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

已完结

主演:葛优,张瞳,侯耀华,吕丽萍,吕齐,童正维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2

 剧照

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2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3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4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5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6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3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4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5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6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7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8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9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编辑部的故事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位于北京某处的《人间指南》编辑部,聚集着六位性格各异知识工作者。老年知识分子里:主编老陈(吕齐 饰)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牛大姐(童正维 饰)快人快语、疾恶如仇;老刘(张瞳 饰)胆小怕事,体现着传统知识分子懦弱的一面;中年知识分子余德利(侯耀华 饰)善于接受新事物 ,聪明圆滑,带着点市井江湖的习气。青年一派,李冬宝(葛优 饰)想法前卫,正直善良,总想和机敏美丽的女同事戈玲(吕丽萍 饰)处处对象,无奈戈玲心高气傲,对待貌不惊人的冬宝不冷不热,若即若离。   因工作关系,编辑部的同仁经常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光怪陆离,三教九流,改革开放大潮下的人生百态在小小的编辑部内一一呈现……   本片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由赵宝刚和金炎联合指导,马未都、王朔、冯小刚担任编剧。狂人大师雪山飞狐2007我女儿的妈妈 第二季西游伏妖篇粤语星之来客每天吓你八小时黑鸟悠长下课后悲熊2恐怖巴迪新港故事代号花木兰X战警(国语版)五月的青春真相Truth新四军女兵盲侠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重返时间之旅疯魔神丐苏乞儿潜欲浮生极限特工国语人体实验菊花村的那些事谢幕魔翼杀手南瓜恶灵3:安息钱塘传奇拥抱幸福时光与你,别来无恙荣耀2022恋爱假期逆雨而行冬去冬又来2019七大罪 怨嗟的爱丁堡 前篇心灵之地极速保镖结束吧街舞青春

 长篇影评

 1 ) 《编辑部的故事》有趣台词摘录

1. 李东宝:激将法?用不着。你想想,我能看着这一老一少俩妇道人家手拉手地走向这险象横生的仕途袖手旁观么?我是那种人么?就算是非叫人往火坑里跳,它也轮不上你们!谁让咱是男的呢?是不是。不就是替大伙儿操心拿主意、替大伙儿担责任、脱离群众、形单影孤地自个儿使个办公室么?没什么了不起的。总得有人不顾个人得失堵这枪眼儿吧。我豁出去了。大不了让人指着后脊梁说‘这小子是一领导,没出息’。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李东宝:你要看谁不顺眼跟我说,我给他小鞋穿。你要怕我得势之后滥杀无辜,你干脆跟我拜天地成亲,咱俩名正言顺地开夫妻店。 戈玲:你猜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李东宝:订婚戒指。 戈玲:你有正经没有?你今天约我来干嘛来了? 李东宝:谈情说爱为主,图谋篡位为辅。诶……别走。图谋篡位为主行了吧。你肯定给我带《战国策》和《孙子兵法》了。走咱别站着了,屋里说吧。 戈玲:你怎么那么热衷于把咱俩的关系往爱情的绝路上推啊? 戈玲:我感觉时传祥未尽的事业后继有人了。 (注:时传祥,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 2. 余德利的朋友:别看平时都人五人六的,其实都是能为了仨瓜俩枣就载歌载舞的主儿。 牛大姐:李东宝,你也不像话!你怎么就见得咱们这儿主编就姓李的呢? 李东宝:您是不是怕万一不是? 牛大姐:我怕万一是! 李东宝:那您就按最坏的结果打算。 李东宝:我这算是抛玉引砖,红花还得绿叶来扶嘛。 3. 李冬宝:是不是比想像的器宇轩昂、仪态万方得多,让你肃然起敬,都不好意思说心里话了。 刘晓红:反正我也要死了不怕得罪你们,你长得这麼有喜剧效果,而且是强买强卖的那种。 9. 余德利:太对不起了。你批评我吧。 李东宝:算了。赶明儿我也对不起你一回。 余德利:我相信你有能力让李东宝找不着北! 戈玲:这次改了,我请你。 李东宝:不是顿散伙饭吧,边吃边谈临了一抹嘴儿,从此结束爱情关系倒退成同志式的友谊? 10. 李东宝:你别把自己估得太高,确实不是全中国三分之二的男性都憋着娶你。 戈玲:李东宝,这事儿足以使咱们的关系倒退一千年! 李东宝:是是是,重头再来。 11. 李东宝:咱原来不是说好的吗:凡是介绍咱一概不见,傍着家儿当大男大女,过了四十都找不着意中人再捏着鼻子登记。 12. 李东宝:一般人也不敢认您这婆婆,成天讲大道理,嫁你们家赶上党校培训了,一辈子也毕不了业。 14. 戈玲:哎,你说你都喜欢我什么呀?为什么几经风雨,痴心不改? 李冬宝:不按常规办事儿,不行吗?不唠酸嗑,直奔主题不行吗?一切从简不行吗? 戈玲:我哪点儿不如别人啊,还得成简装的? 李冬宝:知识分子办事儿就是这点儿不好。干轻薄的事儿还得师出有名。我都喜欢你什么了?! 23. 戈玲:男,身高,一米六到一米八之间;年龄,十八岁到三十八岁之间;眼似秋潭,面似满月……说实话你也就一般人儿。 永刚:你要光写这些当然是一般人儿啦。可我还有那。你写上,趣味高雅,爱好文艺,精通各种雕虫小技。 李东宝:嗯,都写上了,还有什么?这个……穿什么戴什么写不写? 戈玲:那甭写了。写上成寻人启事了。 李东宝:宽心话儿我有的是,自产自销。 (注:数字代表集数)

