就知道,这世上还是很有一些人魔障一般爱着张爱玲的,奉其一举一动为天皇圣谕,梵谷清音。剧中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几乎都有出处,主要来自于胡兰成写张爱玲的那篇《民国女子》,和后人集结的《张爱玲传》和张自己的作品,譬如说其中有一个张爱玲打蚊子的情节,咕哝了一句“住的这么高还有蚊子”,我记得,这来自她的《公寓生活记趣》。有时候演员一张嘴我都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因为那些字字句句,都实在太过熟悉了。

刘若英入了戏,很像张爱玲,大才大慧的女子,古怪而有些神经质,但是在爱情里,笑容依旧甜蜜。无奈他们居然找了赵文瑄去演胡兰成,我便知道我又必然会对胡兰成改观。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想,赵文瑄究竟适合演张爱玲笔下的哪个人物?也许是范柳原吧,但他又太像好人了,便宜了范柳原。也许是沈世钧?不,他又太聪明,太潇洒,沈世钧只合黎明这种呆呆傻傻的来演。确实没有,张笔下心灵与肉欲都残破不全的男人不适合赵文瑄,他倜傥的太健康,风流的很向上,性感的近乎温和。他只能是赵文瑄。连胡兰成这种薄情小人都被他演的多情且贤良,我真是没什么话说了。

不过也由于他的出演,我才对胡兰成发生兴趣。以前,他的《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我是碰也不要碰的。说他汉奸也好通敌也罢,我原是不在乎的。文人最可怜,总是给搅在时局漩涡里随波逐流,事实上有几个能捉笔代刀手刃敌忾,只是政见不一至多是出名心切,又何必把高帽子扣的那样严重。但我实在无法忍受他二三其德,滥情不专,寡廉鲜耻。1944年初,胡兰成与张爱玲在上海相识,同年春夏相恋,8月结婚,9月他离开上海赴武汉创办日伪报纸《大楚报》,其时战时激烈,时有轰炸,他给爱玲的信里写道:“想到(倾城之恋)这是你第一出剧目公演,我却不能陪你一起观赏,心里既痒且恨。旁人看到我爱玲的好了么?观众的掌声,有几分是为台上的演员,有几分是为我的爱玲的?……这一向汉阳经历了几次惨烈的空袭,每次随着人流仓皇奔逃,扑倒在地时,也只能呼一声"爱玲"罢了……”这男人真不简单,甜言蜜语从他嘴里说出来,竟是可以如此熨帖窝心,难怪连“临水照花”不食人烟的孤高才女都为之折服。但是与此同时,他又与当地一名17岁的护士小周相好,转年5月二人结婚。

随后,日本投降,胡兰成如丧家犬般奔逃到温州,又与他避难的斯家小娘范秀美相好并结婚。小周17岁,张爱玲24岁,而范秀美已经41岁,这位多情才子真可说是油盐不忌,老少通吃。46年2月,张爱玲赴温州寻夫,胡兰成见了她,只惊不喜。张爱玲却说:“只因你在这里,温州城也像含着宝珠,放出光来。”她一心一念只有他,这次来是为了让胡兰成在她和小周之间做出选择,却不想这段故事又添了新人。胡兰成说,“我待你,天上地下,无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他还说了一些我听不懂也想不明白的话。这男人的奇怪之处在于他不避讳,也不愧疚,他只说爱玲不是凡品不应有这般琐事萦怀,他居然不厌其烦的在张爱玲面前描述和夸赞小周与范秀美,陈述自己对他们的迷恋,他只说“爱玲是应该懂得的,爱玲最懂我。”稍有些血性的女子都免不了大耳刮子贴上去。张只是保持沉默。

