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记(国语版)

正片

主演:Heio,von,Stetten,Christina,Plate,Peter,Weiß,Hans,Schödel,拉尔夫·瑞克特,Erna,Wassmer,Andrej,Jautze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1998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1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2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3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4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5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6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13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14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15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16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17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18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19熊记(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那些电影教给我们的事

陈思诚监制,柯汶利导演,肖央、谭卓、陈冲主演的《误杀》挺值得一看。它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的迷影元素,它是一部和电影有关的电影。

《误杀》改编自印度电影《较量》和《误杀漫天计》,几个版本故事大致相同:亚洲某地,一个普通人家,父亲勤勤恳恳地工作,母亲安安静静操持家务,女儿在学校念书,却没想到,大女儿被恶少相中,大祸从天而降。为了拯救一家人,父亲设下计谋,忍受盘问和严刑拷打,最终让一家人度过灾劫,他也以自己的方式,求得救赎。

父亲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也是这个故事的主心骨,一举一动都不能有错失。所以,父亲的知识来源问题,就成了重要的问题。普通人想要战胜权力机关,战胜有着丰富案件侦破经验的警察局长,安然度过重重危机,靠日常生活的小知识小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个故事给出了一个重要的设定,父亲是影迷,尤其喜欢看犯罪推理类的电影,靠着看电影,父亲完成了知识积累。

有了这个设定,父亲再是个普通人,也都不要紧了,他的“知识来源”问题就解决了。他可以是老师,是小职员,甚至还可以再普通一点,因为电影能够抹去一切沟壑,给所有人提供故事、情绪、感受,甚至也能提供平等的知识储备的机会。在《误杀》里,肖央扮演的父亲李维杰是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小商人,他的同事这样调侃他:“等你女儿大学毕业,她就更瞧不上你这个小学都没毕业的父亲了。”但是不要紧,有电影,他有电影。

有《控方证人》《蒙太奇》《天才枪手》《狩猎》《七宗罪》《白夜行》这样的电影,告诉你现实是什么,人性的光明与黑暗,人又是如何盲从和容易被操纵。并且手把手地告诉你,如何制造不在场证据,如何控制人们的记忆,打乱人们对现实的认知。甚至还送上“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羽毛太漂亮”这样的句子作为心灵补养剂,让人知道自己可以去向往自由,赢得幸福。有理论做先锋队,有方法可以执行,有慰藉做后卫,这就够了。

给了李维杰灵感的,不只有电影里的情节,甚至还有电影技术。《误杀》最让人惊艳的,是强化了“蒙太奇”概念,把它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构造情节的手段,原作里的父亲,是利用人们的记忆缺陷,重新灌输了自己制造的记忆,李维杰却是非常明确、非常自觉地,用电影手段,重新剪辑组装了现实。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这个情节,是原作没有的,它用这个细节,郑重地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部和电影有关的电影。

《误杀》不但是好看的商业片,也是给电影的一份情书,一首赞歌。它一边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一边告诉我们,电影可以做什么,它如何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改变普通人的思维,让人度过灾劫,获得一点慰藉。

当然,光有这些是不够的。“故事”不只意味着框架和情节,更多时候,也意味着细节制造的血肉。同样是翻拍电影,很多电影失败了,《误杀》却成功了,因为它在原作基础上,又给出了一些有说服力的细节,例如一条街上的华人的相助,棺材上的抓痕,女儿的考卷,这些细节让这个故事更容易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共情。

还有出现了很多次的羊,羊被枪杀,羊出现在弃车的湖边,羊出现在棺材里,羊出现在赎罪塔下,羊是替罪羊,是目击者,是这些普通人的命运的比喻,也是宗教意义上的羊。

脱胎于原作,却不输于原作,《误杀》翻讲了一个故事,却也为这个故事增添了新的光彩。

 2 ) 一个笑话

(update,本来就觉得这个电影拍得太傻了,好笑,也没功夫写影评,饭前随便敲了几行字吐槽一下,没想到被顶上来了。。。也没人给打钱谁给这种电影写影评啊。。。反正不管说什么都会有骂闲街的,无所谓,也不想较劲。具体修辞懒得改了,矫情的责任感会让人想额外提一句,电影的很多改编方式是正确的并且能感受到一点点幕后鸡贼情怀,这些都是在咱国影市里属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加分项,所谓烧脑高大上什么的,能卖钱比什么都重要)

1. 在《误杀》之前,曾经有过两部同故事印度电影《较量》和《误杀瞒天记》,时间跨度也不过十年,算是有点拍烂的题材。

2.一帮子大陆,香港,台湾三地不同口音的演员跑到泰国拍了一个假装不是泰国的电影

3.影迷情结而不是迷影情结,肖大宝:只要你看过1000部电影,那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好离奇的。 我笑死在电影院。

