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行舟

HD

主演:克劳斯·金斯基,克劳迪娅·卡汀娜,若泽·卢戈伊,Miguel Ángel Fuentes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8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陆上行舟 剧照 NO.1陆上行舟 剧照 NO.2陆上行舟 剧照 NO.3陆上行舟 剧照 NO.4陆上行舟 剧照 NO.5陆上行舟 剧照 NO.6陆上行舟 剧照 NO.13陆上行舟 剧照 NO.14陆上行舟 剧照 NO.15陆上行舟 剧照 NO.16陆上行舟 剧照 NO.17陆上行舟 剧照 NO.18陆上行舟 剧照 NO.19陆上行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陆上行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初南美秘鲁。痴迷歌剧的白人菲茨杰拉德(克劳斯·金斯基 Klaus Kinski饰)被当地人称为空想家“菲茨卡拉多”。菲茨卡拉多经常做出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举动,尤其当他在巴西的亚马逊大剧院欣赏到世界著名男高音卡鲁索的演出之后,居然萌生出要在秘鲁小镇上也修建出一座宏大剧院的疯狂念头。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菲茨卡拉多接受了当地橡胶大亨向他提出到神秘恐怖的乌圭里亚林区进行收割的任务,一段惊险刺激的旅程随之开始。  由德国著名导演沃纳·赫尔佐格执导的影片《陆上行舟》,荣获1982年第3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并入围该届金棕榈奖提名,以及入围1983年第40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荒野无声夜班医生第三季勾引罗宾大地与阴影甜蜜与卑微布兰奇区第一季戏里戏外第四季对花枪女囚犯南京的那个夏天0.0兆赫征服者佩尔伏妖白鱼镇少年犯 1985版致胜一击腊月回:想芝加哥急救 第九季梅林传奇第一季雄起月神人与神神秘拼图国语艾拉的青春日志2.0第一季缩水情人梦(国语版)天若有情粤语特摄GAGAGA妙先生汉尼拔·伯吉斯:喜剧夜袭神偷大帝晚宴上的比特丽兹艾希曼沉睡的妮可水浒少年2爱哭鬼上学记无所畏惧2017欢乐谷最后的舞动千金一发中央舞台:踮起脚尖乘龙飞天图X战警(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资本主义和上帝,太过美好!

终于看完了!关于《陆上行舟》,我想说些什么。我无法理解它为什么能载入电影史,为什么能在豆瓣上有8.8的评分?这部电影标榜冒险、励志,但我看来这部电影有诸多膈应我价值观的点!甚至有资本家洗白的嫌疑! 这部电影剧情大致就是:男主爱歌剧爱到疯,于是想在热带雨林中开一家世界上最大的歌剧院,然后不断找人拉投资,最后一个橡胶大亨说只要男主能去雨林深处的险地帮他采集橡胶,他就答应投资,但那条河流有一个急流根本无法过去。然后男主想了一个疯批计划,准备从另一条河逆流而上,然后到两条河最近的地方,跨过一座山把船运到另一条河上从而实现这个目标。 好,我要开始批判了: 1、片中的男主基本没有多余的资产,整个人给我的感觉就是疯疯癫癫的,基本上所有的资金来源于开妓院的妻子。那凭什么说这个男人有勇气冒险?有种自己挣钱啊,还不是靠着老婆撑腰才这么肆无忌惮吗?这不叫勇敢,这叫自私、胡闹!他全程做了什么?花钱?花钱也需要勇气?那我勇气大大滴! 2、男主在深入雨林之前聘请了一队水手,然后随着不断深入,水手们怕土著全都慢慢溜了,最后男主还真碰到几百个土著在河里把他们包围了,我以为之后应该会有许多磨难吧,结果土著把他们奉若神明。这尼玛叫冒险???叫励志???这纯粹是机械降神,天神下凡帮你解决了一切问题,他自己干了什么事?把成功寄托于宗教信仰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欧美人才干得出来了吧,我可算理解新冠肺炎欧美人为什么还要聚众祈祷了! 3、最离谱的事,主角然后就顺理成章的把这几百号人当成了他的免费劳动力!然后做了个装置帮他把船挪到山对岸了!!然后成功之后男主对自己一顿夸!这和你有个屁关系!我还仔细观察了一下,他除了像个老板一样左指挥右指挥,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几百个人帮他拖船的时候拿了桶水帮绳子散了会儿热! 4、最离谱的是什么!!他最后奖励土著头子一块好大的冰,土著头子可高兴了,他的船长问他这冰等会就化了,给他有啥用,他还来句:“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冰”,合着把别人当免费劳动力还要给人洗脑!!!!真是万恶的资本家!这又让我想起了那个橡胶大亨,骗他骗的团团转,不费吹灰之力赚得盆满钵满,男主还以为自己在完成一项壮举!最后男主也没开成歌剧院,橡胶大亨象征性的在那搜破船上给他来了个音乐会来弥补他,最后影片在他一脸高潮中结束。我只想说:孙子儿!你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你知道不!!!这难道不是资本主义的洗白与洗脑??? 5、最让我膈应的是为了拍这部电影,真的砍了一大片树林,我看到这人都傻了?为了拍部猎奇电影??直接把山撸秃了!!!就因为这是欧美的殖民地就可以为所欲为???你怎么不在你阿尔卑斯山弄??? 整部电影充斥着欧美极度无脑的个人英雄主义梦想,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实则自身根本没有努力,办事全靠一张嘴,靠洗脑和其他人助攻。 全片总结就是: 遇事不决,爱人来黏。 资本一搞,万事美好。 险情将至,耶稣服侍。 土著无脑,资本主义和上帝,太!过!美!好! 这片子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幕后的实操纪录片估计更有意义,看在导演真的运了搜船的“壮举”上,我打两颗星。