在温州时,常常三个人上街,胡兰成白天陪伴张爱玲,晚上陪范秀美。当着张的面向范诉说自己身体的不适,还说对范好像就像亲人。他恨不能,就这么相亲相爱的三个人,啊,不,四个人亲密无间的过下去,爱玲是他的知音,秀美是他的亲人,小周是他梦想。我真是不明白这个男人是不是小时候脑袋让门挤过!要不就是有遗传性精神病。张爱玲不悦,他反而不解,“爱玲不应该生气啊?爱玲最是脱俗离世的,只有爱玲明白我。”他就拿住了这一点,迟迟不肯给一个交代。张爱玲说:“你与我结婚时,婚帖上写现世安稳,你不给我安稳?”胡兰成答道,世景荒芜,已没有安稳,何况与小周有无再见之日也无可知。爱玲道:“不!我相信你有这样的本领。”她叹了一口气,自伤自怜地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原谅我如此详尽的引述这些对话,但我只希望列位看官能够明白,这已经是天性亲绝的张爱玲能够做出的对于感情最激烈的反应了。她离开温州时,肯定已经伤透了心。她用下半生的时间印证了自己说过的这句话。这孤绝的女子,摒弃了人世的所有欢乐与温暖,远渡重洋,过拮据懊丧的生活,深居简出洁癖臆想。这一生唯一的爱恋伤她实在太深。

一年半后,张爱玲写最后一封信给胡兰成:“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小吉”,小劫,劫难之隐语。),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随信还附加了30万元钱,那是爱玲新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的稿费。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张爱玲一直对胡兰成进行经济援助,哪怕他明知道胡兰成使用这些钱与其他女人在一起。

我不是一个才子派的文人,无法理解他们行为的用意。当然,用常理来推敲是不适宜的,张爱玲用尽心力去爱固然值得嘉许。看了胡兰成的文章,他的才华学识也确实当得起张的一片深情。只是任你才高霸道气冲斗牛,这样一个人恐怕也只能称为斯文败类。但是赵文瑄依然吧他演好了,那是一个软弱,矛盾,但却十分宽厚可爱的男人。我端着对胡兰成满满鄙夷的机关枪,却看到赵文瑄这个翩翩绅士微笑走来,一项愤恨无处扫射,真是有些惆怅和枉然。

其实张爱玲的传奇,在她30岁以前就已经写完了,这个早慧而多舛的女子,快速的体验了极端的成就,瑰丽,情爱和伤痛。最终黯然萎谢。但是这些她挥笔而就的旧作,却穿越时间让一代又一代人产生共鸣。这也许不是什么好事,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荒凉的如同张爱玲的笔端,那些虚伪的情感和光怪陆离的传奇故事,离每个人都越来越近。只是我依然相信,人生中会有明朗的爱恨,我们可以投入的去爱,也可以如王娇蕊或张爱玲那般决绝离开。无论是什么样的坎坷和情爱,都可以背弃一旁不再回头。这是女人应该有的态度,尽管命运注定茫然。“自你以后,我才懂得如何去爱……往前走总是好的,除了男人,多少还会碰到一些其他的。学会了东西总是有用处的。”张爱玲借娇蕊的嘴,诉说自己的态度。对于爱情,她从未后悔。

也许有人会认为张爱玲只是上世纪初页伤春悲秋的小资作家,那么请去看看她出国后创作的禁书《赤地之恋》和《秧歌》。她绝对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成熟。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把她当作一个古怪的小女人,对她的胸怀和才华视而不见。

 3 ) 刘若英终归是没让我失望.

是K突然提起要我看<她从海上来>. 也不记得那夜电话是怎么从往事摊到张胡的头上, 仿佛是那封邮件♣, 仿佛是其他的, 因为当时是在[明明已经进入度假状态却还在赶恼人paper也幸亏LA在下雨]的状态, 所以印象什么的都失了准头. K下了注脚说要有心理准备—-意头是对的, 只是看着看着就让人茫了过去. 当然, 要试了才知道.

试了才知道, 三宝的音乐真是极好的. 特别是theme, 这般姿态的调子竟然都不催我眠[断不是讥讽之辞, 真心说不催我眠是真不容易]. 虽然约莫是合理的, 从Reyher开始讲. 但看到New Hampshire那糟心的苍茫, 姐就有点急躁(从”糟心”和”姐”两个词开始…宣告本文装十三失败). 后来倒回去开始讲小时候的故事, 便也上了轨道.