4.警察推理案件的关键:查他一年以来的观影记录。

5.一年看了838部电影,老影迷了。一年以来接连看的电影包括《七宗罪》《白夜行》

6.看每一部电影写叨逼叨短评留念的样子在大陆语境里你也只能想到豆瓣用户

7.陈思诚在路演提到,豆瓣用户不行,印度翻拍版比大陆版高了一分,崇洋媚外

8.是的,陈思诚就是这样一个捞逼

9.机关算尽,拼了命把故事架空最后结果还是要给一个太监结局,你说咱国好不好笑

10.好吧,我们最后再说回电影。大女儿是陈冲的闺女,大女儿唯二的两部电影都和陈冲合作,上一次是绝世高手演年轻陈冲。生抬亲闺女啊

11.可是陈冲在这里面虽然很酷,但是演的跟《演员的诞生》一样疯逼,太过了姐姐

12.当然也不能只怪陈冲,整个电影除了肖大宝每个演员都挺拼了命去“演戏”的

13.实际上你看剪辑音效,都完全在傻大黑粗的疯逼气质上一去不返的

14.肖大宝没去韩国发展一下子真挺可惜的,这个市场对不住这种能瞎贫也能耍浑的演员

15.陈思诚监制的最大影响除了他在拍摄流畅度的掌控度之外就是给电影套上了一层格外油腻,一点也不聪明的小聪明和一点也不彩蛋的小彩蛋

16.电影里的语言切换诡异到令人发指,几乎所有角色张嘴之前你都说不准会说泰语还是普通话

17.当然蒙太奇相当重要,尤其是简单正反打都能穿帮的电影中

 3 ) 被误杀的除了羊,还有观众我本人

随便聊聊。

看了点映,这是一部很聪明的片子,完美地规避了国内zhengzhi元素,选择在泰国拍摄并引入泰国选举作为一部分事件背景,同时做了十分zhengzhi正确求生欲极强的结尾。在音效,剪辑和情感操控上十分成熟,懂得市场与大众会被什么刺激点击中。但为什么我想说这部演员都还不错,相对成熟的商业片并不是一部好的片子呢?

首先我看不到真诚。这是一部非常白话显性的片子,许多台词的存在设置十分不自然。更是一部为了获得好收成而悉心钻研用户洞察用户需求的片子,他是一部翻拍片,同样也是一部没有灵魂的片子。

其次我看不到深度。我其实很高兴能看到陈冲和谭卓,她们都出演过非常多我喜欢的片子,如春风沉醉的夜晚,如双峰。但在这部片子和台词之下,他们的情感宣泄都过于显性,看不到层次,更多的是纯粹的狂暴和简单粗暴的悲恸,甚至有几幕的狂吼让我有一丝尴尬。

最后我看不到思考。一部基于他国国家系统体系下,因权利失衡和社会不公等因素造成的悲剧发生,非常讨巧的以这样的方式逃避审查,制作出一部看似精彩剪辑优良的片子,但这么多年过去了,9102了,我想观众更需要的不再只是画面音效虚假情感的刺激了,这些我们可以通过阿凡达比利林恩纯爱片等去获取,真正能够反映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我们所面临的喜怒哀乐和无奈,这里都没有,只是稀疏的铜臭味儿。

最后,我想起前阵子看完酗酒者莫非,演员分享会上,王学兵说的一段话,(记得不清楚了写个大概): “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观众需要追求更有精神层次和文学属性的作品,于是陆帕导演和我们一起做了这次尝试”。

这是我想送给这部电影的,他的存在本身没有错,只是我厌倦了。

 4 ) 这些细节,你真的看懂《误杀》了吗?

纵观12月影市,《误杀》是个不小的惊喜。

充满反转的情节,紧张的叙事节奏,再配上演员出彩的表现。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酣畅淋漓,又让人手心是汗的国产犯罪电影。尤其对我们影迷来说,更能在片中挖掘到更多乐趣,像是“查他近一年内所有的观影记录”,看到这一段的首页的豆瓣友邻们都会心一笑哈哈哈。

更没想到的是,这竟然还是一部暗藏着众多细节和线索的电影,在观影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精心的埋设了许多细节,伏笔,以及彩蛋,下面让我来给大家解析一番。

1、关于电影的彩蛋

李维杰的设定是狂热影迷,一年看800多部电影那种的,在片中我们看到了导演对电影的致敬。

在开场,他便引用了《肖申克的救赎》的台词,那段“越狱”情节也是对其直径。

希区柯克,李维杰的偶像。

之后他保护家人的作案手法,又参照于两部经典悬疑片:《蒙太奇》与《控方证人》,片中拉韫也直接提及了这两部电影。

此外,警察查证李维杰的观影记录中提到的电影还有《狩猎》《七宗罪》《白夜行》,还有一扫而过的《大侦探福尔摩斯》,都是经典的犯罪类电影。

一家人在电影院中观赏的是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呼应了小女儿改分数,这个后面说。