 2 ) 《陆上行舟》:愤怒的上帝被安抚了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6015.html

“莫莉号”行驶在宽阔的亚马逊河面上,上面是正在演出的欧洲歌剧团,当卡鲁索高亢优美的歌剧第一次在亚马逊丛林中回响,这是文化创造的独特风景,连当地橡胶大亨也连声赞叹:“太壮观了!”而制造这一切奇观的菲兹杰拉德站在甲板上,抽着雪茄,站在那张天鹅丝绒的椅子旁,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他举头向上,眼睛里是自豪,在船只疾驰中,他是一个创造了奇迹的成功者,但更是这片土地、这片丛林的征服者。

但是在这大自然和人类文明共同创造的奇迹中,有两样东西却是缺失的:一样是声音,从电影开始,下载的电影音轨就出现了差错,不仅仅是不同步的问题,混杂的声音几乎听不见对话,于是索性来了个彻底,将声音全部关掉了,于是,在巴西剧院听歌剧是是无声的,在亚马逊河上深入希罗瓦族的丛林是沉默的,以及一切的叫喊、冲突和拥抱、鼓掌,都在沉寂中发生——当然,当最后欧洲歌剧团在“莫莉号”上演奏也是在安静中展开的,这种感觉就像保罗开着船慢慢进入越来越狭窄的水道发出的感慨一样:“太安静了!”沉寂式安静往往预示着意外,甚至危险。一种人为制造的观影式沉寂,是不是也在制造着神秘的气氛,是不是也在等待意外的降临?

第二种缺失的东西则是船面上的印第安人,当船已经到达了庞戈界面,再也没有了后面跟随的印第安船队,也没有了前面制造障碍的希罗瓦族船队,甚至那些坐在船上而来的土著似乎也成为了站在岸边欢呼的人,他们融进了群体世界里,甚至在奇迹出现中被湮没了,当没有了船队,也没有了可能的危险,一切都纳入到了文明体系里,他们也成为了观众,甚至也发出了“太壮观”的喊声——印第安人的集体“消失”是不是意味着那片神秘、陌生以及危险的丛林完全被纳入到了歌剧、铁路、种植园、资本相关的西方话语体系里?他们到底是自动消失还是被驱赶出了这片土地?

人为关掉声音,让剧情在沉默中展开;印第安人消失,文明开始大行其道——当这两种东西在“莫莉号”的行驶中,在歌剧团的演出中,在菲茨杰拉德的陶醉中,在人群的欢呼中消失,是不是也具有了一种言外之意:赫尔佐格让文明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宰,是一种归顺,从而完全改变了他之前对理性文明的嘲讽态度,就像“陆上行舟”这个片名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当象征西方文明的大船只穿过原始森林,它在赫尔佐格那里就是一种征服,征服原始,征服野蛮,征服非理性,从而变成文明世界最“壮观”的景象。但是,在距离《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十年之后,赫尔佐格为什么要完成大转向?

