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子的餐桌

HD

主演:吹石一惠,鸫,吉高由里子,并木史郎,宫田早苗,三津谷叶子,安藤玉惠,渡边奈绪子,佐久间洋,藤间宇宙,北河多香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1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2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3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4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5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6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13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14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15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16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17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18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19纪子的餐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纪子的餐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生活在伊豆乡间的岛原一家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但表面的温馨终究无法掩盖成员间的紧张与不合。17岁的长女纪子(吹石一恵 饰)不愿呆在乡村,一心前往大都会东京发展,为此他与父亲彻三(光石研 饰)的关系分外紧张。在一个名叫“废墟”的网站上,纪子结识了名叫久美子(つぐみ 饰)的网友,最终她选择离家出走。纪子的出走让这个家开始崩塌,不久她的妹妹由佳(吉高由里子 饰)也前往东京。她们的母亲不堪忍受自杀,彻三为了挽救家庭启程寻找女儿。就在2002年,54个在“废墟”上结识的女高中生手拉手跳向了飞驰而来的列车……  本片荣获2005年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提携FICC奖、2007年横滨电影节最佳新人奖(吉高由里子)。毕业派对柏拉图恋爱兔子洞英格丽向西行今夜你和我复仇之日青春王室第二季赌煞我的温尼伯红桃杰克裸爱剑花烟雨江南曾经沧海难为水蝎子赎金绯闻女孩第三季让我为你靠点谱火车欲女陌路之西庭审专家第五季偷龙转凤泰语完美广播初雪幸福密码2020安妮 第一季疯狂保姆隐形的翅膀龙的传人(国语版)中年危机存身青春奇侠 漫画奇侠钢琴家请再来四杯第二季插翅难逃2000最后的我来也和空姐一起的日子惊天破(粤语版)玫瑰舞后暗黑中央公园最后一支歌人数之町

 长篇影评

 1 )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自杀俱乐部

「一份评论」终于也有自己的播客了~第一期节目,我们将焦点汇聚在《纪子的餐桌》,一起来聊聊电影背后的故事。在这里,推荐您搭配我们的节目,一同服用以下评论。

收听来源:[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欢迎订阅!)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自杀俱乐部”
——评园子温《纪子的餐桌》

// 1 /

凌晨到来,天光熹微,清醒的优香最先醒来,并且永远地出走,穿上姐姐离开家时的绿风衣。

姐姐纪子则是缓缓睁开眼,将昨日发生的事情讲述成青春,最终告别了“光子”的身份,再次成为了纪子。

一个谁也不是。一个还是自己。导演园子温轻描淡写地将其归为一次青春期躁动,却实则让人更加痛苦。

人们轻而易举地转换身份,却又想知道自己是谁。

看似解脱的纪子其实什么都没明白。而优香则是陷入深渊中无法自拔。谁都不知道优香会到达何处。而她会怎么生活怎么思考,也无从得知。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自杀俱乐部。” 最为可怖的是,人人求而不得。

园子温是一位堕落的导演;有人如是说。园子温是一个疯癫的天才;亦有人道是。他的作品钟爱表达暴力、性、以及世俗意义上的变态者。而《纪子的餐桌》和《SUICIDE CIRCLE》则为他的集体自杀二部创意曲。由于众人集体跳入车轨这一幕在两部影片中均有出现,人们普遍认为《纪子的餐桌》是后者的延续。

《纪子的餐桌》是一部被定义为恐怖片的电影。它的剧情切口非常小:一个女高中生囿于困顿而多有束缚的生活,从而迷恋上网络世界加入了一个邪恶的组织,每天扮演着他人的同时还参与策划多名女高中生集体自杀事件。看似诡谲的剧情实为荒诞,剧中有一幕,父亲不愿意让她去东京生活,对着她说教。而她,目见烟灰缸中的橘子皮从皱皱巴巴缓缓伸展。她从而想到了朋友橘子,虽然从事性工作,但依旧笑得像个橘子一样。“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我想成为橘子。”滑稽的对话指向性过于模糊,从而只能被拿来怀念。无人知其意。

纪子是在一个停电的夜晚溜出了丰田老家,前往东京。彼时父母陷入惊慌,而妹妹为了探寻真相而开始记下日记。纪子则在东京上野站54号见到了“上野站54号”,那个出生在地铁站储物柜的久美子。当时的纪子内心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愿景,她和久美子一起倚靠在储物柜上编造过去,把风衣的线头拽下来,把它当作脐带。她是新生儿光子,而现实在这一刻分离,走向荒诞。