最后的一幕致敬《杀人回忆》,我知道你在看这部电影,我想知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的确是狂热的电影发烧友没错了。

2、 电影里反复出现的羊

羊作为重要的意象在电影中反复出现过多次。而在《圣经》中,羊是被作为祭品看待,代表着纯洁,约翰福音1:29中更有这么一句“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而在电影里羊也多次出现。

在李维杰下班的路上时看着他,代表的是审判者;

在湖边看到李维杰抛车,代表是凝视罪孽的见证者;

被警察打死,代替他受罪,是替罪羊,替罪者;

开棺验尸,羊死了,无罪性遭到毁灭,也映射了男主的罪孽;

此外羊还出现在了平平的课堂里,之后又在李维杰坦白罪孽之后出现,这时的羊才真正代表了“除去了罪孽的”纯洁的象征。

同时电影中的羊还有另一重所指,即为“愚民”,电影中老师曾说“羊的视力不好,很容易被吃掉”,而电影的英文片名则叫《Sheep Without a Shepherd》这句英文同样出自《圣经》,原文是这样的: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后来这句话被意为“乌合之众”,而电影中最后的暴乱恰恰是最好诠释这个词的行为。

3、 电影里的“神”细节

不得不说,柯汶利导演的确非常严谨,片中的许多情节,在前面都要相呼应的地方。

比如最开场李维杰勾画的“电影剧情”中 ,他最后闷死在棺材中;而在现实中,素察便是被活埋致死。

而在电影最后的彩蛋中,入狱的李维杰又再度与开头产生了场景的呼应,也许李维杰会进行逃狱,但这次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片中还有许多暗示性的细节:平平在被侵犯之后回家,早餐时对母亲递来的果汁表示拒绝,暗示了她在夏令营中被果汁下药;同时对父亲的触碰格外敏感,也暗示了被人性侵后对男性的不信任。

另外在观看拳击赛时,李维杰向旁人解释,人遭到重击后可能因为“吞舌”而窒息昏迷,这也为后来素察的苏醒埋下了伏笔。

同时在小女儿用叉子划桌面的时候,李维杰立即制止,也是因为他想起棺材中素察留下的抓痕,受到了心理折磨。

4、佛统塔

事实上,导演对结局在前面早有暗示。

片中那个会敲响钟声的金色建筑物为“佛统塔”,它被反复提及,从一开始李维杰的跪拜,平平和同学经过,再到最后李维杰和拉韫夫妇的会面。

它有着有趣的来历,公元九世纪上叶,一位王储拍耶功王生下了一个儿子拍耶攀,却被预期其成年后会弑父。拍耶功王随即下令杀掉他。然而王妃于心不忍,便将拍耶攀带出城外,带给老妇抚养,并在成年后被送给一位城主做养子。拍耶功王得知后,率兵前来攻打,拍耶攀随即与其格斗,并将其杀死。之后才得知是自己生父,痛苦不已的拍耶攀为了赎罪,这才修建了“佛统塔”。

李维杰一家所犯下的搞错,和拍耶攀一样。都是对方先有的恶念,和谋害自己的念头,为了自保才不得已反抗。但同时,却也都选择了“赎罪”。并且在最后李维杰坦白罪行之后大金塔的“忏悔之声”响起,也证明着李维杰真实的放下了仇恨。

片中李维杰为僧人布施了两次,一次是开头,一次是埋尸后,第二次被拒绝了,也暗示了其有罪的身份。

这个看似不大重要的部分,实际是对全片情节的重大隐喻。

5、藏尸地点

电影中并没有说明素察的尸体最后的去向,那李维杰把尸体埋到哪里了呢?

答案可能就是新警察局中李维杰为了铺设线路所挖的坑洞,在这里的时候,导演特意给了李维杰看着这个坑洞若有所思的镜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这里的确是最好的二次埋尸地点。

而且在这里也更能看出李维杰缜密的心思,在得知小女儿看到妻子运尸之后,他将这个隐患也考虑进去,以防万一进行二次埋尸。

在一个最“正义”的场所埋葬最“肮脏”的秘密,荒诞而讽刺。

6、成绩单

《误杀》和原版最大的区别,便是结局,李维杰选择了自首。

为什么在煞费苦心的实施计谋后,他却又改变了心意?是因为他发现,自己无形之中,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