这种转向显得匪夷所思,甚至折射出赫尔佐格的矛盾心态,那片原始森林在印第安人的世界里,意味着“上帝未造完的土地”,他们相信只有人类消失,上帝就会回来完成他的工作。所以从这个设定来看,赫尔佐格依然是重复着《阿基尔,上帝的愤怒》的主题,那片只属于上帝的土地和丛林,是不允许人类闯入的,否则上帝就会发怒,菲力杰拉德在启程之前听说过的帕奇第悲剧,就是“上帝的愤怒”制造的后果,所以菲力杰拉德深入丛林闯入这片“上帝未造完的土地”就是一次冒险:他带上了有过冒险经历的船长保罗,强壮的机械工仇罗和亚马逊流域最好的厨师胡拉给给,本身就有着触犯“上帝的愤怒”的意图,但是在菲兹杰拉德那里,却变成了一种挑战,当他带着的船员开始担心时,他认为他们胆小,懦弱,所以在中途开除了几名船员;但是船越往丛林里行驶,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最后船上的船员几乎都逃离了,只剩下他和保罗、仇罗、胡拉给给四个人。

丛林似乎充满了危险,河面似乎存在着隐患,甚至四个人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在这样一种闯入的状态中,他们代表的就是所谓的文明,而他们深入其中就是征服的开始,在这种文明的征服中,危险其实已经慢慢凸显出来,在亚马逊总站,一个黑人铁路站长迎接他们,黑人和铁路建设组成的是矛盾体,其中更有征服的意味,而黑人站长告诉他们的是,他正期待着铁路深入到丛林里,但是文明似乎在这里受到了阻碍,因为铁路修建几乎被搁浅了,黑人站长只不过作为一个符号驻守在这里,而这里的铁轨也被印第安人挖去了,当菲茨杰拉德将铁轨运上船,既是一种对文明世界的破坏,也是一种延续,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那艘船更具有征服意义;而在中途停留的地方,遇到了两位传道的牧师,牧师似乎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因为原始的希罗瓦族已经退到了丛林深处,他们根本没有传道的对象;但其实,这种困难隐含着危险,因为当菲兹杰拉德的船只继续前行,他们看见了一把倒立的雨伞在水面上飘着,一种怀疑是:这是传道士的雨伞,但他已经被当地人杀害了,所以对于船队来说就是一种警告。

“太安静了!”就是在这时,保罗发出了感叹,安静不是一种永远的寂静,而是隐藏着突然而至的危险,以前的帕奇第悲剧,现在被搁浅的铁路修建计划、传道士被杀的恐怖,无不传递着这样一种现实:代表文明的菲茨杰拉德冒险闯入这片属于印第安人的丛林,一定会招致上帝的愤怒,一定会重演文明被毁灭的悲剧——赫尔佐格正是按照这样的设置,制造了紧张。但是这种紧张慢慢变成了一种噱头,最后竟然化险为夷:当船员纷纷逃离时,似乎危险就在前面,但是没有弓弩,没有暗箭;当进入希罗瓦族的地盘,大船身后出现了无数只小船,而且山上被砍倒的树变成了大船驶离的障碍,但是危险还是没有出现,酋长只是带领着大家上了大船,在手和手接触中开始了和平的对话;当菲兹杰拉德提出为了缩短行程,要将船从树林深处拖过去,而这一点竟然也没有遭到反对,甚至那些印第安人积极配合;在砍伐了大量树木,在制造了山顶平台,在付出了巨大劳力之后,船终于开始缓慢爬行,甚至当出现事故有印第安人被压死在船体之下,那些土著人也没有把矛头对准他们,最后终于把穿过丛林的大船顺利推向了另一边的水陆。

“陆上行舟”这一巨大的工程,不但没有引起冲突,而且成为了合作的典范,尤其是当印第安人在事故中死去,单纯依靠他们体力的做法遇到了困难,仇罗便启动了船只上的动力系统,于是动力系统往上推,人工力量向上拉,形成了“机械加肉体”的协作体系,而这正是文明和野蛮和谐共处的象征,当巨大的船只从被砍倒的丛林中穿行,当印第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最后工程完成,所有人沉浸在狂欢中,在这个合作的世界里,已经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危险,当然,从一开始酝酿的冒险意境也不复存在了。为什么上帝没有愤怒?为什么印第安人没有抗拒?没什么白人会畅通无阻?

这些为什么或许正是赫尔佐格最大的矛盾之处,一方面他延续了“上帝的愤怒”的主题,让文明的船只进入其中就是在制造可能的死亡,但是他似乎又没有把菲兹杰拉德看成是单纯的征服者,因为他代表的是激情,代表的是对文明秩序的反抗:他痴迷歌剧,梦想者在秘鲁小镇上修建宏大的剧院,只是因为这个梦想需要足够的资金,所以他才会答应橡胶大亨的建议去往这片神秘甚至恐怖的林区收割,也就是说,菲兹杰拉德的行为是为了艺术,为了梦想,而不是征服,甚至所谓的资金也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在赫尔佐格的设想中,菲力杰拉德所代表的是真正的艺术,他在进入亚马逊丛林的合理性方面区别于征服者,所以在“太安静”的世界里,他果断地拿出了留声机,让卡鲁索的歌剧通过大喇叭传播到丛林深处,不仅在菲兹杰拉德看来,也在赫尔佐格看来,这样一种声音并不破坏大自然的宁静,而且天籁之音是和这片丛林相协的,所以不是破坏,也不会招来抗拒。