很多人争论刘若英是否演张爱玲的佳选. 单这么想, 当然不是的. 刘的眼里从来都没有张的相片里可见的冷, 身量也不够. 看着看着还有另一个问题, 刘的气场也架不起张的那些奇装异服. 流苏旗袍倒罢了, 祖母被面裁的衣服也罢了, 都是傲着, 多少也不别扭的. 问题就出在那一身(就我看到现在为止, 十三集二十七分, 因为等着缓冲, 索性就开始说几句, 怕看完也就忘了这时候突发的奇想), 宝蓝底艳色大花上衣, 宝蓝绸裤. 这样, 真是难为刘驾驭了—-不然就是我太苛刻. 这衣服里不只是傲, 还衬着反其道而行之的张扬. 看着这样的衣裳, 谁还敢上去搭话? 要么, 也就胡兰成了把. 不过我最中意还是着那套白丝绸灯笼长袖衬衣, 袖口绣着小红花, 再着件湖绿蝴蝶对襟绸背心, 给倾慕的胡泡茶时撇去茶油(定系茶沫?)的张. 摘了眼镜说: 雾里看花.

有人点评说: 赵文瑄比之胡兰成太儒雅, 刘若英比之张爱玲太亲近. 我倒觉得不尽然. 先说胡. 我眼里, 这般男人是无他可描摹. 哪般? 那般女人见了就像被下了降头样低眉垂首[用张的意思就是所谓低到尘埃开出花]. 其他的都不大紧, 这类男人纵然是长得大相径庭, 意思在那里, 是一样的. 段正淳大概是一个. 倪震有可能也是一个. 胡兰成自然也少不了是一个. 那赵文瑄演出这样兴味的, 真是无甚差别了, 何来太过”儒雅”一说. 再说张. 世人就道她清冷孤卓, 仗着身形更是难以接近. 而我是觉得, 局促大于傲心. 刘的台腔国语, 确实是过矫情了些, 时而我会觉错乱; 但那待人接物的局促+真淳的秉性, 却是到位的. 更何况, 在胡的面前, 婉字当头的张, 也不可说是不合情理的. 要一个人演另一个人, 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补充. 镜头破碎感尤甚. 说是一大缺点又怕外行见解被骂.]

其实开头K跟我描绘本剧特点, 是说把张的小说也一并演了出来. 当时K举的例子是<封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封锁>撮合了胡张. 但这么几段情景再现里, 最让我觉得别扭的反倒是<封锁>. 好像是因为里面的吕宗桢, 同我预先试想的差了太多.

我是很喜欢戏里刘伏案的样子. 有点Comfort Zone的意思.

两个人以退为进玩文字游戏. 一个人没头没脑地冒一句, 另一个人没头没脑地接上.

“你让我生苦恼.”

“为什么要苦恼?”

“不应该苦恼吗?”

急急不安的theme出场, 却每次都让我亢奋异常.

我还记得那张叫作<我的失败与伟大>的专辑. 姐真金白银买来的(那时节要从姐口袋里挖钱买张正版真是实属不易, 哪像现在立场这样不坚定的). 同名主打歌真是欣赏不来. 但是也记住了那首叫作<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歌. 我又要说她唱歌. 真的是没什么技术. 但即使后来不再关心她的新歌, 当年欢喜过的却是没有褪色. 人家叫奶茶, 自有股醇香在. 这么回头看都觉得自己写来有些刻薄. 不过是真心喜欢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样子.

说来是有点惭愧的. 从小有意无意为了装十三, 张爱玲的小说并不是没看过—-也都可以说, 看过不只一次的. 但是奇怪, 情节是全都记不得的, 好像按苏青的话: 风一吹就刮跑了. 最后都只剩下些残存的意想, 甚至只是一股子惨淡的味道在. 而要说扎紧, 那是真的要算文人八卦, 仿若确是真切的生活要凌驾于那虚构的情趣之上了—-也是, 哪一段不是精彩到让人不能信的. 所以对张爱, 也不例外. 故事, 除了最众所周知的那几个, 真是不敢妄言拜读—-前读后忘连主角名字都磕磕绊绊怎么好算拜读. 但所说的那阵味道, 却是很多年没有散去. 临到现在要拖部电视剧出来看, 也还能抽丝剥茧般把那味道一缕一缕地扯出来.

最后忍不住要说一句: 赵文瑄着长衫, 真的是极登样的阿.