在警方寻找尸体失败后,李维杰和妻子站在阳台,妻子拿出一张小女儿的成绩单,上面是小女儿涂改的一百分。也就是说,她的女儿在见证了父亲的“成功”后,也开始利用瞒天过海来达到目的。而拉韫夫妇更进一步提醒了他,教出失败儿女的父母会是怎样悲惨的结局。于是为了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他选择承担罪过。

7、拉韫的目的

电影最后李维杰与拉韫的对话是一大泪点,这对前期一直以“反派”形象出现的夫妇,终于流露出真心的忏悔,也促使了李维杰的自首。

然而我想比较阴谋论的表示,这一切完全可能只是拉韫的一场表演,目的在于让李维杰主动承认罪行,再将他绳之于法。

关于拉韫擅于撒谎来达到逼供目的的特点,电影早已多处暗示(假绳子当证据,对安安的哄骗等)

而都彭也有个镜头表现了他的虚伪,他作为一名政客,上一秒还生气的打电话,下一秒就满脸笑容的面对记者。

那么我觉得,夫妻俩假装自己不再追究,实际上只是演苦肉戏套李维杰话,比真心流泪更为合理。

也就是说,李维杰哪怕不自首,如果明确表达了自己知道素察的下落,很可能也会被拉韫夫妇利用,再将他送入监狱。

8、凝视

在片尾导演安排了两次凝视,第一次是记者问到秦沛“你认为李维杰是什么人”的时候,秦沛沉默之后若有所思的笑着望向镜头,在这一刻视角从角色转向观众,打破了第四面墙。

这个质问其实也是在问我们。一个没有文化看上去窝囊一辈子的父亲却为了自己的家人瞒天过海犯下滔天罪行,甚至利用了自己身边所有的人,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第二次则是字幕后的彩蛋,李维杰站在监狱里,身子面对高墙外,他用锐利的眼神看着镜头。相似的场景和同样黑白的画面处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电影开头那段虚构的故事。

在那段故事里,李维杰直接引用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其实这就是代表了他对于制度的态度,也暗示了结局他去自首的原因之一:看到因他的事件引发的逐渐失控的社会暴乱已经脱离了秩序,而他作为根源,一定要去自首,因为制度需要重新被建立。

当然,仅靠我一人远远不够,我想片中还有许多等待观众挖掘的内容未被发现。不得不说,《误杀》的确是国产片中少有,可以二刷、三刷去细细品味的电影。或许也正是因为导演这般用心架构,不放过一个细节,才能成就这部优秀的黑马之作。

 5 ) 考虑过穷人的感受吗?

关于男主最终自首,我想问编剧,是站在谁的角度推理出这样的剧情?一个权贵阶层可以肆意妄为的社会,底层百姓能够挣扎温饱已不易,什么情况会让家庭的顶梁柱放下养活全家的重任,只是为了给孩子做表率,就非要自首入狱?活着重要,还是赎罪重要?一个毫无背景的人得罪了有背景的人,你能指望他在审判中得到公平,在牢狱中获得新生?

什么是正常思维,能够赎罪的人,首先要好好活着,之后才能用多余的精力去弥补他人或社会,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一开始费尽心机的保守秘密,是为了保护家人好好活着,到后来便不重要了?女儿最看重的名声,媒体一采访,就坦诚地告知天下?最初支持他的街坊邻居,被他颠三倒四的行为忽悠,谁还会再为善良的人站队?这些都不重要,只有为孩子做表率重要?

教育孩子,也不是只有坦白罪行一条路能做到,况且影片给出的逻辑,人性如何,生来已注定,一个父母在暴乱中丧命的孤儿,在目睹社会的种种邪恶,还能保持善念,便是秉性。自己的女儿自己带,犯了错及时批评教育,总比失了父爱流落街头被人欺负强。

阿三的误杀结局源于穷人生活的实质,而改编的误杀结局,只能说是编剧把自己高贵的灵魂带入了影片,异想天开吃饱了撑的。

 6 ) 一定要抓着那些小细节,能挖出俄罗斯套娃一样的层层含义。

等你跟着故事的情绪100多分钟看完了,看似这是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大斗法,但等冷静下来慢慢回味思索,不对了,善良与邪恶、情感与法律、对与错的价值观、如何教育下一代……这里面好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着还有一层的含义。

这两天抽时间去看了《误杀》,第一感觉就是“真心好看啊!”