 2 ) 当弱者善用乞怜才是真的可怕

看完《编辑部的故事》有一阵儿了,虽然画质比较磕碜,也没找着字幕,好在精彩,倒也断续看完了。91年的情景喜剧,王朔和冯小刚也参与了编剧,有反讽也有幽默,处处透着北京人的贫和真性情。

万万没想到的是,葛大爷30来岁就已经秃了头。一开始看着他扮演的瘦高个李冬宝,戴个瓜皮小帽,夹着一截烟,眼睛眯缝着,时不时朝戈玲那儿看两眼,看着也还算上相,没想到聊了两句,帽子摘了,秃了,但,风骨不减,依稀还有些帅气。

看了几集,觉着当时的人是真热心,尤其是葛大爷,揽了事儿就一定包办到底。那集一个女孩儿为了触不到的已婚男老师要自杀,编辑部的几个人轮番关心,最后把女孩儿给救回来了。你说,现在谁管你一个电话过来:我要自杀了。心里八成想:您自杀您到别处去,请您安静地离开,不用打电话向我们报备。

然后就继续往后看,有一集一个小保姆卖惨,说雇主“虐待”她,她吃不好睡不好。我当时吧,也和编辑部的人一样单纯,觉得她可怜,后来发现,这人是真不得了。为了帮她,编辑部给她招了一批想请保姆的雇主,挨个进来接受她的“觐见”,要求列了一堆:家庭要富裕,有专属电视,专属房间,每天要见荤,要南方(还是北方?)饮食习惯要统一,要老实巴交的雇主怕受欺负,照顾对象不能太麻烦,要给她娱乐空间……

我心想:您这是上人家里当太上皇还是当保姆伺候人的?

后半截的剧情也是神走向。她去了特别中意的一家,后边儿住着主人的卧室,穿戴着女主人的衣服首饰,嗑着瓜子儿神气极了。碰到编辑部的李冬宝和戈玲去做回访,还使唤那俩夫妻给人端茶递水,说等下要请朋友们开party。最后被夫妻俩告状了以后,被迫从雇主家里卷铺盖走了,临走前还让人家原谅她,说自己年轻不懂事啦,给年轻人一个机会,自己没地方去,可怜得不行……

我当时就觉得这样得寸进尺的人,永远不愁社会给她教训,而且眼高于顶,善于乞怜,很不讨人喜欢。(可惜结尾非要弄大团圆,给她弄得剧情是成了个娱乐明星,心塞。但我还是觉得这种人在现实生活里应该多半过得不好,除了它有什么别的优点。)

接着,往后看到一个更气的。一个女的在饭馆儿撒泼,见众人聚集过来,开始哭,指着丈夫说不回家,嫌弃她,还总家暴她,总之场面显得她很是委屈。然后,当时一众人都指责丈夫道德不行,不像为人夫的样子。

谁知,回家以后,女人就成了另一副模样,男人畏畏缩缩,根本吵不过女人,还得忍受她管制自己的社交,工资上缴,按时回家,违反后就勒令他跪搓衣板。反正这个女人人前人后完全两样,尤其还在编辑部来采访的时候演了一个被压迫的心酸女人,哭哭啼啼满口委屈。

这个男人迫于舆论也不敢反抗,一直就窝囊着,因为他觉得自己百口莫辩,谁会相信一个男人被家暴被羞辱呢?