在卡鲁索的歌声世界里,这样一个和谐世界被轻易建立起来,而且超出了歌剧的范畴,而成为一种神话的象征,连同这只大船,在印第安人的世界里,完全变成了“神器”——上帝没有愤怒,而是被安抚了:砍倒大片森林,不是对自然的破坏;滑轮和绞索不是工业世界的符号,而是开创新世界的象征;死两个土著人有什么关系,因为他们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印第安人从向前对文明的抗拒,到后来的合作,直到最后把文明尊称为神,这一个转变其实根本不是基于印第安人心理和信仰的合理转变,只是赫尔佐格的一种人为设置:当菲茨杰拉德决定实施“陆上行舟”计划,当大船在印第安人的肉体绳索中前进,当死亡事件在合作中轻轻抹掉,连白人世界的他们也感觉到匪夷所思,怎么就可能成为印第安人的共同转变?菲兹杰拉德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们像狗一样为我们干活?”当工程即将完成,印第安人开始在脸上涂彩,胡拉给给担心他们在谋划什么,因为只有战争到来他们才会这样“隐身”,“我们四个人最后一定会头和头按在一起。”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船从高处向下滑行,船进入了水面,船从狭窄地带进入宽阔水面,没有冲突,更没有战争,四个白人也安好无恙,甚至成为英雄一般完成了这一段匪夷所思的旅程。

实际上,这一切只是因为印第安人将这艘大船当成了“神器”:“它会让水里的鬼魂安静。”仅仅是这个理由,让一切的危险不存在,让一切的对立变成合作,让文明继续前行——在这片“上帝未造完的土地”上,印第安人其实才是赫尔佐格电影中的主角,他们在铁路不断修建,传教士不断深入中,到底经历了什么?当他们面对大船面对文明世界时,又有怎样的纠葛?这片“上帝未造完的土地”为什么在人类肆无忌惮地传入中为什么没有愤怒——这一切赫尔佐格都没有作深刻地阐释,在简单地将船只神化中,一切都没有了悬念,而所谓的神器,在破坏原始森林、制造死亡、毁坏家园中,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虚构,它甚至折射出印第安人本身的愚昧,就像当菲兹杰拉德拿着一块冰给酋长时,酋长好奇地看着,在他看来,这也许也是一种神器,但是冰会融化,冰是虚无,菲兹杰拉德像是故意制造了谎言,“没办法告诉,他们的语言里没有冰这个词。”

他们的语言里也没有文明这个词,没有宗教这个词,没有歌剧这个词,一起都只不过是白人制造的虚幻王国,但是对于菲茨杰拉德来说,何必在意土著人是不是理解了这一切,因为在他看来,成功就意味着看见,意味着自我满足,就像他讲起的那个最终看见了尼加拉瓜大瀑布的白人的故事,当所有人都质疑他的时候,他只是说了一句:“我看见了。”一起的成功和满足和我有关,何必在意他们的误读,何必在意他们想要的证据——一个人的菲兹杰拉德在亚马逊河上,在欧洲歌剧团演奏中,站在天鹅绒的椅子旁,抽着雪茄,他便成为了欧洲文明中个人主义的一个鲜明符号。

 3 ) Her Majesty of Kingdom of Uselessness

下午花了两个半小时仔细地看了一部电影,这么多天来的浮躁被影片中亚马孙的流水和Caruzo美妙的嗓音冲走。本来打算在豆瓣上写个评论的,后来发现把自己的影评和别人的放在一起,写起来会有压力,所以我觉得凡是以后要上豆瓣的书评也好乐评也好影评也好,一律先上SPACE一趟——一个人自己的地盘还是随意些,呵呵。

想来知道这个影片还是因为那个恐怖的Cahill 的考试,看了关于这个片子拍摄过程的纪录片the burdens of dream,然后写一个essay来解构这个纪录片, 后来这个阎王给了我期末98的成绩,让我惊慌失措。但是今天看了这个片子之后发现其实阎王miss掉了很多重要的细节!我那篇essay其实也没写到多少正题。到头来把整个阎王课程都解构了一遍。到英国之后被ebay诱惑买了整套的赫尔佐格和金斯基的DVD套装一共15碟,一直没有看,然后它乘着邮轮被运回来,今天又被我从橱柜里面找出来了。

现在开始切入正题。这个片子讲的就是一个不靠谱的男人为了在秘鲁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建起歌剧院上演Caruzo 主唱的歌剧而付出的不屈不挠的努力。此不靠谱男人原先以制冰为营生,这样不够钱造歌剧,但是因为他傍了一个对他死心塌地的款姐儿出钱资助他转行,就承包了一片橡胶林。搞了一条破船,招了些船员,包括一个视力不好的船长,一个老是喝高了的厨子,一个喜欢玩炮仗的机械师,和一群后来弃船跑掉的家伙。