她并不知悉久美子的计划。她怀着少女天真而富有表演欲的心,加入到久美子策划的集体自杀中。但她目睹一切发生,产生了畏惧。纪子和没有过去的久美子不同,久美子可以生活在编造的谎言中,过去对她来讲是是一种“虚幻”,她从未以双脚步入自己的生活,以双脚丈量土地的宽度,感受生命的重量,而纪子有着切实的过去,真正存在的家庭,空间与时间的荒诞未曾有过机会入侵。相较于纪子的“实存”,久美子更像漂泊在半空的云朵,她的生活,是随时可抛,若隐若现的“轻”。

致使纪子家庭崩溃的并不是她的出走,而是她妹妹也随她离去。妹妹优香留下了暗示,随后去寻找姐姐。她不爱姐姐,但是她还是要离开。这种表达方式是属于园子温独特的脆弱:因为渴望爱,无法接受任何残缺的事物,所以就要亲自去寻找圆满,寻找合理性,不计后果、在所不惜。姐妹二人离开后,父母彻底崩溃。身为画家的母亲开始重画一家人团圆的场景,照片里下垂的嘴角上扬起来,刻意补偿内心的崩溃,最终也自杀身亡。而父亲则根据优香所留下的日记,找到了久美子的自杀俱乐部。父亲和自杀俱乐部的男人在餐馆的争执解开了久美子的阴谋:她的自杀是一种献祭。

场景在久美子的回忆中转到了决坏死前不久。她说她想学心理学。她还说“大家都想做香槟而不是杯子,但是世界需要杯子和花瓶,需要有人演”。后来决坏为了转化自己的身份,扮演了一个出轨的妻子,最后被疯癫的男顾客捅死。

而这其中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她把祭献自己作为实现生命意义的唯一途径?从这一点考虑,电影“恐怖”的本质就渐渐分明。我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意,但是园子温极端的叙事手法可以让我们窥见,作为一群“思考着人生”的少女,她们正自觉地走向死亡。《纪子的餐桌》作为一部以自杀为主题的电影,所有的自杀事件统统体现在配角上,某种层面上来说,自杀对于主人公她们三个的所施加的影响,是通过认识人的死亡和自我认知无法解答的矛盾。她们终究会面对死亡,但是以何种姿态,周围的人业已呈现于她们。

// 2 /

自杀是思考自我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他者与自己本身的界限逐渐明晰,自我被肯定,否定,感受。自杀给予了人更多的选择,死亡不再仅仅提供痛苦或者喜悦,而是另一种窥见精神世界的方式。电影中的决坏是被自己的客人一刀接着一刀捅死的,她有无数的机会离开或者叫停。但她死的很快,什么都不剩,最终坚守了自己信任的意念。对于生活的操纵与控制已经凌驾于其本身,就在这毁灭中一步步确认,肯定主体。

可讽刺的是,要求少女们献祭的久美子自己是这样的人吗?如果是,她就不会删顾客的耳光,就不会阻拦纪子父女相见,就不会冲疑似自己生母的女人大喊大叫。如果“家庭出租”的存在是罪恶的话,决坏是原罪,久美子仇恨世界,扩大了罪行。而其他少女既是受害者也是罪人。久美子不相信所有美好的事物,眼中充满了七宗罪。她虽然引导了无数人思考加缪提出的“自杀”问题,而她却仅仅过着她所希望的粗线条的人生。

《纪子的餐桌》作为园子温第二部关于自杀的作品,体现了某种理想层面的物哀:于死亡就像迅速凋零的樱花一样迷人。可是园子温言不止于此,他向人们展现了生存背后关于活着的更深刻的理由。电影里四个重要的女人,决坏代表了无人有罪,纪子代表了反抗,久美子代表了用献祭复仇。而优香则是走向了未知的深渊。正如影片中所说,生命是一个圆。这部作品亦如是。自杀在这里不是问题,只是一个现象,在展开叙述的时刻,我们也同样被直击,没有人能够逃避。