虽说最后两个人和好如初,但我仍然深深感觉到一个善于利用自己弱点去谋求可怜的人是多么可怕。

大家总是理所应当地以为:老人、小孩、女人偏弱势。

可惜倚老卖老的人大有人在,“作恶多端”的小孩也比比皆是,女人中也有善于示弱卖惨的,它们觉得眼泪是一大武器。它们利用社会已有的思维惯性,利用人们的善良,站在“弱者”的一边去满足自己的私欲,反正大家都觉得它们需要保护,并不会有什么攻击性。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人性之恶了。

而相对的,社会要求我们:年轻人必须敬老,大人一定要让着孩子,男人应该照顾女人。

如果一个人做到了这些那是他的礼貌和修养足够,做不到却也不该被一股脑批评,这些本就不是本分和应该的,别一个道德圣贤在那高谈阔论,好像别人罪该万死。而且我们也并不知道有多少“弱者”在故意乞怜,这样知道真相的你们估计也会很失望和受挫的,毕竟同情心被利用了。不过我强调一点,并不是看到明显欺凌就不管了,当然要管,但第一要务绝不是先骂人不道德,了解清楚解决问题最重要。

所以啊,艺术作品比现实生活刺激多了,人还是要求知上进,一辈子一套价值体系太局限了。得学会抛开偏见,补充方法论,毕竟社会和人心一直在变,是非善恶也并非泾渭分明,少管闲事,不知不论,警惕同情心泛滥。

 3 ) 怀念美人

92年的时候,我8岁,那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很慢,觉得要是到30岁都特遥远,觉得要活80岁的话简直是种煎熬。那时候的歌感觉都是诗情画意的那种,邓丽君的好多歌还有毛阿敏的思念感觉特别美,特别浪漫。那时候最喜欢的运动就是骑自行车,总想着赶快长大,能骑更大的自行车去更远的地方,甚至幻想过爬上我家不远的铁道线上的火车,但是害怕回不来最终作罢。 20岁以前,我相信自己未来很多可能,我相信我会很早结婚佳偶相伴,我还相信我永远不会再跟我的家乡有任何交集,我相信很多事儿一定会发生,有着莫名的自信和无限的希望,那是一段充满情感和幻想的时光,那是一个段充满精力和梦想的时光。 九几年第一次看《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就觉得特别好笑,挺好玩的,里面说话的风格跟别的电视剧都不一样,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冯小刚冯氏幽默的专辑啊。那时候我对本剧最大的意见就是很多故事没结局,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开放式结尾这么个说法,总觉得是没播完。冬宝和戈玲这种轻熟龄的打情骂俏和办公室恋爱还看不太懂,就觉得冬宝你到是直接点儿,上啊!太墨迹了!看那个《飞来的星星》那集看到冬宝和戈玲喝交杯酒了,特兴奋,觉得终于好上了,然后戈玲又不认账了,觉得戈玲特坏,冬宝被耍了。但到结尾导演都没明说让戈玲和冬宝结婚或者谈恋爱,觉得导演特不厚道!还有当时看到那集说地球要末日了,我还觉得自己要抓紧实施地下堡垒计划呢。从小我就一直都有一个梦想:我要挖一个地洞,特深那种,然后自己在遇到战争和地球末日的时候能藏起来,躲过去,而且要谁都找不着那种!我还做了很多准备呢,因为遇到很多困难就没实施成,现在我都觉得地堡这方案有机会还可以实施,觉得自己小时候就特有远见。 今年我2021-1984=37岁了,虚岁都38了,回头再来看这部剧,真是感慨万千啊,特别是本片的一个个大美女啊。吕丽萍当年感觉特别有气质的一个女人,还有演歌星双双的刘蓓、演小保姆的马晓静、爱上老师的大学生王澜、演假智能机器人的李玲玉、跟赵永刚(张国立饰演)相亲的田珉,都是绝代美女啊!天哥皇后李玲玉排第一,至今单身啊,田歌的妹妹田珉必须排第二,也是至今单身啊,新疆塔城人王澜排第三,后来患癌,也是单身,吕丽萍只能排第四,在本剧里真是本色出演,和张丰毅离婚后三婚下嫁现在的孙海英,马晓静排第五,剧里剧外都是个小作精,后来被B X L给B Y了,刘蓓真论颜值必须最后一名。刘蓓一婚嫁给张健做张健的第二任妻子,离婚后嫁给导演张黎,做张黎的第五任妻子,后来小宋佳(还TMD是我们哈尔滨人)第三者插足,张黎为了小宋佳和刘蓓离婚,离婚后小宋佳上位后又把张黎踹了,他俩也没结婚,张健又把刘蓓给追回去了,两人复婚,刘蓓继续做张若昀的后妈了,这些年发生在这些大美人身上的情感历程都关注着呢。不只是因为关注美女,还以为这些人都是时代的先行者,他们到经历真的是一种参考。纵然岁月无情,但是再看到这些大美人仍然是激动万分,坐卧难安的感觉啊!转眼快30年了,搁到今天也都是旷世美人啊!真是又要感叹美人迟暮了……

赵宝刚拍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其实编剧最早是王朔,后来剧本不小心弄丢了,冯小刚把剧本一个字不差的背了出来。于是冯小刚从美工摇身一变成了编剧,模仿着王朔的语言又写出七八集剧本。早年冯小刚就能整本的背出王朔的书来,冯小刚求郑晓龙给自己引荐结识王朔。后来他说认识王朔,就好比“抬头看见北斗星”。这两个人都是冯小刚的贵人。再有才华的人也得需要机遇,郑晓龙和王朔就是冯小刚一生机遇的开始。