我很喜欢看犯罪类的,因为动脑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开始10分钟就能猜中结局的。

而最好看的片子是:跟着影片追到结局后,电影院回到家的路上,甚至晚上躺床上还在反复回味。不停对电影细节反复中思索,又有新发现。

《误杀》就是我喜欢的这种。

和《名侦探柯南》一类推理型电影不同的是,这部戏一上来很快就出现了杀人事件后,谁杀的还挑明了,好人全家参与杀人,坏人努力追凶,故事矛盾马上就集中在这两家人的侦破与反侦破上面了。等你跟着故事的情绪100多分钟看完了,看似这是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大斗法,但等冷静下来慢慢回味思索,不对了,善良与邪恶、情感与法律、对与错的价值观、如何教育下一代……这里面好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着还有一层的含义。

那啥,我不属于1000个影片看完而且很厉害的老影迷。据说这个影片是根据印度影片改编翻拍的,我也没看过原版哈。所以我先聊聊我自己抓到的细节,并且体会到的套娃层次。我估计肯定很多人比我想的更透彻,积极鼓励大家留言哈!这类的片子互相讨论才能得出新结论,这个也是我喜欢这类片子的原因之一。

首先:先说这个标题,中文部分不说了,看英文“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大多数国产片的海报上都会有中英文的电影名。

但中文名的占地面积绝对不会比英文小!

然而这个电影的大多数版本的海报中,英文名字的面积都是中文名的两倍。

说明点啥不?

为了让你多看看英文名字里的“玄机”呗。

直接把这个英文名网上搜索。出现的答案是这样的。

那么来了,主语是“羊”!

碰巧了,影片里还真有“羊”!

没记错的话,第一次老爸去寺庙“布施”后面就跟着两只蹦蹦跳跳的羊,后面几次寺庙背景中,若有若无的都有羊的身影。虽然故事本身是架空的国度,但出现宗教背景的时候,不管人类历史上的哪个宗教,但凡能长久保留下来的都有两个特点:1、教人向善,让人内心得到平和,2、利于统治阶级管理民众,对整体社会发展有帮助。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拥有信仰的爸爸本来应该是服服帖帖安安稳稳生活的羊啊。

而矛盾冲突中出现了两次风口浪尖上的“亡羊”

第一个是“袭警事件”中的替罪羊

无缘无故的成了坏警察的出气筒挨了枪子,不折不扣的成了爸爸的“替罪羊”。

第二次是在雨中刨祖坟。亡羊的登场不折不扣的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成功点燃了暴乱的导火索。

再看台词中和“羊”有关的细节,没记错的话,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大女儿的课堂上。

大概是说:羊是一种视力很差的动物,离群的羊很容易被捕食。仔细想想,我好像只听说过羊是色盲,而羊视力差还是头一次听说。

这是真的吗?

自然界中:山羊在陡峭的悬崖上爬来跑去、野生的绵羊由头羊带路寻找有草的地方迁徙……视力弱的一般都是鼹鼠啊、深海生物啊这种不见光的动物,如果羊这种食草动物视力差,不是这个物种早就没了么?

为什么电影里的这个架空国度的学校会有这种“科普教育”啊?

看到这段时,我只是对台词产生了一个小小的质疑,然而再看完了回味的时候,突然懂了。这个是学校啊,学校当然是教给小羊羔们“不要瞎折腾,小心外面有狼,不听话就要被吃了”这种教育了!

第二次的羊的台词出现在电影结尾的群众采访里。

大概意思是说:羊只要平平安安的有草吃,不会在意谁在它们身上薅羊毛的。

虽然是从一个路人甲口中说出来的,但这句话其实是整个故事的点题台词。一下子就说清楚了,“谁才是羊!”

对的,那些引起暴乱的暴民都曾经是故事里的爸爸一样的祈求平平安安过日子的羊。看两个女儿的名字“平平”、“安安”不是已经再清楚不过了么?他们要求不高啊,只求平平安安,不惹事生非平安喜乐的过日子,这个也是爸爸去布施的时候所求的祝福内容。

然而就是这么点要求都无法保证,羊也有給逼急了的时候,逼急了也会和牧羊人斗智斗勇来求得活下去的机会。

说了半天羊,说说牧羊人吧。

整个影片唯一出现了一次牧羊人,就是在爸爸沉车于水下的那一段。

一个有可能成为证人的牧羊人带着一群羊路过。

很遗憾,这个并未目睹爸爸的“罪行”的牧羊人在这里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罪行他的羊看到了。可羊口不能言,见到了又能怎样呢?

如果从全文最后一句被薅羊毛的羊所指代的可怜民众的角度来说反过来看,商店老板、被孙子差点被弄瞎眼睛求赔偿不得的爷爷、甚至包括男主爸爸这样的平民百姓曾经都是这种看到了恶(比如坏警察收保护费、警察局长儿子几乎把别人弄瞎等等吧)而口不能言,或者根本不敢言的羊。

而相对男主爸爸这群“羊”来说,电影里真正应该存在的牧羊人在哪里呢?