船开着开着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船员为女人打架,比如有些人中途散伙,比如机械师因为玩炮仗和船长闹了别扭,比如不靠谱男人被一群人当做了神——这其实不就是Sarhlins的库克船长的翻版吗?所谓的Cargoism? 就是一群印第安人一直有Myth以为他们的祖先会在未来还魂驾驶着船或者飞行器来带给他们福祉降妖除魔或者带他们离开是非之地去另一个更好的地方。

显然不靠谱男人因为他的不靠谱而没资格被印第安人认为是神,只是那条白船实在很拉风。印第安人不但没把不靠谱男人和船长,机械师,厨子给煮了,还帮他们把大白船拖过了一座山。尽管中间还牺牲了两位印第安兄弟宝贵的生命。后来真是这群印第安哥们(说实话从外型上看他们真的很像中国人,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雷科巴有个名字叫中国娃娃,演员中间有一个人酷似郭富城还有一个完全是潘玮柏翻版但是据说他们是如假包换的亚马孙丛林土著)把这个船弄到了激流上以实现他们借这条船来平息河流之目的,破船最后居然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出发的港口。

再后来这个不靠谱男人虽然没搞到钱修建歌剧院但是还是拿钱请了乐队,合唱队和歌唱家在他的破船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歌剧表演,这也是为了履行他对一头猪的承诺,因为这个猪跟他臭味相投灰常喜欢Caruzo

演到这里影片就结束了。我不想再重复在期末考试里面的答案,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片子其实破绽挺多的。不靠谱男人和印第安人的关系可以说非常站不住脚,是西方中心论者一厢情愿的想象。Cargoism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在库克船长身上演了一遍再在不靠谱男人身上演一遍感觉挺没创意的,也不知道Sahlins 授权了没有。倒是中间传教士给不靠谱男人解释秘鲁实施公民化项目的一段挺发人深省的。印第安小孩都被归化为“秘鲁公民”,从此他们认为自己是“秘鲁人”,而印第安人是那些文盲且不洗衣服的光屁股家伙。事实上欧洲人往前数几个年头也差不多可以归于此类。国籍与民族甚至部落之间的这些身份标签是不是一定要互相冲突然后再官方认定一个Priority才算是完成了公民化的任务呢?

再说一下这个不靠谱男人还真是非常不靠谱。但是我喜欢他,因为我觉得很多时候我跟他就是一路人。所谓那些并不考虑“市场”的人,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很无私也很自私的。一门心思想提供一种公共物品,但是买单的不光是自己还要拖上别人(比如那个死心塌地的款姐)。我也喜欢Caruzo, 而且我在现实生活中也从来少不了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推荐(有的时候可以说是imposed on )别人。比如我以前经常在宿舍里面播放肖邦拉赫玛尼诺夫格里格,也引起了不少的摩擦,而我还觉得灰常委屈因为这些音乐是多么美妙的东西啊!那些不且实际的人,那些Majasties of Kingdom of Uselessness, 不是往往都有玩炮仗的机械师,眼神不好的船长,喝高了的厨子和一群相信你是神的印第安人来帮忙的,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那头特义气的猪愿意和你一起欣赏Caruzo 的。甚至反过来那些影片里醉心于歌剧的印第安小孩子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喜欢节奏感更强的部落鼓点都说不定的。有什么必要一定要修个大歌剧院呢?又有什么必要一定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推荐甚至强加给更多的人呢?本质上这和秘鲁政府推行公民化教育有什么非常大的不同吗?自己抱着一台留声机怡然自得其实也是很好的事情呀。

话说到这里我从理性上开始找到一些critique的眼,但是从感性上来讲我已经开始说违心的话了。我无法控制喜欢他。因为,如前所述,我大概就是跟他差不多的一枚同学。

唉…… 说点儿轻松的。亚马孙丛林这样的地方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亲身体验一次,看看那些蚊子,光听他们嗡嗡两声我就崩溃了,一定不会受得了他们围着我团团转,更别谈那些蛇啊什么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了。但是那美丽的河流,茂密的树林,奔流而下的瀑布是那么的美,对于我这样叶公好龙的人来说,在影片里欣赏一下美景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

最后感叹一下,印第安人和中国人长得怎么内么像呢~~~
                    

 4 ) 耐心

看电影要有耐心。小宝总是在开头的10分钟之内便判断好看与否,所以他这辈子从头看到尾的电影恐怕屈指可数。可是开头10分钟内就精彩的电影是多么索然无味啊,因为那是没有自信的电影。