 4 ) 《编辑部的故事》全网下架了,我很怀念他

首发于《新京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QyMDEwMg==&mid=403441662&idx=1&sn=bab7e2f22fdd7b3680b588f939034a91&scene=1&srcid=03071gyhfDLuTprqh53y2SWw&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打在胎里,随时可能流产;当妈的一口烟就可能长成畸形,长慢了心脏缺损,长快了就6指;扛过十个月,一不留神让产钳把脑袋夹扁了,都躲过去了。小儿麻痹,百日咳,猩红热,大脑炎,前面等着;哭起来呛奶,走起来摔跤,摸水水烫,碰火火燎;是个东西撞上就是半死,钙多了不长个,钙少了罗圈腿;混到能吃饭能出门,天上下雹子,地下跑汽车,大街小巷是个暗处就躲着坏人,赶上谁都是个九死一生。”

每年过年,《编辑部的故事》里冬宝说过的话都要被我转发一次,甚至用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当作拜年。我觉得,这样深刻揭露现实的回顾和反思才是最好的新年祝福。

这人呐,贵在清醒。
 
昨天夜里,同样喜欢这部剧的漫画家大鱼给我发了条信息:《编辑部的故事》全网删除。跟了句,希望只是版权问题,而不是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



△乐视的播放页面,显示已经下线


△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均搜不到正片片源


△搜狐也是这样

目前有一部分说法是因为版权授权到期,另有一部分猜测是也许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如果是后者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应该下架哇,但这部剧在优酷仍然能看



讲真,今天因为听到这个消息伤心了好一会,《编辑部的故事》对我影响太大,我说我找相亲对象都要求男方一定要看过《编辑部的故事》这事你信吗?这剧对大家而言也许是种情怀,但之于我,还藏着很多热血的理想……

微信号:yuleyidian
新京报文娱采编团队炮制
本号内容均属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受精卵都会用避孕套了,回过头来看《编辑部的故事》,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围绕着《人间指南》编辑部,王朔赵宝刚把该说的都说了:换代选举、小三单恋、职业骗子、家常便饭、保姆难寻、支援交警、男女关系、酒吧歌手、行贿受贿、宇宙科学、吃喝之风、夫妻矛盾、两岸亲情、减肥风波、托人办事、智能秘书、玻璃相亲、抗涝救灾,和现在的时装剧也没什么两样。



《人间指南》是什么?差不多就是《知音》+《读者》+《爱人》,《编辑部的故事》里面很多梗现在看来都不过时,在当年更是觉得超先锋



△比如这剧里有直到现在都时不时会出现在时尚圈里的icon:吕丽萍饰演的戈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的确凉衬衫,淡紫色长裙,平底小皮鞋,瘦、高,动辄就一欧美街拍范儿。



△还有当年这些女青年们,多潮~所以,赶紧去把妈妈的旧衣服找出来,什么丝绒裙啦,背带裤啦,都是好货,千万别给卖咯!



△也是点破了一些“剩女”背后的真相:戈玲的文艺青年气质不仅在穿品上,“作”,那是相当的“作”,亏得冬宝有耐心和打持久战的强大内心,要放到现在,男人不仅数量少且个个玻璃心的年代,你戈玲是富二代么?官二代么?貌若天仙么?下得了厨房么?就会写几个字你就敢“作”?剩下得了!

以及,看这剧多半你都会爱上葛优演的李冬宝这样的男人,尤其在现在



△话说冬宝这一型儿的,真是性格好人品好,略长得丑点儿也不是他的错。当年的葛大爷绝对也是枚文艺青年、不仅玩单反戴贝雷帽、还在No smoking的标志下抽烟!



△而且脑子超好使,金句频出啊!当年拿着小本本都记不完啊~有才华的男人都是不浮夸女人的挚爱。

不过看到葛优“冬宝”就知道王朔就是这口味,毕竟人无完人啊。而他的意义就是供人自省——睡前想想,如果你是事业有成的60后,摸着开始发福的肚子忆往昔岁月,你自己当年是否也如同《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冬宝,是个义务献血打苍蝇灭老鼠购国库券晚婚的五好青年?如今却如《非诚勿扰》里的秦奋,钱不缺,朋友却越来越少?