这个有可能成为“牧羊人”的人就是官二代的老爸,故事里的市长候选人。协助牧羊人的重要角色——我这里姑且称为牧羊犬吧——这个工作就分配给了官二代的老妈——以权谋私助“子”为患的警察局长。

所以看似是两个家庭的善与恶的对抗

结果却上升成了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抗。并且最终导致了社会暴乱……

咱国家历史上有句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这是个老理儿,放在任何国家都适用。电影里这个架空国度的暴乱就刚刚好映了这句话,老百姓是水,不一直都是羊!

说到善与恶的对抗,这个影片的各种细节衬托出来的情节发展更为有意思了。

看台词哈:

比如两母对峙的时候那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其实在阿玉第一次见到官二代的时候,她并没有马上给出这个“禽兽”的定义。

那个时候,她对白中对官二代的称呼是“孩子”。

同一个人,警察局长的眼睛里,又是另一种表现了。

她的孩子一身白校服,站在阳光里干净的让她怜爱。

对的,同样一个人,不同人的眼里给出的定义却如此的不同。

对于官二代的行为,这个“慈母”并不是不知道。

从差点弄下别人眼睛然后赔钱私了,就能看出来警察局长对自己小孩的教育方式是“你闯的祸,我帮你搞定”。

从官二代第一次见到大女儿就敢下药迷奸她,到和朋友一起拍视频敢留裸体证据,再去大女儿家威胁本人发生下一次的性关系,这一系列的行为在这个未成年的官二代手里操作起来是那么轻车熟路,不禁让人觉得:这肯定不是第一次,不知道之前还有多少姑娘被官二代这么蹂躏过。

更可恶的是,当官二代的朋友拿出自己手机里的视频,当着整个一群警察居然能说出“你要保密”,并且一屋子的警察(还有女警察啊)居然马上可以做到不能让视频流传出去的同时,帮警察局长对男主一家进行身体和心灵的暴力摧残,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特别清楚的表明了,“不光有的孩子是禽兽”,养育禽兽孩子的父母,也是禽兽吧?对不对!并且这个禽兽还行使职权把跟随她的人们也变成了禽兽!就像那个让人恨的咬牙切齿的坏警察一样,之所以有官二代的存在,之所以有坏警察的存在,责任在于身为禽兽家长的警察局长本人就身不正!

对的,就是一个见到自己儿子迷奸未成年少女的视频的反应。颤抖和眼泪过后不是悔过自己儿子有问题,而是“把他们全家都抓来”。

对的,同样一段视频她看到的只是他儿子失踪前充满活力的笑脸,即便这张笑脸是他儿子马上要强奸未成年少女前露出来的。她想到的仅仅是“我儿子的失踪一定是这家人搞出来的”。

在警察局长愤怒、悲伤、颤抖的表情中,并不包括吃惊这一项。从开篇局长推理绳索杀人凶犯用的“假证据绳子”,就能得出结论,智商这么高的警长,她儿子是什么料,她会不知道么?她不仅仅是知道而且她可能以前也付钱或者用自己的权势摆平过不止一次她儿子的类似行为了。

所以这个比官二代儿子更为升级的恶的母亲更让人恨。

警察局一群警察殴打男主一家这一段,从某个程度上来讲,是一个“恶”的高潮。

特别是局长把巨大黑暗阴影慢慢压在小安安身上这一幕,当时在电影院里,我感觉我自己都努力的把身体往椅子里缩进去了一截。这种为了保护自己儿子改变完全失去是非曲直道德观却拥有强大势力的禽兽母亲真的太可怕了。

和警察局长的恶明显对比的自然是男主这对夫妻的善。同样被这事件碾压的父母同样是“要保护孩子”。但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不仅仅是:

在面对“杀人”(虽然我认为叫:正当防卫更合适)这个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她母亲刚开始有句台词就是:“我去自首,说人是我杀的”。

而父亲对外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猫鼠游戏,但对内,对于两个女儿的态度始终是“对不起,我没有保护好你们”。是的,这无助却睿智的一家人,大难临头时决定手拉手拼死一搏。即便这样,父母也是挡在孩子前面的。

其实更高层次的“保护孩子”在于后面的身体力行的教育孩子身上!

这个就是男主的自首。

首先、对于官二代棺材里努力求生而他见死不救的行为,作为一个普通人,男主的内心饱受折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第二次布施的时候,和尚不受时,他藏而不露的复杂表情。

其次、警察调查男主的对白里有一句“自幼是孤儿,父母死于暴乱”。

而男主一家的事情最后就偏偏引起啦城市大暴乱。男主恐怕很比一般人更清楚暴乱带来的严重后果。

最后、在忏悔塔与警察局长夫妇对手戏,都能表现出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然而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的爸爸为什么突然决定去自首了呢?