作者:栗树(该作者其他文章见于:《摇滚于我们的时代》

编辑:东南尔

审稿:东南尔

图片来源:豆瓣、网络

 2 ) 猎奇画面蕴含现实意义——《纪子的餐桌》

今天聊聊电影《纪子的餐桌》。

片名紀子の食卓/ Noriko No Shokutaku / Noriko's Dinner Table (2005),别名纪子,出租中。

园子温导演最为著名的一点就是他总能想出点儿劲爆的画面来,原本平平无奇的电影在他突发奇想创造的吸睛镜头下,立马显得耐人寻味。

近几年的《我们都是超能力者》(2013)、《真实魔鬼游戏》(2015)等影片都是玩的这种路数,将极为猎奇的画面安插在荒诞的故事中,隐隐约约又讲了一个大道理。

《纪子的餐桌》同样有一个十分吸引眼球的点:54名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女高中生,手拉手面带笑容地在东京的地铁上集体suicide。

地铁疾驰而来,前一秒还笑面如魇的花季少年,下一秒就变成满屏血污。

全片最为关键的一幕就此完成。

《纪子的餐桌》这个关键一幕在园子温前作《循环自杀》(2001)中也出现过。

两部电影的确有着联系。

《纪子的餐桌》中的故事发生在《循环自杀》事件之前、期间和之后,目的就是帮助展示发生在那部电影中每件事的背后故事。

别看《纪子的餐桌》的标签贴的是“恐怖”,其实故事是一部探讨亲情的文艺片,配上了一些园子温最为擅长的吸睛镜头。

除了部分镜头血浆太多,剩下的内容都是无尽的独白和反思。

《纪子的餐桌》荣获了2005年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提携FICC奖、2007年横滨电影节最佳新人奖(吉高由里子)。

《纪子的餐桌》的故事看似荒诞,其实和现实生活结合很紧密。

日本经济躺平20年多年,所有人都感到无比空虚。

工作、学习、生活,都充满了令人乏味的味道。

在这个背景下,假扮亲人出租自己的家庭出租服务诞生了。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寄生,又可以逃避真实世界。

一个青春叛逆期离家出走的女孩纪子,通过网络聊天遇到了从事家庭出租的久美子。就这样纪子跟着久美子进入到形形色色的家庭中。

没多久纪子的妹妹由佳也跟随姐姐步伐,来到东京,加入家庭出租。

他们的父亲彻三为了找回女儿,开始了痛苦地寻女之旅。

一群离家出走的问题青少年,在没有接触过社会的情况下,开始为有情感需求的人提供心理安慰。

只要钱到位,家庭可以出租、亲情也可以买卖,最讽刺的是,提供服务的人都是抛弃原生家庭的人。

指望这些缺爱的人提供爱,真是莫大的讽刺。

家庭出租的服务者十分偏执,不知道该说她们入戏太深还是太过敬业。

她们通过假扮他人的家人,逃避自己的原有身份。有时候甚至可以为此去死,像极了青春期喜欢走极端的少年们。

正值花季的少女们只是因为苦闷就走上绝路,整个过程还自我感动得不行,可见磨灭年轻人斗志的后果就是两败俱伤。

纪子、由佳的父母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做选择。

毋庸置疑的是,做父母的都会为了孩子好,只是方式方法上存在一些欠缺。

父母直接给结果,却不解释过程。

彻三与女儿们的交流并不多,仅限于吃饭时的几句对白。在替孩子们选择未来路的时候,他们也只是简单粗暴地给出结论,却没有耐心地做好解释。

如果彻三当初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好思想疏导,我相信纪子、由佳不会做出这种令所有人都伤心的结果。

《纪子的餐桌》最大的意义就是引以为戒,对照自己所在家庭查找问题,强化沟通和心理疏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能在餐桌上解决小孩子的思想问题,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悲剧了。

猎奇画面蕴含现实意义,

情感诉求缺位引以为戒。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3 ) 短评超过字数

在似乎是《循环自杀》的另一平行空间里故事线逐渐完整,从一家庭的瓦解看自杀俱乐部的存在和少女卧轨事件,同时补完了该组织的纲领思想:圆--去自愿地扮演受害者角色,促进自然界中生死循环的和谐,纪子们选择成为某种自愿扮演的角色解放空虚的象征关系达到‘自由’,去和自己链接起来---反复出现的台词----自杀 通过毁坏肉体触及真实,我无法继续好好活在被规定的秩序之中,我通过扮演身份创造了新身份--摆脱规训---打破象征的想像界---脱离依靠他者而存在的社会生命(和别人的链接,不会被抹去却虚假的存在)---去找到和自己的链接(通过不能被理解的异常行为---一如同创作中的‘异’)但是其实也无关与要去寻找真实的处女地,而仅是反抗被作为唯一真实的社会规则而已,这种反抗作为一个艺术的‘实验’而存在是正义的,因为它捍卫了作为象征与想象的世界的无限可塑性;作为真实的行动付诸实践,则是恶,因为没有哪种可能的想象凌驾于另一种可能上,洗脑后的自愿是逼迫的另一种体现-