好的电影,往往要在最后那10分钟才真正尝到甜头,不仅如此,前面被忽略的细节纷至沓来,让你反复咀嚼不已。命运往往也是如此,人所经历的一切常常荒谬不堪,看不到意义和目标所在。可是如果你有耐心,也许会有那么一刻,前尘往事纷至沓来,让你忍不住嚼了又嚼——原来命运的所有安排都有深意。只有真正耐心的人,才能等到那一刻。

而情节本身是不重要的,从来都不重要。就象命运从来都不重要。

《陆上行舟》就是这样一部电影。2个小时30多分钟,讲述一个人,一艘船,如何为了追寻一个看似荒唐的梦想,在漫长的亚马逊河上,行走了一个来回。

刚开始,那人看上去象是要被塑造成英雄,他为了梦想可以那么疯狂。如果是英雄,你开始猜,那无论多么荒唐的梦想都会在电影结束时实现。果然,他做到了别人都做不到的事,他渡过了别人都落马的险境。但有时却不是因为他勇敢,或聪明,看上去,只不过是碰巧。这个时候,你开始明白,原来导演的目的不是塑造英雄,那好,这部电影没有刚开始看上去那么俗了。

再接下去,他最大的困难居然也克服了,看来,这真是一个歌颂梦想的电影。但是不。造就了他的幸运居然接着就差点毁了他——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好在大难不死,他和他的船总算逃离险境,完好归航。可是,慢点,2个小时30分钟,一条船,一条河,难道就是毫无意义的一通折腾?他来自原点,又归于原点,一切艰苦卓绝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然后那个结尾来了,所有那些伟大结尾中的一个。在那10分钟里,你突然体会到,人生似乎用另外一种方式给了他报偿,也许并不能说他哪里也未曾到达。这个时候开始有各种感觉涌上心头,五味杂陈。路途中的辉煌和惨痛;命运的神秘莫测;还有所有那些人们,在回首的时候都化为酒的余味,如许悠长。

为了这10分钟,那2小时20分钟都是值得的,可是为了这10分钟,你必须耐心、再耐心,在这漫长又乏味的一生当中。

 5 ) 重要的是事情本事

殖民地心态的人是看不懂此片的,他们看到的只有欺骗、利用、剥削。此片讲述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征服,而是人与事之间的征服。白人没有利用土著,在大自然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白人没有强迫印第安人去帮他们服役,相反的,他们随时可能遭受印第安人的杀戮。但是印第安人终归没有杀他们,并不是因为印第安人相信了白人宣扬的上帝,也不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白神传说,他们只是变得和白人一样疯狂,在付出了两人死亡的代价后,他们决定一定要把这艘船弄上山,至于它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对于大家来讲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这件事情,这件事情一定要完成。就像菲茨杰拉德后来讲述的尼亚加拉瀑布的故事,一个瀑布有什么意义吗?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曾经做过这么一件牛逼的事情,这就是全部的意义。也许它的意义就在于可以给子孙后代讲,我们当年曾经把一艘蒸汽轮船拖过一座山,这件事情的意义就像是曾经盖过金字塔一样,行为艺术的一种吧。

你们可以尝试一下把一条航母拖过喜马拉雅山,那也会载入史册的。

 6 ) 你心里住着一个菲茨卡拉多吗?

菲茨卡拉多是疯子Werner Herzog在电影《菲茨卡拉多》(《陆上行舟》)里描述的一个疯子。不管是导演还是他的男主角,身上都有着让我向往不已的癫狂气质。
这个叫菲茨卡拉多的疯子痴迷于各种极其不现实的事情,他在热带雨林里造冰并企图以此发财,为了看一场卡鲁索的歌剧徒手划了两天的船,还想在热带雨林的镇子里开一家歌剧院,请卡鲁索来演出。这个有着极其诡异外貌和“爆炸式”发型的理想主义者,从出场伊始便成了我的偶像。他总是充满热情,在旁人的嘲笑里偏执地相信很多愚蠢计划的可行性,不管失败了多少次也还是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完全是乐观得无可救药的典范。
就是这个人,为了取得一片未被开采的橡胶地,带着船队逆流而上,试图把船拖上山,竟然在土著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你无法想象那种工作的强度,那些茂密高耸的树木、遍地的蛇和其他野生动物,徒步穿越那座山已经不易,还要把数吨重的船拖过去?在土著们像牛马一样每日为“陆上行舟”劳作的时候,我的心里始终充满了恐惧,害怕自己脆弱的心灵承受不住最终失败的消息,害怕自己没有勇气亲眼目睹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失败。因此你也不难想象,当那艘船终于从山的那一面滑下,逐渐进入急流中的时候,我是怎样如释重负、欢呼雀跃,恨不能随便逮着一个人,摇他的肩膀并大喊:“你知道什么叫疯狂的伟大吗?!你知道什么叫伟大的疯狂吗?!”