这个让情节突然180度大转弯的关键因素,就藏在阳台对话的细节里。

瞒天过海的蒙太奇作战成功后,这个“造假”技能成功的反映在小女儿安安身上。就是那个“100”分。做事如此实施缜密的父亲怎么能看不出来100分是70改的呢!“子不教父之过”,这个小学都没毕业的父亲却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的行为拯救了一家人却和变态的社会一起改变了孩子们对是非曲直的价值观。他必须用自身的行为把这个价值观給教正回来。

于是他决定自首。

作为一家之主再次站在全家人的前面承担所有责任。

这也是他想要教给他的孩子们的善良与正义的价值观。

这也正正好表现出来了这对夫妻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绝对甩出警察局长和政客夫妇好多条街!!!

说实话哈,虽然我作为看戏的观众,真心不希望这么好的爸爸进监狱,但是恰恰是他去自首后,再出现妻子、女儿的自首这一笔带过的情节,才能说明这对夫妻比警察局长伟大多了。

虽然结局不是我想要的,但善良和正直在整个电影里是确确实实是胜利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警察局长的一系列的恶,为啥导演和编剧们不能再多给一两句恶有恶报什么的交代呢!丧失名誉地位还有丧子都不能让我觉得大快人心。也许最后男主进监狱后,发现隔壁女号里面就住着警察局长以及篮球场的轮椅上坐着奄奄一息的坏警察什么的?要是那样的话,电影结局出现的时候我会站起来拍手一边喊着“活该”一边叫好的!

好了,我自己大概看到这么多,估计再深挖应该有更多的细节和对比让人体会到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是那句话,悬疑类的电影,一层一层的拨开真相反复思索却发现这个套娃里原来还有另一层意思,这种探索和发现让人兴奋而且想当上瘾。

如果看到我这篇东西的发现其他细节又有新一层含义的,欢迎过来讨论啥的。

最后提一个和悬疑、剧情啥的都没关系的问题,有没有人觉得下图最右手边这个男的是何家劲?

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像,不过演员介绍里我没找到。算算何家劲应该有60了吧,年龄好像也对不上,但演艺圈的人的貌相有时候不太暴露年龄是不是啊?有没谁也觉得这个是何家劲的啊,或者何家劲的亲戚?

 短评

陈冲质问小女孩那段给我看出心理阴影来了

8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推荐

真是一部很适合豆瓣影迷的电影,看完之后大胆设想,要是以后警察办案真的要查观影记录了,该咋整呢😂不喜欢首映上蒋方舟的点评,她说觉得平平(陈冲的女儿许文珊饰)长得挺壮的应该能轻松制服素察,此刻的蒋老师仿佛变成了她曾经吐槽过的油腻直男,对年轻女性的身材指手画脚,永远不要从受害者身上找问题。而且,这还是部电影呀!请让电影回归电影,把话语权还给影迷,以后看电影多做笔记,记好知识点!

13分钟前
  • 不脱袜子同学
  • 推荐

也就是一篇《故事会》级别的爆款爽文,所有人物心理的转变基本全都靠台词的全盘托出,很难说服人,这样一个翻拍的剧本真的有必要需要六个编剧吗?看的过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陈思诚一脸自豪地躲在镜头后面油腻的笑:怎么样看我这个设计是不是很牛逼?没想到吧!先是《双瞳》再是《蒙太奇》,看我阅片量大不大!你们看这片,多悬疑啊!

17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李天一覆灭记,妈的,牛逼。

19分钟前
  • 你跺你也麻
  • 力荐

“没有平局,我们只能做赢的那一方” 霸气的国产类型片,即便翻拍,也不失硬朗。那句“给我查他一年的观影记录!” 真是笑死了,你还能咋查,不就是上豆瓣吗?哈哈哈哈

2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好于印度原版,将不痛不痒的现实主义裹脚布改造成高度浓缩的社会寓言。羊命、蒙太奇、架空国度、多重人物身份,可以置放在任何政治语境下进行解读。对准面孔的长久凝视,是试探和挑衅,也是控诉和审判。陈冲太猛,狰狞的表情犹如恶魔附体。

2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演绎出另一款《嫌疑人X的献身》。节奏不错,还挺好看,哪怕是国产片中最令人害怕的慢镜头在本片中都运用得不错。

2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快找陈冲去演恐怖片。

2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鸽子飞不过塔顶,替罪的永远是羊,我们误杀他人,也曾被他人误杀,尘世永远有正义抵达不了的地方。看得很爽,因为希望男主一家逃脱漩涡,公道比律法更有分量;看得哀伤,因为无论孩子是天使还是恶魔,都有一个父/母对ta爱到发狂。反杀反转很爽,庆幸这没有发生在我们的领地上,可惜这没有发生在我们的领地上。

2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個人覺得到懺悔塔那裡結束就差不多了,後面強行升華的結局毀了所有

34分钟前
  • Janie
  • 还行

不错。拍得挺精致,屁民通过电影的知识赢得了胜利,既是现实也是隐喻:观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自我教育手段。说点有趣的,这部电影是不是证明了观影量的重要性,并且在不远的将来,豆瓣有望成为破案数据库?