不仅俩最亮眼的主人公性格和经历在当下看来仍有说道,《编辑部的故事》从戏里大小角色的性格到他们的扮演者都很华丽,这剧的阵容就是“当年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见过世面的余德利,聪明圆滑,有经济头脑,甚至带有一些市井江湖的习气,演员侯耀华,不用多说了



△坚定的社会主义分子牛大姐(图中),快人快语、嫉恶如仇,三观尤其正,就像现在每个团队里总有个这样的“正三观”,演员童正维。牛大姐有个绝对金句啊!“我们女人一生总要疯几次,不像男人,永远清醒。”到现在都忍不住啪啪鼓掌~



△还有胆小怕事的“老刘”,演员叫张瞳,北京人艺的老前辈啦,已于2007年去世。

客串的腕儿也不少,都是大熟脸



△冯小刚,他还是这剧的编剧之一,对,编剧阵容也超豪华:王朔、马未都、冯小刚,啧啧



△濮存昕,濮哥就是嫩帅!



△矮油,这不是郭德纲的纯爱CP于谦老师么?



△娘娘腔“张国立”



△以及伟大的朝阳群众……【对不起走错片场了】

当然,这剧最令人嗨的是里面的“嘴炮技”,精彩,一种高级的精彩,随便挑几句:

抱歉,刚才我说是公安局的,让您心虚了。

我胖我的,关你屁事!

你说我吧,多聪明,真是蓝精灵转世,一休托生,打针吃药还都弄不傻。

我们冰箱是多功能的,除了能当冰箱,放上钱就是钱柜,放上衣服就是大衣柜
(然后冰箱老嗡嗡响,推销冰箱的人又说)
这种压缩机是日本特别为美国摇滚音乐爱好者设计的。

文人办事就是麻烦,干轻浮的事还要出师有名!

当年的故事始于1992年那个阴沉闷热的夏天,吕齐饰演的陈主编走下那辆红白相间的公共汽车,去向编辑部,宣布自己退休。因为,一本他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杂志因为销量低迷而面临编辑部解散。


20年后的今天再来拨开故事的序幕,毫无违和感。2012年底纸媒开始唱衰,终于在2105年爆发,那些陪伴我们、甚至供给过我们快乐的报纸真的没了。

10月27日,我去买最后一份《上海壹周》,和报摊主瞎扯:这期有没有卖得特别好啊?知不知道报纸就要没了啊?她没大反应,就说我手上的是最后两份。然后问我是不是要给人带一份自己留一份,因为买报纸的人本来就不多,买两份的就更少了。

报纸没有想象中那么隆重的告别,“悦读版”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栏里写了离别,作者名字后面有微信公众号——可能是以后工作的方向?

也是那天,大鱼给我发了一张图片,是一幢两层楼房,第一眼没认出来,但我依然凭感觉调侃他:总不能是《人间指南》编辑部吧?

答案就是。

西郊民巷,人民大会堂边上,那里有戈玲和冬宝的青春,那里有报纸的黄金年代。然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李冬宝们并不能写出真正的《人间指南》,却在那个过程里,丰富了别人和自己的人生。所以,没有了报纸,写字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5 ) 人间(1/3)

截图、吐槽、感悟

最初对这部剧的印象就是那段广为人知的“贯口”,所以让我觉得,这就是一耍嘴皮子的喜剧,不乏深刻,但多显在嘴上。为了在死水生活中听见点儿人声,才决定看起来。结果先尼玛被李冬宝笑死,明明也不是多爆笑的台词,但每一分讽刺和幽默从葛优嘴里讲出来时,那种语气和神态就能将其放大十倍。再多看几集,又被剧情本身的精彩吸引住了,成了每一顿饭都少不了的滋味。

看了好几集,才发现原来没有笑声背景音,才发现拍摄时间要早于《我爱我家》。因为名气上的关系,总觉得《我爱我家》才是开天辟地第一部。本剧也许在形式上不算“情景喜剧”,在喜剧效果上却毫不逊色。虽不及《我爱我家》巍然大气,但言辞之有趣、之绚烂、之锋利,真能指点人间、留名时代。

E01、02 《谁主沉浮》(上下)

杂志药丸,人心思变,主编准备引退,领导职位的空缺一时间引起小小办公室中争权夺利的大风暴。这两集里每个人各含心里的想法拿话往出挤兑人给自己盘好处争高势的戏,实在是精妙,每一句话都很猛烈到位,没一个人智商下线,都是人精合着。

上来就叫“贴心人儿”,我还当他俩是一对儿呢

说来说去,还是一条舔狗

桌上摆这么一张相片,也是够现代派的

E03、04 《我不是坏女孩》(上下)

“知音大姐”读者热线里,一个暗恋男老师的女学生说要自杀,编辑部的各位热心帮助。这矫情着要死的小辣鸡文青可烦死我了,真想对她说本集来客串的某位艺术家的著名台词;“你死不死啊?!”

此处说自己叫“冬宝”,但后面却写“东宝”

“站那别动!”就是你总说那小黑胖子坏话的?