[虽然只过了三分之二, 但也不好意思再一头看一头写. 这样看也不是滋味写也不是滋味. 同当初八Cranford一样, 见好就收把]
-------------------------------------------------

♣是好几个月前曾摘给K的一封无标题邮件. 我总是兴起, 又厌倦标题—-需得是要点进去才有意思阿. 就这么一来K竟说她没仔细看明白, 到那日给我电话才突然想起这回事来. 而我, 兴头过了也不再记得要质问她为什么不回我邮件. 这段话是<今生今世>里的, 截给K看是因为很像我俩惯常的对话及观点. 诶, 错了错了, 只好说是我们像他们.


姓崔好,我母亲姓黄亦好,《红楼梦》里有黄金莺,非常好的名字,而且写的她与藕官在河边柳阴下编花篮儿,就更见这个名字好了。”她说姓胡好,我问姓张呢? 她道:“张字没有颜色气味,亦还不算坏。牛僧孺有给刘禹锡的诗,是这样一个好人,却姓了牛,名字又叫僧孺,真要命。”我说胡姓来自陇西,称安定胡,我的上 代也许是羌,羌与羯氐鲜卑等是五胡。爱玲道:“羌好。羯很恶,面孔黑黑的。氐有股气味。鲜卑黄胡须。羌字像只小山羊走路,头上两只角。

诶.你说说看. “真要命”

P



P.S.近来看郑念的<Life &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也发觉有人要把她跟张比.

比来比去且列伐.

———————————–

至20集

他怎么可以把和另一个女人在汉江边欢声笑语的事情, 这样毫无芥蒂地说给她听?

他跟她说英娣要跟我离异, 好像在等她表态. 我心里念叨: 你要她说什么?

谁料想她真的是这句: 你要我说什么.

他说假使我有第二个爱人你会怎么办?

这是文人才会这样唐突么?

怎么天底下会有这样的事情.

果然我说得对. 这样的男人 真是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

我也总是不怠以恶意去猜想: 赵文瑄老说自己演胡兰成手足无措, 连镜头都不敢多看一眼, 是不是因为怕也被联想成这般的男人? 诶. 我是有点好笑的.

-----------------------------------

http://theimportanceofbeingidlepola.wordpress.com/2010/12/31/%E5%BC%A0%E7%88%B1/

 4 ) 燕子楼空 佳人何在

当写完诀别分手的书信之后不久,爱玲搬家了。
从一个人的世界全然消失,可能是彼此彻底从各自人生中交割的最好的方式。
在离去之前,她在之前的屋里发现了一个字条,上面写着: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是啊,人去楼空,是一种与过去果决而无留恋的告别。
就像是那张被揉碎,扔弃的纸团。

关于历史,关于名人,多少还是带着一些想要八卦的心理在。
张爱玲的爱侣,会是怎样的人?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
总归是想要探究一二。
不明白历史,也弄不懂立场。时代,真是难以名言的大背景。
因为没有经历过,就不明白立场的罪恶与不可饶恕。
不知道一个文化人在历史的大浪滔天里,怎样倾覆。
所以,很难评价胡兰成的政治问题。
想来,我倒是想好好拜读一下他的文章了。

关于情感,若是像这部剧里这样说来,胡兰成的多情倒也是情有可原。
这种困局中的取暖,与张爱玲在美国与那个老头结婚,似乎同出一辙。
说不出好坏来。
生之困顿,总有需要慰藉和安慰的时候。
更何况,那几位女性,也都有其可爱之处。
与相爱的人相忘于江湖。与同境之人相濡以沫。
这就是他们最终彼此的归宿。

他从远处走来。
她站在桃花树下。
他看见站在桃花树下的她。
她说:原来你在这里。
他说:原来你也在这里。
然后便告别而去。
多年以后,
他们也会想起当年,
在桃花树下的相遇。
这就是红尘中彼此相遇而分离,最美丽而简洁的缩影。

他回来找她。
站在门前,门铃响了,门内却再也没有那个女人的回应。
电梯上上下下,哐哐当当的声音,却还一如昨夕。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5 ) 杂谈