39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给我查他一年的观影记录!

41分钟前
  • 铅纸鹤
  • 推荐

卧槽!可以说是今年看到最好的华语电影!没有之一!看之前没有关注过这部电影是翻拍,但即便是补档了印度前作《误杀瞒天记》也依然觉得这部更出彩。原作的配乐实在hold不住,并且原作的影片节奏完全不及这部,再剪掉四十分钟都不成问题。尽管依然有些不尽如人意,但《误杀》称得上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43分钟前
  • 阿卜
  • 力荐

我想说这应该是我看到的2019年最好的国产商业片了。这是不是佐证了肖央是唐人街探案里排行榜第一的Q?

44分钟前
  • 小明明
  • 力荐

既保留了原版最扣人心弦的部分:缜密的故事设计和离奇曲折的各种反转桥段,也做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特色的改变,情节紧凑,节奏干净利落,尤其是演员的表演,无论是肖央,还是谭卓、陈冲,都让人惊喜。当然,给我查他一年观影记录台词一出,影厅直接笑场,太豆瓣了吧,哈哈哈哈。PS:估计很多人并不知道,《误杀瞒天记》也是翻拍,翻拍自2013年一部名为《较量》的印度电影,只不过比《较量》名气更大而已。

4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应该是今年贺岁档最有劲儿的一部电影了,题材很大胆,父亲很勇敢,惹了惹不起的,知道瞒天过海也会露馅,于是给自己留一招必杀技做后路!虽然有几分理想状态,但确实年度解气!最后一定要表白陈冲老师,气场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哪个“戏骨”能驾驭的。

50分钟前
  • 壹安²
  • 力荐

结尾的忏悔自首毁所有。4星全给前面,就当我没看过结局。

55分钟前
  • 筱桑
  • 推荐

陈思诚是内地电影圈中难得的推理迷,自己搞搞贺岁擦边球,偶尔监制个本格些的作品,挺好。原来泰国也不想背锅啊,搞出来个架空的赛国…本来可以多给些分数,但结尾又忏悔又自首的,实在很太难顶。推理的部分看点不多,ATM的时间诡计勉强算一个吧,至于XX转移这种小儿科,也亏导演能渲染十分钟。陈冲的表演加分不少,不怒自威的气场稀释了肖央带来的喜剧感。

58分钟前
  • m89
  • 还行

这版翻拍版的质量肯定是没法跟那两部印度版比了,就算把故事搬到了泰国,还是必须强拧一个大家懂得的那种中国国情版结果,这时候电影的主题早就不是原版的主题了,深度也自然没法跟原版比了。因为有原版的故事打底,这部翻拍版在犯罪悬疑的剧情上还是可以看的,还加入了一些迷影元素。陈冲直接查肖央一年内的观影记录,就能火速破案实在是太二了,查出来的那部韩国电影《蒙太奇》也是确有此片,这里面“高智商犯罪蒙太奇剪辑”的逻辑是不是严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大家跟着快节奏的剪辑兴奋一下就行,不必深究,只有ATM取款机那一处蒙太奇是亮点。当然,这部也没将重心放在高智商蒙太奇上,而且把主题变成了民众对抗社会公权力,但最后的那个你懂的结尾,其背后的逻辑让人细思极恐。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8.0/10,一部迷影向的电影:开篇米黄色的监狱场景《监狱风云》,越狱《肖申克的救赎》,棺材里点火《活埋》,出现的电影还有纽约五行杀人案《唐人街探案2》,用演技脱罪《控方证人》,镜头剪辑《蒙太奇》,唯一提到的电影人悬疑片大师希区柯克,棺材盖上的抓痕《妖猫传》,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是《天才枪手》,出现了三张海报,分别是《肖申克的救赎》《英雄本色》《猫鼠游戏》,查观影纪录的电影有: 直击人性《狩猎》、宗教犯罪《七宗罪》、日与夜的相守《白夜行》。最后面对摄像机的镜头《杀人回忆》,核心诡计是《蒙太奇》,暴乱戏能够联想到《小丑》,小女儿看到妈妈埋人的镜头《唐人街探案》,囚车的戏《我不是药神》,标准的国产犯罪片的和谐大结局《暴烈无声》等。

1小时前
  • 鹿鸣
  • 推荐