 4 ) 日本的互联网初生一代的迷茫与疯狂

【3星】

1、这两个女主刷完牙睡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既有青春感,又有很油的感觉。说的话是文艺的,但又觉得道理不强 2、日本人的家庭观念比我们更强,这又是一个不顾家的丈夫带来的悲剧的故事,两个女儿离家出走,妻子自杀,他自己就是一个小镇上的记者,天天报道小镇上的一些小事、看起来温馨的破事 3、①纪子,又叫光子,穿着很土、戴着椭圆形塑料外框眼镜的姐姐。 ②彻三:那个失败的丈夫,小镇记者。 ③优子,优香,纪子的妹妹,也去了或许是邪教的自杀小圈子,或许不是?因为毕竟纪子没自杀、没死 ④妙子,久美子:带领着纪子和优子揽业务的女头头,从小被母亲抛弃在54号储物柜,才生下来3天 4、“我们只是想要避免痛苦😣”。日本人活得很痛苦吗?家庭在一起互相摩擦,血脉让他们太紧,只能互相伤害 5、“我想重新开始。”这父亲说了几次,男人都喜欢重置重启吗?划过的痕迹永远都在,不会消失 6、唉,整体来说就是节奏太慢了,有一点文艺和诡异的感觉,2h40min太长了,两倍速都无聊,而且这气氛还催眠,然后剧情也没啥很大吸引力,两个女主虽然不错,但是这种丧丧的,随时都可能自杀的感觉比较压抑,还有日本人表面上的太过客气

 5 ) 太多要说而不知从何说起

猎奇看了【花之恋】,惊喜发现电影化的【庸人】,【冰冷热带鱼】的不俗表现,于是觉得园子温这个导演有点意思。然后看了这部电影。不得不提的是,虽尚未察觉他人口中园子温影像的血腥,但看过的每部电影都在两小时以上,但神奇的在于,我从来无法预料接下来的事情,电影的节奏很舒缓,却不令人觉得无聊难耐,不会看的人血沸腾或神经紧张,却不由自主的已经投入了剧情。

说回本片,影片夹杂了许多东西。

家庭出租的构想,虽非首创但却在片中有不错铺垫的登场、也很好的融合在影片的内涵之中。而某种程度来看,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从角色的扮演中虽没有得到交易的金钱报酬,回报却以其他的形式存在着。

54人的地铁自杀依旧无法理解,好像仅仅是这个网站的噱头。咖啡厅中奇怪发型男的一番话,有些故弄玄虚的感觉,但又让人觉得似懂非懂、有些道理而自己还没有参透。

近来愈发觉得,电影对于我并不是艺术,而只是简单的消费,从中得到娱乐。观影当天的心情影响着我给电影的评分,我更是以个人主观在理解每部电影。但很赞同有句话,“如果我可以几句话说明心中的想法,何必要拍成一部电影”

少女的迷茫从来都觉得很难理解,也有些瞧不起的认定“少年不知愁滋味”。整部电影,我看到的是每个人对于一个愿意聆听相互支持的家庭的渴望与需求。

爸爸在女儿相继出走时,依旧若无其事的回到工作,他说喜欢这个小镇,所以喜欢想他人介绍小镇的一点一滴。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硬生生的行使着父亲的权威管教女儿,但并非人有所长,父母这项工作,从来都不容易也不轻松。但当妻子去世时,他真正意识到家对于他的重要。之前妻子打理好一切,当美好的生活变的理所当然,他也再也察觉不到其中的幸福。