主要看了在上海和父母姑姑的片段,对于胡兰成那些破事倒是不感兴趣(赵文瑄长得不错,像曾伯伯) 片子从赖雅开头,太奇怪也进度太慢了。 黄逸梵的选角不好...茹萍老师长得太古典太温婉了(有些发型和角度像陈数),就没有黄逸梵还有她的照片那种出走的娜拉的硬气,但是气质和独立倒还在线。 刘若英演技有时绝了,第四集剪头发那个真的不错,但是大体上,演得太文弱胆怯,少女时期还适合,中青年时期真的没有那种孤独傲气,太侧重自闭社恐而不是背后的骄傲冷淡了。 0323打脸了”刘若英说到了点上!很多人通过照片和传奇故事,想象出来的张爱玲总是孤傲冷漠、高贵刻薄地睥睨众生;她作品里袒露的自我形象,却常是老实木讷、笑点太低、过分客气地一直微笑。”那刘若英演的真的挺好的,演员功课真的很足。

黄逸梵教女儿真的到现在都适用,看到周冲写张爱玲在择偶上恋父,以弥补缺失的父爱,想了想有点道理。 张志沂傻逼,什么旧情未了,其实就是看不惯前妻离了婚过得还好好的以及爱面子大男子主义呗。 是真的喜欢张茂渊。 张子静真的可怜,从个人遭遇,到个人没有努力去抗争,都很。

 6 )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相信每个喜欢张爱玲的人,对这句话都不会陌生。这是她在读港大时写的《我的天才梦》里的结尾一句。年少时的一句话,却精准的诠释了她的一生。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她是否已经料到?

这两天一直在看《她从海上来》这部剧。刘若英饰演张爱玲。两个我喜欢的女人。我没有理由不喜欢这部电视剧。可以说,电视剧里描写的张爱玲的大部分生活,其实是由她散文中所描写的生活片段一个一个串起来的。由她文章中的影子,情感,一针一线,织出她生命的这袭袍。

整部剧,对白是淡淡的,音乐是淡淡的,表演是淡淡的。一切,像是冬日早晨薄薄的雾,淡的,白的,可是,并不空洞,这雾的后面,有远山,有湖泊,有森林。所有的风姿绰约雄浑壮美都隐约在这雾里,你需要静静地品位细细地观察,一如张爱玲的文字。

李碧华曾说,张爱玲像是一口古井,每个人去淘,都能淘出东西来。这世间没有她描绘不出的东西,凡是经过她的眼,存于她的心,没有什么人情世故她不懂。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她写给胡兰成的话。胡兰成又把这个八个字写下来还给了她,说是当不起。胡兰成说,张爱玲是当空的皓月,不需要星星的追捧,她照着谁就是谁了,而他自己,不过是在月下隅隅独行的人。可是,张爱玲偏偏就是照到了他,把她一生中最华美的月光给了他。

不想谈论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之间的爱情纠葛。感情这回事,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别人说的再多,也只是从别人眼睛里去看的。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 总是有她爱上的理由。剧中,张爱玲对胡兰成说,“有了你,我就像照着镜子,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可那又不是真的自己。这种心心相印的幸福,不是每个人都能有 的。”也许,这便是张爱玲倾心爱上胡兰成的理由吧。像张爱玲这样敏感的女人,她的心,就如同一块水晶,剔透地折射着生活每个角落每一寸光。她有太多的细小 的心思,而这些心思,也太容易为常人所忽略。胡兰成则恰好了解她这些细小的心思,欣赏她细小的心思。她一直在她一个人的世界里孤独的欢悦着,这时候,走来 一个人,懂得她,欣赏她,她有什么理由不爱上他?

他说,他生怕别人不能领略她的好,又生怕,别人领略了却只说一声好。如同赞美一个美女说,这女人真美,然后,就完了。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珍视与言语。即使她是张爱玲。

虽然,这段感情,最终成为了她心口上的朱砂痣,成为了床前明月光。但是,到底,他们曾经深深地相爱。这是她生命之袍的一片前襟或者一只袖子——虽不完整,但终不可缺。

如果,岁月是一个巨大的T型台,张爱玲便是这T台上的一个奇迹,她织就了生命,华美的袍。一种别样的风情,一种别样的美丽。

 短评

最凄凉的不是张爱玲 是张子静+1

5分钟前
  • 茶糖
  • 推荐

中文系必看!