你们都说我是理想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其实我不过是消极的不行动主义者。我体内长存这这种“疯狂情愫”,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把头埋得那么低,甚至于从小到大也没做过什么很“出格”的事情,于是自从意识到自己体内可悲的浪漫主义以后,就开始了与之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不知道怎么判断“现实一点”和“疯狂一点”的好坏,只觉得二十岁的人拥有半百的人那种只求平稳、碌碌度日的想法实在可悲至极。
从前香港来的一个教授来给我们上新闻采访课,几乎每节课都要问发表“真想不明白这么年轻的你们为何那么消极被动、没有一点激情”的感叹。我第一次听了心里是有些难过的,因为我费尽心力同样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后来听惯了,也会跟大家一起不痛不痒地说:那是因为他不生活在我们生活的社会,很多东西他不懂的啦。
但是因着我对“疯狂”和“热情”的强烈向往,私下里便还是忍不住思索:我们的激情和梦想都是怎样失去的?还是我们从来不曾拥有过?我们可以万众一心、不看别处,只使劲指责我们这些年来所受到的教育和这个万恶的不适合我们健康成长的社会吗?是啊,我们生来是一张白纸,没有选择是否出生的能力也没有选择被如何抚养的资格,这是不是给了我们把一切推脱给社会的权力?
这一切我也没有答案。我只知道太少太少的人血液里有疯狂的基因,而我们都向往自己所没有的、都羡慕自己做不到的,就像我仰望疯狂的菲茨卡拉多一样。我不是在推崇他那种确实有些愚蠢的做法,也没有试图推翻一切理性,只是我太嫉妒那种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与将之变成现实的巨大行动力。他的激情就是他的信仰,可以让他有永不倒下的勇气。而我太需要那种激情、那种信仰,把我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里解救出来。

使劲在心底一层一层地挖,你心里住着一个菲茨卡拉多吗?我知道我很迫切的希望我的心里住着Ta.

 短评

奇观的代价(纪录片叫burden of dreams),在泛滥的殖民主义情绪和暴君的行事方式中通向了电影层面的节制:因为没有一个“超人镜头”不是用血汗换来

6分钟前
  • 喂饭
  • 推荐

布鲁姆们也许会说‘这部电影受到麦尔维尔的影响,它是电影中的《白鲸》,一个陆地上的亚哈船长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带着一群不明就里的魁魁格出发了……’我只想说,有时候并不是后面的人受到前面的谁的影响,而是疯子们想到一处去了。

7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难以用简单词汇定义这样的电影,想起赫尔佐格用战士形容自己。集中呈现文明与野蛮执着抗争的角力,歌剧与揶揄、冰块与信仰成就完美主义的一体两面(戏里戏外的疯狂人生,波澜壮阔的雨林奇观),要死命违抗物质存在本能,才能初见陆上行舟的奇迹;他说,要让船在惊涛中重生,我们才可能获得上帝的宽恕。

10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9/10。将失败变成凯旋的菲茨卡拉多穿着晚礼服,叼着雪茄向两岸欢呼的人群得意地挥手,把请来破船演奏的歌剧献给爱人,以他人的艺术完成自我的艺术,上演了人类疯狂梦想的歌剧。菲茨卡拉多代表现代性启蒙者,从开心地把冰分给当地小孩、半途而废的铁路到船头播乐平息两岸原住民狂野的鼓声,运用知识引导秘鲁人和原住民的伙伴完成文明的拓荒。有一点值得注意:被视为神器的船翻过山顶解掉缆绳,破船在急流中荡漾,现代性的启蒙让位于自然神话。赌桌外商人将美元喂鱼,晚宴上鱼变成佳肴,菲茨卡拉多受到政商人士的羞辱,庸常的物质社会使人堕落挥霍沦为失去梦想的死鱼,他在教堂疯狂敲钟宣告要反抗庸常建立梦想。妓院和歌剧的设置形成联系:爱人用开妓院的钱赞助菲茨卡拉多的梦想,他送来两人并肩而坐的画像,梦想分别所在艺术和色情的两者达成了精神同盟。

13分钟前
  • 火娃
  • 力荐

2018.3.28重看@北电。确实是伟大的电影。

16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一部反映文化冲突和意识形态差别的、近乎疯癫的片子。与其说是一部带纪实风格的假想片,不如说是一部社会实验片,台词十分黑色幽默,每个独立细节都引人深思。这是一部杰作,是运镜的疯子在拍摄一个奇想的天才,而天才往往也是疯的:赫尔佐格此人,不止侏儒、狼人、傻子或吸血鬼,应该注意的是他本身