刚看完电影,思路乱的很,还有些想说的却一时想不起来,本片还是很值得重温的。重温之后再补完这篇日志吧。

 6 ) 叛逃,城市中的消失术

《纪子的餐桌》让我想起安部公房。
安部的小说里反复出现“都市人的失踪”这一主题,人物们面临地理、身份、身体上的消失,城市的匿名性提供了无限的迷宫,人们会被轻易地剥夺坐标,消除身份,成为无法辨识的人。在园子温这部电影里,他创造了名为“出租家人”的新工种,而成为他人,这不也正是消失术的一种吗?但与安部作品中常见的被动失踪不同,《纪子》中的人物全部是主动消失,她们不断叛逃,扮演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电影的前几十分钟是一个常见的“上京”故事,少女纪子感到自己正受困于故乡的沿海小城,她的身份由学校与家庭构成,而学校与家庭,那是两栋长着深厚根系的建筑,将她楔进固定的坐标。纪子为小城中麻木的日常郁郁不乐,但像小学同学蜜柑那样,能在麻木的日常中无知的快乐着的人也是值得羡慕的,于是她的郁郁不乐更深一层:为自己的郁郁不乐而郁郁不乐。当她知道在东京有她的同类,她趁停电飞快的收拾行李,逃离了故乡。
没有任何日本都市能有东京一样的吸引力,它是一切的正中心,你可以在东京找到任何能想到的事物。它是流动的盛宴,永恒的黄金时代。
随着学校与家庭的消失,纪子背弃了曾经的身份,她在夜晚的东京街头扯掉脐带,成为一个坐标不明的新人。但就像久美子后来说的那样,她“是来寻找幸福的”,故乡与故乡的记忆--以及故土上结结实实生长出来的朴素欲望,仍旧留在她的身体里,并且永远不能被完全代谢掉。但如果要实现对自己的想象,成为她理想中的“光子”,便必须把故土的牵绊从骨髓中剔除。
与纪子对照,久美子是个没有一丁点儿故乡的人,作为纪子的对照例,久美子是一个理想状态,她不需要经过叛逃的过程,可以消失的得心应手。久美子原本是上野车站柜子里的弃婴,她生于都市这一匿名的迷宫,是一个没有身份、父母、名字的人。与纪子受脐带捆绑不同,她是一个绝对自由的、脚下没有根系的人,她做着“出租家人”这门生意,轻易侵入“家庭”这原本应该紧密顽固的共同体,每次开始时扮演一个身份,结束时便抛弃它,而她自始至终是空的,就像她们说的,是“容器”,她像玻璃容器,把倒进去的东西泼掉之后,看上去透明得就像不存在。可以说,久美子是没有自己的欲望的,没有欲望也就没有自我,就可以做任何事,这就是消失术。
久美子的同伴,还有那54个少女,她们都在演示着人可以多么轻松的消灭自己--没有长篇大论的内心挣扎,十足随意,心不在焉,甚至不能说是“自杀”,而是瞬间的消灭,湮灭,好像玻璃杯忽然松了一口气变得绝对透明那样,突然失去温度,是附带血肉飞溅的凭空消失。
对此纪子震惊不已。她从根本上与她们不同,她目击死亡而满眼泪水,这是本能,不管多么想成为“光子”,她终究没能完成久美子所说的“超越”。从第一次工作的移情与失控,到后来的麻木,园子温省略了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而她叛逃的最终失败暴露于亲生父亲租她当女儿这场戏。在面对千辛万苦找到东京的父亲时,她大喊“叔叔,我是光子,我是光子!”但在那次出演中,她原本应该饰演自己的本名“纪子”,她强调自己的新身份,却实现了与现实中的父亲的对话,她的反抗反过来印证了脐带的存在,她的叛逃不够彻底。于是,在经过一系列园子温式的桥段之后,她有点过分顺利的回归了纪子的身份,她在清晨时躺在曾经的被窝里,与“光子”告别。
但这真的是“回归”吗?
纪子躺着的虽是父亲从故乡运来的被褥,却身处东京租来的一套公寓,尽管被父亲布置得和过去一模一样,但这不是故乡,它是一栋漂流在都市的海面上的小房子。而久美子这一外来人的侵入,说明“出租家人”的戏仍旧在继续吗?父亲饰演父亲,久美子饰演妈妈,纪子饰演纪子,妹妹饰演妹妹,他们全情投入于新的角色,新角色已经完全吞没了过去的身份。这个在东京重新组成的新家庭,成了一个迷宫中没有坐标的地方,它没有过去也没有根系,是虚构的。
在同一个清晨,妹妹由佳(在组织中叫“洋子”)像当年的纪子一样离“家”出走了,她自言自语着:“我与洋子绝交了,也不是由佳,我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现在开始上路”。她故土的家与东京的家皆已消失,她的背影渐渐消失于下坡。
纪子回归于不存在的家,久美子成为他人,由佳作为一个没有历史、没有身份的人出走,她们分别实现了自己的消失。这是比血肉横飞的死亡更彻底的消失术--她们连尸体也没有留下。