改邪归正余德利,一露流氓相真滴吓人

……

E05、06 《侵权之争》(上下)

这两集在我眼中是封神的故事,被骗的剧情能想到,但俩骗子稳稳坐着给普及法律知识这一点真的出乎意料。戏剧冲突非常激烈,那个不听解释的《大众生活》主编太他妈真实了,生活中就是有这种事,就是有这种人,事不占理,又不能动手,憋屈死自己也无可奈何(怎么忍住不动手的,老几位,真行。)最后的结局没有任何光环,大赞!

第一集就有“余德利”“我德利”的段子,但这里又写作“于德利”,本剧的小黑板简直是平行宇宙

冬宝宝不哭(都演到这了我还盼着会有什么反转,是我觉悟不高)

E07 《水淹七军》

萝卜大丰收,编辑部各位拜访给冈村宁次做过菜的“萝卜王”寻求“水淹七军”菜谱,一开始颇有些老舍《断魂枪》的意思。小二德子蹭饭把主人蹭跑了我真是服了哈哈哈。这一集,有社会主义丰收和伪满厨子的对比,也有大萝卜和家常吃不起的“富贵菜”以及特有情趣的西方大餐的对比。老厨子的人物形象很丰满,对自己过去的历史讳莫如深,连自己的孙女都不知道,能想到解放后没少为此遭罪,提及冈村宁次,会说:“惭愧,丢人!”对自己的情况也有很明白的认识:“那会儿穷,没觉悟,不瞒您说,刚打关外到关里,看着满街的中国人都新鲜。东北那会儿叫满洲国,从奉天到北平,那也算是出国工作了。不知道什么叫反抗,什么叫斗争,太老实,就知道挣钱养家。”这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真实写照,这是真实的历史,承认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唯物史观。而所谓的“历史问题”,其实是“政治问题”。从老厨子的言谈中能看出他的人生轨迹,生在沦陷区里,长在膏药旗下,到老了一张嘴说的也是“康德八年”,时代对个人的烙印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磨灭的;现在的他会絮絮叨叨让下一代学好,会质疑别人“白吃国家的饭”,是一个善良真诚有着朴素爱国感情的老人,经历过战争与和平,他也许仍没什么深刻的觉悟,但他自然懂哪一场“人间正道”能让人吃得饱。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大萝卜吃不了,法兰西磨坊女主人式煎鱼、斯特格利茨炖小鸡儿、斯特拉斯堡肉饼(白学肉饼!!!)以及真正的“水淹七军”却仍吃不起,“我们有那么多肉,还种那么多萝卜干嘛呀?”

这靓丽的小姑娘在《我爱我家》里骑自行车怼过老傅

又搂肩膀又拍大腿的,我都分不清流氓本性暴露的是余德利还是侯耀华了

“不跟您说了嘛!露半拉肩膀不算黄色!”

E08 小保姆

两个小保姆的鲜明对比,太夸张,太荒诞。反面的那位很有些“小李子”后来扮演的“二混子”季春生的气派,好吃懒做,嚣张可厌,连一贯待人和蔼的老刘都说“弄死她的心都有”。马晓晴的表演可谓优秀,那张牙舞爪讨人厌的劲儿让我都没勇气看第二遍,而“小李子”的“二混子”形象,却透着一股可爱,“您家有蒜吗?”这应该是演员气质的问题吧。

这二位对欺人者的无耻和被欺者的软弱都无语了

 6 ) 分集标题及剧情

谁主沉浮(1-2)

一份名为《人间指南》的刊物因内容乏味而面临停刊的局面。编辑部所有的六名工作人员心情各异:主编老陈深感力不从心,欲引咎辞职:手下最年轻的2名编辑李冬宝及戈玲打算另谋出路;老编辑刘书友和牛大姐分别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新主编;中年编辑余德利则先下手为强,直接坐进老陈的办公室内,对外自称“余主编”了。未能找到新工作的李冬宝与戈玲回心转意,拓宽思路想出很多调整刊物内容的具体方案。

我不是坏女孩(3-4)

编辑部的《知心大姐》热线接到电话,一名叫刘小红的女孩因暗恋已婚的老师而钻了牛角,她既不能向夫妻关系很好的老师表白,又不堪单恋的折磨,决定以自杀结束一切。人命关天,编辑们个个神经紧张,想出一条妙计让李冬宝去完成。

侵权之争(5-6)

有人冒用《大众生活》主编的名义,向冬宝等人提出合办“六一”晚会的要求。编辑们讨论后一致同意并加盖了《人间指南》的公章。但不久,真的《大众生活》便找上门来要诉诸法律,状告《人间指南》侵犯了名称权。围绕上当受骗和侵权问题,李冬宝们可真长了不少见识。

水淹七军(7)

京郊罗卜大丰收,市民人均近一吨,极有可能造成浪费,为此愁坏了各位编辑,他们开动脑筋,欲将罗卜的各种烹饪方法公诸于世。余德利突然想起一位人称“罗卜王”的老大爷。几位编辑前去拜访,然而老人却不肯将手艺外传。大家软磨硬泡,才从其孙女口中得知一种“水淹七军”的罗卜汤作法,不过这汤的作用却出人意料。