7分钟前
  • 沐恩
  • 推荐

真实的胡兰成若是有赵文瑄的半分儒雅,我也是相信张爱玲会陷的。

8分钟前
  • 南国的小伙子
  • 还行

连胡兰成这种薄情小人都被他演的多情且贤良,真是没什么话说了。

9分钟前
  • wa1492
  • 推荐

影片结束的照片回放中泣不成声。感谢编剧对滔滔人世、艰难红尘中的每一个人、每一颗心的体贴与慈悲。

12分钟前
  • 徵音
  • 力荐

茹萍太美,字字珠玑。

16分钟前
  • 邱尔
  • 推荐

李安御用编剧王蕙玲的深厚文本做引;继张幼仪之后,刘若英从林忆莲、秦海璐、徐静蕾等候选女演员中脱颖,诠释张氏传奇;加之赵文瑄击败陈道明、孙红雷、陈宝国、王志文而出演胡兰成;张艾嘉也赠献外婆的一件绣金线旗袍;奶茶塑造哀怨柔和版的张爱玲,虽少了冷漠孤高,亦是相对还原史实的佳作。

1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台词都是根据书信回忆录写的,但比许鞍华的《黄金时代》要聪明。塑造的最好的人物是赵文瑄演的胡兰成,温柔儒雅滥情,真诚又不知廉耻,想当渣男的人都该学学他的话术。

20分钟前
  • 獭君
  • 推荐

赵蜀黍出现之前我是拉着看的,赵蜀黍出现之后我一不小心就看了通宵。。。

23分钟前
  • Iras🍃
  • 力荐

不知道怎么会有人诟病。王惠玲的编剧、三宝的作曲、金马影后刘若英的表演,剧情完全还原历史,很多对白都是参照张爱玲的回忆文字写的。只能说觉得不好看的人首先不喜欢文艺片,再者就不了解张爱玲。资深张迷五星力荐 @2011-08-03 08:06:00

24分钟前
  • 老咪
  • 力荐

张爱玲其文是一码事,张爱玲其人则是另一码事,张迷粉丝就更是别的一回事。这部剧演的玲不似玲成不像成格局低视野浅还能如此高分。。顾影自怜太掉价了。。

28分钟前
  • UVU
  • 很差

总觉得奶茶的性格难以和张奶奶的“傲”联系在一起,不知演员为什么选她。第二遍看了,任何关于张爱的八卦我都不愿错过。只是把该剧的赵文瑄联想成胡兰成,怎么着都觉得抬举了胡兰成。

32分钟前
  • Mancy Tsai
  • 还行

剧中的情景皆为在读张爱玲作品时脑海中想象到的景象~太经典了!

37分钟前
  • 迪仔I编号223
  • 力荐

胡兰成是多情近乎滥情,张爱玲是薄情近乎专情。刘若英演张还是过于钝,张的面相和文字多少都给人一点尖锐的感觉。很喜欢张爱玲和胡兰成恋爱阶段的台词,就那么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深情又不甜腻,文艺而不酸腐。但是想想张爱玲一生为父母战争爱人所伤,最终孤苦终老,不免叹息。

40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推荐

明知没人能演得了张爱玲...可仍狠不下心视而不见

41分钟前
  • 王小邪
  • 还行

赵文瑄演得更好

44分钟前
  • 小壳
  • 力荐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昨日自你处归来,心头盘唱这八个字。上海的云影天光,世间无限风华,都自你窗外流过。粉白四壁,乃是无一字的藏经阁。十八般武艺,亦不敌你素手纤纤。星沉海底,斜阳古道,临水照花,这些恭维赞美之词出自赵文瑄之口,实在难以不沦陷,温柔儒雅得不像话,他太合适又太不合适。

45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48分钟前
  • 心玦
  • 力荐

编这个戏的,写本子的,演的,其实都在做一件不讨巧的事,稍不留神就要被口水淹死。不过……其实真的挺好的。

53分钟前
  • 松如
  • 推荐

刘若英太乖了,念着张爱玲的台词却没有她的气韵,胡兰成给赵文瑄演得越发绵软,全不见政治“抱负”,虽然纯粹当一个唐璜式的情人来看也算得上魅力无边;剧本看得出的用功,许多有据可查的细节,才女的一生真让人一声叹息呀

54分钟前
  • Sylvi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