 短评

黑色の青春''世界充滿謊言 大家都無法自信演繹自我他們做不好丈夫 妻子 父親 母親 子女 等等因此 找出我們可以做什麽的唯一方法就是公然躺下並追尋無知感受沙漠 體驗孤獨 用心體會在沙漠中生存 那才是你的角色''

5分钟前
  • Des Esseintes
  • 力荐

所谓鬼才。内心戏多到神经质。我没有把握住情节,只是似乎感觉到了这些感受。

10分钟前
  • 葛人的杠铃
  • 推荐

卧槽又让我开眼界了!人可以虚构过去,可以切断那不是自己选择的家庭关系史,彻底地去主体化,掏空自己,像野猫一样游牧,一旦如此,就会不加选择地接受一切符号性委托。这激进的影像正是“人已死”的后现代身体伦理学!

14分钟前
  • 西希弗的石头
  • 力荐

跟爱的曝光一样,导演能把00年代的片子拍出90年代的感觉。她们到东京来寻找幸福,但是却不会找到。想获得新身份的人终将迷失身份——现代人的找寻。妹妹的“无身份”会是出路吗?东京和“资本主义”杀死了传统。——由“网络”得出的发想。

15分钟前
  • 离净语
  • 力荐

《自杀俱乐部》另一面,主题说得更白,也铺得更开。生命是圆,死即是生,离开就是重聚,循环往复都从扯一个线头开始。

17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久美子还是死了好!

18分钟前
  • 喜喜自動販賣機
  • 还行

1. 这样的少女是早慧少女吧,想的事情非常多,也渴望成熟,其实就是欠缺来自家长,社会的引导,所以她自己走出自己的路。2.片子很长,大段大段的女主角及其爸爸的心理旁白。3.日本真的那么压抑?还是说社会太发达了,以至于人们没有了衣食之忧后,不断的深探自己的内心世界?

23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2006 HKIFF

24分钟前
  • M
  • 还行

这是《爱的曝光》前园子温最好的作品吧。。。

28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女性,17岁,顽固,愚蠢,叛逆,还是个孩子。圆子温就是个片段式心理学专家。用细节尝试探索很多心理问题。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再见,我的青春。ps字幕很弱。

35分钟前
  • ☆Bella☆
  • 力荐

这是那种评论必然会两个极端的电影,对我来说有点儿闷,节奏太慢,有点儿伪哲学的装逼气质。“他所知道的是他什么都不知道……”(妹妹优香的扮演者吉高由里子很可人儿;电影为啥会贴恐怖标签哩?不解。

36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文艺向的旁白和摄影甚至有点岩井俊二的风格,可内核就是很园子温,无爱又绝望。为了逃离家的疏离压抑,主动洗脑和被动洗脑相遇了,近乎邪教,死与新生。人生不就是这样,远离孤独就得守着虚无。

39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手法和表演都不喜欢,园子温对家庭社会绝望夸张的表述,看来却真实残酷

44分钟前
  • 橄榄绿
  • 还行

不过我还是无法体会其中的精神状态

49分钟前
  • 春生他娘
  • 还行

真心看不进去,空洞,絮絮叨叨,园子温老湿您走错教研组了明显的

54分钟前
  • 水水
  • 较差

把亲情放在自动贩卖机里零售

56分钟前
  • 張不吃
  • 推荐

逐渐恢复原状的橘子皮,昨日大衣的线头,迷路的猫是城市的血液……生活安逸无聊到变态,扮演他人寻找自我逃避现实;城市套路深,小镇四口之家被逐渐玩坏。园子温的诗意和中二魂,外加一场52女高中生跳火车的噱头。镜头太随便,剪辑来发挥,这也是他始终比不过三池崇史的原因吧

1小时前
  • kylegun
  • 推荐

园子温真有点日本哈内克的意思,这片子看得人很崩溃。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找部电影合家欢#

1小时前
  • 于小师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