小保姆(8)

《人间指南》发表了一份配图的文章,反映了小保姆菊子的不幸遭遇,得到不少读者的关心与同情。不久,又有一名叫米继红的小保姆到编辑部诉苦,要求冬宝助其“跳出火坑”。出于同情,众编辑帮她寻找雇主,岂料以后发生的一切却令人啼笑皆非。

一朝权在手(9)

为加强交通安全意识,上级要求各单位派人配合交警担任安全员维护交通秩序。这使从小就想当警察管教别人的李冬宝喜出望外,他打算好好体会体会“大权在握”的感觉,过一回训斥别人的瘾。上岗几天之后,冬宝才真正理解了交警的责任和酸甜苦辣。

无中生有(10)

李冬宝的老同学田桥是一名多产的诗人,他到编辑部送诗稿时与戈玲初次相见,二人对视,若有所思。戈玲被田桥那种我行我素的气质所吸引,没过几天便下决心放弃工作,与诗人共同完成浪漫的沙漠之行 ;李冬宝怅然若失。然而翌日,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歌星双双(11-12)

李冬宝在某歌厅发现一名叫双双的招待小姐歌喉甜美,形象出众,顿生伯乐识马的感觉,急欲采访双双,却被歌厅老板当作流氓赶出门去。冬宝并不气馁,为使采访顺利,他说服戈玲同往歌厅,拍下了双双练功的照片,照片发表后,果然引起某些人和媒体的重视。

甜蜜的腐蚀(13)

余德利为刊物拉来一个广告客户,为此客户送来一台自产冰箱让编辑们“享用”,然而不久大家就发现冰箱有严重的噪声问题。为对读者负责,这份广告被取消了。客户得知后,竟大耍无赖。

飞来的星星(14)

两名激动不已的读者先后来到编辑部,声称听外电报道说,有个巨大星体正朝地球撞来,两周内人类至少要死亡过半,其中一个还说从自制的望远镜中看到了那颗星星,编辑们半信半疑。晚上,人们真的看到了那颗明显移动的星星,紧张的气氛骤然笼罩了编辑部。

吃不消(15-16)

有一定名气的文人张名高所写的报告文学《中国大宴席》本已给了《人间指南》,然而外地一家兄弟刊物的组稿人却找来,希望老陈将稿件让给他们,并声称早已得到了张的同意。为争取张的最终决定,两家刊物展开了激烈竞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双方采取而且被张名高欣然接受的手法正是报告文学中所抨击的公款吃喝。

谁是谁非(17-18)

一对夫妇在餐馆内打架被戈玲与冬宝看到,不久编辑部又收到两人分别写来的诉苦信。自诩有作思想工作经验的牛大姐前往劝解,不料却被女方打出家门;戈玲与冬宝到来时,正遇男方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寻子记(19)

一台湾老兵返回大陆寻找失散了四十年的独生子,《人间指南》刊登了这一启事,结果竟有一群自称“狗玉子”的人前来认爹。老人在寻子的过程中既见到了假恶丑,也发现了真善美。

胖子的烦恼(20)

食堂的王师傅因过胖遭人非议,为避讳多吃多占的嫌疑,被临时调到编辑部打杂,但他仍念念不忘老本行。编辑们为帮其洗清罪名,制定了苛刻的减肥计划。恶治了近一周,王师傅苦不堪言,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有人好办事(21)

文学爱好者小林写了篇数千字的言情小说送到《人间指南》,她认为托了人就能发表,于是四处活动,却适得其反。小林到编辑部面谈,众编辑各抒已见,弄得她不知所措。几番改动之后,稿子面目全非,最终又被老刘删改得只剩下十分之一,当作一分钟小说留用了。

人工智能人(22)

一名自称GBM公司职员的女青年给编辑部送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子,称后者是该公司研制出的新产品——人工智能人蕾丝,她可干所有人类能干的工作,请编辑部租用,价格低廉。编辑们试用了两天,竟发现了许多以前所忽视的问题和矛盾。

娶个什么好(23-24)

自从开设了征婚栏目后,便有一些单身男女陆续将自己的材料送往《人间指南》。某日,一男青年极不情愿地随母亲来到编辑部,老太太非要给不急于找对象的儿子征婚。 经过交往, 编辑们发现小伙子好吃懒做且有心理问题。该给他娶个什么样的女性作妻子,可愁煞了人精似的李冬宝。

人民帮人民一把(25)

曾经冒用《大众生活》的名义欺骗了众编辑的贾何必又要以《人间指南》的名义筹划一台募捐晚会救助灾区人民。冬宝等人欲将其扭送公安局,但贾解释说此次是来补偿上回过失的,终于使大家相信了。晚会邀请了不少曾与编辑部打过交道,以后成了“明星”的人物加盟,有双双、蕾丝、米继红,甚至包括“死而复生”的田桥,大家集中在舞台上,为灾区人民奉献一片爱的情意。

 短评

-东宝,想什么呢?-想葛玲儿呢~

6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印象中是不喜欢的风格

9分钟前
  • 还行

理想主义情怀还未曾全部泯灭......