17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疯狂的赫尔佐格从来都只为探险家、理想主义者和堂吉诃德们作传,一种伟大的偏执和缺心眼。

20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船只—剧院"即身体及其欲望延展的可能性之喻。逆流等同意志提纯。《陆上行舟》建置在"I want"和"I've seen"两个前提,接近于神性,在影片内外共同完成。一种理想化的自由意志:在荒蛮中创造文明的可能,在"上帝式施予"之中,"经验"以臣服于激情的"同路人"角色在场。

24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三十年过去了,这部电影依旧保持着某种特异性,拒绝被分类,也不可能被归类。它只代表创造电影,无中生有这件事情本身。

27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整部电影充满冒险神秘和大气偏执的精神,不过不喜欢电影的结尾,在我想象中的的结局他要么建起了歌剧院,要么死于土著人的乱箭之下。

30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哥还能说什么 能拍这种电影的人什么拍不出来?! 、元来哥还不够疯狂!!!!!!!!!!!!!!!!!!!!!!!!!!!!!!!!!!!!!!!!!!!!!!!我的女神怎么成了妓院的老鸨了!!!!!!!!!!!!!!!!!!!!!!!!!!!

33分钟前
  • 杰诺拉泽
  • 力荐

瞠目结舌叹为观止,最后船缓缓移动的时候忍不住想哭啊!赫尔佐格和金斯基的组合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们展示了人类和大自然最原始的关系,征服

3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一部南美版的愚公移山,导演和主演一样疯狂,那份执念甚至能令船跳出水面。在当时来说拍摄难度无法想象。酋长举起冰的一刻,能感觉到世界都静了...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四星半,相当通俗. 真正与本片可有一比的作品要算《阿拉伯的劳伦斯》:二者都既是纯粹视觉的(辽阔的自然与人的对比)又是纯粹精神的(征服一切的偏执欲求),故进入此类电影所需要的仅仅是睁大眼睛去捕捉,打开头脑去感受和想象――既是有关故事本身亦有关拍摄历程. 在高超的节奏控制与"奇观"性质的文明对立之下,电影的形式便自然显示为朴实无华而富于感染力的了;此可谓"意志的胜利".

43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力荐

2个小时30多分钟,讲述一个人,一艘船,如何为了追寻一个看似荒唐的梦想,在漫长的亚马逊河上,行走了一个来回。

4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2018年3月24日第三次重温;“他们的语言里没有冰这个词”这个意象堪比『百年孤独』;文明和蛮荒的对峙角力,体力和意志的互补拉锯;唯有赫尔佐格能将纪实与神奇调教得波澜壮阔,也唯有金斯基能传达如此这般狂热不息的斗志,热带雨林里的华丽咏叹。

4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所以,你那个把某领导扒光了拖过单位肮脏走廊的梦想也是可以实现的。

50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力荐

1.陆上行舟,喜爱歌剧的倔强之人将大胆固执的想法变成了现实;2.查亚休亚里·亚居,雨林里的印第安人说这个地方是"上帝未创造完成的疆域",他们相信只有人类消失后,上帝才会回来完成他的工作。3.-要不要告诉他(冰)会化没的?-不行,他们的语言里没有冰这个词。4.我要给你讲个故事,那时北美还远远没被征服。有一个法国捕猎者从蒙特利尔向西走,他是第一个看到尼亚加拉瀑布的白人。回来后,他告诉人们瀑布壮阔得...人们根本想象不到。可没人信他,他们认为他不是疯了,就是在撒谎,他们问他:“你有什么证据?” 他说:“我的证据就是,我看到了。”

5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很震撼,真正展现人类文明力量的电影,那种不同肤色、种族,不同文明间百川汇聚迸发出的力量,让人对我们自身产生难以言表的骄傲与希望。赫尔佐格经常着眼于文明社会的边缘人,让他们与自然或融入、或纠缠,而本片更进一步,逐步剥离了主角身上疲软的社会性与幼稚的自我满足,最后在超现实的镜头下使其展现出希腊神话般的壮志伟力。歌剧与金斯基炽热的面孔为电影增色不少,唯一的遗憾是这场冒险没有带上美艳的Cardinale。

55分钟前
  • 我还很小
  • 力荐

沃纳·赫尔佐格代表作,获1982年戛纳最佳导演。影片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一位执着狂热的理想主义者追寻唐吉坷德式梦想的过程。片中大量场景实地实景拍摄,痴狂的导演甚至真的将整艘蒸汽船运上山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本片另一特色是迷人的丛林风光镜头。经过艰苦卓绝的旅程,结尾令人心潮澎湃。(9.0/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