14分钟前
  • 僧撸矛机茅笆时
  • 推荐

北京话普及剧

16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中国最早的情景喜剧???

20分钟前
  • 仓郡
  • 还行

这个电视剧只要在电视上播,我肯定要看的。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又下了全的看。

21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力荐

就凭我对葛大爷各个时期不分黑白的喜爱,我也不可能是颜控啊~————————————————这个剧的精髓全在片头曲里了,25集就没跳过片头,听了25遍。此剧拍于1992年,而每个有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年份意味着什么。因此它就成了理想主义的尾声,市场经济的前奏,首都的小老百姓渐渐过得好了起来,仍然在谈论地球宇宙和人类之爱。价值虚无之前的荒诞和计划时代的社会性互搏,解构的意思总在那儿一拱一拱的,可是都不彻底,因为最根本上,是社会人间充满善和爱的主题在那儿托着,这说明,80年代还没完全过去。戈玲特别酷。而且戈玲剧中每一身衣服都好看,穿搭特别有参考意义,果然时尚是个圈。

25分钟前
  • 苏丽珂
  • 力荐

同《我愛我家》一樣,《編輯部的故事》也顯示了中國90年代作為過渡時期的語言特質:老幹部牛大姐和主編老陳,滿口革命語言和大道理,而80年代的新青年李冬寶和戈玲,則對這套正統話語缺乏信賴,並不斷加以虛無主義的解構(戲仿、調侃)。他們點評人生百態、社會問題以至國際事務,其《人間指南》編輯部,正試圖像上帝一樣指導人間的生活。這顯示的是90年代初期的一種文化想象,即出現一種新型的社會組織形態,替代原有的黨政機關履行職責,告訴人們怎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2020年4月疫情季於海甸島家庭影院。

29分钟前
  • Bork
  • 力荐

北京人所向往的充满希望的年代

30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35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力荐

葛优年轻时候可真歪瓜裂枣

38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今年过年重看了一遍,修正了小时候的一些印象,余德利没那么坏,编辑部有个这样的人还真是省了很多麻烦,换现在的话就指望他创收了;戈玲真的很潮,很多衣服现在看依然好看,可能材质不太一样了但很多配搭绝对现在也看得上眼,后几集的妆容居然跟现在正好契合,怨不得那时会被牛大姐们看不上眼;李冬宝是文艺青年,小时候还以为他是流氓小混混;老刘最蔫坏,为了占便宜不怕打脸,推脱责任遇事就躲,不过好歹是善良的,牛大姐稍好,但思维方式实在有问题,说不到正题办不了正事;总编老陈超厉害的,面儿上绝对是个好人,其实老江湖深熟谙社会行事规则,既有方法有原则也有心胸和逻辑,是个好领导。台词简直值得青年编剧逐句背诵。后面有几集编的松散,逻辑偏一根筋那种,不如前面来得爽。看完这个再看《我爱我家》会觉得不够犀利。

39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王朔、冯小刚、马未都、赵宝刚、郑晓龙、刘震云这几个基本上奠定了这部戏的风格,外加葛优这几个,这部戏确实活了,也就火了。基本上也探讨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的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其实也算是紧跟时代脉搏,现在看,不失为一部当时社会反映的活化石。后来这几个都是腕。8.5

43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上世纪90年代过去了 我大概要用一生去怀念她。

48分钟前
  • 迪仔I编号223
  • 力荐

至今仍是中国顶尖的情景喜剧之一。

50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重看一遍,小时候不懂。它里面的冷嘲热讽放在今天仍然不过时。社会基本没什么进步,除了每个家庭的钱比1991年多了一些。

55分钟前
  • 魏晓波
  • 力荐

我就是這么貧起來的~

56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好段子真是隔二十年还是好段子啊。

57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必须五颗星,全剧每集一个故事,个个故事都精彩纷呈。编辑部里个个儿都是人精,全都戏精上身,把人物都演活了。每集看得都乐得前仰后合,太逗了。

60分钟前
  • 元宝宝
  • 力荐

4.5;台词密集,嘴炮不断,抖机灵得恰到好处,知识分子的冷幽默雅而不俗,结合时代特色,针砭时弊绵里藏针,细品之余大有深意;六位主角性格各异,形象立体,戏剧冲突制造得极为自然,堪称社会缩影;配角也是大腕云集,红花绿叶皆出彩;国产剧的盛世,可赞可叹。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